CN114059200A - 纺纱机 - Google Patents

纺纱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9200A
CN114059200A CN202110774088.2A CN202110774088A CN114059200A CN 114059200 A CN114059200 A CN 114059200A CN 202110774088 A CN202110774088 A CN 202110774088A CN 114059200 A CN114059200 A CN 1140592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compressed air
spinning
spinning machine
machine ac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7408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岛幸辅
目片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urata Machinery Ltd
Original Assignee
Murata Machiner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urata Machinery Ltd filed Critical Murata Machinery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592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92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1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 D01H1/115Spinning by false-twisting using pneumat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pinning Or Twisting Of Yarns (AREA)

Abstract

提供能够降低压缩空气供给源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的纺纱机。空气纺纱机(1)具备:纺纱单元(2),其生成纱线(Y)并将纱线卷绕于卷装(P);导入配管(101),其使从压缩空气供给源(20)供给的压缩空气流通;纺纱配管(102),其使向纺纱单元供给的纺纱空气流通;第1调节器(120),其与导入配管和纺纱配管连接,并使从导入配管供给的压缩空气减压而向纺纱配管流出;导入分支配管(103),其使从压缩空气供给源供给的压缩空气流通;增压装置(130),其与导入分支配管连接,并对从导入分支配管供给的压缩空气进行增压;以及先导配管(104),其使由增压装置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向第1调节器的先导端口(123)流入。

Description

纺纱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纱机。
背景技术
作为与以往的纺纱机相关的技术,例如公知有日本特开2013-067882号公报(专利文献1)记载的细纱机。专利文献1记载的细纱机具备:具有多个纺纱单元的机台主体和配置于机台主体的端部的驱动端箱。从压缩空气供给源对驱动端箱供给压缩空气。在驱动端箱内配置有将压缩空气适当地调节而向细纱机的各部分供给的空气供给部。空气供给部具有用于调节压缩空气的压力的调节器。由空气供给部调节为适当的空气压力的压缩空气经由管道或者管等向细纱机的各部分供给。
在上述那样的技术中,在节能的要求下,例如为了减少耗电量,期望降低压缩空气供给源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降低压缩空气供给源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的纺纱机。
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具备:纺纱单元,其生成纱线并将纱线卷绕成卷装;第1配管,其使从压缩空气供给源供给的压缩空气流通;第2配管,其使向纺纱单元供给的纺纱空气流通;第1调节器,其与第1配管和第2配管连接,使从第1配管供给的压缩空气减压并向第2配管流出;第3配管,其使从压缩空气供给源供给的压缩空气流通;增压装置,其与第3配管连接,并对从第3配管供给的压缩空气进行增压;以及第4配管,其使由增压装置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向第1调节器的先导端口流入。
作为向先导端口流入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以下,也称为“先导供给压”),要求与纺纱空气的压力对应的恒定值以上的压力。在这一点上,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中,来自压缩空气供给源的压缩空气不会保持原样直接向第1调节器的先导端口流入,而是由增压装置增压之后向先导端口流入。因此,能够从由增压装置增压的压缩空气获取该恒定值以上的先导供给压,先导供给压不易依赖于压缩空气供给源所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作为其结果,能够降低压缩空气供给源所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
