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986835U - 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986835U CN215986835U CN202121764328.2U CN202121764328U CN215986835U CN 215986835 U CN215986835 U CN 215986835U CN 202121764328 U CN202121764328 U CN 202121764328U CN 215986835 U CN215986835 U CN 2159868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ocking
- iris diaphragm
- movable
- movable part
- fix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9/00—Exposure-making shutters; Diaphragms
- G03B9/02—Diaphragms
- G03B9/06—Two or more co-operating pivoted blades, e.g. iris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摄像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其中,可变光圈结构包括:固定部、活动部、驱动部、叶片组件和锁止结构;活动部套合于固定部上;叶片组件设置于活动部上,叶片组件用于形成供光线通过的进光孔;驱动部用于驱动活动部相对于固定部进行旋转,活动部旋转能够带动叶片组件旋转以调整进光孔的尺寸;锁止结构用于当活动部旋转到设定位置时,将活动部锁止在固定部上。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得驱动部在停止工作时可以将活动部驱动至与固定部进行锁止,以使得活动部在驱动部停止工作后,活动部不会进行自行转动,从而能够维持进光孔的孔径处于最大位置,便于后续拍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摄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摄像模组中,为了提供不同的景深,以及图像亮度的需求,一般通过在摄像模组的镜头的前端设置可变光圈结构以调节进光量的大小。
目前,可变光圈结构一般包括固定部、活动部、驱动部以及叶片组件;活动部套设于固定部上,且能够在驱动部的作用下绕固定部进行转动,叶片组件设于活动部上,且叶片组件形成有进光孔,活动部能够带动叶片组件旋转以实现进光孔的孔径的调整。在摄像模组的拍摄过程中,需要调节进光量的时候,可以通过驱动部驱动活动部转动,以使活动部能够带动叶片旋转调整进光孔的孔径,从而调整进光量。当拍摄结束后,驱动部会将活动部驱动至使得可变光圈结构的进光孔的孔径最大的位置时停止工作,便于下次拍摄。
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可变光圈结构的活动部一般为直接套设于固定部上并与固定部贴合连接,所以在驱动部停止工作后,在摄像模组被移动的情况下,由于活动部与固定部连接并不固定,因此活动部可能会因摄像模组的移动出现绕固定部自行转动的情况,从而带动叶片组件进行旋转,影响进光孔的孔径,使得进光孔的孔径不是处于最大位置,影响下次拍摄。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驱动部停止工作后,在摄像模组被移动的情况下,活动部可能会因摄像模组的移动出现绕固定部自行转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可变光圈结构,包括:固定部、活动部、驱动部、叶片组件和锁止结构;
所述活动部套合于所述固定部上;
所述叶片组件设置于所述活动部上,所述叶片组件用于形成供光线通过的进光孔;
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部相对于所述固定部进行旋转,所述活动部旋转能够带动所述叶片组件旋转以调整所述进光孔的尺寸;
所述锁止结构用于当所述活动部旋转到设定位置时,将所述活动部锁止在所述固定部上。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固定部和锁止部之间设置有锁止结构,能够使得驱动部在停止工作时可以将活动部驱动至与固定部进行锁止,以使得活动部在驱动部停止工作后,活动部不会进行转动或抖动,维持进光孔的孔径处于最大位置,便于后续拍摄。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固定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位结构,所述活动部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位结构;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卡位结构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卡位结构配合以限定所述活动部的转动范围;
所述锁止结构包括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所述第一锁止部和所述第二锁止部配合锁止;
所述第一锁止部设于所述第一卡位结构上,所述第二锁止部设于所述第二卡位结构上。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卡位结构和第二卡位结构可以配合以限定活动部的转动范围,且在第一卡位结构上可以设置第一锁止部,第二卡位结构上可以设置第二锁止部,使得第一卡位结构和第二卡位结构通过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进行锁止,从而使得固定部和活动部实现锁止。
其中,第一卡位结构和第二卡位结构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确定。例如,可以根据活动部需要转动的活动范围确定。例如,若活动部的转动范围不需要太大,例如在0-90度之间,则第一卡位结构的数量可以为四个,第二卡位结构的数量为两个,活动部上第二卡位结构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均匀设置于固定部的底座上,两个第二卡位结构相对于活动部的圆心呈对称设置。每个第二卡位结构在装配的状态下分别位于固定部上两个相邻的第一卡位结构之间以便于限定活动部的活动范围。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锁止部为设于所述第一卡位结构上的凹陷结构,所述第二锁止部为设于所述第二卡位结构上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陷结构配合卡接;
或,
所述第一锁止部为设于所述第一卡位结构上的凸起结构,所述第二锁止部为设于所述第二卡位结构上的凹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与所述凹陷结构配合卡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卡位结构和第二卡位结构可以通过凸起结构与凹陷结构的配合卡接实现锁止,从而实现固定部与活动部的锁止。
可以理解,凹陷结构可以为位于第一卡位结构上的凹槽或者通槽等。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凸起结构与凹陷结构可以为过盈配合,以使得活动部和固定部通过凸起结构与凹陷结构过盈配合产生的预紧力进行锁止。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凸起结构包括卡接段和过渡段;所述过渡段的尺寸相对于所述卡接段的尺寸渐缩。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过渡段为凸起结构上靠近凹陷结构的一段,设置过渡段的尺寸相对于所述卡接段的尺寸渐缩,可以使得过渡段可以被更加容易驱动至凹陷结构内,并使得卡接段与凹陷结构卡接以实现锁止。
