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46111B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46111B
CN113946111B CN202110803722.0A CN202110803722A CN113946111B CN 113946111 B CN113946111 B CN 113946111B CN 202110803722 A CN202110803722 A CN 202110803722A CN 113946111 B CN113946111 B CN 1139461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ller
axial direction
intermediate transfer
transfer belt
image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0372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946111A (zh
Inventor
海沼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Original Assignee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filed Critical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9461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61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9461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461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 G03G15/160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 G03G15/1615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using at least one intermediate support relating to the driving mechanism for the intermediate support, e.g. gears, couplings, belt tension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 G03G15/1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transferring a pattern to a second base of a toner pattern, e.g. a powder pattern, e.g. magnetic transf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static Charge, Transfer And Separation In Electr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 Delivering By Means Of Belts And Roll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多个像载体、中间转印带、多个辊以及修正机构。中间转印带为环状,依次重叠地转印分别形成于多个像载体的调色剂像。修正机构具备:倾斜轴承,将张力辊支承为能够旋转;以及主体引导滚轮,与由于中间转印带蛇行行进而移动的倾斜轴承接触,并且与倾斜轴承一起使张力辊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部侧向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修正中间转印带相对于张力辊的蛇行行进。主体引导滚轮由一边与倾斜轴承接触一边旋转的旋转体构成。

Descrip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复印机、打印机等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已知有如下的中间转印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将分别形成在多个感光鼓的外周面上的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像依次重叠地一次转印到沿着多个感光鼓(像载体)配置的环状的中间转印带上,进而将该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纸上。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存在有中间转印带沿可旋转地架设中间转印带的辊的轴线方向偏离,中间转印带蛇行行进这样的问题。
针对该问题,提出了通过调整辊的对准来修正中间转印带的蛇行行进的技术。提出了通过调整辊的对准来修正中间转印带的蛇行行进的现有技术。
例如,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轴位移部以及轴引导部。轴位移部通过带沿辊的轴线方向移动而能够沿轴线方向移动,具有相对于带面倾斜的倾斜面。轴引导部与轴位移部的倾斜面对置地固定。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如果带沿辊的轴线方向移动(蛇行行进),则轴引导部的轴位移部抵接部相对于轴位移部的倾斜面的位置向上方偏离并且该轴位移部向下方移动,辊发生倾斜。由于辊发生倾斜,带大幅倾斜,相对于辊的轴线方向朝返回原来的位置的方向移动,能够修正带的蛇行行进。
