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252970A -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252970A
CN114252970A CN202111536003.3A CN202111536003A CN114252970A CN 114252970 A CN114252970 A CN 114252970A CN 202111536003 A CN202111536003 A CN 202111536003A CN 114252970 A CN114252970 A CN 114252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ame
lens group
optical zoom
zoom motor
ope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53600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252970B (zh
Inventor
龚高峰
王建华
唐利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53600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2529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4252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2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252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252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7/0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7/02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 G02B7/04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 G02B7/10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 G02B7/105Mountings, adjusting means, or light-tight connections, for optical elements for lenses with mechanism for focusing or varying magnification by relative axial movement of several lenses, e.g. of varifocal objective lens with movable lens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ocusing at close distanc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3/00Viewfinders; Focusing aids for cameras; Means for focusing for cameras; Autofocus systems for cameras
    • G03B13/32Means for focusing
    • G03B13/34Power focus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6Means for converting reciprocating motion into rotary motion or vice versa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10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clutches, brakes, gears, pulleys or mechanical start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光学变焦马达包括沿光学变焦马达的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第三透镜群,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底座,底座具有容纳腔,且底座的一组相对的侧壁分别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透镜群设置在第一开口处;第一框架,第一框架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第三透镜群设置在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并位于第一框架的一侧;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框架驱动连接,第二透镜群设置在第一框架上并随第一框架运动;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三透镜群沿光轴相对于第一框架运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潜望式镜头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摄像装置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摄像技术的渐渐成熟,对镜头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产生了潜望式镜头,“潜望镜式变焦”镜头俗称“内变焦”镜头,由于光学变焦是在机身内部完成,所以可以很容易安装滤镜,无需额外安装镜头筒。潜望式摄像头区别于传统镜头的竖向排列方式,在手机内横向排放,并增加了光学转换部件,由光学变焦马达、镜头组、棱镜等组成,以特殊的光学三棱镜让光线折射进入镜头组,实现成像,能够达到较高的光学变焦倍数,使镜头能够清晰拍摄到更远处的景物。而现有的潜望式镜头仍存在连续变焦过程中磁干扰、推力不足、位移量不足等方面的问题。
