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9658A -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9658A
CN113929658A CN202111303536.7A CN202111303536A CN113929658A CN 113929658 A CN113929658 A CN 113929658A CN 202111303536 A CN202111303536 A CN 202111303536A CN 113929658 A CN113929658 A CN 1139296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isothiochromene
derivative
hydrogen
ethyl ace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353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臻
郭彦敏
李彦荣
白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303536.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2965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296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96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DHETEROCYCLIC COMPOUNDS
    • C07D335/00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 C07D335/04Heterocyclic compounds containing six-membered rings having one sulfur atom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condensed with carbocyclic rings or ring systems
    • C07D335/06Benzothiopyrans; Hydrogenated benzothiopyra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 Low-Molecular Organic Synthesis Reactions Using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为解决应用范围有限,使用贵金属催化剂,成本高,条件苛刻,反应产物中有金属残留物等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具体为:以N‑芳基硫代酰胺类化合物与炔烃为原料,尿素热聚缩合制得的石墨相氮化碳(g‑C3N4)为光催化剂,在温和条件下进行成环反应制得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简单、催化剂廉价易得、反应条件温和、底物适用范围广、无需强氧化剂、无金属残留,为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一种经济实用且绿色环保的新方法。

Description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异硫代色烯是一类重要的杂环核结构单元,其衍生物如异硫铬胺和异硫铬胺环体系作为许多双环体系的结构类似物,普遍存在于天然产物中,具有重要的药物活性,如色胺、异铬胺、四氢异喹啉等。此外,此类化合物也是合成许多功能化物的重要化学中间体。
现有的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合成主要是在均相贵金属金属或非金属催化下,炔烃与碘萘发生取代反应,然后闭合成环,构建不同结构的系列异色烯类衍生物。2012年,Xing-Guo Zhang等以金属作为基体在铜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分子内环化,生成异硫铬烯;2018年,Esteban P.Urriolabeitia等通过使用钌催化剂,在Cu(OAc)2的作用下通过使苄基硫醚与内炔氧化偶联生成(1H)-isothiochromenes。尽管这些方法能够制备某些异硫代色烯类化合物,但应用范围有限,并且使用贵金属催化剂,成本高,条件苛刻,反应产物中有金属残留物,尤其不利于药物合成。另外,均相催化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合成体系中,催化剂分离困难,难以循环使用,后续处理过程繁琐。与之相比,非均相催化剂介导的有机化合物合成体现出许多优异的特点,如催化剂分离简单,可循环利用,反应条件温和经济高效,有效弥补上述均相催化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合成方法短板。同样对于本说明书所述物质及其合成方法尚未有文献报道。因而发明一种绿色新型,原料易得,操作方便,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收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非均相催化剂(有机半导体催化剂)催化合成异硫代色烯类化合物的方法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不仅催化体系廉价易得、操作简便安全、反应条件温和,且具有底物兼容性好、绿色环保、目标产物产率高等优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其结构通式为:
Figure BDA0003339279180000021
其中,R1、R2、R3、R4、R5各自独立的选自氢、烷基、烷氧基、三氟甲基、卤素或叔丁基,且R1、R2、R3、R4、R5不同时为氢。
进一步,所述R1选自氢、烷基、烷氧基、三氟甲基、卤素或叔丁基;所述R2选自氢、烷基或卤素;所述R3选自氢、烷基或卤素;所述R4选自氢、烷基、烷氧基、三氟甲基、卤素或叔丁基;所述R5选自氢、烷基或卤素。
再进一步,所述R1选自氢、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氟、氯、溴或叔丁基;所述R2选自氢、甲基、三氟甲基、氟、氯或溴;所述R3选自氢、甲基、氟、氯或溴;所述R4选自氢、甲基、乙基、甲氧基、三氟甲基、氟、氯、溴或叔丁基;所述R5选自氢、甲基、氟、氯、溴、甲氧基或叔丁基。
一种所述的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化合物A溶解于乙酸乙酯中,并向其中加入三乙胺,随后向其缓慢滴加化合物B与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搅拌,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HCl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萃取,得到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得到化合物C;
Figure BDA0003339279180000031
步骤2,将化合物C和劳森试剂加入甲苯中,在氮气保护下,油浴加热反应,柱色谱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D;
Figure BDA0003339279180000032
步骤3,将化合物D与化合物E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加入催化剂,在氧含量为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用柱色谱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F(晶体结构如图1所示),即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
