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4752A - 雷达装置及可移动设备 - Google Patents

雷达装置及可移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4752A
CN113874752A CN202080016465.XA CN202080016465A CN113874752A CN 113874752 A CN113874752 A CN 113874752A CN 202080016465 A CN202080016465 A CN 202080016465A CN 113874752 A CN113874752 A CN 1138747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antenna
antenna board
radar apparatus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646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彬
李博文
赖雪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Z DJI Technolog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8747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47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93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 G01S13/931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of lan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0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6/02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of electric or fluid circu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lectric constitutive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DEQUIPMENT FOR FITTING IN OR TO AIRCRAFT; FLIGHT SUITS; PARACHUTES; ARRANGEMENTS OR MOUNTING OF POWER PLANTS OR PROPULSION TRANSMISSIONS IN AIRCRAFT
    • B64D43/00Arrangements or adaptations of instru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93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 G01S13/933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anti-collision purposes of aircraft or spacecraf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03Details of HF sub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e.g. common to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Abstract

一种雷达装置及可移动设备,包括天线板(10),天线板(10)包括设有天线阵列的第一表面(A),以及与第一表面(A)相对的第二表面(B);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的第一表面(A)相对设置,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直接固定连接,且第一壳体(20)与第一表面(A)之间具有预设间隙;第二壳体(30),与天线板(10)的第二表面(B)相对设置,第二壳体(30)与第一壳体(20)直接固定连接,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围合形成容纳天线板(10)的容纳空间;使得雷达装置的天线板(10)与天线罩之间的气隙能够精确控制,保证天线性能。

Description

雷达装置及可移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机械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雷达装置及可移动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雷达装置设于汽车、无人飞行器等可移动设备上,以实现基本的避障功能,雷达装置中的天线板与覆盖在上方的壳体之间的气隙必须满足设计要求才能达到预设的天线性能,相关技术中天线板与壳体的固定方式存在多级尺寸链,导致天线板与壳体之间的气隙不好控制,从而影响天线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雷达装置及可移动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雷达装置,包括:
天线板,所述天线板包括设有天线阵列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第一壳体,与所述天线板的第一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天线板直接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第二壳体,与所述天线板的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直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容纳所述天线板的容纳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可移动设备,包括主体,在所述主体上安装有雷达装置,所述雷达装置包括:
天线板,所述天线板包括设有天线阵列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第一壳体,与所述天线板的第一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天线板直接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第二壳体,与所述天线板的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直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容纳所述天线板的容纳空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装置及可移动设备,雷达装置包括天线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天线板直接固定,天线板上具有天线阵列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一表面之间具有预设间隙;然后再将第二壳体固定在第一壳体上,使得天线板容纳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围合形成的容纳腔中,由于天线板与第一壳体直接固定,两者之间装配尺寸链最小,因此天线板与壳体之间的气隙能够精确控制,保证天线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装置的第一壳体与天线板组装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装置在的天线板在安装至第一壳体之前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装置的第一壳体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装置的连接线安装至第一壳体之前的剖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装置的连接线安装至第一壳体之前的轴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大致”是指在可接收的误差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在一定误差范围内解决所述技术问题,基本达到所述技术效果。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及/或、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1及/或B1,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1,同时存在A1和B1,单独存在B1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发明人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发现,相关技术中的雷达装置应用于可移动设备中,例如,无人机、自动/辅助驾驶车辆、普通车辆等,这些可移动设备在室外环境中使用时,面临水汽、尘土等环境。雷达装置对于防水防尘的要求较高,水汽、尘土对雷达装置的影响超过预定值,将雷达装置的性能将受到影响。雷达装置包括上天线罩、天线板、中框和底盖,上天线罩、天线板和底盖均分别安装在中框上,而天线板上具有天线阵列的表面是与上天线罩的表面相对的,根据雷达设计的标准,天线板与上天线罩之间需要留有预设间隙以形成气隙层,通过设置气隙保证空气介质,气隙的大小直接影响天线性能,因此,要达到预定的天线性能,则必须严格控制气隙的大小。
但是在相关技术中,由于上天线罩和天线板是分别与中框连接的,这样会导致装配尺寸链较多,当上天线罩、中框和天线板中任意一者的尺寸变动,或上天线罩与中框的装配尺寸变动,天线板与中框的装配尺寸变动,则都会影响上天线罩与天线板之间的气隙,因此无法保证天线性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实施例,以提供一种雷达装置,该雷达装置可以可靠控制天线板上具有天线阵列的表面上方的气隙,保证天线性能。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装置的第一壳体与天线板组装状态下的剖视图;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装置在的天线板在安装至第一壳体之前的剖视图;请参照附图1-附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雷达装置,在本实施例中,雷达装置可以为毫米波雷达。在本实施例中雷达装置包括天线板10、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
天线板10包括设有天线阵列的第一表面A,以及与第一表面A相对的第二表面B。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的第一表面A相对设置,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直接固定连接,且第一壳体20与第一表面A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具体的,天线板10可以为印刷电路板,天线板10的第一表面A与第二表面B基本平行设置,在天线板10上可以设有天线阵列,天线阵列可以焊接或印刷于天线板10的第一表面A,天线阵列包括发射天线阵列与接收天线阵列,发射天线阵列用于发射电磁波,而接收天线阵列用于接收电磁波。
如图1所示,天线板10上还设有主芯片11以及运算芯片12,主芯片11和运算芯片12负责完成雷达数据的采集及预处理计算,通过发射波与接收波的对比分析可以得知障碍物信息,以达到避障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板10的第二表面B可以设有或不设有相关电子元器件,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第一壳体20与第一表面A相对设置,是指第一壳体20与第一表面A可以相对平行设置,也可以第一壳体20相对于第一表面A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只要第一壳体20是面向第一表面A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需要保证第一壳体20与第一表面A之间的气隙,因此,第一壳体20与第一表面A之间的各处间隙应该相等,以使得第一壳体20与第一表面A之间的各处气隙均匀,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与第一表面A可以相互平行地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与第一表面A之间的预设间隙大小可以为1.8mm,在对第一壳体20和天线板10的加工和装配过程中,严格控制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之间保持规定的气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之间的气隙为1.8mm,由此保证所需的天线性能。
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保持预设的间隙并直接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可以采用螺钉、螺栓等可拆卸的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对天线板10上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或者直接更换天线板10。又或者,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不可拆卸地连接,例如,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粘接固定,或者,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卡接固定等。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可拆卸地连接可以便于维修或更换天线板10,而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不可拆卸地连接,能够稳定地维持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的第一表面A之间的气隙,保证天线性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具体选择和设计,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第二壳体30与天线板10的第二表面B相对设置,第二壳体30与第一壳体20直接固定连接,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围合形成容纳天线板10的容纳空间。
