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95386A - 一种车辆及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辆及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95386A
CN113895386A CN202111161607.4A CN202111161607A CN113895386A CN 113895386 A CN113895386 A CN 113895386A CN 202111161607 A CN202111161607 A CN 202111161607A CN 113895386 A CN113895386 A CN 1138953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ositioning
support
skyhook
preventing deterio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160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明光
贠涛
马军
魏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ntu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160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953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953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953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34Protecting non-occupants of a vehicle, e.g. pedestri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其包括:前保中部支架,其上设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上贯穿设有定位通道,所述定位通道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第二定位件,其设置在前端框架上,并包括第一部分,以及连接在第一部分两端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定位通道内,在车辆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行限制前保中部支架;所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抵持在第一定位件上,且位于定位通道的两侧,在车辆长度方向进行限制前保中部支架。通过第一定位件和第二定位件的配合,在车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进行限制前保中部支架,以避免前保中部支架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位置的偏移,避免朝天缝劣化。

Description

一种车辆及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及防止朝天缝 劣化的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行人保护要求越来越高,各主机厂为满足行保要求,前保与 机盖朝天缝配合形式越来越多,但是朝天缝存在路试后间隙变大以及 下沉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一些相关技术中,为解决朝天缝劣化间隙变大的问题,如图1 和图2所示,前保上部支架1与前端框架2采用工装定位,安装孔全 部为过孔,采用M6螺栓紧固;前保中部支架3外进行包覆前保蒙皮 5,前保中部支架3的中部区域增加与前端框架2连接的防下潜结构, 即在车辆高度方向进行限制,防止整个前保下沉,避免朝天缝劣化, 但是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实际行车当中,导致朝天缝劣化的原因还有前保在车辆长 度方向的位移,由于其仅有车辆高度方向限制,上述的结构不能有效 解决朝天缝劣化的问题;另外在安装前保时,其在车辆宽度方向存在 一定的装配偏差。
(2)装配时前保与机盖之间形成的的朝天缝的精度无法保证, 并且在在装配后无法进行调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及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以解决相 关技术中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仅有车辆高度方向限制,不能有效解 决朝天缝劣化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其包括:
前保中部支架,其上设有第一定位件,所述第一定位件上贯穿设 有定位通道,所述定位通道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
第二定位件,其设置在前端框架上,并包括第一部分,以及连接 在第一部分两端的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定位 通道内,在车辆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行限制前保中部支架;所述第 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抵持在第一定位件上,且位于定位通道的两侧,在 车辆长度方向进行限制前保中部支架。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的底部形成有凸起;
所述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位于第一部分的顶部;所述第三部分抵 持在第一定位件上的部位在车辆高度方向上高度,大于第二部分抵持 在第一定位件上的部位在车辆高度方向上高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部分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宽度与所述定位 通道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宽度相等。
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一体成型的前保上部支架,其包括连接部 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和前端框架连接;所述支撑部用于支撑覆盖在 其上的前保蒙皮,并且其远离连接部的一侧与前保中部支架接触。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上设有可调定位支架,所述可调定位 支架远离连接部的一侧与前端框架连接,并用于调节连接部和支撑部 在车辆长度方向上的位置。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框架与连接部相对的一面上设有导向 槽,所述前端框架的顶部设有与导向槽连通的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 连接槽沿导向槽的延伸方向延伸;
