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56911B - 装载组件 - Google Patents

装载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56911B
CN114056911B CN202110843201.8A CN202110843201A CN114056911B CN 114056911 B CN114056911 B CN 114056911B CN 202110843201 A CN202110843201 A CN 202110843201A CN 114056911 B CN114056911 B CN 1140569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der
magazine
mounter
loading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432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56911A (zh
Inventor
迈克尔·布拉赫曼
杜·奎恩·黄
克里斯蒂安·柯尼希
费迪南德·米哈尔克
菲利普·米滕多夫
弗朗西斯科·姆布里亚
菲利普·威特米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SMPT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ASM Assembly Systems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SM Assembly Systems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ASM Assembly Systems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40569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69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569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569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05K13/043Feeding one by one by other means than belts
    • H05K13/0434Feeding one by one by other means than belts with contain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74Feeding, transfer, or discharging devices of particular kinds or typ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4Mounting of components, e.g. of leadless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1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or adjusting assemblages of electric components
    • H05K13/08Monitoring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 H05K13/086Supply management, e.g. supply of components or of substrat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Supply And Installment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AREA)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通过如下方式装载贴装机:将进给器和料盒装载至位于该贴装机侧面的水平移动的料仓的相应料仓口;移动该料仓以将所需的料盒或进给器与贴装机的选定进给口对齐,该料仓将进给器和料盒在竖直方向上与进给口保持间隔距离;以及提升所述进给器或料盒以与进给口啮合或与已经啮合至进给口的进给器啮合。

Description

装载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装载组件、贴装机、元件进给套件和将元件装载到贴装机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在所谓的表面贴装技术(SMT)工艺中为诸如印刷电路板(PCB)、衬底或工件等元件载体装配电子元件的技术领域。
通常,利用所谓的贴装机来制备电子子组件,即可以通过该贴装机以自动化方式将电子元件从元件供应装置移除并放置在诸如印刷电路板等元件载体上。可以通过例如所谓的贴装头等元件处理装置将元件从元件供应装置传送到它们相应的贴装位置处。
最常见的,是用载带来打包小型电子元件,该载带有时也称为“带子”,其中形成有小口袋(small pockets)。每个袋子中设置一个元件,但是,如果所使用的贴装头或其他元件处理装置能够选择多个元件中的一个,则可以在袋子中设置不止一个元件。每个带子内仅放置一种类型的元件。为了节省空间并便于输送,通常将载带缠绕在卷轴上形成载带卷。通常,载带卷可以放置在进给器模块中,进给器模块包括可驱动载带向前的驱动装置以及用于提供对元件的访问的拾取区域或窗口,驱动装置例如电机驱动的针齿轮,该针齿轮与沿载带长度设置的孔接合,进给器模块可以可拆卸地插入贴装机中。
