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24348A - 印刷用树脂溶液 - Google Patents

印刷用树脂溶液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24348A
CN113924348A CN202080039182.7A CN202080039182A CN113924348A CN 113924348 A CN113924348 A CN 113924348A CN 202080039182 A CN202080039182 A CN 202080039182A CN 113924348 A CN113924348 A CN 11392434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n solution
printing
particles
printing resin
block copoly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91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井上弘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e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e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eon Corp filed Critical Ze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9243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2434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9D11/108Hydrocarbon resi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5/00Duplicating or marking methods; Sheet materials for use there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97/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successively polymerising different monomer systems using a catalyst of the ionic or coordination type without deactivating the intermediate polym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53/00Compositions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53/02Compositions of block copolymer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sequence of a polymer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of vinyl-aromatic monomers and conjugated die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02Printing inks
    • C09D11/10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 C09D11/106Printing inks based on artificial resi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2Inkjet printing inks characterised by colouring agents
    • C09D11/322Pigment ink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11/00Inks
    • C09D11/30Inkjet printing inks
    • C09D11/36Inkjet printing inks based on non-aqueous solv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ta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1Hydrocarb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ks, Pencil-Leads, Or Crayon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Ink Jet Recording Methods And Recording Media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印刷用树脂溶液,其包含沸点为125℃以上的非极性溶剂、热塑性弹性体及一次粒径为1nm以上且200nm以下的颗粒,上述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粘度为1cP以上且50cP以下。优选上述热塑性弹性体为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或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基于含硅原子极性基团的改性物。

Description

印刷用树脂溶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用树脂溶液。
背景技术
作为印刷方式,已知有喷墨印刷法,作为可用于喷墨印刷法的油墨组合物,已知有例如含有树脂乳液和水的组合物(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05980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为了使通过印刷得到的层具有所期望的功能,有时油墨等印刷用组合物中会含有具有某种功能的颗粒。
而且,喷墨印刷法能够容易地形成图案,此外,与例如棒涂法、旋涂法等涂敷法相比,喷墨印刷法的涂敷用的组合物可以为少量,因此期望将喷墨印刷法应用于电子元件的制作工序。
但是,以往的喷墨印刷用组合物在印刷用组合物中含有颗粒时,根据颗粒的材质,有时颗粒会因溶剂而发生变质,颗粒无法发挥所期望的功能。此外,以往的水系喷墨印刷用组合物或有机溶剂系喷墨印刷用组合物在涂敷于电子材料时,有时电子材料的功能会发生变化。进而,将包含有机溶剂的印刷用组合物用于喷墨印刷法时,有时会发生喷嘴堵塞。
因此,需要能够使用喷墨印刷法进行涂敷、且不易使电子材料变质的包含有机溶剂的印刷用树脂溶液。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通过包含规定的非极性溶剂、热塑性弹性体和规定的颗粒的、粘度在规定的范围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可以解决上述问题,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即,本发明提供以下内容。
[1]一种印刷用树脂溶液,其包含沸点为125℃以上的非极性溶剂、热塑性弹性体和一次粒径为1nm以上且200nm以下的颗粒,上述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粘度为1cP以上且50cP以下。
[2]根据[1]所述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其中,上述热塑性弹性体为
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或
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基于含硅原子极性基团的改性物。
[3]根据[1]或[2]所述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其中,上述颗粒吸收或反射3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包含的波长的光。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其中,上述颗粒包含钛黑颗粒。
[5]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其中,上述颗粒包含高电阻黑色颜料颗粒。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其中,上述非极性溶剂包含选自十氢萘、十二烷、十三烷、环十二烷和十四烷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其还包含可溶于上述非极性溶剂的分散剂。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可使用喷墨印刷法进行涂敷、且不易使电子材料变质的包含有机溶剂的印刷用树脂溶液。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示出实施方式和例示物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示出的实施方式和示例物,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请求范围及与其同等的范围的范围内可以任意地变更实施。
