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85271A -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85271A
CN113885271A CN202111306713.7A CN202111306713A CN113885271A CN 113885271 A CN113885271 A CN 113885271A CN 202111306713 A CN202111306713 A CN 202111306713A CN 113885271 A CN113885271 A CN 113885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groove
guide
blades
light
light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06713.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85271B (zh
Inventor
邓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06713.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8527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85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527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29023 priority patent/WO2023078248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85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85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2Diaphragms
    • G03B9/06Two or more co-operating pivoted blades, e.g. iris typ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圈组件、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上述光圈组件包括:驱动机构、支撑座以及多个叶片;所述支撑座设有第一进光孔,多个所述叶片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多个所述叶片形成通光孔,所述通光孔与所述第一进光孔相通,多个所述叶片均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其中,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多个所述叶片均可相对所述支撑座旋转,以调节所述通光孔的进光量大小。

Description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设备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对于电子设备拍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摄像模组是电子设备实现拍摄功能的一个部件,现有的摄像模组其光圈多是固定的,光圈越大,景深越浅,进光量多,拍摄的画面就会出现前景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光圈越小,景深越深,进光量少,拍摄的画面就会出现前景和背景都很清晰的效果,大光圈尤其适合拍摄光线昏暗的环境和夜景。现有摄像模组的光圈的大小不可调,无法实现进光量的可连续调整,进而无法适应暗光、亮光等多场景下对进光量的不同需求,导致摄像模组的拍摄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目前的光圈组件的光圈的大小不能连续调节,导致摄像模组的进光量不能连续调整,从而导致摄像模组的拍摄效果不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光圈组件,包括:驱动机构、支撑座以及多个叶片;
所述支撑座设有第一进光孔,多个所述叶片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多个所述叶片形成通光孔,所述通光孔与所述第一进光孔相通,多个所述叶片均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其中,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多个所述叶片均可相对所述支撑座旋转,以调节所述通光孔的进光量大小。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壳体、镜头组件以及上述的光圈组件;
所述壳体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具有开口,所述镜头组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开口正对,所述光圈组件设于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开口之间。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摄像模组。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多个叶片转动连接于支撑座的一侧,多个叶片围合形成通光孔,驱动机构驱动多个叶片同步旋转,通过多个叶片的旋转实现通光孔的进光量大小的连续调节,由此实现进光量的连续调节,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场景的变化等因素灵活调整光圈的大小,满足进光量的灵活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拍摄体验。