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66459A - 道路指引系统及其使用的便携式信息终端 - Google Patents

道路指引系统及其使用的便携式信息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66459A
CN113966459A CN201980097201.9A CN201980097201A CN113966459A CN 113966459 A CN113966459 A CN 113966459A CN 201980097201 A CN201980097201 A CN 201980097201A CN 113966459 A CN113966459 A CN 11396645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de
road
information
brick
proces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72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鹤贺贞雄
伊藤保
桥本康宣
吉泽和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axell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xell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xell Ltd filed Critical Maxell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9664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6645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1/00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 G09B21/001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blind persons
    • G09B21/006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blind persons using audible presen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1/00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 G09B21/001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blind persons
    • G09B21/007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blind persons using both tactile and audible presen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05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including pedestrian guidance indicato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1/00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 G09B21/001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blind persons
    • G09B21/003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blind persons using tactile present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e.g. Braille displ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 Navigation (AREA)

Abstract

在现有技术中,在利用盲道砖进行道路指引时,无法仅基于单个盲道砖判断用户的步行方向。为解决该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包括便携式信息终端和盲道砖的道路指引系统,其中,便携式信息终端包括拍摄处理部、对QR码进行分析的QR码分析处理部、声音输出处理部和控制部,盲道砖上粘贴有QR码,控制部利用QR码分析处理部对拍摄处理部拍摄到的粘贴在盲道砖上的QR码进行分析来获得QR码信息,根据该QR码信息,生成基于持有便携式信息终端的用户的步行方向而得到的道路指引信息,从声音输出处理部通过声音输出道路指引信息。

Description

道路指引系统及其使用的便携式信息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利用了盲道砖的道路指引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对视觉障碍者的关照越来越受到重视,使用盲杖(white cane,白手杖)的视觉障碍者依靠盲道砖行走(移动)的情形越来越多见。
作为面向视觉障碍者的行走辅助措施,在车站内等公共设施、交叉路口的人行道等处设置有盲道砖。
根据JIST 9251-2001的规定,盲道砖具有引导砖(条状突起)和提示砖(点状突起)2个种类。
引导砖上按规定间隔配置有4条以上的棒状突起,用于指引步行方向。棒状突起的长度方向表示步行方向。
提示砖上呈栅格状配置有25个以上的点状突起,预告前方可能有危险或者需要改变步行方向。
视觉障碍者在依靠盲道砖行走时,能够根据盲道砖了解行走方向以及对危险性、转弯的预告等,然而,对于该盲道砖并不能掌握与其目的相关的内容,即,不知道该盲道砖配置于何处、用于向何处指引。