其中,卡接段的尺寸可以大于等于凹槽尺寸,便于与凹槽过盈配合,以在卡接段和凹陷结构之间产生预紧力。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过渡段的尺寸相对于所述卡接段的尺寸渐缩的形式为直线型渐缩或弧形渐缩。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凹陷结构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摩擦部;和/或;所述凸起结构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摩擦部。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第一摩擦部和第二摩擦部知识为了表述方便,第一摩擦部和第二摩擦部与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摩擦部意思一致。例如,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凸起结构的外表面上设置摩擦部即为第二摩擦部,凹陷结构的内表面上设置的摩擦部即为第一摩擦部。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只在凸起结构的外表面和凹陷结构的内表面设置有摩擦部,也可以在凸起结构的外表面和凹陷结构的内表面均设置有摩擦部。摩擦部的设置可以使得当凸起结构卡接与凹陷结构内时,摩擦部能够增大凸起结构与凹陷结构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该摩擦力限制凸起结构相对于凹陷结构的相对运动,进一步增加活动部和固定部锁止的牢固性。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摩擦部为设于所述凹陷结构的内表面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所述第二摩擦部为设于所述凸起结构的外表面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可以理解,第一摩擦部和第二摩擦部可以分别为凸起结构的外表面或凹陷结构的内表面设置为凹凸不平的形状。例如,第一摩擦部和第二摩擦部可以分别为凸起结构的外表面或凹陷结构的内表面设置的多个半圆形凸起或多条划痕。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锁止部为设于所述固定部上的第一磁吸部,所述第二锁止部为设于所述活动部上的第二磁吸部;
所述固定部和所述活动部通过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之间的磁吸力进行锁止。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磁吸部设于所述固定部的底面或所述第一卡位结构的侧面;
所述第二卡位结构设有第一容纳壳体,所述第二磁吸部设于所述第一容纳壳体内。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磁吸部可以为导磁片,第二磁吸部可以为磁铁
其中,活动部上的磁铁的位置可以为设于上述活动部的第二卡位结构的壳体内部。可实施的,该活动部上用于产生磁吸力的磁铁与下文中与驱动线圈进行电磁感应的磁铁可以为同一磁铁。此种设置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可变光圈结构中零部件的数量,降低可变光圈结构的装配难度,提高可变光圈结构的装配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小可变光圈结构的占用空间。
固定部上的导磁片的位置设置方案有多种,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上的导磁片的上表面可以与活动部上的磁铁的底面平行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上的导磁片的表面与也可以与活动部上的磁铁的侧面平行设置。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磁吸部与所述固定部的底面粘接;可以理解,通过粘接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可变光圈结构的零部件,减小可变光圈结构的占用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的底面设有第二容纳壳体,所述第一磁吸部设于所述第二容纳壳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吸部贴设于所述第一卡位结构的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位结构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磁吸部嵌设于所述容纳槽内。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第一磁吸部为导磁片,所述第二磁吸部为磁铁。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叶片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叶片,每个所述叶片上均设有圆孔和槽型通孔;
所述固定部上设有环形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柱,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柱与所述叶片组件中的至少两个叶片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活动部上设有环形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二定位柱,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定位柱与所述叶片组件中的至少两个叶片一一对应设置;
每个所述第一定位柱与对应的所述叶片上的所述圆孔铰接,每个所述第二定位柱穿设于对应的所述叶片上的所述槽型通孔内。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叶片组件形成的进光孔的尺寸可以调整,叶片的数量、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的数量需要保持一致。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槽型通孔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
所述活动部与所述固定部锁止时,所述第二定位柱位于所述第二弯折段的未与所述第一弯折段连接的一端;
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弯折方向与所述活动部解锁后带动第二定位柱在设定角度内的转动轨迹一致。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可以为具有一定夹角的两段槽型通孔。第二弯折段的弯折方向可以指第二弯折段的主延伸方向,例如,可以为槽型通孔的孔的延伸方向。
其中将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弯折方向与所述活动部解锁后在带动第二定位柱在设定角度内的转动轨迹一致,可以使得驱动部在刚开始运动时带动活动部在第二弯折段运动时,是沿着第二弯折段的通孔延伸方向朝向第一弯折段运动,即使得活动部开始运动时带动第二定位柱的运动轨迹与第二弯折段的通孔的延伸方向一致,因此,驱动部此时只需提供克服锁止结构对应的锁止力(例如磁吸力或者预紧力),并不需提供带动叶片转动的力,因此能够使得驱动部的启动力大大减小,使得驱动部的启动电流大大减小,有助于增加驱动部的寿命。
可以理解,上述设定角度及第二弯折段的尺寸均与锁止结构的锁止力的大小相关,例如,锁止结构的锁止力为磁吸力,当活动部旋转5度时,可以完全克服磁吸力,则可以将设定角度设置为5度,第二弯折段的尺寸活动部旋转5度时在第二定位柱在槽型通孔移动的距离。其中,该尺寸范围可以用长度范围定义。
其中,采用该弯折型槽孔的设计方案能够使得驱动部的启动力减小的原理在后文实施例中结合图12(a)和12(b)进行说明。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线圈和磁铁;所述驱动线圈设于所述固定部上,所述磁铁设于所述活动部上;
或;
所述驱动线圈设于所述活动部上,所述磁铁设于所述固定部上。
在上述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设定位置为使得所述进光孔的尺寸最大时的位置。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包括摄像马达、镜头和所述可变光圈结构;
所述摄像马达包括固定座、载座以及驱动器;
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载座相对所述固定座沿设定方向移动;