但是,在上述以往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如果为了提高修正带的蛇行行进的性能而采用使辊大幅倾斜的构成,则需要在轴线方向上增大轴位移部的尺寸,存在装置大型化的问题。另外,在采用维持轴位移部的尺寸并使辊大幅倾斜的构成的情况下,需要增大轴位移部的倾斜面的角度,存在轴位移部与轴引导部之间的摩擦力增大的可能性。由此,存在在轴位移部与轴引导部的接触部难以滑动并且轴位移部以及轴引导部的损耗变得剧烈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的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抑制装置的大型化的构成能够提高修正中间转印带的蛇行行进的性能的图像形成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发明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多个像载体;环状的中间转印带,依次重叠地转印分别形成于所述多个像载体的调色剂像;多个辊,能够旋转地架设所述中间转印带;以及修正机构,修正所述中间转印带相对于所述辊的蛇行行进,所述修正机构具备:倾斜轴承,具有相对于所述辊的轴线方向倾斜的倾斜部,将多个所述辊中的任一个所述辊的轴部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能够沿着所述辊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及主体引导件,与由于所述中间转印带蛇行行进而沿着所述辊的轴线方向移动的所述倾斜轴承的所述倾斜部接触,与所述倾斜轴承一起使所述辊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部侧向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所述主体引导件由一边与所述倾斜轴承接触一边绕沿着与所述辊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的旋转体构成。
根据本发明的构成,能够使主体引导件与倾斜轴承的接触状态成为滚动摩擦。由于滚动摩擦与滑动摩擦相比非常小,所以能够减轻摩擦负荷。即,即使成为辊大幅倾斜的构成,也无需在辊的轴线方向上增大装置尺寸,能够抑制装置的大型化。此外,通过减轻摩擦负荷,能够抑制主体引导件以及倾斜轴承的损耗。因此,通过抑制装置大型化的构成,能够提高修正中间转印带的蛇行行进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构成的概要剖视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中间转印带周边的局部概要剖视图。
图3是表示图2的中间转印带的张力辊周边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张力辊周边的局部剖视图、且是表示中间转印带蛇行行进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内容。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构成的概要剖视图。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中间转印带31周边的局部概要剖视图。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例,是使用中间转印带31将调色剂像转印到纸S上的串列方式的彩色打印机。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可以是具备印刷、扫描(图像读取)、传真发送等功能的所谓的数码复合机。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设置于其主体2的供纸部3、纸输送部4、曝光部5、图像形成部20、转印部30、定影部6、纸排出部7以及控制部8。
供纸部3收纳多张的纸S,在印刷时将纸S一张一张地分离送出。纸输送部4将从供纸部3送出的纸S向二次转印部33以及定影部6输送,进而将定影后的纸S从纸排出口4a向纸排出部7排出。在进行双面印刷的情况下,纸输送部4通过分支部4b将第一面的定影后的纸S分配给反转输送部4c并再次将纸S向二次转印部33以及定影部6输送。曝光部5朝向图像形成部20照射基于图像数据控制的激光。
图像形成部20配置在中间转印带31的下方。图像形成部20包括黄色用的图像形成部20Y、青色用的图像形成部20C、品红色用的图像形成部20M以及黑色用的图像形成部20B。这四个图像形成部20的基本的构成相同。由此,在以下的说明中,除非需要特别限定的情况,有时省略表示各颜色的“Y”、“C”、“M”、“B”的识别记号。
图像形成部20具备被支承为能够沿着规定的方向(图1以及图2中的顺时针)旋转的感光鼓(像载体)21。图像形成部20进一步在感光鼓21的周边沿着感光鼓21的旋转方向具备带电部22、显影部23以及鼓清洁部24。另外,一次转印部32配置在显影部23与鼓清洁部24之间。
感光鼓21在外周面具有感光层。带电部22使感光鼓21的外周面带上规定电位。曝光部5对由带电部22带电的感光鼓21的外周面进行曝光,在感光鼓21的外周面形成原稿图像的静电潜影。显影部23向该静电潜影供给调色剂而使该静电潜影显影,形成调色剂像。四个图像形成部20分别形成不同颜色的调色剂像。
转印部30具备中间转印带31、一次转印部32Y、32C、32M、32B、二次转印部33以及带清洁部40。中间转印带31配置在四个图像形成部20的上方。中间转印带31被支承为能够沿着规定的方向(图1以及图2中的逆时针)旋转,是依次重叠并一次转印分别由四个图像形成部20形成的调色剂像的环状的中间转印体。四个图像形成部20以从中间转印带31的旋转方向上游侧朝向下游侧排列成一列的所谓的串列方式配置。
一次转印部32Y、32C、32M、32B隔着中间转印带31配置在各颜色的图像形成部20Y、20C、20M、20B的上方。二次转印部33配置在纸输送部4的比定影部6靠纸输送方向上游侧,并且配置在转印部30的比各颜色的图像形成部20Y、20C、20M、20B靠中间转印带31的旋转方向下游侧。带清洁部40配置在比各颜色的图像形成部20Y、20C、20M、20B靠中间转印带31的旋转方向上游侧。
调色剂像由各颜色的一次转印部32Y、32C、32M、32B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上。并且,伴随着中间转印带31的旋转在规定的时刻将四个图像形成部20的调色剂像连续重叠地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上,由此,在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上形成黄色、青色、品红色、黑色这四种颜色的调色剂像重叠而成的彩色调色剂像。鼓清洁部24除去在一次转印后残留在感光鼓21的外周面的调色剂等附着物,由此对感光鼓21进行清洁。
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的彩色调色剂像在形成于二次转印部33的二次转印狭缝部转印到通过纸输送部4取得同步并输送来的纸S上。带清洁部40除去在二次转印后残留在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上的调色剂等附着物,由此对中间转印带31进行清洁。
定影部6对转印有调色剂像的纸S进行加热、加压而将调色剂像定影在纸S上。
控制部8包括CPU、图像处理部、存储部、其他的电路以及电子部件(均未图示)。CPU基于存储于存储部的控制用的程序及数据,控制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各构成要素的动作进行与图像形成装置1的功能有关的处理。供纸部3、纸输送部4、曝光部5、图像形成部20、转印部30以及定影部6分别从从控制部8单独地接收指令,连动地进行向纸S的印刷。存储部例如由程序ROM(只读存储器)、数据ROM等非易失性的存储装置与RAM(随机存储器)这样的易失性的存储装置的组合构成。