在以下的说明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甲基)丙烯酸”是包含“丙烯酸”、“甲基丙烯酸”及它们的组合的术语。例如,“(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的意思是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或者它们的混合物。
在以下的说明中,为了便于说明,用“溶剂”这一用语所表示的内容不仅包含溶液中的介质,还包含使固体物质分散在其中的分散介质。
[1.印刷用树脂溶液的概要]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包含沸点为125℃以上的非极性溶剂、热塑性弹性体和一次粒径为1nm以上且200nm以下的颗粒,上述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粘度为1cP以上且50cP以下。
[1.1.非极性溶剂]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包含具有规定沸点的非极性溶剂。非极性溶剂的沸点通常为125℃以上,优选为150℃以上,更优选为175℃以上。
印刷用树脂溶液通过包含沸点为上述下限值以上的非极性溶剂,在将印刷用树脂溶液用于喷墨印刷法时,能够抑制固体成分在喷嘴内析出而产生喷嘴堵塞。
非极性溶剂的沸点优选为300℃以下,更优选为250℃以下。印刷用树脂溶液通过包含沸点为上述上限值以下的非极性溶剂,从而容易使印刷用树脂溶液干燥。
作为构成沸点为125℃以上的非极性溶剂的物质的例子,可举出除水和无机物以外的常温(优选25℃)时为液体的物质,更具体而言,可举出例如沸点为125℃以上的烃溶剂,更具体而言,可举出例如:乙基环己烷、二甲苯、十氢萘、四氢萘、三甲苯、环辛烷、环癸烷、辛烷(例如正辛烷)、十二烷、十三烷、十四烷和环十二烷。
从热塑性弹性体的溶解性高的观点出发,非极性溶剂优选包含选自十氢萘、十二烷、十三烷、环十二烷和十四烷中的至少一种。
在印刷用树脂溶液所包含的沸点为125℃以上的非极性溶剂总重量中,十氢萘、十二烷、十三烷、环十二烷和十四烷的合计重量的比例优选为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重量%以上,通常为100重量%以下。
只要不显著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印刷用树脂溶液中除包含沸点为125℃以上的非极性溶剂以外,还可以包含沸点低于125℃的非极性溶剂。以印刷用树脂溶液所包含的非极性溶剂的合计重量为基准,沸点为125℃以上的非极性溶剂的重量比例优选为50重量%以上,更优选为70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80重量%以上,通常为100重量%以下,可以为100重量%。
只要不显著损害本发明的效果,印刷用树脂溶液中除包含非极性溶剂以外,还可以包含例如可以与非极性溶剂良好地相溶的极性的溶剂。更具体而言,可以包含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等可作为极性溶剂使用的物质。作为涂敷印刷用树脂溶液的对象,能够选择包含电子材料的宽范围的材料,因此在非极性溶剂和极性溶剂的合计中,非极性溶剂的比例优选为95重量%以上,更优选为99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99.9重量%以上,理想的是100重量%。
印刷用树脂溶液可以包含水,作为涂敷印刷用树脂溶液的对象,能够选择包含电子材料的宽范围的材料,因此印刷用树脂溶液中的水的重量比例优选为1重量%以下,更优选为0.1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01重量%以下,通常为0重量%以上,可以为0重量%。
[1.2.热塑性弹性体]
热塑性弹性体是指在常温时显示橡胶的特性、在高温时塑化而能够进行成型加工的材料。这样的热塑性弹性体具有在弱力的负荷下不易产生拉伸和断裂的特征。具体而言,热塑性弹性体在23℃会示出杨氏模量为0.001~1GPa、以及拉伸伸长率(断裂伸长率)为100~1000%的数值。此外,热塑性弹性体在40℃以上且200℃以下的高温度范围,储能模量急剧降低,损耗角正切tanδ(损耗模量/储能模量)具有峰值或示出超过1的值,会发生软化。杨氏模量和拉伸伸长率可以按照JIS K7113进行测定。此外,损耗角正切tanδ可通过市售的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进行测定。
热塑性弹性体具有如下优点:通常不包含残留溶剂,或者即使包含残留溶剂其量也少,因此排气(outgas)少;以及可以通过不涉及交联处理等的简单的工序进行印刷工序。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包含热塑性弹性体。
在印刷用树脂溶液中,热塑性弹性体通常以溶解的状态存在。在印刷用树脂溶液中,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作为溶解的固体成分存在。印刷用树脂溶液中的固体成分是指除溶剂以外的成分,通常为使印刷用树脂溶液干燥、使溶剂挥发后所残留的全部成分。
作为热塑性弹性体,可以使用聚合物。作为能够用作热塑性弹性体的聚合物的例子,能够举出:乙烯-丙烯共聚物等乙烯-α-烯烃共聚物;乙烯-α-烯烃-多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乙烯-丙烯酸丁酯等乙烯与不饱和羧酸酯的共聚物;乙烯-醋酸乙烯酯等乙烯与脂肪酸乙烯酯的共聚物;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己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月桂酯等丙烯酸烷基酯的聚合物;聚丁二烯、聚异戊二烯、丙烯腈-丁二烯共聚物、丁二烯-异戊二烯共聚物、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物、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腈共聚物、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丙烯腈-苯乙烯共聚物等二烯系共聚物;丁烯-异戊二烯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无规共聚物、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无规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共聚物;低结晶度聚丁二烯;苯乙烯接枝乙烯-丙烯弹性体;热塑性聚酯弹性体;乙烯系离聚物;以及这些聚合物基于含硅原子极性基团的改性物。
聚合物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将二种以上组合使用。
为了得到本发明所期望的效果,作为热塑性弹性体,优选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或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基于含硅原子极性基团的改性物。
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即,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为具有下述结构的共聚物:将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的主链和侧链的碳-碳不饱和键、芳香环的碳-碳不饱和键或者它们两者的一部分或全部氢化所得到的结构。但是,在本申请中,氢化物不受其制造方法的限定。
作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优选苯乙烯及其衍生物、乙烯基萘及其衍生物,从工业上容易获得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使用苯乙烯。作为共轭二烯,优选链状共轭二烯(直链状共轭二烯、支链状共轭二烯),具体而言,优选可举出1,3-丁二烯、异戊二烯(2-甲基-1,3-丁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1,3-戊二烯等。在这些中,从工业上容易获得的方面出发,特别优选1,3-丁二烯、异戊二烯。
