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8861B - 回转支承用滚道清油结构、封堵塞及清油方法 - Google Patents

回转支承用滚道清油结构、封堵塞及清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8861B
CN113898861B CN202111502517.7A CN202111502517A CN113898861B CN 113898861 B CN113898861 B CN 113898861B CN 202111502517 A CN202111502517 A CN 202111502517A CN 113898861 B CN113898861 B CN 1138988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raceway
slewing bearing
oil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025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98861A (zh
Inventor
宋铁
张磊
张羽
傅航
张成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ote Transmiss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025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88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98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8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988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8861B/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6614 priority patent/WO2023103389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NLUBRICATING
    • F16N31/00Means for collecting, retaining, or draining-off lubricant in or on machines or apparatus
    • F16N31/02Oil catchers; Oil wip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58Raceways; Race rings
    • F16C33/583Details of specific parts of rac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3/00Parts of bearings; Special methods for making bearings or parts thereof
    • F16C33/30Parts of ball or roller bearings
    • F16C33/66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 F16C33/6603Special parts or details in view of lubrication with grease as lubricant
    • F16C33/6622Details of supply and/or removal of the grease, e.g. purging greas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转支承用滚道清油结构、封堵塞及清油方法,其中,清油结构包括:支撑块,适于放置在滚道内;清洁片,清洁片呈环形结构,并且清洁片设置在支撑块上,清洁片适于与回转支承的滚道的内壁配合。上述结构中,清洁片能够将滚道内的旧润滑脂清理干净,避免了新旧润滑脂混用的情况,从而保证后续润滑性能。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回转支承更换润滑脂时新润滑脂存在浪费、新旧润滑脂混用影响润滑性能的问题。

Description

回转支承用滚道清油结构、封堵塞及清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转支承用滚道清油结构、封堵塞及清油方法。
背景技术
回转支承作为机械的基础元件,主要起连接和传动作用,并实现回转功能,因此也比喻为“机械的关节”,其广泛应用于起重机、挖掘机以及风电、军事、科研、医疗等众多领域。回转支承作为两结构之间相对运动的连接件,需同时承受轴向力和径向力。因此回转支承是机械传动所必须的重要传力元件。回转支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入润滑脂来润滑钢球与滚道,从而起到保护钢球与滚道的作用,进而提升回转支承的寿命。润滑脂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补充并更换以保证钢球与滚道之间的油膜正常,且工程机械等设备使用工况复杂,在工程机械工作时,回转支承常有淋雨、涉水等情况。滚道内部进水后,润滑脂受污染后腐化速度加快,影响润滑性能,因此润滑脂的更换是回转支承使用过程中的重要操作。
现有技术中的回转支承的润滑脂更换过程为:向置于内圈或外圈的油孔注入润滑脂,新润滑脂大量注入后,在滚道内部挤压旧润滑脂,并使旧润滑脂排出滚道外部。上述方案中,需要大量的新润滑脂挤压旧润滑脂,故会造成润滑脂的浪费,且新旧润滑脂混用影响润滑性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回转支承更换润滑脂时新润滑脂存在浪费、新旧润滑脂混用影响润滑性能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回转支承用滚道清油结构、封堵塞及清油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回转支承用滚道清油结构,包括:支撑块,适于放置在滚道内;清洁片,清洁片呈环形结构,并且清洁片设置在支撑块上,清洁片适于与回转支承的滚道的内壁配合。