接着,参照图2对转印部30及其周边的构成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中间转印带31沿着四个图像形成部20配置。在四个图像形成部20各自的上方隔着中间转印带31配置有一次转印辊32r。四个一次转印辊32r分别配置在隔着中间转印带31与感光鼓21对置的位置,与中间转印带31的内周面接触。
中间转印带31能够旋转地架设在多个辊上。在本实施方式中,该多个辊包括驱动辊35以及张力辊36。
驱动辊35配置在比四个图像形成部20Y、20C、20M、20B靠中间转印带31的旋转方向下游侧。驱动辊35从驱动马达(未图示)得到动力,使中间转印带31向图2中的逆时针旋转。
驱动辊35与二次转印部33相邻地配置。在二次转印部33配置有二次转印辊33r。二次转印辊33r配置在隔着中间转印带31与驱动辊35对置的位置,与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接触。
张力辊36配置在比四个图像形成部20Y、20C、20M、20B靠中间转印带31的旋转方向上游侧。张力辊36随着中间转印带31的旋转而向图2中的逆时针旋转。张力辊36被张力弹簧37朝向从驱动辊35离开的方向施力。由此,对中间转印带31赋予规定的张力。
张力弹簧37保持在张力引导部件38内。张力弹簧37例如由压缩螺旋弹簧构成,配置在张力引导部件38与张力辊36的轴部361之间。张力弹簧37对张力辊36朝向从驱动辊35离开的方向施力。
张力引导部件38配置在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图2的纸面进深方向)的两端部。张力引导部件38具有轴部381,该轴部381相对于张力辊36配置在接近驱动辊35的方向上,与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平行地延伸,张力引导部件38绕该轴部381的轴线能够旋转地支承于主体2。
张力引导部件38例如由金属板构成,在与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且上下方向上延伸。张力引导部件38将张力辊36的轴部361支承为能够相对于驱动辊35在接近或离开的方向上移动。张力引导部件38被设置在张力引导部件38的上侧的后述的施力部件54朝向以轴部381的轴线为中心向图2中的顺时针旋转的方向施力。
接着,参照图3以及图4对中间转印带31的张力辊36周边的构成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图2的中间转印带31的张力辊36周边的局部剖视图。图4是图3的张力辊36周边的局部剖视图、且是表示中间转印带31蛇行行进的状态的图。
图像形成装置1具备图3以及图4所示的修正机构50。修正机构50配置在张力辊36的轴部361的部位且是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的两端部。另外,图3以及图4是从与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正交的方向观察配置在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的一端部的修正机构50的图。在图3以及图4中,图的左侧为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的内侧,图的右侧为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的外侧。
修正机构50修正中间转印带31相对于张力辊36的蛇行行进。修正机构50具备带引导件51、倾斜轴承52、主体引导滚轮(主体引导件、旋转体)53、以及施力部件54(参照图2)。
带引导件51配置在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的两端部。带引导件51配置在比倾斜轴承52靠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的内侧。带引导件51是以张力辊36的轴线为中心沿径向扩展的圆环状的部件,张力辊36的轴部361在轴线方向Dx上贯通带引导件51的径向中心部。带引导件51能够沿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移动。带引导件51具有引导壁511。
引导壁511配置在带引导件51的径向外缘部,朝向径向外侧突出并沿周向呈环状地延伸。引导壁511在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上与中间转印带31的侧端缘31a对置并接触。
倾斜轴承52配置在比带引导件51靠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的外侧。倾斜轴承52将张力辊36的轴部361支承为能够绕轴线旋转。倾斜轴承52能够沿着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移动。倾斜轴承52具有倾斜部521以及平行部522。
倾斜部521相对于平行部522在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的内侧与平行部522连续地形成。倾斜部521相对于张力辊36的轴部361位于上侧,在上下方向上与主体引导辊53对置。
倾斜部521的外表面相对于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倾斜。详细地说,倾斜部521具有随着从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的外侧趋向内侧(从图3以及图4的右朝向左)而从张力辊36的径向中心部趋向外侧(图3以及图4的上侧)的倾斜。
平行部522相对于倾斜部521在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的外侧与倾斜部521连续地形成。平行部522的外表面与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平行地延伸。
主体引导滚轮53由绕在与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正交的方向(图3以及图4的纸面进深方向)上延伸的轴线旋转的旋转体构成。主体引导滚轮53配置在倾斜轴承52的上侧,能够旋转地支承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主体2。主体引导滚轮53在上下方向上与倾斜轴承52对置,一边与倾斜轴承52接触一边旋转。
施力部件54(参照图2)配置在张力引导部件38的上侧。施力部件54例如由拉伸螺旋弹簧构成,配置在主体2与张力引导部件38之间。
施力部件54对张力引导部件38朝向以轴部381的轴线为中心向图2中的顺时针旋转方向施力。即,施力部件54经由张力引导部件38对张力辊36的轴部361朝向上侧施力。换言之,施力部件54对倾斜轴承52朝向主体引导辊53施力,维持倾斜轴承52与主体引导辊53的接触。
