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022550A -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022550A
CN115022550A CN202210752765.5A CN202210752765A CN115022550A CN 115022550 A CN115022550 A CN 115022550A CN 202210752765 A CN202210752765 A CN 202210752765A CN 115022550 A CN115022550 A CN 1150225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aphragm
driving
aperture
camera module
le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7527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宇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75276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0225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0225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02255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3/103145 priority patent/WO2024002151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aphragms For Cameras (AREA)
  • Lens Barre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属于摄像技术领域,所公开的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驱动装置和可变光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镜头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镜头相对于所述壳体运动;所述可变光圈包括光圈本体、光圈叶片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光圈本体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光圈叶片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光圈本体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光圈本体,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光圈叶片相连,以驱动所述光圈叶片运动。

Description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摄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电子设备的拍摄功能的要求不断提高,人们希望可以利用电子设备的摄像头模组拍摄出清晰度更高、效果更好的照片。
若想拍摄出清晰度更高、效果更好的照片,电子设备可以采用光圈可变的摄像头模组进行拍摄,具体地,在不同场景下,通过调节光圈大小来控制进光量,进而提高照片的清晰度,进而使拍摄出的照片的效果更好。
但是,由于可变光圈固定连接在摄像头模组的镜头上,因此,在电机驱动摄像头实现光学防抖和自动对焦的运动行程中,电机会同时驱动可变光圈进行运动,这导致摄像头模组的功耗明显增加,进而对电子设备的续航、散热性能等提出更高要求。
综上,相关技术涉及的摄像头模组存在功耗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相关技术涉及的摄像头模组存在功耗较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驱动装置和可变光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镜头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镜头相对于所述壳体运动;
所述可变光圈包括光圈本体、光圈叶片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光圈本体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光圈叶片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光圈本体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光圈本体,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光圈叶片相连,以驱动所述光圈叶片运动。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文所述的摄像头模组。
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装置用于驱动镜头做光学防抖和自动对焦的动作,在驱动装置驱动镜头运动的过程中,可变光圈与驱动装置保持相对静止,即可变光圈不随镜头的运动而运动,因此,相比于常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驱动装置只用于驱动镜头运动,这使得摄像头模组的功耗降低,电子设备的散热性能得到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摄像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摄像头模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摄像头模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摄像头模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光圈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另一个光圈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和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至少两个光圈叶片的不同叠置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镜头;
200-驱动装置、210-壳体;
300-可变光圈、310-光圈本体、320-光圈叶片、321-通光孔、3211-第一圆形孔、3212-第二圆形孔、322-定位缺口、330-柔性电路板、331-第一板段、332-第二板段;
400-电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摄像头模组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考图1-图8,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头模组,所公开的摄像头模组包括镜头100、驱动装置200和可变光圈300。