可选地,清洁片的内侧壁和支撑块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
可选地,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清洁片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定位槽以及设置在支撑块的外侧壁上的定位块,定位块位于第一定位槽内。
可选地,清油结构还包括两个定位片,定位片为环形结构,且定位片套设在支撑块外,并且两个定位片分别位于清洁片的外侧。
可选地,定位片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适于与定位块配合,定位块上设置有缺口,支撑块的外侧壁沿轴向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部,其中,两个定位片中靠近定位凸部的定位片与定位凸部抵接,远离定位凸部的定位片位于缺口处。
可选地,清洁片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第一凸起结构适于与滚道内的凹槽配合,或者,第一凸起结构适于被夹设在回转支承的内圈和外圈之间,定位片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第二凸起结构与第一凸起结构的形状适配并且对应设置。
可选地,第一定位槽与第一凸起结构对应设置,靠近定位凸部的定位片的第二定位槽与第二凸起结构对应设置,远离定位凸部的定位片的第二定位槽与第二凸起结构错位设置。
可选地,清洁片的外轮廓凸出于定位片的外轮廓。
可选地,支撑块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陷部。
可选地,支撑块的端面上设置有适于与钢球配合的配合凹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回转支承的封堵塞,包括:塞体,塞体上设置有观察孔,观察孔沿塞体的轴向贯通于塞体的两端;销体,可移动的设置在观察孔内,销体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销体处于第一位置时,销体的底部位于观察孔内,销体处于第二位置时,销体的底部突出于观察孔,并位于塞体外,其中,塞体适于安装在回转支承的堵塞孔内,并且当上述的清油结构通过塞体时,清油结构将销体由第二位置推顶至第一位置。
可选地,销体上设置有扩径段,观察孔包括与扩径段适配的扩孔段,其中,扩径段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扩孔段包括内螺纹段和光孔段,外螺纹段和内螺纹段配合。
可选地,塞体的底面上设置有避让槽,避让槽适于与上述的清油结构的第一凸起结构配合,避让槽沿塞体的径向方向延伸,并且避让槽与观察孔连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回转支承的清油方法,回转支承包括相对设置的内圈和外圈,内圈和外圈围成滚道,滚道内设置有多个钢球,相邻的钢球之间设置有分隔件,外圈上设置有堵塞孔,堵塞孔内设置有上述的封堵塞,清油方法包括:步骤S1:主机停机,将封堵塞从堵塞孔内取出,并将分隔件从堵塞孔处取出;步骤S2:将上述的清油结构从堵塞孔处装入至滚道内,并使清油结构位于两个钢球之间;步骤S3:将封堵塞装入至堵塞孔内,并使销体保持在第一位置;步骤S4:主机启动,使回转支承的内圈和外圈相对转动,清油结构的清洁片将滚道内的油刮下;步骤S5:清油结束后,主机停机,使销体处于第二位置,并使回转支承的内圈和外圈相对转动,当销体由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时,使回转支承的内圈和外圈相对静止,将封堵塞从堵塞孔中取出,并将清油结构从堵塞孔处取出。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回转支承,包括:内圈;外圈,环绕设置在内圈外,内圈和外圈围成滚道,滚道内设置有多个钢球,其中,滚道采用上述的清油结构进行清洁。
可选地,内圈和外圈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需要对回转支承的润滑脂进行更换时,将清油结构装入至回转支承的滚道内,然后使得主机启动,清油结构在回支承的滚道内滑动,在清油结构滑动的过程中,清洁片将滚道内的旧润滑脂刮下。清洁完毕后,将附带着旧润滑脂的清油结构取出,并从油孔注入新润滑脂。利用上述的清油结构对回转支承更换润滑脂,一方面不必再用大量新润滑脂挤压排出旧润滑脂,因此注入与滚道适配的新润滑脂即可,减少了润滑脂的浪费;另一方面,清洁片能够将滚道内的旧润滑脂清理干净,避免了新旧润滑脂混用的情况,保证后续润滑性能。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回转支承更换润滑脂时新润滑脂存在浪费,并且新旧润滑脂混用影响润滑性能的问题。
2、本回转支承区别于传统回转支承保养方式。换油保养时,旧润滑脂通过清油结构清理彻底,不易混油,可有效提高润滑脂使用寿命。
3、本回转支承采用四点均布紧定螺钉和定位销固定塞体,便于堵塞拆卸和定位,防止螺钉错牙的情况。
4、双重紧定螺钉设计,可有效起到螺钉防松作用。
5、塞体上有观察孔,可观察滚道内油脂情况。