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圈组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圈组件的局部装配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磁体、支撑座及支架的装配示意图之一;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磁体、支撑座及支架的装配示意图之二;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叶片旋转后的光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叶片旋转后的光圈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摄像模组的爆炸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光孔的轮廓示意图之一;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光孔的轮廓示意图之二;
图1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通光孔的轮廓示意图之三;
附图标记:
1:驱动机构; 101:电磁线圈;
102:磁体; 2:叶片;
201:第四导向凹槽; 202:通光孔;
203:限位孔; 3:支撑座;
301:第一进光孔; 302:第一导向凹槽;
303:第二导向凹槽; 304:限位柱;
305:第五导向凹槽; 306:安装孔;
307:环形导轨; 4:支架;
401:第二进光孔; 402:第三导向凹槽;
403:第六导向凹槽; 404:安装槽;
5:滑块; 501:第一导向柱;
502:第二导向柱; 503:第三导向柱;
6:紧固件; 7:壳体;
8:镜头组件; 801:摄像头;
9:霍尔传感器; 10: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19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如图1、图2、图3和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光圈组件,包括:驱动机构1、支撑座3以及多个叶片2。
支撑座3设有第一进光孔301,多个叶片2均转动连接于支撑座3,多个叶片2形成通光孔202,通光孔202与第一进光孔301相通,多个叶片2均与驱动机构1连接。
其中,在驱动机构1的驱动下,多个叶片2均可相对支撑座3旋转,通过多个叶片2的旋转调节通光孔202的进光量大小。
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支撑座3可以为长方体、圆柱体等,在此对支撑座3的具体形状不做限制,支撑座3上设有第一进光孔301,例如,第一进光孔301为圆形,第一进光孔301的尺寸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外部环境中的光线可以通过第一进光孔301。
如图8所示,多个叶片2可以通过转轴转动连接于支撑座3的一侧,多个叶片2沿支撑座3的周向均匀布设,每个叶片2与相邻的叶片2可以部分重叠,多个叶片2围合形成通光孔202,通光孔202与第一进光孔301相通,使得外部环境中的光线能够依次通过通光孔202和第一进光孔301。叶片2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支撑座3为长方体,沿支撑座3表面的周向均布有四个叶片2。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叶片2的一端的内侧设置为弧形槽,弧形槽所在的圆弧的轴线与第一进光孔301的轴线同轴设置,多个叶片2围合形成的通光孔202为圆形,可以理解的是,在多个叶片2未发生旋转的情况下,此时围合形成的通光孔202的进光量最大。叶片2可以相对支撑座3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在叶片2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通光孔202的进光量逐渐变小,则在叶片2逆时针旋转的情况下,通光孔202的进光量逐渐变大;或者在叶片2顺时针旋转的情况下,通光孔202的进光量逐渐变大,则在叶片2逆时针旋转的情况下,通光孔202的进光量逐渐变小。叶片2的数量可以尽量增多,以使得通光孔202的形状更接近圆形。
多个叶片2均与驱动机构1连接,在驱动机构1的驱动下,每个叶片2可相对支撑座3旋转,通过多个叶片2的同步旋转调节通光孔202的进光量大小,即改变光圈的大小,从而改变穿过第一进光孔301的进光量。
例如,多个叶片2相对支撑座3逆时针旋转,通光孔202的进光量逐渐变小,多个叶片2相对支撑座3顺时针旋转,通光孔202的进光量逐渐变大,通过多个叶片2的旋转角度的不同可以获得进光量不同的通光孔202,即获得尺寸不同的光圈。
需要说明的是,光圈组件应用在摄像模组中,光圈组件安装在摄像模组的入光侧,以使得光线能够通过光圈组件入射到摄像模组的摄像头上,实现摄像模组对图像的采集和拍摄。
通过多个叶片2的旋转,使得光圈组件能够在不同尺寸的光圈之间切换,在拍摄的过程中,光圈越大,景深越浅,拍摄的画面就会出现前景清晰背景模糊的效果,光圈越小,景深越深,拍摄的画面就会出现前景和背景都很清晰的效果,同时在夜晚或者光线昏暗的环境中,为了保证足够的进光量,可以使用大光圈,大光圈尤其适合拍摄光线昏暗的环境和夜景。由此可以根据外部环境及需要的画面效果来调节光圈的大小以适应多种场景的拍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多个叶片2转动连接于支撑座3的一侧,多个叶片2围合形成通光孔202,驱动机构1驱动多个叶片2同步旋转,通过多个叶片2的旋转实现通光孔202的进光量大小的连续调节,由此实现进光量的连续调节,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场景的变化等因素灵活调整光圈的大小,满足进光量的灵活控制,从而提升用户的拍摄体验。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5所示,光圈组件还包括支架4,支架4设有第二进光孔401,第一进光孔301与第二进光孔401相通,驱动机构与支架4连接,多个叶片2均与支架4连接。
其中,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支架4可相对支撑座3旋转,在支架4的带动下,多个叶片2均可相对支撑座3旋转。
