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9538A - 一种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及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及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9538A
CN113879538A CN202111190310.0A CN202111190310A CN113879538A CN 113879538 A CN113879538 A CN 113879538A CN 202111190310 A CN202111190310 A CN 202111190310A CN 113879538 A CN113879538 A CN 1138795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lug
locking
shackle
cover body
rocker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031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9538B (zh
Inventor
张蒙
王亚梅
张明中
温在顶
李伟
柳琼燕
李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lect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119031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95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95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95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95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95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9/00Equipment for handling freight; Equipment for facilitating passenger embarkation or the lik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Vehicle Step Arrangements And Article Stor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及飞行器,该吊耳机构包括吊耳单元、维形单元和锁定解锁单元,吊耳单元包括吊耳本体以及与之连接的第一转动组件,第一转动组件用于支撑吊耳本体转动并且为吊耳本体提供转动动力,吊耳本体具有用于吊挂外部设备的转出位置以及用于埋藏在吊装开口内的收起位置;维形单元包括盖体、摇臂和第二转动组件,盖体通过摇臂与第二转动组件连接,第二转动组件用于支撑盖体转动并且为盖体提供转动动力;锁定解锁单元与摇臂连接以与盖体进行联动。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凸出型吊挂结构影响气动性能和隐身性能、折叠型吊耳结构吊装时无法可靠锁定、盖体形状受限、可靠性差、维形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及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挂机飞行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及飞行器。
背景技术
目前,装载平台为飞机的各类飞行器上用于吊挂飞机的吊挂结构多为凸出表面的吊耳结构。随着飞行器技术的不断发展,隐身性能和高速气动环境对飞行器外形提出了较高要求,而传统挂机飞行器在飞行时保留了吊耳在盒体表面凸出的外形,破坏了飞行器的气动外形,同时也降低了隐身性能。而现有的折叠型吊耳结构虽然能够通过在完成吊挂任务时收入飞行器舱体内,并且通过口盖对舱体进行维形,但是在吊耳处于吊挂状态时无法实现锁定,吊耳仍能够转动,吊挂可靠性较差,同时受限于盖体活动方式其形状无法与舱体形状完全匹配,维形效果较差,一定程度上影响飞行器整体的隐身性能和气动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及飞行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吊耳机构设置在舱体的吊装开口内,吊耳机构包括:
吊耳单元,吊耳单元包括吊耳本体以及与之连接的第一转动组件,第一转动组件用于支撑吊耳本体转动并且为吊耳本体提供转动动力,吊耳本体具有用于吊挂外部设备的转出位置以及用于埋藏在吊装开口内的收起位置;
维形单元,维形单元包括盖体、摇臂和第二转动组件,盖体通过摇臂与第二转动组件连接,第二转动组件用于支撑盖体转动并且为盖体提供转动动力;
锁定解锁单元,锁定解锁单元与摇臂连接以与盖体进行联动;
在吊耳本体转至转出位置并且挂装外部设备后,盖体用于以打开状态与外部设备相抵接,并且在打开过程中通过与锁定解锁单元联动锁定吊耳本体;在外部设备脱离吊耳本体后,盖体用于以关闭状态盖设在吊装开口上以对舱体进行维形,并且在关闭过程中通过与锁定解锁单元联动解锁释放吊耳本体以使吊耳本体转至收起位置。
进一步地,吊耳本体具有锁定孔,锁定解锁单元包括连杆组件、锁定销和导向通道,连杆组件一端与摇臂连接,另一端与锁定销连接,连杆组件用于通过与摇臂配合推动锁定销沿导向通道进入锁定孔以将吊耳本体锁定在转出位置,以及将锁定销从锁定孔中拉出至导向通道内以解锁释放吊耳本体。
进一步地,锁定孔的轴线与导向通道的轴线均与水平面平行。