6、观察孔上有可拆卸销体,清油结构在滚道内清擦旋转清擦后推顶销体,可提示清油结构的位置,便于使用和拆卸。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安装了本发明的清油结构和封堵塞回转支承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的清油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3中清油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3中清油结构的支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6中C处放大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3中清油结构的清洁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3中清油结构的靠近定位凸部的定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3中清油结构的远离定位凸部的定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封堵塞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1中封堵塞的剖视示意图;
图13示出了图12的D处放大示意图;
图14示出了图11中封堵塞的销体处于第一位置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15示出了图14中E处放大示意图;
图16示出了图11中封堵塞的销体处于第二位置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17示出了图16中F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支撑块;11、定位凸部;12、环形凹陷部;13、配合凹面;20、清洁片;21、第一凸起结构;30、定位结构;31、第一定位槽;32、定位块;321、缺口;33、第二定位槽;40、定位片;41、第二凸起结构;50、塞体;51、观察孔;511、扩孔段;5111、内螺纹段;5112、光孔段;52、避让槽;60、销体;61、扩径段;100、内圈;200、外圈;201、堵塞孔;300、滚道;400、钢球;500、密封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回转支承用滚道的清油结构包括支撑块10和清洁片20。其中,清洁片20呈环形结构,并且清洁片20套设在支撑块10外。进一步地,清洁片20适于与回转支承的滚道300的内壁配合。
结合图1和图2的内容,利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需要对回转支承的润滑脂进行更换时,将清油结构装入至回转支承的滚道300内,然后使得主机启动,清油结构在回支承的滚道300内滑动,在清油结构滑动的过程中,清洁片20将滚道300内的旧润滑脂刮下。清洁完毕后,将附带着旧润滑脂的清油结构取出,并从油孔注入新润滑脂。利用上述的清油结构对回转支承更换润滑脂,一方面不必再用大量新润滑脂挤压排出旧润滑脂,因此注入与滚道适配的新润滑脂即可,减少了润滑脂浪费的情况;另一方面,清洁片能够将滚道内的旧润滑脂清理干净,避免了新旧润滑脂混用的情况,保证后续润滑性能。因此本实施例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回转支承更换润滑脂时新润滑脂存在浪费,并且新旧润滑脂混用影响润滑性能的问题。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块10的截面形状呈圆形,进而使得清油结构能够与回转支承的滚道300形状相适配,相应地,清洁片20的外形为圆环形结构。由于在实际润滑脂清理过程中,清洁片20的外侧与滚道300的内壁紧密接触,因此支撑块10的截面形状也可以为其他的形状。
如图1所示,在回转支承的润滑脂清理过程中,清洁片20的外侧与滚道300的内壁紧密贴合,进而起到对滚道300内的旧润滑脂进行清理的效果。优选地,清洁片20的材质可为海绵、绢布、无尘纸、石棉等等。
如图3和4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清洁片20的内侧壁和支撑块10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30。具体而言,上述的定位结构30用于固定支撑块10和清洁片20之间的周向的相对位置,进而使得二者之间保持位置固定。同时,定位结构30也能够便于支撑块10和清洁片20之间的安装。
如图6至图8所述,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定位结构30包括设置在清洁片20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定位槽31以及设置在支撑块10的外侧壁上的定位块32,定位块32位于第一定位槽31内。具体而言,定位块32为一个长条形结构,定位块32沿着支撑块10的轴向进行延伸。在进行装配时,清洁片20套设在支撑块10上,并且使定位块32嵌入至第一定位槽31内,即可使得支撑块10和清洁片20之间的周向相对位置被固定。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清油结构还包括两个定位片40,定位片40为环形结构,定位片40套设在支撑块10外,并且两个定位片40分别位于清洁片20的外侧。具体而言,如上述所述,清洁片20由软质材料制成,因此两个定位片40能够对清洁片20起到夹持定位的作用,同时也能够保证清洁片20的外端能够与滚道300的内壁紧贴。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清洁片20设置为两个,从而使得清洁片20具有足够的厚度。两个清洁片20沿支撑块10的轴向相邻设置。当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来适配性地调整清洁片20的具体数量。
如图4、图6至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定位片4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33,第二定位槽33适于与定位块32配合。定位块32上设置有缺口321。支撑块10的外侧壁的沿轴向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部11。其中,两个定位片40中靠近定位凸部11的定位片40与定位凸部11抵接,远离定位凸部11的定位片40位于缺口321处。