如图3所示,在中间转印带31正常地旋转而不蛇行行进的情况下,通过施力部件54对张力辊36的轴部361朝向上侧施力,由此将倾斜轴承52按压于主体引导滚轮53。主体引导滚轮53与倾斜轴承52的平行部522接触。在中间转印带31正常地旋转的期间,维持图3的状态。
如图4所示,如果中间转印带31蛇行行进,则中间转印带31与带引导件51的引导壁511接触,将带引导件51朝向轴线方向Dx的外侧(图4的右侧)按压。带引导件51向轴线方向Dx的外侧移动。并且,带引导件51朝向轴线方向Dx的外侧按压倾斜轴承52。倾斜轴承52向轴线方向Dx的外侧移动。
由此,与倾斜轴承52的平行部522接触的主体引导滚轮53在倾斜轴承52的外表面上滚动,与倾斜轴承52的倾斜部521接触。即,主体引导滚轮53与由于中间转印带31蛇行行进而沿着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移动的倾斜轴承52的倾斜部521接触。
进而,如果倾斜轴承52向轴线方向Dx的外侧(图4的右侧)移动,则主体引导滚轮53在倾斜部521的斜面上滚动,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的一端部侧(图4的右侧)向下侧移动。即,主体引导滚轮53与倾斜轴承52一起使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的一端部侧向与轴线方向Dx正交的方向移动。
根据该构成,能够使主体引导件与倾斜轴承52的接触状态成为滚动摩擦。滚动摩擦由于与滑动摩擦相比非常小,所以能够减轻摩擦负荷。即,即使形成使张力辊36大幅倾斜的构成,也无需增大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上的装置尺寸,能够抑制图像形成装置1的大型化。进而,通过减轻摩擦负荷,能够抑制主体引导件以及倾斜轴承52的损耗。因而,通过抑制了装置的大型化的构成,能够提高修正中间转印带31的蛇行行进的性能。
另外,修正机构50具备上述构成的带引导件51、倾斜轴承52、主体引导滚轮53以及施力部件54。由于在张力辊36的部位对中间转印带31赋予张力,所以变得容易发生中间转印带31的蛇行行进。因而,通过针对张力辊36设置作为对准调整机构的修正机构50,能够提高修正中间转印带31的蛇行行进的性能。
另外,倾斜轴承52具有沿着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彼此连续地形成的倾斜部521以及平行部522。根据该构成,在中间转印带31正常地旋转而不蛇行行进的情况下,主体引导滚轮53与平行部522接触。由此,能够使张力辊36在规定的位置适当地旋转。并且,如果中间转印带31蛇行行进,则能够使张力辊36的轴线方向Dx的一端部侧向与轴线方向Dx正交的方向移动。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此,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主旨的范围内施加各种变形进行实施。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图像形成装置1是所谓的串列型的彩色印刷用的图像形成装置,但是并不限定于这样的机种。图像形成装置只要是具备中间转印带的机种,则也可以是非串列型的其他形式的彩色印刷用的图像形成装置。

Claims (3)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多个像载体;
环状的中间转印带,依次重叠地转印分别形成于所述多个像载体的调色剂像;
多个辊,能够旋转地架设所述中间转印带;以及
修正机构,修正所述中间转印带相对于所述辊的蛇行行进,
所述修正机构具备:
倾斜轴承,具有相对于所述辊的轴线方向倾斜的倾斜部,将多个所述辊中的任一个所述辊的轴部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能够沿着所述辊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及
主体引导件,与由于所述中间转印带蛇行行进而沿着所述辊的轴线方向移动的所述倾斜轴承的所述倾斜部接触,与所述倾斜轴承一起使所述辊的轴线方向的一端部侧向与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移动,
所述主体引导件由一边与所述倾斜轴承接触一边绕沿着与所述辊的轴线方向正交的方向延伸的轴线旋转的旋转体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修正机构具备:
带引导件,配置在所述辊的轴线方向的两端部且比所述倾斜轴承靠轴线方向的内侧,所述中间转印带的侧端缘与该带引导件接触;以及
施力部件,对所述倾斜轴承朝向所述主体引导件施力,维持所述倾斜轴承与所述主体引导件的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轴承的所述倾斜部具有随着从所述辊的轴线方向外侧趋向内侧而从所述辊的径向中心部趋向外侧的倾斜,
所述倾斜轴承具有平行部,该平行部在所述辊的轴线方向的外侧与所述倾斜部连续地形成,与所述辊的轴线方向平行地延伸。
CN202110803722.0A 2020-07-16 2021-07-15 图像形成装置 Active CN1139461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21821 2020-07-16
JP2020121821A JP2022018603A (ja) 2020-07-16 2020-07-16 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46111A CN113946111A (zh) 2022-01-18
CN113946111B true CN113946111B (zh) 2023-08-29

Family

ID=79293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03722.0A Active CN113946111B (zh) 2020-07-16 2021-07-15 图像形成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454905B2 (zh)
JP (1) JP2022018603A (zh)
CN (1) CN113946111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3245A (ja) * 2000-12-11 2002-06-21 Casio Comput Co Ltd ベルト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15091A (ja) * 2005-02-01 2006-08-1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に接続される装置、および装置の傾き検知方法
