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8374A - 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 - Google Patents

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8374A
CN113878374A CN202010625803.1A CN202010625803A CN113878374A CN 113878374 A CN113878374 A CN 113878374A CN 202010625803 A CN202010625803 A CN 202010625803A CN 113878374 A CN113878374 A CN 113878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verse
movable block
clamping assembly
chain link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58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建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i Machinery Fu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i Machinery Fu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i Machinery Fu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i Machinery Fu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580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837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8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83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QDETAILS, COMPONENTS, OR ACCESSORIES FOR MACHINE TOOLS, e.g. ARRANGEMENTS FOR COPYING OR CONTROLLING; MACHINE TOOLS IN GENERAL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PARTICULAR DETAILS OR COMPONENTS; COMBINATIONS OR ASSOCIATIONS OF METAL-WORKING MACHINES, NOT DIRECTED TO A PARTICULAR RESULT
    • B23Q3/00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 B23Q3/02Devices holding, supporting, or positioning work or tools, of a kind normally removable from the machine for mounting on a work-table, tool-slide, or analogous part
    • B23Q3/06Work-clamping means
    • B23Q3/062Work-clamping means adapted for holding workpieces having a special form or being made from a special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包括有底板、设置在底板上的纵向夹持组件、位于纵向夹持组件两侧的第一横向夹持组件和第二横向夹持组件;纵向夹持组件的纵向夹持头以第二端为轴旋转和沿纵向位移、以使纵向夹持头的第一端靠近或远离链节;第一横向夹持组件的第一活动块能够沿横向抵紧链节;第二横向夹持组件的第二活动块能够沿横向抵紧链节。如此设置,通过纵向驱动、第一横向驱动和第二横向驱动夹持和释放工件,能大幅提高加工和装配自动化控制程度,有利于简化操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而且,通过多个方向上的夹持施力,有利于将链节夹持紧固,防止链节滑脱松动。

Description

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挖掘机履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投入,而挖掘机是常见的施工设备,面对各种各样的施工环境,挖掘机所采用的履带结构各不相同。履带是由主动轮驱动、围绕着主动轮、负重轮、诱导轮和托带轮的柔性链环。履带由履带板和履带销等组成。履带销将各履带板连接起来构成履带链环。履带板的两端有孔,与主动轮啮合,中部有诱导齿,用来规正履带,并防止转向或侧倾行驶时履带脱落,在与地面接触的一面有加强防滑筋(简称花纹),以提高履带板的坚固性和履带与地面的附着力。履带中的轨链是位于履带板内、与履带板固定安装的可转动的链带,类似与自行车的链条,通过轮轴带动链带转动。
其中,轨链由多个链节首尾连接而成,链节的两端设置有连接孔,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链节,链节的侧部设置有安装孔,用于连接固定在履带板的内侧。链节在加工连接孔和安装孔时,需要通过工装夹具手动进行夹持固定。由于链节是不规则形状,受到加工部位的影响,导致工装夹具的夹紧空间受限,需要人工调整链节的位置和夹持强度,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
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工装夹具需要手动对链节进行夹持固定,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其能够现有的工装夹具需要手动对链节进行夹持固定,操作繁琐且效率低下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包括有底板、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纵向夹持组件、位于所述纵向夹持组件两侧的第一横向夹持组件和第二横向夹持组件;
所述纵向夹持组件包括有第一端能够与链节的侧边相抵的纵向夹持头和与所述底板连接的纵向驱动,所述纵向驱动的驱动端连接在所述纵向夹持头的第二端,并能够带动所述纵向夹持头以所述第二端为轴旋转和沿纵向位移、以使所述纵向夹持头的第一端靠近或远离所述链节;