具体的,第二壳体30与天线板10的第二表面B相对设置,是指第二壳体30与第二表面B可以相对平行设置,也可以第二壳体30相对于第二表面B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只要第二壳体30是面向第二表面B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可以采用螺钉、螺栓等可拆卸的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可选的,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还可以不可拆卸地连接,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可以相互扣合而围成供天线板10容纳的容纳空间。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可以密封连接,以防止外界水汽和脏污进入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之间而影响内部的天线板10上电子元器件的性能,进而影响整个雷达的精准度和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直接固定连接,是指两个部件通过可拆或不可拆的连接件直接连接在一起,两个部件之间不存在中间连接部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装置包括天线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天线板直接固定,天线板上具有天线阵列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一表面之间具有预设间隙;然后再将第二壳体固定在第一壳体上,使得天线板容纳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围合形成的容纳腔中,由于天线板与第一壳体直接固定,两者之间装配尺寸链最小,因此天线板与壳体之间的气隙能够精确控制,保证天线性能。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20可以罩设于天线板10的第一表面A上方。如此一来,天线板10可以完全被第一壳体20遮挡保护,保证天线板10上的电子元器件不受损坏。
更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20可以包括顶壁21和连接于顶壁21周围的侧壁22,天线板10容纳并固定于顶壁21与侧壁22围合形成的容纳腔X中。在本实施例中,顶壁21和侧壁22可以相互垂直,容纳腔X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与天线板10的形状相匹配,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X的横截面形状可以为方形,天线板10也为方形。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顶壁21和侧壁22也可以不相互垂直,而是两者之间具有锐角或钝角角度,只要能通过顶壁21与侧壁22围合形成容纳腔X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呈圆形、六边形、椭圆形、菱形等任意形状,而第一壳体20的侧壁22的数量和设置位置也可以根据第一壳体20的形状具体设计,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天线板10的形状也可以与容纳腔X的横截面形状不匹配,例如,天线板10的形状为方形,容纳腔X的横截面为圆形、六边形、椭圆形、菱形等任意形状。
天线板10与顶壁21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及/或,天线板10与侧壁22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具体的,天线板10可以仅与第一壳体20的顶壁21连接,也可以天线板10仅与第一壳体20的侧壁22连接,又或者,天线板10既与第一壳体20的顶壁21连接,又与第一壳体20的侧壁22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当天线板10与第一壳体20的侧壁22连接时,天线板10的边缘可以具有朝向第一壳体20的侧壁22的连接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连接部可以为卡扣,而对应的,在第一壳体20的侧壁22上可以具有卡槽或卡孔。无论天线板10与第一壳体20的顶壁21还是侧壁22连接,只要天线板10能够完全被稳固固定于第一壳体20的容纳腔X中即可。
具体的,天线板10与第一壳体20之间的间隙是指天线板10的第一表面A与第一壳体20的顶壁21内表面之间的间隙。天线板10稳固固定在第一壳体20的容纳腔X中,并与第一壳体20的顶壁21内表面维持稳定的间隙,以形成稳定的气隙层。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天线板10可以与顶壁21直接固定连接,天线板10与顶壁21连接的连接点位于天线板10的边缘位置处。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天线板10的边缘位置处可以开设有连接孔,具体可以为螺孔或光孔,在第一壳体20的顶壁21的内表面可以设有朝向天线板10延伸的螺柱,又或者,第一壳体20的顶壁21的厚度足够,在第一壳体20的顶壁21的内表面开设有螺纹盲孔,螺钉等紧固件可以穿过天线板10的连接孔并连接至第一壳体20上的螺柱或螺纹盲孔内,从而将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连接固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壳体20上是设置螺柱与天线板10连接时,螺柱的高度可以根据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的第一表面A所需要预留的气隙决定,而当第一壳体20上是设置螺纹盲孔与天线板10连接时,第一壳体20和/或天线板10上具有限制两者之间贴合的垫件,而使得两者之间能够保持上述的气隙。
在本实施例中,将天线板10与第一壳体20的连接点设于天线板10的边缘位置处,可以有效避免占用天线板10中部位置,防止在天线板10中部开孔而影响天线板10的使用性能。
进一步的,天线板10可以大致为矩形,天线板10的边缘位置包括转角位置处和侧边位置处,天线板10与顶壁21连接的连接点位于转角位置处。所谓大致为矩形,是指天线板10不一定是标准的矩形,其四个转角处可以是圆角或倒角。如图1所示,天线板10的四个转角处为圆角设计。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板10与顶壁21连接的连接点位于转角位置处,天线板10上所开设的连接孔M1可以为四个,四个连接孔M1分别位于天线板10的四个转角处,由此,当紧固件穿过天线板10通过四个转角处的连接孔M1与顶壁21连接时,紧固件所施加的预紧力靠近天线板10的转角,对天线板10本身的形变风险最小,使得天线板10的第一表面A的各处到顶壁21之间的距离尽量相等,从而有利于保证天线板10的第一表面A与顶壁21之间的气隙均匀性。