作为本技术领域的背景技术,有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记载了一种方法,在盲道砖上粘贴RFID标签,利用设于视觉障碍者的盲杖上的信息接收装置接收该RFID中存储的信息,通过声音进行通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6-54106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中,在经过了2个以上的盲道砖后能够判明视觉障碍者相对于该盲道砖的步行方向,但不能仅基于单个盲道砖判断视觉障碍者的步行方向。此外,该系统需要在盲杖上设置专用的RFID信息接收装置等,会对视觉障碍者强加经济上的负担。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仅基于单个盲道砖就能够判断视觉障碍者的步行方向,能够以低成本的装置进行道路指引的道路指引系统及其中使用的便携式信息终端。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解决上述问题,举本发明之一例如下,即,一种包括便携式信息终端和盲道砖的道路指引系统,其中,便携式信息终端包括拍摄处理部、对QR码(注册商标)进行分析的QR码分析处理部、声音输出处理部和控制部,盲道砖上粘贴有QR码,控制部利用QR码分析处理部对拍摄处理部拍摄到的粘贴在盲道砖上的QR码进行分析来获得QR码信息,根据该QR码信息,生成基于持有便携式信息终端的用户的步行方向而得到的道路指引信息,从声音输出处理部通过声音输出道路指引信息。
发明效果
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技术,能够容易直观地理解盲道砖前后左右的指引,减少关于步行方向的错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提示砖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智能手机的外观图。
图3是实施例1的智能手机的硬件结构图。
图4是实施例1的智能手机的功能块结构图。
图5是表示实施例1的道路指引系统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实施例2的提示砖的配置图。
图7是实施例3的提示砖的配置图。
图8是实施例4的提示砖的配置图。
图9是实施例5的提示砖的配置图。
图10是实施例6的引导砖的配置图。
图11是实施例7的系统结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7的道路指引系统的处理流程的流程图。
图13是实施例8的带照相机的智能手表的概略示意图。
图14是实施例9的HMD的概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使用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是主要以视觉障碍者为对象的发明,不过对视觉障碍者以外的步行者也是有效的。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在盲道砖上粘贴QR码(Quick Response Code:快速响应矩阵码),将该QR码中存储的信息与视觉障碍者的步行方向相关联,换言之,基于步行方向转换并生成这些信息,将其传达给视觉障碍者。此外,通过使用智能手机等现有的便携式信息终端,能够减轻视觉障碍者经济负担的增加。
此处,由二维码构成的QR码与仅具有横向信息的条形码相比,能够在纵横方向具有信息,因此随着智能手机等的普及而被广泛应用。该QR码在3个角上存在四方的“回”形符号(也称位置检测图形,寻像图形),能够检测QR码的基准方向。此外,对视觉障碍者而言,虽然难以掌握智能手机(便携式信息终端)显示屏幕的内容,不过经过实际验证,其能够通过声音(语音)输出等辅助手段来使用智能手机的功能,当然这还取决于熟练程度。
图1是本实施例中作为盲道砖的提示砖的示意图。在图1中,在30cm见方的提示砖1上,按60mm的中心间隔呈栅格状配置有25个点状突起2(高度5mm,底面圆直径22mm)。
此外,在提示砖1的中央,粘贴有10cm见方的QR码3。在QR码3的中央,以使得QR码不会被粘在点状突起2上的方式准备了直径22mm的圆形缺口,能够在粘贴QR码时用作引导。
此外,QR码3在3个角上配置有“回”形符号(4、5、6)。通过这3个“回”形符号(4、5、6)的配置,能够决定粘贴在提示砖1上的QR码3的基准方向。图1中粘贴在提示砖1上的QR码的基准方向是以“回”形符号5为左上的方向。即,意味着,从“回”形符号4到“回”形符号5的方向为前方向,从“回”形符号5到“回”形符号4的方向为后方向,从“回”形符号5到“回”形符号6的方向为右方向,从“回”形符号6到“回”形符号5的方向为左方向。
QR码3中包含相对于QR码的基准方向的、关于前后左右的道路指引信息。通过利用智能手机等便携式信息终端拍摄该QR码3,能够分析QR码3,取得QR码3的道路指引信息。
通过对取得的关于QR码3的基准方向的道路指引信息进行转换,生成以视觉障碍者的步行方向为基准的前后左右的道路指引信息,并从智能手机等便携式信息终端进行语音输出,能够实现对视觉障碍者的道路指引。
本实施例说明应用智能手机作为便携式信息终端的例子。图2表示本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外观图。
在图2中,智能手机10包括:具有由触摸面板构成的显示屏幕11和自拍用的前置摄像头(也称内摄像头)12的智能手机正面13,具有后置摄像头(也称外摄像头或简称为摄像头)14的智能手机背面15,以及智能手机侧面。
在智能手机10正面的前置摄像头12所在方向的侧面(在图2中为右侧的侧面)设置有未图示的耳机麦克风端子,在智能手机10正面的与前置摄像头12相反方向的侧面(在图2中为左侧的侧面)设置有未图示的外部连接端子,在智能手机10正面的相对于前置摄像头12所在方向位于右侧的侧面(在图2中为下侧的侧面)设置有未图示的电源键、音量键,在智能手机10正面的相对于前置摄像头12所在方向位于左侧的侧面(在图2中为上侧的侧面)设置有未图示的卡托部。
当使智能手机10朝下,利用智能手机10的后置摄像头14拍摄提示砖1的QR码3时,如图2所示那样,在智能手机10的显示屏幕11上显示提示砖1的QR码3的画面。所拍摄的QR码3通过智能手机10中标配内置的QR码读取应用程序进行分析。
本实施例实现一种与QR码读取应用程序连动的QR码道路指引应用程序(下称“道路指引系统”)。
图3是本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硬件结构图。在图3中,智能手机10由主控制装置21、系统总线22、存储装置40、传感器装置50、通信处理装置60、影像处理装置70、声音处理装置80、操作输入装置90构成。
主控制装置21是按照应用程序等规定的动作程序控制整个智能手机10的微处理器单元。
系统总线22是用于在主控制装置21与智能手机10内的各结构块之间收发各种命令和数据等的数据通信路径。
存储装置40包括程序部41、各种数据部42和可擦写的程序功能部43,其中,程序部41存储用于控制智能手机10的动作的程序等,各种数据部42存储动作设定值、来自后述传感器装置的检测值以及包含内容的对象等各种数据,程序功能部43是各种程序运行时使用的工作区等。此外,存储装置40能够存储从网络上下载的动作程序和由所述动作程序生成的各种数据等。此外,能够存储从网络上下载的动态图像、静态图像、声音等内容。另外,能够存储使用摄像部拍摄的动态图像和静态图像等的数据。此外,存储装置40需要在即使没有从外部向智能手机10供电的状态下也能够保持所存储的信息。因此,例如使用闪存ROM、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等半导体元件存储器等器件。另外,存储装置40中存储的所述各动作程序能够通过从网络上的各服务器装置下载来进行更新和扩展。