例如,在支架4的中间位置设有第二进光孔401,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与第一进光孔301的轴线同轴设置,第二进光孔401的进光量尺寸等于或者大于第一进光孔301的进光量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支架4与支撑座3叠合布置,支架4与支撑座3之间留有间隙。在多个叶片2位于支架4与支撑座3之间的情况下,在驱动机构1的驱动下,支架4可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在支架4的带动下,多个叶片2均相对支撑座3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由此实现通光孔202的进光量大小的调节。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5和图6所示,光圈组件还包括多个滑块5,滑块5与叶片2一一对应连接。
支架4转动连接于支撑座3背离叶片2的一侧,滑块5夹设于支架4和支撑座3之间。
滑块5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均设有导向柱,支撑座3和支架4均设有导向凹槽,导向凹槽与导向柱相适配。
位于支撑座3一侧的导向柱穿过支撑座3上的导向凹槽,且与叶片2连接,位于支撑座3另一侧的导向柱穿过支架4上的导向凹槽。
其中,在支架4的带动下,滑块5可相对于支撑座3移动,在滑块5的带动下,叶片2可相对支撑座3旋转。
如图5所示,支架4设于支撑座3的一侧,支架4与支撑座3为活动连接,多个叶片2设于支撑座3的另一侧,光线可以依次通过通光孔202、第一进光孔301和第二进光孔401。
如图1和图8所示,滑块5夹设于支架4和支撑座3之间,滑块5的数量与叶片2的数量相同,例如沿支撑座3的周向均匀布设有四个叶片2,四个滑块5的位置与四个叶片2的位置一一对应。
在驱动机构1的驱动下,支架4可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在支架4的带动下,滑块5相对于支撑座3运动,滑块5可以靠近第一进光孔301的轴心或者远离第一进光孔301的轴心,在多个滑块5的带动下,多个叶片2相对支撑座3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由此实现通光孔202的进光量大小的调节。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5和图6所示,导向柱包括第一导向柱501、第二导向柱502和第三导向柱503,导向凹槽包括第一导向凹槽302、第二导向凹槽303和第三导向凹槽402。
如图5所示,支架4设有第三导向凹槽402,支撑座3设有第一导向凹槽302和第二导向凹槽303。
如图6所示,滑块5朝向支撑座3的一侧设有第一导向柱501和第二导向柱502,第一导向柱501位于外侧,第二导向柱502位于内侧,第一导向柱501的高度大于第二导向柱502的高度,滑块5朝向支架4的一侧设有第三导向柱503。
如图2和图3所示,在叶片2的数量为四个的情况下,沿支撑座3的周向均匀布设有四组导向凹槽,每组导向凹槽包括一个第一导向凹槽302和一个第二导向凹槽303,第一导向凹槽302位于外侧,第二导向凹槽303位于内侧,第一导向凹槽302的长度大于第一导向凹槽302的长度。第一导向凹槽302和第二导向凹槽303均可以为条形槽,条形槽使得第一导向柱501能够沿第一导向凹槽302做直线运动,使得第二导向柱502能够沿第二导向凹槽303做直线运动。
如图5所示,支架4设有第三导向凹槽402,在叶片2的数量为四个的情况下,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环向阵列分布有四个第三导向凹槽402,在支架4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旋转的情况下,第三导向凹槽402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旋转,第三导向柱503能够相对第一导向凹槽302和第二导向凹槽303做直线运动。
如图8所示,第一导向柱501穿设于第一导向凹槽302且可沿第一导向凹槽302做直线移动,第一导向柱501与叶片2活动连接,第一导向柱501可带动叶片2旋转。第二导向柱502位于第二导向凹槽303中,且第二导向柱502的自由端位于叶片2以下,避免在叶片2旋转的过程中与叶片2发生磕碰,第二导向柱502沿第二导向凹槽303做直线移动。第三导向柱503位于第三导向凹槽402中,第三导向柱503的表面与第三导向凹槽402的槽壁相接触,第三导向柱503沿第三导向凹槽402移动。
具体地,驱动机构1驱动支架4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旋转,第三导向凹槽402随着支架4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旋转,在第三导向凹槽402旋转的过程中,第三导向凹槽402驱使第三导向柱503沿与第一导向凹槽302和第二导向凹槽303相平行的方向做直线运动,此时第一导向柱501和第二导向柱502可分别沿第一导向凹槽302和第二导向凹槽303做直线运动,进一步,第一导向柱501带动叶片2旋转。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导向凹槽402的一端与第二进光孔401的轴心的距离小于第三导向凹槽402的另一端与第二进光孔401的轴心的距离,多个第三导向凹槽402沿第二进光孔401的周向方向依次布设。
如图5所示,支架4设有第三导向凹槽402,在叶片2的数量为四个的情况下,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环向阵列分布有四个第三导向凹槽402,第三导向凹槽402的一端靠近第二进光孔401的轴心,第三导向凹槽402的另一端远离第二进光孔401的轴心,即第三导向凹槽402的一端与第二进光孔401的轴心的距离小于第三导向凹槽402的另一端与第二进光孔401的轴心的距离。第三导向凹槽402的两端与第二进光孔401的轴心的距离不同,在支架4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旋转的情况下,第三导向凹槽402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旋转,第三导向柱503能够相对第一导向凹槽302和第二导向凹槽303做直线运动。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向凹槽302和第二导向凹槽303平行布设,相邻的两个第一导向凹槽302垂直布设,相邻的两个第二导向凹槽303垂直布设。