具体而言,结合图6和图7可以看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定位凸部11为一个环形的凸起结构,上述的定位块32与定位凸部11连接,从而使得二者形成了类似于“T”型结构。同时,定位块32的背离定位凸部11的一侧设置有缺口321,缺口321的宽度与定位片40的厚度相适配。
结合图6还可以看到,本实施例中定位块32为多个,多个定位块32沿支撑块10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每个定位块32上均设置有缺口321,并且每个定位块32上的缺口321处于同一轴向位置。
基于上述结构,本实施例的清油结构的实际装配过程为:
1、将一个定位片40套设在支撑块10外,并使第二定位槽33套设在定位块32外。向里推动该定位片40,并使该定位片40与定位凸部11抵接接触;
2、将两个清洁片20套设在支撑块10外,并使第一定位槽31套设在定位块32外;
3、将另一个定位片40套设在支撑块10外,并使第二定位槽33套设在定位块32外,调整该定位片40在的轴向位置,并使其与缺口321处于同一位置;
4、沿周向转动第二个安装的定位片40,并使该定位片40的第二定位槽33与缺口321错位,从而固定该定位片40的轴向位置。
通过上述安装步骤,即可固定清洁片20的沿周向和轴向的位置,同时能够使两个定位片40夹紧清洁片20。
如图2、图8至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清洁片2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21。第一凸起结构21适于与滚道300内的凹槽配合,或者,第一凸起结构21适于被夹设在回转支承的内圈100和外圈200之间。定位片4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41,第二凸起结构41与第一凸起结构21的形状适配并且对应设置。
具体而言,结合图2可以看出,滚道300内设置有凹槽,该凹槽用于回转支承在使用过程中储存润滑脂。清洁片20安装在滚道300内后,第一凸起结构21伸入至凹槽内,进而使得清洁片20在滚道300内滑动时,能够将凹槽内的旧润滑脂进行清擦。
结合图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回转支承包括内圈100和外圈200,内圈100和外圈200安装后,围成了上述的滚道300,但内圈100和外圈200的竖直面之间会形成间隙。第一凸起结构21还可以伸入至上述的间隙内,进而对内圈100和外圈200之间的间隙内的润滑脂进行清擦。
如图8所述,清洁片20上设置有三个第一凸起结构21,其中两个第一凸起结构21相对设置,该两个第一凸起结构21分别用于清擦内圈100的凹槽和外圈200的凹槽。第三个第一凸起结构21位于上述两个第一凸起结构21之间,该第一凸起结构用于清擦内圈100和外圈200之间的间隙。
如图9和图10所示,两个定位片40上同样设置有三个第二凸起结构41,并且三个第二凸起结构41与三个第一凸起结构21的形状和分布位置相适配,从而使得两个第二凸起结构41能够夹持住第一凸起结构21,使得第一凸起结构21能够保持形状,保证清擦效果。
当然,上述的第一凸起结构21的具体形状和设置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回转支承的实际结构来进行适配性的调整,第二凸起结构41的具体形状和设置数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第一凸起结构21的具体形状和数量进行适配性地设计。
如图8至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槽31与第一凸起结构21对应设置,靠近定位凸部11的定位片40的第二定位槽33与第二凸起结构41对应设置,远离定位凸部11的定位片40的第二定位槽33与第二凸起结构41错位设置。
具体而言,如上述所述,本实施例中设置有多个定位块32,因此相应地,第一定位槽31也为多个。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定位块32和第一定位槽31均设置为四个,其中三个第一定位槽31的位置与上述的三个第一凸起结构21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定位片40上也设置有四个第二定位槽33,其中,在两个定位片40中的靠近定位凸部11的定位片中,三个第二定位槽33与上述的三个第二凸起结构41对应设置。对于在两个定位片40中的远离定位凸部11的定位片而言,由于其安装时需要进行周向旋转,因此其个第二定位槽33与上述的三个第二凸起结构41错位设置,以保证其进行旋转后,第二凸起结构41能够与第一凸起结构21位置对应。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清洁片20的外轮廓凸出于定位片40的外轮廓。具体而言,上述结构使得清洁片20的外侧面能够与滚道300以及滚道300内的凹槽紧密配合,并且防止定位片40与滚道300的内侧壁摩擦接触,进而防止硬质(本实施例为金属)的定位片40划伤滚道300的内壁。
如图3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支撑块1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陷部12。具体而言,在清油结构滑动的过程中,被清擦的润滑脂能够被聚集至环形凹陷部12内,并得到储存。清理结束后,被清擦的旧油脂与清油结构一同被取出。因此环形凹陷部12起到了储存旧润滑脂的效果。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支撑块10的端面上设置有适于与钢球400配合的配合凹面13。具体而言,在实际装配过程中,清油结构被安装在相邻的两个钢球400之间,因此配合凹面13被设置为球冠面。上述的配合凹面13一方面能够使得支撑块10与钢球400之间配合的更紧密,另一方面,清油结构在滚道300内移动时,配合凹面13的顶边也能够将钢球400表面的旧油脂清擦下来,从而加强清油效果。
