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008326A - 轴流风扇 - Google Patents

轴流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008326A
CN114008326A CN202080042560.7A CN202080042560A CN114008326A CN 114008326 A CN114008326 A CN 114008326A CN 202080042560 A CN202080042560 A CN 202080042560A CN 114008326 A CN114008326 A CN 1140083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blade
rotor
rotor blades
rotor bla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425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008326B (zh
Inventor
岩田透
东田匡史
丸山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40083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83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0083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0083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3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axial flow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3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axial flow pumps
    • F04D29/38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轴流风扇(10、100)包括第一叶轮(30、110)和第二叶轮(40、130),所述第一叶轮(30、110)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动叶片(32、112),所述第二叶轮(40、130)与第一叶轮(30、110)设置在同一轴线上,且所述第二叶轮(40、130)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二动叶片(42、132)。第一叶轮(30、110)和所述第二叶轮(40、130)能够双向旋转。各第一动叶片(32、112)的周向断面形状呈向第二动叶片(42、132)侧突出的凸状。各第二动叶片(42、132)的周向断面形状呈向第一动叶片(32、112)侧突出的凸状。

Description

轴流风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轴流风扇。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包括能够双向旋转的两个叶轮的轴流风扇(例如,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的轴流风扇中,两个叶轮向一个方向旋转,由此能够生成朝向轴向一侧的空气流。另外,两个叶轮向另一个方向旋转,由此能够生成朝向轴向另一侧的空气流。
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7-247501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如上所述,在包括两个叶轮的轴流风扇中,有时会因上风侧(上游侧)的叶轮所生成的空气流与下风侧(下游侧)的叶轮相干扰而产生声音。期望减少这样的声音。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抑制在包括两个叶轮的轴流风扇产生的声音。
-用以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的第一方面以如下轴流风扇10、100为对象,其具有第一叶轮30、110和第二叶轮40、130,所述第一叶轮30、110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动叶片32、112,所述第二叶轮40、130与所述第一叶轮30、110设置在同一轴线上,且所述第二叶轮40、130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二动叶片42、132,所述第一叶轮30、110和所述第二叶轮40、130能够双向旋转。各所述第一动叶片32、112的周向断面形状呈向所述第二动叶片42、132侧突出的凸状,各所述第二动叶片42、132的周向断面形状呈向所述第一动叶片32、112侧突出的凸状。
第一方面中,难以产生因由上风侧的叶轮30、40、110、130所生成的空气流与下风侧的叶轮30、40、110、130相干扰所致的声音。换言之,能够抑制在轴流风扇10、100产生的声音。
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是,在所述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各所述第一动叶片32、11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1比另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2大,并且在轴向上一端部位于比另一端部更靠近所述第二动叶片42、132侧的位置上,各所述第二动叶片42、13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1比另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2大,并且在轴向上一端部位于比另一端部更靠近所述第一动叶片32、112侧的位置上。
第二方面中,能够进一步抑制在轴流风扇10、100产生的声音。
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是,在所述第一或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叶片32、112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动叶片42、132的数量相互相等。