所述载座沿所述设定方向形成有安装孔,所述镜头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设定方向与所述镜头的光轴平行;
所述可变光圈结构固定于所述载座上且位于所述镜头的入光侧。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镜头的光轴方向的定义可以为垂直通过镜头的光束的中轴线方向。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摄像模组还可以包括图像传感器组件,固定于固定座上且设于镜头的出光侧。具体的,当摄像模组外部的光线经过可变光圈结构的进光孔进入镜头,经过镜头的光线最终到达图像传感器组件显影成像。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所述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固定于所述壳体中。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不限于为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监控等电子设备,上述摄像模组可以安装于电子设备的壳体中,以实现这些电子设备的摄像功能。例如,若电子设备为手机,则摄像模组可以设于手机的壳体中。
附图说明
图1(a)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摄像模组的示意图;
图1(b)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进光量调节前后的拍照效果示意图;
图1(c)和(d)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叶片组件形成的进光孔径最大时与较小时与上盖的装配示意图;
图2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可变光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固定部结构示意图;
图4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活动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叶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叶片组件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6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驱动部的位置示意图;
图7(a)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第一锁止部在活动部200 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7(b)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第二锁止部在固定部100 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7(c)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锁止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图8(a)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凸起结构的示意图;
图8(b)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凸起结构的示意图;
图9(a)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分别在活动部和固定部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9(b)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0(a)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分别在活动部和固定部上的位置示意图;
图10(b)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的相对位置示意图;
图11(a)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叶片的示意图;
图11(b)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叶片的示意图;
图12(a)和(b)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第二定位柱在操行通孔内移动前后的对比示意图;
图13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示出了一种上盖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可变光圈结构;100-固定部;101-底座;102-进光孔柱;103-第一卡位结构;1031-凹陷结构;104-第一定位柱;105-柔性印刷电路板;106-参考圆部件;1061-定位孔;
21-固定座;22-壳体;23-载座;30-镜头;
200-活动部;201-第二卡位结构;201A-第二卡位结构的一端;2011-磁铁; 2011A-磁铁的底面;2011B-磁铁的侧面;2012-第一容纳壳体;2013-凸起结构; 2014-卡接段;2015-过渡段;202-第二定位柱;
300-叶片组件;301-叶片;302-槽型通孔;3021-第一弯折段;3022-第二弯折段;303-圆孔;304-弧形段;305-限位部;
400-上盖;401-开孔;401-第一避让孔;402-第二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解释本申请,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定。此外,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申请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的结构或过程。应注意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可以用于各种摄像模组中,例如,可以用于手机或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摄像模组中,可实施的,也可以用于单反相机的摄像模组中。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的摄像模组的具体结构进行简要描述。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摄像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a)所示,摄像模组包括摄像马达、镜头30、图像传感器组件以及可变光圈结构10。
其中,摄像马达包括用于对焦的对焦部。具体地,对焦部包括壳体21、固定座22、载座23以及驱动器(图中未示出),载座23设于壳体21和固定座22 形成的容纳载空间内,驱动器设置于载座23上;驱动器能够驱动载座23相对固定座沿光轴方向移动。镜头30固定于载座23的安装孔内,随载座23一起沿光轴方向移动。图像传感器组件固定于固定座21上且设于镜头30的出光侧,可变光圈结构10固定于载座23上且设于镜头30的入光侧。其中,光轴方向的定义:通过镜头30的光束的中轴线方向。对焦部通过驱动器驱动镜头30沿光轴方向移动,从而调整镜头30与图像传感组件之间的距离,实现摄像模组的对焦。
可变光圈结构10形成有直径可调的进光孔。摄像模组外部的光线经过可变光圈结构10的进光孔进入镜头30,经过镜头30的光线最终到达图像传感器组件显影成像。其中,图像传感器组件可以包括图像传感器以及其他的外联器件和支撑结构。
具体地,可变光圈在摄像模组进行拍照或录像时可以用于调节进光量,以实现图像质量的改善。在摄像模组进行拍照或录像时,通过可变光圈结构10调整进光量,以改善图像的彩条或颜色分层问题:如图1(b)中左图所示,在室内灯光下,拍摄和录像容易产生时域混叠现象,从而造成图像出现条纹;如图1(b) 中右图所示,在室内灯光下,拍摄的图像将会出现多条条纹,当通过可变光圈结构1010调整进光量后,拍摄的图像较为清晰。此外,摄像模组在微距拍照下,若景深较浅,将无法进行背景虚化,难以突显拍摄的目标;此时通过可变光圈进行进光量的调节,从而增加景深,进行背景虚化以突显拍摄的目标。