如图11至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回转支承的封堵塞包括塞体50和销体60。其中,塞体50上设置有观察孔51,观察孔51沿塞体50的轴向贯通塞体50的两端。销体60,可移动地设置在观察孔51内,销体6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销体60处于第一位置时,销体60的底部位于观察孔51内,销体60处于第二位置时,销体60的底部突出于观察孔51,并位于塞体50外。进一步地,塞体50适于安装在回转支承的堵塞孔201内,并且当上述的清油结构通过塞体50时,清油结构将销体60由第二位置推顶至第一位置。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封堵塞用于安装在回转支承的外圈200的堵塞孔201内。在回转支承正常运转时,销体60保持在第一位置。同时,销体60可以从塞体50的观察孔51上拆卸下来,从而使得操作人员可以观察回转支承内的润滑脂的情况。在需要进行清油操作时,先将塞体50从堵塞孔201中拆卸下来,然后将清油结构通过堵塞孔201处安装至滚道300内,再将塞体50装入至堵塞孔201内。清油结束后,将销体60置于第二位置,此时使回转支承的内圈100和外圈相对转动,滚道300内的清油结构移动至通过销体60所在位置时,清油结构将销体60推动至第二位置,此时操作人员即可判断清油结构位于塞体50的下方,拆卸下塞体50后即可将清油结构从堵塞孔201处拆出。
进一步地,结合图2和图11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塞体50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带螺纹的柱状凹槽,堵塞孔201的内壁上对应的位置处也设置有带螺纹的柱状凹槽,当塞体50置于堵塞孔201内后,使得塞体50和堵塞孔201之间形成螺纹孔。塞体50和堵塞孔201之间采用双层压紧螺钉进行固定。优选地,塞体50和堵塞孔201之间还设置有定位销,进而使得能够使上述的柱状凹槽对齐。进一步优选地,塞体50的中部设置有螺纹孔,外部施力工具可旋入至螺纹孔后与塞体50相对固定,进而可以通过外部施力工具向塞体50施加向外的拉力,并便于拆除塞体50。
如图12至图17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销体60上设置有扩径段61,观察孔51包括与扩径段61适配的扩孔段511。其中,扩径段6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扩孔段511包括内螺纹段5111和光孔段5112,外螺纹段和内螺纹段5111配合。
具体而言,扩径段61的直径大于销体60其他位置的直径,扩孔段511的直径大于观察孔51的其他位置的直径。结合图15和图17,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当扩径段61位于内螺纹段5111的位置时,销体60被固定在塞体50上。当旋转销体60并使得销体60相对于塞体50向外移动(也即图14和图16的右侧)时,可以将销体60从塞体50上拆卸下来,从而便于通过观察孔51查看滚道300内的润滑脂的情况。当旋转销体60并使得销体60相对于塞体50向内移动(也即图14和图16的左侧)时,销体60即运动至光孔段5112内。由于光孔段5112的长度大于扩径段61的长度,因此销体60在轴向上相对于塞体50可移动。结合图17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扩径段61的两侧分别被台阶面和螺纹结构所限位,因此销体60不会相对于塞体50脱出。
优选地,销体60的外端设置有六方头,进而便于采用扳手对销体60进行施力。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塞体50的底面上设置有避让槽52,避让槽52适于与上述的清油结构的第一凸起结构21配合,避让槽52沿塞体50的径向方向延伸,并且避让槽52与观察孔51连通。具体而言,避让槽52与滚道300内凹槽适配且连通。当塞体50安装在堵塞孔201内时,避让槽52即形成了凹槽的一部分。因此清油结构在滚道300内滑动时,第一凸起结构21在凹槽内滑动,并且也会经过避让槽52。
结合图16所示,当销体60处第二位置时,销体60的底端位于避让槽52内,因此当清油结构通过塞体50时,第一凸起结构21推顶销体60的底端的斜面,并使销体60向外运动至第一位置。此时操作人员可以看到销体60向外运动,进而可以确定清油结构已经位于塞体50的下方。此时操作人员可以将塞体50从堵塞孔201中拆除,并将清油结构从堵塞孔201处取出。
因此,上述的结构起到了快速定位清油结构和快速取出清油结构的效果。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回转支承的清油方法,如图1和图2所示,回转支承包括相对设置的内圈100和外圈200,内圈100和外圈200围成滚道300。滚道300内设置有多个钢球400,相邻的钢球400之间设置有分隔件。外圈200上设置有堵塞孔201,堵塞孔201内设置有上述的封堵塞,清油方法包括:
步骤S1:主机停机,将封堵塞从堵塞孔201内取出,并将分隔件从堵塞孔201处取出;
步骤S2:将上述的清油结构从堵塞孔201处装入至滚道300内,并使清油结构位于两个钢球400之间;
步骤S3:将封堵塞装入至堵塞孔201内,并使销体60保持在第一位置;
步骤S4:主机启动,使回转支承的内圈100和外圈200相对转动,清油结构的清洁片20将滚道300内的油刮下;
步骤S5:清油结束后,主机停机,使销体60处于第二位置,并使回转支承的内圈100和外圈200相对转动,当销体60由第二位置运动至第一位置时,使回转支承的内圈100和外圈200相对静止,将封堵塞从堵塞孔201中取出,并将清油结构从堵塞孔201处取出。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回转支承,回转支承包括内圈100和外圈200。其中,外圈200环绕设置于内圈100外,内圈100和外圈200之间围成滚道300。滚道300内设置有多个钢球400。进一步地,滚道300采用上述的清油结构进行清洁。