第三方面中,容易使由两叶轮30、40、110、130产生一个方向的空气流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100的性能和由两叶轮30、40、110、130产生另一个方向的空气流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100的性能实质上相互相等。
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是,在所述第一到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叶片32的形状和所述第二动叶片42的形状相互相同,在任意的周向断面上,所述第一动叶片32的叶片弦线33和所述第二动叶片42的叶片弦线43相互平行。
第四方面中,容易使两叶轮30、40向一个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的性能和两叶轮30、40向另一个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的性能实质上相互相等。
本公开的第五方面是,在所述第一到第三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叶片112的叶片弦线113和所述第二动叶片132的叶片弦线133相对于垂直于轴向的面朝向互不相同的朝向倾斜,所述第一叶轮110和所述第二叶轮130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
第五方面中,上游侧的动叶片112、132向凸面侧旋转,下游侧的动叶片112、132相对于上游侧的动叶片112、132向相反方向旋转。因此,上游侧的动叶片112、132的尾流成为相对于下游侧的动叶片112、132的预旋流,因此能够降低叶轮110、130的转速,从而能够实现进一步的低噪声化。
本公开的第六方面是,在所述第五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110和所述第二叶轮130具有相互镜面对称的形状。
第六方面中,容易使由两叶轮110、130产生一个方向的空气流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0的性能和由两叶轮110、130产生另一个方向的空气流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0的性能实质上相互相等。
本公开的第七方面是,在所述第五或者第六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110和所述第二叶轮130以互不相等的转速旋转。
第七方面中,在第一动叶片112的数量和第二动叶片132的数量不同的情况下、第一动叶片112的形状和第二动叶片132的形状不同的情况下,能够使由两叶轮110、130产生一个方向的空气流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0的性能和由两叶轮110、130产生另一个方向的空气流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0的性能实质上相互相等。
本公开的第八方面是,在所述第七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叶轮110和所述第二叶轮130中位于上游侧的叶轮以比位于下游侧的叶轮小的转速旋转。
第八方面中,能够减小上游侧的叶轮110、130所生成的空气流与下游侧的叶轮110、130相干扰的程度,因此能够实现进一步的低噪声化。
本公开的第九方面是,在所述第五到第八方面中的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第一叶轮110和所述第二叶轮130,分别在同一轴线上设置有独立的马达120、140。
第九方面中,容易使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以互不相同的转速旋转。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第一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中的第一叶轮的俯视图或第二叶轮的仰视图;
图3是沿图2的III-III线剖开的动叶片的断面图;
图4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5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中的第一叶轮的俯视图;
图6是第二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中的第二叶轮的俯视图;
图7是沿图5和图6的VII-VII线剖开的动叶片的断面图;
图8是示出在第二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中上游侧的动叶片的尾流成为相对于下游侧的动叶片的预旋流的样子的图;
图9是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的预旋流的效果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对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10是双向旋转型的轴流风扇,其向旋转轴线O即轴向的两侧吹出空气。轴流风扇10设置于例如能够进行进气排气的换气装置(未图示)。但是轴流风扇10的用途并不局限于此。
以下说明中,“轴向”是旋转轴线O的方向。“径向”是与轴向正交的方向。“周向”是绕旋转轴线O的方向。“外周侧”是离旋转轴线O较远的一侧。“内周侧”是离旋转轴线O较近的一侧。
如图1所示,轴流风扇10包括壳体20、马达21、第一叶轮30和第二叶轮40。
壳体20形成为在旋转轴线O即轴向(图1中的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筒状。壳体20的内周壁呈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的圆筒面状。壳体20收纳马达21、第一叶轮30和第二叶轮40。
马达21驱动第一叶轮30和第二叶轮40旋转。马达21经由在周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的板状的支承条23固定于壳体20的内周壁。马达21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驱动轴22。驱动轴22的一端部(图1中的上端部)与第一叶轮30连接。驱动轴22的另一端部(图1中的下端部)与第二叶轮40连接。