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潜望式镜头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潜望式镜头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光学变焦马达,包括沿光学变焦马达的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第三透镜群,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底座,底座具有容纳腔,且底座的一组相对的侧壁分别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透镜群设置在第一开口处;第一框架,第一框架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第三透镜群设置在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并位于第一框架的一侧;第一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且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框架驱动连接,以使第一框架能够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运动,第二透镜群设置在第一框架上并随第一框架运动;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三透镜群沿光轴相对于第一框架运动。
进一步地,第三透镜群设置在第二开口与第二透镜群之间。
进一步地,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第二框架,第三透镜群设置在第二框架上,第二框架吸附在第一框架上并随第一框架运动,第二驱动装置与第二框架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三透镜群沿光轴相对于第一框架运动。
进一步地,当第一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框架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运动时,第二框架能够在第二驱动装置的作用下相对第一框架运动。
进一步地,第一框架对应容置部第二框架的部分表面上开设有第三开口,以使第二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容置在第三开口内。
进一步地,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导杆,两个导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开口所在的底座的内侧壁和第二开口所在的底座的内侧壁连接,且两个导杆分别穿过第一框架,以使第一框架悬浮在容纳腔的内部。
进一步地,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第一FPC板,第一FPC板设置在底座的内侧壁上;第一霍尔芯片,第一霍尔芯片设置在第一FPC板上;第一霍尔磁石,第一霍尔磁石对应第一霍尔芯片设置在第一框架上,且第一霍尔磁石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框架的运动方向相同。
进一步地,第一框架的周向侧壁具有多个与导杆配合的第一容置凹槽,导杆的至少一部分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容置凹槽的内部,第一框架的周向侧壁设置有第一吸磁板,在底座的内侧壁对应第一吸磁板设置有第一磁石;或者第一框架的周向侧壁设置有第二磁石,在底座的内侧壁对应第二磁石设置有第二吸磁板。
进一步地,第一框架的周向侧壁具有多个与导杆配合的第一容置凹槽,导杆的至少一部分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容置凹槽的内部,且底座的内侧壁对应第一霍尔磁石设置有第三吸磁板。
进一步地,第二框架具有第二容置凹槽,第二容置凹槽的延伸方向与导杆的长度方向相同,其中一个导杆的至少一部分伸入第二容置凹槽。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线圈,驱动线圈对应第二框架设置在第一框架上;驱动磁石,驱动磁石相对驱动线圈设置在第二框架上。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FPC板,第二FPC板的至少一部分对应驱动磁石设置在第一框架的内侧壁上,且驱动线圈设置在第二FPC板上;第二霍尔芯片,第二霍尔芯片对应驱动磁石设置在第二FPC板上。
进一步地,第二FPC板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一段与底座的底面连接,第二段为弧形段,第三段的至少一部覆盖在第一框架的外表面,第四段对应驱动磁石设置在第一框架的内侧壁上,且驱动线圈和第二霍尔芯片均设置在第四段上。
进一步地,第三段为弯折结构。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装置还包括第四吸磁板,第四吸磁板与驱动磁石对应设置并设置在第四段和第一框架的内侧壁之间。
进一步地,第一FPC板的引脚端和第二FPC板的引脚端均伸出底座。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丝杆,驱动电机与丝杆驱动连接;滑块,滑块设置在第一框架上,且滑块的至少一部分套设在丝杆上并能够沿丝杆的长度方向运动。
进一步地,驱动电机设置在底座靠近第一开口的一侧,且第一框架对应驱动电机设置有避让缺口;和/或底座的内侧壁对应驱动电机设置有搭接凸起,搭接凸起与底座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置驱动电机的定位凹口;和/或第一框架的外侧壁具有用于容置滑块的第三容置凹槽。
进一步地,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多个滚珠,第二框架上设置有多个与光轴方向平行的第一滑槽,第一框架对应多个第一滑槽设置有多个第二滑槽,且每个第一滑槽的内部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滚珠,滚珠部分地凸出第一滑槽并与第二滑槽配合卡合,使第二框架通过滚珠相对第一框架沿光轴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透镜群的边缘、第二透镜群的边缘、第三透镜群的边缘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凸起,底座、第一框架、第二框架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安装凸起配合的安装槽。