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中,第1调节器为外部先导式调节器,且具有:先导室,其与先导端口连通;隔板,其构成先导室的壁部;以及调压弹簧,其对隔板施力。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具体地实现起到上述效果的结构。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具备除雾器,上述除雾器设置于第4配管,并除去在第4配管流通的压缩空气中的颗粒状物质。由此,能够将由增压装置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在除去异物之后向第1调节器供给。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具备压力计,上述压力计对流入先导端口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亦即先导供给压进行计测。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更容易地通过压力计确认增压装置是否正常地发挥功能。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具备报告部,上述报告部在由压力计计测出的先导供给压不足规定压力的情况下进行报告。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报告部容易地识别增压装置的异常。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具备:设置于第4配管的第2调节器,从压缩空气供给源供给的压缩空气在第3配管流通,该压缩空气由增压装置增压,该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在第4配管流通,并由第2调节器减压。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第2调节器,能够将先导供给压调节为更适当的压力。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中,就第4配管的内径而言,与第2调节器的上游侧相比下游侧相对小,或者第2调节器的上游侧与下游侧相同。由此,能够减少压缩空气在第4配管流通时的压力损失。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中,在增压装置的出口侧仅连接有第4配管。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增压装置成为用作先导供给压的获取的专用的装置,能够容易地通过增压装置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调节为最佳的压力而作为先导供给压。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中,在增压装置的出口侧连接有第4配管和将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向其他装置供给的第5配管。在这种情况下,增压装置不仅能够作为用于先导供给压的获取的装置,还能够兼用作用于向其他装置供给压缩空气的装置,能够简化纺纱机整体的结构。纺纱机中的增压装置的数量没有变多,因此,还能够避免纺纱机本身的成本的增加。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中,其他装置为作业台车。由此,能够将由增压装置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向作业台车供给。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中,作业台车具有接纱装置和吸嘴。在这种情况下,在作业台车中,能够利用由增压装置增压后的压缩空气来进行接纱作业。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中,作业台车具有落纱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在作业台车中,能够利用由增压装置增压后的压缩空气进行落纱作业。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中,增压装置包括增压阀和与增压阀的出口侧连接的罐,第4配管和第5配管连接于罐。在这种情况下,增压装置能够稳定地供给增压后的压缩空气。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中,增压装置包括增压阀和与增压阀的出口侧连接的罐。在这种情况下,增压装置能够稳定地供给增压后的压缩空气。
也可以是,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具备:显示纺纱空气的压力值的压力显示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压力显示部更容易地确认纺纱空气的压力是否正常。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中,纺纱单元具备:具有纤维引导部、管嘴、中空引导轴体的纺纱装置,第2配管与管嘴连接。由此,能够向纺纱装置的管嘴稳定地供给纺纱空气。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中,第3配管的上游侧与第1配管的中途连接。在这种情况下,与例如第3配管的上游侧直接连接于压缩空气供给源的情况相比,能够使第3配管的长度变短,能够紧凑地构成纺纱机整体的结构。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中,增压装置配置于纺纱机的框架内。由此,能够由框架保护增压装置。
