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81574B - 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81574B
CN113981574B CN202111269045.5A CN202111269045A CN113981574B CN 113981574 B CN113981574 B CN 113981574B CN 202111269045 A CN202111269045 A CN 202111269045A CN 113981574 B CN113981574 B CN 1139815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transmission
cavity
pipe
inner cav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6904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81574A (zh
Inventor
卜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ohu Huajin Text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ohu Huaji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ohu Huajin Text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ohu Huajin Text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6904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815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9815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15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815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815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1/00Spinning or twisting machines in which the product is wound-up continuously
    • D01H1/14Details
    • D01H1/20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 D01H1/24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twisting or spinning arrangements, e.g. spindles
    • D01H1/241Driving or stopping arrangements for twisting or spinning arrangements, e.g. spindles driven by belt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HSPINNING OR TWISTING
    • D01H7/00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 D01H7/02Spinning or twisting arrangements for imparting permanent twist
    • D01H7/04Spindles
    • D01H7/20Lubricating arrangemen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涉及细纱机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轴承结构,该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通过设置有轴承结构,使得轮盘不易磨损,通过设置有盖板、传动槽与转动柱,操作人员转动丝杆,使得连接架与压辊向传动槽内部移动,丝杆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使得转动杆转动,使得蜗杆转动,使得蜗轮转动,使得转动柱带动连接块转动,使得连接块带动盖板向上转动,当盖板转动至适当的位置时,连接架移动至适当的位置,此时顶槽打开,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上锭带,使得本涨力盘使用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细纱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
背景技术
细纱机,纺纱过程中把半制品粗纱或条子经牵伸、加拈、卷绕成细纱管纱的纺纱机器、条子在粗纱机上牵伸加拈制成粗纱、精梳机将纤维梳理制成精梳条子、针梳机将条子并合,针排牵伸改善条子结构、粗纱在环锭细纱机上进一步加拈纺成细纱,细纱机是纺纱的主要机器。通常采用的细纱机涨力盘主要由胶木盘、轴、胶木轴壳所组成,胶木盘中间开有一个孔,该孔内插入一轴,轴两端分别与胶木轴壳连接。该细纱机涨力盘具有结构简单和成本较低的优点,但摩擦力大,易磨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轴承结构,所述轴承结构固定套设有轮盘,所述固定架的顶部开设有顶槽,所述固定架的顶部且位于顶槽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的外侧套设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延伸至顶槽内部并设置有盖板,所述固定架内部且位于转动槽的下方开设有传动槽,所述固定架内部且位于传动槽的上方开设有固定槽,所述传动槽内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推板,所述推板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端延伸至通槽内部,所述连接架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压辊,所述固定架内部且位于传动槽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