进一步地,第一框架、第二框架沿光轴方向的两端面均设置有撞击凸台。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摄像装置,包括上述的光学变焦马达。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摄像装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申请中的光学变焦马达包括沿光学变焦马达的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第三透镜群,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底座、第一框架、第一驱动装置以及第二驱动装置。底座具有容纳腔,且底座的一组相对的侧壁分别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透镜群设置在第一开口处;第一框架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第三透镜群设置在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并位于第一框架的一侧;第一驱动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且第一驱动装置与第一框架驱动连接,以使第一框架能够在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运动,第二透镜群设置在第一框架上并随第一框架运动;第二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第三透镜群沿光轴相对于第一框架运动。
使用本申请中的光学变焦马达时,由于具有第一透镜群、第二透镜群以及第三透镜群,同时,又由于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第一框架移动,从而使第一框架能够带动第二透镜群和第三透镜群相对第一透镜群移动,而第二驱动装置则能够驱动第三透镜群相对第二透镜群移动,所以在能够实现长距离变焦的同时还能够进行精确地对焦,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潜望式镜头位移量不足的问题。因此,本申请中的光学变焦马达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潜望式镜头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光学变焦马达的爆炸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光学变焦马达的第一透镜群和底座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光学变焦马达的第三透镜群和第二框架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光学变焦马达的底座、第一框架、第二框架、第一透镜群以及第三透镜群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1中的光学变焦马达的第一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1中的光学变焦马达的第一框架与第二FPC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光学变焦马达的第二FPC板、驱动线圈以及第二霍尔芯片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1中的光学变焦马达的第二框架和导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光学变焦马达的第二框架、第三透镜群以及第二FPC板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光学变焦马达的第一框架与导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光学变焦马达的第一框架与导杆的位置关系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第一透镜群;20、第二透镜群;30、第三透镜群;40、底座;41、第一开口;42、第二开口;43、搭接凸起;44、定位凹口;50、第一框架;51、第三开口;52、第一容置凹槽;53、避让缺口;54、第三容置凹槽;55、第二滑槽;60、第一驱动装置;61、驱动电机;62、丝杆;63、滑块;70、第二驱动装置;71、驱动线圈;72、驱动磁石;73、第二FPC板;74、第二霍尔芯片;80、第二框架;81、第二容置凹槽;82、第一滑槽;90、第一FPC板;91、第一霍尔芯片;92、第一霍尔磁石;93、第一磁石;100、导杆;200、滚珠;300、安装凸起;400、安装槽;500、第一吸磁板;600、第四吸磁板;700、撞击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发明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部件本身在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潜望式镜头使用性能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其中移动终端包括摄像装置。摄像装置包括下述的光学变焦马达。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中的摄像装置包括但并不限于具有拍照功能的智能手机。并且,在将本申请中的光学变焦马达使用在智能手机上时,不仅可以提高智能手机的相机模块的使用性能,而且还能够有效地减少智能手机的整体厚度,并且能够有效地解决智能手机后置摄像头外凸的问题,即解决智能手机的后置摄像头突出于智能手机的后壳。
还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摄像装置除了应用在手机领域外,还可以应用在平板、电脑、汽车电子等微型影像照相领域。
如图1至图11所示,本申请中的光学变焦马达包括沿光学变焦马达的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群10、第二透镜群20、第三透镜群30,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底座40、第一框架50、第一驱动装置60以及第二驱动装置70。底座40具有容纳腔,且底座40的一组相对的侧壁分别具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41和第二开口42,第一透镜群10设置在第一开口41处;第一框架50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第三透镜群30设置在第一开口41与第二开口42之间并位于第一框架50的一侧;第一驱动装置6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且第一驱动装置60与第一框架50驱动连接,以使第一框架50能够在第一开口41和第二开口42之间运动,第二透镜群20设置在第一框架50上并随第一框架50运动;第二驱动装置70用于驱动第三透镜群30沿光轴相对于第一框架50运动。