第一叶轮30能够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旋转。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叶轮30包括第一动叶片轮毂31和多个(在本例中,为五个)第一动叶片32。
第一动叶片轮毂31与马达21的驱动轴22的一端部连接,第一动叶片轮毂31被驱动而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旋转。
多个第一动叶片32设置于第一动叶片轮毂31的外周,多个第一动叶片32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在周向上排列。具体而言,多个第一动叶片32形成为板状,且从第一动叶片轮毂3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换言之,多个第一动叶片32从第一动叶片轮毂31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多个第一动叶片32的外周面形成为包围旋转轴线O的圆筒面状(具体而言,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在轴向上延伸的圆筒面状)。
各第一动叶片32在其叶片弦线33相对于周向(第一叶轮30的旋转方向)倾斜的状态下,从径向外侧观察时相对于旋转轴线O的周向向逆时针方向倾斜(参见图1和图3),以便在轴向上运输空气。因此,若从上方观察时第一叶轮30向顺时针方向(图3中的左方向)旋转,则从第一叶轮30的下侧朝向上侧输送空气。另一方面,若从上方观察时第一叶轮30向逆时针方向(图3中的右方向)旋转,则从第一叶轮30的上侧朝向下侧输送空气。
第二叶轮40能够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旋转。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叶轮40包括第二动叶片轮毂41和多个(在本例中,为五个)第二动叶片42。
第二动叶片轮毂41与马达21的驱动轴22的另一端部连接,第二动叶片轮毂41被驱动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旋转。
多个第二动叶片42设置于第二动叶片轮毂41的外周,多个第二动叶片42隔开规定的间隔而在周向上排列。具体而言,多个第二动叶片42形成为板状,且从第二动叶片轮毂4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换言之,多个第二动叶片42从第二动叶片轮毂41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多个第二动叶片42的外周面形成为包围旋转轴线O的圆筒面状(具体而言,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在轴向上延伸的圆筒面状)。
各第二动叶片42在其叶片弦线43相对于周向(第二叶轮40的旋转方向)倾斜的状态下,从径向外侧观察时相对于旋转轴线O的周向向逆时针方向倾斜(参见图1和图3),以便在轴向上输送空气。因此,如果从上方观察时第二叶轮40向顺时针方向(图3中的左方向)旋转,则从第二叶轮40的下侧朝向上侧输送空气。另一方面,如果从上方观察时第二叶轮40向逆时针方向(图3中的右方向)旋转,则从第二叶轮40的上侧朝向下侧输送空气。
-各动叶片的形状-
参照图2和图3,对各第一动叶片32和各第二动叶片42的形状进行说明。
此处,图2既是第一叶轮30的俯视图,同时也是第二叶轮40的仰视图。换言之,第一叶轮30和第二叶轮40的形状彼此相同,并且以相互上下反转过的状态设置于轴流风扇10。
如图2所示,各第一动叶片32形成为俯视时大致呈扇状。俯视时,在周向上相邻的第一动叶片32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各第二动叶片42形成为仰视时大致呈扇状。仰视时,在周向上相邻的第二动叶片42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
如图3所示,第一动叶片3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弯曲形状,其呈向第二动叶片42侧(图3中的下侧)突出的凸状。第一动叶片32的周向断面形状的一端部(图3中的左端部)的曲率半径R1比另一端部(图3中的右端部)的曲率半径R2大。第一动叶片3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在轴向上,一端部位于比另一端部靠第二动叶片42侧(图3中的下侧)的位置上。
如图3所示,第二动叶片4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弯曲形状,其呈向第一动叶片32侧(图3中的上侧)突出的凸状。第二动叶片42的周向断面形状的一端部(图3中的右端部)的曲率半径R1比另一端部(图3中的左端部)的曲率半径R2大。第二动叶片4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在轴向上一端部位于比另一端部更靠近第一动叶片32侧(图3中的上侧)的位置上。
如上所述,第一动叶片32的形状和第二动叶片42的形状相互相同。第一动叶片32的叶片弦线33和第二动叶片42的叶片弦线43在包括图3所示的周向断面在内的任意的周向断面上,都相互平行。
-第一实施方式的效果-
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10包括第一叶轮30和第二叶轮40,所述第一叶轮30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动叶片32,所述第二叶轮40与所述第一叶轮30设置在同一轴线上,且所述第二叶轮40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二动叶片42,所述第一叶轮30和所述第二叶轮40能够双向旋转,各所述第一动叶片32的周向断面形状呈向所述第二动叶片42侧突出的凸状,各所述第二动叶片42的周向断面形状呈向所述第一动叶片32侧突出的凸状。在这样的轴流风扇10中,在第一叶轮30和第二叶轮40旋转时,下风侧的叶轮30、40生成比上风侧的叶轮30、40强的空气流。换言之,上风侧的叶轮30、40所生成的空气流比下风侧的叶轮30、40所生成的空气流弱。因此,难以产生因由上风侧的叶轮30、40生成了的空气流与下风侧的叶轮30、40相干扰所致的声音。换言之,能够抑制在轴流风扇10产生的声音。