定义沿支撑座3的周向均匀布设的四组导向凹槽分别为第一组导向凹槽、第二组导向凹槽、第三组导向凹槽和第四组导向凹槽,第一组导向凹槽的方向和第三组导向凹槽的方向一致,第二组导向凹槽的方向和第四组导向凹槽的方向一致,同时第一组导向凹槽的方向与第二组导向凹槽的方向相互垂直。每组导向凹槽包括一个第一导向凹槽302和一个第二导向凹槽303,第一导向凹槽302和第二导向凹槽303平行布设。
在叶片2的数量为四个的情况下,滑块5的数量为四个,与第一组导向凹槽、第二组导向凹槽、第三组导向凹槽和第四组导向凹槽相对应的四个滑块5分为定义为第一滑块5、第二滑块5、第三滑块5和第四滑块5。第一滑块5和第三滑块5移动的方向相反,第二滑块5和第四滑块5移动的方向相反,同时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5移动的方向相互垂直。在四个滑块5同时远离第二进光孔401的轴心移动的过程中,通光孔202的进光量逐渐变小,在四个滑块5同时靠近第二进光孔401的轴心移动的过程中,通光孔202的进光量逐渐变大。
如图4和图8所示,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叶片2设有第四导向凹槽201,第一导向柱501依次穿设于第一导向凹槽302和第四导向凹槽201。
具体地,叶片2远离第一进光孔301的一端设有第四导向凹槽201,第四导向凹槽201为条形槽,第四导向凹槽201的方向与第一导向凹槽302的方向相互垂直。第一导向柱501依次穿设第一导向凹槽302和第四导向凹槽201,且第一导向柱501的表面与第四导向凹槽201的槽壁相接触。
在第一导向柱501沿第一导向凹槽302直线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导向柱501的表面与第四导向凹槽201的槽壁相接触,第一导向柱501与第四导向凹槽201之间的抵接力驱使叶片2旋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叶片2设有第四导向凹槽201,第一导向柱501依次穿设第一导向凹槽302和第四导向凹槽201,通过第一导向柱501与第四导向凹槽201之间的抵接力驱使叶片2旋转,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驱动机构1包括电磁线圈101和磁体102,磁体102设于支架4;其中,在电磁线圈101处于通电状态的情况下,电磁线圈101和磁体102的配合可驱动支架4相对于支撑座3旋转。
具体地,磁体102可以为电磁铁或者永久磁铁,磁体102设于支架4的一侧,磁体102能够带动支架4旋转。在对电磁线圈101通入正向电流的情况下,电磁线圈101和磁体102之间的磁斥力,驱使磁体102沿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磁体102带动支架4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逆时针旋转。在对电磁线圈101通入反向电流的情况下,电磁线圈101和磁体102之间的磁吸力,驱使磁体102沿着相反的方向直线运动,磁体102带动支架4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顺时针旋转。
可以理解的是,在对电磁线圈101通入正向电流的情况下,磁体102也可以带动支架4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顺时针旋转,在对电磁线圈101通入反向电流的情况下,磁体102带动支架4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逆时针旋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电磁线圈101处于通电状态的情况下,电磁线圈101和磁体102之间的磁斥力或者磁吸力驱动磁体102向相反的两个方向运动,磁体102带动支架4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逆时针旋转或者顺时针旋转,支架4通过滑块5带动叶片2逆时针旋转或者顺时针旋转,由此实现通光孔202的进光量大小的调节。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图9和图10所示,磁体102滑动设于支撑座3,磁体102的一端凸设有凸起部,支撑座3设有第五导向凹槽305,凸起部穿设于第五导向凹槽305;支架4的边缘设有安装槽404,凸起部设于安装槽404中。
具体地,支撑座3的一端设有第五导向凹槽305,第五导向凹槽305为条形槽,第五导向凹槽305与第一导向凹槽302相平行。磁体102的一端凸设有凸起部,凸起部可以为柱状,凸起部的尺寸和第五导向凹槽305的尺寸相适配。支架4的边缘设有安装槽404,凸起部穿设第五导向凹槽305后,凸起部悬出于第五导向凹槽305的部分位于安装槽404中,凸起部位于安装槽404中的部分其表面与安装槽404的槽壁相抵接。
其中,在电磁线圈101处于通电状态的情况下,凸起部可沿第五导向凹槽305直线移动,以使支架4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相对于支撑座3逆时针旋转或者顺时针旋转。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电磁线圈101处于断电状态的情况下,此时叶片2未发生旋转,多个叶片2围合成的通光孔202的进光量尺寸最大。
如图13和图14所示,在电磁线圈101处于通电状态的情况下,凸起部沿第五导向凹槽305直线移动,凸起部驱使支架4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逆时针旋转,第一导向柱501与第四导向凹槽201之间的抵接力驱使叶片2旋转,多个叶片2围合成的通光孔202的进光量逐渐变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座3设有第五导向凹槽305,支架4的边缘设有安装槽404,磁体102的一端凸设有凸起部,凸起部穿设第五导向凹槽305后与安装槽404的槽壁相抵接,通过凸起部沿第五导向凹槽305的直线移动,驱使支架4逆时针旋转或者顺时针旋转。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5、图11和图12所示,支架4还设有第六导向凹槽403,第六导向凹槽403与第二进光孔401同轴心布设。
光圈组件还包括紧固件6,紧固件6的一端凸设有凸缘,紧固件6的另一端连接于支撑座3,支架4设于凸缘和支撑座3之间;其中,紧固件6穿设于第六导向凹槽403且可沿第六导向凹槽403移动。