使用本申请中的光学变焦马达时,由于具有第一透镜群10、第二透镜群20以及第三透镜群30,同时,又由于第一驱动装置60能够驱动第一框架50移动,从而使第一框架50能够带动第二透镜群20和第三透镜群30相对第一透镜群10移动,而第二驱动装置70则能够驱动第三透镜群30相对第二透镜群20移动,所以在能够实现长距离变焦的同时还能够进行精确地对焦,从而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潜望式镜头位移量不足的问题。因此,本申请中的光学变焦马达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潜望式镜头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将本申请中的光学变焦马达使用在具有拍照功能的手机上时,需要特别注意光学变焦马达的安装方向。在进行组装时,需要将光学变焦马达与手机后壳平行设置或者与手机屏幕平行设置,也有是说当使用本申请中的光学变焦马达时,在驱动第二透镜群20和第三透镜群30进行对焦时,第二透镜群20和第三透镜群30的运动方向是与手机后壳或者手机屏幕是平行的。此时,为了保证手机的相机模块的正常使用,在实际摄像过程中,除了需要使用本申请中的光学变焦马达的同时,还要搭配棱镜马达与棱镜系统一同使用,即在第一透镜群10远离第二透镜群20的一端增加一个棱镜采光的驱动系统。其结构特征为,棱镜马达的入射面平行于手机后壳或者手机屏幕并能够对待拍摄的目标进行采集,并且棱镜马达的反射面对准第一透镜群10。具体的实现途径为,沿着一条与机身平行的光学轴线对准光学变焦马达,然后通过棱镜的反射将进入摄像头内的光线反射到光学变焦马达和图像传感器上,如此一来即可创造出比传统摄像头的竖向安装方向即在手机表面上朝向外部更长的等效焦距。
还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中的光学变焦马达还可以具有外壳,并且通过外壳对底座40进行密封,当然需要对第一开口41和第二开口42进行避让。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三透镜群30设置在第二开口42与第二透镜群20之间。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透镜群10、第二透镜群20、第三透镜群30是按顺序排列的。
当然,在本申请中,第三透镜群30也可以位于第一透镜群10和第二透镜群20之间。也就是说,第二透镜群20和第三透镜群30的具体位置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进行灵活调节。
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透镜群10、第二透镜群20、第三透镜群30上面均可以安装有一个或者多个透镜。
具体地,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第二框架80,第三透镜群30设置在第二框架80上,第二框架80吸附在第一框架50上并随第一框架50运动,第二驱动装置70与第二框架80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三透镜群30沿光轴相对于第一框架50运动。通过这样设置,当第二驱动装置70驱动第三透镜群30相对第二透镜群20运动时,可以有效地保证第三透镜群30运动的稳定性,以防止第三透镜群30相对第二透镜群20或者第一透镜群10出现偏斜。或者说,在本申请中第二框架80的主要作用是为第三透镜群30提供安装位置并且对第三透镜群30的运动方向进行限定,进而以保证光学变焦马达的使用效果以及摄像装置的成像质量。
并且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当第一驱动装置60驱动第一框架50在第一开口41和第二开口42之间运动时,第二框架80能够在第二驱动装置70的作用下相对第一框架50运动。也就是说,在本申请中,当第二透镜群20和第三透镜群30在第一驱动装置60的作用下相对第一透镜群10运动的同时,第三透镜群30能够在第二驱动装置70的作用下相对第二透镜群20运动。并且,第二透镜群20和第三透镜群30在第一驱动装置60的作用下相对第一透镜群10运动保证了光学变焦马达的变焦性能,而第三透镜群30在第二驱动装置70的作用下相对第二透镜群20运动则是保证了光学变焦马达的对焦性能。因此,在本申请中光学变焦马达的变焦和对焦是同时进行的。当然,在本申请中,当第一驱动装置60驱动第一框架50在第一开口41和第二开口42之间运动时,第二框架80与第一框架50之间也可以是保持相对静止的,也就是说此时第三透镜群30不会相对第二透镜群20运动。
可选地,第一框架50对应容置部第二框架80的部分表面上开设有第三开口51,以使第二框架80的至少一部分容置在第三开口51内。通过这样设置,可以在保证第二透镜群20、第三透镜群30、第二框架80能够一起随第一框架50运动的同时,还能够对第一框架50的内部空间进行合理利用,进而能够减少光学变焦马达的整体体积,以有利于实现光学变焦马达的小型化。当然,通过这样设置还能够有效地减少第二框架80在相对第一框架50运动时第二框架80与第一框架50之间的摩擦力,进而保证光学变焦马达的灵敏性。
具体地,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第一FPC板90、第一霍尔芯片91以及第一霍尔磁石92。第一FPC板90设置在底座40的内侧壁上;第一霍尔芯片91设置在第一FPC板90上;第一霍尔磁石92对应第一霍尔芯片91设置在第一框架50上,且第一霍尔磁石92的长度方向与第一框架50的运动方向相同。这样设置,能够通过第一霍尔芯片91和第一霍尔磁石92的相互感应来对第一框架50的运动位置进行判断,从而对第一驱动装置60进行控制,以控制第一框架50的运动距离。