所述丝杆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槽内部并套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固定槽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底端延伸至连接槽内部并套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转动杆与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固定槽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蜗杆,所述蜗杆与转动杆的外侧均套设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蜗杆的顶部延伸至转动槽内部,所述蜗杆与蜗轮传动连接,所述丝杆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架的外侧,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架的外侧并设置有安装臂。
可选的,所述轴承结构包括内圈、第一连通管、第二连通管与外圈,所述内圈套设在支撑柱的外侧,所述内圈的外侧套设有外圈,所述外圈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所述内圈内部开设有若干个进液腔,所述进液腔均通过第一连通管互相连通,所述内圈内部且位于进液腔的下方均开设有吸液腔,所述吸液腔均通过第二连通管互相连通,所述进液腔的一端且位于限位槽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块,所述吸液腔的一端且位于限位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排管,所述第一限位块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喷管。
可选的,所述固定架内部且位于支撑柱的上方与下方均开设有传动腔,所述轮盘的一端且位于支撑柱的外侧设置有传动套,所述传动套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传动腔内腔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往复螺纹杆,所述往复螺纹杆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均与传动套啮合连接,所述往复螺纹杆的外侧均通过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传动腔内腔的一侧均设置有液缸,所述液缸内部均设置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的一端均与移动板的一侧相连接,所述液缸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液缸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与第一连接管位于液缸内部的一端均设置有单向阀,一根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一连通管的一端相连接,另一根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连通管的一端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内部设置有冷却管,一根所述第一连接管与冷却管的顶端相连接,另一根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一端与冷却管的底端相连接。
可选的,所述冷却箱内腔设置有导热板,所述冷却箱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翅片,所述导热板与散热翅片相连接,所述冷却箱的一侧且位于散热翅片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
可选的,所述固定管的外侧套设有导热套,所述固定架的一侧且位于固定管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箱,所述检测箱内腔开设有第一检测腔,所述检测箱内腔且位于第一检测腔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检测腔,所述第一检测腔内腔的一侧设置有导热件,所述导热件与导热套相连接,所述导热件的一侧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一侧设置有隔热杆,所述隔热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检测腔内部并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一侧与第二检测腔内腔的一侧均设置有电磁铁。
可选的,所述第二检测腔内腔的底部且位于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发开关,所述第二检测腔内腔的底部且位于移动块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触发开关。
可选的,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均与传动腔内腔的一侧滑动连接。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通过设置有轴承结构,使得轮盘不易磨损,通过设置有盖板、传动槽与转动柱,操作人员转动丝杆,使得连接架与压辊向传动槽内部移动,丝杆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使得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使得转动杆转动,使得蜗杆转动,使得蜗轮转动,使得转动柱带动连接块转动,使得连接块带动盖板向上转动,当盖板转动至适当的位置时,连接架移动至适当的位置,此时顶槽打开,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上锭带,使得本涨力盘使用更加方便。