传感器装置50是用于检测智能手机10的状态的各种传感器构成的传感器组。传感器装置50由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接收部51、地磁传感器装置52、距离传感器装置53、加速度传感器装置54、陀螺仪传感器装置55构成。通过这些传感器组,能够检测智能手机10的位置、倾斜、方位、动作、移动方向等。此外,智能手机10也可以进一步包括照度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进一步,如果在手上或手臂上佩戴与这些传感器成对的装置,则能够检测手或手臂的动作。通过综合地运用这些传感器组,能够检测携带智能手机10的用户的步行方向和智能手机10的倾斜及方向等。
通信处理装置60由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通信部61、电话网通信部62构成。
LAN通信部61通过无线接入点等与因特网等网络连接,与所述网络上的各服务器装置进行数据收发。与所述无线接入点等的连接可通过Wi-Fi(注册商标)等无线连接进行。
电话网通信部62通过与移动电话通信网的基站等无线通信,来进行电话通信(通话)和数据收发。与所述基站等的通信可以通过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接入)(注册商标)方式、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s:全球移动通信系统)(注册商标)方式、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方式或其他通信方式进行。LAN通信部61和电话网通信部62分别包括编码电路、解码电路、天线等。此外,通信处理装置6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Bluetooth(注册商标)通信部和红外线通信部等其他通信部。
影像处理装置70由摄像部71、显示部72构成。摄像部71是通过使用CCD(Charge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元件)、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传感器等电子器件将从镜头输入的光转换为电信号,来输入周围环境和QR码等对象物的图像数据的摄像单元。显示部72例如是液晶面板等显示器件,用于向智能手机10的用户提供图像数据。显示部72包括省略图示的显存(Video RAM)。基于输入到所述显存的图像数据在显示屏幕上进行显示。由摄像部71拍摄QR码。
声音处理装置80由声音输入输出部81、声音识别部82、声音解码部83构成。声音输入输出部81的声音输入功能是麦克风,将用户的声音等转换为声音数据进行输入。此外,声音输入输出部81的声音输出功能是扬声器或耳机,向用户输出所需的声音信息等。声音识别部82对输入的声音信息进行分析,提取指示命令等。声音解码部83具有根据需要对编码声音信号进行解码处理(声音合成处理)等功能。
操作输入装置90是对智能手机10输入操作指示的指示输入部。操作输入装置9包括显示屏幕上的触摸面板、由按钮开关等构成的操作键等。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其他操作设备。还可以利用通信处理装置60,使用通过有线通信或无线通信连接的其他便携式终端设备进行智能手机10的操作。此外,也可以利用声音处理装置80的声音识别部82,通过操作指示的声音命令进行智能手机10的操作。
另外,图3所示的智能手机10的结构例包含了大量本实施例中并不必要的结构,即使是不具备这些的结构也无损于本实施例的效果。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增加数字广播接收部、电子货币结算部等未图示的结构。
图4是本实施例的智能手机的功能块结构图。在图4中,控制部30主要由主控制装置21、存储装置40的程序部41和程序功能部43构成。通过该控制部30执行本实施例的道路指引系统的应用程序。
各种传感器信息取得部31具有取得来自传感器装置50的各种传感器的信息的功能,由此能够掌握智能手机10的倾斜和步行方向等。
拍摄处理部32具有通过影像处理装置70的摄像部71拍摄QR码的功能。所拍摄的QR码由QR码分析处理部33进行分析,提取QR码中存储的信息。
QR码信息保存部34具有将所提取的QR码的信息保存到存储装置40的各种数据部42中的功能。
声音输出处理部35的功能是,利用声音输入输出部81的扬声器或耳机,输出用于进行拍摄辅助的声音(语音),和考虑了用户的步行方向的基础上对QR码的信息进行处理而得到的内容的声音(语音)。
通信处理部36主要由通信处理装置60的LAN通信部61构成,具有通过因特网将智能手机10的各种信息上传至外部的网络服务器,和通过因特网下载来自外部的网络服务器的各种信息的功能。
在本实施例的道路指引系统中,对于QR码分析处理部33得到的QR码的信息,与由各种传感器信息取得部31取得的智能手机持有者的步行方向相关联地,决定要输出的声音,并由声音输出处理部35利用扬声器或耳机进行声音输出。当然,也可以不进行声音输出(语音输出),而是在显示屏幕上利用文字信息等进行显示。
此处,使用图5的流程图说明视觉障碍者利用智能手机拍摄QR码,取得QR码的信息并接受语音指引的流程。
视觉障碍者根据脚下踩踏的触感以及使用盲杖,来找寻盲道砖的场所。盲道砖中包括对步行方向进行辅助的引导砖,和预告前方可能有危险或者需要改变步行方向的提示砖。
视觉障碍者在判断为盲道砖是引导砖的情况下,沿引导砖上存在的棒状突起的长度方向步行。
图5的流程图表示的是,从视觉障碍者判断为盲道砖是提示砖的时刻起,至取得QR码的信息、并接受基于声音的道路指引为止的流程。
在图5中,当QR码处理流程开始(S301)时,视觉障碍者首先根据盲杖的触感确认提示砖的位置(S302)。
接着,视觉障碍者根据手的触感确认对智能手机的正面/背面的识别,将智能手机背面的后置摄像头朝向提示砖,使用拍摄处理部32开始拍摄动作(S303)。当然,取决于应用程序的不同,也能够利用智能手机正面的前置摄像头进行拍摄。拍摄开始的指示例如通过“拍摄”或“照相机”等声音命令进行。智能手机的该拍摄状态一直持续至拍摄正常结束的时刻或收到了停止拍摄的指示的时刻。
接着,根据智能手机的倾斜、智能手机到提示砖的QR码的距离等,通过声音输出处理部35输出拍摄辅助声音(S304),以根据需要改变智能手机的倾斜、智能手机到QR码的距离,使得能够正常识别QR码。例如,输出“请将照相机离提示砖再近些。”、“请再向右移动一点。”、“请向前再倾斜一点。”等拍摄辅助声音。视觉障碍者基于该通过语音输出的拍摄辅助声音,修正智能手机的姿态等。当然,如果没有必要,则不进行拍摄辅助声音的语音输出。