镜头100是摄像头模组实现拍摄的主要部件,镜头100在拍摄的过程中,较容易出现抖动的问题,由此可通过驱动装置200实现镜头100的防抖功能。具体地,驱动装置200和镜头100连接,驱动装置200通过驱动镜头100做光学防抖(Optical Image Stabilization,OIS)运动,从而实现镜头100的防抖功能,驱动装置200还可通过驱动镜头100做自动对焦(Auto Focus,AF)运动,从而实现镜头100的自动对焦功能。
驱动装置200包括壳体210以及设置于壳体210内的第一驱动组件,镜头100与第一驱动组件相连,第一驱动组件驱动镜头100相对于壳体210运动,镜头100可设于壳体210内部,即壳体210可以对镜头100起到保护作用,第一驱动组件可以是电机、音圈马达(VoiceCoil Motor,VCM)等。
为使镜头100拍摄出清晰度高、效果好的照片,可以在摄像头模组上增设可变光圈300,可变光圈300包括光圈本体310、光圈叶片320和第二驱动组件,光圈本体310设置于壳体210,即光圈本体310与驱动装置200直接相连,且光圈本体310与驱动装置200相对静止;光圈叶片320可活动地设置于光圈本体310内,即光圈叶片320在光圈本体310内的位置可变,且光圈叶片320与镜头100相对设置。可选地,光圈本体310可固定设于壳体210,该固定方式可以是点胶、焊接、铆接等方式,当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第二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光圈本体310,且第二驱动组件与光圈叶片320相连,因此,在镜头100拍摄过程中,第二驱动组件可以驱动光圈叶片320运动,即光圈叶片320在光圈本体310内的位置发生变化。由此可知,光圈叶片320位置的变化会使镜头100的进光量发生变化,从而拍摄出清晰度高、效果好的照片。
本申请实施例中,驱动装置200用于驱动镜头100做光学防抖和自动对焦的动作,在驱动装置200驱动镜头100运动的过程中,可变光圈300与驱动装置200保持相对静止,即可变光圈300不随镜头100的运动而运动,因此,相比于常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驱动装置200只用于驱动镜头100运动,这使得摄像头模组的功耗降低,电子设备的散热性能得到保障。
可选地,摄像头模组还可以包括电连接部400,电连接部400可为镜头100的正常拍摄和驱动装置200的第一驱动组件提供电力支持,具体地,电连接部400设置于驱动装置200背离可变光圈300的一侧,电连接部400可通过硬性电路板,即不可变形的电路板为可变光圈300的第二驱动组件提供电力支持,但由于摄像头模组的结构比较复杂,且有不规则的结构,因此,此种硬性电路板不适合此种不规则的结构上,即该电路板不容易实现第二驱动组件和电连接部400电连接。
另一种实施例中,可变光圈30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330,第二驱动组件通过柔性电路板330与电连接部400电连接,以使第二驱动组件与电连接部400电连接,从而实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光圈叶片320在光圈本体310上运动。由于柔性电路板330较容易发生变形,因此,柔性电路板330更容易设置在摄像头模组上,也更容易与电连接部400实现连接。可选地,柔性电路板330可以与电连接部400通过焊接实现相连。由于驱动装置200驱动镜头100运动时,镜头100不会收到柔性电路板330的拉扯,因此镜头100的运动精度更高;并且,柔性电路板330不会随镜头100运动,因此柔性电路板330也不容易被拉扯,其与第二驱动组件和电连接部400的连接强度更高。
可选地,可变光圈300的柔性电路板330还可以与电子设备的主电路板电连接,进而实现第二驱动组件通过主电路板驱动光圈叶片320在光圈本体310上运动。
可选地,第二驱动组件也可以是电机等,但一般情况下,电机所占用的摄像头模组的内部空间较大,这不利于其他部件的排布和设置,因此,可选择尺寸较小,且便于设置的驱动磁体和驱动线圈实现驱动光圈叶片320运动。
具体地,第二驱动组件可以包括驱动磁体和驱动线圈,驱动磁体和驱动线圈可以设在可变光圈300的内部,驱动磁体和驱动线圈中的一者设置于光圈本体310,另一者设置于光圈叶片320,驱动磁体和驱动线圈相连,驱动线圈与柔性电路板330相连。可选地,驱动磁体可设置于光圈叶片320上,驱动线圈设置于光圈本体310,驱动线圈通电之后,驱动磁体较容易驱动光圈叶片320在光圈本体310上的位置发生变化。
该实施例通过驱动磁体和驱动线圈驱动光圈叶片320运动,此时,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的工作相对独立,因此,驱动装置200不需要为了实现驱动光圈叶片320而做出改动,因此驱动装置200可以采用现有结构,从而提升了物料共用性。
可选地,在驱动线圈设置于光圈叶片320上时,光圈叶片320运动时,驱动线圈也会随着运动,与驱动线圈相连的柔性电路板330随之运动,这可能会影响到驱动线圈与柔性电路板330之间的连接强度。
为确保驱动线圈与柔性电路板330之间的连接强度,在另一种实施例中,驱动线圈可设在光圈本体310上,即驱动线圈不发生运动,柔性电路板330贴合固定于壳体210的外表面上,进而柔性电路板330与驱动线圈保持静止,进而确保驱动线圈与柔性电路板330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柔性电路板330贴合固定于壳体210的外表面上,也可以防止柔性电路板330变形而与其他零部件干涉,因此如此设置可以防止柔性电路板330被损坏。
可选地,柔性电路板330可以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板段331和第二板段332,第一板段331与驱动线圈相连,第二板段332与电连接部400相连,从而实现驱动线圈与电连接部400相连,第一板段331的宽度可以小于第二板段332的宽度,但宽度较窄的第一板段331不容易与驱动线圈实现连接,宽度较宽的第二板段332贴合固定于壳体210的外表面,即柔性电路板330裸露在外的面积较大,进而柔性电路板330被刮伤甚至破坏的几率较大,进而光圈叶片320出现无法运动的几率较大。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宽度指的是环绕光轴的方向上的尺寸。
为避免发生上述现象,另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板段331的宽度大于第二板段332的宽度,即与驱动线圈连接的第一板段331的尺寸较大,柔性电路板330裸露在外的面积较小,且此时柔性电路板330的整体尺寸较小,柔性电路板330被刮伤几率较小,进而可以确保第二驱动组件驱动光圈叶片320运动时受到的影响较小。
可选地,光圈叶片320可以与光圈本体310滑动连接,此时光圈叶片320所需的运动空间较大。另一实施例中,光圈叶片320可转动地设置于光圈本体310内,光圈叶片320设有通光孔321,第二驱动组件可驱动光圈叶片3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在光圈叶片320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通光孔321的进光面积为第一进光面积;在光圈叶片320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通光孔321的进光面积为第二进光面积,且第一进光面积大于第二进光面积,即,在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作用下,镜头100可接受到不同量的光线,因此可使镜头100适用于不同场景下的拍摄,且拍摄出的照片质量较高,效果较好。与此同时,光圈叶片320转动设置时所需的运动空间较小,更有利于摄像头模组的小型化设计。