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10如下:各所述第一动叶片3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1比另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2大,并且在轴向上一端部位于比另一端部更靠近所述第二动叶片42侧的位置上,各所述第二动叶片4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1比另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2大,并且在轴向上一端部位于比另一端部更靠近所述第一动叶片32侧的位置上。若采用这样的构成方式,则下风侧的叶轮30、40在具有较大的曲率半径R1的端部(一端部)接受由上风侧的叶轮30、40所生成的空气流。在该情况下,与在具有较小的曲率半径R2的端部(另一端部)接受该空气流的情况相比,更难以产生声音。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轴流风扇10产生的声音。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10的所述第一动叶片32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动叶片42的数量相互相等。因此,容易使两叶轮30、40向一个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的性能和两叶轮30、40向另一个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的性能实质上相互相等。
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10的所述第一动叶片32的形状和所述第二动叶片42的形状相互相同,所述第一动叶片32的叶片弦线33和所述第二动叶片42的叶片弦线43在任意的周向断面上都相互平行。因此,容易使两叶轮30、40向一个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的性能和两叶轮30、40向另一个方向旋转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的性能实质上相互相等。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10的所述第一动叶片32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动叶片42的数量相互相等,所述第一动叶片32的形状和所述第二动叶片42的形状相互相同,所述第一动叶片32的叶片弦线33和所述第二动叶片42的叶片弦线43在任意的周向断面上都相互平行。若采用这样的构成方式,则能够作为共通部件制造第一叶轮30和第二叶轮40。因此,能够抑制轴流风扇10的制造成本。
(第二实施方式)
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100是双向旋转型的轴流风扇,其向旋转轴线O即轴向的两侧吹出空气。轴流风扇100设置于例如能够进行进气排气的换气装置(未图示)。但是,轴流风扇100的用途并不局限于此。
如图4所示,轴流风扇100包括壳体101、第一叶轮110、第一马达120、第二叶轮130和第二马达140。
壳体101形成为在旋转轴线O即轴向上延伸的筒状。壳体101的内周壁成为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的圆筒面状。壳体101收纳第一叶轮110、第一马达120、第二叶轮130和第二马达140。
第一叶轮110能够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旋转。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叶轮110包括第一动叶片轮毂111和多个(在本例中,为三个)第一动叶片112。
第一马达120驱动第一叶轮110旋转。第一马达120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驱动轴121。驱动轴121的一端部与第一叶轮110连接。具体而言,第一叶轮110的第一动叶片轮毂111与驱动轴121的一端部连接,被驱动而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旋转。第一马达120经由在周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的板状的支承条122固定于壳体101的内周壁。
第二叶轮130能够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旋转。如图4和图6所示,第二叶轮130包括第二动叶片轮毂131和多个(在本例中,为三个)第二动叶片132。
第二马达140驱动第二叶轮130旋转。第二马达140具有在轴向上延伸的驱动轴141。驱动轴141的一端部与第二叶轮130连接。具体而言,第二叶轮130的第二动叶片轮毂131与驱动轴141的一端部连接,被驱动而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旋转。第二马达140经由在周向上排列设置有多个的板状的支承条142固定于壳体101的内周壁。
如上所述,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设置在同一轴线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之间不夹设马达的情况下相向的方式配置有第一马达120和第二马达140,但也可以代替为:将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以在两者之间夹设第一马达120和第二马达140中的至少一者的方式在同一轴线上配置。
如图5所示,在第一叶轮110中,多个第一动叶片112设置于第一动叶片轮毂111的外周,且相隔规定的间隔在周向上排列。具体而言,多个第一动叶片112形成为板状,且从第一动叶片轮毂11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换言之,多个第一动叶片112从第一动叶片轮毂111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多个第一动叶片112的外周面形成为包围旋转轴线O的圆筒面状(具体而言,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在轴向上延伸的圆筒面状)。