所述可调定位支架的一端伸入所述导向槽内,并且其上设有与第 一连接槽相同的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和第一连接槽内穿设用 于连接前端框架和可调定位支架的连接螺栓。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调定位支架伸入所述导向槽的一端上设有 刻度线。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调定位支架和前端框架连接的一端包括上 下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伸入导向槽 内,第一连接部位于前端框架顶部,第二连接槽设置在第一连接部上。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可调定位支架与连接部连接的一端上设有倒 勾;
所述连接部上设有与倒勾扣合的连接孔。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由于在前保中 部支架的车辆宽度方向上设有第一定位件,第一定位件内设有定位通 道,前端框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件,第二定位件分为第一部分、第二 部分和第三部分,在连接时,第一部分位于定位通道内,在车辆高度 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行限制前保中部支架,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抵持在 第一定位件上,且位于定位通道的两侧,在车辆长度方向进行限制前 保中部支架,从而避免前保中部支架在车辆高度方向和长度方向的位 移,对朝天缝的影响,并且在连接时,使第二定位件和第一定位件连 接就可以避免前保中部支架在车辆宽度方向的装配偏差,因此有效解 决朝天缝劣化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 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 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相关技术前保中部支架与前端框架连接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保中部支架、前保上部支架前端框 架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的正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的立体示意 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A-A处的截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3中B-B处的截面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6中第二定位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端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调定位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前保上部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保上部支架;10、连接部;11、支撑部;12、连接 孔;2、前端框架;20、导向槽;21、第一连接槽;3、前保中部支架; 30、第一定位件;4、第二定位件;40、第一部分;41、第二部分; 42、第三部分;5、前保蒙皮;6、可调定位支架;60、第二连接槽; 61、倒勾;62、第一连接部;63、第二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 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 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 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 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及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以解决 相关技术中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仅有车辆高度方向限制,不能有效 解决朝天缝劣化的问题。
请参阅图3-图9,一种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其包括前保中部 支架3、前端框架2和第二定位件4,其中前保中部支架3上设有第 一定位件30,第一定位件30上贯穿设有定位通道,定位通道沿车辆 长度方向延伸;
第二定位件4设置在前端框架2上,并包括第一部分40、第二 部分41和第三部分42,在第一定位件30和第二定位件4连接时, 第一部分位于定位通道内,在车辆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行限制前保 中部支架3,第二部分41和第三部分42抵持在第一定位件30上, 且位于定位通道的两侧,从而在车辆长度方向进行限制前保中部支架 3。
通过以上的设置在车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进行限制前保中 部支架3,以避免前保中部支架3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位置的偏移, 从而影响机盖和前保之间的朝天缝,并且由于三向进行限制,还具有 防翻转的作用。
如图6、图7和图9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为进一步的 加强限制效果,对第一部分40、第二部分41和第三部分42的具体 结构和位置进行了以下的设置:
第一部分40为方形的筒体结构,其一端与前端框架2连接另一 端穿过定位通道,并且第一部分40的底部设置凸起,该凸起可以如 图所示的三角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
第二部分41和第三部分42分别位于第一部分40的顶部并且位 于第一部分40的两端,第三部分42抵持在第一定位件30上的部位 在车辆高度方向上高度,大于第二部分41抵持在第一定位件30上的 部位在车辆高度方向上高度。
即第二部分41勾住第一定位件30的一端,第三部分42抵持第 一定位件30的另一端,从而在车辆长度方向上限位;并且由于在第 一定位件30的不同高度上抵持,可形成交错的抵持,相比较对称形 式的抵持更加能够使用车辆行驶过程中复杂多向的力;
同时第一部分40的底部设置凸起相当于在车辆高度方向较低的 位置限位,第二部分41和第三部分42共同在车辆高度较高的位置限 位,从而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进行限位,并且第一部分40穿过定位通 道,定位通道也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第一部分40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宽度与定位通道在车 辆宽度方向的宽度相等,进行适配,避免前保中部支架3在车辆宽度 方向的位移。
进一步的,第三部分42为倾斜向上设置,并且在与第一定位件 30抵持的部位弯曲形成一具有溃缩减震空间的弯曲部,该弯曲部使 第二定位件4在保持刚性的同时具有减震的吸收前保中部支架的吸 能空间。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朝天缝发生变化的原因还在于:由于前 保蒙皮5自身结构不足导致朝天缝劣化,因此对前保上部支架1进行 了以下的设置:
可参考图2和图5、以及图11进行说明,图2中进行支撑前保 蒙皮5的结构为前保中部支架3,前保中部支架3的一部分与前保上 部支架1大致平行,另一部分向下延伸并分布,若前保中部支架3发 生位置的偏移,而前保蒙皮5自身的结构性满足不了结构力要求,也必然随之变化,朝天缝就会劣化。