所述第一横向夹持组件包括用于分别夹持在所述链节端部两侧面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一活动块、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一活动块之间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活动块沿横向抵紧所述链节的第一横向驱动,所述第一固定块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一活动块靠近所述纵向夹持组件的一侧均设置有沿纵向贯穿的第一通槽;
所述第二横向夹持组件包括用于分别夹持在所述链节端部两侧面的第二固定块和第二活动块、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块和所述第二活动块之间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活动块沿横向抵紧所述链节的第二横向驱动,所述第二固定块与所述底板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和所述第二活动块靠近所述纵向夹持组件的一侧均设置有沿纵向贯穿的第二通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块和所述第二固定块用于分别夹持在所述链节的两侧面,所述第一活动块和所述第二活动块用于分别夹持在所述链节的两侧面。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块朝向所述第一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横向驱动和所述第一通槽分布在所述第一凸台的两侧;所述第二横向驱动靠近所述第一凸台的位置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活动块延伸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朝向所述第二凸台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螺栓。
优选地,所述第一横向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横向夹持组件均可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位移地连接在所述底板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块包括有第一杆部和第一U型部,所述第一U型部的开口远离所述第一杆部设置、并形成所述第一通槽,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U型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向驱动的驱动端铰接,且所述第一杆部的中部通过第一铰接杆连接在所述第一凸台上,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杆部的中部和所述第一凸台上;
所述第二活动块包括有第二杆部和第二U型部,所述第二U型部的开口远离所述第二杆部设置、并形成所述第二通槽,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U型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向驱动的驱动端铰接,且所述第二杆部的中部通过第二铰接杆连接在所述第二凸台上,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二杆部和所述第二凸台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杆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杆部的长度。
优选地,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均设置为圆弧形槽。
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块上朝向所述第一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垫块,所述第一垫块靠近于所述第一通槽的开口外侧;所述第二固定块上朝向所述第二活动块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垫块,所述第二垫块靠近于所述第二通槽的开口外侧。
优选地,所述第一活动块上靠近所述第一通槽的开口两侧设置有沿横向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活动块上靠近所述第二通槽的开口两侧设置有沿横向贯穿的第二通孔。
优选地,所述纵向驱动设置为转角油缸。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纵向驱动、第一横向驱动和第二横向驱动夹持和释放工件,能大幅提高加工和装配自动化控制程度,有利于简化操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而且,通过多个方向上的夹持施力,有利于将链节夹持紧固,防止链节滑脱松动。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的正面立体图;
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的背面立体图;
图3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的俯视图;
图4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安装链节后的正面立体图;
图5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本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安装链节后的背面立体图。
图中:11、第一固定块;12、第一活动块;13、第一横向驱动;14、第一铰接杆;15、第一垫块;21、第二固定块;22、第二活动块;23、第二横向驱动;24、第二铰接杆;25、第二垫块;31、纵向夹持头;32、纵向驱动;4、底板;5、链节。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或方法的例子。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参考图1-图5,本具体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包括有底板4、纵向夹持组件、第一横向夹持组件和第二横向夹持组件,其中,纵向夹持组件、第一横向夹持组件和第二横向夹持组件均设置在底板4的上方,纵向夹持组件设置在底板4的中部,用于沿纵向抵紧链节5、并将链节5夹持在纵向夹持组件和底板4之间;第一横向夹持组件和第二横向夹持组件分别位于纵向夹持组件的两侧,用于沿横向施力、并分别夹持在链节5的端部两侧面。这样,通过多个方向上的夹持施力,有利于将链节5夹持紧固,防止链节5滑脱松动。