在其他一些技术方案中,可变光圈结构10一般包括固定部、活动部、驱动部、叶片组件和上盖;活动部套设于固定部上,且能够在驱动部的作用下绕固定部进行转动,叶片组件设于活动部上,且叶片组件形成有进光孔,活动部能够带动叶片组件旋转以实现进光孔的孔径的调整。上盖位于叶片组件上,并设有与叶片组件形成的进光孔的最大孔径一直的通孔。在摄像模组的拍摄过程中,需要调节进光量的时候,可以通过驱动部驱动活动部转动,以使活动部能够带动叶片旋转调整进光孔的孔径,从而调整进光量。当拍摄结束后,驱动部会将活动部复位并停止工作,即将活动部驱动至使得可变光圈结构10的进光孔的孔径最大的位置时停止工作。
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由于活动部直接套设于固定部上并无其他的连接,导致驱动部停止工作后,活动部还可能出现绕活动部进行转动的情况,从而带动叶片组件进行旋转,影响进光孔的孔径,使得进光孔的孔径不是处于最大位置。当进光孔的孔径不是最大位置时,具有以下影响:
一方面,图1(c)和1(d)分别示出了叶片组件300形成的进光孔径最大时与较小时与上盖400的装配示意图。因上盖400是可变光圈的外观面,如图1(c) 所示,当叶片301组件形成的进光孔的孔径处于最大位置时,从上盖400的外侧进行观看,不会有部分叶片301显露于于上盖400的通孔内;如图1(d)所示,当叶片301组件形成的进光孔的孔径较小时,从上盖400的外侧进行观看,有部分叶片301会显露于于上盖400的通孔内,使得可变光圈结构会被误认为出现异常。
另一方面,在常规拍摄中,一般采用进光孔的孔径最大的位置时进行拍摄,只有在特殊需求拍摄时进行进光孔的孔径的调整,而上述方案在驱动部停止工作后,容易出现活动部绕活动部进行转动的情况,改变进光孔的孔径,此时进光孔的孔径将不是处于最大尺寸,在下次进行拍摄时,用户进行常规拍摄还需将进光孔的孔径调整为最大,增加用户操作,影响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变光圈结构,在固定部和锁止部之间设置有锁止结构,从而使得驱动部在停止工作时可以将活动部驱动至与固定部进行锁止,以使得活动部在驱动部停止工作后,活动部不会进行转动或抖动,维持进光孔的孔径处于最大位置。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变光圈结构10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可变光圈结构10可以包括固定部100、活动部200、驱动部(未图示)、叶片组件 300和上盖400。活动部200套设于固定部100上,且能够在驱动部的作用下绕固定部100进行转动;叶片组件300设于活动部200上,分别与固定部100及活动部200进行铰接,且叶片组件300形成有进光孔,活动部200能够带动叶片组件300旋转以实现进光孔的孔径的调整。
其中,固定部100可以用于将可变光圈结构10固定于上述摄像模组的镜头的前端,例如将固定部100固定于前述摄像马达的载座上。
图3为固定部100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固定部100的结构包括底座101、进光孔柱102、第一卡位结构103、多个第一定位柱104、柔性印刷电路板105及参考圆部件106。
其中,进光孔柱102设于底座101的中间部位,进光孔柱102能够作为一个光通道用于将穿过叶片组件300的进光孔的光传递至镜头。其中,进光孔柱102 通孔的最小截面尺寸大于等于叶片组件300形成的进光孔的最大尺寸。
第一卡位结构103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分布于底座101的四周,第一卡位结构103可以用于限定活动部200的活动范围。例如,第一卡位结构103的数量为四个,均匀分布于底座101的周围。柔性印刷电路板105套设于进光孔柱102 的外壁并与底座101贴合连接,柔性印刷电路板105内设有用于驱动活动部200 转动的驱动电路。
参考圆部件106固定于进光孔柱102的顶部,用于限定进光孔径的最大范围。具体的,多个第一定位柱104设于进光孔柱102的顶部,参考圆部件106上设有与第一定位柱104数量相同、位置相对的定位孔1061,参考圆部件106通过多个定位孔1061与第一定位柱104的配合固定于进光孔柱102上。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活动部2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活动部200 包括与第一卡位结构103适配的第二卡位结构201、第二定位柱202及转动孔203。
结合图3和图4可知,活动部200可以通过转动孔203套设于进光孔柱102,且活动部200与固定部100的印刷电路板105贴合连接,例如,活动部200的底面抵接于印刷电路板105的顶面。
活动部200上第二卡位结构201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第二卡位结构201 相对于活动部200的圆心呈对称设置。每个第二卡位结构201在装配的状态下分别位于固定部100上两个相邻的第一卡位结构103之间以便于限定活动部200 的活动范围。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叶片301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a)所示,叶片组件300可以包括多个叶片301。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中,多个叶片301的数量大于两片,且多个叶片301环形分布于活动部200的上表面以形成供光线穿过的进光孔。
具体地,如图5(a)所示,叶片组件300包括6片叶片301。6片叶片301 按每层3个叶片301分上下两层分布,叶片301上标记有①的叶片301为分布于下层的叶片301,叶片301上标记有②的为分布于上层的叶片301。同层内的三个叶片301中任意两个相邻叶片301的布置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20°。异层间相邻近的两个叶片301的布置方向的夹角为60°。可以理解的是,叶片301的布置方向可以定义为叶片301上的圆孔303的中心与进光孔的中心的连线所在的的方向。
在描述完叶片301的分布位置与分布方向之后,为了描述进光孔的形成,下面将详细描述每个叶片301的形态,其中,每个叶片301上均设有弧形段304,六个叶片301的弧形段304首尾相连形成供光线通过的进光孔。
为了便于叶片301旋转,每个叶片301上还设有槽型通孔302、圆孔303和限位部305。其中,槽型通孔302用于与活动部上的第二定位柱202铰接,圆孔 303用于与固定部100上的第一定位柱104铰接。其中限位部305可以为限位凹槽,且限位凹槽的开口朝向固定部100上的第一定位柱104。第一定位柱104能够在叶片301201进行扩大进光孔径的旋转时,对限位部305进行止挡,从而防止叶片301继续向外旋转,进而有效控制叶片301的活动范围,减小可变光圈结构10的体积。
图5(b)为叶片301组件安装于活动部及固定部上的的装配示意图。如图5 (b)所示,叶片组件300设于活动部200的上方,叶片301的圆孔303铰接于固定部100上的第一定位柱104,槽型通孔302铰接于活动部200上的第二定位柱202上。
当活动部200相对固定部100转动时,叶片301的圆孔303铰接于固定部100 上第一定位柱104并且可绕着第一定位柱104进行转动,槽型通孔302铰接于活动部200上的第二定位柱202,并且当活动部200相对于固定部100转动时,活动部200上的第二定位柱202在槽型通孔302内运动推动着叶片301以第一定位柱104的轴线为转动轴进行转动,使得叶片301的限位部305向靠近固定部100 上的第一定位柱104和远离固定部100上的第一定位柱104的方向移动,带动叶片301转动,调整叶片组件300形成的进光孔径的尺寸的变化。
驱动部驱动活动部200进行转动的方式和对应的结构设置方案有多种,下面简要介绍其中的几种:
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如图6所示,驱动部可以包括驱动线圈(未图示)和磁铁2011,其中驱动线圈可以绕设于固定部100上。磁铁2011固定于活动部200,例如,磁铁2011设于活动部200的第二卡位结构201的底部。具体的,第二卡位结构201的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磁铁2011的容纳空间。当驱动线圈通电时,驱动线圈产生磁场,从而驱动磁铁2011在磁场的作用下进行转动,使得磁铁 2011能够带动活动部200相对于驱动线圈转动。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驱动部的磁铁也可以设于活动部200底部的其他位置。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磁铁2011也可以设置于固定部100上,驱动线圈设置于活动部200。
