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9595A - 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9595A
CN114009595A CN202111393283.7A CN202111393283A CN114009595A CN 114009595 A CN114009595 A CN 114009595A CN 202111393283 A CN202111393283 A CN 202111393283A CN 114009595 A CN114009595 A CN 11400959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xing
feed additive
acidifier
additive capable
prep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9328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姝婷
芮丹
邹益东
俞臻泽
戴青
邹苏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kystone Feed Yix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kystone Feed Yix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kystone Feed Yix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kystone Feed Yix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9328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009595A/zh
Publication of CN1140095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959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10Organic substances
    • A23K20/105Aliphatic or alicyclic compoun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2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by ferment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e.g. of vegetable material, animal waste material or biom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20Inorganic substances, e.g. oligoelements
    • A23K20/24Compounds of alkaline earth metals, e.g. magnesium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20/00Accessory food factors for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20/20Inorganic substances, e.g. oligoelements
    • A23K20/30Oligoelemen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40/00Shaping or working-up of 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40/30Shaping or working-up of animal feeding-stuffs by encapsulating; by coat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400/00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 A23V2400/11Lactobacillus
    • A23V2400/113Acidophilu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Zo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Fodder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乳酸钙,把乳酸和碳酸钙加入到混合罐中进行混合,混合时加入柠檬酸、富马酸亚铁、富马酸,发酵,制备乳酸钙;S2:包膜酸化剂;S3:培养物料,把地衣芽胞、乳酸芽孢分离、纯化,然后进行培养;S4:种株扩增,在培养液中种植内源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并进行扩增处理。本发明解决了当前对常见病、多发病滥用抗生素防治的难题,使畜禽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满足了日益增长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可广泛地应用于畜、禽、水产类饲料、养殖、出口行业,替代了抗生素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添加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酸化剂主要用于降低断奶幼崽胃内容物的pH值,能有效杀死仔猪体内胃肠道致病菌,对改善仔猪因自身消化道机能发育不全导致的断奶后胃酸分泌不足,对仔猪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在国内外广泛用于家禽、仔猪、牛、羊等动物饲料中,是饲料中抗生素的理想替代品之一,效果显著。