另外,如图6所示,在第二叶轮130中,多个第二动叶片132设置于第二动叶片轮毂131的外周,且相隔规定的间隔在周向上排列。具体而言,多个第二动叶片132形成为板状,且从第二动叶片轮毂131的外周面向径向外侧突出。换言之,多个第二动叶片132从第二动叶片轮毂131向径向外侧呈放射状延伸。多个第二动叶片132的外周面形成为包围旋转轴线O的圆筒面状(具体而言,以旋转轴线O为中心在轴向上延伸的圆筒面状)。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7所示,第一动叶片112的叶片弦线113和第二动叶片132的叶片弦线133相对于垂直于轴向的面朝向互不相同的朝向倾斜,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
具体而言,在第一叶轮110中,各第一动叶片112在其叶片弦线113相对于周向(第一叶轮110的旋转方向,即与轴向垂直的面)倾斜的状态下,从径向外侧观察时相对于旋转轴线O的周向向逆时针方向倾斜,以便在轴向上输送空气。另一方面,各第二动叶片132在其叶片弦线133相对于周向(第二叶轮130的旋转方向,即与轴向垂直的面)倾斜的状态下,从径向外侧观察时相对于旋转轴线O的周向向顺时针方向倾斜,以便在轴向上输送空气。
因此,若第一叶轮110向从正面(第二叶轮130侧)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图7中实线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旋转并且第二叶轮130向从正面(第一叶轮110侧)观察时的顺时针方向(图7中实线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旋转,则向图7中实线箭头所示的流动方向输送空气。也就是说,在该情况下,第一叶轮110位于上游侧,第二叶轮130位于下游侧。
另一方面,若第一叶轮110向从正面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图7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旋转并且第二叶轮130向从正面观察时的逆时针方向(图7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旋转方向)旋转时,向图7中虚线箭头所示的流动方向输送空气。也就是说,在该情况下,第二叶轮130位于上游侧,第一叶轮110位于下游侧。
-各动叶片的形状-
参照图5到图7,对各第一动叶片112和各第二动叶片132的形状进行说明。
此处,图5是从正面(第二叶轮130侧)观察第一叶轮110的俯视图,图6是从正面(第一叶轮110侧)观察第二叶轮130的俯视图。换言之,第一叶轮30和第二叶轮40具有相互镜面对称的形状。
如图5所示,各第一动叶片112形成为俯视时大致呈扇状。俯视时,在周向上相邻的第一动叶片112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另外,如图6所示,各第二动叶片132形成为俯视时大致呈扇状。俯视时,在周向上相邻的第二动叶片132之间,形成有规定的间隙。
如图7所示,第一动叶片11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弯曲形状,其呈向第二动叶片132侧突出的凸状。第一动叶片112的周向断面形状的一端部(第二动叶片132侧的端部)的曲率半径R1比另一端部(第二动叶片132的相反侧的端部)的曲率半径R2大。另外,如图7所示,第二动叶片13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弯曲形状,其呈向第一动叶片112侧突出的凸状。第二动叶片112的周向断面形状的一端部(第一动叶片112侧的端部)的曲率半径R1比另一端部(第一动叶片112的相反侧的端部)的曲率半径R2大。
-第二实施方式的效果-
如以上说明所述,采用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100,包括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所述第一叶轮110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动叶片112,所述第二叶轮130与第一叶轮110设置在同一轴线上并且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二动叶片132,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能够双向旋转,各第一动叶片11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向第二动叶片132侧突出的凸状,各第二动叶片13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向第一动叶片112侧突出的凸状。在这样的轴流风扇100中,在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旋转时,下风侧(下游侧)的叶轮110、130生成比上风侧(上游侧)的叶轮110、130强的空气流。换言之,上风侧的叶轮110、130所生成的空气流比下风侧的叶轮110、130所生成的空气流弱。因此,难以产生因由上风侧的叶轮110、130生成了的空气流与下风侧的叶轮110、130相干扰所致的声音。换言之,能够抑制在轴流风扇100产生的声音。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100中,各第一动叶片11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1比另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2大并且在轴向上一端部位于比另一端部更靠近第二动叶片132侧的位置上。另外,各第二动叶片13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1比另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2大并且在轴向上一端部位于比另一端部更靠近第一动叶片112侧的位置上。采用这样的构成方式,下风侧的叶轮110、130在具有较大的曲率半径R1的端部(一端部)接受由上风侧的叶轮110、130所生成的空气流。在该情况下,与在具有较小的曲率半径R2的端部(另一端部)接受该空气流的情况相比,更难以产生声音。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在轴流风扇100产生的声音。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100中,第一动叶片112的数量和第二动叶片132的数量相互相等。