接着,根据“拍摄成功。”或“拍摄失败。”等语音输出来判断拍摄是否成功(S305)。在规定的超时时间内未能正常进行QR码拍摄的情况下,判断为拍摄未成功。“拍摄成功。”的语音输出能够以快门声替代,因此也能够省略。
在S305的处理中应用程序判断为拍摄未能正常进行的情况下,结束处理流程(S308)。
在S305的处理中应用程序判断为拍摄成功的情况下,由QR码分析处理部33判断是否存在QR码(S306)。未能正常识别QR码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存在QR码。
另外,在判断为不存在QR码的情况下,通过语音输出QR码是否存在。例如,进行“无信息。”、“已取得信息。”等语音输出。“已取得信息。”的语音输出也可以省略。
在S306判断为不存在QR码的情况下,结束道路指引系统的处理流程(S308)。
在S306判断为存在QR码的情况下,由智能手机的QR码分析处理部33基于3个“回”形符号的配置决定提示砖1的基准方向,在此基础上对QR码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将其信息保存至QR码信息保存部34,然后通过声音输出处理部35对该信息进行语音输出(S307)。
在未经过引导砖就到达了提示砖的情况下,存在QR码的基准方向与步行方向不一致的情况。在QR码的基准方向与步行方向成0度、右90度、右180度、左90度的情况下,将前后左右的信息改换说法(方向变换)来加以应对。在这以外的角度的情况下,或者通过语音指示来将步行方向改变为0度、右90度、右180度、左90度的任一角度,或者以校正了步行方向与提示砖的基准方向之间的角度后的语音,通过声音输出处理部35进行语音输出。之后,结束道路指引系统的处理流程(S308)。
接着,使用图1的提示砖的例子,说明通过声音输出处理部35以语音的方式输出的QR码的信息。
粘贴在图1的提示砖1上的QR码的基准方向是以“回”形符号5为左上的方向。此外,在QR码3中包含相对于QR码的基准方向的、关于前后左右的信息。例如,包含前方5m处有下行阶梯,后方20m处有道路分岔,右方10m处有电梯,左方15m处有3号站台,等信息。此外,各个QR码中包含到该方向上的下一个存在QR码的盲道砖(下文中,将存在QR码的盲道砖称为“QR码盲道砖”。)的距离信息。
携带智能手机10的视觉障碍者的步行方向由智能手机10的各种传感器信息取得部31进行判断。
基于视觉障碍者的步行方向,由声音输出处理部35以语音输出QR码的信息。例如,在视觉障碍者的步行方向为QR码的基准方向(图1中指的是从下到上的方向。)的情况下,声音输出处理部35输出的基于视觉障碍者的步行方向的语音输出为,“前方5m处有下行阶梯。到下一个QR码盲道砖还有2m。”,“后方20m处有人行道分岔。到下一个QR码盲道砖还有10m。”,“右方10m处有电梯。到下一个QR码盲道砖还有5m。”,“左方15m处有3号站台。到下一个QR码盲道砖还有7m。”。
此外,例如,在视觉障碍者的步行方向相对于QR码的基准方向为从右到左的步行方向的情况下,所输出的基于视觉障碍者的步行方向的语音输出为,“右方5m处有下行阶梯。到下一个QR码盲道砖还有3m。”,“左方20m处有人行道分岔。到下一个QR码盲道砖还有10m。”,“后方10m处有电梯。到下一个QR码盲道砖还有5m。”,“前方15m处有3号站台。到下一个QR码盲道砖还有7m。”。
此外,还能够不依赖于步行方向,将智能手机10的特征部分与其方向关联来进行语音指引。例如,在智能手机10的正面朝上,以长度方向上的前置摄像头12的方向一侧为右方向的情况下,前后左右能够分别改称为:前方为卡托部所处方向,右方为耳机麦克风端子所处方向,后方为电源键所处方向,左方为外部连接端子所处方向。
这样,在本实施例的道路指引系统中,对视觉障碍者以语音输出基于其自身的步行方向的道路指引,因此具有容易直观地理解道路指引的效果。此外还存在这样的优点,即,即使在提示砖为1个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道路指引。
此外,本实施例的方法还能够应用于视觉障碍者以外的健康人群等。在应用于健康人群和听力障碍者的情况下,不进行语音输出,而是在显示屏幕上通过表示移动方向的箭头等图形、文本文字来显示基于自身的步行方向的道路指引。当然,在健康人群的情况下,也可以同时使用语音输出。
此外,在利用本实施例的道路指引系统时,优选预先在智能手机上指定要使用的用户为视觉障碍者、听觉障碍者、健康人群等的识别,将智能手机的应用程序调整成面向各种用户。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在现有的盲道砖上粘贴QR码,利用智能手机等现有的便携式信息终端拍摄该QR码,将QR码中存储的信息与用户的步行方向相关联地进行语音输出。由此,用户容易直观地理解前后左右的指引,能够减少关于步行方向的错误。此外,能够仅基于单个盲道砖判断用户的步行方向,并且仅使用通用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就能够实施,因此可提供一种能够以低成本的装置执行道路指引的道路指引系统。
实施例2
实施例1假定的是提示砖为1个的情况,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存在多个提示砖的情况下的应对。
图6是本实施例的提示砖的配置图。如图6所示,提示砖配置有5个,在各提示砖上分别粘贴有QR码。在图6中,QR码的基准方向均为相同方向。
将提示砖400配置在中央,在基准方向的上方配置提示砖401,在基准方向的右方配置提示砖402,在基准方向的下方配置提示砖403,在基准方向的左方配置提示砖404,各个提示砖上分别粘贴有QR码(410、411、412、413、414)。
各QR码中存储有关于5个提示砖的配置的信息。即,在QR码410为关于其处于中央的信息,在QR码411为关于其处于上方的信息,在QR码412为关于其处于右方的信息,在QR码413为关于其处于下方的信息,在QR码414为关于其处于左方的信息。
QR码处理流程为与实施例1所示的图5的流程图相同的流程,不过,根据检测到的提示砖的不同,使输出的语音输出相同。
视觉障碍者沿着引导砖到达步行方向上存在的提示砖。
在步行方向为图6中从下到上的方向的情况下,首先到达的提示砖是位于中央的提示砖400下方的提示砖403。
根据粘贴在提示砖403上的QR码413中存储的信息,可知其是跟前的提示砖,因此,例如通过语音输出“这是跟前的提示砖。”,“前方5m处有下行阶梯。”,“后方20m处有人行道分岔。”等声音。
当沿着步行方向到达了下一个提示砖400时,根据粘贴在提示砖400上的QR码410中存储的信息,可知其是中央的提示砖,因此,例如通过语音输出“这是中央的提示砖。”,“前方5m处有下行阶梯。”,“后方20m处有人行道分岔。”,“右方10m处有电梯。”,“左方15m处有3号站台。”等声音。
例如,在要去3号站台的情况下,在提示砖400的位置,向左改变步行方向,检测位于中央的提示砖400左方的下一个提示砖404。由于步行方向变成从右到左的方向,所以根据粘贴在提示砖404上的QR码414中存储的信息,对视觉障碍者而言这是前方的提示砖,因此通过语音输出“这是前方的提示砖。”,“前方15m处有3号站台。”,“后方10m处有电梯。”等声音。因为步行方向已经确定,所以可以省略“后方10m处有电梯。”的语音输出。