最近,提出了一种料盒系统,其中,卷轴被放置在被动料盒模块或卡带中,该料盒系统便利地可以是相对便宜的塑料容器或封装,具有可以易于被机器人保持的限定形状,该机器人可以装载至中央填充站并随后插入进给器中。替代地,如果贴装机本身设有载带驱动装置,则料盒模块可以直接插入贴装机中。例如,DE102019127299.8公开了一种料盒和进给器装置的实施例。在上述系统中,进给器单元可用于驱动位于料盒单元内的元件带,使得位于带子的口袋中的元件可以被移动至贴装机的贴装头的可以访问元件的拾取区域。根据特定的设计,拾取区域可以位于料盒内或进给器内。
为了操作贴装机,需要能够提供进给器(和/或料盒,取决于设置)和元件带。虽然在操作中,例如在智能手机的生产等情况下,元件的进给很大程度上是以高吞吐率连续进行的,但其他电子制造过程的特征则可能在于设置的频繁变化,这需要调换或更换进给器和/或料盒。
然而,这种已知系统具有各种相关问题。
在生产线上重新填充材料(即元件带)以及重组(即装配不同的进给器/料盒)目前是手动的过程,这需要大量的人员投入。近几年来,已经作出很大努力来实现材料补给和更换的自动化。现有的方法(诸如自动输送升级的穿梭台)的一个问题在于要么只可以设计快速重组而无法补给材料,要么材料进给太慢以至于更换过程需很长时间。
EP3419402A1可以作为具体的背景技术。如该文献所述,可以提供外部更换装置以在存储位置和操作位置之间传送进给器,该进给器既具有进给功能,也可以存储材料,该更换装置可操作地沿着贴装机平行于工件的通过方向移动。但是,所公开的系统缺乏灵活性,例如无法管理基于料盒的进给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解决这些问题并提供一种系统能够快速并可靠有效的自动实现重组和材料更换。
根据本发明,为实现该目的,提供了单个进给系统,该进给系统既可用于升级和重组进给器,也可用于以元件料盒形式重新填充材料。该系统允许连续补给材料和快速更改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用于贴装机的装载组件,所述贴装机在使用中可操作地将从安装在所述贴装机的操作层处的多个进给单元拾取的元件组装至沿水平输送路径行进的工件,所述装载组件包括:
料仓,其包括多个料仓口,用于容纳和临时存放使用中的相应进给单元,所述料仓口与所述操作层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开,而且在使用中能够平行于水平输送路径驱动所述料仓;以及
竖直致动装置,其包括升降构件,所述升降构件可操作地与所述进给单元啮合并使所述进给单元在所述料仓的相应料仓口和所述贴装机的操作层之间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贴装机,其在使用中可操作地将从安装在所述贴装机的操作层处的多个进给单元拾取的元件组装至沿水平输送路径行进的工件,所述贴装机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装载组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元件进给套件,其包括:
用于容纳元件带的料盒;以及
用于将元件从元件带供应到贴装机的进给器;
其中,所述进给器和所述料盒包括相应的接口,以模块化啮合至设置在所述贴装机的装载组件上的公共料仓口。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将元件装载到贴装机以组装沿水平输送路径行进的工件的方法,所述元件在使用中是从多个进给器之一所拾取,所述多个进给器能够安装在所述贴装机的操作层的相应进给口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将第一进给器装载到所述贴装机的装载组件中,使得所述第一进给器容纳在料仓的多个料仓口之一处,所述多个料仓口与所述贴装机的操作层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开;
ii)平行于水平输送路径移动所述料仓,使得所述第一进给器沿着水平输送路径与空的第一进给口对齐;以及
iii)提升所述第一进给器以与空的所述第一进给口啮合。
本发明的其他具体方面和特征将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具体阐述。
附图说明
现将参照附图(未按比例绘制)对本发明进行描述,其中:
图1A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模块化元件进给套件的透视图,其中进给单元是分开的;
图1B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A中的进给单元部分连接的进给套件;
图1C示意性地示出了图1A中的进给单元相啮合的进给套件;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模块化元件进给套件的透视图,其中进给单元是分开的;
图3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装载组件的主要元件的透视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中的在操作层具有两个进给器的装载组件;
图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3中的装载组件在装载操作开始时的前视图;