进一步地,吊耳本体还具有转轴孔,第一转动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第一驱动部,吊耳本体套设在第一转轴上并且与第一驱动部连接,第一驱动部用于驱动吊耳本体绕第一转轴由转出位置转动至收起位置。
进一步地,第二转动组件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二驱动部,摇臂一端套设在第二转轴上,另一端与盖体连接,第二驱动部与摇臂连接以驱动摇臂绕第二转轴转动直至盖体关闭。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部为第一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舱体内并与吊耳本体相抵接,用于压动吊耳本体绕第一转轴由转出位置转动至收起位置。
进一步地,第二驱动部为第二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设置在舱体内并与摇臂相抵接,用于压动摇臂绕第二转轴转动直至盖体关闭。
进一步地,第一弹性部件和/或第二弹性部件为扭簧。
进一步地,摇臂和连杆组件均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连杆组件对称设置在锁定销两侧,且与成对的两个摇臂一一对应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飞行器,飞行器包括本发明前述提出的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及飞行器,该吊耳机构通过第一转动组件为吊耳本体提供转动支撑和转动动力,通过第二转动组件为盖体提供转动支撑和转动动力,并且通过摇臂实现盖体和锁定解锁单元的联动,在吊耳本体转动至转出位置时,锁定解锁单元随着盖体的打开将吊耳本体锁定在转出位置,并且通过挂装的外部设备对盖体的限位进一步确保锁定的可靠性,外部设备脱离吊耳本体后对盖体的限位解除,盖体在第二转动组件的动力作用下向关闭方向转动,同时带动锁定解锁单元解锁释放吊耳本体,吊耳本体在第一转动组件的动力作用下转至收起位置,盖体继续转动直至盖设在吊装开口上以实现维形。该机构能够确保盖体解除约束接触后,吊耳本体折叠埋入舱体内,同时盖体扣合吊装开口进行维形,吊挂状态下吊耳本体可靠锁定,且盖体的形状能够完全与舱体的外形匹配,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通用性好,占用空间小,能够满足维形要求较高的飞行器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发明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的吊挂状态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的锁定销解锁时刻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折叠状态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的吊耳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吊耳单元;11、吊耳本体;11a、锁定孔;11b、转轴孔;12、第一转动组件;121、第一转轴;122、第一驱动部;20、维形单元;21、盖体;22、摇臂;23、第二转动组件;231、第二转轴;232、第二驱动部;30、锁定解锁单元;31、连杆组件;32、锁定销;40、舱体;50、盒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参考图1至图3的实例,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吊耳机构设置在舱体40的吊装开口内,吊耳机构包括:
吊耳单元10,吊耳单元10包括吊耳本体11以及与之连接的第一转动组件12,第一转动组件12用于支撑吊耳本体11转动并且为吊耳本体11提供转动动力,吊耳本体11具有用于吊挂外部设备的转出位置以及用于埋藏在吊装开口内的收起位置;
维形单元20,维形单元20包括盖体21、摇臂22和第二转动组件23,盖体21通过摇臂22与第二转动组件23连接,第二转动组件23用于支撑盖体21转动并且为盖体21提供转动动力;
锁定解锁单元30,锁定解锁单元30与摇臂22连接以与盖体21进行联动;
在吊耳本体11转至转出位置并且挂装外部设备后,盖体21用于以打开状态与外部设备相抵接,并且在打开过程中通过与锁定解锁单元30联动锁定吊耳本体11;在外部设备脱离吊耳本体11后,盖体21用于以关闭状态盖设在吊装开口上以对舱体40进行维形,并且在关闭过程中通过与锁定解锁单元30联动解锁释放吊耳本体11以使吊耳本体11转至收起位置。
其中,摇臂22的形状及尺寸根据具体使用场景进行确定,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请参考图1,摇臂22的形状类似U型,且U型摇臂22的开口朝向盖体21。通过此种配置方式,能够确保盖体21在打开状态下留出足够的空间以吊装外部设备,从而使盖体21能够适应各种大小和形状的吊装开口,达到更好的维形效果。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提供了一种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该吊耳机构通过第一转动组件12为吊耳本体11提供转动支撑和转动动力,通过第二转动组件23为盖体21提供转动支撑和转动动力,并且通过摇臂22实现盖体21和锁定解锁单元30的联动,在吊耳本体11转动至转出位置时,锁定解锁单元30随着盖体21的打开将吊耳本体11锁定在转出位置,并且通过挂装的外部设备对盖体21的限位进一步确保锁定的可靠性,外部设备脱离吊耳本体11后对盖体21的限位解除,盖体21在第二转动组件23的动力作用下向关闭方向转动,同时带动锁定解锁单元30解锁释放吊耳本体11,吊耳本体11在第一转动组件12的动力作用下转至收起位置,盖体21继续转动直至盖设在吊装开口上以实现维形。