也可以是,在本发明的一方面所涉及的纺纱机中,增压装置配置于纺纱机的框架外。由此,例如作业者能够容易地接触增压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能够提供能够降低压缩空气供给源所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的纺纱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纺纱机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纺纱机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图1的空气纺纱装置及其周边结构的侧视剖视图。
图4是表示图1的纺纱机的空气供给部的结构的图。
图5是表示图4的第1调节器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图4的第1调节器及其周边结构的立体图。
图7是将图6的第1调节器及其周边结构放大示出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纺纱机的空气供给部的结构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者相当要素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1所示那样,空气纺纱机(纺纱机)1具备多个纺纱单元2、接纱台车3、落纱台车(省略图示)、第1端架4、第2端架(框架)5。多个纺纱单元2以一列排列。各纺纱单元2生成纱线Y并卷绕成卷装P。当在某个纺纱单元2中切断纱线Y,或者由于某种理由而纱线Y断纱的情况下,接纱台车3在该纺纱单元2处进行接纱动作。当在某个纺纱单元2中卷装P成为满卷的情况下,落纱台车使卷装P落纱,将新的筒管B向该纺纱单元2供给。
在第1端架4上收容有对由纺纱单元2产生的纤维碎屑和纱线碎屑等进行回收的回收装置等。
在第2端架5上收容有对向空气纺纱机1供给的压缩空气的空气压力进行调节并向空气纺纱机1的各部分供给空气的空气供给部100和用于对纺纱单元2的各部分供给动力的驱动马达等。在第2端架5上设置有机台控制装置5a、显示屏幕5b、输入键5c、压力显示部5d。机台控制装置5a集中管理和控制空气纺纱机1的各部分。显示屏幕5b能够显示与纺纱单元2的设定内容和/或者状态相关的信息等。操作人员通过使用输入键5c进行适当的操作,能够进行纺纱单元2的设定作业。压力显示部5d至少显示纺纱空气(压缩空气)(后述)的压力值。压力显示部5d没有特别限定,若能够显示纺纱空气的压力值,则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显示部。压力显示部5d也可以包含于显示屏幕5b。
对于各纺纱单元2,在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从上游侧起依次具备牵伸装置6、空气纺纱装置(纺纱装置)7、纱线监控装置8、张力传感器9、纱线存积装置11、上蜡装置12、卷绕装置13。单元控制器10按每个规定量的纺纱单元2设置,对纺纱单元2的动作进行控制。单元控制器10例如由一个以上计算机装置构成。单元控制器10包括作为处理器的CPU(CentralProcessing Unit)、作为存储介质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或者ROM(Read OnlyMemory)等而构成。单元控制器10通过使CPU和RAM等硬件读入程序等,来执行各种控制。
牵伸装置6对纱条(纤维束)S进行牵伸。空气纺纱装置7通过回旋空气流对由牵伸装置6牵伸过的纤维束F加捻而生成纱线Y。纱线监控装置8对在空气纺纱装置7与纱线存积装置11之间行进的纱线Y进行监控,并检测有无纱线缺陷。检测的纱线缺陷包括起毛的过多。并且,也可以包括例如粒结、粗结、色纱缺陷、支数异常、弱捻纱和纱线物性变化等至少任一种情况,作为纱线缺陷。纱线监控装置8在检测出纱线缺陷的情况下将纱线缺陷检测信号向单元控制器10发送。
张力传感器9对在空气纺纱装置7与纱线存积装置11之间行进的纱线Y的张力进行测定,并将张力测定信号向单元控制器10发送。在基于纱线监控装置8和/或者张力传感器9的检测结果而判定为单元控制器10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在纺纱单元2中,将纱线Y切断。
纱线存积装置11吸收空气纺纱装置7与卷绕装置13之间纱线Y的松弛。上蜡装置12对纱线存积装置11与卷绕装置13之间的纱线Y进行上蜡。卷绕装置13将纱线Y卷绕于筒管B而形成卷装P。卷绕装置13具有摇架臂14、卷绕鼓15、横动机构16。摇架臂14将筒管B支承得能够旋转。
接纱台车3是行进至纱线Y切断或者分切的纺纱单元2并在该纺纱单元2中进行接纱动作的作业台车。如图2所示那样,接纱台车3具有接纱装置3a、吸嘴3b和吸入口3c。接纱装置3a是通过回旋空气流而使纱端彼此捻合的捻接装置。接纱装置3a不限定于捻接装置,例如还能够采用机械式打结器等。
吸嘴3b通过使其末端产生吸引空气流,能够吸入并捕捉从空气纺纱装置7送出的纱线Y。吸入口3c通过使其末端产生吸引空气流,能够从被卷绕装置13支承的卷装P吸入并捕捉纱线Y。吸嘴3b和吸入口3c分别通过在捕捉了纱线Y的状态下进行转动,从而将该纱线Y引导至能够导入接纱装置3a的位置为止。在这样的接纱台车3中,通过接纱装置3a将由吸嘴3b引导的来自空气纺纱装置7的纱线Y与由吸入口3c引导的来自卷装P的纱线Y进行接纱。接纱台车3能够利用从后述的接纱用配管105供给的压缩空气运转。作为接纱台车3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能够进行接纱动作即可。
如图3所示那样,空气纺纱装置7具备第1支架51和第2支架52。第1支架51具有纤维引导部53和管嘴块54。第2支架52具有中空引导轴体55。图3中,例如纤维引导部53与管嘴块54作为独立构件而图示,但纤维引导部53和管嘴块54也可以由一个构件构成(一体构成)。
纤维引导部53将由牵伸装置6牵伸过的纱条S朝向空气纺纱装置7的内部引导。在纤维引导部53设置有纤维导入口56和引导针57。由牵伸装置6牵伸过的纱条S被从纤维导入口56导入纤维引导部53,并卷绕于引导针57而向纺纱室59内被引导。