作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役二烯嵌段共聚物,优选选自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以及这些的混合物。作为上述嵌段共聚物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举出日本特开平2-13340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2-305814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72512号公报、日本特开平3-74409号公报以及国际公开第2015/099079号等现有技术文献所记载的那些。
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率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7%以上,特别优选为99%以上。氢化率越高,由印刷用树脂溶液形成的层的耐热性和耐光性就能够越良好。在此,氢化物的氢化率能够通过使用1H-NMR的测定来求得。
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的主链和侧链的碳-碳不饱和键的氢化率优选为95%以上,更优选为99%以上。通过提高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的主链和侧链的碳-碳不饱和键的氢化率,能够进一步提高由印刷用树脂溶液形成的层的耐光性和耐氧化性。
此外,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的芳香环的碳-碳不饱和键的氢化率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93%以上,特别优选为95%以上。通过提高芳香环的碳-碳不饱和键的氢化率,氢化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因此能够有效地提高由印刷用树脂溶液形成的层的耐热性。进而,能够降低由印刷用树脂溶液形成的层的光弹性系数、减少延迟的显现。
作为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优选具有将来自共轭二烯的不饱和键和芳香环这两者均氢化而成的结构的共聚物。
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的特别优选的嵌段形式为:芳香族乙烯基聚合物氢化物的嵌段[A]结合在共轭二烯聚合物氢化物的嵌段[B]的两端的三嵌段共聚物;聚合物嵌段[B]结合在聚合物嵌段[A]的两端、进而在这两个聚合物嵌段[B]的另一端分别结合聚合物嵌段[A]的五嵌段共聚物。特别是[A]-[B]-[A]的三嵌段共聚物由于制造容易且能够使作为热塑性弹性体的物性在所期望的范围,所以特别优选。
在将全部芳香族乙烯基单体单元在上述嵌段共聚物整体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设为wA、将上述嵌段共聚物中的全部共轭二烯单体单元在上述嵌段共聚物整体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比设为wB时,wA与wB的比(wA∶wB)优选为20/80以上,更优选为30/70以上,优选为60/40以下,更优选为55/45以下。通过使上述的比wA/wB为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能够使由印刷用树脂溶液形成的层的耐热性提高。此外,通过使wA/wB为上限值以下,能够提高由印刷用树脂溶液形成的层的柔软性。进而,通过降低嵌段共聚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降低密封温度,因此在将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和有机半导体元件等的电子元件的密封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上述元件的热劣化。此外,通过使上述比(wA/wB)在上述范围内,能够扩大由印刷用树脂溶液形成的层具有橡胶弹性的温度范围、扩大涂敷印刷用树脂溶液得到的器件等具有柔软性的温度范围。
热塑性弹性体可以是作为可用作热塑性弹性体的聚合物而例示的聚合物基于含硅原子极性基团的改性物。通过使用聚合物基于含硅原子极性基团的改性物作为热塑性弹性体,可以提高由印刷用树脂溶液形成的层与印刷对象物的密合性。
以下,也将用于得到改性物的反应的聚合物称为反应前聚合物。改性物具有例如反应前聚合物与作为单体的具有含硅原子极性基团的化合物通过接枝聚合所得到的结构。
但是,改性物不受该制造方法的限定。
作为含硅原子极性基团,优选烷氧基甲硅烷基。
作为可用作用于接枝聚合的单体的具有含硅原子极性基团的化合物的例子,可举出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二甲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二乙氧基甲基乙烯基硅烷、对苯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对苯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3-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甲基二乙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以及2-降冰片烯-5-基三甲氧基硅烷等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烯属不饱和硅烷化合物。
通过使反应前聚合物与具有含硅原子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反应,可在反应前聚合物中导入含硅原子极性基团,得到具有含硅原子极性基团的改性物。在导入烷氧基甲硅烷基作为含硅原子极性基团的情况下,相对于100重量份的反应前聚合物,烷氧基甲硅烷基的导入量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2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3重量份以上,优选为1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3重量份以下。当将烷氧基甲硅烷基的导入量控制在上述范围时,能够防止被水分等分解的烷氧基甲硅烷基彼此的交联度过高,因此能够将粘接性维持得高。作为用于导入烷氧基甲硅烷基的具有烷氧基甲硅烷基的物质和改性方法的例子,可举出国际公开第2015/099079号等现有技术文献所记载的那些。
极性基团的导入量可以使用1H-NMR谱进行测定。此外,在测定极性基团的导入量时,在导入量少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累计次数进行测定。
在反应前聚合物中导入作为极性基团的烷氧基甲硅烷基被称为硅烷改性。在硅烷改性时,可以使烷氧基甲硅烷基直接与反应前聚合物结合,也可以例如经由亚烷基等2价的有机基团进行结合。以下,将通过反应前聚合物的硅烷改性得到的聚合物称为“硅烷改性物”。
作为反应前聚合物基于含硅原子极性基团的改性物,优选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的硅烷改性物,优选选自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的硅烷改性物、氢化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硅烷改性物、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嵌段共聚物的硅烷改性物以及氢化苯乙烯-异戊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的硅烷改性物中的一种以上的硅烷改性物。
热塑性弹性体的重均分子量(Mw)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20000以上,更优选为3000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35000以上,优选为200000以下,更优选为10000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000以下。热塑性弹性体的重均分子量可以通过以四氢呋喃为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法作为聚苯乙烯换算的值进行测定。此外,热塑性弹性体的分子量分布(Mw/Mn)优选为4以下,更优选为3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以下,优选为1以上。通过将热塑性弹性体的重均分子量Mw和分子量分布Mw/Mn控制在上述范围,能够使通过由印刷用树脂溶液形成的层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提高。