现有市售酸化剂都是单一的化学合成,国外先进的也只是采用有机酸与无机酸复合而成,试验发现,乳猪料饲料系酸力越低,则饲料的消化率越高,采食量增加,料肉比小,单一酸与复合酸相比,单一酸不能更有效地降低饲料系酸力,但复合酸的组成也十分重要,不同组成及不同配比,对降低饲料系酸力具有不同的效果,并且由于有机酸较强的pH值对机体黏膜具有刺激作用,且未包膜的酸化剂与胃肠道黏膜接触面较广,易在胃内全部释放,可能导致胃局部酸度偏高而引起胃溃疡,使得使酸化作用发挥不充分。
使用中还存在效果还不稳定,未能考虑饲料中其他营养物质之间的拮抗与互作,未考虑到酸化剂与肠道内有益菌的互作关系,大大限制了畜牧养殖业的直接应用,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提出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解决了目前的添加剂效果还不稳定,未能考虑饲料中其他营养物质之间的拮抗与互作,未考虑到酸化剂与肠道内有益菌的互作关系,大大限制了畜牧养殖业的直接应用,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乳酸钙,把乳酸和碳酸钙加入到混合罐中进行混合,混合时加入柠檬酸、富马酸亚铁、富马酸,发酵,制备乳酸钙;
S2:包膜酸化剂,向乳酸钙中加入聚丙烯酸树脂Ⅰ、Ⅱ包被处理,得到包膜酸化剂;
S3:培养物料,把地衣芽胞、乳酸芽孢分离、纯化,然后进行培养;
S4:种株扩增,在培养液中种植内源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并进行扩增处理;
S5:培养,对种株扩增后的物料进行无菌接种,然后进行持续培养;
S6:菌体分离,采用传统的双层平板法进行菌体分离,能增加对疾病防治、控制的能力;
S7:混合,把制备的包膜酸化剂和分离的菌体进行混合,混合时加入杜仲素,充分混合后进行静置,然后包装成成品。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1中富马酸亚铁加入前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通过100-400目的筛子进行粉碎,去除不合格的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S1中在混合时加入芽孢杆菌液。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2包被时先对物料进行混合,混合后交联,交联后进行离心、超声分散清洗处理,再离心即得离心沉淀物,再进行超声分散处理,得到包膜酸化剂。
进一步的,所述S5中培养时控制温度为26-38摄氏度,时间为6-20小时,同时控制空气湿度。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S7中包膜酸化剂、分离的菌体和杜仲素的比例为1-6:2-5:1-7。
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S7中原料混合时加入杜仲素的同时加入金银花提取物,杜仲素与金银花提取物的比例为1:0.5-3。
进一步的,所述S7中在包装前对包装袋进行高温杀菌处理。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柠檬酸、富马酸亚铁、富马酸的加入能够与乳酸配合,能够形成对多种有害菌的抑制和互补作用,强化生物酸化剂,改进生物酸化剂工艺,特别是将发酵的芽孢杆菌液固化,使之芽孢化不失活、不失效。
2、本发明中,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厌氧培养技术、芽孢化技术,获得高得率的芽孢化产品,解决了当前对常见病、多发病滥用抗生素防治的难题,使畜禽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满足了日益增长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可广泛地应用于畜、禽、水产类饲料、养殖、出口行业,替代了抗生素的应用。
3、本发明中,酸化剂、微生物组分、中草药组分多层次差异化包被,不同组分在胃肠道分段释放,靶向酸化,补充有益菌,提高免疫力解决了单一酸化剂仅仅调节ph的问题,选择内源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能与生物酸化剂、其他生物酸相匹配,成为当前先进、先颖的酸化剂,真正替代抗生素的应用,成为新一代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4、本发明中,包膜酸化剂、分离的菌体和杜仲素不同组分的科学配比,可充分发挥三者的酸化、提高免疫力、补充有益菌的作用,降低腹泻率提高仔猪的采食率,解决了饲料的利用率,将益生菌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有机复合酸三者有机复合的一种新产品,三者功能相互互补。
5、本发明中,选择添加高浓度杜仲及金银花植物提取物,减少普通酸化剂对肠胃的伤害,提高动物免疫能力,抑制有害菌的生产,促进肠胃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的流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参照图1,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乳酸钙,把乳酸和碳酸钙加入到混合罐中进行混合,混合时加入柠檬酸、富马酸亚铁、富马酸,发酵,制备乳酸钙,通过柠檬酸、富马酸亚铁、富马酸的加入能够与乳酸配合,能够形成对多种有害菌的抑制和互补作用,强化生物酸化剂;
S2:包膜酸化剂,向乳酸钙中加入聚丙烯酸树脂Ⅰ、Ⅱ包被处理,得到包膜酸化剂,改进生物酸化剂工艺,特别是将发酵的芽孢杆菌液固化,使之芽孢化不失活、不失效;