其中具体的为,如图11所示,前保上部支架1,包括连接部10 和支撑部11,连接部10和前端框架2连接;支撑部11用于支撑覆 盖在其上的前保蒙皮5,并且其远离连接部10的一侧与前保中部支 架3接触
采取本申请的方式,也就是图5中的结构,将前保中部支架3的 一部分消除,使之和前保上部支架1连接,并且形成一个整体,前保 蒙皮5就覆盖连接在前保上部支架1上,不会受前保中部支架3的影 响,因此无论前保中部支架3时候偏移,朝天缝均不会变化,也就是 在不改变前保蒙皮5自身结构的情况下,防止朝天缝劣化,保证前保 上部支架存在支撑结构,使前保蒙皮5不发生自身翻转,又不提供过 强的刚度,以免影响行人保护大腿伤害值超标。
进一步的,在此前保上部支架1的基础之上,为方便进行前保上 部支架1与前端框架2之间的装配连接,并且一旦装配后或多或少存 在一定的误差,但又无法调整,只有拆下进行重新安装,针对这一问 题,进行了以下设置:
连接部10上设有可调定位支架6,可调定位支架6远离连接部 10的一侧与前端框架2连接,并用于调节连接部10和支撑部11在 车辆长度方向上的位置。
具体的,参照图8-图11,前端框架2与连接部10相对的一面上 设有导向槽20,前端框架2的顶部设有与导向槽20连通的第一连接 槽21,第一连接槽21沿导向槽20的延伸方向延伸;
可调定位支架6的一端伸入导向槽20内,并且其上设有与第一 连接槽21相同的第二连接槽60,第二连接槽60和第一连接槽21内 穿设用于连接前端框架2和可调定位支架6的连接螺栓。可调定位支 架6为内部中空的方形筒体。
在连接时,将可调定位支架6的另一端与连接部10连接,可调 定位支架6的一端伸入导向槽20内,直到伸入进导向槽20内的合适 位置,然后将连接螺栓穿过第二连接槽60和第一连接槽21,然后进 行微调,即连接螺栓在第一连接槽21内的位置,第二连接槽60和第一连接槽21在车辆长度方向的长度,为进行微调的范围。
进一步的,为便于进行微调,进行直观的查看,在可调定位支架 6的一端伸入导向槽20上设有刻度线,可辅助安装。
进一步的,对可调定位支架6和前端框架2连接的一端,进行了 以下的设置,可调定位支架6和前端框架2连接的一端包括上下间隔 设置的第一连接部62和第二连接部63,第二连接部63伸入导向槽 20内,第一连接部62位于前端框架2顶部,第二连接槽60设置在第一连接部62上。
在连接时,第二连接部63位于导向槽20内,第一连接部62在 前端框架2顶部,使第一连接部62和第二连接部63间隔形成卡合空 间,加强连接。
进一步的,方便连接部10和可调定位支架6的连接,可调定位 支架6与连接部10连接的一端上设有倒勾61;连接部10上设有与 倒勾61扣合的连接孔12。
在使用时,先将可调定位支架6与前端框架2初步连接,然后将 前保上部支架1的连接部与倒勾61扣合,然后进行精确的调整。由 于设计有刻度线,增加了调整方便性,节省装配工时,该结构增加了 前保上部支架1与前端框架2定位精度,弱化工装精度及装配公差产 生的装配偏差。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 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如上述说明的一样。
采用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使车辆在车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方 向进行限制前保中部支架3,以避免前保中部支架3在车辆行驶过程 中出现位置的偏移,从而影响机盖和前保之间的朝天缝,并且由于三 向进行限制,还具有防翻转和下沉的作用。
如图6、图7和图9所示,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为进一步的 加强限制效果,对第一部分40、第二部分41和第三部分42的具体 结构和位置进行了以下的设置:
第一部分40为方形的筒体结构,其一端与前端框架2连接另一 端穿过定位通道,并且第一部分40的底部设置凸起,该凸起可以如 图所示的三角形式,也可以是其他形式;
第二部分41和第三部分42分别位于第一部分40的顶部并且位 于第一部分40的两端,第三部分42抵持在第一定位件30上的部位 在车辆高度方向上高度,大于第二部分41抵持在第一定位件30上的 部位在车辆高度方向上高度。
即第二部分41勾住第一定位件30的一端,第三部分42抵持第 一定位件30的另一端,从而在车辆长度方向上限位;并且由于在第 一定位件30的不同高度上抵持,可形成交错的抵持,相比较对称形 式的抵持更加能够使用车辆行驶过程中复杂多向的力;
同时第一部分40的底部设置凸起相当于在车辆高度方向较低的 位置限位,第二部分41和第三部分42共同在车辆高度较高的位置限 位,从而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进行限位,并且第一部分40穿过定位通 道,定位通道也在车辆高度方向上进行限位。
进一步的,第一部分40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宽度与定位通道在车 辆宽度方向的宽度相等,进行适配,避免前保中部支架3在车辆宽度 方向的位移。
进一步的,第三部分42为倾斜向上设置,并且在与第一定位件 30抵持的部位弯曲形成一具有溃缩减震空间的弯曲部,该弯曲部使 第二定位件4在保持刚性的同时具有减震的吸收前保中部支架的吸 能空间。
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朝天缝发生变化的原因还在于:由于前 保蒙皮5自身结构不足导致朝天缝劣化,因此对前保上部支架1进行 了以下的设置:
可参考图2和图5、以及图11进行说明,图2中进行支撑前保 蒙皮5的结构为前保中部支架3,前保中部支架3的一部分与前保上 部支架1大致平行,另一部分向下延伸并分布,若前保中部支架3发 生位置的偏移,而前保蒙皮5自身的结构性满足不了结构力要求,也必然随之变化,朝天缝就会劣化。
其中具体的为,如图11所示,前保上部支架1,包括连接部10 和支撑部11,连接部10和前端框架2连接;支撑部11用于支撑覆 盖在其上的前保蒙皮5,并且其远离连接部10的一侧与前保中部支 架3接触
采取本申请的方式,也就是图5中的结构,将前保中部支架3的 一部分消除,使之和前保上部支架1连接,并且形成一个整体,前保 蒙皮5就覆盖连接在前保上部支架1上,不会受前保中部支架3的影 响,因此无论前保中部支架3时候偏移,朝天缝均不会变化,也就是 在不改变前保蒙皮5自身结构的情况下,防止朝天缝劣化,保证前保 上部支架存在支撑结构,使前保蒙皮5不发生自身翻转,又不提供过 强的刚度,以免影响行人保护大腿伤害值超标。
本申请的原理:
(1)在车辆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进行限制前保中部支架3, 以避免前保中部支架3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出现位置的偏移,从而影响 机盖和前保之间的朝天缝,并且由于三向进行限制,还具有防翻转和 下沉的作用。
(2)将可调定位支架6的另一端与连接部10连接,可调定位支 架6的一端伸入导向槽20内,直到伸入进导向槽20内的合适位置, 然后将连接螺栓穿过第二连接槽60和第一连接槽21,然后进行微调, 即连接螺栓在第一连接槽21内的位置,第二连接槽60和第一连接槽 21在车辆长度方向的长度,为进行微调的范围,由于设计有刻度线, 增加了调整方便性,节省装配工时,该结构增加了前保上部支架1与 前端框架2定位精度,弱化工装精度及装配公差产生的装配偏差。