该机构能够确保盖体21解除约束接触后,吊耳本体11折叠埋入舱体40内,同时盖体21扣合吊装开口进行维形,吊挂状态下吊耳本体11可靠锁定,且盖体21的形状能够完全与舱体40的外形匹配,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通用性好,占用空间小,能够满足维形要求较高的飞行器的使用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凸出型吊挂结构影响气动性能和隐身性能、折叠型吊耳结构吊装时无法可靠锁定、盖体形状受限、可靠性差、维形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请参考图2和图4的实施例,吊耳本体11具有锁定孔11a,锁定解锁单元30包括连杆组件31、锁定销32和导向通道,连杆组件31一端与摇臂22连接,另一端与锁定销32连接,连杆组件31用于通过与摇臂22配合推动锁定销32沿导向通道进入锁定孔11a以将吊耳本体11锁定在转出位置,以及将锁定销32从锁定孔11a中拉出至导向通道内以解锁释放吊耳本体11。请参考图1中的实例,连杆组件31包括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一端与摇臂2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连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锁定销32连接,通过此种配置方式与盖体21进行联动。在打开盖体21之前,锁定销32处于导向通道内远离吊耳本体11的一端,随着盖体21的打开,连杆组件31通过摇臂22与盖体21进行联动,从而推动锁定销32沿导向通道向吊耳本体11移动,在吊耳本体11转动至转出位置之前,锁定销32始终处于导向通道内,在吊耳本体11转动至转出位置后,锁定孔11a与导向通道连通且同轴,随着盖体21的进一步打开,锁定销32进入锁定孔11a内将吊耳本体11锁定,吊耳本体11绕第一转动组件12的转动被限制,此时将外部设备吊装在吊耳本体11上,外部设备与盖体21相抵接,盖体21的转动被限制,锁定可靠性进一步提高。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吊耳本体11还具有转轴孔11b,第一转动组件12包括第一转轴121和第一驱动部122,吊耳本体11套设在第一转轴121上并且与第一驱动部122连接,第一驱动部122用于驱动吊耳本体11绕第一转轴121由转出位置转动至收起位置。第二转动组件23包括第二转轴231和第二驱动部232,摇臂22一端套设在第二转轴231上,另一端与盖体21连接,第二驱动部232与摇臂22连接以驱动摇臂22绕第二转轴231转动直至盖体21关闭。通过此种配置方式,能够实现外部设备对盖体21的约束解除后盖体21通过转动扣合吊装开口,同时在转动过程中通过摇臂22和连杆组件31拉动锁定销32解除对吊耳本体11的锁定,吊耳本体11在锁定解除后通过转动折叠收起,隐藏在盖体21中。
其中,第一转轴121水平设置,为了进一步提高锁定的可靠性,本发明一实施例中,锁定孔11a的轴线与导向通道的轴线均与水平面平行,即锁定孔11a的轴线与导向通道的轴线均与第一转轴121平行。通过此种配置方式,能够防止锁定销32从锁定孔11a中滑脱,从而实现可靠锁定。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驱动部122为第一弹性部件,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舱体40内并与吊耳本体11相抵接,用于压动吊耳本体11绕第一转轴121由转出位置转动至收起位置。在吊耳本体11转动至转出位置时,第一弹性部件处于压缩蓄力状态,解除锁定后,第一弹性部件压动吊耳本体11转动至收起位置,这种配置方式以第一弹性部件作为动力源,不需要装配电机等复杂动力设备,结构简单,节省舱体40的内部空间,能够实现吊耳本体11在完成吊装任务后的快速折叠收起。
进一步地,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第二驱动部232为第二弹性部件,第二弹性部件设置在舱体40内并与摇臂22相抵接,用于压动摇臂22绕第二转轴231转动直至盖体21关闭。在盖体21打开与吊装的外部设备相抵接时,外部设备对盖体21形成约束,第二弹性部件处于压缩蓄力状态,限制其向关闭方向的转动,外部设备脱离吊耳本体11后,对盖体21的约束解除,第二弹性部件压动盖体21向关闭方向转动直至扣合在吊装开口上,这种配置方式以第二弹性部件作为动力源,不需要装配电机等复杂动力设备,结构简单,节省舱体40的内部空间,能够实现盖体21在外部设备脱离吊耳本体11后快速扣合以迅速恢复舱体40的外形。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弹性部件和/或第二弹性部件为扭簧。当第一弹性部件为扭簧时,第一弹性部件套设在第一转轴121上,且一端固定在舱体内,另一端与吊耳本体11连接,吊耳本体11由收起位置转动至转出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弹性部件扭动蓄力;当第二弹性部件为扭簧时,第二弹性部件套设在第二转轴231上,且一端固定在舱体内,另一端与摇臂22连接,盖体由扣合位置转动打开的过程中第二弹性部件扭动蓄力。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第一弹性部件和/或第二弹性部件为弹片。
进一步地,为了使锁定销32受力均衡,从而确保其在导向通道和锁定孔11a内顺畅移动,避免卡死,本发明中,摇臂22和连杆组件31均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连杆组件31对称设置在锁定销32两侧,且与成对的两个摇臂22一一对应连接。