2、该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通过设置有传动套、第二传动齿轮与液缸,在锭带运行时,锭带带动轮盘转动,使得轮盘带动外圈转动,同时轮盘转动带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使得第一传动齿轮带动两个第二传动齿轮转动,上方的第二传动齿轮转动带动往复螺纹杆转动,使得往复螺纹杆带动移动板往复移动,使得液缸通过第一连接管将冷却管内部降温后的润滑油抽入至液缸内部,然后将液缸内部的润滑油通过第二连接管排入至第一连通管内部,然后进入至进液腔内部,然后进入至第一喷管内部,通过第一喷管喷入至限位槽内部,进行润滑,同时下方的第二传动齿轮转动带动往复螺纹杆转动,使得往复螺纹杆带动移动板往复移动,使得限位槽内部的润滑油通过第二排管吸入至吸液腔内部,然后通过第二连通管进入至第二连接管内部,接着吸入至液缸内部,然后液缸内部的润滑油通过第一连接管排入至固定管内部,然后进入至冷却管内部,冷却箱内部的冷却液将冷却管内部的润滑油的温度进行降温,能够对限位槽内腔的润滑液进行循环散热,提高了轴承结构在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检测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转动杆与皮带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1的A处放大图;
图6为本发明图1的B处放大图;
图7为本发明图1的C处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图1的D处放大图;
图9为本发明图1的E处放大图;
图10为本发明图1的F处放大图;
图11为本发明轴承结构剖视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检测箱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架;2、通槽;3、支撑柱;4、轴承结构;5、轮盘;6、顶槽;7、盖板;8、转动槽;9、转动柱;10、连接块;11、蜗轮;12、传动槽;13、丝杆;14、推板;15、连接架;16、压辊;17、连接槽;18、第一锥齿轮;19、转动杆;20、第二锥齿轮;21、固定槽;22、皮带轮;24、蜗杆;25、传动套;26、第一传动齿轮;27、传动腔;28、往复螺纹杆;29、第二传动齿轮;30、移动板;31、液缸;32、活塞杆;33、第一连接管;34、第二连接管;35、第一限位块;36、第一喷管;37、第二限位块;38、第二排管;39、冷却箱;40、冷却管;41、固定板;42、散热翅片;43、固定管;44、检测箱;45、导热套;46、第一检测腔;47、第二检测腔;48、导热件;49、气囊;50、隔热杆;51、移动块;52、电磁铁;53、第一触发开关;54、第二触发开关;55、内圈;56、外圈;57、进液腔;58、第一连通管;59、吸液腔;60、限位槽;61、第二连通管;62、安装臂;63、散热风扇;64、导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请参阅图1至图12,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包括固定架1,固定架1的内部开设有通槽2,通槽2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支撑柱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轴承结构4,轴承结构4固定套设有轮盘5,固定架1的顶部开设有顶槽6,固定架1的顶部且位于顶槽6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8,转动槽8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柱9,转动柱9的外侧套设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的一端延伸至顶槽6内部并设置有盖板7,固定架1内部且位于转动槽8的下方开设有传动槽12,固定架1内部且位于传动槽12的上方开设有固定槽21,传动槽12内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丝杆13,丝杆1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推板14,推板1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架15,连接架15的一端延伸至通槽2内部,连接架15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压辊16,固定架1内部且位于传动槽12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17,丝杆13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槽17内部并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8,固定槽21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9,转动杆19的底端延伸至连接槽17内部并套设有第二锥齿轮20,转动杆19与第二锥齿轮20啮合连接,固定槽21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蜗杆24,蜗杆24与转动杆19的外侧均套设有皮带轮22,两个皮带轮22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蜗杆24的顶部延伸至转动槽8内部,蜗杆24与蜗轮11传动连接,丝杆13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架1的外侧,支撑柱3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架1的外侧并设置有安装臂62。
其中,轴承结构4包括内圈55、第一连通管58、第二连通管61与外圈56,内圈55套设在支撑柱3的外侧,内圈55的外侧套设有外圈56,外圈56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60,内圈55内部开设有若干个进液腔57,进液腔57均通过第一连通管58互相连通,内圈55内部且位于进液腔57的下方均开设有吸液腔59,吸液腔59均通过第二连通管61互相连通,进液腔57的一端且位于限位槽60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5,吸液腔59的一端且位于限位槽60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限位块37,第二限位块37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排管38,第一限位块35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喷管36,能够对限位槽60内部的润滑油进行抽出或者排入。