另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驱动部可以为压电马达,压电马达可以包括电子驱动部和输出连杆,其中,电子驱动部与输出连杆的一端机械连接,电子驱动部可以设于固定部100上,输出连杆的另一端与活动部200连接,当对电子驱动部上电时,电子驱动部可以驱动输出连杆驱动活动部200相对于固定部100转动。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驱动部停止工作后,摄像模组移动时(特别是在摄像模组掉落或大幅度移动时),活动部200带动叶片301发生抖动或者转动,进而影响进光孔径的尺寸。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可变光圈结构10 设置有锁止结构。具体地,锁止结构可以包括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其中,第一锁止部设于固定部上,第二锁止部设于活动部上,锁止结构能够将当活动部转动到特定位置时,将活动部与固定部进锁止,其中,活动部转动到的特定位置可以为叶片组件300形成的进光孔径的尺寸最大的位置。
其中,锁止结构的设置方案有多种,下面举例介绍其中的几种:
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如图7(a)-(c)所示,图7(a)为第一锁止部在活动部200上的位置示意图,图7(b)为第二锁止部在固定部100上的位置示意图,图7(c)为锁止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如图7(a)所示,第一锁止部为凸起结构2013,凸起结构2013设于活动部200上第二卡位结构201的一端201A。第二锁止部为用于卡接凸起结构2013的凹陷结构1031。凹陷结构1031设于固定部100上的第一卡位结构103。
可实施的,凹陷结构1031可以为位于第一卡位结构103上的凹槽或者通槽等。具体的,通过活动部200上的凸起结构2013卡接于固定部100上的凹陷结构1031内以实现固定部100与活动部200的锁止。
在一些实施例中,锁止结构的数量可以为一个,即在活动部的其中一个第二卡位结构201的一端201A设置凸起结构2013,在固定部100上的与卡位结构201 的一端201A邻近的第一卡位结构103上的对应位置设置凹陷结构1031。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锁止的牢固性,也可以将锁止结构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即凸起结构2013和凹陷结构1031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例如,若如图7(a)中所示的活动部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第二卡位结构201,固定部上设置有四个对称的第一卡位结构,则凸起结构201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活动部200上两个第二卡位结构201的一端201A处。可实施的,凹陷结构1031 的数量与凸起结构2013的数量相一致,即可以设置为两个,分别设于固定部100 上的对应的两个第一卡位结构103的对应位置,以使得凹陷结构1031的位置与凸起结构2013的位置对应配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驱动部停止工作前,可以将活动部上的凸起结构2013 驱动至固定部上的凹陷结构1031内,使得活动部与固定部进行锁止。在驱动部开始工作后,驱动部驱动活动部200运动至凸起结构2013与凹陷结构1031脱离的位置,以使活动部与固定部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起结构2013与凹陷结构1031过盈配合,以使得活动部 200和固定部100通过凸起结构2013与凹陷结构1031过盈配合产生的预紧力进行锁止。
例如,如图7(b)中所示,凸起结构2013为第二卡位结构201的一端向外突出的矩形凸起,凹陷结构1031第一卡位结构103上设置有与矩形凸起匹配的矩形凹槽,其中矩形凸起的高度可以大于或等于凹槽的槽高,以实现矩形凸起与矩形凹陷过盈配合。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中,凸起结构2013与凹陷结构1031的形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凸起结构2013为柱形,凹陷结构1031为与凸起结构2013适配的柱形的孔等。
如图8(a)和8(b)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使得凸起结构2013能够较为容易的被驱动至凹陷结构1031内,凸起结构2013包括卡接段2014和过渡段2015,其中过渡段2015靠近凹陷结构1031。过渡段2015为卡接段2014的直径呈渐缩延伸形成,其中,渐缩形式可以如图8(a)所示的直线形渐缩,也可以如图8(b)所示的弧形渐缩。其中,卡接段2014的尺寸可以大于等于凹槽尺寸,便于与凹槽过盈配合,以在卡接段2014和凹陷结构1031之间产生预紧力。
如图8(a)所示,若凸起结构2013的卡接段2014为矩形结构,则过渡段 2015为矩形的上顶面和下顶面进行直线渐缩形成,截面形状为如图8(a)所示。如图8(b)所示,过渡段2015还可以为矩形的上顶面和下顶面进行弧形渐缩形成,截面如图8(b)所示。若凸起的卡接段2014可以为圆柱形结构,则过渡段 2015可以为圆柱的直径呈直线型渐缩延伸形成的圆台结构(未图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锁止结构锁止的牢固性,可以在凸起结构 2013的外表面和/或凹陷结构1031的内表面可以设置有摩擦部,以使得当凸起结构2013卡接与凹陷结构1031内时,摩擦部能够增大凸起结构2013与凹陷结构1031之间的摩擦力,通过该摩擦力限制凸起结构2013相对于凹陷结构1031 的相对运动,进一步增加活动部200和固定部100锁止的牢固性。
可实施的,摩擦部可以为凸起结构2013的外表面或凹陷结构1031的内表面设置为凹凸不平的形状。例如,摩擦部为设置于凸起结构2013的外表面或凹陷结构1031的内表面上的多个半圆形凸起或多条划痕。
可以理解,本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增加活动部200和固定部100锁止的牢固性,可以将锁止结构的数量设置为多个,即凸起结构2013和凹陷结构1031 的数量设置为多个。例如,若如图7(a)中所示的活动部上设置有两个对称的第二卡位结构201,固定部上设置有四个对称的第一卡位结构,则凸起结构2013 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活动部200上两个第二卡位结构201上,可实施的,凹陷结构1031的数量与凸起结构2013的数量相一致,即可以设置为两个,分别设于第二凹陷结构1031的位置与凸起结构2013的位置对应配合。
可以理解,在本申请的另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卡接部为凹陷结构1031,第二卡接部为凸起结构2013。
另一种可实施的方案中,图9(a)示出了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分别在活动部200和固定部100上的位置示意图,图9(b)示出了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如图9(a)和9(b)所示,锁止结构可以包括第一磁吸部和第二磁吸部。例如,第一磁吸部可以为设于固定结构上的导磁片107,第二磁吸部可以为设于活动部200上的磁铁2011。导磁片107和磁铁2011通过磁吸力相互吸紧,以实现固定部100和活动部200的锁止。
其中,如图9(a)所示,活动部200上的磁铁2011的位置可以为设于上述活动部200的第二卡位结构201的壳体内部。可实施的,该活动部200上用于产生磁吸力的磁铁2011与上述与驱动线圈进行电磁感应的磁铁2011可以为同一磁铁2011。此种设置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可变光圈结构10中零部件的数量,降低可变光圈结构10的装配难度,提高可变光圈结构10的装配效率,同时还能够减小可变光圈结构10的占用空间。