此外,本发明提出的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还包括盒体50,盒体50上具有与舱体40上的吊装开口尺寸和形状相同的盒体开口,吊耳单元10、维形单元20和锁定解锁单元30均安装在盒体50内,形成一个整体,这样,可以快速将盒体50安装在舱体40内,也可以快速将盒体50从舱体40内拆除,拆装方便,通用性好。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提出的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的工作原理,下面结合图1至图3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第一转轴121和第二转轴231以相互垂直的方式水平固定在盒体50内,第一弹性部件和第二弹性部件均为扭簧,导向通道水平固定在盒体50内,且两侧具有通道开口,锁定销32设置在导向通道内且两侧通过通道开口与分别与一组连杆组件31可转动地连接,两个连杆组件31分别与两个摇臂22可转动地连接,两个摇臂22均一端套设在第二转轴231上,另一端与盖体21连接。当吊耳机构处于吊挂状态时,如图1所示,吊耳本体11处于竖直的转出位置,锁定孔11a与导向通道相连通,盖体21处于打开状态且与吊装的外部设备相抵接,锁定销32在盖体21打开过程中由导向通道移动至锁定孔11a内,将吊耳本体11锁定在转出位置,此时,两个扭簧均处于蓄力状态;当外部设备脱离吊耳本体11后,外部设备对盖体21的约束被解除,套设在第二转轴231上的扭簧压动摇臂22向右侧关闭方向转动,从而带动盖体21向关闭方向转动,与此同时摇臂22也通过带动连杆组件31将锁定销32从锁定孔11a内拉出至导向通道内,如图2所示,锁定销32刚好全部从锁定孔11a中移出,吊耳本体11的锁定被解除;之后,套设在第一转轴121上的扭簧压动吊耳本体11向盒体50内转动直至收起位置,此时,吊耳本体11整体折叠埋藏在盒体50内,同时套设在第二转轴231上的扭簧继续压动摇臂22向右转动直至带动盖体21扣合在吊装开口上,实现维形目的,最终整个吊耳机构在盒体50内处于如图3所示的折叠状态。再次吊装时,先将盖体21打开一定角度,将吊耳本体11转动至转出位置,再继续向打开方向转动盖体21直至锁定销32进入锁定孔11a中,此时吊耳本体11被锁定在转出位置,此时,再将盖体21向打开方向转动一定角度以确保外部设备能够吊装在吊耳本体11上,盖体21在扭簧的压力下与外部设备相抵接,实现可靠锁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飞行器,飞行器包括本发明前述提出的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该吊耳机构通过第一转动组件12为吊耳本体11提供转动支撑和转动动力,通过第二转动组件23为盖体21提供转动支撑和转动动力,并且通过摇臂22实现盖体21和锁定解锁单元30的联动,在吊耳本体11转动至转出位置时,锁定解锁单元30随着盖体21的打开将吊耳本体11锁定在转出位置,并且通过挂装的外部设备对盖体21的限位进一步确保锁定的可靠性,外部设备脱离吊耳本体11后对盖体21的限位解除,盖体21在第二转动组件23的动力作用下向关闭方向转动,同时带动锁定解锁单元30解锁释放吊耳本体11,吊耳本体11在第一转动组件12的动力作用下转至收起位置,盖体21继续转动直至盖设在吊装开口上以实现维形。该机构能够确保盖体21解除约束接触后,吊耳本体11折叠埋入舱体40内,同时盖体21扣合吊装开口进行维形,吊挂状态下吊耳本体11可靠锁定,且盖体21的形状能够完全与舱体40的外形匹配,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通用性好,占用空间小,能够满足维形要求较高的飞行器的使用需求。通过将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应用到飞行器中,能够极大地提高飞行器自身的隐身性能和气动性能,同时显著提升吊挂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及飞行器,该吊耳机构通过第一转动组件为吊耳本体提供转动支撑和转动动力,通过第二转动组件为盖体提供转动支撑和转动动力,并且通过摇臂实现盖体和锁定解锁单元的联动,在吊耳本体转动至转出位置时,锁定解锁单元随着盖体的打开将吊耳本体锁定在转出位置,并且通过挂装的外部设备对盖体的限位进一步确保锁定的可靠性,外部设备脱离吊耳本体后对盖体的限位解除,盖体在第二转动组件的动力作用下向关闭方向转动,同时带动锁定解锁单元解锁释放吊耳本体,吊耳本体在第一转动组件的动力作用下转至收起位置,盖体继续转动直至盖设在吊装开口上以实现维形。该机构能够确保盖体解除约束接触后,吊耳本体折叠埋入舱体内,同时盖体扣合吊装开口进行维形,吊挂状态下吊耳本体可靠锁定,且盖体的形状能够完全与舱体的外形匹配,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通用性好,占用空间小,能够满足维形要求较高的飞行器的使用需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凸出型吊挂结构影响气动性能和隐身性能、折叠型吊耳结构吊装时无法可靠锁定、盖体形状受限、可靠性差、维形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所述吊耳机构设置在舱体(40)的吊装开口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机构包括:
吊耳单元(10),所述吊耳单元(10)包括吊耳本体(11)以及与之连接的第一转动组件(12),所述第一转动组件(12)用于支撑所述吊耳本体(11)转动并且为所述吊耳本体(11)提供转动动力,所述吊耳本体(11)具有用于吊挂外部设备的转出位置以及用于埋藏在所述吊装开口内的收起位置;
维形单元(20),所述维形单元(20)包括盖体(21)、摇臂(22)和第二转动组件(23),所述盖体(21)通过所述摇臂(22)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23)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组件(23)用于支撑所述盖体(21)转动并且为所述盖体(21)提供转动动力;