Figure BDA0003339279180000033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化合物A、化合物B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2:1.4。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搅拌的时间为8~10h。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化合物C与劳森试剂的摩尔比为1:0.6。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加热反应的温度为135℃,时间为2h;所述柱色谱分离展开剂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4:1。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化合物D与化合物E摩尔比为1:2。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催化剂为g-C3N4;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5~20h;所述柱色谱分离展开剂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30: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以化合物A和化合物B为起始原料,通过与劳森试剂反应生成化合物D,再通过化合物D与化合物E反应,形成了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本发明首次提出了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2)本发明原子利用率高,合成方法最终产物的方法所得到的产物收率较高,纯度好;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绿色环保。
(3)本发明反应条件较为温和:反应能在常温常压的空气气氛中取得高的产率。
(4)本发明原子利用率高,所得到的产物收率较高,纯度好;以无水乙醇为溶剂,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化合物F的晶体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9279180000041
其中,R1为甲基,R2、R3、R4、R5为氢。
一种上述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7mmol(781.338μL)对甲苯胺(化合物A)溶于25mL乙酸乙酯并放入100mL的圆底烧瓶中进行搅拌,向其中加入9.6mmol(1365.92μL)的三乙胺,随后向其中缓慢滴加8.4mmol(983.96μL)的苯甲酰氯(化合物B)与5mL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搅拌8h,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HCl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萃取,得到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得到化合物C。
(2)按化合物C与劳森试剂的摩尔比为1:0.6进行取样,放入100mL的容量瓶加入20mL甲苯,在氮气保护下,油浴锅加热到135℃,反应2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4:1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D。
(3)按化合物D与1-苯基-1-丙炔(化合物E)摩尔比为1:1.5,进行取样,加入1.5mL无水乙醇,以g-C3N4作为催化剂,在氧含量为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15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30:1进行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F,呈淡黄色固体。
1H NMR(400MHz,Chloroform-d)δ8.47(d,J=9.8Hz,1H),7.39–7.19(m,5H),7.15–6.96(m,4H),6.80(dd,J=8.1,1.9Hz,3H),2.27(s,3H),1.73(d,J=1.6Hz,3H).
实施例2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9279180000051
其中,R1为F,R2、R3、R4、R5为氢。
一种上述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7mmol(781.338μL)4-氟苯胺(化合物A)溶于25mL乙酸乙酯并放入100mL的圆底烧瓶中进行搅拌,向其中加入9.6mmol(1365.92μL)的三乙胺,随后向其中缓慢滴加8.4mmol(983.96μL)的苯甲酰氯(化合物B)与5mL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搅拌9h,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HCl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萃取,得到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得到化合物C。
(2)按化合物C与劳森试剂的摩尔比为1:0.6进行取样,放入100mL的容量瓶加入20mL甲苯,在氮气保护下,油浴锅加热到135℃,反应2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4:1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D。
(3)按化合物D与1-苯基-1-丙炔(化合物E)摩尔比为1:1,进行取样,加入1.5mL无水乙醇,以g-C3N4作为催化剂,在氧含量为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18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进行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F,呈淡黄色固体。
1H NMR(400MHz,Chloroform-d)δ8.56(d,J=7.1Hz,1H),7.50–7.33(m,5H),7.27–7.08(m,4H),6.97–6.87(m,3H),1.85(d,J=2.6Hz,3H).
实施例3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9279180000061
其中,R1为Cl,R2、R3、R4、R5为氢。
一种上述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7mmol(781.338μL)对氯苯胺(化合物A)溶于25mL乙酸乙酯并放入100mL的圆底烧瓶中进行搅拌,向其中加入9.6mmol(1365.92μL)的三乙胺,随后向其中缓慢滴加8.4mmol(983.96μL)的苯甲酰氯(化合物B)与5mL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搅拌10h,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HCl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萃取,得到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得到化合物C。
(2)按化合物C与劳森试剂的摩尔比为1:0.6进行取样,放入100mL的容量瓶加入20mL甲苯,在氮气保护下,油浴锅加热到135℃,反应2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4:1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D。
(3)按化合物D与1-苯基-1-丙炔(化合物E)摩尔比为1:2,进行取样,加入1.5mL无水乙醇,以g-C3N4作为催化剂,在氧含量为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20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体积比为=30:1进行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F,呈淡黄色固体。
1H NMR(400MHz,Chloroform-d)δ8.46(dd,J=7.2,2.4Hz,1H),7.48–7.22(m,7H),7.08(d,J=7.2Hz,2H),6.86–6.73(m,3H),1.75(s,3H).