固定部100上的导磁片107可以有多种设置方式,如下所述: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a)所示,固定部100上的导磁片107的上表面可以与活动部200上的磁铁2011的底面2011A平行设置。其中,导磁片107设于固定部100的底座101的底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磁片107设于固定部100的底座101的底面的方式可以为导磁片107的上表面与底座101的底面贴合连接。可实施的,底座101的底面设有能够容纳导磁片107的容纳槽,导磁片107位于所述容纳槽内并与底座101 的底面贴合连接。可实施的,导磁片107的上表面也可以与底座101的底面通过粘接的方式贴合连接,通过粘接的方式能够有效减少可变光圈结构10的零部件,减小可变光圈结构10的占用空间。
图10(a)示出了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分别在活动部200和固定部100 上的位置示意图,图10(b)示出了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的相对位置示意图,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a)和(b)所示,导磁片107的设置位置可以为贴设于固定部100上第一卡位结构103上,即固定部100上的导磁片107的表面与活动部200上的磁铁2011的侧面2011B平行设置。
具体的,第一卡位结构103可以设置有开口朝向容纳槽(开口方向,位置是否需要简要介绍),导磁片107卡设于容纳槽内。可实施的,导磁片107可以粘接于第一卡位结构103的侧面。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实施例中的叶片301的结构进行介绍: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a)所示,叶片301的槽型通孔302可以设置为直线型槽孔。
为了减小驱动部的启动力,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b)所示,槽型通孔302为弯折型槽孔。具体的,弯折型槽孔302包括第一弯折段3021和第二弯折段3022,其中,第二弯折段的弯折方向与所述活动部解锁后带动第二定位柱202在设定角度内的转动轨迹一致。
可以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弯折段3021和第二弯折段3022可以为具有一定夹角的两段槽型通孔。第二弯折段3022的弯折方向可以指第二弯折段 3022的主延伸方向,例如,可以为槽型通孔的通孔的延伸方向。
其中,将所述第二弯折段3022的弯折方向与所述活动部解锁后带动第二定位柱202在设定角度内的转动方向一致,可以使得驱动部在刚开始运动时带动活动部在第二弯折段3022运动时,是沿着第二弯折段3022的通孔延伸方向朝向第一弯折段3021运动,即使得活动部开始运动时的运动轨迹与第二弯折段3022 的通孔的延伸方向一致,因此,驱动部此时只需提供克服锁止结构对应的锁止力 (例如磁吸力或者预紧力),并不需提供带动叶片转动的力,因此能够使得驱动部的启动力大大减小,使得驱动部的启动电流大大减小,有助于增加驱动部的寿命。
可以理解,上述设定角度及第二弯折段3022的尺寸及与锁止结构的锁止力的大小相关,例如,锁止结构的锁止力为磁吸力,当活动部旋转5度时,可以完全克服磁吸力,则可将设定角度设置为5度,第二弯折段3022的尺寸活动部旋转5度时在第二定位柱在槽型通孔移动的距离。其中,该尺寸范围可以用长度范围定义。
其中,采用该弯折型槽孔的设计方案能够使得驱动部的启动力减小的原理结合图12(a)和12(b)进行说明。
如图12(a)所示,在活动部200与固定部100处于锁止状态时,活动部200 上的第二定位柱202处于第二弯折段3022的未与第一弯折段3012连接的一端,当驱动部带动活动部200上的第二定位柱202在第二弯折段3022内运动时,由于第二弯折段3022的弯折方向与所述活动部解锁后带动第二定位柱202在设定角度内的转动方向一致,因此第二定位柱202在第二弯折段3022内运动时,叶片301并不会转动,所以叶片301形成的进光孔径的尺寸不变。即驱动部在刚开始运动时只需提供克服锁止结构对应的锁止力,并不需提供带动叶片301转动的力。其中,锁止力为上述的预紧力、摩擦力及磁吸力等。
反之,若第二弯折段3022的弯折方向与所述活动部解锁后带动第二定位柱 202在初始转动时转动轨迹不一致,则第二定位柱202将会带动叶片301转动,使得驱动部在开始驱动活动部运动时则不仅提供克服锁止结构对应的锁止力,还需提供带动叶片301转动的力,使得驱动部的启动力太大。综上,采用弯折型槽孔能够使驱动部的启动力大大减小,使得驱动部的启动电流大大减小,有助于增加驱动部的寿命。
如图12中(b)图所示,当驱动部带动活动部200继续转动至活动部200 上的第二定位柱202在第一弯折段3021内运动时,第二定位柱202带动叶片301 开始朝向进光孔径的圆心的方向逐渐转动,进而使得叶片301形成的进光孔径逐渐减小,此时驱动部在第一弯折段3021内已经不需要克服上述锁紧力,只需提供驱动叶片转动的力。
图13为可变光圈结构10的上盖4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上盖400 中间设有开孔401,其开孔401可以避免阻挡光线进入叶片组件300所形成的进光孔径,为了避免对活动部200的运动产生干涉,其上也设有与叶片301的圆孔 303对应的第一避让孔402及与叶片301的槽型通孔302对应的第二避让孔403。其中,上盖400固定于固定部100上,上盖400与固定部100形成一夹层空间。叶片组件300在此夹层空间进行运动,并由于有上盖400的止挡,能够避免有效叶片301脱离问题的发生。
本申请实施例中,固定部100还设置有位置检测装置。位置检测装置设于固定部100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05上,位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活动部200的位置,以通过检测的位置确定活动部200是否处于与固定部100进行锁止的位置。避免出现活动部200与固定部100未进行锁止的情况出现。在一些实施例中,位置检测装置可以为驱动芯片。驱动芯片可以通过检测活动件上的磁铁2011所产生的磁场,根据磁场的变化进行活动部200位置的反馈,确认活动部200当前所在的位置。若活动部200未处于锁止位置,则驱动芯片控制驱动部进行重新驱动,直至将活动部200驱动至设定的锁止位置,保证活动部200与固定部100进行锁止。
本申请实施例中,位置检测装置与驱动线圈均可以设于固定部100的柔性印刷电路板105上。固定部100的底座101、进光孔柱102及第一卡位结构103的外壳可以为塑料件,塑料件内部注塑有金属,例如,铁、铜等。塑料件内部的金属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柔性印刷电路板105的脚位进行导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模组,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可变光圈结构10。
在上述摄像模组的基础上,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上述可变光圈结构10或上述摄像模组。其中,电子设备可以具体为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监控等,也可以为单反摄像机等摄像专用设备,上述摄像模组可以安装于电子设备的本体上,以实现这些电子设备的摄像功能。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手机具有手机壳体,上述摄像模组可以安装于手机壳体的背面,作为手机的后视摄像结构,用于实现后视摄像功能;可实施的,上述摄像模组可以安装于手机壳体的正面,作为手机的前置摄像结构,用于实现前视摄像功能。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7)
1.一种可变光圈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部(100)、活动部(200)、驱动部、叶片组件(300)和锁止结构;
所述活动部(200)套合于所述固定部(100)上;
所述叶片组件(300)设置于所述活动部(200)上,所述叶片组件(300)用于形成供光线通过的进光孔;
所述驱动部用于驱动所述活动部(200)相对于所述固定部(100)进行旋转,所述活动部(200)旋转能够带动所述叶片组件(300)旋转以调整所述进光孔的尺寸;