锁定解锁单元(30),所述锁定解锁单元(30)与所述摇臂(22)连接以与所述盖体(21)进行联动;
在所述吊耳本体(11)转至所述转出位置并且挂装所述外部设备后,所述盖体(21)用于以打开状态与所述外部设备相抵接,并且在打开过程中通过与所述锁定解锁单元(30)联动锁定所述吊耳本体(11);在所述外部设备脱离所述吊耳本体(11)后,所述盖体(21)用于以关闭状态盖设在所述吊装开口上以对所述舱体(40)进行维形,并且在关闭过程中通过与所述锁定解锁单元(30)联动解锁释放所述吊耳本体(11)以使所述吊耳本体(11)转至所述收起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本体(11)具有锁定孔(11a),所述锁定解锁单元(30)包括连杆组件(31)、锁定销(32)和导向通道,所述连杆组件(31)一端与所述摇臂(22)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锁定销(32)连接,所述连杆组件(31)用于通过与所述摇臂(22)配合推动所述锁定销(32)沿所述导向通道进入所述锁定孔(11a)以将所述吊耳本体(11)锁定在所述转出位置,以及将所述锁定销(32)从所述锁定孔(11a)中拉出至所述导向通道内以解锁释放所述吊耳本体(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孔(11a)的轴线与所述导向通道的轴线均与水平面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本体(11)还具有转轴孔(11b),所述第一转动组件(12)包括第一转轴(121)和第一驱动部(122),所述吊耳本体(11)套设在所述第一转轴(121)上并且与所述第一驱动部(122)连接,所述第一驱动部(122)用于驱动所述吊耳本体(11)绕所述第一转轴(121)由所述转出位置转动至所述收起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组件(23)包括第二转轴(231)和第二驱动部(232),所述摇臂(22)一端套设在所述第二转轴(231)上,另一端与所述盖体(21)连接,所述第二驱动部(232)与所述摇臂(22)连接以驱动所述摇臂(22)绕所述第二转轴(231)转动直至所述盖体(21)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部(122)为第一弹性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舱体(40)内并与所述吊耳本体(11)相抵接,用于压动所述吊耳本体(11)绕所述第一转轴(121)由所述转出位置转动至所述收起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部(232)为第二弹性部件,所述第二弹性部件设置在所述舱体(40)内并与所述摇臂(22)相抵接,用于压动所述摇臂(22)绕所述第二转轴(231)转动直至所述盖体(21)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和/或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为扭簧。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摇臂(22)和所述连杆组件(31)均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所述连杆组件(31)对称设置在所述锁定销(32)两侧,且与成对的两个所述摇臂(22)一一对应连接。
10.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
CN202111190310.0A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及飞行器 Active CN1138795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0310.0A CN113879538B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及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0310.0A CN113879538B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及飞行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9538A true CN113879538A (zh) 2022-01-04
CN113879538B CN113879538B (zh) 2023-07-14

Family

ID=790024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0310.0A Active CN113879538B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及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9538B (zh)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79640A (en) * 1938-05-18 1946-08-12 Aircraft Components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locking devices for retractable aircraft undercarriages
RU25911U1 (ru) * 2002-06-27 2002-10-27 Карчевский Олег Вячеславович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очленения наружной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поворотного реактивного сопла двигателя и мотогондолы самолета