(3)将前保中部支架3的一部分消除,使之和前保上部支架1 连接,并且形成一个整体,前保蒙皮5就覆盖连接在前保上部支架1 上,不会受前保中部支架3的影响,因此无论前保中部支架3时候偏 移,朝天缝均不会变化,也就是在不改变前保蒙皮5自身结构的情况下,防止朝天缝劣化,保证前保上部支架存在支撑结构,使前保蒙皮 5不发生自身翻转,又不提供过强的刚度,以免影响行人保护大腿伤 害值超标。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 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 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 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 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 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 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 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 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 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 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 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 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 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 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 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 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 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 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 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 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 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 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前保中部支架(3),其上设有第一定位件(30),所述第一定位件(30)上贯穿设有定位通道,所述定位通道沿车辆长度方向延伸;
第二定位件(4),其设置在前端框架(2)上,并包括第一部分(40),以及连接在第一部分(40)两端的第二部分(41)和第三部分(42);所述第一部分(40)位于所述定位通道内,在车辆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进行限制前保中部支架(3);所述第二部分(41)和第三部分(42)抵持在第一定位件(30)上,且位于定位通道的两侧,在车辆长度方向进行限制前保中部支架(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40)的底部形成有凸起;
所述第二部分(41)和第三部分(42)位于第一部分(40)的顶部;所述第三部分(42)抵持在第一定位件(30)上的部位在车辆高度方向上高度,大于第二部分(41)抵持在第一定位件(30)上的部位在车辆高度方向上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部分(40)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宽度与所述定位通道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宽度相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体成型的前保上部支架(1),其包括连接部(10)和支撑部(11),所述连接部(10)和前端框架(2)连接;所述支撑部(11)用于支撑覆盖在其上的前保蒙皮(5),并且其远离连接部(10)的一侧与前保中部支架(3)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10)上设有可调定位支架(6),所述可调定位支架(6)远离连接部(10)的一侧与前端框架(2)连接,并用于调节连接部(10)和支撑部(11)在车辆长度方向上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前端框架(2)与连接部(10)相对的一面上设有导向槽(20),所述前端框架(2)的顶部设有与导向槽(20)连通的第一连接槽(21),所述第一连接槽(21)沿导向槽(20)的延伸方向延伸;
所述可调定位支架(6)的一端伸入所述导向槽(20)内,并且其上设有与第一连接槽(21)相同的第二连接槽(60),所述第二连接槽(60)和第一连接槽(21)内穿设用于连接前端框架(2)和可调定位支架(6)的连接螺栓。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调定位支架(6)伸入所述导向槽(20)的一端上设有刻度线。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调定位支架(6)和前端框架(2)连接的一端包括上下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部(62)和第二连接部(63),所述第二连接部(63)伸入导向槽(20)内,第一连接部(62)位于前端框架(2)顶部,第二连接槽(60)设置在第一连接部(62)上。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调定位支架(6)与连接部(10)连接的一端上设有倒勾(61);
所述连接部(10)上设有与倒勾(61)扣合的连接孔(12)。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所述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
CN202111161607.4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车辆及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 Pending CN1138953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1607.4A CN113895386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车辆及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1607.4A CN113895386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车辆及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95386A true CN113895386A (zh) 2022-01-07

Family

ID=79189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1607.4A Pending CN113895386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车辆及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95386A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6532A (ja) * 2002-03-26 2003-10-02 Nissan Shatai Co Ltd バンパーの取付構造