纵向夹持组件包括有纵向夹持头31和纵向驱动32,其中,纵向驱动32与底板4连接固定,且纵向驱动32的驱动端可以沿自身轴向转动、并沿纵向位移;纵向夹持头31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纵向夹持头31的第二端与纵向驱动32的驱动端连接固定,以使得纵向夹持头31在纵向驱动32的带动下,能够以纵向夹持头31的第二端为轴旋转和沿纵向位移,进而使纵向夹持头31的第一端靠近或远离链节5。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当需要夹持链节5时,纵向驱动32带动纵向夹持头31旋转、以使纵向夹持头31的第一端位于链节5的上方,纵向驱动32带动纵向夹持头31沿纵向且靠近底板4的方向位移、以使纵向夹持头31的第一端抵紧在链节5的侧部,进而将链节5夹持在纵向夹持组件和底板4之间;当需要将链节5拆卸时,纵向驱动32带动纵向夹持头31沿纵向且远离底板4的方向位移、以使纵向夹持头31的第一端远离链节5的侧部,纵向驱动32带动纵向夹持头31旋转、以使得纵向夹持头31的第一端甚至任意位置均未处于链节5的上方,以便于将链节5拆装。
其中,纵向夹持头31可以设置为条形板状,且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为纵向夹持头31靠近两端的位置,这样方便将纵向夹持头31旋入或旋出链节5的上方。而且,纵向夹持头31的延伸方向可以与纵向垂直,有利于增大纵向夹持头31与链节5的接触面,提升夹持稳定性。
第一横向夹持组件包括有第一固定块11、第一活动块12和第一横向驱动13,其中,第一固定块11固定连接在底板4的上方,第一横向驱动13连接在第一活动块12和第一固定块11之间,用于带动第一活动块12沿横向抵紧链节5,并将链节5夹紧在第一固定块11和第一活动块12之间。而且,第一固定块11和第一活动块12靠近纵向夹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沿纵向贯穿的第一通槽,当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活动块22夹持链节5时,两个第一通槽分别位于链节5的两侧面,这样,在加工链节5的连接孔时可以贯穿两个第一通槽,既便于加工制作,又可以提升夹持面和夹持稳固性。
第二横向夹持组件包括有第二固定块21、第二活动块22和第二横向驱动23,其中,第二固定块21固定连接在底板4的上方,第二横向驱动23连接在第二活动块22和第二固定块21之间,用于带动第二活动块22沿横向抵紧链节5,并将链节5夹紧在第二固定块21和第二活动块22之间。而且,第二固定块21和第二活动块22靠近纵向夹持组件的一侧设置有沿纵向贯穿的第二通槽,当第二固定块21和第二活动块22夹持链节5时,两个第二通槽分别位于链节5的两侧面,这样,在加工链节5的连接孔时可以贯穿两个第二通槽,既便于加工制作,又可以提升夹持面和夹持稳固性。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横向夹持组件和第二横向夹持组件用于分别夹持在链节5的两端,纵向夹持组件用于抵在链节5的侧边中部,上述“纵向”和“横向”为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其中,“纵向”为垂直于底板4所在平面的方向,即链节5的安装孔的轴向;“横向”为垂直于第一横向夹持组件与第二横向夹持组件的连线方向的方向,即链节5的连接孔的轴向。
如此设置,通过纵向驱动32、第一横向驱动13和第二横向驱动23夹持和释放工件,能大幅提高加工和装配自动化控制程度,有利于简化操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而且,通过多个方向上的夹持施力,有利于将链节5夹持紧固,防止链节5滑脱松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21用于分别夹持在链节5的两侧面,第一活动块12和第二活动块22用于分别夹持在链节5的两侧面,在安装链节5时,先将链节5的两端侧面抵在第一固定块11和第二固定块21之间,再通过第一横向驱动13带动第一活动块12沿第一纵向抵紧链节5,通过第二横向驱动23带动第二活动块22沿第二纵向抵紧链节5,其中第一纵向和第二纵向平行且方向相反,这样,有利于提升连接安装的紧密性,且更加符合链节5的结构特性。当然,第一横向夹持组件和第二横向夹持组件可以设置为中心对称分布。
为了进一步加强链节5安装的紧密性,第一固定块11朝向第一活动块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台,第一凸台位于第一横向驱动13和第一通槽两侧、且凸出设置;第二横向驱动23靠近第一凸台的位置设置有第二凸台,第二凸台朝向第二活动块22延伸设置,以使得链节5安装后抵紧在第一凸台和第二凸台之间,而且第一凸台朝向第二凸台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螺栓,通过拧动调节螺栓的位置,可以将调节螺栓抵紧在链节5的端部,防止链节5脱出。具体地,该调节螺栓可以将第一凸台贯穿、并螺纹连接在第一凸台中。
为了适应安装不同大小的链条,第一横向夹持组件和第二横向夹持组件均可位移地连接在底板4上,以使得第一横向夹持组件和第二横向夹持组件可以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位移,以便于第一横向夹持组件和第二横向夹持组件分别夹持在不同型号的链节5的端部两侧面,保证夹持适配性。具体地,第一横向夹持组件和第二横向夹持组件与底板4之间均设置有滑轨结构,该滑轨结构可以包括有滑槽和导轨。
一些优选方案中,第一活动块12呈Y型,其包括有第一杆部和第一U型部,第一U型部的开口远离第一杆部设置、并形成上述第一通槽,第一杆部的一端与第一U型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一横向驱动13的驱动端铰接,具体地,第一杆部和第一U型部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一体成型,通过带动第一杆部位移,进而带动第一U型部抵紧链节5的端部侧面。而且,第一杆部的中部通过第一铰接杆14连接在第一凸台上,第一铰接杆1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一杆部的中部和第一凸台上,具体地,第一铰接杆14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一凸台的两侧。在需要夹紧链节5时,第一横向驱动13带动第一杆部的一端沿远离第一固定块11的方向位移,由于第一铰接杆14的支点作用而形成杠杆机构,以使第一杆部的另一端带动第一U型部沿靠近或远离第一固定块11的方向位移。