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图5中的装载组件在装载操作的转位(indexing)步骤之后的前视图;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图5中的装载组件的侧剖视图;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图5中的装载组件在提升进给器过程中的主视图;
图9示意性地示出了图8中的装载组件的侧剖视图;
图10示意性地示出了图9中的装载组件在装载操作之后的侧剖视图;
图11至14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料仓的装载操作的侧剖视图;
图15示意性地示出了图5中的装载组件在进给单元传送位置处的侧剖视图;
图16至18以侧剖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装载已经装载有料盒的进给器的方法;
图19和20示意性地示出了替代装载组件的侧剖视图;以及
图21至25示意性地示出了与图2的进给单元一起使用的另一替代装载组件的侧剖视图。
其中,相似元件尽可能地具有同一附图标记。
附图标记说明:
1、11-进给器
2、12-料盒
3-阴接口
4-阴接口
5-料盒接口
6-机器接口
7-突出部
8-凹槽
13-销钉
20-装载组件
21-操作层处的进给器
22-支撑件
23-通道
24-进给口
25-基板
26-远端
27、47-料仓
28-料仓口
29-进给器接口
30-料仓导轨
31-升降机托架
32、42-升降台
33-升降机导轨
34-穿梭机
35-辊
36-啮合特征
37-锁紧螺栓
38-壁部
39-凹槽
40-移动台
41-平台辊
43-剪叉装置
44-料仓销
45-通道销
D-啮合方向
T-输送路径
MX-与输送路径平行的料仓移动
SY-与输送路径正交的穿梭机移动
FZ-进给单元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
L-水平装载路径。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以灵活装载进给器和料盒的进给系统。根据本发明,模块化元件进给套件包括:用于将元件从元件带(未示出)供应到贴装机的呈进给器1形式的第一进给单元,以及用于容纳元件带(未示出)的呈料盒2形式的第二进给单元。图1A至图1C示意性地示出了所述模块化元件进给套件的透视图。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一台贴装机需要大量的进给器和料盒,但简单起见,此处只描述每个进给单元中的其中一个。这样的套件将是完全模块化的,因此不同的料盒如下所述能够可拆卸地安装至不同的进给器。如图1A所示,进给器1和料盒2示出的是分开的。进给器1和料盒2在其前端分别包括阴接口3、4,如图所示,阴接口呈横截面为“Ω”状的端口的形式,该横截面沿其长度保持恒定,此处的术语“前端”用于描述进给单元在使用中距离贴装机最近的端部。进给器1的后端包括料盒接口5,其形成为横截面呈“Ω”状的相应公接口,该横截面沿其长度保持恒定,而且,所述料盒接口5的尺寸设计成能在使用中适配至料盒2的阴接口4中。虽然图1未示出,但如下文更详细的描述,用于贴装机的装载组件还在公共料仓口处包括类似的公接口,进给器1或料盒2可通过它们各自的阴接口3、4啮合到该公接口。进给器1在其前端和顶端之间的接合处还包括机器接口6,用于与位于贴装机上的相关接口操作啮合(下文将更详细地进行描述)。借助于该类型的公/阴接口,可以看出,通过沿与公接口和阴接口的长度方向平行的轴线在啮合方向D(见图1B)、即如图所示的竖直方向上提升料盒2,可以将料盒接口5和阴接口4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得进给器1和料盒2以互锁方式啮合。进给器1包括位于进给口5上方的突出部7,该突出部7覆盖料盒接口5的上端。料盒2在阴接口4的上端具有形状相应的凹槽8。
图1B示出了部分连接时的进给器1和料盒2,而图1C示出了完全连接和啮合时的进给器1和料盒2。在该配置中,突出部7和凹槽8相适配,从而防止进给器1和料盒2进一步相对运动。当处于这种啮合配置时,进给器1可用于驱动位于料盒2内的元件带,使得位于载带的袋子内的元件被移动至贴装机的贴装头可以访问元件的拾取区域(未示出)。拾取区域可以例如位于料盒2内或进给器1内,这取决于具体设计,这两种替代方案都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由于此类系统在本领域中是已知的,因此无需在此详细讨论。
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互锁接口也可能呈其他形式,例如具有不同形状的剖面,或者将公接口和阴接口颠倒设置。
图2示意性地示出了替代实施例的模块化元件供给套件的透视图,其中进給单元是分开的。此处,进给器11和料盒12适于啮合,该啮合是通过在使用中将料盒2沿着与图1B所示方向以及输送路径垂直的啮合方向D朝向进给器1移动来实现的。进给器11在其后端装有销钉13,而料盒12在其前端设有相应尺寸的孔(未示出),从而当进给器11和料盒12啮合时容纳销钉13以及例如通过过盈配合、球闩锁等将进给器11和料盒12可释放地锁定。对于这样的实施例,可以类似地通过在料仓口处的类似销钉来提供装载组件,而且,进给器11将在其前端包括用于与其啮合的孔(未示出)。
图3和图4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装载组件20的透视图。这两个图大致相同,其区别在于图4示出了位于贴装机的操作层的两个进给器21(见下文),而图3中为了清楚起见将其省略。应当理解,为了清楚起见,这些图均未示出竖直致动装置(如下所述),尽管其在实践中是可视的。对于相似的特征,尽可能保留了之前图中使用的附图标记。该实施例适用于与图1A-C中所示而非图2所示的那些相同或相似的进给单元。