这样,对视觉障碍者以语音输出基于其自身的步行方向的道路指引,因此具有容易直观地理解道路指引的效果。并且,因为提示砖有多个,所以具有能够可靠地确认步行方向的优点。
此外,本实施例的方法还能够应用于视觉障碍者以外的人群。在应用于视觉障碍者以外的听力障碍者和健康人群等情况下,不进行语音输出,而是在显示屏幕上通过文本文字来显示基于自身的步行方向的道路指引。在视觉障碍者以外的听力障碍者和健康人群等情况下,仅利用粘贴在中央的提示砖400上的QR码410中存储的信息就能够达到目的,这一点自不必说。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中,粘贴在5个提示砖上的QR码的基准方向全部为同一方向,不过,在本实施例中对QR码的基准方向不同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7是本实施例中粘贴在提示砖上的QR码的基准方向不同的提示砖的配置图。在图7中,相对于中央的提示砖400,粘贴在前后左右的提示砖401、402、403、404上的QR码415、416、417、418的基准方向,全部为中央的提示砖400所在的方向。
在这样的情况下,由于各QR码中也存储有关于5个提示砖的配置的信息,因此能够不依赖于QR码的基准方向,得到与实施例2相同的效果和优点。
实施例4
在实施例2、3中,针对所步行的道路的分岔方向,包含步行方向在内假定为前后左右4个方向(各个方向依次相差90度),在本实施例中,说明对分岔方向不同于前后左右的情况下也能够应用的点。
图8是本实施例中直行前方的直行方向上没有人行道,而左侧45度方向上有人行道的情况下的提示砖的配置图。如图8所示,在中央的提示砖400的前方没有提示砖,在中央的提示砖400的基准方向的前方左侧45度的方向上配置有提示砖405。
在提示砖405的QR码415中,存储有表示其相对于中央的提示砖400的基准方向倾斜于前方左侧45度的方向的信息。代替上述实施例中“在前方”的表述,在本实施例中表述为“在左侧45度的方向上”。此外,在提示砖405的位置(QR码415的位置)处,表述为“这是左侧45度方向的提示砖。”。此外,在提示砖405的QR码415中,相对于中央的提示砖400的基准方向,将右方改称为右侧135度方向,将左方改称为左侧45度方向,将后方改称为左侧135度。
采用本实施例,视觉障碍者能够事先认识到存在位于左侧45度方向的提示砖,因此能够消除对未知的道路分岔的不安状态。
当然,对视觉障碍者以外的听觉障碍者和健康人群等而言,只是找到粘贴有QR码的引导砖而已,因此能够比较容易地取得下一个提示砖的QR码的信息。
实施例5
在实施例1中,未提及粘贴在提示砖上的QR码的基准方向与东西南北绝对方位的关系,在本实施例中,对粘贴在提示砖上的QR码的基准方向与东西南北绝对方位一致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本实施例中粘贴在提示砖1上的QR码7的基准方向与东西南北绝对方位一致的例子的示意图。
该情况下的QR码7中包含提示砖1相对于东西南北绝对方位的偏离角度的信息。图9表示图的上方为北方且QR码7的基准方向与北方一致的情况的例子,于是,提示砖1向左倾斜45度。由此,在图9的情况下,QR码7中存储有表示提示砖1向左倾斜45度的信息。因此,对于沿着引导砖步行来的视觉障碍者,为了变换为表示前后左右的信息,需要将QR码7中存储的信息全部变换为向左倾斜45度后的信息。即,QR码7的左侧45度的方向成为前方,QR码7的右侧45度的方向成为右方,QR码7的右侧135度的方向成为后方,QR码7的左侧135度的方向成为左方。
由此,对视觉障碍者而言,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1相同的效果和益处。
对视觉障碍者以外的听力障碍者和健康人群等来说,通过在显示屏幕显示QR码的绝对方位的信息,给人与地图一致的印象,具有容易理解的效果。
实施例6
在实施例1至5中对提示砖进行了说明,本实施例说明使用引导砖的例子。
图10是本实施例中引导砖的示意图。在图10中,在30cm见方的引导砖101上,按75mm的中心间隔配置有4个棒状突起(高度5mm,底面宽度27mm,长度方向的长度280mm)102。
QR码103粘贴在引导砖101的大致中央,其尺寸为37.5mm见方,能够位于棒状突起120之间。
QR码103在3个角上配置有“回”形符号(104、105、106)。根据这3个“回”形符号(104、105、106)的配置,决定引导砖101的基准方向。即,从“回”形符号104到“回”形符号105的方向(棒状突起的长度方向)为引导砖的引导方向。
QR码103中包含相对于QR码基准方向的、关于前后的信息。例如,包含前方5m处有下行阶梯,后方20m处有道路分岔等信息。
优选在所有引导砖上粘贴QR码,但也可以是,例如在未粘贴QR码的引导砖连续出现4个(120cm)后,在下一个引导砖上粘贴QR码。即,能够每隔150cm取得QR码的信息。视觉障碍者最多走过5个引导砖,就能够到达粘贴有QR码的引导砖。之后越过4个引导砖,能够在下一个引导砖处取得QR码的信息。
对视觉障碍者以外的听觉障碍者和健康人群等而言,只是找到粘贴有QR码的引导砖而已,因此能够比较容易地取得QR码的信息。
实施例7
实施例1单独利用智能手机构建了道路指引系统,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使用外部信息来进一步提高效果的方法。
图11是本实施例的系统结构图,其中,智能手机10与管理道路指引信息的道路指引服务器502通过无线路由器503、网络504、无线路由器505连接。
智能手机10的持有者能够接受利用了道路指引服务器502的信息的道路指引。
道路指引服务器502存储有地图信息、设施信息(包含表示洗手间、楼梯、电梯等的位置的信息)、盲道砖的配置信息等。作为有效的例子,例如有车站内的检票口和出口信息、购物中心的店铺配置信息等。
视觉障碍者需要预先确认道路指引服务器502中存在要利用的场所的信息(站名和购物中心等的设施名等),并下载所需的信息。
通过在粘贴在盲道砖上的QR码中,预先存储该QR码的绝对位置信息(纬度,经度等)、能够唯一地识别该盲道砖的固有的识别信息(编号)、道路指引服务器502的链接信息等,能够提高与道路指引服务器502的信息的匹配性。此外,还能够存储用于通过网络504获取所需的信息的、道路指引服务器502以外的链接信息。
优选的是,视觉障碍者预先在智能手机10中下载好关于要利用的场所的道路指引服务器502的信息。
图12是表示本实施例中视觉障碍者使用存储在道路指引服务器502中的道路指引信息到达希望的目的地的流程的流程图。
在图12中,当使用存储在道路指引服务器502中的道路指引信息进行道指引的道路指引系统开始工作(S601)时,首先,视觉障碍者通过智能手机10的各种传感器信息取得部31确认自已的当前位置(S602)。