因此,容易使由两叶轮110、130产生一个方向的空气流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0的性能和由两叶轮110、130产生另一个方向的空气流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0的性能实质上相互相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100中,第一动叶片112的叶片弦线113和第二动叶片132的叶片弦线133相对于垂直于轴向的面朝向互不相同的朝向倾斜,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若按照上述方式构成,则上游侧的动叶片112、132向凸面侧旋转,下游侧的动叶片112、132相对于上游侧的动叶片112、132向相反方向旋转。因此,在上游侧的动叶片112、132能够获得一定的升压效果,并且例如如图8所示,上游侧的动叶片112、132的尾流成为相对于下游侧的动叶片112、132的预旋流。因此,向下游侧的动叶片112、132流入的空气流的相对速度增大,结果能够获得较大的升压效果,因此能够降低叶轮110、130的转速,从而能够实现进一步的低噪声化。需要说明的是,图8中示例性地示出了第一动叶片112位于上游侧的情况,但在第二动叶片132位于上游侧的情况下,也相同。
图9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100中的预旋流的效果的图。如图9所示,通过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100能够获得的静压(图9的“1”)因预旋流的效果而大于将在仅驱动了第一叶轮110的情况下能够获得的静压(图9的“3”)和在仅驱动了第二叶轮130的情况下能够获得的静压(图9的“2”)合计所得的静压(图9的“2+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100中,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具有相互镜面对称的形状。由此,容易使由两叶轮110、130产生一个方向的空气流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0的性能和由两叶轮110、130产生另一个方向的空气流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0的性能实质上相互相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100中,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也可以以互不相同的转速旋转。若按照上述方式构成,则在第一动叶片112的数量和第二动叶片132的数量不同的情况下、第一动叶片112的形状和第二动叶片132的形状不同的情况下,能够使由两叶轮110、130产生一个方向的空气流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0的性能和由两叶轮110、130产生另一个方向的空气流的情况下的轴流风扇100的性能实质上相互相等。
在使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以互不相同的转速旋转的情况下,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中位于上游侧的叶轮可以以比位于下游侧的叶轮小的转速旋转。若按照上述方式构成,则能够减小上游侧的叶轮所生成的空气流与下游侧的叶轮相干扰的程度,因此能够实现进一步的低噪声化。此处,在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具有相互镜面对称的形状的情况下,可以将位于上游侧的叶轮的转速与位于下游侧的叶轮的转速之比设定为1:1.2左右至1:1.3左右。
下表中,将本实施方式中使两叶轮110、130以相等的转速旋转的情况作为“实施例1”,将本实施方式中使位于上游侧的叶轮110、130以比位于下游侧的叶轮110、130小的转速旋转的情况作为“实施例2”,将实施例1中使各第一动叶片11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向第二动叶片132侧凹陷的凹状并且使各第二动叶片13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向第一动叶片112侧凹陷的凹状来使两叶轮110、130向相同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作为“比较例”,示出在各例的轴流风扇中要获得相同的风量-静压所需的叶轮转速和此时产生的送风声音(噪声)。
[表1]
各叶片的旋转方向 各叶片的转速(rpm) 送风声音(dBA)
比较例/各叶片相等转速 相同 2484 54.3
实施例1/各叶片相等转速 相互相反 2050 49.8
实施例2/各叶片不同转速 相互相反 1768/2210(上游/下游) 49.3
如表1所示,在实施例1、2的情况下,都能使叶轮转速和送风声音比比较例小。另外,与使两叶轮以相等的转速旋转的实施例1相比,使位于上游侧的叶轮以比位于下游侧的叶轮小的转速旋转的实施例2能够将送风声音抑制得更低。另一方面,在比较例中,位于上游侧的叶轮的动叶片后缘的已紊乱的尾流与位于下游侧的叶轮的动叶片的后边缘侧碰撞,因此送风声音增大。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轴流风扇100中,针对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分别在同一轴线上设置独立的马达120、140。由此,容易使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以互不相等的转速旋转。
(其他实施方式)
所述各实施方式也可以构成为如下。
例如,各动叶片32、42、112、132的周向断面形状也可以是: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1和另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2实质上相互相等。进而,各动叶片32、42、112、132的周向断面形状还可以是: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1比另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2小。
