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905375A - 一种充电认证方法、服务器、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充电认证方法、服务器、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905375A
CN113905375A CN202010560938.4A CN202010560938A CN113905375A CN 113905375 A CN113905375 A CN 113905375A CN 202010560938 A CN202010560938 A CN 202010560938A CN 113905375 A CN113905375 A CN 113905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harging
user
information
cloud platfo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609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圣慧
宋正宇
王石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Anji Zhidian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zhub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zhub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zhub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609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90537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905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90537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6Authentic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5/00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 G07F15/003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 G07F15/005Coin-freed apparatus with meter-controlled dispensing of liquid, gas or electricity for electricity dispensed for the electrical charging of vehicl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7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identifying vehicles
    • G08G1/0175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identifying vehicles by photographing vehicles, e.g. when violating traffic r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7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i.e. smartgrids as interface for battery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EV] or hybrid vehicles [HE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30/00Systems supporting specific end-user applications in the sector of transportation
    • Y04S30/10Systems supporting the interoperability of electric or hybrid vehicles
    • Y04S30/14Details associated with the interoperability, e.g. vehicle recognition, authentication, identification or bi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认证方法、服务器、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方法包括:在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可以根据抓拍的车辆图像对车辆进行预验证,判断车辆是否为合法车辆,若为合法车辆,则验证通过;考虑到预验证的验证精度,在启动充电之前还需利用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及车辆识别码对该车辆进行两次鉴权,若两次鉴权均成功,才会控制充电桩为车辆进行充电;本申请同时利用预验证机制、生物特征信息鉴权机制、车辆识别码鉴权机制对用户进行认证,因生物特征信息和车辆识别码都是唯一存在的,因此可以确保认证的可靠性,进而避免非正常用户冒充正常用户进行充电的现象发生,保障了正常用户的权益。

Description

一种充电认证方法、服务器、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认证方法、服务器、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水平发展和社会进步,市场上已经出现了众多类型的新能源车辆,其中例如纯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等呈现出井喷式发展,这些车辆的充电服务体验问题已越来越被重视。
现有技术中,一般都使用充电桩对新能源汽车进行充电。而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些非正常用户冒充正常用户的充电行为,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用户的合法权益,导致正常用户的权益受损。
目前,现有的用户认证方式一般是通过扫码或刷卡的方式进行简单认证,认证可靠性不高,无法保障正常用户的合法权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认证方法、服务器、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为电动汽车充电时,由于用户认证方式的可靠性不高,导致出现非正常用户冒充正常用户的充电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用户的合法权益,导致正常用户的权益受损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认证方法,应用在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当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
基于识别出的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预验证;
当确定预验证成功时,在启动充电之前,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所述第一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
当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时,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所述第二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车辆的车辆识别码确定的;所述第一鉴权结果和所述第二鉴权结果用于判断是否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注册信息,所述注册信息包括:用户名称、账户信息、身份信息、车辆特征信息以及所述生物特征信息。
可选的,所述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发送充电请求,以使得所述桩云平台能基于所述充电请求为所述车辆分配充电站及充电桩。
可选的,所述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包括:
利用预先训练好的车辆识别模型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车牌号、车辆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所述抓拍图像为车头图像或车尾图像。
可选的,所述基于识别出的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预验证,包括:
将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与所述注册信息中的车辆特征信息进行一一比对;
若确定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中车辆的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与所述注册信息中的车辆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中有至少一个相一致时,则通过预验证。
可选的,所述基于识别出的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预验证,若确定未通过验证时,还包括:
向关联的报警平台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
可选的,所述获得所述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包括:
接收由所述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根据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或者,
接收由所述桩云平台发送的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包括:
将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与注册信息中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一一匹配;
判断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注册信息中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否能一一匹配成功,若能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
可选的,所述获得所述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包括:
接收由所述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识别码;根据所述当前车辆识别码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或者,
接收由所述桩云平台发送的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车辆识别码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车辆识别码与注册信息中的车辆识别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继续判断所述注册信息中的账户余额是否充足;若充足,则确定鉴权成功。
可选的,所述当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时,获得所述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后,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第二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后,向所述桩云平台发送启动充电的第一控制指令,以使得所述桩云平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启动对应的充电桩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所述服务器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当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