其中,固定架1内部且位于支撑柱3的上方与下方均开设有传动腔27,轮盘5的一端且位于支撑柱3的外侧设置有传动套25,传动套25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26,传动腔27内腔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往复螺纹杆28,往复螺纹杆28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二传动齿轮29,第二传动齿轮29均与传动套25啮合连接,往复螺纹杆28的外侧均通过螺纹连接有移动板30,传动腔27内腔的一侧均设置有液缸31,液缸31内部均设置有活塞杆32,活塞杆32的一端均与移动板30的一侧相连接,液缸31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3,液缸31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接管34,第二连接管34与第一连接管33位于液缸31内部的一端均设置有单向阀,一根第二连接管34的一端与第一连通管58的一端相连接,另一根第二连接管34的一端与第二连通管61的一端相连接,能够对限位槽60内部的润滑油进行循环散热。
其中,固定架1的一侧设置有冷却箱39,冷却箱39内部设置有冷却管40,一根第一连接管33与冷却管40的顶端相连接,另一根第一连接管3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管43,固定管43的一端与冷却管40的底端相连接,能够将限位槽60内部的润滑油排入至冷却管40内部进行散热。
其中,冷却箱39内腔设置有导热板64,冷却箱39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翅片42,导热板64与散热翅片42相连接,冷却箱39的一侧且位于散热翅片4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41,固定板41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63,方便对冷却管40内部的润滑油进行散热。
其中,固定管43的外侧套设有导热套45,固定架1的一侧且位于固定管43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箱44,检测箱44内腔开设有第一检测腔46,检测箱44内腔且位于第一检测腔4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检测腔47,第一检测腔46内腔的一侧设置有导热件48,导热件48与导热套45相连接,导热件48的一侧设置有气囊49,气囊49的一侧设置有隔热杆50,隔热杆50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检测腔47内部并设置有移动块51,移动块51的一侧与第二检测腔47内腔的一侧均设置有电磁铁52,便于调节散热风扇63的转速,从而调节散热速度。
其中,第二检测腔47内腔的底部且位于移动块5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发开关53,第二检测腔47内腔的底部且位于移动块5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触发开关54,便于调节散热风扇63的转速。
其中,移动板30的一侧均与传动腔27内腔的一侧滑动连接,使得移动板30沿着传动腔27内腔的一侧滑动的更加平稳。
综上,该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使用时,通过安装臂62与支撑臂相连接,若进行上锭带时,操作人员转动丝杆13,使得丝杆13带动推板14向传动槽12内部移动,使得连接架15与压辊16向传动槽12内部移动,丝杆13转动的同时带动第一锥齿轮18转动,使得第一锥齿轮18带动第二锥齿轮20转动,使得转动杆19转动,使得转动杆19带动一个皮带轮22转动,使得此皮带轮22通过皮带带动另一个皮带轮22转动,使得蜗杆24转动,使得蜗轮11转动,使得转动柱9带动连接块10转动,使得连接块10带动盖板7向上转动,当盖板7转动至适当的位置时,连接架15移动至适当的位置,此时顶槽6打开,方便操作人员进行上锭带;
然后操作人员反向拧动丝杆13,使得推板14推动连接架15向通槽2内腔移动,同时第一锥齿轮18带动第二锥齿轮20反向转动,使得蜗杆24反向转动,使得蜗轮11复位转动,使得蜗轮11带动转动柱9反向转动,使得连接块10带动盖板7复位转动,当盖板7转动至顶槽6内部时,连接架15推动压辊16移动至原来的位置;
在锭带运行时,锭带带动轮盘5转动,使得轮盘5带动外圈56转动,同时轮盘5转动带动第一传动齿轮26转动,使得第一传动齿轮26带动两个第二传动齿轮29转动,上方的第二传动齿轮29转动带动往复螺纹杆28转动,使得往复螺纹杆28带动移动板30往复移动,使得液缸31通过第一连接管33将冷却管40内部降温后的润滑油抽入至液缸31内部,然后将液缸31内部的润滑油通过第二连接管34排入至第一连通管58内部,然后进入至进液腔57内部,然后进入至第一喷管36内部,通过第一喷管36喷入至限位槽60内部,进行润滑,同时下方的第二传动齿轮29转动带动往复螺纹杆28转动,使得往复螺纹杆28带动移动板30往复移动,使得限位槽60内部的润滑油通过第二排管38吸入至吸液腔59内部,然后通过第二连通管61进入至第二连接管34内部,接着吸入至液缸31内部,然后液缸31内部的润滑油通过第一连接管33排入至固定管43内部,然后进入至冷却管40内部,冷却箱39内部的冷却液将冷却管40内部的润滑油的温度进行降温,同时冷却液的温度通过导热板64传导至散热翅片42上,同时散热风扇63启动,对散热翅片42上的温度进行消散;