所述锁止结构用于当所述活动部(200)旋转到设定位置时,将所述活动部(200)锁止在所述固定部(100)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10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卡位结构(103),所述活动部(200)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卡位结构(201);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卡位结构(103)和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卡位结构(201)配合以限定所述活动部(200)的转动范围;
所述锁止结构包括第一锁止部和第二锁止部;所述第一锁止部和所述第二锁止部配合锁止;
所述第一锁止部设于所述第一卡位结构(103)上,所述第二锁止部设于所述第二卡位结构(20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部为设于所述第一卡位结构(103)上的凹陷结构(1031),所述第二锁止部为设于所述第二卡位结构(201)上的凸起结构(2013),所述凸起结构(2013)与所述凹陷结构(1031)配合卡接;
或,
所述第一锁止部为设于所述第一卡位结构(103)上的凸起结构(2013),所述第二锁止部为设于所述第二卡位结构(201)上的凹陷结构(1031),所述凸起结构(2013)与所述凹陷结构(1031)配合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结构(2013)包括卡接段(2014)和过渡段(2015);所述过渡段(2015)的尺寸相对于所述卡接段(2014)的尺寸渐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段(2015)的尺寸相对于所述卡接段(2014)的尺寸渐缩的形式为直线型渐缩或弧形渐缩。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陷结构(1031)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摩擦部;和/或;所述凸起结构(2013)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摩擦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部为设于所述凹陷结构(1031)的内表面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所述第二摩擦部为设于所述凸起结构(2013)的外表面的凹凸不平的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止部为设于所述固定部(100)上的第一磁吸部,所述第二锁止部为设于所述活动部(200)上的第二磁吸部;
所述固定部(100)和所述活动部(200)通过所述第一磁吸部和所述第二磁吸部之间的磁吸力进行锁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部设于所述固定部(100)的底面或所述第一卡位结构(103)的侧面;
所述第二卡位结构(201)设有第一容纳壳体(2012),所述第二磁吸部设于所述第一容纳壳体(2012)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部与所述固定部(100)的底面粘接;
或;所述固定部(100)的底面设有第二容纳壳体,所述第一磁吸部设于所述第二容纳壳体内;
或;所述第一磁吸部贴设于所述第一卡位结构(103)的侧面;
或;所述第一卡位结构(103)上设有容纳槽,所述第一磁吸部嵌设于所述容纳槽内。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吸部为导磁片,所述第二磁吸部为磁铁(2011)。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件(300)包括至少两个叶片(301),每个所述叶片(301)上均设有圆孔(303)和槽型通孔(302);
所述固定部(100)上设有环形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柱(104),所述至少两个第一定位柱(104)与所述叶片组件(300)中的至少两个叶片(301)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活动部(200)上设有环形分布的至少两个第二定位柱(202),所述至少两个第二定位柱(202)与所述叶片组件(300)中的至少两个叶片(301)一一对应设置;
每个所述第一定位柱(104)与对应的所述叶片(301)上的所述圆孔(303)铰接,每个所述第二定位柱(202)穿设于对应的所述叶片(301)上的所述槽型通孔(302)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型通孔(302)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弯折段(3021)和第二弯折段(3022);
所述活动部(200)与所述固定部(100)锁止时,所述第二定位柱(202)位于所述第二弯折段(3022)的未与所述第一弯折段(3021)连接的一端;
所述第二弯折段(3022)的弯折方向与所述活动部(200)解锁后带动所述第二定位柱(202)在设定角度内的转动轨迹一致;
所述设定角度与所述锁止结构的锁紧力相关。
14.根据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包括驱动线圈和磁铁(2011);
所述驱动线圈设于所述固定部(100)上,所述磁铁(2011)设于所述活动部(200)上;
或;
所述驱动线圈设于所述活动部(200)上,所述磁铁(2011)设于所述固定部(100)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光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位置为使得所述进光孔的尺寸最大时的位置。
16.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摄像马达、镜头(30)和权利要求1-15任一项所述可变光圈结构(10);
所述摄像马达包括固定座(21)、载座(22)以及驱动器;
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载座(22)相对所述固定座(21)沿设定方向移动;
所述载座(22)沿所述设定方向形成有安装孔,所述镜头固定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设定方向与所述镜头(30)的光轴平行;
所述可变光圈结构(10)固定于所述载座(22)上且位于所述镜头(30)的入光侧。
17.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6所述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固定于所述壳体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64328.2U CN215986835U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PCT/CN2022/107231 WO2023005812A1 (zh) | 2021-07-30 | 2022-07-22 | 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764328.2U CN215986835U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986835U true CN215986835U (zh) | 2022-03-08 |
Family
ID=80576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764328.2U Active CN215986835U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986835U (zh) |
WO (1) | WO2023005812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10604A (zh) * | 2022-03-24 | 2022-07-05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机密封结构及摄像机 |