如图2所示,内圈100和外圈200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500。优选地,密封结构500包括两个密封圈。内圈100的外表面的上侧设置有安装环槽,上侧的密封圈嵌入至内圈100的安装环槽内,并且该密封圈与外圈200的上表面抵接。外圈200的外表面的下侧设置有安装环槽,下侧的密封圈嵌入至外圈200的安装环槽内,并且该密封圈与内圈100的下表面抵接。
根据上述描述,本专利申请具有以下优点:
1、本回转支承区别于传统回转支承保养方式。换油保养时,旧润滑脂通过清油结构清理彻底,不易混油,可有效提高润滑脂使用寿命;
2、本回转支承采用四点均布紧定螺钉和定位销固定塞体,便于堵塞拆卸和定位,防止螺钉错牙的情况;
3、双重紧定螺钉设计,可有效起到螺钉防松作用;
4、塞体上有观察孔,可观察滚道内油脂情况;
5、观察孔上有可拆卸销体,清油结构在滚道内清擦旋转清擦后推顶销体,可提示清油结构的位置,便于使用和拆卸。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的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1)

1.一种回转支承用滚道清油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块(10),适于放置在滚道(300)内;
清洁片(20),所述清洁片(20)呈环形结构,并且所述清洁片(20)设置在所述支撑块(10)上,所述清洁片(20)适于与回转支承的滚道(300)的内壁配合;
所述清洁片(20)的内侧壁和所述支撑块(10)的外侧壁之间设置有定位结构(30),所述定位结构(30)包括设置在所述清洁片(20)的内侧壁上的第一定位槽(31)以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块(10)的外侧壁上的定位块(32),所述定位块(3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槽(31)内;
所述清油结构还包括两个定位片(40),所述定位片(40)为环形结构,且所述定位片(40)套设在所述支撑块(10)外,并且两个所述定位片(40)分别位于所述清洁片(20)的外侧;
所述定位片(40)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定位槽(33),所述第二定位槽(33)适于与所述定位块(32)配合,所述定位块(32)上设置有缺口(321),所述支撑块(10)的外侧壁沿轴向的一端设置有定位凸部(11),
其中,两个所述定位片(40)中靠近所述定位凸部(11)的所述定位片(40)与所述定位凸部(11)抵接,远离所述定位凸部(11)的所述定位片(40)位于缺口(321)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片(2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凸起结构(21),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1)适于与所述滚道(300)内的凹槽配合,或者,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1)适于被夹设在回转支承的内圈(100)和外圈(200)之间,所述定位片(4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凸起结构(41),所述第二凸起结构(41)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1)的形状适配并且对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槽(31)与所述第一凸起结构(21)对应设置,靠近所述定位凸部(11)的所述定位片(40)的所述第二定位槽(33)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41)对应设置,远离所述定位凸部(11)的所述定位片(40)的所述第二定位槽(33)与所述第二凸起结构(41)错位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片(20)的外轮廓凸出于所述定位片(40)的外轮廓。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0)的外侧壁上设置有环形凹陷部(12)。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油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10)的端面上设置有适于与钢球(400)配合的配合凹面(13)。
7.一种回转支承的封堵塞,其特征在于,包括:
塞体(50),所述塞体(50)上设置有观察孔(51),所述观察孔(51)沿所述塞体(50)的轴向贯通于所述塞体(50)的两端;
销体(60),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观察孔(51)内,所述销体(60)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销体(6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销体(60)的底部位于所述观察孔(51)内,所述销体(6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销体(60)的底部突出于所述观察孔(51),并位于所述塞体(50)外,
其中,所述塞体(50)适于安装在回转支承的堵塞孔(201)内,并且当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油结构通过所述塞体(50)时,所述清油结构将所述销体(60)由所述第二位置推顶至所述第一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堵塞,其特征在于,所述销体(60)上设置有扩径段(61),所述观察孔(51)包括与所述扩径段(61)适配的扩孔段(511),其中,所述扩径段(61)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扩孔段(511)包括内螺纹段(5111)和光孔段(5112),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段(5111)配合。