例如,各第一动叶片32、112的数量和各第二动叶片42、132的数量也可以互不相等。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动叶片32的形状和第二动叶片42的形状也可以互不相同。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也可以不是相互镜面对称的形状。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例如,也可以利用同一马达使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旋转。在该情况下,例如,可以使用行星齿轮使第一叶轮110和第二叶轮130以互不相等的转速旋转。
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但应理解为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主旨及范围的情况下,对方案及具体情况进行各种变更。另外,只要不影响本公开的对象的功能,还可以对上述的实施方式和变形例适当地进行组合或替换。
-产业实用性-
综上所述,本公开对轴流风扇是有用的。
-符号说明-
10、100 轴流风扇
21、120、140 马达
30、110 第一叶轮
32、112 第一动叶片
33、113 叶片弦线
40、130 第二叶轮
42、132 第二动叶片
43、133 叶片弦线
R1、R2 曲率半径

Claims (9)

1.一种轴流风扇(10、100),包括第一叶轮(30、110)和第二叶轮(40、130),
所述第一叶轮(30、110)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一动叶片(32、112);
所述第二叶轮(40、130)与所述第一叶轮(30、110)设置在同一轴线上,且所述第二叶轮(40、130)具有在周向上排列的多个第二动叶片(42、132),
所述第一叶轮(30、110)和所述第二叶轮(40、130)能够双向旋转,
所述轴流风扇(10、100)的特征在于:
各所述第一动叶片(32、112)的周向断面形状呈向所述第二动叶片(42、132)侧突出的凸状,
各所述第二动叶片(42、132)的周向断面形状呈向所述第一动叶片(32、112)侧突出的凸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第一动叶片(32、11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1)比另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2)大,并且在轴向上一端部位于比另一端部更靠近所述第二动叶片(42、132)侧的位置上,
各所述第二动叶片(42、132)的周向断面形状为: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1)比另一端部的曲率半径(R2)大,并且在轴向上一端部位于比另一端部更靠近所述第一动叶片(32、112)侧的位置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叶片(32、112)的数量和所述第二动叶片(42、132)的数量相互相等。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叶片(32)的形状和所述第二动叶片(42)的形状相互相同,
在任意的周向断面上,所述第一动叶片(32)的叶片弦线(33)和所述第二动叶片(42)的叶片弦线(43)相互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动叶片(112)的叶片弦线(113)和所述第二动叶片(132)的叶片弦线(133)相对于垂直于轴向的面朝向互不相同的朝向倾斜,
所述第一叶轮(110)和所述第二叶轮(130)向相互相反的方向旋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轮(110)和所述第二叶轮(130)具有相互镜面对称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轮(110)和所述第二叶轮(130)以互不相等的转速旋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叶轮(110)和所述第二叶轮(130)中位于上游侧的叶轮以比位于下游侧的叶轮小的转速旋转。
9.根据权利要求5到8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轴流风扇,其特征在于:
对于所述第一叶轮(110)和所述第二叶轮(130),分别在同一轴线上设置有独立的马达(120、140)。
CN202080042560.7A 2019-08-19 2020-05-21 轴流风扇 Active CN11400832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49642 2019-08-19
JP2019149642 2019-08-19
JP2020-041853 2020-03-11
JP2020041853A JP6756412B1 (ja) 2019-08-19 2020-03-11 軸流ファン
PCT/JP2020/020169 WO2021033383A1 (ja) 2019-08-19 2020-05-21 軸流ファ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8326A true CN114008326A (zh) 2022-02-01
CN114008326B CN114008326B (zh) 2022-10-28

Family

ID=724324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42560.7A Active CN114008326B (zh) 2019-08-19 2020-05-21 轴流风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56412B1 (zh)
CN (1) CN114008326B (zh)
WO (1) WO2021033383A1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06026A1 (en) * 2003-03-13 2005-05-19 Sanyo Denki Co., Ltd. Counterrotating axial blower
JP2006037758A (ja) * 2004-07-23 2006-02-09 Daikin Ind Ltd 送風機用羽根車
JP2007247501A (ja) * 2006-03-15 2007-09-27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ジェットファン