CN115494682A (zh) * | 2022-05-30 | 2022-1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变光圈以及电子设备 |
WO2023005812A1 (zh) * | 2021-07-30 | 2023-02-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WO2023246556A1 (zh) * | 2022-06-24 | 2023-12-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圈控制方法、光圈控制器、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66714B (zh) * | 2024-02-02 | 2024-05-17 | 深圳市佩城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磁吸旋转功能的平板电脑壳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243906A (ja) * | 2009-04-08 | 2010-10-28 | Fujifilm Corp | 絞り羽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6103819B2 (ja) * | 2011-05-26 | 2017-03-2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光学機器 |
CN208432839U (zh) * | 2018-07-24 | 2019-01-25 | 东莞市协辰精密五金有限公司 | 一种双调节光圈 |
CN110460764A (zh) * | 2019-09-26 | 2019-11-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212115444U (zh) * | 2020-02-17 | 2020-12-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2596321A (zh) * | 2020-12-23 | 2021-04-02 | 南昌欧菲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
CN215986835U (zh) * | 2021-07-30 | 2022-03-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07-30 CN CN202121764328.2U patent/CN215986835U/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7-22 WO PCT/CN2022/107231 patent/WO202300581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005812A1 (zh) * | 2021-07-30 | 2023-02-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CN114710604A (zh) * | 2022-03-24 | 2022-07-05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机密封结构及摄像机 |
CN114710604B (zh) * | 2022-03-24 | 2024-03-01 |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摄像机密封结构及摄像机 |
CN115494682A (zh) * | 2022-05-30 | 2022-12-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变光圈以及电子设备 |
WO2023231935A1 (zh) * | 2022-05-30 | 2023-12-0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变光圈以及电子设备 |
CN115494682B (zh) * | 2022-05-30 | 2024-03-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可变光圈以及电子设备 |
WO2023246556A1 (zh) * | 2022-06-24 | 2023-12-2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光圈控制方法、光圈控制器、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005812A1 (zh) | 2023-0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5986835U (zh) | 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1741801U (zh) | 光通量调整模块 | |
KR100770846B1 (ko) | 카메라 모듈의 자동 초점 조절 장치 | |
CN108965663B (zh) | 电子装置 | |
JP2023126227A (ja) | レンズ駆動装置、カメラモジュール及び光学機器 | |
KR20110008478U (ko) | 카메라 모듈용 베이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렌즈 액츄에이터 | |
US11982866B2 (en) |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having movable portion for holding lens | |
EP4403992A1 (en) | Aperture assembly, camer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EP3573324B1 (en) |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WO2023005650A1 (zh) | 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驱动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 |
CN114827483A (zh) | 驱动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CN109218590B (zh) |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 |
CN109194860B (zh) |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 |
CN109218589B (zh) | 成像模组、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装置 | |
US20220334338A1 (en) | Optical element driving mechanism | |
CN115918099B (zh) | 一种摄像头马达、摄像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 |
CN113489881A (zh) | 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13114902A (zh) | 拍摄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14390203A (zh) | 防抖模组 | |
CN114252970A (zh) |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 |
WO2024046022A1 (zh) | 镜头组件、摄像头和电子装置 | |
CN216531446U (zh) |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5022550A (zh) |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KR102187735B1 (ko) | 카메라 모듈 | |
CN114640775B (zh) | 摄像模组和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