热塑性弹性体的玻璃化转变温度没有特别限定,优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优选为200℃以下,更优选为18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60℃以下。此外,在使用包含嵌段共聚物的弹性体作为热塑性弹性体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各个聚合物嵌段的重量百分比来调节玻璃化转变温度,能够取得由印刷用树脂溶液形成的层的粘接性与可挠性间的平衡。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用树脂溶液中的热塑性弹性体的比例没有特别限定,可以在得到期望的性质的范围适当地进行调节。具体而言,印刷用树脂溶液总量中的热塑性弹性体的比例优选为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3重量%以上,优选为4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3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以下。
[1.3.颗粒]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包含一次粒径为1nm以上且200nm以下的颗粒。在本申请中,一次粒径通常表示一次颗粒的数均粒径。一次颗粒的数均粒径可以使用激光衍射粒度仪测定。
在使用激光衍射粒度仪测定的一次颗粒的数均粒径小于40nm的情况下,一次颗粒的数均粒径可以使用基于动态光散射法的粒径测定装置适宜地测量。基于动态光散射法的测定是在颗粒分散于溶剂的分散液的状态下进行的。
此外,在使用激光衍射粒度仪测定的一次颗粒的数均粒径小于40nm的情况、或利用激光衍射法和动态光散射法无法测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使用电子显微镜的观察来适当地求出平均粒径。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求出平均粒径。通过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分别对50个颗粒求出一次颗粒的短轴与长轴的和,将得到的和除以2得到的数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平均粒径。在通过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计算平均粒径的情况下,也可以由印刷用树脂溶液制作膜,观察膜剖面的颗粒。
在印刷用树脂溶液中,颗粒以分散的状态存在。颗粒的一次粒径通常为1nm以上,优选为5nm以上,通常为200nm以下,优选为150nm以下。通过使颗粒的一次粒径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够抑制印刷用树脂溶液中的颗粒的聚集和/或变质。
通过使颗粒的一次粒径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够使印刷用树脂溶液保持适当的流动性。结果,在将印刷用树脂溶液用于喷墨印刷法的情况下,能够使印刷用树脂溶液在适当的时候不堵塞喷嘴地从喷嘴排出。
作为颗粒,可以使用具有所期望功能的颗粒。可以使用例如吸收或反射3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包含的波长的光的颗粒。
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确认颗粒吸收或反射3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包含的波长的光。
制备包含颗粒的印刷用树脂溶液1,在玻璃板上制作包含颗粒的树脂层1。
此外,除不添加颗粒以外,通过与印刷用树脂溶液1的制备方法相同的制备方法制备印刷用树脂溶液C1,在玻璃板上制作不含颗粒的树脂层C1。
对于树脂层1和树脂层C1,测定对3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包含的波长的光的透光率。
如果透光率的测定结果存在在树脂层1的透光率比树脂层C1的透光率变小的波长的光,则可以确认颗粒吸收或反射3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包含的波长的光。
作为颗粒的例的例子,没有特别限定,可举出:有机颜料的颗粒;无机颜料的颗粒;炭黑;公知的红外线吸收材料的颗粒;量子点颗粒。颗粒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有机颜料的具体例子,可举出偶氮颜料、酞菁颜料、和多环式颜料。
作为无机颜料的具体例子,可举出:二氧化钛、氧化镁、硫酸钡、氧化锆、氧化锌、氧化铁、硫化镉、钛镍锑氧化物、钛镍钡氧化物、铬酸锶、翠铬绿(Viridian)、氧化铬、铝酸钴、氮化钛、氧化钴、磁铁矿、低价氧化钛、氧氮化钛(钛黑)、和高电阻黑色颜料。
作为高电阻黑色颜料的例子,可举出:包含钛黑和选自Y2O3、ZrO2、Al2O3、SiO2、TiO2、和V2O5中的至少一种绝缘颜料的颜料;包含钛黑的黑色颜料和选自Y2O3、ZrO2、Al2O3、SiO2、TiO2、和V2O5中的至少一种绝缘颜料的颜料。
在使印刷用树脂溶液含有高电阻黑色颜料、由印刷用树脂溶液形成厚度1μm的树脂层的情况下,优选具有树脂层的表面电阻值为1013Ω/□以上的绝缘性。
作为红外线吸收材料的具体例子,可举出六硼化镧、氧化钨铯、氧化铟锡(ITO)和氧化锑锡(ATO)。
作为量子点颗粒所包含的材料的具体例子,可举出InP/ZnS、CdSe/ZnS、CdSeS/ZnS和CsPbX3(X=Cl、Br或I)。
印刷用树脂溶液总量中的一次粒径为1nm以上且200nm以下的颗粒的重量比例可以适当调节以满足印刷用树脂溶液所期望的特性,优选为0.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0.3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8重量%以上,特别优选为1重量%以上,优选为15重量%以下,更优选为1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重量%以下。
以固体成分总量为基准,印刷用树脂溶液中的一次粒径为1nm以上且200nm以下的颗粒的重量比例优选为1重量%以上,更优选为3重量%以上,优选为80重量%以下,更优选为60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40重量%以下,特别优选为30重量%以下。
通过使一次粒径为1nm以上且200nm以下的颗粒的重量比例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够有效地发挥所期望的颗粒的功能(例如,遮光效果)。此外,通过使该颗粒的重量比例为上述上限值以下,能够提高由印刷用树脂溶液形成的层的透明性。
[1.4.任意的成分]
只要不显著损害本发明的效果,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用树脂溶液除包含上述的非极性溶剂、热塑性弹性体和颗粒以外还可以包含任意的成分。
作为任意的成分的例子,可举出抗氧化剂、增塑剂、分散剂、紫外线吸收剂、润滑剂和无机填料。此外,任意的成分可以单独使用一种,也可以以任意的比率组合使用两种以上。
作为抗氧化剂,可举出例如磷系抗氧化剂、酚系抗氧化剂、硫系抗氧化剂等,优选着色更少的磷系抗氧化剂。
作为磷系抗氧化剂,能够举出例如:三苯基亚磷酸酯、二苯基异癸基亚磷酸酯、苯基二异癸基亚磷酸酯、三(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三(二壬基苯基)亚磷酸酯、三(2,4-二叔丁基苯基)亚磷酸酯、10-(3,5-二叔丁基-4-羟基苄基)-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等单亚磷酸酯系化合物;4,4’-亚丁基-双(3-甲基-6-叔丁基苯基-双十三烷基亚磷酸酯)、4,4’-异亚丙基-双(苯基-二烷基(C12~C15)亚磷酸酯)等二亚磷酸酯系化合物;6-[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氧基]-2,4,8,10-四叔丁基二苯并[d,f][1.3.2]二氧杂磷杂庚因(Dioxaphosphepine)、6-[3-(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氧基]-2,4,8,10-四-叔丁基二苯并[d,f][1.3.2]二氧杂磷杂庚因等化合物。
抗氧化剂的量相对于100重量份的热塑性弹性体优选为0.0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为0.05重量份以上,进一步优选为0.1重量份以上,优选为1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5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3重量份以下。通过在上述范围的下限值以上使用抗氧化剂,能够改善由印刷用树脂溶液形成的层的耐久性。通过在上述范围的上限值以下使用抗氧化剂,能够有效地改善耐久性。
作为增塑剂的优选的例子,可举出:烃系低聚物;一元有机酸酯、多元有机酸酯等有机酸酯系增塑剂;有机磷酸酯系、有机亚磷酸酯系等磷酸酯系增塑剂;以及这些的组合。
分散剂具有提高印刷用树脂溶液中的颗粒的分散性的功能。
作为分散剂的例子,可举出可溶于非极性溶剂的分散剂。在本发明中,分散剂优选可溶于上述沸点为125℃以上的非极性溶剂,更优选可溶于十氢萘、十二烷、十三烷、环十二烷和十四烷。在本说明书中,“可溶于非极性溶剂”的意思是在非极性溶剂中溶解5重量%以上。判定是否可溶于非极性溶剂的试验可以在混合印刷用树脂溶液所包含的各成分来制备印刷用树脂溶液时的温度进行。该试验的温度条件通常为常温(5℃~35℃),优选为25℃。在该温度条件下,5重量%以上的分散剂在非极性溶剂中以不残留固体成分的沉淀而溶解时,可以判定该分散剂可溶于非极性溶剂。作为该试验中使用的非极性溶剂,可以使用在上述热塑性弹性体的制造中使用的、可以溶解热塑性弹性体的各种非极性溶剂。在可溶于这些各种非极性溶剂中的任一种的情况下,可以判定为可溶于非极性溶剂。