相对应地,第二活动块22呈Y型,其包括有第二杆部和第二U型部,第二U型部的开口远离第二杆部设置、并形成上述第二通槽,第二杆部的一端与第二U型部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向驱动23的驱动端铰接,具体地,第二杆部和第二U型部位于同一平面上、且一体成型,通过带动第二杆部位移,进而带动第二U型部抵紧链节5的端部侧面。而且,第二杆部的中部通过第二铰接杆24连接在第二凸台上,第二铰接杆2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第二杆部的中部和第二凸台上,具体地,第二铰接杆24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第二凸台的两侧。在需要夹紧链节5时,第二横向驱动23带动第二杆部的一端沿远离第二固定块21的方向位移,由于第二铰接杆24的支点作用而形成杠杆机构,以使第二杆部的另一端带动第二U型部沿靠近或远离第二固定块21的方向位移。
如此设置,采用杠杆机构,在解除夹持状态时,第一U型部和第二U型部可位移至低于夹持面的位置,可减少对工件的装卸干涉,因此操作方便;而且,动作轨迹较小,杠杆机构夹持到的部位均可达到夹持作用,并可减少对周围设备的干扰,达到节省空间的目的。
其中,第一横向驱动13和第二横向驱动23可以设置为高动力杠杆式油压缸,其缸体采用一体成型,与传统产品比较夹持力度提高,支撑点部位与缸体采用一体化结构,使体积更加扎实,提高了夹持工件的高强度。
由于链节5两端部的结构不完全一致,第一杆部的长度大于第二杆部的长度,通过不同的开合距离来使用不同厚度区域,具体地,在同一链节5中,位于第一横向夹持组件的厚度大于位于第二横向夹持组件的厚度。
一些优选方案中,第一通槽和第二通槽均设置为圆弧形槽,由于链节5的连接孔均设置为圆形,与圆弧形槽的结构相匹配,加工连接孔时,圆弧形槽环绕在连接孔的外侧,既可以作为基准,又有利于增大夹持面积。
一些优选方案中,第一固定块11上设置有第一垫块15,第一垫块15位于朝向第一活动块12的一侧,而且第一垫块15设置有两个、且分别靠近于第一通槽的开口两个外侧,具体地,第一固定块1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一垫块15的通孔或者盲孔,第一垫块15为柔性材质、且凸出于第一固定块11设置,有利于提升连接安装的韧性和契合度。
相对应地,第二固定块21上设置有第二垫块25,第二垫块25位于朝向第二活动块22的一侧,而且第二垫块25设置有两个、且分别靠近于第二通槽的开口两个外侧,具体地,第二固定块21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第二垫块25的通孔或者盲孔,第二垫块25为柔性材质、且凸出于第二固定块21设置,有利于提升连接安装的韧性和契合度。
一些优选方案中,第一活动块12上设置有沿横向贯穿的第一通孔,其中,第一通孔设置有两个、且分别靠近第一通槽的开口两侧设置;相对应地,第二活动块22上设置有沿横向贯穿的第二通孔,其中,第二通孔设置有两个、且分别靠近第二通槽的开口两侧设置。这样,在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内可以设置有用于抵紧链节5的垫块或者螺栓,进而提升夹持的紧密性和适配性。
一些优选方案中,纵向驱动32设置为转角油缸,极大的减少了夹紧和释放工件的时间,因为液压夹具是依靠,液压力实现工件的自动夹紧和释放,操作者只需装卸工件。根据实际测算,自动,半自动夹具夹紧和释放工件的时间相对于手动夹具降低了90%到95%;定位精高,夹紧力的重复性保证了定位和夹紧的精确性;尽可能高的充分利用空间,提高了夹具的空间利用率。因为标准的液压元件结构都非常紧凑,保证了液压夹具的整体紧凑性,从而可以实现一套夹具上一次同时装夹多个工件,同时也可按工艺流程设计控制按先后顺序夹紧释放多个工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表述的“第一”“第二”等词语,不是对具体顺序的限制,仅仅只是用于区分各个部件或功能。所阐述的“水平”“竖直”“上”“下”是在该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处于如图1摆放状态时之所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申请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板(4)、设置在所述底板(4)上的纵向夹持组件、位于所述纵向夹持组件两侧的第一横向夹持组件和第二横向夹持组件;
所述纵向夹持组件包括有第一端能够与链节(5)的侧边相抵的纵向夹持头(31)和与所述底板(4)连接的纵向驱动(32),所述纵向驱动(32)的驱动端连接在所述纵向夹持头(31)的第二端,并能够带动所述纵向夹持头(31)以所述第二端为轴旋转和沿纵向位移、以使所述纵向夹持头(31)的第一端靠近或远离所述链节(5);
所述第一横向夹持组件包括用于分别夹持在所述链节(5)端部两侧面的第一固定块(11)和第一活动块(12)、连接在所述第一固定块(11)和所述第一活动块(12)之间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活动块(12)沿横向抵紧所述链节(5)的第一横向驱动(13),所述第一固定块(11)与所述底板(4)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块(11)和所述第一活动块(12)靠近所述纵向夹持组件的一侧均设置有沿纵向贯穿的第一通槽;
所述第二横向夹持组件包括用于分别夹持在所述链节(5)端部两侧面的第二固定块(21)和第二活动块(22)、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块(21)和所述第二活动块(22)之间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活动块(22)沿横向抵紧所述链节(5)的第二横向驱动(23),所述第二固定块(21)与所述底板(4)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块(21)和所述第二活动块(22)靠近所述纵向夹持组件的一侧均设置有沿纵向贯穿的第二通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1)和所述第二固定块(21)用于分别夹持在所述链节(5)的两侧面,所述第一活动块(12)和所述第二活动块(22)用于分别夹持在所述链节(5)的两侧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1)朝向所述第一活动块(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凸台,所述第一横向驱动(13)和所述第一通槽分布在所述第一凸台的两侧;所述第二横向驱动(23)靠近所述第一凸台的位置设置有朝向所述第二活动块(22)延伸的第二凸台,所述第一凸台朝向所述第二凸台的一侧设置有调节螺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向夹持组件和所述第二横向夹持组件均可沿相互靠近或远离的方向位移地连接在所述底板(4)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块(12)包括有第一杆部和第一U型部,所述第一U型部的开口远离所述第一杆部设置、并形成所述第一通槽,所述第一杆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U型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横向驱动(13)的驱动端铰接,且所述第一杆部的中部通过第一铰接杆(14)连接在所述第一凸台上,所述第一铰接杆(1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杆部的中部和所述第一凸台上;