智能手机10的平面上的位置由传感器装置50的GPS接收部51检测。通过接收来自多个GPS卫星的电波,能够检测智能手机10的位置坐标(纬度,经度)。除来自GPS卫星的GPS信息以外,还能够使用Wi-Fi、Bluetooth、移动基站发出的信息来取得位置信息,因此,在不能取得GPS信息的情况下,基于这些信息取得智能手机10的位置信息。当然,还能够将包含GPS信息在内的这些信息组合。在本实施例的道路指引系统中,在不能取得来自GPS信息或其他信息的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利用来自传感器装置50的加速度传感器装置54、陀螺仪传感器装置55等的信息进行补充。接着,在步行过程中的某个地点,在能够取得来自GPS信息或其他信息的位置信息的情况下进行校正,由此来加以应对。
接着,在智能手机10中设定目的地(S603)。在设定目的地时,从声音处理装置80的声音输入输出部81的麦克风输入目的地的语音,由声音识别部82识别并设定目的地。在道路指引服务器502中没有相应的目的地的情况下,由声音输出处理部35通过语音输出“没找到希望的目的地。请设定其他目的地。”的声音。优选的是,将视觉障碍者经常利用的目的地预先登记在道路指引服务器502中。
当通过S603的处理,在智能手机10中设定了目的地后,将到达目的地所需的路径信息从道路指引服务器502下载到智能手机10上。之后,使用已存储在智能手机10中的道路指引服务器502的信息。
当然,只要预先将关于要利用的场所的道路指引服务器502的信息下载到智能手机10上,就能够利用智能手机10的应用程序生成到达目的地所需的路径信息。
接着,根据智能手机10的当前位置信息和通过通信处理部36从道路指引服务器502得到的盲道砖的配置信息,利用应用程序确定距离智能手机10的当前位置最近的盲道砖,并通过声音输出处理部35进行语音指引,指明该盲道砖与智能手机10的当前位置的距离以及步行方向(S604)。
接着,视觉障碍者根据盲杖的触感,按照智能手机10的应用程序指示的、与智能手机10的当前位置的距离和步行方向,或者在其附近进行探索,检测盲道砖的存在(S605)。
接着,通过视觉障碍者对盲杖的触感,判断S605的处理中检测到的盲道砖是否是提示砖(S606)。
在判断为S606的处理中检测到的盲道砖不是提示砖的情况下,意味着检测到的盲道砖是引导砖。在检测到该引导砖的时刻,通过声音或按钮等向智能手机10输入检测到了引导砖,根据从道路指引服务器502得到的盲道砖的配置信息,按照智能手机10的步行方向与检测到的引导砖的引导方向(长度方向)之间的角度,指示应当行进的步行方向(S607)。之后,返回S605的盲道砖搜索处理。
另外,在引导砖上,棒状突起的长度方向即为引导砖的引导方向,因此能够掌握步行方向,在检测到提示砖之前,即使不特意搜索存在QR码的盲道砖,在实用上认为也没有问题。此外,也可以不通过声音或按钮等向智能手机10输入检测到了引导砖。当然,在此期间,不会产生关于应当行进的步行方向的指示(S607的处理)。
在S606的处理中判断为检测到的盲道砖是提示砖的情况下,为了进行确认,按图5的流程图中说明的流程,由拍摄处理部32拍摄QR码,由QR码分析处理部33对QR码中存储的信息进行分析,取得QR码信息(S608)。该情况下,能够实现取得的QR码的位置信息与存储在智能手机中的盲道砖配置信息的匹配,对智能手机的物理位置信息进行校正。这意味着,在所有QR码盲道砖上,都能够根据各QR码的位置信息对智能手机的物理位置信息进行校正。另外,取得的信息由QR码信息保存部34保存。
接着,根据取得的QR码信息确定这是何处的提示砖,获得行进方向指示(S609)。即,智能手机10的应用程序利用声音输出处理部35通过语音指示应当行进的步行方向。
此处,取决于检测到的提示砖相对于步行方向位于前后左右或中央的哪个位置,声音输出处理部35进行的道路指引的语音输出的内容是不同的。例如,假定去往目的地的步行行进方向为QR码的基准方向的左侧,而到达提示砖的步行方向与QR码的基准方向一致,该情况下,声音输出处理部35进行的语音输出是下述的语音输出。
(1)在检测到的提示砖的位置是中央的提示砖的跟前(相比中央的提示砖位于近处)的情况下,语音输出为“请经过前方的下一个提示砖向左方行进。到下一个QR码盲道砖还有10m。”。
(2)在检测到的提示砖的位置为中央的提示砖的情况下,语音输出为“请向左方的下一个提示砖的方向行进。到下一个QR码盲道砖还有5m。”。
在检测到的提示砖的位置为中央的提示砖的左侧的情况下,语音输出为“请向左方行进。到下一个QR码盲道砖还有7m。”。
(3)在检测到的提示砖的位置为中央的提示砖的右侧的情况下,语音输出为“请经由左方的下一个提示砖向该方向行进。到下一个QR码盲道砖还有15m。”。
(4)在检测到的提示砖的位置为中央的提示砖的前方的情况下,语音输出为“请经由后方的下一个提示砖向左方行进。”
接着,判断是否到达了目的地(S610)。是否到达目的地的判断是通过智能手机10的应用程序进行的。即,根据取得的QR码的信息是否是目的地的QR码盲道砖来进行判断。
在S610的处理中判断为尚未到达目的地的情况下,由声音输出处理部35通过语音指示到下一个QR码盲道砖的方向和距离,返回S605的盲道砖搜索处理。
在S610的处理中判断为到达了目的地的情况下,结束使用外部信息的道路指引系统(S611)。
在视觉障碍者以外的听觉障碍者和健康人群等的情况下,无需检测盲道砖,能够在智能手机10的显示屏幕上通过文字信息、地图信息(显示步行方向的箭头等也是有效的)等,较为容易地实现道路指引。
作为本实施例的应用,在可低成本地提供具有较高GPS精度(cm程度)的装置的情况下,通过将该装置组装到智能手机中,能够明确地判断各个盲道砖的位置。该情况下,能够根据存储在智能手机中的盲道砖的配置信息,确定QR码盲道砖的位置,将智能手机引导至QR码盲道砖的正上方。而且,能够指示去往下一个QR码盲道砖的方向和距离。因此,利便性进一步得到提高。
实施例8
实施例1至7以携带并利用智能手机为前提,本实施例说明智能手机以外的情况。
作为智能手机以外的应用例,可考虑现有的移动电话、平板终端、笔记本PC等信息终端,不过考虑到视觉障碍者需要拿着盲杖,优选应用现有的移动电话、平板终端。
当然,对于视觉障碍者以外的听力障碍者和健康人群等,还能够应用笔记本PC。
图13是作为智能手机以外的其他应用例,在本实施例中应用于带照相机的智能手表的情况下的、带照相机的智能手表的概略示意图。如图13所示,智能手表710在其表带711处内置有拍摄部,能够使用相机镜头712进行拍摄。
此外,还能够不依赖于步行方向,将智能手表710的特征部分与其方向关联来进行语音指引。例如,在令智能手表710的相机镜头一侧为上方的情况下,前后左右能够改称为与相机镜头一侧的方向相关联的方向。
此外,还能够利用手表的短针方向来表述前后左右。例如,将前方改称为12点钟方向,将右方改称为3点钟方向,将后方改称为6点钟方向,将左方改称为9点钟方向。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利用带照相机的智能手表在粘贴有QR码的盲道砖处拍摄QR码,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相同的效果。
实施例9
本实施例中,作为智能手机以外的其他应用例,对应用于HMD(Head MountedDisplay:头戴式显示器)的情况进行说明。
图14是作为智能手机以外的其他应用例,在本实施例中应用于HMD的情况下的HMD的概略示意图。