US20110142611A1 (en) * 2009-12-14 2011-06-16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Counter-rotating axial flow fan
US20110142612A1 (en) * 2009-12-14 2011-06-16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Counter-rotating axial flow fan
US8801374B1 (en) * 2009-10-07 2014-08-12 Juniper Networks, Inc. Fan trays having stator blades for improving air flow performance
CN106468285A (zh) * 2015-08-18 2017-03-01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轴流送风机和串联型轴流送风机
CN109854523A (zh) * 2019-01-30 2019-06-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9053822U (zh) * 2018-10-15 2019-07-02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对旋风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467855B1 (zh) * 1964-10-30 1971-02-27
JP5273475B2 (ja) * 2008-09-02 2013-08-2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直列式軸流ファン
JP2014238059A (ja) * 2013-06-07 2014-12-18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直列式軸流ファン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06026A1 (en) * 2003-03-13 2005-05-19 Sanyo Denki Co., Ltd. Counterrotating axial blower
JP2006037758A (ja) * 2004-07-23 2006-02-09 Daikin Ind Ltd 送風機用羽根車
JP2007247501A (ja) * 2006-03-15 2007-09-27 Hitachi Plant Technologies Ltd ジェットファン
US8801374B1 (en) * 2009-10-07 2014-08-12 Juniper Networks, Inc. Fan trays having stator blades for improving air flow performance
US20110142611A1 (en) * 2009-12-14 2011-06-16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Counter-rotating axial flow fan
US20110142612A1 (en) * 2009-12-14 2011-06-16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Counter-rotating axial flow fan
CN106468285A (zh) * 2015-08-18 2017-03-01 山洋电气株式会社 轴流送风机和串联型轴流送风机
CN209053822U (zh) * 2018-10-15 2019-07-02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对旋风扇
CN109854523A (zh) * 2019-01-30 2019-06-0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风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008326B (zh) 2022-10-28
JP6756412B1 (ja) 2020-09-16
WO2021033383A1 (ja) 2021-02-25
JP2021032244A (ja) 202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12726B2 (en) Impeller and method for driving fluids using the same
JP5466315B2 (ja) ブロワアセンブリ
US20050186070A1 (en) Fan assembly and method
EP3452727B1 (en) Inlet for axial fan
CN100400894C (zh) 带有重叠风扇的发动机冷却风扇组件
EP2199620B1 (en) Axial flow fan
US20190226492A1 (en) Serrated fan blade, axial fan, and centrifugal fan
US20080187439A1 (en) Blower assembly with pre-swirler
JP2008303778A (ja) ファン装置
CN104903589A (zh) 利用机匣处理的有罩轴流风扇
CN102341603B (zh) 螺旋桨式风扇
KR100858395B1 (ko) 축류 송풍기
CN114008326B (zh) 轴流风扇
KR101817956B1 (ko) 송풍기용 임펠러
JP2902577B2 (ja) プロペラファン
CN112752908A (zh) 具有双旋转翼的空气循环器
JP4423921B2 (ja) 遠心送風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KR200314840Y1 (ko) 저소음형 송풍팬
KR20170116754A (ko) 고정압 원심임펠러
JP2005113730A (ja) 遠心送風機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調和機
CN103629160A (zh) 串联型轴流风机
CN116249838B (zh) 螺旋桨式风扇
CN115111193A (zh) 旋叶扇、风扇以及循环器
JPH06101696A (ja) 遠心送風機
JP2011043060A (ja) 軸流ファ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