装载组件20在使用中位于贴装机的横向侧,图4示出了工件通过机器的输送路径T的方向。根据所使用的贴装机类型,附加的装载组件可位于贴装机的相对的横向侧上,或与同一贴装机处的至少一个其他装载组件相邻,或者可选地,单个装载组件可在输送路径T的方向上相对较长,以便延伸穿过工件生产线中不止一台相邻的贴装机。
支撑件22提供与贴装机的连接,支撑件22可以可选地形成为贴装机的集成部分,或者作为独立元件用于在使用中附接至贴装机。支撑件22在其上部包括通道23,该通道包括连续成排布置的多个独立的进给口24。每个进给口24适用于在使用中与相应的进给单元啮合,特别是与相应的进给器1、21啮合。通道23以及进给口24位于使用中的贴装机的操作层,使得贴装机的贴装头(未示出)可以在贴装操作期间从相应的进给器1、21拾取电子元件等。每个进给口24包括异型突出端部,用于在使用中与相应进给单元的适配异型部(例如阴接口3、4)互锁啮合。因此,每个进给口24的异型端部具有的横截剖面与料盒接口5相同,例如Ω型剖面。每个进给口的异型端部竖直设置以允许容纳在其中的进给单元相对于进给口竖直滑动。当进给单元滑动到竖直方向的最高处时,如图4中的进给器21所示,它可以被锁定在该啮合位置,此时,其机器接口6与靠近支撑件22顶部的进给器接口29可操作地啮合,从而能够通过支撑件22在进给单元和贴装机之间传送电力和/或数据。在支撑件22的下端是平面基板25,其在水平面内从使用中的贴装机向外突出。基板25用作保护位于装载组件处的任何进给单元,使其免受水平冲击,并且还支撑穿梭机(见下文)。装载组件20的远侧26,即在使用中离贴装机最远的那一侧,是敞开的,也就是说,基板25上方没有障碍物,以使得进给单元能够在使用中插入装载组件或从装载组件移除,下文将更详细地对其进行描述。
支撑件22在通道23下方保持有料仓27,料仓27在平行于水平输送路径T的方向MX上相对于支撑件22是可驱动的,下文将更详细地对其进行描述。在本实施例中,料仓27也安装在穿梭机(34,见下文)上,水平致动器(图3或图4中未示出)可以驱动该穿梭机,从而可操作地使穿梭机和料仓沿水平装载路径L的方向SY移动,该水平装载路径L与输送路径T和竖直轴正交。料仓27包括多个与输送方向T平行对齐的连续成排布置的独立料仓口28。每个料仓口28适用于在使用中与相应的供给单元啮合。料仓口28位于使用中贴装机的操作层下方的存储层。每个料仓口28包括异型突出端部,用于在使用中与相应进给单元的适配异型部(例如阴接口3、4)互锁啮合。因此,每个料仓口28的异型端部具有的横截剖面与料盒接口5相同,例如Ω型剖面。每个料仓口28的异型端部竖直设置以允许容纳在其中的进给单元相对于料仓口竖直滑动。当进给单元竖直滑动到最低处时,它会被锁定在该位置,以便在料仓27移动期间可以安全地保持在料仓27内。当进给单元从料仓口28竖直向上滑动时,只要料仓口和进给口对齐,则其可以滑至上方的通道23的进给口24上,即使得料仓沿装载路径在方向SY上移动,从而使其料仓口28直接位于通道23的下方,以及料仓沿方向MX移动,从而使料仓口位于选定的空进给口24的下方。通过沿方向MX移动料仓,每个料仓口28可以与每个进给口24对齐。通道23中设置的进给口24的数量以及在料仓27中设置的料仓口28的数量可以是灵活的,但在优选实施例中,料仓口28要比进给口24多几个。
将参照图5至图10描述装载组件20的装载操作。图5和图6示意性地示出了装载组件20的前视图,其示出了料仓27与通道23对齐或转位。图5示出了执行装载操作之前的装载组件20,其中,该装载操作是为了将进给器1A从料仓27上的料仓口28A移动到通道23内的空进给槽24A。可以看出,在本实施例中,通道23总共包括十个进给口24,最右边的三个进给口24A、24B和24C为空的进给口,其余七个进给口分别保持相应的进给器21。同时,料仓27总共有十二个料仓口28,与进给口24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开,除了料仓27右侧的包括料仓口28A在内的三个料仓口外,其他料仓口28都是空的。可以看出,在转位操作开始时,料仓口28A,进而进给器1A,并非与期望的进给口24A对齐,而是与进给口24B对齐,这需将料仓27向左转位一个位置。料仓27安装在水平延伸的固定在穿梭机上(见下文)的料仓导轨30上,以使其相对于支撑件22和穿梭机顺着料仓导轨30沿方向MX可移动。可以设置水平驱动装置(未示出)例如线性马达来实现这种水平移动。或者,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可以使用旋转致动器,其通过丝杠或类似装置连接到料仓。水平驱动装置由例如与贴装机相关联的计算机、处理器等独立的控制装置(未示出)控制。
在料仓27下方的穿梭机上设有竖直致动装置,其包括:升降机托架31以承载升降构件(此处为升降台32);和竖直致动器(为清楚起见未示出)以可操作地在竖直方向上移动升降台32。升降机托架31安装在水平延伸的附接至穿梭机的升降机轨道33上,因此可以平行于方向MX移动。类似于料仓,可以设置水平驱动装置(未示出)例如线性马达来实现这种水平移动。或者,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可以使用旋转致动器,其通过丝杠或类似装置连接到升降机托架31。类似地,竖直致动器可以例如包括通过丝杠等起作用的线性马达或旋转致动器。每个致动或驱动装置由例如与贴装机相关联的计算机、处理器等独立的控制装置(未示出)控制。升降台32可操作地以与进给单元啮合并使得该进给单元在料仓27的相应料仓口28和贴装机的操作层之间移动。
图6示出了转位之后的装载组件20,使得通过适当地致动料仓的水平驱动装置,料仓27已经向左移动了与相邻进给口24之间的间距相等的距离。进给器1A因此现在与空的进给口28A对齐。同时,升降机托架31已经向右移动,使得升降台32通过适当致动其水平驱动装置进而与进给器1A的下侧对齐。