CN202509914U (zh) * 2011-12-16 2012-10-31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自保险式飞机座舱钩式锁
CN104176244A (zh) * 2014-09-17 2014-12-03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起落架舱门联动收放装置
CN106044583A (zh) * 2016-07-15 2016-10-26 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可折叠收纳的车载吊机及方法
CN205916326U (zh) * 2016-05-25 2017-02-01 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飞行器及其折叠脚架
US20170233075A1 (en) * 2014-09-19 2017-08-17 Sikorsky Aircraft Corporation Rope deployment mechanism and method
CN107554756A (zh) * 2016-07-01 2018-01-09 赛峰起落架系统公司 具有转动式驱动致动器的飞机起落架
CN207225646U (zh) * 2017-09-12 2018-04-13 赵恺之 一种新型飞机起落架
US20180208298A1 (en) * 2017-01-25 2018-07-26 The Boeing Company Single axle, semi-levered landing gear with shortening mechanism
US20180244373A1 (en) * 2017-02-28 2018-08-30 The Boeing Company Aircraft landing gear, aircraft,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8529454A (zh) * 2017-03-02 2018-09-14 马尼托瓦克起重机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吊臂收纳的吊臂联接系统
CN109850172A (zh) * 2018-12-08 2019-06-0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一种光电吊舱平台锁定机构
CN209410321U (zh) * 2018-12-04 2019-09-20 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锁定及解锁起落架舱门及支柱收放轨迹的装置
CN110725627A (zh) * 2019-09-29 2020-01-24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舱门折叠式铰链机构
CN111114760A (zh) * 2018-10-30 2020-05-08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起落架组件、前起落架装置、飞行器及起落架收展方法
CN111645850A (zh) * 2020-06-08 2020-09-11 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折叠件展开支撑锁定装置
CN111891340A (zh) * 2020-06-17 2020-11-06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四杆机构运作的起落架收放作动装置
CN212890903U (zh) * 2020-08-07 2021-04-06 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舱门收放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79640A (en) * 1938-05-18 1946-08-12 Aircraft Components Ltd Improvements relating to locking devices for retractable aircraft undercarriages
RU25911U1 (ru) * 2002-06-27 2002-10-27 Карчевский Олег Вячеславович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сочленения наружной поверхности поворотного реактивного сопла двигателя и мотогондолы самолета
CN202509914U (zh) * 2011-12-16 2012-10-31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自保险式飞机座舱钩式锁
CN104176244A (zh) * 2014-09-17 2014-12-03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起落架舱门联动收放装置
US20170233075A1 (en) * 2014-09-19 2017-08-17 Sikorsky Aircraft Corporation Rope deployment mechanism and method
CN205916326U (zh) * 2016-05-25 2017-02-01 亿航智能设备(广州)有限公司 飞行器及其折叠脚架
CN107554756A (zh) * 2016-07-01 2018-01-09 赛峰起落架系统公司 具有转动式驱动致动器的飞机起落架