实施例4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9279180000071
其中,R1为Br,R2、R3、R4、R5为氢。
一种上述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7mmol(781.338μL)对溴苯胺(化合物A)溶于25mL乙酸乙酯并放入100mL的圆底烧瓶中进行搅拌,向其中加入9.6mmol(1365.92μL)的三乙胺,随后向其中缓慢滴加8.4mmol(983.96μL)的苯甲酰氯(化合物B)与5mL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搅拌8h,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HCl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萃取,得到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得到化合物C。
(2)按化合物C与劳森试剂的摩尔比为1:0.6进行取样,放入100mL的容量瓶加入20mL甲苯,在氮气保护下,油浴锅加热到135℃,反应2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4:1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D。
(3)按化合物D与1-苯基-1-丙炔(化合物E)摩尔比为1:1.5,进行取样,加入1.5mL无水乙醇,以g-C3N4作为催化剂,在氧含量为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15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30:1进行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F,呈淡黄色固体。
1H NMR(400MHz,Chloroform-d)δ8.55(d,J=7.1Hz,1H),7.55–7.36(m,7H),7.17(d,J=7.7Hz,2H),6.89(dd,J=21.8,7.8Hz,3H),1.85(s,3H).
实施例5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9279180000081
其中,R1、R2、R3、R5为氢,R4为甲基。
一种上述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7mmol(781.338μL)苯胺(化合物A)溶于25mL乙酸乙酯并放入100mL的圆底烧瓶中进行搅拌,向其中加入9.6mmol(1365.92μL)的三乙胺,随后向其中缓慢滴加8.4mmol(983.96μL)的对甲基苯甲酰氯(化合物B)与5mL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搅拌8h,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HCl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萃取,得到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得到化合物C。
(2)按化合物C与劳森试剂的摩尔比为1:0.6进行取样,放入100mL的容量瓶加入20mL甲苯,在氮气保护下,油浴锅加热到135℃,反应2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4:1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D。
(3)按化合物D与1-苯基-1-丙炔(化合物E)摩尔比为1:1.5,进行取样,加入1.5mL无水乙醇,以g-C3N4作为催化剂,在氧含量为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15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30:1进行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F,呈淡黄色固体。
1H NMR(400MHz,Chloroform-d)δ8.39(d,J=8.2Hz,1H),7.39–7.27(m,5H),7.14–7.03(m,4H),6.93–6.85(m,2H),6.60(s,1H),2.14(s,3H),1.72(s,3H).
实施例6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9279180000091
其中,R1、R2、R3、R5为氢,R4为F。
一种上述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7mmol(781.338μL)苯胺(化合物A)溶于25mL乙酸乙酯并放入100mL的圆底烧瓶中进行搅拌,向其中加入9.6mmol(1365.92μL)的三乙胺,随后向其中缓慢滴加8.4mmol(983.96μL)的对氟苯甲酰氯(化合物B)与5mL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搅拌8h,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HCl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萃取,得到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得到化合物C。
(2)按化合物C与劳森试剂的摩尔比为1:0.6进行取样,放入100mL的容量瓶加入20mL甲苯,在氮气保护下,油浴锅加热到135℃,反应2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4:1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D。
(3)按化合物D与1-苯基-1-丙炔(化合物E)摩尔比为1:1.5,进行取样,加入1.5mL无水乙醇,以g-C3N4作为催化剂,在氧含量为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15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30:1进行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F,呈淡黄色固体。
1H NMR(400MHz,Chloroform-d)δ8.49(dd,J=8.9,6.2Hz,1H),7.39–7.28(m,5H),7.13–7.02(m,3H),6.97(ddd,J=8.9,7.5,2.7Hz,1H),6.90–6.85(m,2H),6.47(dd,J=11.0,2.6Hz,1H),1.74(s,3H).