WO2007118780A1 (de) * 2006-04-19 2007-10-25 Faurecia Kunststoffe Automobilsysteme Gmbh Bauteil zur befestigung an einem träger,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fronteinheit
CN202271944U (zh) * 2011-10-11 2012-06-1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杠连接结构
CN102883919A (zh) * 2009-11-11 2013-01-16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
CN203996066U (zh) * 2014-07-11 2014-12-10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保险杠支撑组件
CN205010152U (zh) * 2015-08-13 2016-02-03 重庆八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保险杠
CN110733450A (zh) * 2019-10-08 2020-01-31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结构
CN111098812A (zh) * 2019-12-31 2020-05-0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结构
CN210591748U (zh) * 2019-09-17 2020-05-22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车辆前保总成的防下沉支架
CN210591747U (zh) * 2019-07-25 2020-05-2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及车辆
CN112141035A (zh) * 2019-06-28 2020-12-2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杠安装结构及车辆
CN113147568A (zh) * 2021-04-29 2021-07-2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贯穿灯总成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276532A (ja) * 2002-03-26 2003-10-02 Nissan Shatai Co Ltd バンパーの取付構造
WO2007118780A1 (de) * 2006-04-19 2007-10-25 Faurecia Kunststoffe Automobilsysteme Gmbh Bauteil zur befestigung an einem träger,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fronteinheit
CN102883919A (zh) * 2009-11-11 2013-01-16 丰田车体株式会社 乘用车的保险杠安装结构
CN202271944U (zh) * 2011-10-11 2012-06-1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杠连接结构
CN203996066U (zh) * 2014-07-11 2014-12-10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 保险杠支撑组件
CN205010152U (zh) * 2015-08-13 2016-02-03 重庆八菱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汽车保险杠
CN112141035A (zh) * 2019-06-28 2020-12-29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保险杠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0591747U (zh) * 2019-07-25 2020-05-22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组件及车辆
CN210591748U (zh) * 2019-09-17 2020-05-22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车辆前保总成的防下沉支架
CN110733450A (zh) * 2019-10-08 2020-01-31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结构
CN111098812A (zh) * 2019-12-31 2020-05-05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前保险杠总成支撑结构
CN113147568A (zh) * 2021-04-29 2021-07-23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贯穿灯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21903B2 (en) Modular rail and step system
KR100256721B1 (ko) 범퍼 페이스의 구조
US7775585B2 (en) Fender configuration
US6824199B2 (en) Fender arrangement for a motor vehicle
CN1876423B (zh) 汽车的散热器框架支撑结构
US9855907B2 (en) Sensor retainer assembly for vehicle
EP1749710B1 (en) Fender panel mounting structure of automobile
US20020089197A1 (en) Bumper mounting structure
US9573543B2 (en) Bumper assemblies including a bumper cover reinforcement
US6347829B1 (en) Roof construction for vehicle using thermoplastic resin roof panel
US5306091A (en) Sheet metal nut
US6155633A (en) Bumper-mounting structure for frame-mounted-body vehicle
CN113895386A (zh) 一种车辆及防止朝天缝劣化的结构
US10864805B2 (en) Energy absorber for vehicle doors
EP3023322A1 (en) Fender panel support structure for vehicle
US20180105130A1 (en) Bumper Fascia Adjustment Mechanism
JP2625932B2 (ja) 車両のハーネス又はチューブ等の保護構造
KR102359430B1 (ko) 측면 세이프티 가드 체결용 가드레일 브라켓과 이를 이용한 상용차량의 측면 세이프티 가드의 체결구조
CN219295358U (zh) 车辆的行人保护结构及其车辆
JP2844801B2 (ja) バンパの取付部構造
KR0180788B1 (ko) 범퍼 스테이 고정장치
KR920001861Y1 (ko) 자동차용 선반
JP4165290B2 (ja) 車両用ランプ取付構造
KR200168763Y1 (ko) 지게차의 오버헤드 가드 조립구조
KR200142952Y1 (ko) 무인운반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