JP2014153660A (ja) * 2013-02-13 2014-08-25 Ricoh Co Ltd ベルト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225326A (ja) * 2014-05-30 2015-12-14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ベルト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081992A1 (en) * 2015-04-14 2016-10-19 Ricoh Company, Ltd. Belt device,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842860A (zh) * 2015-09-30 2017-06-13 夏普株式会社 带回转装置、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7525B2 (ja) * 2006-08-30 2013-08-28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走行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6048791B2 (ja) 2012-07-03 2016-12-21 株式会社リコー ベルト制御装置、ローラ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173245A (ja) * 2000-12-11 2002-06-21 Casio Comput Co Ltd ベルト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6215091A (ja) * 2005-02-01 2006-08-17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装置に接続される装置、および装置の傾き検知方法
JP2014153660A (ja) * 2013-02-13 2014-08-25 Ricoh Co Ltd ベルト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15225326A (ja) * 2014-05-30 2015-12-14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ベルト駆動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EP3081992A1 (en) * 2015-04-14 2016-10-19 Ricoh Company, Ltd. Belt device,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N106842860A (zh) * 2015-09-30 2017-06-13 夏普株式会社 带回转装置、转印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019160A1 (en) 2022-01-20
CN113946111A (zh) 2022-01-18
JP2022018603A (ja) 2022-01-27
US11454905B2 (en)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11867B2 (en) Transfer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same
JP4821473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7136611B1 (en) Belt device
US20100278576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9908727B2 (en) Shee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1966183B2 (en) Sheet conveyance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1011431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8577269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6643012B2 (ja) ベル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CN113946111B (zh) 图像形成装置
CN111752120B (zh) 成像设备、方法和存储介质
US1094247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cleaning blade supported by a supporting member
CN11394611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4622610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CN114594666A (zh) 处理单元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US11947286B2 (en) Belt conveyanc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2006323154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6061190B2 (ja) ベルトの片寄り補正機構、ベルト装置、転写ベルト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11310348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該シート搬送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JP4974298B2 (ja) 蛇行補正機構、及びこれを備えた中間転写ユニット,画像形成装置
JP531601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82196A (ja) ベル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11004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22129621A (ja) シート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103898A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