图7示意性地示出了装载组件20的沿图5所示的A-A线的截面侧视图。在该视图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到料仓27、竖直致动装置和穿梭机34的相对布置。穿梭机34位于最右侧位置,该位置在下文中被称为进给器装载位置,在该位置处,可以通过竖直致动装置将进给器1移动至操作层以与贴装机直接啮合。穿梭机34在其下侧设置有辊35,进而可以在独立的控制装置(未示出)所控制的穿梭机致动装置(未示出)的控制下如图所示使得穿梭机在基板25上沿水平装载路径L向左滚动,该控制装置可以例如是与贴装机相关联的计算机、处理器等。升降台32可设置有可选的啮合特征36,用于与进给器1的基座中的相应特征啮合,以确保在使用中升降台32与进给器1正确对准。
当转位完成时,提供将进给器1提升到操作层处的通道23以继续执行装载操作。图8和图9分别示意性地示出了在提升进给器1期间装载组件20的前视图和侧剖视图。可以看出,升降台32带着进给器1被提升使其远离升降机托架31。
图10示出了当进给器1完全提升到操作层时的装载组件20,使得进给器1的机器接口6移动成与进给器接口29操作啮合。然后,通过锁定装置将进给器1锁定在该位置,该锁定装置可以例如是容纳在支撑件22中并且可延伸到进给器1的互补凹槽中的锁定螺栓37。也可以适用过盈配合等其他锁定机制。一旦锁定,升降台32就可以降回至升降托架31,而进给器1则保持在操作层。
应当注意,通过反向执行上述步骤,可以大致将诸如进给器21等位于操作层的进给单元移出操作层并下降至料仓。为此,升降台可以例如通过使用专用啮合特征36从其进给口解锁进给单元。
如果进给器位于操作层,为了在贴装操作中使用该进给器,还须装载料盒使其与该进给器可操作地啮合。图11至图14示意性地示出了料盒装载操作。如图11所示,进给器21位于进给口24中。料仓27具有料盒2,该料盒2通过其阴接口4安装到料仓口28。料盒2需与平行于输送路径5的进给器21对齐,并且升降台32需与料盒2对齐,因此,如果需要,可以执行与上文参照图5至图8描述的转位操作类似的转位操作。转位操作可以在后续装载操作之前进行,或者更有效地,在图12所示的装载操作步骤期间进行。
如图12所示,穿梭机34沿方向SY移动,直到料盒到达料盒装载位置,在该位置处,安装口28与进给器21的料盒接口5竖直对齐。
然后,如图13所示,提升升降台32使得其与料盒2啮合,并沿竖直方向FZ载着料盒2向上移动。料盒2的阴接口4与进给器21的料盒接口5彼此锁合。
图14示出了完全升高到操作层并因此与进给器21操作啮合的料盒2。当如此啮合时,可以例如通过延伸螺栓、过盈配合、球闩锁等方式将料盒2锁定至进给器21。此后,可以安全地降下升降台32使其远离料盒2。
在进给单元已经位于装载组件中的情况下已经对上述过程进行了阐述。当然,需要首先将至少一个进给单元例如从自主智能车辆(AIV)传送到装载组件。对于自主操作,例如当料盒中的电子元件被清空时,或者如果需要移除有故障的进给器时,还需要可以将进给单元移出装载组件。图15示出了如何实现这种传送。应当注意,图15示出了处于中间竖直位置的升降台32,其中位于其上的进给单元会与其相应的料仓口28互锁啮合,因此不适合用于传送。如图所示,穿梭机34可以在装载路径L的整个长度上沿方向SY移动到传送位置。应该注意的是,在该传送位置处,升降台可操作地可以在不影响位于操作层的任何进给单元的情况下提升或降下进给单元。可以利用多种方式将进给单元传送至装载组件和从装载组件传送进给单元。例如,如果如此配置AIV,则当一个或多个进给单元传送到装载组件时可以将其降下至料仓处以与相应的料仓口28啮合,或者当移出时,无需升降台32竖直行进即可将其从相应的料仓口28提升。替代地,在升降台32升至其最大程度之后,AIV可将进给单元输送至升降台32的顶部或从顶部移除进给单元,使得进给单元不与相应的料仓口28啮合。
图16至图18示意性地示出了将料盒装载到操作层的替代方法。如图16所示,在初始阶段,进给器1安装至相应的料仓口28,而料盒2安装至进给器1。如图17和图18所示,可以接着将升降台32升高以同时将进给器1和料盒2移动至操作层。该方法可以有特定的应用:其中操作层处的通道中所连接的进给器和料盒被同时向下移动到料仓以达到图16所示的状态。
图19和图20示意性地示出了替代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穿梭机27设有从其前侧向上延伸的壁部38,使得穿梭机27内形成有凹槽39。凹槽39的尺寸设计成可以容纳带有升降台32的升降装置。在安装到料仓口时壁部38可以有效地支撑上覆的进给单元,因此它不仅以悬臂方式支撑。在其他方面,如图20所示,装载组件的操作与前述实施例相同。
图21至图25示意性地示出了替代实施例,其示出用于装载如上文参考图2所述的进给单元的装载操作中的各个阶段。图21示出在料仓口处安装至料仓47的进给器11,其中,该料仓口由一对竖直对齐的料仓销44(见图22)所限定。在该实施例中,升降装置适用于将进给器11脱离料仓口,因此在升降台42的顶部提供附加的移动装置。该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台,该移动台通过多个平台辊41位于升降台42上。通过安装到升降台42的啮合致动器(未示出)可以驱动移动台40使其平行于方向SY移动。
如图22所示,通过夹钳或剪叉装置43轻微提升升降台42,以与进给器11的底部啮合。在该竖直位置处,移动台40向左移动,以使进给器11脱离料仓销44。
如图23所示,可以通过剪叉装置43进一步向上提升升降台42,以将进给器11提升至操作层,如图24所示。
如图25所示,接着,移动台40向右移动,以使进给器11与位于通道处并限定进给器端口的一对通道销45啮合。然后,可以根据需要降下升降台42。
料盒12可以以大体类似的方式连接,可以通过反向执行这些步骤来与进给单元断连。
上述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本发明范围内其他的可能性和替代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使用了可以平行于输送路径行进的单个升降装置以与选定的进给单元啮合,但也可以使用至少一个附加升降装置,它们都可平行于输送路径移动,从而使得一个以上的进给单元可以同时装载到各自的进给口。这样的升降装置可以独立或半独立地操作(使得它们不会彼此碰撞),例如,一个这种升降装置能够装载进给单元,而另一个则将进给单元卸除出其他进给口。或者,料仓可为每个料仓口设置一个专用升降装置,以提升与相应料仓口啮合的进给单元。在这种情况下,升降装置无需平行于输送路径移动,而是可以固定在料仓上。