具体地,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导杆100,两个导杆10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开口41所在的底座40的内侧壁和第二开口42所在的底座40的内侧壁连接,且两个导杆100分别穿过第一框架50,以使第一框架50悬浮在容纳腔的内部。通过这样设置,当第一框架50在第一驱动装置60的作用下在第一开口41和第二开口42之间运动时,第一框架50能够沿着导杆100进行运动。因此,在本申请中能够通过导杆100对第一框架50的运动起到导向作用,并且通过设置导杆100还能够对第一框架50起到支撑作用,从而防止第一框架50与底座40的底面接触,进而减少第一框架50运动时的阻力。在本实施例中导杆100的数量为两个,当然可以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来增加导杆100的数量。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框架50的周向侧壁具有多个与导杆100配合的第一容置凹槽52,导杆100的至少一部分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容置凹槽52的内部,第一框架的周向侧壁设置有第一吸磁板500,在底座40的内侧壁对应第一吸磁板500设置有第一磁石93;或者第一框架的周向侧壁设置有第二磁石,在底座40的内侧壁对应第二磁石设置有第二吸磁板。
在本申请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框架50的周向侧壁具有多个与导杆100配合的第一容置凹槽52,导杆100的至少一部分可拆卸地设置在第一容置凹槽52的内部,且底座40的内侧壁对应第一霍尔磁石设置有第三吸磁板。
通过这样设置,当光学变焦马达受到外部的冲击力时,第一框架50在晃动的过程中能够与导杆100脱离,从而减少第一框架50受到的冲击力,并且在第一框架50与导杆100脱离后能够在相互对应的磁石和吸磁板的相互吸引的作用力下再次与导杆100对准,并使得导杆100再次进入到第一容置凹槽52的内部,从而保证了导杆100和第一框架50之间结构的可靠性,并且保证了第一框架50运行的稳定性。
可选地,第二框架80具有第二容置凹槽81,第二容置凹槽81的延伸方向与导杆100的长度方向相同,其中一个导杆10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第二容置凹槽81。通过这样设置,还能够通过导杆100对第二框架80的运动起到限位导向的运动。
具体地,第二驱动装置70包括驱动线圈71和驱动磁石72。驱动线圈71对应第二框架80设置在第一框架50上;驱动磁石72相对驱动线圈71设置在第二框架80上。并且,第二驱动装置70还包括:第二FPC板73,第二FPC板73的至少一部分对应驱动磁石72设置在第一框架50的内侧壁上,且驱动线圈71设置在第二FPC板73上;第二霍尔芯片74,第二霍尔芯片74对应驱动磁石72设置在第二FPC板73上。
可选地,第二框架80具有用于容置驱动磁石72的第四容置凹槽。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线圈71与第二霍尔芯片74公用驱动磁石72,这样可以有效地降低第二框架80的承载重量。
当然,在本申请中也可以在第二框架80上单独设置仅与第二霍尔芯片74作用的霍尔磁石。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二FPC板73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第一段与底座40的底面连接,第二段为弧形段,第三段的至少一部覆盖在第一框架50的外表面,第四段对应驱动磁石72设置在第一框架50的内侧壁上,且驱动线圈71和第二霍尔芯片74均设置在第四段上。
可选地,第三段为弯折结构,且第三段具有用于避让导杆100的通孔。在本申请中,在第三段上设置用于避让导杆100的通孔的目的是为了保证光学变焦马达的结构紧凑性,而当光学变焦马达的内部空间较为充足时,可以不再第三段上设置通孔。
可选地,第二驱动装置70还包括第四吸磁板600,第四吸磁板600与驱动磁石72对应设置并设置在第四段和第一框架50的内侧壁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FPC板90的引脚端和第二FPC板73的引脚端均伸出底座40。
具体地,第一驱动装置60包括驱动电机61、丝杆62以及滑块63。驱动电机61与丝杆62驱动连接;滑块63设置在第一框架50上,且滑块63的至少一部分套设在丝杆62上并能够沿丝杆62的长度方向运动。通过这样设置,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潜望式镜头在连续变焦过程中磁干扰、推力不足、位移量不足等方面的问题,并保证了本申请中光学变焦马达具有结构简单、无磁干扰、推力大、位移大、高变焦倍率等优点。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驱动电机61是步进电机。在本申请中,通过第一霍尔芯片91和第一霍尔磁石92、第二霍尔芯片74和驱动磁石72之间的配合,实现了本申请中光学变焦马达的闭环控制结构,还使其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精度高的优点,能获得优质的成像效果。并且,第一驱动装置60和第二驱动装置70能够分别通过第一霍尔芯片91、第一FPC板90、第二霍尔芯片74、第二FPC板73将位置信号传递给驱动芯片,驱动芯片根据位置反馈控制步进电机的脉冲信号驱动第二透镜群20达到既定的位置点,从而实现镜头连续变焦的闭环控制。并且,采用步进电机驱动不仅能实现大行程驱动,实现大范围的变焦,同时由于第一镜架自身承载较重,采用步进电机驱动,步进电机驱动能实现大推力,提升驱动性能。
可选地,驱动电机61设置在底座40靠近第一开口41的一侧,且第一框架50对应驱动电机61设置有避让缺口53。通过这样设置,可以有效地防止第一框架50在运动的过程中与驱动电机61产生撞击,并且还能够对底座40内的空间进行合理地利用,从而有利于光学变焦马达的小型化。
可选地,底座40的内侧壁对应驱动电机61设置有搭接凸起43,搭接凸起43与底座4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置驱动电机61的定位凹口44。通过这样设置可以有效地保证驱动电机61的稳定性,从而保证光学变焦马达内部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进而保证摄像装置的成像质量。
如图10所示,第一框架50的外侧壁具有用于容置滑块63的第三容置凹槽54。通过这样设置可以有效地保证光学变焦马达的内部结构更加紧凑,并且通过这样设置还能够保证容置滑块63不会与底座的内壁接触。
可选地,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多个滚珠200,第二框架80上设置有多个与光轴方向平行的第一滑槽82,第一框架50对应多个第一滑槽82设置有多个第二滑槽55,且每个第一滑槽82的内部均设置有至少两个个滚珠200,滚珠200部分地凸出第一滑槽82并与第二滑槽55配合卡合,使第二框架80通过滚珠200相对第一框架50沿光轴方向移动。通过这样设置,当第二框架80相对第一框架50运动时,可以有效地减少第一框架50与第二框架80之间的摩擦力。