预验证单元,用于基于识别出的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预验证;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当确定预验证成功时,在启动充电之前,获得针对所述车辆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所述第一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时,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所述第二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车辆的车辆识别码确定的;所述第一鉴权结果和所述第二鉴权结果用于判断是否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可选的,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注册信息,所述注册信息包括:用户名称、账户信息、身份信息、车辆特征信息以及所述生物特征信息。
可选的,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当车辆需要充电时,发送充电请求,以使得所述桩云平台能基于所述充电请求为所述车辆分配充电站及充电桩。
可选的,所述识别单元具体用于:
利用预先训练好的车辆识别模型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车牌号、车辆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所述抓拍图像为车头图像或车尾图像。
可选的,所述预验证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与所述注册信息中的车辆特征信息进行一一比对;
若确定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中车辆的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与所述注册信息中的车辆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中有至少一个相一致时,则通过预验证。
可选的,发送单元具体还用于:
基于识别出的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预验证,若确定未通过验证时,向关联的报警平台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由所述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根据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或者,
接收由所述桩云平台发送的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
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与注册信息中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一一匹配;
判断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注册信息中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否能一一匹配成功,若能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
可选的,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
接收由所述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识别码;根据所述当前车辆识别码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获得所述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或者,
接收由所述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第二鉴权结果。
可选的,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当前车辆识别码与注册信息中的车辆识别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继续判断所述注册信息中的账户余额是否充足;若充足,则确定鉴权成功。
可选的,发送单元具体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第二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后,向所述桩云平台发送启动充电的第一控制指令,以使得所述桩云平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启动对应的充电桩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充电认证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桩云平台、车云平台及服务器;
所述车云平台,用于将车辆位置信息及充电参数信息发送至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用于基于所述车辆位置信息及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车辆分配充电站及充电桩;
所述服务器,用于当所述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
基于识别出的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预验证;
当确定预验证成功时,在启动充电之前,获得所述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所述第一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包括:指纹、声纹及虹膜中的至少一种;
当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时,获得所述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所述第二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车辆的车辆识别码确定的;所述第一鉴权结果和所述第二鉴权结果用于判断是否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充电认证方法、服务器、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方法包括:在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可以根据抓拍的车辆图像对车辆进行预验证,判断车辆是否为合法车辆,若为合法车辆,则验证通过;并且考虑到预验证的验证精度,在启动充电之前还需利用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及车辆识别码对该车辆进行两次鉴权,若两次鉴权均成功,才会控制充电桩为车辆进行充电;本申请同时利用预验证机制、生物特征信息鉴权机制、车辆识别码鉴权机制对用户进行认证,因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和车辆识别码都是唯一存在的,因此可以确保认证的可靠性,进而避免非正常用户冒充正常用户进行充电的现象发生,保障了正常用户的权益;并且,在用户插枪充电过程中即可完整鉴权及鉴权,避免了用户的繁琐操作流程,也提高了认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认证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认证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认证计算机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认证计算机介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为电动汽车充电时,由于用户认证方式的可靠性不高,导致出现非正常用户冒充正常用户的充电行为,严重影响了正常用户的合法权益,导致正常用户的权益受损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充电认证方法、服务器及充电认证系统,方法包括:当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基于识别出的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预验证;当确定预验证成功时,在启动充电之前,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所述第一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当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时,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所述第二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车辆的车辆识别码确定的;第一鉴权结果述第二鉴权结果用于判断是否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这样,在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可以根据抓拍的车辆图像对车辆进行预验证,判断车辆是否为合法车辆,若为合法车辆,则验证通过;并且考虑到预验证的验证精度,在启动充电之前还需利用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及车辆识别码对该车辆的所属用户进行两次鉴权,若两次鉴权均成功,才会控制充电桩为车辆进行充电;本申请同时利用预验证机制、生物特征信息鉴权机制、车辆识别码鉴权机制对用户进行认证,因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和车辆识别码都是唯一存在的,因此可以确保认证的可靠性,进而避免非正常用户冒充正常用户进行充电的现象发生,保障了正常用户的权益。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这里先介绍下充电认证系统,详见实施例一。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充电认证系统包括:车云平台1、桩云平台2及服务器3;其中,
车云平台1,用于将车辆位置信息及充电参数信息发送至桩云平台;
桩云平台2,用于基于车辆位置信息及充电参数信息为车辆分配充电站及充电桩;
服务器3,当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
基于识别出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预验证;
当确定预验证成功时,在启动充电之前,获得针对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第一鉴权结果是根据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
当确定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时,获得针对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第二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车辆的车辆识别码确定的;第一鉴权结果和第二鉴权结果用于判断是否对车辆进行充电。
具体的,车云平台1可以为车联网平台(Internet ofVehicle)。车云平台1可以获取到各个车辆的车辆信息(比如位置信息、车辆的充电参数信息、车辆特征信息、速度等),进而可以对各个车辆的车辆信息进行分析。
桩云平台2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汇聚了多个不同厂商桩云平台的云端服务器;因此桩云平台2中汇聚了不同厂商的充电站位置信息及以及各个充电站中的充电桩信息。桩云平台2主要是用于为需要充电的车辆分配充电站及充电桩信息,并将充电站及充电桩信息发送服务器3,服务器3再将充电站及充电桩信息发送至用户侧APP,以能提示用户去相应的位置为车辆充电。