通道或料仓中的任何备用口可用于临时或半永久地存储任一类型的进给单元,以确保将材料和备用进给器提供至贴装机。
在上述实施例中,料仓可在方向SY上移动,而且其啮合的任何进给单元都随其移动。在替代实施例中,料仓可以不沿方向SY移动,而是可以设置推动装置,其可操作地将各个进给单元相对于料仓平行于方向SY移动。这样的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降低了AIV与安装在相邻端口的相邻料仓口中的进给单元碰撞的风险。对于该实施例,应当注意,参考图2所描述的进给单元的设置方式是优选的。
在其他实施例中,每个支撑件可提供多个料仓,其可独立或半独立地平行于输送路径移动,从而例如使进给单元能够同时装载到通道的不同端部。作为这一概念的扩展,料仓可以设置得更小,以便例如每个料仓只有一个或两个料仓口。
可以在升降装置上设置传感器和/或致动器,以确定升降台的竖直位置并实现啮合操纵以稳健地啮合进给单元和进给口或料仓口,同时还可锁定或解锁进给单元。
虽然上述进给单元的剖面呈Ω状,但其也可以具有其他形状的剖面。
进给单元不限于图中所示的宽度。例如,可以使用大约两倍宽度的进给单元,此时,进给器的前端可以设置有两个接口以与相邻的相应进给口或料仓口啮合。料盒也可以设置有两个接口,以与相邻的相应进给口或料仓口啮合,还与设置在进给器远端处的相应料盒接口相啮合。类似地,可以使用更宽的进给单元,从而适用于在使用中与三个、四个或更多个进给口或料仓口啮合。

Claims (26)

1.一种用于贴装机的装载组件,所述贴装机在使用中可操作地将从安装在所述贴装机的操作层处的多个进给单元拾取的元件组装至沿水平输送路径行进的工件,所述装载组件包括:
料仓,其包括多个料仓口,用于容纳和临时存放使用中的相应进给单元,所述料仓口与所述操作层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开,而且在使用中能够平行于水平输送路径驱动所述料仓;以及
竖直致动装置,其包括升降构件,所述升降构件可操作地与所述进给单元啮合并使所述进给单元在所述料仓的相应料仓口和所述贴装机的操作层之间移动;
水平致动器,其可操作地移动容纳在料仓中的所述进给单元,使其沿着与所述水平输送路径正交的水平装载路径在进给器装载位置和与所述进给器装载位置水平间隔开的料盒装载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进给器装载位置处,所述进给单元能够通过所述竖直致动装置移动到所述操作层以与所述贴装机直接啮合,以及在所述料盒装载位置处,所述进给单元能够通过所述竖直致动装置移动到所述操作层以与位于所述操作层的进给单元直接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料仓安装在穿梭机上,所述穿梭机能够在与所述水平输送路径正交的方向上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升降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料仓平行于所述水平输送路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升降构件可移动地安装到所述料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升降构件可移动地安装到所述穿梭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竖直致动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附加升降构件,所述至少一个附加升降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料仓平行于所述水平输送路径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竖直致动装置包括由所述料仓承载的多个升降构件,每个升降构件与相应的料仓口对齐并且可操作地与容纳在相应料仓口中的进给单元啮合并移动该进给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水平致动器可操作地将容纳在所述料仓中的进给单元移动到与所述进给器装载位置和所述料盒装载位置水平间隔开的传送位置,在所述传送位置处,能够将所述进给单元移出所述装载组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水平致动器可操作地沿着所述水平装载路径移动所述料仓。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水平致动器可操作地与所述进给单元啮合并沿所述水平装载路径移动所述进给单元,从而改变所述进给单元与相应的料仓口之间的距离。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所述装载组件在其远离所述使用中贴装机的一侧处包括开口,以通过所述开口输送所述进给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组件,其中,每个料仓口包括异型部,以在使用中与相应进给单元的适配异型部互锁啮合,每个料仓口的所述异型部的形状设置成能够使容纳在其中的进给单元相对于料仓口竖直滑动。