可选地,第一透镜群10的边缘、第二透镜群20的边缘、第三透镜群30的边缘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凸起300,底座40、第一框架50、第二框架80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与安装凸起300配合的安装槽400。通过这样设置,可以保证第一透镜群10与底座40之间、第二透镜群20与第一框架50之间、第三透镜群30与第二框架80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第一框架50、第二框架80沿光轴方向的两端面均设置有撞击凸台700。通过这样设置,当光学变焦马达受外力冲击时,撞击凸起能够起到保护第一框架50、第二框架80的作用,控制减少第一框架50和第二框架80的框体本体受冲击产生的粉尘碎屑,一方面防止粉尘碎屑影响框体的驱动运动精度,另一方面防止碎屑影响透镜群的成像效果。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潜望式镜头使用性能差的问题;
2、结构简单,性能稳定。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3)

1.一种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光学变焦马达的光轴设置的第一透镜群(10)、第二透镜群(20)、第三透镜群(30),所述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
底座(40),所述底座(40)具有容纳腔,且所述底座(40)的一组相对的侧壁分别具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41)和第二开口(42),所述第一透镜群(10)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41)处;
第一框架(50),所述第一框架(5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内部,所述第三透镜群(30)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41)与所述第二开口(42)之间并位于所述第一框架(50)的一侧;
第一驱动装置(60),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0)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内部,且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0)与所述第一框架(50)驱动连接,以使所述第一框架(50)能够在所述第一开口(41)和所述第二开口(42)之间运动,所述第二透镜群(20)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50)上并随所述第一框架(50)运动;
第二驱动装置(70),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0)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透镜群(30)沿所述光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50)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群(30)设置在所述第二开口(42)与所述第二透镜群(2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第二框架(80),所述第三透镜群(30)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80)上,所述第二框架(80)吸附在所述第一框架(50)上并随所述第一框架(50)运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0)与所述第二框架(80)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三透镜群(30)沿所述光轴相对于所述第一框架(50)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0)驱动所述第一框架(50)在所述第一开口(41)和所述第二开口(42)之间运动时,所述第二框架(80)能够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0)的作用下相对所述第一框架(50)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50)对应容置部所述第二框架(80)的部分表面上开设有第三开口(51),以使所述第二框架(80)的至少一部分容置在所述第三开口(51)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至少两个相互平行的导杆(100),两个所述导杆(1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41)所在的所述底座(40)的内侧壁和所述第二开口(42)所在的所述底座(40)的内侧壁连接,且两个所述导杆(100)分别穿过所述第一框架(50),以使所述第一框架(50)悬浮在所述容纳腔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
第一FPC板(90),所述第一FPC板(90)设置在所述底座(40)的内侧壁上;
第一霍尔芯片(91),所述第一霍尔芯片(91)设置在所述第一FPC板(90)上;
第一霍尔磁石(92),所述第一霍尔磁石(92)对应所述第一霍尔芯片(91)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50)上,且所述第一霍尔磁石(92)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框架(50)的运动方向相同。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50)的周向侧壁具有多个与所述导杆(100)配合的第一容置凹槽(52),所述导杆(100)的至少一部分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凹槽(52)的内部,
第一框架(50)的周向侧壁设置有第一吸磁板(500),在所述底座(40)的内侧壁对应所述第一吸磁板(500)设置有第一磁石(93);或者