在管嘴块54形成有多个管嘴58。管嘴块54与纤维引导部53和中空引导轴体55一起形成纺纱室59。空气纺纱装置7使由后述的纺纱配管102供给的纺纱空气(压缩空气)从管嘴58向纺纱室59内喷出,并使回旋空气流作用于纺纱室59内的纱条S。此外,也可以省略引导针57,而使纤维引导部53的下游侧具有引导针57的功能。
在中空引导轴体55的轴中心形成有纱线通路60。通过从管嘴58喷射的纺纱空气,使纱条S的纤维的一端在中空引导轴体55的末端四周摆动。其后,纱条S以纱线Y的形式在纱线通路60通过并被从下游侧的图略的纱线出口向空气纺纱装置7的外部引导。
如图4所示那样,空气供给部100具备导入配管(第1配管)101、纺纱配管(第2配管)102、除雾器110、导入分支配管(第3配管)103、第1调节器120、增压装置130、先导配管(第4配管)104、接纱用配管(第5配管)105、第2调节器140。空气供给部100配置于空气纺纱机1的第2端架5内。
导入配管101是使从压缩空气供给源20供给的压缩空气流通的配管。对导入配管101导入来自压缩空气供给源20的压缩空气。作为导入配管101,其规格、形状、长度和材质等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也可以是高刚性的配管,也可以是具有挠性的配管(以下的其他配管相同)。
压缩空气供给源20在设置有空气纺纱机1的规定地点(工厂等)设置。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空气供给源20在空气纺纱机1的外部独立于空气纺纱机1设置。压缩空气供给源20具有空气压缩机21和空气罐22。空气压缩机21对空气进行压缩。空气压缩机21是例如通过使电动马达驱动而将空气加压并送出的电动压缩机。空气罐22暂时存积由空气压缩机21压缩过的压缩空气。在空气罐22上连接有导入配管101。由此,空气罐22的压缩空气经由导入配管101而向空气纺纱机1供给。此外,空气罐22上不仅连接有空气纺纱机1的导入配管101,还连接有其他空气纺纱机的导入配管,经由该导入配管而将压缩空气向其他空气纺纱机供给。也可以是,在空气罐22上连接有其他纤维机械的导入配管。
纺纱配管102是使向纺纱单元2供给的压缩空气亦即纺纱空气流通的配管。纺纱配管102包括沿着各纺纱单元2排列的方向延伸的直线配管102x。在直线配管102x上连接有多个单元配管114。纺纱配管102的纺纱空气经由直线配管102x和各单元配管114而向各纺纱单元2流动。单元配管114以与纺纱单元2的数量相同的数量设置,按每个纺纱单元2各设置一个。同各纺纱单元2对应的单元配管114,上游侧与直线配管102x连接,下游侧与该纺纱单元2的空气纺纱装置7的管嘴58(参照图3)连接。
除雾器110设置于导入配管101的中途。除雾器110将在导入配管101流通的压缩空气中的颗粒状物质从该压缩空气中分离并除去。作为除雾器110,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除雾器。
导入分支配管103是从导入配管101分支的配管,且是使从压缩空气供给源20供给的压缩空气流通的配管。导入分支配管103的上游侧与导入配管101的中途(图示的例子中,比除雾器110靠下游侧)连接。
如图5所示那样,第1调节器120与导入配管101的下游侧和纺纱配管102的上游侧连接。第1调节器120对导入配管101的压缩空气进行减压,并使该压缩空气作为纺纱空气而向纺纱配管102流出。第1调节器120配置于第2端架5的内部(参照图6)。第1调节器120是外部先导式调节器,且具有流入端口121、流出端口122、先导端口123、先导室124、先导侧隔板(隔板)DX、先导阀125、调压弹簧126、压力调节手柄127、主阀128、隔板室129和主阀侧隔板DY。
在流入端口121上固定有导入配管101的下游侧。在流出端口122上固定有纺纱配管102的上游侧。在先导端口123上固定有先导配管104的下游侧。先导室124是与先导端口123连通的空间。先导侧隔板DX是构成先导室124的壁部的薄膜状的构件。先导阀125是设置于先导端口123与先导室124之间的阀。
调压弹簧126是对先导侧隔板DX进行施力的弹簧。压力调节手柄127是能够以旋转轴G为基轴旋转的手柄。通过使压力调节手柄127旋转,来调节调压弹簧126的作用力,第1调节器120对流出的纺纱空气的压力进行调节。主阀128是在从流入端口121向流出端口122连通的流路PA上设置的阀。隔板室129是经由反馈孔FH而与流路PA的流出端口122侧连通的空间。主阀侧隔板DY是构成隔板室129的壁部的薄膜状的构件。
在这样的第1调节器120中,将来自先导端口123侧的压力(先导供给压)导入先导室124,先导室124的压力与调压弹簧126的作用力对抗且成为平衡状态。而且,通过先导室124的压力,经由主阀侧隔板DY将主阀128压开,向流出端口122侧引导压力。与此同时,经由反馈孔FH向隔板室129导入压力,设定从流出端口122流出的纺纱空气的压力。
如图4所示那样,增压装置130与导入分支配管103连接。增压装置130是对来自导入分支配管103的压缩空气进行增压的装置。增压装置130包括增压阀131和与增压阀131的出口侧连接的空气罐(罐)132。增压阀131对压缩空气进行增压。空气罐132暂时存积由增压阀131增压后的压缩空气。作为增压阀131和空气罐132,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增压阀和空气罐。也可以省略空气罐132。在空气罐132(换句话说,增压装置130的出口侧)上连接有先导配管104的上游侧和接纱用配管105的上游侧。如图6所示那样,增压装置130配置于第2端架5的内部。
先导配管104是使由增压装置130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向先导端口123流入的配管。接纱用配管105将由增压装置130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向接纱台车3供给。
如图6和图7所示那样,第2调节器140设置于先导配管104。第2调节器140是对在先导配管104流通的压缩空气进行减压的调节器。第2调节器140是直动式调节器。第2调节器140在与第1调节器120的压力调节手柄127的旋转轴G正交(交叉)的水平方向亦即规定方向上由支板142保持于第1调节器120的一侧。