作为可溶于非极性溶剂的分散剂的例子,可举出12-羟基硬脂酸低聚物,以及东亚合成株式会社的“ARON(注册商标)”和“JURYMER(注册商标)”系列、日本催化剂株式会社的“AQUALIC(注册商标)”系列、共荣社化学株式会社的“FLOWLEN(注册商标)”系列、楠本化成株式会社的“DISPARLON(注册商标)”系列、BASF株式会社的“Sokalan(注册商标)”系列和“EFKA”系列、BYK-Gardner的“DISPERBYK(注册商标)”系列和“Anti-Terra”系列、日本Lubrizol Corporation的“SOLSPERSE(注册商标)”系列、以及Ajinomoto Fine-TechnoCo.,Inc.的“Ajispar”系列等市售的分散剂。
[1.5.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粘度]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粘度通常为1cP以上,优选为2cP以上,更优选为3cP以上,通常为50cP以下,优选为30cP以下,更优选为20cP以下。
通过使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粘度为上述下限值以上,能够增大由印刷用树脂溶液形成的层的厚度。
通过使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粘度为上述上限值以下,则在将印刷用树脂溶液用于喷墨印刷法的情况下,能够使印刷用树脂溶液在适当的时候从喷嘴排出。
可以在25℃±2℃的环境下使用音叉型振动式粘度计测定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粘度。
[2.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用途]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可以用于各种印刷法、形成树脂层。树脂层可以是对应于使用目的图案状的层。作为印刷法的例子,可举出凸版印刷法、凹版印刷法(例如凹印法)、丝网印刷法和喷墨印刷法。在本申请中,印刷法包含喷墨印刷法那样不使用印刷版的方法。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用树脂溶液能够抑制印刷头的喷嘴堵塞,因此特别适合用于喷墨印刷法。
作为喷墨印刷法的方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通过加热使喷嘴内产生气泡而从喷嘴前端排出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热力方式,也可以是通过压电元件的变形而从喷嘴前端排出印刷用树脂溶液的压电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用树脂溶液特别适用于压电方式的喷墨印刷法。
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用树脂溶液由于不易使有机电子材料等电子材料变质,因此适用于在例如铝、铜、银等金属;发光二极管(LED)(例如有机电致发光元件、微型LED、迷你LED);导电层(例如有机透明导电膜)等对象上形成树脂层。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可以将所包含的颗粒的功能相对应的特性赋予树脂层。例如,通过使用吸收或反射红外线的颗粒作为颗粒,可以赋予树脂层红外线屏蔽功能。此外,通过使用颜料颗粒作为颗粒,可以将树脂层用作例如图像显示元件的彩色滤光器。
实施例
以下示出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下所示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请求保护的范围及其同等的范围的范围内可以任意变更实施。
在以下说明中,只要没有另外说明,表示量的“%”和“份”为重量基准。此外,只要没有另外说明,以下所说明的操作在常温和常压的条件进行。
[评价方法]
(树脂的杨氏模量、拉伸伸长率以及tanδ)
树脂在23℃时的杨氏模量和拉伸伸长率按照JIS K7113进行测定。在40℃以上且200℃以下的树脂的损耗角正切tanδ(损耗模量/储能模量)如下进行测定:将树脂制成膜状,从其中切出宽10mm×长20mm的试验片,使用Hitachi High-Tech Science Corporation制的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DMS6100进行测定。
(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粘度)
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粘度通过下述方法测定。
作为测量仪器,使用A&D Company,Ltd.制的音叉型振动式粘度计SV-10。将树脂溶液以树脂溶液的液面达到样品容器的基准线之间的方式注满容器,在树脂溶液中加入振子至规定的位置。测定在25℃±2℃的环境下进行。
[制造例1]
(P1-1.氢化嵌段共聚物的制造)
使用苯乙烯作为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使用异戊二烯作为链状共轭二烯化合物,按照以下步骤制造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氢化嵌段共聚物)。制造的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具有聚合物嵌段[B]的两端结合聚合物嵌段[A]的三嵌段结构。
在内部充分进行了氮置换的、具有搅拌装置的反应器中,加入256份的脱水环己烷、25.0份的脱水苯乙烯以及0.615份的正二丁基醚,在60℃一边搅拌一边加入1.35份的正丁基锂(15%环己烷溶液),引发聚合,进而一边搅拌一边在60℃反应60分钟。此时的聚合转化率为99.5%(聚合转化率通过气相色谱法来测定。以下相同。)。
接下来,加入50.0份的脱水异戊二烯,在相同温度继续搅拌30分钟。此时的聚合转化率为99%。
然后,进一步加入25.0份的脱水苯乙烯,在相同温度搅拌60分钟。此时的聚合转化率为几乎100%。
接着,在反应液中加入0.5份的异丙醇,使反应终止,得到包含嵌段共聚物的溶液(i)。
得到的溶液(i)中的嵌段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44900、分子量分布(Mw/Mn)为1.03(通过以四氢呋喃为溶剂的凝胶渗透色谱法、以聚苯乙烯换算的值进行测定。以下相同。)。
接下来,将溶液(i)转移到具有搅拌装置的耐压反应器中,在溶液(i)中添加4.0份的作为氢化催化剂的二氧化硅-氧化铝负载型镍催化剂(E22U、镍负载量60%;日挥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和350份的脱水环己烷,进行混合。使用氢气置换反应器内部,进而一边搅拌溶液一边供给氢,在温度170℃、压力4.5MPa进行6小时氢化反应,由此使嵌段共聚物氢化,得到包含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ii)的溶液(iii)。溶液(iii)中的氢化物(ii)的重均分子量(Mw)为45100、分子量分布(Mw/Mn)为1.04。
氢化反应终止后,过滤溶液(iii),除去氢化催化剂。然后,在过滤后的溶液(iii)中添加1.0份的溶解了0.1份的作为磷系抗氧化剂的6-[3-(3-叔丁基-4-羟基-5-甲基苯基)丙氧基]-2,4,8,10-四叔丁基二苯并[d,f][1.3.2]二氧杂磷杂庚因(住友化学株式会社制造“SUMILIZER(注册商标)GP”。以下,称为“抗氧化剂A”。)的二甲苯溶液并使其溶解,得到溶液(iv)。
接着,依次用ZetaPlus(注册商标)过滤器30H(CUNO Inc.制,孔径0.5μm~1μm)进行过滤、进而用其它的金属纤维制过滤器(孔径0.4μm,NICHIDAI CO.,LTD.制)进行过滤,除去微小的固体成分。使用圆筒型浓缩干燥器(产品名“CONTRO”,日立制作所株式会社制),在温度260℃、压力0.001MPa以下,从过滤后的溶液(iv)中除去作为溶剂的环己烷、二甲苯及其它挥发成分。然后,由直接连接于上述的浓缩干燥器的模头将固体成分以熔融状态挤出成股状,进行冷却,用造粒机切割,得到85份的含有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和抗氧化剂A的颗粒(v)。得到的颗粒(v)中的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氢化嵌段共聚物)的重均分子量(Mw)为45000、分子量分布(Mw/Mn)为1.08。此外,通过1H-NMR测定的氢化率为99.9%。
使用该颗粒(v)制作膜状的试验片,以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的tanδ峰评价玻璃化转变温度Tg,结果为130℃。此外,该颗粒(v)在40℃以上且200℃以下的tanδ的峰值为1.4。该颗粒(vi)在23℃的杨氏模量为0.6GPa、在23℃的拉伸弹性率为550%。因此,得到的氢化嵌段共聚物为热塑性弹性体。
[制造例2]