服务器3具体可以理解为用户侧APP对应的云端服务器,主要是用于接收用户的注册信息、发送充电请求、接收充电站的位置信息、充电桩编号信息以及对用户进行认证、鉴权等。
值得注意的是,本申请中的桩云平台2可以是和服务器3属于同一厂商的桩云平台,也可以是其他厂商的桩云平台。
那么在进行充电认证时,用户可以通过服务器3对应的用户侧APP发送充电请求;
为了方便车辆充电,用户可以预先通过用户侧APP注册信息,那么服务器3即可接收到用户的注册信息,注册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名称、账户信息、身份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及车辆特征信息。其中,为了确保充电的可靠性,一般均是实名认证的,那么用户名称可以为用户姓名;身份信息是用于标识用户的唯一性,比如身份信息可以为身份证号;账户是用于支付充电费用的;生物特征信息可以为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及声纹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车辆特征信息可以为:车牌号、车辆识别码VIN码、车辆颜色、车型等。
当用户需要为电动车辆充电时,需要寻找合适的充电站及充电桩对车辆进行充电。此时,用户可以从用户侧APP执行发送充电请求的操作,服务器3用于发送充电请求,以使得桩云平台2基于充电请求为车辆分配充电站及充电桩。
这里,服务器3可以向桩云平台2发送充电请求也可以向车云平台1发送充电请求。当向桩云平台2发送充电请求时,因车辆上的车载终端是和车云平台1进行数据交互的,因此车辆的所有数据均是需要从车云平台1中获取的,因此当桩云平台2接收到充电请求后,依然需要从车云平台1获取车辆的充电参数及车辆位置。
其中,充电请求中可以携带有车辆标识,比如车牌号。当桩云平台2接收到充电请求后,可以将充电请求转发至车云平台1中,车云平台1可以基于车牌号查找到与该车牌号关联的车载终端标识,基于车载终端标识向对应的车载终端下发获取数据的请求,当车载终端接收到该请求后,会将实时的车辆位置及车辆充电参数信息发送至车云平台1中。其中,充电参数信息可以包括:荷电SOC状态、电池余量、充电功率、充电类型等。
同样的,当服务器3向车云平台1发送充电请求时,车云平台1接收到充电请求后,会直接基于充电请求获取到该车辆位置及充电参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车云平台1获取到车辆位置及充电参数后,还用于对车辆进行风控验证。比如,当车辆处于国外时,是不能进行充电的,因此车云平台1还用于:判断车辆位置是否在充电区域内,若不在,则确定该车辆不能充电。那么则会向服务器3发送车辆无法充电的提示信息。
比如,车云平台1还可以根据电池余量判断车辆是否需要进行充电,若电池余量为80%,则确定此时无需为车辆进行充电,那么会向服务器3发送无需进行充电的提示信息。
比如,车云平台1还可以判断车辆的充电系统是否出现故障,以确定该车辆能否进行正常充电。若车辆充电系统出现故障,那么会向服务器3发送车辆充电系统故障,无法充电的提示信息。
比如,车云平台1可以基于车辆识别码查询充电车辆的电池是否出现故障;若确定电池未出现故障,则车云平台1确定充电车辆的充电系统正常。
电池的故障可包括:充电电路断路、电芯损坏、电池断路、电池超出使用寿命、电池温度过低/高等等。这里,车云平台可接收由电池管理系统BMS发送的电池状态的实时参数信息,进而根据判断电池是否故障。
若充电车辆的电池未出现故障,则车云平台1确定电池状态正常,进而确定充电系统正常。这样可保证充电的充电安全,避免电池损坏而引发的爆炸、起火等事故。
若上述风控验证均没有问题,车云平台1会向桩云平台2发送车辆位置及充电参数;桩云平台2接收到车辆位置及充电参数后,才会根据车辆位置及充电参数信息为车辆分配充电站及充电桩。
具体的,桩云平台2接收到充电参数及车辆位置后,可以基于车辆位置匹配出合适的充电站(比如匹配以车辆为中心,在半径为0.5km内的充电站);再基于充电参数车辆分配合适的充电桩。比如充电类型为交流充电、充电功率为7Kw,那么桩云平台2会基于充电参数匹配到合适的充电桩。
因桩云平台2分配的充电站可能包括一个也可能包括多个,若充电站包括多个时,因为各充电站的充电价格可能不同,用户可以在分配出的多个充电站中进行选择。
桩云平台2匹配出合适的充电站及充电桩后,并将充电站位置信息、充电桩编号及充电枪编号发送服务器3,服务器3会将匹配出的充电站、充电桩及充电枪发送至用户侧APP进行显示,以提示用户应该去哪一个充电站进行充电。
一般来说,桩云平台2分配的是空闲的充电桩,但是若充电站内适合该车辆对应的合适充电桩处于饱和状态,而有些适合的充电桩是其他用户预约的,那么桩云平台2在分配充电桩时,也可以结合车辆的电池余量及其他用户的预约时间来分配充电桩。比如其他用户预约的充电桩距离预约时间还有2个小时,而桩云平台2结合电池余量确定只需一个小时就能充满,因此也可以为用户分配其他用户已经预约的,但是距离预约时间时长较长的充电桩。
在充电之前,为了确保正常用户的权益,服务器3需要对车辆及用户进行认证,并根据用户的认证结果来判断是否可以启动充电。
值得注意的是,服务器3对车辆及用户进行认证的具体实施过程会在后续有关于服务器侧的实施例中详细描述,故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认证系统,经过预验证、两次鉴权后,可以准确判定出该用户是否为正常用户,若为正常用户时,才启动充电;若为非正常用户时,则不会启动充电,最大程度上确保了正常用户的权益。并且在鉴权时,是可以通过指纹、声纹、虹膜中的至少一种进行鉴权的,这样更方便、快捷,用户无需执行繁琐的操作流程即可完成鉴权。提高了认证的效率。
实施例二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认证方法,应用在服务器,如图2所示,包括:
S210,当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
在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注册信息,注册信息包括:用户名称、账户信息、身份信息、车辆特征信息以及生物特征信息。
具体的,用户可以预先通过用户侧APP注册信息,那么服务器即可接收到用户的注册信息。其中,为了确保充电的可靠性,一般均是实名认证的,那么用户名称可以为用户姓名;身份信息是用于标识用户的唯一性,比如身份信息可以为身份证号;账户是用于支付充电费用的;生物特征信息可以为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及声纹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车辆特征信息可以为:车牌号、车辆识别码VIN码、车辆颜色、车型等。
当用户需要为电动车辆充电时,需要寻找合适的充电站及充电桩对车辆进行充电。那么在当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之前,还可以包括:
发送充电请求,以使得桩云平台基于充电请求为车辆分配充电站及充电桩。
这里,服务器可以向桩云平台发送充电请求也可以向车云平台发送充电请求。
值得注意的是,桩云平台基于充电请求为车辆分配充电站及充电桩的具体实施过程在上述实施例一中关于桩云平台的实施过程已经有详细描述,故而在此不再赘述。
桩云平台匹配出合适的充电站及充电桩后,将充电站位置信息及充电桩编号发送服务器,服务器将接收到的充电站位置信息及充电桩编号信息发送至用户侧APP进行显示,以提示用户应该去哪一个充电站进行充电。
实际应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非正常用户开着非正常车辆(比如套牌车辆)进行充电,因此为了确保充电认证的可靠性,本申请在对车辆进行充电之前,为了确保正常用户的权益,服务器需要车辆进行预验证以及对车辆的所属用户进行认证,并根据认证结果来判断是否可以启动充电。
具体的,在充电站的入口闸门处一般设置有图像采集设备,比如摄像头,主要是用来采集车辆的图像,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可以上传至桩云平台中。那么当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服务器可以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其中,车辆特征信息可以包括:车牌号、车辆品牌、车辆颜色及车型等。
这里,为了提高识别的精度,抓拍图像一般选用的是带有车牌的图像,比如车头图像或者车尾图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车辆特征信息,包括:
利用预先训练好的车辆识别模型对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车辆的车牌号、车辆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等等。
这里,车辆识别模型具体是基于大量的车辆样本数据,预先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该车辆识别模型是深度学习类型的模型,因此识别精度可以得到保证。在训练该卷积神经网络时,重点是基于车辆的颜色、车牌号、车型及车辆品牌进行训练的,因此可以利用该卷积神经网络预测出车辆的各个特征信息。
具体的,在利用车辆识别模型对抓拍图像进行识别之前,因环境因素影响,采集到的抓拍图像可能会受到干扰,为了提高识别的精度,在获取到抓拍图像后,可对抓拍图像进行光线补偿、灰度校正及噪声过滤等预处理。必要时,还可以在获取到抓拍图像之后,对抓拍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归一化、锐化等处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利用车辆识别模型对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车辆的车牌号,包括:
获得抓拍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
对图像数据进行灰度处理,获得图像数据的灰度图;
对灰度图进行腐蚀、膨胀操作,得到预处理图像,这样预处理图像中可以凸出车牌的边缘轮廓;
然后去除预处理图像中的干扰信号(比如栅栏图像等),再利用边缘检测算法对预处理图像进行检测,确定出至少一个多边形图像;比如:车牌的图像为一个多边形图像,车标的图像也可能为一个多边形图像等;
基于车牌的特征参数对所述至少一个多边形图像进行匹配,确定出车牌区域;其中,车牌的特征参数可以包括车牌的长度以及宽度;
对车牌区域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车牌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对车牌区域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车牌号,包括:
利用字符分割策略对所述车牌区域中的字符进行分割;
对分割后的各字符进行识别,获得车辆的车牌号。
因为一般情况下,车辆品牌设置在车尾,比如上海大众的字样。同样的道理,利用车辆识别模型对车辆品牌进行识别,获得车辆品牌时,可以包括:
获得抓拍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此时抓拍图像应为车尾图像;
对图像数据进行灰度处理,获得图像数据的灰度图;
对灰度图进行腐蚀、膨胀操作,得到预处理图像,这样预处理图像中可以凸出车辆品牌的边缘轮廓;
然后去除预处理图像中的干扰信号(比如栅栏等),再利用边缘检测算法对预处理图像进行检测,确定出至少一个多边形图像;比如车牌的图像为一个多边形图像,车辆品牌的图像也可能为一个多边形图像等;
基于车辆品牌的特征参数对所述至少一个多边形图像进行匹配,确定出车辆品牌区域;其中,车辆品牌的特征参数可以包括车辆品牌所在区域的长度以及宽度;
对车辆品牌区域进行识别,获得车辆的车辆品牌。其中,识别的方式与对车牌区域识别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利用车辆识别模型对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车辆颜色时,可以包括:
将抓拍图像转换为YUV格式的图像,此时,抓拍图像为车头图像;
从YUV图像中抽取出Y分量数据、U分量数据及V分量数据;
基于预设的图像尺寸,将Y分量数据、U分量数据及V分量数据重新组合为YUYV图像;
利用车辆识别模型对所述YUYV图像进行识别,获得识别结果;
根据识别结果确定车辆的车头颜色,基于车头颜色确定车辆颜色。
这里,从YUV图像中提取出Y分量数据、U分量数据及V分量数据时,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抽提取策略进行提取。
这样,就获得了当前车辆特征信息。
S211,基于识别出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车辆进行预验证;
获得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后,基于识别出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车辆进行预验证。
因车云平台可以实时获取到每个车辆的车辆特征信息,因此当识别出当前车辆特征信息时,基于识别出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车辆进行预验证,包括:
将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发送至车云平台,接收车云平台发送的预验证结果。
车云平台对车辆进行预验证时,可以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车辆特征信息确定车辆的车牌号;
根据车牌号查找与所述车牌号相关联的关联车辆;
获取关联车辆的颜色及车辆品牌;
将关联车辆的颜色与车辆特征信息中的车辆颜色进行比对,将关联车辆的车辆品牌与车辆特征信息中的车辆品牌进行比对;
若关联车辆的颜色与车辆特征信息中的车辆颜色一致,且关联车辆的车辆品牌与车辆特征信息中的车辆品牌也一致时,则通过验证;并将预验证结果发送至服务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因注册信息中包括有用户输入的车辆特征信息,因此当识别出当前车辆特征信息时,基于识别出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车辆进行预验证,包括:
将识别出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与注册信息中的车辆特征信息进行一一比对;
若确定所述识别出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中车辆的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与注册信息中的车辆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有至少一个相一致时,则通过预验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基于识别出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车辆进行预验证,若确定未通过验证时,还包括:
向关联的报警平台发送报警信息,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车辆特征信息。
当车辆未通过验证时,说明该车辆是非正常车辆(比如为套牌车辆)的概率较大,此时可以向报警平台或正常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使得报警平台或正常用户可以及时处理,保障正常用户的权益。
S212,当确定预验证成功时,在启动充电之前,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所述第一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
即使通过预验证,为了提高认证的可靠性,本实施例在启动充电之前,还需获得针对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第一鉴权结果是根据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指纹、声纹及虹膜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所述获得所述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包括:
接收由桩云平台发送的用户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根据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获得针对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或者
接收由桩云平台发送的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因本申请中的桩云平台可以是和服务器属于同一厂商的桩云平台,也可以是其他厂商的桩云平台。
当桩云平台是和服务器属于同一厂商的桩云平台时,服务器可以直接对用户进行鉴权,获得第一鉴权结果;当桩云平台是其他厂商的桩云平台时,此时既可以由服务器对用户进行鉴权,也可以由桩云平台对用户进行鉴权。当由桩云平台对用户进行鉴权时,服务器接收桩云平台发送的第一鉴权结果。
这里,如上文所述,注册信息包括:用户名称、账户信息、身份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及车辆特征信息。本实施例在启动充电之前,还需获得用户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根据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对用户进行鉴权。
具体的,在对车辆进行充电时,用户需要执行插枪操作,将充电设备的充电枪插入车辆的充电口中。因枪头处设置有指纹识别区、声纹识别区及虹膜识别区,因此用户在执行插枪操作时,充电枪可以即时获取到用户的指纹信息、声纹信息或虹膜信息,并将用户指纹信息、声纹信息及虹膜信息发送至充电桩,充电桩将指纹信息、声纹信息及虹膜信息发送至桩云平台,桩云平台将指纹信息、声纹信息及虹膜信息发送至服务器。那么服务器即可接收到由桩云平台发送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根据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对用户进行鉴权,包括:
将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与注册信息中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一一匹配;
判断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与注册信息中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能一一匹配成功,若能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当由桩云平台对用户进行鉴权时,桩云平台需要向服务器获取用户注册的生物特征信息,然后再对用于进行鉴权;鉴权的具体实施过程与服务器进行鉴权的实施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这里,若需要鉴权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2种,那么只有这两种生物特征信息均能匹配成功时,才确定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若有任意一种生物特征信息不能匹配成功,则确定鉴权失败,此时向用户侧APP发送用户鉴权失败的提示信息,并向桩云平台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控制充电枪枪头的指示灯熄灭。
在鉴权时,是基于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实现的。因指纹、声纹和虹膜均是唯一性的,因此可以提高鉴权精度。并且用户在插枪过程中即可完成鉴权,相比现有技术中利用扫码或者刷卡进行认证的方法来说,本申请利用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鉴权的过程更方便、快捷,无需用户执行繁琐的操作流程即可完成鉴权,也提高了鉴权的效率。
S213,当确定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时,获得针对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第二鉴权结果是根据车辆的车辆识别码确定的。
即使确定鉴权成功后,也可能由于存在生物特征信息被盗的情况;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认证的可靠性,当确定鉴权成功后,还需获取车辆的当前车辆识别码,获得针对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第二鉴权结果是根据车辆的车辆识别码确定的。第一鉴权结果和第二鉴权结果用于判断是否对车辆进行充电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获得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包括:
接收由桩云平台发送的车辆的当前车辆识别码;根据当前车辆识别码对用户进行鉴权,获得针对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或者,
接收由桩云平台发送的针对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根据当前车辆识别码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包括:
判断当前车辆识别码与注册信息中的车辆识别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继续判断注册信息中的账户余额是否充足;若充足,则确定第二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
判断注册信息中的账户余额是否充足,可以包括:判断账户余额是否高于预设的阈值,若高于,则确定账户余额充足;比如预设的阈值可为20元。
这里,服务器可以接收由桩云平台发送的车辆识别码,也可以接收车云平台发送的车辆识别码;当接收桩云平台发送的车辆识别码时,实现如下:
当用户将充电枪插入车辆的充电口时,触发充电桩向车辆的车载终端发送获取车辆识别码的请求消息,车载终端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后,通过CAN通信网络将车辆识别码发送给充电桩,充电桩再将车辆识别码上传至桩云平台,桩云平台再将车辆识别码发送至服务器,那么服务器即可接收到由桩云平台发送的车辆识别码。
当接收车云平台发送的车辆识别码时,实现如下:
当用户将充电枪插入车辆的充电口时,触发车辆的车在终端将车辆识别码上传至车云平台,车云平台将车辆识别码发送至桩云平台,桩云平台再将车辆识别码发送至服务器,那么此时服务器即可接收到车云平台发送的车辆识别码。其中,车云平台与桩云平台之间预先建立有无线通信信道。无线通信信道是根据预先约定的通信协议进行建立的,比如HTTP协议、TCP/IP协议等。因无线传输的模式,提高了车辆识别码的篡改难度(用户必须拥有非常专业的知识才可以篡改车辆识别码),因此可以降低车辆识别码的篡改风险,确保了识别码的安全传输。
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识别码的篡改难度,本申请的车云平台在传输车辆识别码时,可以根据约定好的加密算法对车辆识别码进行加密后再传输。
或者,可以将车辆识别码对应的字符转换为图像后,再进行传输,进一步提高车辆识别码的隐蔽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确定鉴权成功后,获得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后,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第二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后,向桩云平台发送启动充电的第一控制指令,以使得所述桩云平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启动对应的充电桩进行充电。此时充电枪枪头的指示灯处于常亮状态。
若确定鉴权失败时,则发送用于提示用户鉴权失败,无法充电的提示信息。
这样经过预验证、鉴权及鉴权后,可以准确判定出该用户是否为正常用户,若为正常用户时,向桩云平台发送充电指令,桩云平台基于充电指令控制对应的充电桩启动充电;若为非正常用户时,则不会启动充电,最大程度上确保了正常用户的权益。
充电完成后,为了实现即插、即充、即走的快捷充电过程,节省用户充电操作时间,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向车辆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充电桩在充电完成后生成结算订单,并将所述结算订单上传至桩云平台;
服务器接收由桩云平台发送的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其中,目标账户绑定有车辆,目标账户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
其中,充电完成的情况可包括:充电车辆的电量充满;或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或充电车辆的充电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预设电量/预设时长可由充电桩进行设置;也可由用户在客户端进行设置,客户端设置的预设电量/预设时长可经过服务器下发至充电桩,客户端与充电车辆绑定。当充电到预设电量/预设时长时自动停止充电,并生成结算订单。