具体地,支架4设有第六导向凹槽403,第六导向凹槽403为弧形槽,弧形槽所在圆弧的轴心与第二进光孔401的轴心相同,第六导向凹槽403的数量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第六导向凹槽403的数量可以为三个。
紧固件6的中间部分呈柱状,柱状部分的尺寸略小于第六导向凹槽403的尺寸,紧固件6的一端凸设有凸缘,紧固件6的另一端与支撑座3相连接。支撑座3上设有安装孔306,安装孔306可以为中间大两端小的锁孔,紧固件6的另一端与安装孔306相适配。
紧固件6依次穿设第六导向凹槽403和安装孔306后,将紧固件6的另一端旋转90度,由此实现支撑座3与支架4的连接,凸缘的一个端面与支架4背离支撑座3的一侧相接触,在支架4旋转的过程中,第六导向凹槽403构成紧固件6的避让孔。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六导向凹槽403与第二进光孔401同轴心布设,紧固件6穿设第六导向凹槽403与支撑座3相连接,通过紧固件6和第六导向凹槽403实现支撑座3与支架4之间的活动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支撑座3朝向支架4的一侧凸设有环形导轨307,支架4套设于环形导轨307。
具体地,支撑座3朝向支架4的一侧凸设有环形导轨307,环形导轨307的外壁与第二进光孔401相适配,支架4通过第二进光孔401套设于环形导轨307,在支架4绕第二进光孔401的轴线旋转的过程中,环形导轨307的外壁与第二进光孔401相贴合,有利于确保支架4旋转的中心不会发生偏移,提高旋转的精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支撑座3朝向支架4的一侧凸设有环形导轨307,支架4套设于环形导轨307,有利于提高支架4旋转的精度。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支撑座3的一侧设有限位柱304,限位柱304与叶片2一一对应,叶片2套设于限位柱304;其中,叶片2可绕限位柱304旋转。
具体地,支撑座3背离支架4的一侧设有限位柱304,限位柱304沿支撑座3的周向均匀布设,限位柱304的数量与叶片2的数量相同。叶片2的一端设有限位孔203,限位孔203与限位柱304相适配,叶片2通过限位孔203套设于限位柱304,叶片2绕限位柱304旋转。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叶片2套设于支撑座3上的限位柱304,叶片2绕限位柱304旋转,结构简单,易实现。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光圈组件还包括盖板10,盖板10具有容纳腔,叶片2、支撑座3以及支架4等部件设置于容纳腔内,盖板10可以有效防止光圈组件内部的零件与别的部件发生磕碰,确保光圈组件的安全性。
如图15和图16所示,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摄像模组,包括:壳体7、镜头组件8以及上述的光圈组件。
壳体7可以为方形壳体7,壳体7设有容置空间,容置空间的一端具有开口,开口与镜头组件8相适配,镜头组件8设于容置空间内并与开口正对,镜头组件8包括摄像头801、摄像头801图像传感器、线路板、音圈马达等部件。
光圈组件设于镜头组件8的入光面,具体地,光圈组件设于镜头组件8的上方,也就是说,光圈组件设于镜头组件8与开口之间,支撑座3的第一进光孔301的轴线与摄像头801的光轴的轴线一致。
进一步地,支撑座3朝向支架4的一侧凸设有环形导轨307,环形导轨307的内壁可以通过胶水与摄像头801的表面粘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光圈组件与摄像头801的固定连接,调焦的时候光圈组件可以随着摄像头801一起上下移动。
通过光圈组件实现通光孔202的进光量大小的调节,进一步可以调节通过摄像头801的进光量,满足多种场景和需求的拍摄。
在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在驱动机构1包括电磁线圈101和磁体102,磁体102设于支架4的情况下,电磁线圈101设于容置空间内。
摄像模组还包括霍尔传感器9,用于获取磁体102产生的磁场强度,从而确定磁体102在支撑座3上所处的位置。
具体地,电磁线圈101与磁体102相对设置,电磁线圈101可以通过胶水或者卡扣等方式固定于容置空间内,支撑座3的一端设有第五导向凹槽305,支架4的边缘设有安装槽404,磁体102的一端凸设有凸起部,凸起部穿设于第五导向凹槽305后与安装槽404的槽壁相接触。
电磁线圈101通电后产生磁力,驱使磁体102沿着第五导向凹槽305进行直线运动,磁体102一端的凸起部带动支架4进行旋转运动,进而带动滑块5进行靠近第一进光孔301的轴心或者远离第一进光孔301的轴心的直线运动,滑块5带动叶片2进行顺时针旋转或者逆时针旋转的运动,从而通过多个叶片2的旋转实现通光孔202的进光量大小的调节。
如图17、图18和图19所示,磁体102沿着第五导向凹槽305移动不同的位置,滑块5带动叶片2旋转不同的角度所对应的通光孔202的进光量大小。
如图16所示,摄像模组还包括霍尔传感器9,霍尔传感器9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固定于容置空间的一侧,霍尔传感器9靠近磁体102设置,霍尔传感器9通过获取磁体102产生的磁场强度,确定磁体102在第五导向凹槽305上的具体位置,进而通过软件控制,根据不同场景确定叶片2的旋转角度,实现在不同大小的光圈之间的快速切换,从而获取较佳的拍摄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霍尔传感器9通过获取磁体102产生的磁场强度,确定磁体102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不同场景确定叶片2的旋转角度,实现在不同大小的光圈之间的快速切换,从而获取较佳的拍摄效果。
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摄像模组。
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以及可穿戴设备等。本申请实施例对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做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上述的摄像模组的电子设备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实现在不同大小的光圈之间的切换,获取较佳的拍摄效果。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可选的实施”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机构、支撑座以及多个叶片;