使用制造例1中得到的嵌段共聚物的氢化物(氢化嵌段共聚物)的颗粒(v),通过下述方法得到氢化嵌段共聚物的硅烷改性物(氢化嵌段共聚物基于烷氧基甲硅烷基的改性物)。
(P2-1.氢化嵌段共聚物的硅烷改性物的制造)
对100份的制造例1的(P1-1)中得到的颗粒(v)添加2.0份的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和0.2份的二叔丁基过氧化物,得到混合物。使用双轴式挤出机将该混合物在桶温210℃以滞留时间80秒~90秒进行混炼。挤出混炼后的混合物,用造粒机进行切割,得到氢化嵌段共聚物基于硅烷改性物的颗粒(vi)。使用该颗粒(vi)制作膜状的试验片,以动态粘弹性测定装置的tanδ峰评价玻璃化转变温度Tg,结果为124℃。此外,该颗粒(vi)在40℃以上且200℃以下的tanδ的峰值为1.3。该颗粒(vi)在23℃的杨氏模量为0.5GPa、在23℃的拉伸弹性率为550%。因此,得到的氢化嵌段共聚物的硅烷改性物为热塑性弹性体。
此外,该颗粒(vi)的通过阿贝折光仪测定的折射率(n1)为1.50。
[实施例1]
(1-1.印刷用树脂溶液的制备)
在11.5份的制造例2中制造的氢化嵌段共聚物的硅烷改性物(颗粒(vi))中,加入103.5份的十三烷(沸点234℃),溶解颗粒(vi),得到树脂溶液。在得到的树脂溶液中加入10份的10%的将ITO颗粒分散在甲苯中而成的ITO颗粒分散液。ITO颗粒的一次颗粒的数均粒径为20nm。一次颗粒的数均粒径通过使用基于动态光散射法的粒度分布测定装置“Zetasizer Nano”(Malvern Instruments Ltd.制)、适当稀释ITO颗粒分散液来测定。
此外,通过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观察颗粒,测定分散于甲苯中的上述ITO颗粒的一次粒径,结果为20nm。具体而言,通过以下方法测定。分别对50个ITO颗粒求出一次颗粒的短轴与长轴的和。将得到的和除以2得到的数值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基于TEM观察的ITO颗粒的一次粒径。
由此,得到相对于固体成分包含8%的ITO颗粒的印刷用树脂溶液D1。
如后述比较例1的(C1-3.树脂层的光学特性)中所记载的,该ITO颗粒会吸收或反射3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包含的波长的光。
印刷用树脂溶液D1的粘度为8cP。
(1-2.树脂层的形成)
利用喷墨印刷机将印刷用树脂溶液D1涂敷在玻璃板上,形成涂敷层,接着在130℃、3分钟的条件下使涂敷层干燥,形成厚度3μm的树脂层。在利用喷墨印刷机的涂敷工序中,印刷头的喷嘴没有堵塞、能够形成没有厚度不均的良好的树脂层。
(1-3.树脂层的光学特性)
使用分光光度计(JASCOCorp.制“V-570”),在波长800nm以上且2000nm的范围测定玻璃板上形成的树脂层的透光率。结果可知,树脂层示出如下所示的透光率,在近红外区具有充分的遮光性。
800nm:78%
1150nm:60%
1500nm:16%
2000nm:2.3%
此外,通过雾度计(Nippon Denshoku Industries Co.,Ltd.制“NDH4000”)测定树脂层的雾度值,结果为0.8%。
(1-4.透明导电层的电阻值变化)
使用#12的棒涂机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上涂敷包含总量为2.5%的银纳米线和聚乙烯二氧噻吩(PEDOT)的透明导电膜形成材料(NANOX Co.,Ltd制“AP2325”),得到涂敷层。在90℃、3分钟的条件下使涂敷层干燥,得到形成了透明导电层的膜。从得到的膜切出一边为50mm的正方形试验片。测定试验片的4个角中相邻的2个角之间的电阻值为80Ω。
使用喷墨印刷机在该试验片的透明导电层上涂敷印刷用树脂溶液D1,得到印刷用树脂溶液D1的层。使印刷区域为40mm×50mm,在试验片的2个端部设置不涂敷印刷用树脂溶液D1的宽度5mm的带状区域。在110℃、3分钟的条件下使印刷用树脂溶液D1的层干燥,形成作为红外线屏蔽层的树脂层。在形成有树脂层的试验片的4个角中,对隔着形成有树脂层的区域而相邻的2个角之间测定电阻值,结果为80Ω,与形成树脂层前的电阻值相比没有变化。
[实施例2]
(2-1.印刷用树脂溶液的制备)
变更以下的事项,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1.印刷用树脂溶液的制备)同样地进行,得到印刷用树脂溶液D2。
·使用制造例1中制造的氢化嵌段共聚物(颗粒(v))代替氢化嵌段共聚物的硅烷改性物(颗粒(vi))。
·使用十氢萘(沸点190℃)代替十三烷。
印刷用树脂溶液D2的粘度为15cP。
(2-2.树脂层的形成)
使用印刷用树脂溶液D2代替印刷用树脂溶液D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2.树脂层的形成)同样地进行,形成厚度3.1μm的树脂层。
(2-3.树脂层的光学特性)
对于(2-2)中得到的树脂层,与实施例1的(1-3.树脂层的光学特性)同样地进行,测定透光率和雾度值。
结果可知,树脂层示出如下所示的透光率,在近红外区具有充分的遮光性。
800nm:77%
1150nm:60%
1500nm:17%
2000nm:2.4%
此外,树脂层的雾度值为0.8%。
(2-4.透明导电层的电阻值变化)
使用印刷用树脂溶液D2代替印刷用树脂溶液D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4.透明导电层的电阻值变化)同样地测定电阻值。对形成树脂层后的试验片测定的电阻值为80Ω,与形成树脂层前的电阻值相比没有变化。
[比较例1]
(C1-1.印刷用树脂溶液的制备)
变更以下的事项,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1.印刷用树脂溶液的制备)同样地进行,制备印刷用树脂溶液CD1。
·不加ITO颗粒分散液。
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粘度为10cP。
(C1-2.树脂层的形成)
使用印刷用树脂溶液CD1代替印刷用树脂溶液D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2.树脂层的形成)同样地进行,形成厚度3μm的树脂层。
(C1-3.树脂层的光学特性)
对于(C1-2)中得到的树脂层,与实施例1的(1-3.树脂层的光学特性)同样地进行,测定透光率和雾度值。
结果,树脂层示出如下所示的透光率,在近红外区的遮光性不充分。
800nm:92%
1150nm:93%
1500nm:93%
2000nm:91%
此外,树脂层的雾度值为0.2%。
此外,将由包含ITO颗粒的印刷用树脂溶液D1得到的树脂层(树脂层1)的透光率与由不包含ITO颗粒的印刷用树脂溶液CD1得到的树脂层(树脂层C1)的透光率进行对比时,至少对于波长800nm、1150nm、和1500nm的光,树脂层1的透光率小于树脂层C1的透光率。
因此可知,印刷用树脂溶液D1所包含的ITO颗粒会吸收或反射3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包含的波长的光。
[比较例2]
(C2-1.印刷用树脂溶液的制备)
变更下述事项,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1.印刷用树脂溶液的制备)同样地进行,得到印刷用树脂溶液CD2。
·使用四氢呋喃(沸点61℃)代替十三烷。
·不加ITO颗粒分散液。
印刷用树脂溶液CD2的粘度为6cP。
(C2-2.树脂层的形成)
使用印刷用树脂溶液CD2代替印刷用树脂溶液D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2.树脂层的形成)同样地进行,形成厚度1μm的树脂层。在利用喷墨印刷机的涂敷工序中,印刷头的喷嘴有多处堵塞,结果在树脂层中产生条纹状的厚度不均。或者不得不停止涂敷工序。
(C2-3.透明导电层的电阻值变化)
使用印刷用树脂溶液CD2代替印刷用树脂溶液D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4.透明导电层的电阻值变化)同样地测定电阻值。对形成树脂层后的试验片测定的电阻值大于形成树脂层前的值。
[比较例3]
(C3-1.印刷用树脂溶液的制备)
变更下述事项,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1.印刷用树脂溶液的制备)同样地进行,得到印刷用树脂溶液CD3。
·使用环己烷(沸点80℃)代替十三烷。
印刷用树脂溶液CD3的粘度为7cP。
(C3-2.树脂层的形成)
尝试通过喷墨印刷机将印刷用树脂溶液CD3涂敷在玻璃板上。但是,印刷头的喷嘴有多处堵塞,结果在树脂层中产生条纹状的厚度不均。或者不得不停止涂敷工序。
[比较例4]
(C4-1.印刷用树脂溶液的制备)
变更下述事项,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1.印刷用树脂溶液的制备)同样地进行,得到印刷用树脂溶液CD4。
·将十三烷的量从103.5份变更为28.5份。
印刷用树脂溶液CD4的粘度为60cP。
(C4-2.树脂层的形成)
尝试通过喷墨印刷机将印刷用树脂溶液CD4涂敷在玻璃板上。但是,印刷头的所有喷嘴完全堵塞,不得不停止涂敷工序。
基于以上结果,可知以下事项。
实施例1和2的印刷用树脂溶液不会发生喷嘴堵塞,可以用于利用喷墨印刷法的印刷。此外可知,由实施例1和2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得到的树脂层在近红外区具有充分的遮光性、配合的ITO颗粒保持有吸收或反射近红外区的波长的光的所期望的功能。进而可知,实施例1和2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即使涂敷在包含银纳米线和PEDOT的电子材料上也不会改变材料的电阻值,可以涂敷在电子材料上。