CN106044583A (zh) * 2016-07-15 2016-10-26 江苏捷诚车载电子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可折叠收纳的车载吊机及方法
CN108341048A (zh) * 2017-01-25 2018-07-31 波音公司 具有缩短机构的单轴半摇臂式起落架
US20180208298A1 (en) * 2017-01-25 2018-07-26 The Boeing Company Single axle, semi-levered landing gear with shortening mechanism
US20180244373A1 (en) * 2017-02-28 2018-08-30 The Boeing Company Aircraft landing gear, aircraft,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8502144A (zh) * 2017-02-28 2018-09-07 波音公司 飞机起落架、飞机和相关方法
CN108529454A (zh) * 2017-03-02 2018-09-14 马尼托瓦克起重机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吊臂收纳的吊臂联接系统
CN207225646U (zh) * 2017-09-12 2018-04-13 赵恺之 一种新型飞机起落架
CN111114760A (zh) * 2018-10-30 2020-05-08 空中客车营运有限公司 起落架组件、前起落架装置、飞行器及起落架收展方法
CN209410321U (zh) * 2018-12-04 2019-09-20 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 锁定及解锁起落架舱门及支柱收放轨迹的装置
CN109850172A (zh) * 2018-12-08 2019-06-07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 一种光电吊舱平台锁定机构
CN110725627A (zh) * 2019-09-29 2020-01-24 中航通飞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舱门折叠式铰链机构
CN111645850A (zh) * 2020-06-08 2020-09-11 中航飞机起落架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折叠件展开支撑锁定装置
CN111891340A (zh) * 2020-06-17 2020-11-06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四杆机构运作的起落架收放作动装置
CN212890903U (zh) * 2020-08-07 2021-04-06 四川腾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起落架舱门收放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弘志等: "扑翼飞行器驱动机构回顾与展望", 《航空学报》, pages 024024 - 1 *
李伟等: "飞行器结构设计特点及演变", 《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 pages 78 - 7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9538B (zh)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73601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具有线性致动器的打开装置
CN113830284A (zh) 一种折叠式机翼展开装置及无人机
US4890751A (en) Deployment/retrieval system
CN114737833A (zh) 一种隐藏式汽车外把手结构
DE102017003051A1 (de) Überkopfstaufach für ein Passagierflugzeug
CN113879538A (zh) 一种埋入式折叠吊耳机构及飞行器
CN106761123A (zh) 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气弹簧组件
CN208915423U (zh) 一种飞行器
CN106837022A (zh) 一种车门应急开关解锁装置
CN202055620U (zh) 手柄机构
CN110304564A (zh) 用于飞行器的货物收放装置
CN109779437A (zh) 一种舱门驱动系统
CN216424395U (zh) 车辆车门开闭装置及车辆
CN216374974U (zh) 一种锁装置、无人机货舱及无人机
CN213953285U (zh) 一种按钮式飞机吊舱舱门锁装置
CN206397337U (zh) 一种带有自锁功能的气弹簧组件
CN212716271U (zh) 一种飞机舱门的应急抛放结构
CN112937903A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弹射的轻量化锁紧装置
CN208828084U (zh) 一种机臂折叠装置及含有该装置的无人机
CN204978362U (zh) 一种主梁轨道及厢式货车
CN112065182A (zh) 一种舱门限位装置以及航空器
CN111779395A (zh) 无人机保形舱盖铰链结构
CN205418057U (zh) 开合机构及直升机
CN110341660A (zh) 可隐藏的托平机构、一种换电平台
CN211810192U (zh) 一种挂载结构和飞行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