对目标账户进行结算时,服务器可对目标账户的余额进行扣款操作;还可对目标账户绑定的信用卡、银行卡或支付宝等进行扣款操作。扣款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制,可由服务器确定,也可由用户通过APP的自行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充电桩基于充电指令,向充电车辆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充电桩将充电过程信息上传至桩云平台,桩云平台将充电过程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将充电过程信息发送给APP,并接收APP反馈的充电停止指令;其中,APP与充电车辆绑定;
服务器将充电停止指令发送给桩云平台,桩云平台将充电停止指令发送至充电桩;
充电桩基于充电停止指令停止对充电车辆充电,生成结算订单,并将结算订单上传至桩云平台,桩云平台将结算订单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基于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对目标账户结算的具体过程可参照上述有关于结算的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充电过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充电的时间,已消费的充电电量,充电的功率,消费费用,充电温度等信息。服务器将充电过程信息发送给绑定充电车辆的APP,用户在APP中就可方便的查阅当前充电桩为充电车辆充电的状态。充电停止指令可由用户在客户端进行输入。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充电费用结算的准确性,避免有缺陷的充电桩造成订单结算的不准确,充电桩基于充电指令,向充电车辆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在充电枪停止充电后,服务器接收由桩云平台发送的充电时长和充电电量;
基于充电时长和/或充电电量与结算订单进行匹配。
举例来说,服务器判断接收到的充电时长与结算订单中记录的充电时长之间的时间差是否在预设的阈值内,若在预设的阈值内,则确定匹配成功。其中,阈值可以为0~10min。
充电完成后,服务器向桩云平台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得桩云平台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枪头的电磁锁弹起,充电枪枪头的指示灯熄灭。
值得注意的是,在充电过程中,若用户在用户侧APP上点击停止充电的按钮时,服务器则向桩云平台发送停止充电的第三控制指令,以使得桩云平台根据第三控制指令控制枪头的电磁锁弹起,充电枪枪头的指示灯熄灭。
这里,用户也可以在充电枪生物特征识别区域重新识别相应的生物特征信息,触发停止充电信号,桩云平台接收到停止充电信号后,直接控制枪头的电磁锁弹起,完成停止充电操作,充电枪枪头的指示灯熄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认证方法,经过预验证及两次鉴权后,可以准确判定出该用户是否为正常用户,若为正常用户时,才启动充电;若为非正常用户时,则不会启动充电,最大程度上确保了正常用户的权益。并且在鉴权时,是可以通过指纹、声纹、虹膜中的至少一种进行鉴权的,这样更方便、快捷,用户无需执行繁琐的操作流程即可完成鉴权,提高了认证的效率。相比现有技术中利用充电卡和扫码的认证方式来说,因可能存在充电卡遗失或者扫码对应的账号密码被盗,导致正常用户的权益受损的情况,本申请明显可以提高认证的可靠性,提高充电过程的安全性。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服务器,详见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服务器,如图3所示,服务器包括:接收单元31、发送单元32、识别单元33、预验证单元34、第一获取单元35、第二获取单元36;其中,
识别单元33,用于当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
预验证单元34,用于基于识别出的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预验证;
第一获取单元35,用于当确定预验证成功时,在启动充电之前,获得针对所述车辆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所述第一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
第二获取单元36,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时,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所述第二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车辆的车辆识别码确定的。
在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之前,接收单元31用于:
接收用户的注册信息,注册信息包括:用户名称、账户信息、身份信息、车辆特征信息以及生物特征信息。
具体的,用户可以预先通过用户侧APP注册信息,那么接收单元31即可接收到用户的注册信息。其中,为了确保充电的可靠性,一般均是实名认证的,那么用户名称可以为用户姓名;身份信息是用于标识用户的唯一性,比如身份信息可以为身份证号;账户是用于支付充电费用的;生物特征信息可以为指纹信息、虹膜信息及声纹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车辆特征信息可以为:车牌号、车辆识别码VIN码、车辆颜色、车型等。
当用户需要为电动车辆充电时,需要寻找合适的充电站及充电桩对车辆进行充电。那么在当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之前,发送单元32用于:
发送充电请求,以使得桩云平台基于充电请求为车辆分配充电站及充电桩。
这里,发送单元32可以向桩云平台发送充电请求也可以向车云平台发送充电请求。
值得注意的是,桩云平台基于充电请求为车辆分配充电站及充电桩的具体实施过程在上述实施例一中关于桩云平台的实施过程已经有详细描述,故而在此不再赘述。
桩云平台匹配出合适的充电站及充电桩后,将充电站位置信息及充电桩编号发送服务器,发送单元32还用于将接收到的充电站位置信息及充电桩编号信息发送至用户侧APP进行显示,以提示用户应该去哪一个充电站进行充电。
实际应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非正常用户开着非正常车辆(比如套牌车辆)进行充电,因此为了确保充电认证的可靠性,本申请在对车辆进行充电之前,为了确保正常用户的权益,需要车辆进行预验证以及对车辆的所属用户进行认证,并根据认证结果来判断是否可以启动充电。
具体的,在充电站的入口闸门处一般设置有图像采集设备,比如摄像头,主要是用来采集车辆的图像,摄像头采集的图像可以上传至桩云平台中。那么当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识别单元33还可以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其中,车辆特征信息可以包括:车牌号、车辆品牌、车辆颜色及车型等。
这里,为了提高识别的精度,抓拍图像一般选用的是带有车牌的图像,比如车头图像或者车尾图像。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识别单元33具体用于:
利用预先训练好的车辆识别模型对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车辆的车牌号、车辆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等等。
这里,车辆识别模型具体是基于大量的车辆样本数据,预先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该车辆识别模型是深度学习类型的模型,因此识别精度可以得到保证。在训练该卷积神经网络时,重点是基于车辆的颜色、车牌号、车型及车辆品牌进行训练的,因此可以利用该卷积神经网络预测出车辆的各个特征信息。
具体的,在利用车辆识别模型对抓拍图像进行识别之前,因环境因素影响,采集到的抓拍图像可能会受到干扰,为了提高识别的精度,在获取到抓拍图像后,识别单元33可对抓拍图像进行光线补偿、灰度校正及噪声过滤等预处理。必要时,还可以在获取到抓拍图像之后,对抓拍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归一化、锐化等处理。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识别单元33具体用于:
获得抓拍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
对图像数据进行灰度处理,获得图像数据的灰度图;
对灰度图进行腐蚀、膨胀操作,得到预处理图像,这样预处理图像中可以凸出车牌的边缘轮廓;
然后去除预处理图像中的干扰信号(比如栅栏图像等),再利用边缘检测算法对预处理图像进行检测,确定出至少一个多边形图像;比如:车牌的图像为一个多边形图像,车标的图像也可能为一个多边形图像等;
基于车牌的特征参数对所述至少一个多边形图像进行匹配,确定出车牌区域;其中,车牌的特征参数可以包括车牌的长度以及宽度;
对车牌区域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车牌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识别单元33具体用于:
利用字符分割策略对所述车牌区域中的字符进行分割;
对分割后的各字符进行识别,获得车辆的车牌号。
因为一般情况下,车辆品牌设置在车尾,比如上海大众的字样。同样的道理,识别单元33具体用于:
获得抓拍图像对应的图像数据,此时抓拍图像应为车尾图像;
对图像数据进行灰度处理,获得图像数据的灰度图;
对灰度图进行腐蚀、膨胀操作,得到预处理图像,这样预处理图像中可以凸出车辆品牌的边缘轮廓;
然后去除预处理图像中的干扰信号(比如栅栏等),再利用边缘检测算法对预处理图像进行检测,确定出至少一个多边形图像;比如车牌的图像为一个多边形图像,车辆品牌的图像也可能为一个多边形图像等;
基于车辆品牌的特征参数对所述至少一个多边形图像进行匹配,确定出车辆品牌区域;其中,车辆品牌的特征参数可以包括车辆品牌所在区域的长度以及宽度;
对车辆品牌区域进行识别,获得车辆的车辆品牌。其中,识别的方式与对车牌区域识别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识别单元33具体用于:
将抓拍图像转换为YUV格式的图像,此时,抓拍图像为车头图像;
从YUV图像中抽取出Y分量数据、U分量数据及V分量数据;
基于预设的图像尺寸,将Y分量数据、U分量数据及V分量数据重新组合为YUYV图像;
利用车辆识别模型对所述YUYV图像进行识别,获得识别结果;
根据识别结果确定车辆的车头颜色,基于车头颜色确定车辆颜色。
这里,从YUV图像中提取出Y分量数据、U分量数据及V分量数据时,可以根据预先设定的提取策略进行抽取。
这样,就获得了当前车辆特征信息。
获得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后,预验证单元34用于基于识别出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车辆进行预验证。
因车云平台可以实时获取到每个车辆的车辆特征信息,因此当识别出当前车辆特征信息时,预验证单元34具体用于:
将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发送至车云平台,接收车云平台发送的预验证结果。
车云平台对车辆进行预验证时,可以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车辆特征信息确定车辆的车牌号;
根据车牌号查找与所述车牌号相关联的关联车辆;
获取关联车辆的颜色及车辆品牌;
将关联车辆的颜色与车辆特征信息中的车辆颜色进行比对,将关联车辆的车辆品牌与车辆特征信息中的车辆品牌进行比对;
若关联车辆的颜色与车辆特征信息中的车辆颜色一致,且关联车辆的车辆品牌与车辆特征信息中的车辆品牌也一致时,则通过验证;并将预验证结果发送至服务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因注册信息中包括有用户输入的车辆特征信息,因此当识别出当前车辆特征信息时,预验证单元34具体用于:
将识别出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与注册信息中的车辆特征信息进行一一比对;
若确定所述识别出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中车辆的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与注册信息中的车辆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有至少一个相一致时,则通过预验证。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基于识别出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车辆进行预验证,若确定未通过验证时,发送单元32还用于:
向关联的报警平台发送报警信息,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车辆特征信息。