另一方面可知,由于比较例1的印刷用树脂溶液不含ITO颗粒,所以得到的树脂层不具有期望的、在近红外区的充分的遮光性。
此外可知,比较例2的印刷用树脂溶液不含非极性溶剂,在印刷时产生喷嘴堵塞,不适合喷墨印刷法。进而可知,当涂敷于电子材料时,材料的电阻值会发生变化。
此外可知,比较例3的印刷用树脂溶液不含沸点为125℃以上的非极性溶剂,在印刷时产生喷嘴堵塞,不适合喷墨印刷法。
进而可知,比较例4的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粘度大于50cP,在印刷时产生喷嘴堵塞,不适合喷墨印刷法。
[实施例3]
在10份的氧化锌颗粒(Sakai Chemical Industry Co.,Ltd.制“NANOFINE-50LP”、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径20nm)中,加入2份的以12-羟基硬脂酸低聚物为主成分的分散剂和188份的十二烷,用涂料搅拌器(paint shaker)使氧化锌颗粒分散,然后使用筛孔5μm的聚酯筛进行过滤,制作氧化锌分散液。利用透射型电子显微镜(TEM)观察颗粒,与实施例1的ITO颗粒同样地测定氧化锌的平均粒径。
接下来,对20份的制造例2中制造的氢化嵌段共聚物的硅烷改性物(颗粒(vi))加入80份的十二烷(沸点216℃),溶解颗粒(vi),得到树脂溶液。在得到的树脂溶液中加入氧化锌分散液使得树脂溶液∶氧化锌分散液为1∶1的重量比,制作相对于固体成分包含19%的氧化锌颗粒的氧化锌分散印刷用树脂溶液。该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粘度为12cP。
使用喷墨印刷机将得到的氧化锌分散印刷用树脂溶液涂敷在玻璃板上,形成涂敷层,接着将涂敷层在130℃的热板上干燥3分钟。将该工序重复3次,制作图案化的紫外线(UV)吸收层作为树脂层。在利用喷墨印刷机的涂敷工序中,印刷头的喷嘴没有堵塞、能够形成没有厚度不均的良好的树脂层。干燥后的UV吸收层的厚度为5μm。使用分光光度计(JASCOCorp.制“V-570”)测定UV吸收层在380nm处的透光率。结果确认出不含氧化锌颗粒的树脂层在380nm处的紫外线的透光率为91%,与之相对,包含氧化锌颗粒的UV吸收层在380nm处的紫外线的透光率降低至10%。因此可知,氧化锌分散印刷用树脂溶液所包含的氧化锌颗粒会吸收或反射3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包含的波长的光。
使用氧化锌分散印刷用树脂溶液代替印刷用树脂溶液D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4.透明导电层的电阻值变化)同样地测定电阻值。对形成树脂层后的试验片测定的电阻值为80Ω,与形成树脂层前的电阻值相比没有变化。
[实施例4]
在3份的“钛黑颗粒”(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径70nm、利用激光衍射粒度仪测定)中加入0.3份的以12-羟基硬脂酸低聚物为主成分的分散剂和196.7份的十二烷,用颜料搅拌器使钛黑颗粒分散,制作钛黑分散液。
接下来,对20份的制造例2中得到的氢化嵌段共聚物的硅烷改性物(颗粒(vi))加入80份的十二烷,得到树脂溶液。在得到的树脂溶液中加入钛黑分散液使得树脂溶液∶钛黑分散液为1∶1的重量比,制作相对于固体成分包含7%的钛黑颗粒的钛黑分散印刷用树脂溶液。该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粘度为11cP。
使用喷墨印刷机将得到的钛黑分散印刷用树脂溶液涂敷在玻璃板上,形成涂敷层,接着将涂敷层在130℃的热板上干燥3分钟。将该工序重复3次,制作减光层作为树脂层。在利用喷墨印刷机的涂敷工序中,印刷头的喷嘴没有堵塞、能够形成没有厚度不均的良好的树脂层。干燥后的减光层的厚度为6μm。
使用分光光度计(JASCOCorp.制“V-570”)测定减光层的透光率。减光层示出如下所示的透光率,在可见光区域显示遮光性。
400nm:37%
500nm:43%
600nm:37%
另外,不使用钛黑颗粒和以12-羟基硬脂酸低聚物为主成分的分散剂,除此以外,与上述方法同样地进行,制作厚度6μm的树脂层。该不含颗粒的树脂层示出如下的透光率。
400nm:91%
500nm:92%
600nm:92%
使用钛黑分散印刷用树脂溶液代替印刷用树脂溶液D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4.透明导电层的电阻值变化)同样地测定电阻值。对形成树脂层后的试验片测定的电阻值为80Ω,与形成树脂层前的电阻值相比没有变化。
[实施例5]
在7份的“钛黑颗粒”(一次颗粒的平均粒径70nm、利用激光衍射粒度仪测定)中加入0.7份的以12-羟基硬脂酸低聚物为主成分的分散剂和92.3份的十三烷,用颜料搅拌器使其分散,制作钛黑分散液。
接下来,对3份的制造例1中得到的氢化嵌段共聚物的硅烷改性物(颗粒(vi))加入97份的十三烷,制作树脂溶液。在得到的树脂溶液中加入钛黑分散液使得树脂溶液∶钛黑分散液为1∶1的重量比,制作相对于固体成分包含65%的钛黑颗粒的钛黑分散印刷用树脂溶液。该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粘度为7cP。
使用喷墨印刷机将得到的钛黑分散印刷用树脂溶液涂敷在玻璃板上,形成涂敷层,接着将涂敷层在130℃的热板上干燥3分钟,制作减光层作为树脂层。在利用喷墨印刷机的涂敷工序中,印刷头的喷嘴没有堵塞、能够形成没有厚度不均的良好的树脂层。干燥后的减光层的厚度为1μm。
使用分光光度计(JASCOCorp.制“V-570”)测定减光层的透光率。减光层在波长550nm处示出16%的透光率,在可见光区域显示遮光性。
使用钛黑分散印刷用树脂溶液代替印刷用树脂溶液D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的(1-4.透明导电层的电阻值变化)同样地测定电阻值。对形成树脂层后的试验片测定的电阻值为80Ω,与形成树脂层前的电阻值相比没有变化。
由实施例3~5可知以下事项。
实施例3~5的印刷用树脂溶液不会发生喷嘴堵塞,可以用于利用喷墨印刷法的印刷。进而可知,实施例3~5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即使涂敷在包含银纳米线和PEDOT的电子材料上也不会改变材料的电阻值,还可以涂敷在电子材料上。

Claims (7)

1.一种印刷用树脂溶液,其包含沸点为125℃以上的非极性溶剂、热塑性弹性体及一次粒径为1nm以上且200nm以下的颗粒,所述印刷用树脂溶液的粘度为1cP以上且50cP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其中,所述热塑性弹性体为
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或
氢化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共轭二烯嵌段共聚物基于含硅原子极性基团的改性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其中,所述颗粒吸收或反射350nm以上且1500nm以下的波长区域的至少一部分所包含的波长的光。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其中,所述颗粒包含钛黑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其中,所述颗粒包含高电阻黑色颜料颗粒。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其中,所述非极性溶剂包含选自十氢萘、十二烷、十三烷、环十二烷及十四烷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印刷用树脂溶液,其还包含可溶于所述非极性溶剂的分散剂。
CN202080039182.7A 2019-06-14 2020-06-02 印刷用树脂溶液 Pending CN11392434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11477 2019-06-14
JP2019-111477 2019-06-14
PCT/JP2020/021709 WO2020250748A1 (ja) 2019-06-14 2020-06-02 印刷用樹脂溶液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24348A true CN113924348A (zh) 2022-01-11

Family

ID=737808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9182.7A Pending CN113924348A (zh) 2019-06-14 2020-06-02 印刷用树脂溶液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20315782A1 (zh)
JP (1) JPWO2020250748A1 (zh)
KR (1) KR20220021474A (zh)
CN (1) CN113924348A (zh)