支板142呈弯曲的板形状。支板142具有水平部142a和从水平部142a起向下方弯曲并与该水平部142a连续的垂直部142b。在图示的例子中,支板142固定于导入配管101。从该规定方向的一侧观察,支板142遮挡第2调节器140的至少局部。即,第2调节器140配置于由水平部142a和垂直部142b形成的角部,第2调节器140的局部由支板142覆盖。
第2调节器140具有:对减压后的压缩空气的压力进行调节的压力调节旋钮144。压力调节旋钮144设置为从支板142向外侧穿透。就设置有这样第2调节器140的先导配管104的内径而言,与该第2调节器140的上游侧相比而下游侧相对小。换言之,先导配管104的与第2调节器140的出口侧连接的部分小于先导配管104的与第2调节器140的入口侧连接的部分。
如上所述,在空气纺纱机1中,作为第1调节器120的先导供给压,需要是与纺纱空气的压力对应的恒定值以上的压力。例如,在纺纱空气的压力为0.5MPa时,需要0.6MPa(差压0.1MPa)以上的先导供给压。在这一点上,在空气纺纱机1中,使来自压缩空气供给源20的压缩空气不是保持原样直接向第1调节器120的先导端口123流入,而是在由增压装置130增压之后向先导端口123流入。因此,能够获取由增压装置130增压的相比于压缩空气为该恒定值以上的先导供给压。先导供给压不易依赖于压缩空气供给源20所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作为其结果,与使来自压缩空气供给源20的压缩空气保持原样直接向先导端口123流入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压缩空气供给源20所供给的压缩空气的压力。
此外,在空气纺纱机1中,第1调节器120是大容量的调节器,但流入其先导端口123的压缩空气的消耗流量可以非常少。在空气纺纱机1中,即便来自压缩空气供给源20的压缩空气的压力变动,也能够使先导侧隔板DX稳定动作,减少纺纱空气的压力的变动。
在空气纺纱机1中,第1调节器120是外部先导式调节器,且具有与先导端口123连通的先导室124、构成先导室124的壁部的先导侧隔板DX、对先导侧隔板DX进行施力的调压弹簧126。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具体地实现起到上述效果的结构。
空气纺纱机1具备第2调节器140,上述第2调节器140设置于先导配管104且对在先导配管104流通的压缩空气进行减压。从压缩空气供给源20供给的压缩空气在导入分支配管103流通,该压缩空气由增压装置130增压,该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在先导配管104流通,通过第2调节器140而减压。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第2调节器140,将先导供给压调节为更适当的压力。而且,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第2调节器140避免先导供给压变得过高,能够避免由于先导供给压过高而使纺纱空气的压力的变动变大这种情况。
在空气纺纱机1中,第1调节器120具有:能够以旋转轴G为基轴旋转的压力调节手柄127。第2调节器140在与旋转轴G正交的规定方向上由支板142保持于第1调节器120的一侧。在从该规定方向的一侧观察时,支板142遮挡第2调节器140的至少局部。由此,能够使用户不容易触碰第1调节器120的压力调节手柄127地配置第1调节器120,使第2调节器140在第1调节器120的侧方由支板142遮挡地配置第2调节器140。即,能够使用户不易触碰地配置第2调节器140。
在空气纺纱机1中,就先导配管104的内径而言,与第2调节器140的上游侧相比,下游侧相对小。由此,能够减少压缩空气在先导配管104流通时的压力损失。此外,例如在先导配管104的内径为足够的大小等的情况下,先导配管104的内径也可以在第2调节器140的上游侧与下游侧处相同。
在空气纺纱机1中,在增压装置130的出口侧连接有先导配管104和接纱用配管105。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由增压装置130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向接纱台车3供给。增压装置130不仅能够作为用于先导供给压的获取的装置,还能够兼用作用于向接纱台车3的各种装置供给压缩空气的装置,能够简化空气纺纱机1整体的结构。空气纺纱机1中的增压装置130的数量不会变多,因此,还能够避免空气纺纱机1本身的成本的增加。在接纱台车3中,能够利用由增压装置130增压后的压缩空气进行接纱作业。
在空气纺纱机1中,增压装置130包括增压阀131和空气罐132。先导配管104和接纱用配管105连接于空气罐132。在这种情况下,增压装置130能够稳定地供给增压后的压缩空气。
空气纺纱机1具备:显示纺纱空气的压力值的压力显示部5d。在这种情况下,能够通过压力显示部5d容易地确认纺纱空气的压力是否正常。
在空气纺纱机1中,纺纱单元2具备:具有纤维引导部53、管嘴58、中空引导轴体55的空气纺纱装置7。纺纱配管102与管嘴58连接。由此,能够向空气纺纱装置7的管嘴58稳定地供给纺纱空气。
在空气纺纱机1中,导入分支配管103的上游侧连接于导入配管101的中途。在这种情况下,与例如导入分支配管103的上游侧直接连接于压缩空气供给源20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导入分支配管103的长度变短,能够紧凑地构成空气纺纱机1整体的结构。
图8是表示变形例所涉及的纺纱机的空气供给部100的结构的图。如图8所示那样,也可以在先导配管104设置有除雾器150和压力计160。除雾器150将在先导配管104流通的压缩空气中的颗粒状物质除去。作为除雾器150,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除雾器。通过除雾器150,能够将由增压装置130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在除去了异物之后向第1调节器120供给。在图示的例子中,除雾器150设置得比第2调节器140靠上游侧。