所述第二活动块(22)包括有第二杆部和第二U型部,所述第二U型部的开口远离所述第二杆部设置、并形成所述第二通槽,所述第二杆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U型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横向驱动(23)的驱动端铰接,且所述第二杆部的中部通过第二铰接杆(24)连接在所述第二凸台上,所述第二铰接杆(24)的两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二杆部和所述第二凸台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杆部的长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均设置为圆弧形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11)上朝向所述第一活动块(12)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垫块(15),所述第一垫块(15)靠近于所述第一通槽的开口外侧;所述第二固定块(21)上朝向所述第二活动块(22)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垫块(25),所述第二垫块(25)靠近于所述第二通槽的开口外侧。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活动块(12)上靠近所述第一通槽的开口两侧设置有沿横向贯穿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活动块(22)上靠近所述第二通槽的开口两侧设置有沿横向贯穿的第二通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驱动(32)设置为转角油缸。
CN202010625803.1A 2020-07-02 2020-07-02 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 Pending CN1138783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5803.1A CN113878374A (zh) 2020-07-02 2020-07-02 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5803.1A CN113878374A (zh) 2020-07-02 2020-07-02 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8374A true CN113878374A (zh) 2022-01-04

Family

ID=790121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5803.1A Pending CN113878374A (zh) 2020-07-02 2020-07-02 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83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1098A (zh) * 2023-04-18 2023-05-23 仪征市福斯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链条轴孔的磨削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141098A (zh) * 2023-04-18 2023-05-23 仪征市福斯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链条轴孔的磨削设备
CN116141098B (zh) * 2023-04-18 2023-06-27 仪征市福斯特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链条轴孔的磨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21027A (en) Power wedge clamp with guided arm
CN113878374A (zh) 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
CN106005074B (zh) 一种大型矿用挖掘机履带
CN109268460B (zh) 一种刚性链条推拉执行机构
CN212330413U (zh) 挖掘机底盘履带链节加工工装夹具
FI115706B (fi) Ketjusaha
CN110280802B (zh) 驱动轴钻孔用的装夹工装
CN206763935U (zh) 一种高精密倒置式自动钻孔机
RU2005101282A (ru) Направляюще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цепи в горной машине
US4050141A (en) Track bush turning tool
KR101237032B1 (ko) 너트 런너를 이용한 지그
CN114227330A (zh) 一种机械加工制造用夹具
JP2000072385A (ja) 建設機械
CN210998325U (zh) 一种可移动式铲板拼点定位机构
US4002090A (en) Track bush turning tool
CN108188794B (zh) 一种板件的专用夹具
CN213929029U (zh) 一种便于组装和拆分的金属治具
CN216967081U (zh) 一种机械加工制造用夹具
CN219617184U (zh) 一种链轨节机加工工装
CN220161806U (zh) 一种斜体零件固定模具
CN210790038U (zh) 一种用于加工机械臂接头上的通孔的治具
CN216263512U (zh) 一种车床夹具
CN219504554U (zh) 一种碟刹三通接管用夹具
CN219944697U (zh) 一种用于加工矿山钻头的钻孔装置
CN215471097U (zh) 轮子安装结构及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