实施例7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9279180000101
其中,R1、R2、R3、R5为氢,R4为Cl。
一种上述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7mmol(781.338μL)苯胺(化合物A)溶于25mL乙酸乙酯并放入100mL的圆底烧瓶中进行搅拌,向其中加入9.6mmol(1365.92μL)的三乙胺,随后向其中缓慢滴加8.4mmol(983.96μL)的对氯苯甲酰氯(化合物B)与5mL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搅拌8h,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HCl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萃取,得到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得到化合物C。
(2)按化合物C与劳森试剂的摩尔比为1:0.6进行取样,放入100mL的容量瓶加入20mL甲苯,在氮气保护下,油浴锅加热到135℃,反应2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4:1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D。
(3)按化合物D与1-苯基-1-丙炔(化合物E)摩尔比为1:1.5,进行取样,加入1.5mL无水乙醇,以g-C3N4作为催化剂,在氧含量为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15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30:1进行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F,呈淡黄色固体。
1H NMR(400MHz,Chloroform-d)δ8.51(d,J=8.7Hz,1H),7.53–7.38(m,5H),7.34(dd,J=8.7,2.2Hz,1H),7.17(tt,J=6.2,1.2Hz,3H),7.01–6.93(m,2H),6.86(d,J=2.1Hz,1H),1.83(s,3H).
实施例8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9279180000111
其中,R1、R2、R3、R5为氢,R4为Br。
一种上述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7mmol(781.338μL)苯胺(化合物A)溶于25mL乙酸乙酯并放入100mL的圆底烧瓶中进行搅拌,向其中加入9.6mmol(1365.92μL)的三乙胺,随后向其中缓慢滴加8.4mmol(983.96μL)的对氯苯甲酰氯(化合物B)与5mL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搅拌8h,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HCl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萃取,得到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得到化合物C。
(2)按化合物C与劳森试剂的摩尔比为1:0.6进行取样,放入100mL的容量瓶加入20mL甲苯,在氮气保护下,油浴锅加热到135℃,反应2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4:1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D。
(3)按化合物D与1-苯基-1-丙炔(化合物E)摩尔比为1:1.5,进行取样,加入1.5mL无水乙醇,以g-C3N4作为催化剂,在氧含量为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15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30:1进行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F,呈淡黄色固体。
1H NMR(400MHz,Chloroform-d)δ8.36(d,J=8.7Hz,1H),7.45–7.32(m,6H),7.12–7.07(m,3H),6.98–6.86(m,3H),1.75(s,3H).
实施例9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9279180000121
其中,R1、R2、R3、R5为氢,R4为甲氧基。
一种上述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7mmol(781.338μL)苯胺(化合物A)溶于25mL乙酸乙酯并放入100mL的圆底烧瓶中进行搅拌,向其中加入9.6mmol(1365.92μL)的三乙胺,随后向其中缓慢滴加8.4mmol(983.96μL)的对甲氧基苯甲酰氯(化合物B)与5mL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搅拌8h,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HCl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萃取,得到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得到化合物C。
(2)按化合物C与劳森试剂的摩尔比为1:0.6进行取样,放入100mL的容量瓶加入20mL甲苯,在氮气保护下,油浴锅加热到135℃,反应2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4:1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D。
(3)按化合物D与1-苯基-1-丙炔(化合物E)摩尔比为1:1.5,进行取样,加入1.5mL无水乙醇,以g-C3N4作为催化剂,在氧含量为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15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30:1进行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F,呈淡黄色固体。
1H NMR(400MHz,Chloroform-d)δ8.46(d,J=8.9Hz,1H),7.43–7.24(m,5H),7.07(ddt,J=16.1,7.5,1.5Hz,3H),6.88(ddd,J=13.8,8.7,2.1Hz,3H),6.27(d,J=2.6Hz,1H),3.55(s,3H),1.74(s,3H).