压力计160是对先导供给压进行计测的设备。在图示的例子中,压力计160设置于先导配管104中比第2调节器140靠下游侧处。作为压力计160,没有特别限定,能够使用公知的各种的压力计。通过压力计160,能够容易地确认增压装置130是否正常发挥功能。
也可以是,在空气纺纱机1具备压力计160的情况下,在由压力计160计测出的先导供给压不足规定压力的情况下经由显示屏幕5b进行报告。换句话说,也可以是,空气纺纱机1具备显示屏幕5b来作为报告部。报告部不限定于显示屏幕5b,例如也可以是设置于空气纺纱机1的灯(图略)。也可以是,在这种情况下,在由压力计160计测出的先导供给压不足规定压力时,通过使灯点亮或者闪烁来进行报告。规定压力基于例如纺纱空气所需要的压力来预先决定。在这种情况下,用户能够通过显示屏幕5b和/或者灯而容易地识别增压装置130的异常。另外,也可以是,在空气纺纱机1具备压力计160的情况下,对先导供给压进行监控,将最佳的先导供给压例如经由显示屏幕5b而自动地提出(显示)。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针对由增压装置130增压后的压缩空气,不仅用于先导供给压的获取,还用作接纱台车3的驱动源。因此,增压装置130不是仅为了先导供给压的获取而设定的,因此,通过第2调节器140能进行先导供给压的调节的效果是有效的。顺便一提,也可以在导入配管101、纺纱配管102、导入分支配管103、先导配管104和接纱用配管105中至少任一者上设置有阀。该阀例如也可以由机台控制装置5a适当地控制开闭。
如以上所述,对实施方式和变形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的一方式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将第1调节器120设置于图6和图7所示的位置,但设置第1调节器120的部位不限定于图示的位置。第1调节器120也可以设置于例如压力显示部5d的附近。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也可以是,纺纱配管102上靠第1调节器120侧的内径小于导入配管101上靠第1调节器120侧的内径。由此,能够减少压缩空气从导入配管101起经由第1调节器120而在纺纱配管102流通时的压力损失。但是,也可以是,例如在导入配管101和纺纱配管102的内径为足够的大小等的情况下,纺纱配管102的内径与导入配管101的内径相同。
也可以是,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在增压装置130的出口侧(空气罐132)仅连接有先导配管104。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增压装置130成为用于先导供给压的获取的专用的装置,能够容易地通过增压装置130将压缩空气的压力调节为最佳的压力来作为先导供给压。而且,在这种情况下,空气纺纱机1也可以不具备第2调节器140。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具备从导入配管101分支的导入分支配管103来作为第3配管,但也可以取而代之,空气纺纱机1具备与压缩空气供给源20的空气罐22连接且使压缩空气流通的另外的配管来作为第3配管。例如,也可以是,与导入配管101相独立地,从压缩空气供给源20引出流量比较少的第3配管,并在该第3配管上连接增压装置130和先导配管104(第4配管)。即,也可以将其他系统的高压管线从压缩空气供给源20引出至第1调节器120。
也可以是,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在增压装置130的出口侧(空气罐132),取代接纱用配管105而连接有将由增压装置130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向其他装置供给的配管(第5配管),或者除接纱用配管105之外还连接有将由增压装置130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向其他装置供给的配管(第5配管)。
供给由增压装置130增压后的压缩空气的上述其他装置也可以是落纱台车。落纱台车是具有落纱装置的作业台车。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将由增压装置130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向落纱台车供给。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增压装置130不仅能够兼用作用于先导供给压的获取的装置,还能够兼用作用于向落纱台车的各种装置供给压缩空气的装置。在落纱台车中,能够利用由增压装置130增压后的压缩空气来进行落纱作业。
例如落纱台车具有摇架开启器、筒管把持装置和纱线捕捉引导装置(吸嘴)来作为使用压缩空气的装置。摇架开启器是在将筒管B向卷绕装置13安装时或者将筒管B(卷装P)从卷绕装置13取下时操作卷绕装置13的摇架的装置。筒管把持装置是为了对卷绕装置13的摇架供给新的筒管B而对该筒管B进行卡止并供给的装置。纱线捕捉引导装置是对从空气纺纱装置7送出的纱线Y进行捕捉并向新的筒管B引导的装置。