第一框架(50)的周向侧壁设置有第二磁石,在所述底座(40)的内侧壁对应所述第二磁石设置有第二吸磁板。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50)的周向侧壁具有多个与所述导杆(100)配合的第一容置凹槽(52),所述导杆(100)的至少一部分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置凹槽(52)的内部,且所述底座(40)的内侧壁对应第一霍尔磁石(92)设置有第三吸磁板。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框架(80)具有第二容置凹槽(81),所述第二容置凹槽(8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导杆(100)的长度方向相同,其中一个所述导杆(100)的至少一部分伸入所述第二容置凹槽(81)。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0)包括:
驱动线圈(71),所述驱动线圈(71)对应所述第二框架(80)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50)上;
驱动磁石(72),所述驱动磁石(72)相对所述驱动线圈(71)设置在所述第二框架(80)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0)还包括:
第二FPC板(73),所述第二FPC板(73)的至少一部分对应所述驱动磁石(72)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50)的内侧壁上,且所述驱动线圈(71)设置在所述第二FPC板(73)上;
第二霍尔芯片(74),所述第二霍尔芯片(74)对应所述驱动磁石(72)设置在所述第二FPC板(73)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FPC板(73)包括顺次连接的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和第四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底座(40)的底面连接,所述第二段为弧形段,所述第三段的至少一部覆盖在所述第一框架(50)的外表面,所述第四段对应所述驱动磁石(72)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50)的内侧壁上,且所述驱动线圈(71)和所述第二霍尔芯片(74)均设置在所述第四段上。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段为弯折结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70)还包括第四吸磁板(600),所述第四吸磁板(600)与所述驱动磁石(72)对应设置并设置在所述第四段和所述第一框架(50)的内侧壁之间。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第一FPC板(90)的引脚端和第二FPC板(73)的引脚端均伸出所述底座(40)。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60)包括:
驱动电机(61);
丝杆(62),所述驱动电机(61)与所述丝杆(62)驱动连接;
滑块(63),所述滑块(63)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50)上,且所述滑块(63)的至少一部分套设在所述丝杆(62)上并能够沿所述丝杆(62)的长度方向运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电机(61)设置在所述底座(40)靠近所述第一开口(41)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框架(50)对应所述驱动电机(61)设置有避让缺口(53);和/或
所述底座(40)的内侧壁对应所述驱动电机(61)设置有搭接凸起(43),所述搭接凸起(43)与所述底座(40)的内侧壁之间形成用于容置所述驱动电机(61)的定位凹口(44);和/或
所述第一框架(50)的外侧壁具有用于容置所述滑块(63)的第三容置凹槽(54)。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变焦马达还包括多个滚珠(200),第二框架(80)上设置有多个与光轴方向平行的第一滑槽(82),所述第一框架(50)对应多个所述第一滑槽(82)设置有多个第二滑槽(55),且每个第一滑槽(82)的内部均设置有至少两个滚珠(200),所述滚珠(200)部分地凸出所述第一滑槽(82)并与所述第二滑槽(55)配合卡合,使所述第二框架(80)通过所述滚珠(200)相对所述第一框架(50)沿光轴方向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群(10)的边缘、所述第二透镜群(20)的边缘、所述第三透镜群(30)的边缘均设置有至少一个安装凸起(300),所述底座(40)、所述第一框架(50)、第二框架(80)均对应设置有至少一个与所述安装凸起(300)配合的安装槽(400)。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50)、第二框架(80)沿光轴方向的两端面均设置有撞击凸台(700)。
22.一种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21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变焦马达。
23.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2中所述的摄像装置。
CN202111536003.3A 2021-12-15 2021-12-15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142529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6003.3A CN114252970B (zh) 2021-12-15 2021-12-15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536003.3A CN114252970B (zh) 2021-12-15 2021-12-15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2970A true CN114252970A (zh) 2022-03-29
CN114252970B CN114252970B (zh) 2023-07-14

Family