需要说明的是,在光圈叶片320活动的过程中,不同的进光面积可以对应不同的档位,该档位可以是两档,也可以是三挡、四挡或更多档位,甚至可以实现无极调节。
可选地,光圈叶片320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但一个光圈叶片320的通光孔321的面积范围较小,即镜头100接受到的光线总量变化范围较少,因此,镜头100不能满足更多场景下的拍摄。
为使镜头100能够适用于更多场景下的拍摄,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光圈叶片32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光圈叶片320叠置,即至少两个光圈叶片320组合在一起,且每个光圈叶片320上均设有通光孔321,在第二驱动组件驱动各光圈叶片320沿相反的方向相对转动的情况下,各通光孔321形成进光面积可变的光圈孔,即在第二驱动组件驱动各光圈叶片320沿相反的方向相对转动的过程中,光圈孔的面积可连续变化,进而镜头100接受到的光线的总量连续变化,即镜头100能够接收到较多总量不同的光线,因此,镜头100能够更加适用于多种场景下的拍摄,进而镜头100拍摄出的照片质量进一步提高。
可选地,通光孔32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圆形孔3211和第二圆形孔3212,第一圆形孔3211和第二圆形孔3212并排设置,两者的连通处形成连通缺口,第一圆形孔3211的孔径大于第二圆形孔3212的孔径,此时,在第二驱动组件驱动至少两个光圈叶片320转动时,随着至少两个光圈叶片320叠置面积的改变,通光孔321能够形成更多种面积不同的光圈孔,进而镜头100能够接收到更多总量不同的光线。
当然,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光圈叶片320和通光孔321的具体形状,可选地,光圈叶片320可以为圆形或多边形等形状的结构,通光孔321还可以是矩形、五边形等形状的孔。
可选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光圈叶片320转动时,为更好地实现镜头100在拍摄时,拍摄面积较为稳定,光圈叶片320的边缘设有定位缺口322,光圈本体310设有定位柱,定位缺口322可与定位柱定位配合,从而限制光圈叶片320的运动幅度,防止光圈叶片320与其他部件撞击,进而确保镜头100实现更为稳定的拍摄。
可选地,本申请还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前文所述的摄像头模组。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100)、驱动装置(200)和可变光圈(300),所述驱动装置(200)包括壳体(210)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210)内的第一驱动组件,所述镜头(100)与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相连,所述第一驱动组件驱动所述镜头(100)相对于所述壳体(210)运动;
所述可变光圈(300)包括光圈本体(310)、光圈叶片(320)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光圈本体(310)设置于所述壳体(210),所述光圈叶片(320)可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光圈本体(310)内,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于所述光圈本体(310),且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光圈叶片(320)相连,以驱动所述光圈叶片(320)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还包括电连接部(400),所述电连接部(400)设置于所述驱动装置(200)背离所述可变光圈(300)的一侧,所述可变光圈(30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330),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330)与所述电连接部(400)电连接,以使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所述电连接部(400)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磁体和驱动线圈,所述驱动磁体和所述驱动线圈中的一者设置于所述光圈本体(310),另一者设置于所述光圈叶片(320),所述驱动线圈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3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线圈设置于所述光圈本体(310),所述柔性电路板(330)贴合固定于所述壳体(210)的外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330)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板段(331)和第二板段(332),所述第一板段(331)与所述驱动线圈相连,所述第二板段(332)与所述电连接部(400)相连,所述第一板段(331)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板段(332)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叶片(320)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光圈本体(310)内,所述光圈叶片(320)设有通光孔(321),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可驱动所述光圈叶片(3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转动,其中:
在所述光圈叶片(320)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通光孔(321)的进光面积为第一进光面积;
在所述光圈叶片(320)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通光孔(321)的进光面积为第二进光面积,所述第一进光面积大于所述第二进光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叶片(320)的数量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光圈叶片(320)叠置,每个所述光圈叶片(320)均设有所述通光孔(321),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驱动各所述光圈叶片(320)沿相反的方向相对转动的情况下,各所述通光孔(321)形成进光面积可变的光圈孔。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光孔(321)包括相连通的第一圆形孔(3211)和第二圆形孔(3212),所述第一圆形孔(3211)的孔径大于所述第二圆形孔(3212)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圈叶片(320)的边缘设有定位缺口(322),所述光圈本体(310)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缺口(322)可与所述定位柱定位配合。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摄像头模组。