所述支撑座设有第一进光孔,多个所述叶片均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多个所述叶片形成通光孔,所述通光孔与所述第一进光孔相通,多个所述叶片均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
其中,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多个所述叶片均可相对所述支撑座旋转,以调节所述通光孔的进光量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设有第二进光孔,所述第一进光孔与所述第二进光孔相通,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架连接,多个所述叶片均与所述支架连接;
其中,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所述支架可相对所述支撑座旋转,在所述支架的带动下,多个所述叶片均可相对所述支撑座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组件还包括多个滑块,所述滑块与所述叶片一一对应连接;
所述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背离所述叶片的一侧,所述滑块夹设于所述支架和所述支撑座之间;
所述滑块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均设有导向柱,所述支撑座和所述支架均设有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与所述导向柱相适配;
位于所述支撑座一侧的所述导向柱穿过所述支撑座上的所述导向凹槽,且与所述叶片连接,位于所述支撑座另一侧的所述导向柱穿过所述支架上的所述导向凹槽;
其中,在所述支架的带动下,所述滑块可相对于所述支撑座移动,在所述滑块的带动下,所述叶片可相对所述支撑座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柱包括第一导向柱、第二导向柱和第三导向柱,所述导向凹槽包括第一导向凹槽、第二导向凹槽和第三导向凹槽;
所述滑块朝向所述支撑座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导向柱和所述第二导向柱,所述滑块朝向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三导向柱,所述支撑座设有所述第一导向凹槽和所述第二导向凹槽,所述支架设有所述第三导向凹槽;
所述第一导向柱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凹槽且可沿所述第一导向凹槽移动,所述第一导向柱与所述叶片活动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柱位于所述第二导向凹槽中且可沿所述第二导向凹槽移动,所述第三导向柱位于所述第三导向凹槽中且可沿所述第三导向凹槽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导向凹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光孔的轴心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三导向凹槽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进光孔的轴心的距离;多个所述第三导向凹槽沿所述第二进光孔的周向方向依次布设。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凹槽和所述第二导向凹槽平行布设;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导向凹槽垂直布设,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导向凹槽垂直布设。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设有第四导向凹槽,所述第一导向柱依次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凹槽和第四导向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圈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磁线圈和磁体,所述磁体设于所述支架;
其中,在所述电磁线圈处于通电状态的情况下,通过所述电磁线圈和所述磁体的配合可驱动所述支架相对于所述支撑座旋转。
9.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镜头组件以及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光圈组件;
所述壳体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容置空间具有开口,所述镜头组件设于所述容置空间内并与所述开口正对,所述光圈组件设于所述镜头组件与所述开口之间。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摄像模组。
CN202111306713.7A 2021-11-05 2021-11-05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38852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6713.7A CN113885271B (zh) 2021-11-05 2021-11-05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CT/CN2022/129023 WO2023078248A1 (zh) 2021-11-05 2022-11-01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06713.7A CN113885271B (zh) 2021-11-05 2021-11-05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5271A true CN113885271A (zh) 2022-01-04