当车辆未通过验证时,说明该车辆是非正常车辆(比如为套牌车辆)的概率较大,此时发送单元32可以向报警平台或正常用户发送报警信息,使得报警平台或正常用户可以及时处理该车辆,保障正常用户的权益。
即使通过预验证,为了提高认证的可靠性,本实施例在启动充电之前,第一获取单元35还需获得针对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第一鉴权结果是根据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指纹、声纹及虹膜中的至少一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一获取单元35具体用于:
接收由桩云平台发送的用户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根据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获得针对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或者
接收由桩云平台发送的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因本申请中的桩云平台可以是和服务器属于同一厂商的桩云平台,也可以是其他厂商的桩云平台。
当桩云平台是和服务器属于同一厂商的桩云平台时,服务器可以直接对用户进行鉴权,获得第一鉴权结果;当桩云平台是其他厂商的桩云平台时,此时既可以由服务器对用户进行鉴权,也可以由桩云平台对用户进行鉴权。当由桩云平台对用户进行鉴权时,第一获取单元35接收桩云平台发送的第一鉴权结果。
这里,如上文所述,注册信息包括:用户名称、账户信息、身份信息、生物特征信息及车辆特征信息。本实施例在启动充电之前,还需获得用户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根据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对用户进行鉴权。
具体的,在对车辆进行充电时,用户需要执行插枪操作,将充电设备的充电枪插入车辆的充电口中。因枪头处设置有指纹识别区、声纹识别区及虹膜识别区,因此用户在执行插枪操作时,充电枪可以即时获取到用户的指纹信息、声纹信息或虹膜信息,并将用户指纹信息、声纹信息及虹膜信息发送至充电桩,充电桩将指纹信息、声纹信息及虹膜信息发送至桩云平台,桩云平台将指纹信息、声纹信息及虹膜信息服务器。那么第一获取单元35即可接收到由桩云平台发送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一获取单元35具体用于:
将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与注册信息中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一一匹配;
判断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与注册信息中的生物特征信息是否能一一匹配成功,若能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
需要说明的是,当由桩云平台对用户进行鉴权时,桩云平台需要向服务器获取用户注册的生物特征信息,然后再对用于进行鉴权;鉴权的具体实施过程与第一获取单元35进行鉴权的实施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这里,若需要鉴权的生物特征信息包括2种,那么只有这两种生物特征信息均能匹配成功时,才确定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若有任意一种生物特征信息不能匹配成功,则确定鉴权失败,此时向用户侧APP发送用户鉴权失败的提示信息,并向桩云平台发送第一控制指令,以控制充电枪枪头的指示灯熄灭。
在鉴权时,是基于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实现的。因指纹、声纹和虹膜均是唯一性的,因此可以提高鉴权精度。并且在鉴权时,用户在插枪过程中即可完成鉴权,相比现有技术中利用扫码或者刷卡进行认证的方法来说,本申请利用生物特征信息进行鉴权的过程更方便、快捷,无需用户执行繁琐的操作流程即可完成鉴权,也提高了鉴权的效率。
即使确定鉴权成功后,也可能由于存在生物特征信息被盗的情况;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认证的可靠性,当确定鉴权成功后,第二获取单元36还需获取车辆的当前车辆识别码,获得针对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第二鉴权结果是根据车辆的车辆识别码确定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二获取单元36具体用于:
接收由桩云平台发送的车辆的当前车辆识别码;根据当前车辆识别码对用户进行鉴权,获得针对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或者,
接收由桩云平台发送的针对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根据当前车辆识别码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包括:
判断当前车辆识别码与注册信息中的车辆识别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继续判断注册信息中的账户余额是否充足;若充足,则确定第二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
判断注册信息中的账户余额是否充足,可以包括:判断账户余额是否高于预设的阈值,若高于,则确定账户余额充足;比如预设的阈值可为20元。
这里,第二获取单元36可以接收由桩云平台发送的车辆识别码,也可以接收车云平台发送的车辆识别码;当接收桩云平台发送的车辆识别码时,实现如下:
当用户将充电枪插入车辆的充电系统时,触发充电桩向车辆的车载终端发送获取车辆识别码的请求消息,车载终端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后,通过CAN通信网络将车辆识别码发送给充电桩,充电桩再将车辆识别码上传至桩云平台,桩云平台再将车辆识别码发送至服务器,那么第二获取单元36即可接收到由桩云平台发送的车辆识别码。
当接收车云平台发送的车辆识别码时,实现如下:
当用户将充电枪插入车辆的充电系统时,触发车辆的车在终端将车辆识别码上传至车云平台,车云平台将车辆识别码发送至桩云平台,桩云平台再将车辆识别码发送至服务器,那么此时第二获取单元36即可接收到车云平台发送的车辆识别码。其中,车云平台与桩云平台之间预先建立有无线通信信道。无线通信信道是根据预先约定的通信协议进行建立的,比如HTTP协议、TCP/IP协议等。因无线传输的模式,提高了车辆识别码的篡改难度(用户必须拥有非常专业的知识才可以篡改车辆识别码),因此可以降低车辆识别码的篡改风险,确保了识别码的安全传输。
为了进一步提高车辆识别码的篡改难度,本申请的车云平台在传输车辆识别码时,可以根据约定好的加密算法对车辆识别码进行加密后再传输。
或者,可以将车辆识别码对应的字符转换为图像后,再进行传输,进一步提高车辆识别码的隐蔽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当确定鉴权成功后,获得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后,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第二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后,向桩云平台发送启动充电的第一控制指令,以使得所述桩云平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启动对应的充电桩进行充电。此时充电枪枪头的指示灯处于常亮状态。
若确定鉴权失败时,则发送用于提示用户鉴权失败,无法充电的提示信息。
这样经过预验证、鉴权及鉴权后,可以准确判定出该用户是否为正常用户,若为正常用户时,向桩云平台发送充电指令,桩云平台基于充电指令控制对应的充电桩才启动充电;若为非正常用户时,则不会启动充电,最大程度上确保了正常用户的权益。
这里,参考图3,服务器还包括:计费单元37;充电完成后,为了实现即插、即充、即走的快捷充电过程,节省用户充电操作时间,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向车辆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充电桩在充电完成后生成结算订单,并将所述结算订单上传至桩云平台;
计费单元37接收由桩云平台发送的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其中,目标账户绑定有车辆,目标账户用于充电结束后进行结算。
其中,充电完成的情况可包括:充电车辆的电量充满;或充电车辆的充电时长达到预设时长;或充电车辆的充电电量达到预设电量。预设电量/预设时长可由充电桩进行设置;也可由用户在客户端进行设置,客户端设置的预设电量/预设时长可经过服务器下发至充电桩,客户端与充电车辆绑定。当充电到预设电量/预设时长时自动停止充电,并生成结算订单。
对目标账户进行结算时,计费单元37可对目标账户的余额进行扣款操作;还可对目标账户绑定的信用卡、银行卡或支付宝等进行扣款操作。扣款的先后顺序不作限制,可由服务器确定,也可由用户通过APP的自行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充电桩基于充电指令,向充电车辆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充电桩将充电过程信息上传至桩云平台,桩云平台将充电过程信息发送至服务器;
服务器将充电过程信息发送给APP,并接收APP反馈的充电停止指令;其中,APP与充电车辆绑定;
服务器将充电停止指令发送给桩云平台,桩云平台将充电停止指令发送至充电桩;
充电桩基于充电停止指令停止对充电车辆充电,生成结算订单,并将结算订单上传至桩云平台,桩云平台将结算订单发送至服务器;计费单元37基于结算订单,对目标账户结算。对目标账户结算的具体过程可参照上述有关于结算的阐述,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充电过程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充电的时间,已消费的充电电量,充电的功率,消费费用,充电温度等信息。服务器将充电过程信息发送给绑定充电车辆的APP,用户在APP中就可方便的查阅当前充电桩为充电车辆充电的状态。充电停止指令可由用户在客户端进行输入。
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充电费用结算的准确性,避免有缺陷的充电桩造成订单结算的不准确,充电桩基于充电指令,向充电车辆进行充电之后,还包括:
在充电枪停止充电后,计费单元37接收由桩云平台发送的充电时长和充电电量;
基于充电时长和/或充电电量与结算订单进行匹配。
举例来说,计费单元37判断接收到的充电时长与结算订单中记录的充电时长之间的时间差是否在预设的阈值内,若在预设的阈值内,则确定匹配成功。其中,阈值可以为0~10min。
充电完成后,发送单元32向桩云平台发送第二控制指令,以使得桩云平台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枪头的电磁锁弹起,充电枪枪头的指示灯熄灭。
值得注意的是,在充电过程中,若用户在用户侧APP上点击停止充电的按钮,发送单元32则向桩云平台发送停止充电的第三控制指令,以使得桩云平台根据第三控制指令控制枪头的电磁锁弹起,充电枪枪头的指示灯熄灭。
这里,用户也可以在充电枪生物特征识别区域重新识别相应的生物特征信息,触发停止充电信号,桩云平台接收到停止充电信号后,直接控制枪头的电磁锁弹起,完成停止充电操作,充电枪枪头的指示灯熄灭。。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认证方法,经过预验证及两次鉴权后,可以准确判定出该用户是否为正常用户,若为正常用户时,才启动充电;若为非正常用户时,则不会启动充电,最大程度上确保了正常用户的权益。并且在鉴权时,是可以通过指纹、声纹、虹膜中的至少一种进行鉴权的,这样更方便、快捷,用户无需执行繁琐的操作流程即可完成鉴权。提高了认证的效率。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存储器410、处理器420及存储在存储器410上并可在处理器42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411,处理器420执行计算机程序411时实现以下步骤:
当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
基于识别出的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预验证;
当确定预验证成功时,在启动充电之前,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所述第一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