CN202210752765.5A 2022-06-29 2022-06-29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0225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2765.5A CN115022550A (zh) 2022-06-29 2022-06-29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PCT/CN2023/103145 WO2024002151A1 (zh) 2022-06-29 2023-06-28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752765.5A CN115022550A (zh) 2022-06-29 2022-06-29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022550A true CN115022550A (zh) 2022-09-06

Family

ID=83079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752765.5A Pending CN115022550A (zh) 2022-06-29 2022-06-29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5022550A (zh)
WO (1) WO202400215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2151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80553B2 (ja) * 2004-09-02 2011-05-1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カメラシステム
CN113163077B (zh) * 2020-01-22 2022-12-09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
CN113433769A (zh) * 2021-06-25 2021-09-24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光圈组件、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395433A (zh) * 2021-06-30 2021-09-14 江西晶浩光学有限公司 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025069B (zh) * 2021-11-10 2023-08-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圈组件、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5022550A (zh) * 2022-06-29 2022-09-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02151A1 (zh) * 2022-06-29 2024-01-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4002151A1 (zh) 2024-0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9302963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20070133967A1 (en) Image stabilizer, lens device and imager apparatus
US8317418B2 (en) Focal plane shutter and imaging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209765132U (zh) 光学组件驱动机构
CN213028285U (zh) 摄像模组
CN215986835U (zh) 一种可变光圈结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EP3573324B1 (en)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8833746B (zh) 摄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US7460171B2 (en) Lens apparatus having stop blade, optical filter and shutter blade
US6340252B1 (en) Light-quantity controlling device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TW202132885A (zh) 相機模組與電子裝置
CN115022550A (zh) 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EP3896516A1 (en) Camera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7555191A (zh) 遮光结构与成像镜头模块
CN108810367B (zh) 摄像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8103770A (zh) 光圈控制方法、光圈控制器、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1083327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2180549A (zh) 潜望式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JP2005292355A (ja) 光量調節装置および光学機器
CN113037978B (zh) 快门驱动装置、快门、拍摄装置、电子元件
CN213240642U (zh) 潜望式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9225274U (zh) 镜头驱动机构及其电路板
US11243454B2 (en) Automatic focus apparatus and camera module with the same
CN212408108U (zh) 微型防抖云台
KR20070005945A (ko) 소형 카메라의 조리개 셔터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