固定管43中的润滑油的温度通过导热套45传导至导热件48,使得气囊49内部的气体受热膨胀,使得隔热杆50推动移动块51移动,同时因电磁铁52之间存在斥力磁场,使得移动块51移动至某一位置时,便不再移动,当固定管43中的润滑液的温度降低时,导热件48内腔气体温度降低,使得导热件48无法对隔热杆50进行支撑,使得移动块51向第一检测腔46方向移动,当碰触至第一触发开关53时,向操作端发送警报,同时降低散热风扇63的转速,当固定管43中的润滑液温度提高时,气囊49内腔的气体受热膨胀,使得隔热杆50推动移动块51移动,克服电磁铁52之间的斥力磁场,使得移动块51的一侧触碰至第二触发开关54,此时向操作端发送警报,同时提高散热风扇63的转速,提高冷却速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包括固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内部开设有通槽(2),所述通槽(2)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柱(3),所述支撑柱(3)的外侧固定套设有轴承结构(4),所述轴承结构(4)固定套设有轮盘(5),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开设有顶槽(6),所述固定架(1)的顶部且位于顶槽(6)的一侧开设有转动槽(8),所述转动槽(8)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柱(9),所述转动柱(9)的外侧套设有连接块(10),所述连接块(10)的一端延伸至顶槽(6)内部并设置有盖板(7),所述固定架(1)内部且位于转动槽(8)的下方开设有传动槽(12),所述固定架(1)内部且位于传动槽(12)的上方开设有固定槽(21),所述传动槽(12)内腔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丝杆(13),所述丝杆(13)的外侧螺纹连接有推板(14),所述推板(14)的一端设置有连接架(15),所述连接架(15)的一端延伸至通槽(2)内部,所述连接架(15)的中部转动连接有压辊(16),所述固定架(1)内部且位于传动槽(12)的一侧开设有连接槽(17),所述丝杆(13)的一端延伸至连接槽(17)内部并套设有第一锥齿轮(18),所述固定槽(21)内腔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9),所述转动杆(19)的底端延伸至连接槽(17)内部并套设有第二锥齿轮(20),所述转动杆(19)与第二锥齿轮(20)啮合连接,所述固定槽(21)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有蜗杆(24),所述蜗杆(24)与转动杆(19)的外侧均套设有皮带轮(22),两个所述皮带轮(22)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所述蜗杆(24)的顶部延伸至转动槽(8)内部,所述蜗杆(24)与蜗轮(11)传动连接,所述丝杆(13)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架(1)的外侧,所述支撑柱(3)的一端延伸至固定架(1)的外侧并设置有安装臂(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结构(4)包括内圈(55)、第一连通管(58)、第二连通管(61)与外圈(56),所述内圈(55)套设在支撑柱(3)的外侧,所述内圈(55)的外侧套设有外圈(56),所述外圈(56)内部开设有若干个限位槽(60),所述内圈(55)内部开设有若干个进液腔(57),所述进液腔(57)均通过第一连通管(58)互相连通,所述内圈(55)内部且位于进液腔(57)的下方均开设有吸液腔(59),所述吸液腔(59)均通过第二连通管(61)互相连通,所述进液腔(57)的一端且位于限位槽(60)内部均设置有第一限位块(35),所述吸液腔(59)的一端且位于限位槽(60)的内部均设置有第二限位块(37),所述第二限位块(37)内部均设置有第二排管(38),所述第一限位块(35)内部均设置有第一喷管(3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内部且位于支撑柱(3)的上方与下方均开设有传动腔(27),所述轮盘(5)的一端且位于支撑柱(3)的外侧设置有传动套(25),所述传动套(25)的外侧套设有第一传动齿轮(26),所述传动腔(27)内腔的一侧均转动连接有往复螺纹杆(28),所述往复螺纹杆(28)的外侧均套设有第二传动齿轮(29),所述第二传动齿轮(29)均与传动套(25)啮合连接,所述往复螺纹杆(28)的外侧均通过螺纹连接有移动板(30),所述传动腔(27)内腔的一侧均设置有液缸(31),所述液缸(31)内部均设置有活塞杆(32),所述活塞杆(32)的一端均与移动板(30)的一侧相连接,所述液缸(31)的一端均设置有第一连接管(33),所述液缸(31)的一侧均设置有第二连接管(34),所述第二连接管(34)与第一连接管(33)位于液缸(31)内部的一端均设置有单向阀,一根所述第二连接管(34)的一端与第一连通管(58)的一端相连接,另一根所述第二连接管(34)的一端与第二连通管(61)的一端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设置有冷却箱(39),所述冷却箱(39)内部设置有冷却管(40),一根所述第一连接管(33)与冷却管(40)的顶端相连接,另一根所述第一连接管(33)的一端设置有固定管(43),所述固定管(43)的一端与冷却管(40)的底端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箱(39)内腔设置有导热板(64),所述冷却箱(39)的一侧设置有散热翅片(42),所述导热板(64)与散热翅片(42)相连接,所述冷却箱(39)的一侧且位于散热翅片(42)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板(41),所述固定板(41)的一侧设置有散热风扇(6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管(43)的外侧套设有导热套(45),所述固定架(1)的一侧且位于固定管(43)的一侧设置有检测箱(44),所述检测箱(44)内腔开设有第一检测腔(46),所述检测箱(44)内腔且位于第一检测腔(46)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检测腔(47),所述第一检测腔(46)内腔的一侧设置有导热件(48),所述导热件(48)与导热套(45)相连接,所述导热件(48)的一侧设置有气囊(49),所述气囊(49)的一侧设置有隔热杆(50),所述隔热杆(50)的一端延伸至第二检测腔(47)内部并设置有移动块(51),所述移动块(51)的一侧与第二检测腔(47)内腔的一侧均设置有电磁铁(5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腔(47)内腔的底部且位于移动块(5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触发开关(53),所述第二检测腔(47)内腔的底部且位于移动块(5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触发开关(54)。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0)的一侧均与传动腔(27)内腔的一侧滑动连接。