落纱台车也可以具备卷装板和操作杆中至少任一者,来作为使用压缩空气的装置。卷装板在将卷装P从卷绕装置13取下之前使卷装P的惯性旋转静止。在将取下的卷装P向输送机排出的动作中,卷装板一边对在空气纺纱机1的图略的倾斜面上滚动的卷装P进行支承,一边将卷装P向输送机引导。操作杆是对在空气纺纱机1具备纱线存积装置11的情况下设置的脱纱杆进行操作的装置。脱纱杆在暂时丢弃在纺纱开始时卷绕在纱线存积装置11的纱线存积罗拉上的纱线Y时为了从纱线存积装置11的挂纱构件上取下纱线Y而进行移动。作为落纱台车的结构,没有特别限定,能够进行落纱动作即可。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也可以是,各纺纱单元2分别具有通过回旋空气流而使纱端彼此捻合的接纱装置。此时,供给由增压装置130增压后的压缩空气的上述其他装置也可以是该接纱装置。供给由增压装置130增压后的压缩空气的上述其他装置没有特别限定,也可以是利用压缩空气的其他各种装置。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第1调节器120也可以是电动气压调节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自动调节纺纱空气的压力。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第2调节器140也可以是电动气压调节器。在这种情况下,能够自动调节先导供给压。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纺纱单元2的纱线存积装置11具有从空气纺纱装置7引出纱线Y的功能,但也可以通过输送罗拉和夹紧罗拉从空气纺纱装置7引出纱线Y。也可以是,在通过输送罗拉和夹紧罗拉从空气纺纱装置7上引出纱线Y的情况下,取代纱线存积装置11而设置通过吸引空气流来吸收纱线Y的松弛的松管或者机械式的松紧调节罗拉等。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配置各装置,以使得在高度方向上上侧供给的纱线Y在下侧卷绕。但是,也可以配置各装置,以使得在下侧供给的纱线在上侧卷绕。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牵伸装置6的下罗拉中至少一个罗拉和横动机构16由来自第2端架5的动力(即,多个纺纱单元2共用)驱动。但是,也可以是,纺纱单元2的各部分(例如牵伸装置、空气纺纱装置、卷绕装置等)按每个纺纱单元2而独立地驱动。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也可以是,在纱线Y的行进方向上,张力传感器9配置于纱线监控装置8的上游侧。也可以是,单元控制器10按每个纺纱单元2设置。也可以是,在纺纱单元2中,省略上蜡装置12和张力传感器9。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图1中,以卷绕筒子纱(cheese)形状的卷装P的方式图示出空气纺纱机1,但空气纺纱机1也能够卷绕锥状的卷装。在为锥状的卷装的情况下,由于纱线Y的横动而产生纱线Y的松弛,但该松弛能够由纱线存积装置11吸收。各结构的材料和形状不局限于上述的材料和形状,还能够采用各种材料和形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纺纱单元2中,通过接纱装置3a将两个纱端连接,但也可以取代于此,通过将来自卷装P的纱线Y插入空气纺纱装置7,并开始牵伸装置6的牵伸动作和空气纺纱装置7的纺纱动作,从而将来自空气纺纱装置7的纱线Y与卷装P的纱线Y连接(进行接头)。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空气纺纱装置7也可以取代上述结构而具备相互向相反方向对纤维束加捻的一对喷气管嘴。
在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中,将第1调节器120、增压装置130和第2调节器140配置于空气纺纱机1的第2端架5内,但它们当中至少任一者也可以配置于第2端架5外,也可以配置在第2端架5的外表面上。
上述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的材料和形状,能够应用各种材料和形状。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变形例的各结构能够任意地应用于其他实施方式或者变形例的各结构。上述实施方式或者变形例的各结构的一部分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主旨的范围内适当地省略。

Claims (19)

1.一种纺纱机,其特征在于,具备:
纺纱单元,其生成纱线并将纱线卷绕为卷装;
第1配管,其使从压缩空气供给源供给的压缩空气流通;
第2配管,其使向所述纺纱单元供给的纺纱空气流通;
第1调节器,其与所述第1配管和所述第2配管连接,使从所述第1配管供给的所述压缩空气减压并向所述第2配管流出;
第3配管,其使从所述压缩空气供给源供给的所述压缩空气流通;
增压装置,其与所述第3配管连接,并对从所述第3配管供给的所述压缩空气进行增压;以及
第4配管,其使由所述增压装置增压后的所述压缩空气向所述第1调节器的先导端口流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调节器为外部先导式调节器,且具有:
先导室,其与所述先导端口连通;
隔板,其构成所述先导室的壁部;以及
调压弹簧,其对所述隔板施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除雾器,所述除雾器设置于所述第4配管,并除去在所述第4配管流通的所述压缩空气中的颗粒状物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压力计,所述压力计对流入所述先导端口的所述压缩空气的压力亦即先导供给压进行计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报告部,所述报告部在由所述压力计计测出的所述先导供给压不足规定压力的情况下进行报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设置于所述第4配管的第2调节器,