ID=80795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536003.3A Active CN114252970B (zh) 2021-12-15 2021-12-15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25297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6186A (zh) * 2022-04-02 2022-07-05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4879338A (zh) * 2022-05-31 2022-08-09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潜望式镜头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4692A (zh) * 2007-06-12 2008-12-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变焦镜头控制装置
CN203535295U (zh) * 2013-10-31 2014-04-09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变焦机构
CN110989127A (zh) * 2019-12-31 2020-04-10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2526802A (zh) * 2019-08-30 2021-03-1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WO2021180234A1 (zh) * 2020-03-12 2021-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185166A (zh) * 2021-11-26 2022-03-15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4692A (zh) * 2007-06-12 2008-12-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变焦镜头控制装置
CN203535295U (zh) * 2013-10-31 2014-04-09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自动变焦机构
CN112526802A (zh) * 2019-08-30 2021-03-19 三星电机株式会社 相机模块
CN110989127A (zh) * 2019-12-31 2020-04-10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WO2021180234A1 (zh) * 2020-03-12 2021-09-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装置、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185166A (zh) * 2021-11-26 2022-03-15 昆山丘钛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终端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06186A (zh) * 2022-04-02 2022-07-05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4879338A (zh) * 2022-05-31 2022-08-09 上海比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潜望式镜头驱动装置、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252970B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78608B (zh) 光学防抖模块及包括该光学防抖模块的相机模块
CN211318938U (zh) 光学驱动机构
CN111999962B (zh) 驱动用于ois的光学反射器的具有多轴结构的装置
CN115236826B (zh) 变焦镜头、相机模组和电子装置
KR102091369B1 (ko) 폴디드 카메라에 대한 감소된 높이 페널티
CN112740102B (zh) 透镜驱动装置和包括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CN114252970A (zh) 光学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US20190349523A1 (en) Optical camera system
CN115542510A (zh) 透镜驱动装置和包括该透镜驱动装置的相机模块
CN114236741B (zh) 连续变焦马达、摄像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3645374B (zh) 潜望式摄像模组、多摄摄像模组和摄像模组的组装方法
CN113489881A (zh) 摄像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3495339A (zh) 镜头驱动装置
WO2023005650A1 (zh) 转动机构及其摄像模组、驱动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US20220155553A1 (en) Imaging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4114595B (zh) 一种镜头模组、摄像模组及终端
WO2022100580A1 (zh) 音圈马达、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796386A (zh) 光学成像装置
KR20210034400A (ko) 카메라 액추에이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카메라 모듈
WO2024104177A1 (zh) 镜头对焦驱动装置、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TWI797006B (zh) 潛望式攝像模組及電子裝置
WO2023174324A1 (zh) 镜头组件、摄像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117979140A (zh) 一种摄像设备和智能终端
CN117223292A (zh) 相机致动器及包括该相机致动器的相机装置和光学装置
CN116567393A (zh) 单体双向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