当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时,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所述第二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车辆的车辆识别码确定的;所述第一鉴权结果和所述第二鉴权结果用于判断是否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处理器420执行计算机程序411时,可以实现实施例一中任一实施方式。
由于本实施例所介绍的计算机设备为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一种日志文件的解析方法所采用的设备,故而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所介绍的方法,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其各种变化形式,所以在此对于该服务器如何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不再详细介绍。只要本领域所属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所采用的设备,都属于本申请所欲保护的范围。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提供了实施例一对应的存储介质,详见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500,如图5所示,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511,该计算机程序511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当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
基于识别出的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预验证;
当确定预验证成功时,在启动充电之前,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所述第一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
当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时,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所述第二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车辆的车辆识别码确定的;所述第一鉴权结果和所述第二鉴权结果用于判断是否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该计算机程序511被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实施例一中任一实施方式。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5)

1.一种充电认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在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当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
基于识别出的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预验证;
当确定预验证成功时,在启动充电之前,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所述第一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
当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时,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所述第二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车辆的车辆识别码确定的;所述第一鉴权结果和所述第二鉴权结果用于判断是否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用户的注册信息,所述注册信息包括:用户名称、账户信息、身份信息、车辆特征信息以及所述生物特征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之前,还包括:
发送充电请求,以使得所述桩云平台能基于所述充电请求为所述车辆分配充电站及充电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包括:
利用预先训练好的车辆识别模型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车牌号、车辆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所述抓拍图像为车头图像或车尾图像。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识别出的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预验证,包括:
将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与所述注册信息中的车辆特征信息进行一一比对;
若确定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中车辆的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与所述注册信息中的车辆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中有至少一个相一致时,则通过预验证。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识别出的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预验证,若确定未通过验证时,还包括:
向关联的报警平台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包括:
接收由所述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根据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或者,
接收由所述桩云平台发送的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包括:
将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与注册信息中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一一匹配;
判断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注册信息中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否能一一匹配成功,若能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所述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包括:
接收由所述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识别码;根据所述当前车辆识别码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或者,
接收由所述桩云平台发送的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车辆识别码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车辆识别码与注册信息中的车辆识别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继续判断所述注册信息中的账户余额是否充足;若充足,则确定鉴权成功。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时,获得所述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后,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所述第二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后,向所述桩云平台发送启动充电的第一控制指令,以使得所述桩云平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启动对应的充电桩进行充电。
12.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当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
预验证单元,用于基于识别出的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预验证;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当确定预验证成功时,在启动充电之前,获得针对所述车辆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所述第一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时,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所述第二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车辆的车辆识别码确定的;所述第一鉴权结果和所述第二鉴权结果用于判断是否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用户的注册信息,所述注册信息包括:用户名称、账户信息、身份信息、车辆特征信息以及所述生物特征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还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当车辆需要充电时,发送充电请求,以使得所述桩云平台能基于所述充电请求为所述车辆分配充电站及充电桩。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单元具体用于:
利用预先训练好的车辆识别模型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车牌号、车辆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所述抓拍图像为车头图像或车尾图像。
16.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预验证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与所述注册信息中的车辆特征信息进行一一比对;
若确定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中车辆的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与所述注册信息中的车辆颜色、车辆品牌及车型中有至少一个相一致时,则通过预验证。
17.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发送单元具体还用于:
基于识别出的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预验证,若确定未通过验证时,向关联的报警平台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中包括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接收由所述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用户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根据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获得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或者,
接收由所述桩云平台发送的针对所述车辆的所属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与注册信息中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一一匹配;