从所述压缩空气供给源供给的所述压缩空气在所述第3配管流通,该压缩空气由所述增压装置增压,该增压后的压缩空气在所述第4配管流通,并由所述第2调节器减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就所述第4配管的内径而言,与所述第2调节器的上游侧相比,下游侧相对小,或者所述第2调节器的上游侧与下游侧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增压装置的出口侧仅连接有所述第4配管。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增压装置的出口侧连接有所述第4配管和将增压后的所述压缩空气向其他装置供给的第5配管。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他装置为作业台车。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台车具有接纱装置和吸嘴。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作业台车具有落纱装置。
13.根据权利要求9~12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装置包括增压阀和与所述增压阀的出口侧连接的罐,
所述第4配管和所述第5配管与所述罐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装置包括增压阀和与所述增压阀的出口侧连接的罐。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具备:显示所述纺纱空气的压力值的压力显示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纺纱单元具备:具有纤维引导部、管嘴、中空引导轴体的纺纱装置,
所述第2配管与所述管嘴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3配管的上游侧与所述第1配管的中途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装置配置于所述纺纱机的框架内。
19.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纺纱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增压装置配置于所述纺纱机的框架外。
CN202110774088.2A 2020-08-06 2021-07-08 纺纱机 Pending CN11405920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34016 2020-08-06
JP2020134016A JP2022030199A (ja) 2020-08-06 2020-08-06 紡績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9200A true CN114059200A (zh) 2022-02-18

Family

ID=80233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74088.2A Pending CN114059200A (zh) 2020-08-06 2021-07-08 纺纱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2022030199A (zh)
CN (1) CN114059200A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30199A (ja)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010848B (zh) 纱线卷绕机及纱线卷绕单元
CN105671712B (zh) 纺纱机
EP3153614B1 (en) Spinning machine
EP3075890B1 (en) Draft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EP3388563B1 (en) Spinning machine
EP3156526B1 (en) Hollow guide shaft, air-jet spinning device, and textile machinery
CN111647980B (zh) 气流纺纱机
EP1726695B1 (en) Core yarn produc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EP2862826A1 (en) Yarn winding machine
EP2985371B1 (en) Spinning machine
CN114059200A (zh) 纺纱机
CN105648591B (zh) 纤维回收装置、牵伸装置以及纺织机
CN106400215B (zh) 喷嘴块、气流纺纱装置以及纺纱机
CN106245164B (zh) 纺织机
CN105568453B (zh) 导纱器、芯纱供给装置及纺纱机械
CN111663210B (zh) 空气消耗量计算装置、纺纱机、纺纱系统及空气消耗量计算方法
CN106560535A (zh) 牵伸装置、纺织机以及纺织方法
CN104562318A (zh) 牵伸装置及纺织机
JP2018154952A (ja) 添加剤供給装置、添加剤補給システム、及び添加剤補給制御方法
CN110029412A (zh) 纺纱机及纺纱方法
CN111455506B (zh) 纺织方法、纺织机和存储介质
CN109137162B (zh) 空气纺纱机
EP4357499A1 (en) Hollow guide shaft, pneumatic spinning device, and spinning machine
JP2018204160A (ja) テンション付与部材取付構造、ドラフト装置及び紡績機
JP2019052387A (ja) 紡績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