实施例10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9279180000131
其中,R1、R2、R3、R5为氢,R4为叔丁基。
一种上述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7mmol(781.338μL)苯胺(化合物A)溶于25mL乙酸乙酯并放入100mL的圆底烧瓶中进行搅拌,向其中加入9.6mmol(1365.92μL)的三乙胺,随后向其中缓慢滴加8.4mmol(983.96μL)的对叔丁基苯甲酰氯(化合物B)与5mL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搅拌8h,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HCl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萃取,得到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得到化合物C。
(2)按化合物C与劳森试剂的摩尔比为1:0.6进行取样,放入100mL的容量瓶加入20mL甲苯,在氮气保护下,油浴锅加热到135℃,反应2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4:1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D。
(3)按化合物D与1-苯基-1-丙炔(化合物E)摩尔比为1:1.5,进行取样,加入1.5mL无水乙醇,以g-C3N4作为催化剂,在氧含量为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15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30:1进行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F,呈淡黄色固体。
1H NMR(400MHz,Chloroform-d)δ8.56(d,J=7.6Hz,1H),7.47–7.31(m,7H),7.19–7.14(m,2H),6.96–6.88(m,3H),1.84(s,3H),1.35(s,9H).
实施例11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9279180000141
其中,R1、R3、R4、R5为氢,R2为F;
R1、R2、R4、R5为氢,R3为F。
一种上述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7mmol(781.338μL)苯胺(化合物A)溶于25mL乙酸乙酯并放入100mL的圆底烧瓶中进行搅拌,向其中加入9.6mmol(1365.92μL)的三乙胺,随后向其中缓慢滴加8.4mmol(983.96μL)的间氟苯甲酰氯(化合物B)与5mL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搅拌8h,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HCl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萃取,得到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得到化合物C。
(2)按化合物C与劳森试剂的摩尔比为1:0.6进行取样,放入100mL的容量瓶加入20mL甲苯,在氮气保护下,油浴锅加热到135℃,反应2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4:1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D。
(3)按化合物D与1-苯基-1-丙炔(化合物E)摩尔比为1:1.5,进行取样,加入1.5mL无水乙醇,以g-C3N4作为催化剂,在氧含量为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15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30:1进行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F,呈淡黄色固体。
1H NMR(400MHz,Chloroform-d)δ8.38(d,J=8.1Hz,1H),8.28(dd,J=10.2,2.9Hz,1H),7.51–7.28(m,12H),7.21–7.15(m,6H),7.11–7.03(m,2H),6.99–6.95(m,4H),6.90(dd,J=9.0,5.6Hz,1H),1.82(d,J=6.7Hz,6H).
实施例12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其结构式为:
Figure BDA0003339279180000151
其中,R1、R2、R3、R4为氢,R5为叔丁基;
一种上述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7mmol(781.338μL)苯胺(化合物A)溶于25mL乙酸乙酯并放入100mL的圆底烧瓶中进行搅拌,向其中加入9.6mmol(1365.92μL)的三乙胺,随后向其中缓慢滴加8.4mmol(983.96μL)的苯甲酰氯(化合物B)与5mL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搅拌8h,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HCl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萃取,得到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得到化合物C。
(2)按化合物C与劳森试剂的摩尔比为1:0.6进行取样,放入100mL的容量瓶加入20mL甲苯,在氮气保护下,油浴锅加热到135℃,反应2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4:1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D。
(3)按化合物D与4-叔丁基苯基乙炔(化合物E)摩尔比为1:1.5,进行取样,加入1.5mL无水乙醇,以g-C3N4作为催化剂,在氧含量为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反应15h,用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30:1进行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F,呈淡黄色固体。
1H NMR(400MHz,Chloroform-d)δ8.61(d,J=9.4Hz,1H),7.50–7.39(m,6H),7.37–7.32(m,1H),7.25(d,J=7.9Hz,2H),7.15(t,J=6.9Hz,1H),6.96(d,J=7.8Hz,2H),6.51(s,1H),1.37(d,J=1.0Hz,9H).