判断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注册信息中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是否能一一匹配成功,若能匹配成功,则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用于:
接收由所述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识别码;根据所述当前车辆识别码对所述用户进行鉴权,获得所述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或者,
接收由所述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第二鉴权结果。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判断所述当前车辆识别码与注册信息中的车辆识别码是否一致,若一致,则继续判断所述注册信息中的账户余额是否充足;若充足,则确定鉴权成功。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发送单元具体还用于:
当确定所述第二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后,向所述桩云平台发送启动充电的第一控制指令,以使得所述桩云平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启动对应的充电桩进行充电。
23.一种充电认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桩云平台、车云平台及服务器;
所述车云平台,用于将车辆位置信息及充电参数信息发送至桩云平台;
所述桩云平台,用于基于所述车辆位置信息及充电参数信息为所述车辆分配充电站及充电桩;
所述服务器,用于当所述车辆进入充电站之前,获得由桩云平台发送的所述车辆的抓拍图像,对所述抓拍图像进行识别,获得所述车辆的当前车辆特征信息;
基于识别出的所述当前车辆特征信息对所述车辆进行预验证;
当确定预验证成功时,在启动充电之前,获得所述用户的第一鉴权结果;所述第一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的,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包括:指纹、声纹及虹膜中的至少一种;
当确定所述第一鉴权结果为鉴权成功时,获得所述用户的第二鉴权结果;所述第二鉴权结果是根据所述车辆的车辆识别码确定的;所述第一鉴权结果和所述第二鉴权结果用于判断是否对所述车辆进行充电。
2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560938.4A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充电认证方法、服务器、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Pending CN11390537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0938.4A CN113905375A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充电认证方法、服务器、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60938.4A CN113905375A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充电认证方法、服务器、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905375A true CN113905375A (zh) 2022-01-07

Family

ID=79186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60938.4A Pending CN113905375A (zh) 2020-06-18 2020-06-18 一种充电认证方法、服务器、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90537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3993A (zh) * 2022-02-28 2022-05-10 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识别匹配方法及终端
CN114999174A (zh) * 2022-06-06 2022-09-02 浙江绿驹车业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产品认证方法及其系统
CN117523734A (zh) * 2024-01-05 2024-02-06 深圳市喂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车辆唯一标识识别的无感支付方法及服务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23663A1 (de) * 2014-11-20 2016-06-0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Authentifizierung einer Berechtigung eines Benutzers eines Kraftfahrzeuges, Kraftfahrzeug und Computerprogramm
CN107277033A (zh) * 2017-07-03 2017-10-20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充换电设备和待充换电对象的鉴权方法和系统
CN109204018A (zh) * 2018-09-17 2019-01-15 江苏万帮德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0570597A (zh) * 2019-08-30 2019-12-13 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4223663A1 (de) * 2014-11-20 2016-06-09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Verfahren zur Authentifizierung einer Berechtigung eines Benutzers eines Kraftfahrzeuges, Kraftfahrzeug und Computerprogramm
CN107277033A (zh) * 2017-07-03 2017-10-20 上海蔚来汽车有限公司 充换电设备和待充换电对象的鉴权方法和系统
CN109204018A (zh) * 2018-09-17 2019-01-15 江苏万帮德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动汽车的智能充电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N110570597A (zh) * 2019-08-30 2019-12-13 南京领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身份识别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63993A (zh) * 2022-02-28 2022-05-10 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识别匹配方法及终端
CN114463993B (zh) * 2022-02-28 2023-02-28 福建时代星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识别匹配方法及终端
CN114999174A (zh) * 2022-06-06 2022-09-02 浙江绿驹车业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产品认证方法及其系统
CN114999174B (zh) * 2022-06-06 2023-10-31 浙江绿驹车业有限公司 电动自行车产品认证方法及其系统
CN117523734A (zh) * 2024-01-05 2024-02-06 深圳市喂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车辆唯一标识识别的无感支付方法及服务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5359B (zh) 一种充电鉴权方法、装置、系统及充电系统
CN113905375A (zh) 一种充电认证方法、服务器、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3815453B (zh) 一种充电方法、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6714168B (zh) 基于距离激活的自动鉴权方法和系统
CN111275833A (zh) 基于etc的停车场收费方法、etc天线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1784856B (zh) 基于etc的路边停车欠费追缴方法、系统和存储介质
CN113256887B (zh) 电动车的无感充电支付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584309B (zh) 一种锁车方法、服务器、系统、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13173096B (zh)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系统
CN109509267A (zh) 基于车牌识别的防篡改加密算法移动支付方法
CN110599611A (zh) Etc车道控制通行的方法和设备
CN110796059A (zh) 试驾控制方法及系统、云平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1669680U (zh) 基于etc的停车场收费系统
CN112907832A (zh) 加油事件的处理方法、视频处理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643489B (zh)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公交pos机
CN114495302A (zh) 车辆扣费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CN111563745B (zh) 车辆不停车支付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2348218A (zh) 一种基于视觉检测系统的即插即充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202809A (zh) 一种用于车辆的支付方法、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070919A (zh) Etc扣费异常时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862200A (zh) 共享汽车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12802213B (zh) 一种不停车电子收费中车载控制器的激活方法及激活系统
CN113525151B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方法以及相关设备
CN113905376A (zh) 充电鉴权方法、服务器、系统、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8961765A (zh) 停车场的进场管理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5

Address after: 313300 room 101-27, building 1, No. 236, Lingyan Road, Lingfeng street, Anji County,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self declaration)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Anji Zhidian Hold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20 unit 3805-3815, 38 / F, building 8, 91 Jianguo Road, Chaoya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CHEZHUBANG (BEIJING) TECHNOLOGY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