S3:培养物料,把地衣芽胞、乳酸芽孢分离、纯化,然后进行培养,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厌氧培养技术、芽孢化技术,获得高得率的芽孢化产品;
S4:种株扩增,在培养液中种植内源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并进行扩增处理;
S5:培养,对种株扩增后的物料进行无菌接种,然后进行持续培养;
S6:菌体分离,采用传统的双层平板法进行菌体分离,能增加对疾病防治、控制的能力,解决了当前对常见病、多发病滥用抗生素防治的难题,使畜禽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满足了日益增长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可广泛地应用于畜、禽、水产类饲料、养殖、出口行业,替代了抗生素的应用;
S7:混合,把制备的包膜酸化剂和分离的菌体进行混合,混合时加入杜仲素,充分混合后进行静置,然后包装成成品,酸化剂、微生物组分、中草药组分多层次差异化包被,不同组分在胃肠道分段释放,靶向酸化,补充有益菌,提高免疫力解决了单一酸化剂仅仅调节ph的问题,选择内源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能与生物酸化剂、其他生物酸相匹配,成为当前先进、先颖的酸化剂,真正替代抗生素的应用,成为新一代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本发明的S1中富马酸亚铁加入前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通过100目的筛子进行粉碎,去除不合格的物料,S1中在混合时加入芽孢杆菌液,S2包被时先对物料进行混合,混合后交联,交联后进行离心、超声分散清洗处理,再离心即得离心沉淀物,再进行超声分散处理,得到包膜酸化剂,S5中培养时控制温度为26摄氏度,时间为6小时,同时控制空气湿度。
尤其的,S7中包膜酸化剂、分离的菌体和杜仲素的比例为1:2:1,不同组分的科学配比,可充分发挥三者的酸化、提高免疫力、补充有益菌的作用,降低腹泻率提高仔猪的采食率,解决了饲料的利用率,将益生菌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有机复合酸三者有机复合的一种新产品,三者功能相互互补,S7中原料混合时加入杜仲素的同时加入金银花提取物,杜仲素与金银花提取物的比例为1:0.5,选择添加高浓度杜仲及金银花植物提取物,减少普通酸化剂对肠胃的伤害,提高动物免疫能力,抑制有害菌的生产,促进肠胃健康,S7中在包装前对包装袋进行高温杀菌处理,通过高温处理,进行消毒,提高安全性。
实施例2
参照图1,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乳酸钙,把乳酸和碳酸钙加入到混合罐中进行混合,混合时加入柠檬酸、富马酸亚铁、富马酸,发酵,制备乳酸钙,通过柠檬酸、富马酸亚铁、富马酸的加入能够与乳酸配合,能够形成对多种有害菌的抑制和互补作用,强化生物酸化剂;
S2:包膜酸化剂,向乳酸钙中加入聚丙烯酸树脂Ⅰ、Ⅱ包被处理,得到包膜酸化剂,改进生物酸化剂工艺,特别是将发酵的芽孢杆菌液固化,使之芽孢化不失活、不失效;
S3:培养物料,把地衣芽胞、乳酸芽孢分离、纯化,然后进行培养,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厌氧培养技术、芽孢化技术,获得高得率的芽孢化产品;
S4:种株扩增,在培养液中种植内源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并进行扩增处理;
S5:培养,对种株扩增后的物料进行无菌接种,然后进行持续培养;
S6:菌体分离,采用传统的双层平板法进行菌体分离,能增加对疾病防治、控制的能力,解决了当前对常见病、多发病滥用抗生素防治的难题,使畜禽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满足了日益增长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可广泛地应用于畜、禽、水产类饲料、养殖、出口行业,替代了抗生素的应用;
S7:混合,把制备的包膜酸化剂和分离的菌体进行混合,混合时加入杜仲素,充分混合后进行静置,然后包装成成品,酸化剂、微生物组分、中草药组分多层次差异化包被,不同组分在胃肠道分段释放,靶向酸化,补充有益菌,提高免疫力解决了单一酸化剂仅仅调节ph的问题,选择内源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能与生物酸化剂、其他生物酸相匹配,成为当前先进、先颖的酸化剂,真正替代抗生素的应用,成为新一代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本发明的S1中富马酸亚铁加入前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通过200目的筛子进行粉碎,去除不合格的物料,S1中在混合时加入芽孢杆菌液,S2包被时先对物料进行混合,混合后交联,交联后进行离心、超声分散清洗处理,再离心即得离心沉淀物,再进行超声分散处理,得到包膜酸化剂,S5中培养时控制温度为28摄氏度,时间为12小时,同时控制空气湿度。
尤其的,S7中包膜酸化剂、分离的菌体和杜仲素的比例为2:1:2,不同组分的科学配比,可充分发挥三者的酸化、提高免疫力、补充有益菌的作用,降低腹泻率提高仔猪的采食率,解决了饲料的利用率,将益生菌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有机复合酸三者有机复合的一种新产品,三者功能相互互补,S7中原料混合时加入杜仲素的同时加入金银花提取物,杜仲素与金银花提取物的比例为1:1,选择添加高浓度杜仲及金银花植物提取物,减少普通酸化剂对肠胃的伤害,提高动物免疫能力,抑制有害菌的生产,促进肠胃健康,S7中在包装前对包装袋进行高温杀菌处理,通过高温处理,进行消毒,提高安全性。
实施例3
参照图1,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乳酸钙,把乳酸和碳酸钙加入到混合罐中进行混合,混合时加入柠檬酸、富马酸亚铁、富马酸,发酵,制备乳酸钙,通过柠檬酸、富马酸亚铁、富马酸的加入能够与乳酸配合,能够形成对多种有害菌的抑制和互补作用,强化生物酸化剂;