如图14所示,HMD720为非透过型HMD,内置有拍摄部,能够进行拍摄。在粘贴有QR码的盲道砖处拍摄QR码,能够获得与上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
当应用于非透过型HMD720时,能够辨别佩戴了非透过型HMD720的面孔所朝向的方向,因此还能够按相对于面孔朝向的前后左右的方向,来指示步行方向。
当然,在视觉障碍者以外的听力障碍者和健康人群等的情况下,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透过型HMD。在视觉障碍者以外的听力障碍者和健康人群等的情况下,能够进一步在透过型HMD的显示屏幕上,使真实空间的影像与计算机增强现实(AR:Augmented Reality)技术生成的图像(头像)叠加显示,因此能够附加由虚拟形象(avatar)来进行道路指引的效果。
另外,为了增加QR码中存储的信息,能够通过使用QR码的连结部、长方形的iQR码规格等来加以应对。
上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当然,实现本发明的技术的结构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能够考虑各种各样的变形例。例如,能够将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的一部分替换成其他实施例的结构,此外,还能够在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中加入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它们全部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此外,文中和图中出现的数值和消息等只是一个例子,使用不同于此的内容并无损于本发明的效果。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说明了使用QR码的例子,当然也可以取代QR码使用被称为矩阵式二维码的二维码,这也可以获得本发明的效果。矩阵式二维码为了使二维码的位置检测变得容易,采用正方形的框或L字形的框包围,或者在符号内部配置被称为寻像图形(finder patter)的特征性标记,因此能够通过检测这些框或标记来掌握二维码的基准方向。
此外,上述本实施例的功能等也可以通过进行集成电路设计而由硬件实现其一部分或全部。此外,也可以同时使用硬件和软件。所述软件可以是在产品出厂时预先存储在智能手机的程序部41等中的状态。也可以在产品出厂后,从因特网上的各种服务器装置等取得。此外,还可以由存储卡或光盘等提供。
附图标记说明
1:提示砖,2:点状突起,3:QR码,4~6:“回”形符号,10:智能手机,30:控制部,31:各种传感器信息取得部,32:拍摄处理部,33:QR码分析处理部,34:QR码信息保存部,35:声音输出处理部,36:通信处理部,101:引导砖,102:棒状突起,103:QR码,104~106:“回”形符号,502:道路指引服务器,710:智能手表,720:HMD。

Claims (9)

1.一种包括便携式信息终端和盲道砖的道路指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便携式信息终端包括:拍摄处理部、对QR码进行分析的QR码分析处理部、声音输出处理部和控制部,
所述盲道砖上粘贴有QR码,
所述控制部利用所述QR码分析处理部对所述拍摄处理部拍摄到的粘贴在所述盲道砖上的所述QR码进行分析来获得QR码信息,根据该QR码信息,生成基于持有所述便携式信息终端的用户的步行方向而得到的道路指引信息,从所述声音输出处理部通过声音输出所述道路指引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指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QR码的基准方向和所述用户的步行方向生成所述道路指引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指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盲道砖是提示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指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盲道砖是引导砖。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指引系统,其特征在于:
配置有多个粘贴了所述QR码的盲道砖。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指引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存储有关于道路指引的信息的服务器,
所述服务器与所述便携式信息终端通过网络连接,
所述控制部将进行道路指引所需的信息从所述服务器下载到所述便携式信息终端,利用下载的该进行道路指引所需的信息和生成的所述道路指引信息进行道路指引。
7.一种在包括便携式信息终端和盲道砖的道路指引系统中使用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
包括:拍摄处理部、对QR码进行分析的QR码分析处理部、声音输出处理部和控制部,
所述盲道砖上粘贴有QR码,
所述控制部利用所述QR码分析处理部对所述拍摄处理部拍摄到的粘贴在所述盲道砖上的所述QR码进行分析来获得QR码信息,根据该QR码信息,生成基于持有所述便携式信息终端的用户的步行方向而得到的道路指引信息,从所述声音输出处理部通过声音输出所述道路指引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基于所述QR码的基准方向和所述用户的步行方向生成所述道路指引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信息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从服务器下载进行道路指引所需的信息,利用下载的该进行道路指引所需的信息和生成的所述道路指引信息进行道路指引。
CN201980097201.9A 2019-06-06 2019-06-06 道路指引系统及其使用的便携式信息终端 Pending CN11396645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22591 WO2020245991A1 (ja) 2019-06-06 2019-06-06 道案内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携帯情報端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66459A true CN113966459A (zh) 2022-01-21