Claims (10)

1.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衍生物的结构通式为:
Figure FDA0003339279170000011
其中,R1、R2、R3、R4、R5各自独立的选自氢、烷基、烷氧基、三氟甲基、卤素或叔丁基,且R1、R2、R3、R4、R5不同时为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选自氢、烷基、烷氧基、三氟甲基、卤素或叔丁基;所述R2选自氢、烷基或卤素;所述R3选自氢、烷基或卤素;所述R4选自氢、烷基、烷氧基、三氟甲基、卤素或叔丁基;所述R5选自氢、烷基或卤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其特征在于,所述R1选自氢、甲基、甲氧基、三氟甲基、氟、氯、溴或叔丁基;所述R2选自氢、甲基、三氟甲基、氟、氯或溴;所述R3选自氢、甲基、氟、氯或溴;所述R4选自氢、甲基、乙基、甲氧基、三氟甲基、氟、氯、溴或叔丁基;所述R5选自氢、甲基、氟、氯、溴、甲氧基或叔丁基。
4.一种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化合物A溶解于乙酸乙酯中,并向其中加入三乙胺,随后向其缓慢滴加化合物B与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搅拌,将反应后的溶液通过HCl溶液、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进行萃取,得到上层清液,减压蒸馏得到化合物C;
步骤2,将化合物C和劳森试剂加入甲苯中,在氮气保护下,油浴加热反应,柱色谱分离提纯即得到化合物D;
步骤3,将化合物D与化合物E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加入催化剂,在氧含量为5%的条件下进行反应,用柱色谱分离提纯得到化合物F,即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
所述化合物A的结构式为:
Figure FDA0003339279170000021
所述化合物B的结构式为:
Figure FDA0003339279170000022
所述化合物C的结构式为:
Figure FDA0003339279170000023
所述化合物D的结构式为:
Figure FDA0003339279170000024
所述化合物E的结构式为:
Figure FDA00033392791700000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化合物A、化合物B与三乙胺的摩尔比为1:1.2:1.4。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搅拌的时间为8~10h。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化合物C与劳森试剂的摩尔比为1:0.6。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加热反应的温度为135℃,时间为2h;所述柱色谱分离展开剂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4:1。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化合物D与化合物E摩尔比为1:2。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催化剂为g-C3N4;所述反应的时间为15~20h;所述柱色谱分离展开剂石油醚与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30:1。
CN202111303536.7A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9296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3536.7A CN113929658A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3536.7A CN113929658A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9658A true CN113929658A (zh) 2022-01-14

Family

ID=79285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3536.7A Pending CN113929658A (zh) 2021-11-05 2021-11-05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29658A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8456A (zh) * 2019-11-06 2020-01-17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2,3-二氢硫代色烯-4-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98456A (zh) * 2019-11-06 2020-01-17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一种2,3-二氢硫代色烯-4-酮及其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OBAYASHI KAZUHIRO等: "Synthesis of 1(3H)-imino-2-benzothiophene and 1-imino-1H-2-benzothiopyran derivatives by reactions of secondary o-(vinyl)thiobenzamide derivatives with iodine", 《BULLETIN OF THE CHEMICAL SOCIETY OF JAPAN》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233617A (zh) 一种1-碘代炔烃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1253208A (zh) 一种1-碘代炔烃的制备方法
CN108148070B (zh) 一种呋喃酮并异喹啉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2442008B (zh) 一种温度调控单质硫与活泼内炔制备1,4-二噻烯和噻吩类化合物的方法及其转化反应
CN110878099B (zh) 一种吡咯[1,2,α]吲哚生物碱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1995554A (zh) 无金属化学氧化法制备不对称有机硒醚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09912492B (zh) 一种3-苄叉异吲哚啉-1-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13912609B (zh) 一种天然生物碱色胺酮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
CN114031477B (zh) 一种钴催化酰胺类化合物还原成胺类化合物的方法
CN113929658A (zh) 一种异硫代色烯类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851652B (zh) 一种2-(取代氧杂蒽基)苯并呋喃类化合物的催化氧化合成方法
CN115215814A (zh) 异恶唑烷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9761947B (zh) 一种官能化苯并色烯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09942433B (zh) 一种3’,4’,5’-三氟-2-氨基联苯的化学合成方法
CN108440438B (zh) 一种由苯乙酮类化合物与过硫酸铵及二甲基亚砜共同构建2,4二芳基噁唑的方法
CN107963976A (zh) 一种苯乙醇胺类化合物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CN113292473B (zh) 一种n-芳基取代内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0540516A (zh) 一种1-磺酰甲基-3,4-二氢萘的制备方法
ZA200503239B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an acetylenic compound
CN114292153B (zh) 一种芳基卤化物的高效合成方法
CN112979529B (zh) 一种芳香胺吲哚萘醌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5490728B (zh) 一种烯丙基膦衍生物的合成方法
CN107382642B (zh) α,β-二苯基-1-芳基丙烯酮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2441935B (zh) 一种β-氨基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CN116283777A (zh) 一种含氟苯并[b]氮杂卓-5-酮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