13.一种贴装机,其在使用中可操作地将从安装在所述贴装机的操作层处的多个进给单元拾取的元件组装至沿水平输送路径行进的工件,所述贴装机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载组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贴装机,包括:多个位于操作层的进给口,以在使用中与相应进给单元啮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贴装机,其中,每个进给口包括异型部,以在使用中与相应进给单元的适配异型部互锁啮合。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贴装机,其中,每个进给口的所述异型部的形状设置成能使得容纳在其中的进给单元相对于所述进给口竖直滑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贴装机,包括:进给单元,所述进给单元包括用于将元件从元件带供应到所述贴装机的贴装头的进给器。
18.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贴装机,包括:进给单元,所述进给单元包括用于容纳元件带的料盒。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贴装机,其中,所述进给单元包括异型部,以在使用中与穿梭机口的适配异型部互锁啮合,所述进给单元的异型部的形状设置为能使得所述进给单元在容纳在所述穿梭机口时相对于所述穿梭机口竖直滑动。
20.一种元件进给套件,包括:
料盒,其用于容纳元件带;以及
进给器,其用于将元件从所述元件带供应到贴装机;
其中,所述进给器和所述料盒各自包括相应的接口,使进给器或料盒直接地以模块化啮合至设置在所述贴装机的装载组件上的公共料仓口。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元件进给套件,其中,所述进给器包括料盒接口,适于与所述料盒的接口模块化啮合。
22.一种将元件装载到贴装机以组装沿水平输送路径行进的工件的方法,所述元件在使用中是从多个进给器之一所拾取,所述多个进给器能够安装在所述贴装机的操作层的相应进给口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i)将第一进给器装载到所述贴装机的装载组件中,使得所述第一进给器容纳在料仓的多个料仓口之一处,所述料仓口与所述贴装机的操作层在竖直方向上间隔开;
ii)平行于水平输送路径移动所述料仓,使得所述第一进给器沿着水平输送路径与空的第一进给口对齐;以及
iii)提升所述第一进给器以与空的所述第一进给口啮合。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iv)将装载了容纳元件带的料盒装载到所述贴装机的装载组件中,使得所述料盒容纳在所述料仓的多个料仓口中的第二料仓口处;
v)平行于所述水平输送路径移动穿梭机,使得所述料盒沿着所述水平输送路径与所述第一进给口中的所述第一进给器对齐;以及
vi)提升所述料盒以与所述第一进给器啮合。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步骤v)还包括沿着与所述水平输送路正交的水平装载路径移动所述料盒,直到所述料盒的接口与所述第一进给器的相应接口对齐。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装载了容纳元件带的料盒装载到所述装载组件,使得当所述第一进给器容纳在所述料仓口时所述料盒与所述第一进给器啮合;以及在所述步骤ii)中,平行于所述水平输送路径移动所述料仓,使得所述料仓和所述第一进给器沿着所述水平输送路径与空的第一进给口对齐;以及在所述步骤iii)中,将所述料盒连同所述第一进给器提升。
26.根据权利要求22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包括:通过以下方式清空最初被第二进给器占据的第一进给口的初始步骤:
移动料仓,使空料仓口沿所述水平输送路径与所述第一进给口对齐;以及
降下所述第二进给器,使其不再与所述第一进给口啮合,而是与空料仓口啮合,使得所述进给口变成空的。
CN202110843201.8A 2020-07-29 2021-07-26 装载组件 Active CN1140569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20120026.9A DE102020120026B4 (de) 2020-07-29 2020-07-29 Beladungsvorrichtung
DE102020120026.9 2020-07-29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56911A CN114056911A (zh) 2022-02-18
CN114056911B true CN114056911B (zh) 2023-12-29

Family

ID=793004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43201.8A Active CN114056911B (zh) 2020-07-29 2021-07-26 装载组件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30826B2 (zh)
CN (1) CN114056911B (zh)
DE (1) DE102020120026B4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22122895A1 (de) 2022-09-09 2024-03-14 ASMPT GmbH & Co. KG Transfersystem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60599A (ja) * 1986-09-01 1988-03-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H03107135U (zh) * 1990-02-19 1991-11-05