S2:包膜酸化剂,向乳酸钙中加入聚丙烯酸树脂Ⅰ、Ⅱ包被处理,得到包膜酸化剂,改进生物酸化剂工艺,特别是将发酵的芽孢杆菌液固化,使之芽孢化不失活、不失效;
S3:培养物料,把地衣芽胞、乳酸芽孢分离、纯化,然后进行培养,通过生物发酵技术、微生物厌氧培养技术、芽孢化技术,获得高得率的芽孢化产品;
S4:种株扩增,在培养液中种植内源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并进行扩增处理;
S5:培养,对种株扩增后的物料进行无菌接种,然后进行持续培养;
S6:菌体分离,采用传统的双层平板法进行菌体分离,能增加对疾病防治、控制的能力,解决了当前对常见病、多发病滥用抗生素防治的难题,使畜禽产品的安全性得到了极大提高,满足了日益增长对无公害、绿色食品的需求,可广泛地应用于畜、禽、水产类饲料、养殖、出口行业,替代了抗生素的应用;
S7:混合,把制备的包膜酸化剂和分离的菌体进行混合,混合时加入杜仲素,充分混合后进行静置,然后包装成成品,酸化剂、微生物组分、中草药组分多层次差异化包被,不同组分在胃肠道分段释放,靶向酸化,补充有益菌,提高免疫力解决了单一酸化剂仅仅调节ph的问题,选择内源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能与生物酸化剂、其他生物酸相匹配,成为当前先进、先颖的酸化剂,真正替代抗生素的应用,成为新一代的绿色饲料添加剂。
本发明的S1中富马酸亚铁加入前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通过300目的筛子进行粉碎,去除不合格的物料,S1中在混合时加入芽孢杆菌液,S2包被时先对物料进行混合,混合后交联,交联后进行离心、超声分散清洗处理,再离心即得离心沉淀物,再进行超声分散处理,得到包膜酸化剂,S5中培养时控制温度为36摄氏度,时间为16小时,同时控制空气湿度。
尤其的,S7中包膜酸化剂、分离的菌体和杜仲素的比例为4:2:1,不同组分的科学配比,可充分发挥三者的酸化、提高免疫力、补充有益菌的作用,降低腹泻率提高仔猪的采食率,解决了饲料的利用率,将益生菌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有机复合酸三者有机复合的一种新产品,三者功能相互互补,S7中原料混合时加入杜仲素的同时加入金银花提取物,杜仲素与金银花提取物的比例为1:0.9,选择添加高浓度杜仲及金银花植物提取物,减少普通酸化剂对肠胃的伤害,提高动物免疫能力,抑制有害菌的生产,促进肠胃健康,S7中在包装前对包装袋进行高温杀菌处理,通过高温处理,进行消毒,提高安全性。
在该文中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乳酸钙,把乳酸和碳酸钙加入到混合罐中进行混合,混合时加入柠檬酸、富马酸亚铁、富马酸,发酵,制备乳酸钙;
S2:包膜酸化剂,向乳酸钙中加入聚丙烯酸树脂Ⅰ、Ⅱ包被处理,得到包膜酸化剂;
S3:培养物料,把地衣芽胞、乳酸芽孢分离、纯化,然后进行培养;
S4:种株扩增,在培养液中种植内源嗜酸乳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菌株,并进行扩增处理;
S5:培养,对种株扩增后的物料进行无菌接种,然后进行持续培养;
S6:菌体分离,采用传统的双层平板法进行菌体分离,能增加对疾病防治、控制的能力;
S7:混合,把制备的包膜酸化剂和分离的菌体进行混合,混合时加入杜仲素,充分混合后进行静置,然后包装成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富马酸亚铁加入前进行粉碎处理,粉碎后通过100-400目的筛子进行粉碎,去除不合格的物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在混合时加入芽孢杆菌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包被时先对物料进行混合,混合后交联,交联后进行离心、超声分散清洗处理,再离心即得离心沉淀物,再进行超声分散处理,得到包膜酸化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培养时控制温度为26-38摄氏度,时间为6-20小时,同时控制空气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包膜酸化剂、分离的菌体和杜仲素的比例为1-6:2-5: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原料混合时加入杜仲素的同时加入金银花提取物,杜仲素与金银花提取物的比例为1:0.5-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7中在包装前对包装袋进行高温杀菌处理。
CN202111393283.7A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400959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3283.7A CN114009595A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93283.7A CN114009595A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9595A true CN114009595A (zh) 2022-02-08

Family

ID=800657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93283.7A Pending CN114009595A (zh) 2021-11-23 2021-11-23 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009595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3870A (zh) * 2008-03-28 2008-09-17 宜兴市天石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生物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1898A (zh) * 2014-04-04 2014-07-23 王宏雁 脂肪包膜的饲料酸化剂