CN113885271B CN113885271B (zh) 2023-05-26

Family

ID=790165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06713.7A Active CN113885271B (zh) 2021-11-05 2021-11-05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85271B (zh)
WO (1) WO2023078248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88653A (zh) * 2022-01-25 2022-05-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494682A (zh) * 2022-05-30 2022-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光圈以及电子设备
CN115657399A (zh) * 2022-09-30 2023-01-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变光圈、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WO2023078248A1 (zh) * 2021-11-05 2023-05-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09318A (ja) * 2004-04-26 2005-11-04 Alps Electric Co Ltd 絞り機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カメラ
CN1721968A (zh) * 2004-07-01 2006-01-18 佳能株式会社 光量调节装置、摄像装置、及光学装置
EP3285116A1 (en) * 2016-08-17 2018-02-21 Leica Instruments (Singapore) Pte. Ltd. Multispectral iris device
US20190373145A1 (en) * 2018-06-05 2019-12-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amera module for controlling iris diaphragm using signal corrected according to position of lens assembly,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camera modu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CN212255876U (zh) * 2019-06-28 2020-12-2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圈模块及包括该光圈模块的相机模块
JP2021021846A (ja) * 2019-07-29 2021-02-18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12596321A (zh) * 2020-12-23 2021-04-02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3259545A (zh) * 2020-02-11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圈、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812692B2 (en) * 2018-08-22 2020-10-20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Aperture module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KR102185053B1 (ko) * 2019-01-29 2020-12-0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조리개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2297281B1 (ko) * 2019-03-21 2021-09-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조리개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KR102248522B1 (ko) * 2019-06-18 2021-05-06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조리개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CN110460764A (zh) * 2019-09-26 2019-11-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885271B (zh) * 2021-11-05 2023-05-2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09318A (ja) * 2004-04-26 2005-11-04 Alps Electric Co Ltd 絞り機構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カメラ
CN1721968A (zh) * 2004-07-01 2006-01-18 佳能株式会社 光量调节装置、摄像装置、及光学装置
EP3285116A1 (en) * 2016-08-17 2018-02-21 Leica Instruments (Singapore) Pte. Ltd. Multispectral iris device