EP3419402A1 (en) * 2016-02-17 2018-12-26 Fuji Corporation Work apparatus and production line
JP2019204859A (ja) * 2018-05-23 2019-11-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供給台車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
WO2019229786A1 (ja) * 2018-05-28 2019-12-05 株式会社Fuji ユニット交換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4118995A1 (ja) 2013-02-04 2014-08-07 富士機械製造株式会社 部品実装機のカセット式フィーダ入替システム
JP6427003B2 (ja) * 2014-12-25 2018-11-21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供給装置、リール装置、及び部品収納テープの補給方法
EP3833173B1 (en) 2018-08-01 2023-09-20 Fuji Corporation Component mounting system
DE102019127299A1 (de) 2019-10-10 2021-04-15 Asm Assembly Systems Gmbh & Co. Kg Folienlose komponentenzuführu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60599A (ja) * 1986-09-01 1988-03-16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電子部品装着装置
JPH03107135U (zh) * 1990-02-19 1991-11-05
EP3419402A1 (en) * 2016-02-17 2018-12-26 Fuji Corporation Work apparatus and production line
JP2019204859A (ja) * 2018-05-23 2019-11-28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供給台車および部品実装装置
WO2019229786A1 (ja) * 2018-05-28 2019-12-05 株式会社Fuji ユニット交換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0120026A9 (de) 2022-04-21
DE102020120026A1 (de) 2022-02-03
DE102020120026B4 (de) 2022-12-08
CN114056911A (zh) 2022-02-18
JP2022027594A (ja) 2022-02-10
JP7130826B2 (ja) 2022-09-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562384A (en) Tape packaging system with removeable covers
US5456001A (en)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packaging electronic parts on printed circuit board
KR101184569B1 (ko) 부품 배치 장치, 부품 공급 장치 및 방법
EP2900048B1 (en) Bulk component supply system and bulk component replenishment method
CN103429064A (zh) 收纳装置
CN114056911B (zh) 装载组件
CN114868466A (zh) 元件供给单元的换产调整系统
CN116946590A (zh) 一种多种设备组合的柔性化货架仓储系统
KR101604044B1 (ko) 멀티 스택 구조의 트레이 피더
JPH0622766B2 (ja) 自動組立装置
CN114097312B (zh) 托盘式元件供给装置
CN210392415U (zh) Smt智能仓进出料设备
CN116939993A (zh) 元件供给装置
KR101107788B1 (ko) 칩 트레이 공급장치 및 방법
JP6717866B2 (ja) 部品実装機のカセット式フィーダ入替システム
JPH0134886B2 (zh)
EP0681887A2 (en) Parts feeding apparatus and parts feeding process
US20240033869A1 (en) Substrate production system
KR20060049194A (ko) 부품 배치 장치 및 방법
CN110392519B (zh) 上料装置、装配系统以及给smt电路板装配smt元件的方法
KR101427084B1 (ko) 트레이 피더
JP2020074390A (ja) 部品実装機のカセット式フィーダ入替システム
JP2021048293A (ja) 部品実装機、パレット交換機
EP4346346A1 (en) Transfer system
KR100490851B1 (ko) 전자부품 공급장치용 자동노즐 교환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