9.一种回转支承的清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支承包括相对设置的内圈(100)和外圈(200),所述内圈(100)和所述外圈(200)围成滚道(300),所述滚道(300)内设置有多个钢球(400),相邻的钢球(400)之间设置有分隔件,所述外圈(200)上设置有堵塞孔(201),所述堵塞孔(201)内设置有如权利要求7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封堵塞,所述清油方法包括:
步骤S1:主机停机,将所述封堵塞从所述堵塞孔(201)内取出,并将所述分隔件从所述堵塞孔(201)处取出;
步骤S2:将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油结构从所述堵塞孔(201)处装入至所述滚道(300)内,并使所述清油结构位于两个所述钢球(400)之间;
步骤S3:将所述封堵塞装入至所述堵塞孔(201)内,并使所述销体(60)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
步骤S4:主机启动,使所述回转支承的所述内圈(100)和所述外圈(200)相对转动,所述清油结构的所述清洁片(20)将所述滚道(300)内的油刮下;
步骤S5:清油结束后,主机停机,使所述销体(60)处于第二位置,并使回转支承的所述内圈(100)和所述外圈(200)相对转动,当所述销体(60)由所述第二位置运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使回转支承的所述内圈(100)和所述外圈(200)相对静止,将所述封堵塞从所述堵塞孔(201)中取出,并将所述清油结构从堵塞孔(201)处取出。
10.一种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圈(100);
外圈(200),环绕设置在所述内圈(100)外,所述内圈(100)和所述外圈(200)围成滚道(300),所述滚道(300)内设置有多个钢球(400),
其中,所述滚道(300)采用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清油结构进行清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回转支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圈(100)和所述外圈(200)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500)。
CN202111502517.7A 2021-12-10 2021-12-10 回转支承用滚道清油结构、封堵塞及清油方法 Active CN1138988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2517.7A CN113898861B (zh) 2021-12-10 2021-12-10 回转支承用滚道清油结构、封堵塞及清油方法
PCT/CN2022/106614 WO2023103389A1 (zh) 2021-12-10 2022-07-20 回转支承用滚道清油结构、封堵塞及清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02517.7A CN113898861B (zh) 2021-12-10 2021-12-10 回转支承用滚道清油结构、封堵塞及清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8861A CN113898861A (zh) 2022-01-07
CN113898861B true CN113898861B (zh) 2022-03-01

Family

ID=790254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02517.7A Active CN113898861B (zh) 2021-12-10 2021-12-10 回转支承用滚道清油结构、封堵塞及清油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98861B (zh)
WO (1) WO20231033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8861B (zh) * 2021-12-10 2022-03-01 索特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回转支承用滚道清油结构、封堵塞及清油方法
CN114962458B (zh) * 2022-05-16 2024-01-23 马鞍山经纬回转支承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gv专用薄型回转支承
CN116066471B (zh) * 2023-04-06 2023-06-16 索特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隔离件、回转支承及作业机械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2416A (en) * 1992-12-01 1996-02-20 Skf Industrial Trading & Development Co. B.V. Rolling element bearing system with a filtering seal
CN201747524U (zh) * 2010-08-19 2011-02-16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变桨系统