WO (1) WO2020250748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02501A (ja) * 2002-05-27 2004-01-0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油性インク組成物
JP2010138237A (ja) * 2008-12-10 2010-06-24 Nippon Zeon Co Ltd 導電性エラストマー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805538A (zh) * 2010-04-08 2010-08-18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可低温烧结的导电墨水
CN107141889A (zh) * 2017-06-22 2017-09-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的二氧化钒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189552A (zh) * 2017-06-22 2017-09-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自适应热迷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TW201815572A (zh) * 2016-06-29 2018-05-01 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導電性膜
US20180320008A1 (en) * 2015-11-03 2018-11-08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Block copolymer ink formulation for 3d print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a 3d printed radiofrequency (rf)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19552B (zh) * 2008-02-29 2011-08-24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含贵金属纳米颗粒的喷墨水溶性墨水的制备方法
CN106554695A (zh) * 2016-11-25 2017-04-05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第二研究所 一种超疏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9059804A (ja) 2017-09-25 2019-04-18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用インク組成物、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方法及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02501A (ja) * 2002-05-27 2004-01-0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用油性インク組成物
JP2010138237A (ja) * 2008-12-10 2010-06-24 Nippon Zeon Co Ltd 導電性エラストマー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805538A (zh) * 2010-04-08 2010-08-18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可低温烧结的导电墨水
US20180320008A1 (en) * 2015-11-03 2018-11-08 President And Fellows Of Harvard College Block copolymer ink formulation for 3d print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a 3d printed radiofrequency (rf) device
TW201815572A (zh) * 2016-06-29 2018-05-01 日本瑞翁股份有限公司 導電性膜
CN107141889A (zh) * 2017-06-22 2017-09-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用于喷墨打印的二氧化钒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189552A (zh) * 2017-06-22 2017-09-22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自适应热迷彩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管德福: "《包装印刷工艺 特种装潢印刷》", vol. 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pages: 23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315782A1 (en) 2022-10-06
KR20220021474A (ko) 2022-02-22
JPWO2020250748A1 (zh) 2020-12-17
TW202100591A (zh) 2021-01-01
WO2020250748A1 (ja) 2020-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305758B1 (de) Strahlenhärtbare Druckfarbe oder Drucklack
KR101676152B1 (ko) 수성 잉크젯 기록용 잉크 및 적층체의 제조 방법
US11970606B2 (en) Resin composition, resin film and organic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N108521767A (zh) 复合层叠体、以及树脂层的保管方法
CN110099952B (zh) 电子设备用树脂膜及电子设备
CN112552747A (zh) 无底漆油漆组合物、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其的制品
CN113924348A (zh) 印刷用树脂溶液
CN111602467B (zh) 树脂膜和有机电致发光装置
JP7207333B2 (ja) 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
TWI836090B (zh) 印刷用樹脂溶液
WO2019220896A1 (ja) 印刷用樹脂溶液及びデバイス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8139831B (zh) 触摸传感器用导电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CN114716870A (zh) 一种用于显示屏led固化遮光墨水及其制备方法
JP7293912B2 (ja) 赤外線遮断膜、塗液、及び赤外線遮断膜の製造方法
KR20210103229A (ko) 광 산란 잉크 조성물,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화소, 상기 화소를 포함하는 컬러필터 및 상기 컬러필터를 구비하는 화상표시장치
JP2005089642A (ja) フィルム、延伸フィルム、積層体、および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WO2022044870A1 (ja) 減光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積層体
JP2007008986A (ja) 成形体、透明導電性のフィルム又はシート、及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
JP2007008989A (ja) 成形体、透明導電性のフィルム又はシート、及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
WO2023176456A1 (ja) 樹脂組成物及び光学フィルム
WO2020121708A1 (ja) 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円偏光板、表示装置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
TW202313907A (zh) 紫外線硬化性組成物
KR20240063790A (ko) 광경화성 전도성 흑색 조성물 및 이의 경화물을 형성하는 방법
JP2007008994A (ja) 成形体、透明導電性のフィルム又はシート、およびフラットパネルディスプレ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