CN104397351A (zh) * 2014-11-24 2015-03-11 山东龙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无抗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35998A (zh) * 2019-06-21 2019-09-17 宜兴市天石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杜仲素生物酸化剂的复合甜菜碱的制备方法
CN110973357A (zh) * 2019-12-31 2020-04-10 宜兴市天石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型复合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63870A (zh) * 2008-03-28 2008-09-17 宜兴市天石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生物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31898A (zh) * 2014-04-04 2014-07-23 王宏雁 脂肪包膜的饲料酸化剂
CN104397351A (zh) * 2014-11-24 2015-03-11 山东龙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无抗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235998A (zh) * 2019-06-21 2019-09-17 宜兴市天石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杜仲素生物酸化剂的复合甜菜碱的制备方法
CN110973357A (zh) * 2019-12-31 2020-04-10 宜兴市天石饲料有限公司 一种缓释型复合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44757B1 (ko) 가축용 생균제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828634B (zh) 微生物发酵无抗生素饲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2422991B (zh) 一种仔猪用生物发酵膨化颗粒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110033A (zh) 一种猪饲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CN1864518A (zh) 促进猪生长的微生态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8044A (zh) 一种豆粕发酵饲料的制备方法
CN105994941B (zh) 一种微生物发酵制备的无抗饲料
CN103141692A (zh) 一种反刍类动物用饲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KR101939556B1 (ko) 발효 패각을 이용한 사료 조성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248841A (zh) 一种饲料添加剂营养素
CN102415480A (zh) 一种畜禽用微生物液态预混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03838A (zh) 一种酵母培养物与复合乳酸菌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766651A (zh) 一种用于养鸡的复合益生菌
CN113215051A (zh) 一种乳酸菌利用米粉废水和百香果果皮制备饲用益生菌剂的方法
CN101756024A (zh) 一种益生菌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N106721052A (zh) 利用提取果胶后的橙皮渣生产的饲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2429095A (zh) 一种畜禽生物饲料
KR100925173B1 (ko) 기능성 사료첨가제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2334602A (zh) 畜禽使用的生物活性复合高效饲料营养液制备方法
CN110973357A (zh) 一种缓释型复合酸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RU2346463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биологически активной кормовой добавки
CN102823771A (zh) 一种仔猪用生物活性酸化剂,预混料及其配合料
CN114009595A (zh) 一种可提高动物免疫能力的饲料添加剂制备方法
CN105379969A (zh) 一种微生物富硒多肽蛋白饲料
KR20200095021A (ko) 칼슘 강화된 내열성 사료첨가제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의하여 제조된 사료첨가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