US20190373145A1 (en) * 2018-06-05 2019-12-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amera module for controlling iris diaphragm using signal corrected according to position of lens assembly,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he camera modu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the electronic device
CN212255876U (zh) * 2019-06-28 2020-12-2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光圈模块及包括该光圈模块的相机模块
US20200409234A1 (en) * 2019-06-28 2020-12-31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Aperture module and camera module including the same
JP2021021846A (ja) * 2019-07-29 2021-02-18 株式会社タムロン レンズ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カメラモジュール
CN113259545A (zh) * 2020-02-11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圈、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596321A (zh) * 2020-12-23 2021-04-02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78248A1 (zh) * 2021-11-05 2023-05-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488653A (zh) * 2022-01-25 2022-05-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5494682A (zh) * 2022-05-30 2022-12-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光圈以及电子设备
CN115494682B (zh) * 2022-05-30 2024-03-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变光圈以及电子设备
CN115657399A (zh) * 2022-09-30 2023-01-3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变光圈、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5657399B (zh) * 2022-09-30 2024-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可变光圈、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85271B (zh) 2023-05-26
WO2023078248A1 (zh) 2023-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85271A (zh)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US20220382128A1 (en) Aperture,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1108902B2 (en) Camera assembly and terminal
CN112637466B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045183A (zh) 变焦镜头、成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5986835U (zh) 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JP3202288U (ja) 小型レンズ駆動装置
CN110703534A (zh) 一种连续可变光圈装置
CN115421345A (zh) 可变光圈驱动马达、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480433B (zh) 可变光圈、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5494682A (zh) 一种可变光圈以及电子设备
CN113568253A (zh) 镜头光圈调节装置
KR20180105970A (ko) 조리개장치
CN218350671U (zh) 可变光圈驱动马达、摄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4278537U (zh) 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568252A (zh) 镜头光圈调节装置
CN113572933B (zh) 镜头模组、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689074B (zh) 电子设备及其摄像头模组
CN117616764A (zh) 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驱动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CN112859482A (zh) 一种两档式的可变光圈装置
CN215416211U (zh) 镜头光圈调节装置
US20240061156A1 (en) Lens module with finely-adjustable aper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213602678U (zh) 电子设备
CN219697780U (zh) 光圈调节装置、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7908217B (zh) 一种反射驱动组件及摄像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