CN210135436U (zh) * 2019-05-17 2020-03-10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油污清理装置及起重机
CN210484391U (zh) * 2019-09-04 2020-05-08 徐州金马回转支承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清油功能的回转轴承
CN212377104U (zh) * 2019-12-31 2021-01-19 徐州东方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清油功能的回转轴承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372058A (ja) * 2001-06-15 2002-12-26 Nsk Ltd 転がり軸受
EP3279490B1 (en) * 2008-06-17 2019-04-17 Jtekt Corporation Cylindrical roller bearing
JP6318880B2 (ja) * 2014-06-05 2018-05-09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軸受及び軸受メンテナンス方法
CN113898861B (zh) * 2021-12-10 2022-03-01 索特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回转支承用滚道清油结构、封堵塞及清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2416A (en) * 1992-12-01 1996-02-20 Skf Industrial Trading & Development Co. B.V. Rolling element bearing system with a filtering seal
CN201747524U (zh) * 2010-08-19 2011-02-16 三一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及其变桨系统
CN210135436U (zh) * 2019-05-17 2020-03-10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油污清理装置及起重机
CN210484391U (zh) * 2019-09-04 2020-05-08 徐州金马回转支承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清油功能的回转轴承
CN212377104U (zh) * 2019-12-31 2021-01-19 徐州东方回转支承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自动清油功能的回转轴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8861A (zh) 2022-01-07
WO2023103389A1 (zh) 2023-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98861B (zh) 回转支承用滚道清油结构、封堵塞及清油方法
US8281896B2 (en) Drain plug housing and drain plug apparatus for use with oil pans
EP3014149A2 (de) Radialwellendichtung
CN109723724B (zh) 一种方便润滑的支撑轴承
JP2008208974A (ja) ボールねじ用スクレーパおよびボールねじ装置ならびに電動射出成型機。
CN110701468A (zh) 一种钢丝绳润滑装置
CN110513392A (zh) 一种便于更换滚子的轴承
JP2010180932A (ja) 一方向クラッチの封止構造
BR102015024904A2 (pt) montagem de tampão, mancal de rolamento que compreende tal montagem de tampão e máquina que compreende tal mancal de rolamento
JP2006234039A (ja) 給油ユニット交換可能なリニアガイドウェー
CN204934633U (zh) 一种数控滚齿机尾座活动顶尖
BRPI0401116B1 (pt) junta universal com conjunto de vedação de retenção de copo de mancal e método de montagem de uma junta universal
WO2013082026A1 (en) End cap for a bearing assembly
CN115013713A (zh) 一种用于航空器机轮轴承的压力注油方法和装置
US20200361200A1 (en) Machine and oil product
WO2019043893A1 (ja) 異物除去装置及びこの異物除去装置を備える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CN219242444U (zh) 一种具有储存润滑油结构的调心球轴承套圈
CN220160415U (zh) 一种磨煤机螺母涂抹二硫化钼装置
CN108951325B (zh) 一种铁路养护装置
CN215890785U (zh) 一种具有自润滑性能的单开缝向心关节轴承
CN218325811U (zh) 圆柱滚子轴承的组合保持架
CN218780650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调心轴承保持架
CN220268207U (zh) 一种防尘的圆锥滚子轴承
CN209839643U (zh) 用于zj19卷接机组胶辊滚针轴承的注脂清洁工装
CN217153743U (zh) 一种便于脂润滑注油的调心滚子轴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