Family

ID=736530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7201.9A Pending CN113966459A (zh) 2019-06-06 2019-06-06 道路指引系统及其使用的便携式信息终端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230560A1 (zh)
JP (2) JP7365410B2 (zh)
CN (1) CN113966459A (zh)
WO (1) WO202024599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5736A (zh) * 2022-03-31 2022-08-09 朱世强 智能传感提示盲道砖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96875A (ja) 2002-04-01 2003-10-17 Nippon Signal Co Ltd:The 経路案内誘導システム
JP2005036587A (ja) * 2003-07-18 2005-02-10 Masahiro Kutogi タイル、道路埋設部材および位置情報システム
JP4322147B2 (ja) * 2004-03-09 2009-08-26 株式会社ナビタイムジャパン 地図表示機能を有する携帯端末、地図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情報配信サーバ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7087366A (ja) * 2005-08-22 2007-04-05 Shinohara Electric Co Ltd 避難誘導システム、設置物、携帯通信端末、ルート提供システム、icタグ、及び所在地特定システム
JP4645432B2 (ja) 2005-12-13 2011-03-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KR101614156B1 (ko) * 2015-10-01 2016-04-21 홍준기 장애인용 큐알(qr) 코드 해석 시스템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75736A (zh) * 2022-03-31 2022-08-09 朱世强 智能传感提示盲道砖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245991A1 (ja) 2020-12-10
JP7365410B2 (ja) 2023-10-19
US20220230560A1 (en) 2022-07-21
JP2023182745A (ja) 2023-12-26
JPWO2020245991A1 (zh) 2020-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4476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US2018015662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service using a sensor and image recognition in a portable terminal
US7818125B2 (en) Move guidance device, system, method, program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the program that displays a code containing map scale rate and position information
US7606664B2 (en) Guidance information system and portable device
JP4771147B2 (ja) 道案内システム
JP2005037181A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サーバ装置、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及びナビゲーション方法
US9900502B2 (en) Extraction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of a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TW200811422A (en) Route planning systems and trigger methods thereof
CN106488006B (zh) 便携设备、发信装置以及向导系统
CN113532444B (zh) 导航路径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3182745A (ja) 道案内システム及びそれに用いる携帯情報端末
KR20100060549A (ko) 지형지물 인식방법
JP2006125871A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
CN113574491A (zh) 影像显示装置和影像显示方法
KR20190023017A (ko) 시각장애인을 위한 길안내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길안내 서비스 제공방법
JP2023075236A (ja) 軌跡表示装置
JP2019184598A (ja) 経路誘導システムおよび携帯端末ならびに経路誘導方法
JP4298182B2 (ja) 経路案内図表示装置
JP2005274472A (ja) 案内装置及び携帯端末
WO2018008096A1 (ja) 情報表示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03028661A (ja) 帰路案内装置
JP6537189B2 (ja) 地図表示装置および地図表示方法
JP3886923B2 (ja) ナビゲーション装置、ナビゲーションシステム、ナビゲーション方法及びナビゲーションプログラム
JP6935992B2 (ja) 画像生成装置、画像生成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US2017025465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of electronic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