CN202111269045.5A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 Active CN1139815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9045.5A CN113981574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69045.5A CN113981574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1574A CN113981574A (zh) 2022-01-28
CN113981574B true CN113981574B (zh) 2022-08-09

Family

ID=797440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69045.5A Active CN113981574B (zh) 2021-10-29 2021-10-29 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81574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57608A1 (de) * 1997-12-23 1999-06-24 Iro Ab Fadenliefergerät
EP1129975A2 (de) * 2000-03-02 2001-09-05 B a r m a g AG Aufwickelvorrichtung
CN201942817U (zh) * 2010-12-22 2011-08-24 新昌县航宇齿轮厂 短纤倍捻机齿轮箱
CN202856473U (zh) * 2012-07-20 2013-04-03 林贵生 可无级变矩和调速的直驱式电动机或发电机
CN209906959U (zh) * 2018-11-23 2020-01-07 浙江天祥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加弹机的加热冷却装置
CN113026153A (zh) * 2021-03-24 2021-06-25 巢湖市华锦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细纱机的涨力盘
CN113500717A (zh) * 2021-09-10 2021-10-15 南通海林汽车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橡塑制品原料加工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57608A1 (de) * 1997-12-23 1999-06-24 Iro Ab Fadenliefergerät
EP1129975A2 (de) * 2000-03-02 2001-09-05 B a r m a g AG Aufwickelvorrichtung
CN201942817U (zh) * 2010-12-22 2011-08-24 新昌县航宇齿轮厂 短纤倍捻机齿轮箱
CN202856473U (zh) * 2012-07-20 2013-04-03 林贵生 可无级变矩和调速的直驱式电动机或发电机
CN209906959U (zh) * 2018-11-23 2020-01-07 浙江天祥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加弹机的加热冷却装置
CN113026153A (zh) * 2021-03-24 2021-06-25 巢湖市华锦纺织有限公司 一种细纱机的涨力盘
CN113500717A (zh) * 2021-09-10 2021-10-15 南通海林汽车橡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橡塑制品原料加工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新型环锭细纱机锭带双张力盘装置;谈叡等;《科技创新与生产力》;20150731;105-10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81574A (zh) 2022-01-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81574B (zh) 一种低磨损细纱机涨力盘
CN109713821A (zh) 一种适用于内转子电机的转子液冷系统结构
CN210314652U (zh) 一种化纤丝倍捻生产用冷却装置
CN108311547B (zh) 电缆用铜线拉丝机
CN219932642U (zh) 皮带牵引式液压站内循环装置
CN115821510B (zh) 中空纤维膜材料加工用制膜原液喷丝冷却成型一体设备
CN216584745U (zh) 一种玻璃纤维均匀稳定的拉丝装置
CN116288839A (zh) 一种氨纶混纺纱的纺丝设备及纺丝方法
CN207210621U (zh) 一种纺线张力调节装置
CN213052115U (zh) 一种制备高张力铜合金超微丝的拉丝模具
CN220579487U (zh) 卷曲机用冷却机构
CN219586287U (zh) 一种加弹机用止捻器
CN106460247B (zh) 用于纺纱机的横移元件以及配备有它的纺纱机
CN114810839B (zh) 一种牵伸辊高速运转的轴承防护装置
CN114411275A (zh) 多晶莫来石纤维甩丝机
CN111509940A (zh) 一种低能耗永磁同步电机
CN220888027U (zh) 一种定型机出布装置
CN216378578U (zh) 一种锦纶6dty的生产装置
CN108649750A (zh) 一种冷却液压力可调的水冷式电机
CN215856530U (zh) 一种粗纱机
CN218014931U (zh) 一种具有引导机构的双层纤维拉丝机
CN215593289U (zh) 一种dty涤丝加弹机罗拉调节装置
CN214168223U (zh) 一种多功能转杯纺纱机
CN220805783U (zh) 钼丝振动降低结构
CN211343557U (zh) 一种导向套的耐磨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A Low Wear Spinning Machine Tensioning Plat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4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809

Pledgee: Chaohu city Jin Yuan financing Company Limited by Guarantee

Pledgor: Chaohu Huajin Textile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3980069098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