为保证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之间的密封性,在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之间还可以设有密封圈40,密封圈40以使得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密封连接。具体的,密封圈40可以设于第一壳体20上,或者,密封圈40可以设于第二壳体30上,又或者,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可以均设有密封圈,当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扣合后,密封圈40受到两者之间的挤压力,而使得密封圈40变形封堵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之间的连接间隙,从而保证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之间的密封性。
在本发明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包括顶壁21和侧壁22,第一壳体20可以形成容纳腔X,而第二壳体30可以包括底壁和侧壁,第二壳体30也可以形成容纳腔(图中未示出),在该种情况下,第一壳体20的容纳腔X可以与第二壳体30的容纳腔一起形成供天线板10容纳的容纳空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包括顶壁21和侧壁22,而第二壳体30可以为板状,在该种情况下,第一壳体20所形成的容纳腔X则直接构成容纳天线板10的容纳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40可以直接围设于天线板10的周围。由此,对天线板10形成全方位的保护,防止外界水汽进入天线板10,影响天线板10的性能。另外,密封圈40所围设的形状也可以与天线板10的轮廓形状相适应,在对天线板10进行全方面的保护的同时,有效节约空间,减少整个雷达装置的外轮廓尺寸。
如图1所示,第二壳体30上可以设有密封圈40,密封圈40伸入第一壳体20中,且密封圈40至少与第一壳体20的顶壁21抵顶。密封圈40的至少与第一壳体20的顶壁21抵顶,由此能够完全杜绝外界水汽或灰尘进去容纳空间内。
第二壳体30可以包括基座31,基座31包括散热件。基座31可以为散热性能较好的金属制成,例如金属铝制成,其质量较轻,成本低廉,且散热性能好。基座31可以全部由散热材料制成也可以部分由散热材料制成,本实施例不做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31可以整体为金属件,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基座31可以包括基座底壁311和基座侧壁312,基座底壁311和基座侧壁312可以均为散热材料制成,由此,可以使得在上下方向和横向方向均能得到良好的散热。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31的壁面上还可以设有散热翅片,散热翅片可以提高整体散热效果。
密封圈40可以设于基座31上,密封圈40可以粘接于基座31上,或者密封圈40一端可以嵌入基座31内,密封圈40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壳体20的内表面抵顶。
第二壳体30与第一壳体20连接的连接点位于基座31的边缘位置处,由此,可以使得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的连接较为稳定,且无需在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的中部位置开设连接孔,不影响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的使用性能。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可以通过螺钉、螺栓等紧固件连接,或者两者可以通过卡扣连接,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31的外轮廓大致为矩形,所谓大致为矩形,是指基座31的外轮廓不一定是标准的矩形,其四个转角处可以是圆角或倒角。如图1所示,基座31的四个转角处为圆角设计。基座31的边缘位置包括转角位置处和侧边位置处,第二壳体30与第一壳体20连接的连接点位于转角位置处。例如,对于第二壳体30来讲,第二壳体30的连接孔M2位于基座31的转角处,由此,紧固件的预紧力不易使得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产生形变,保证装配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密封圈40可以位于基座31的基座侧壁312的外侧,密封圈40的高度可以高于基座侧壁312或低于基座侧壁312,当密封圈40的高度低于基座侧壁312时,第一壳体20的内表面可以具有凹槽,基座侧壁312的顶部可以伸入凹槽内,以使得在装配状态下,密封圈40能够抵顶到第一壳体20的顶壁。
可选的,对于基座31为板状结构来讲,基座31不包括基座侧壁312,则密封圈40直接位于基座31上靠近边缘位置处,且在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装配状态下,密封圈40位于第一壳体20的容纳腔X中。
如图1所示,更进一步的,基座31上设有与天线板10的第二表面B接触的凸起部31a,凸起部31a的至少顶部位置具有导热层311a,导热层311a与天线板10上的至少一个发热元件接触。在本实施例中,导热层可以包括导热硅脂层。导热硅脂层可以以涂设或粘接的方式固定于凸起部31a。雷达装置在工作过程中,天线板10上的电子元器件或多或少会发热,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基座31中设置凸起部31a,在凸起部31a上设置导热层311a吸收天线板10a上的热量,由此可以尽量降低天线板10的温度,有效防止天线板10上的发热元件发热使得天线板10整体温度升高而影响天线性能。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装置的第一壳体的剖视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装置的连接线安装至第一壳体之前的剖视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装置的连接线安装至第一壳体之前的轴测图。
如图1-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发明提供的雷达装置还包括:连接器50,连接器50包括连接器外壳51和连接线52,连接线52至少部分容纳于连接器外壳51形成的空间内。连接器外壳51壳体的外轮廓横截面可以大致呈矩形或圆形等,具体可以根据所需要连接的外部设备的端口形状有关,连接器50需要与外部设备的端口对接,而使得整个雷达装置连接外部设备。连接器外壳51对连接线52进行保护,防止用户误碰到连接线52,而造成危险或损坏连接线52。连接器外壳51可以与第一壳体20一体成型,省去装配环节,保证可靠性并降低成本,且减少整个雷达设备的尺寸链,连接器外壳51和第一壳体20可以均为塑料件,保证绝缘性能,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连接器外壳51与第一壳体20可以一体注塑成型,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连接线52可以包括引脚,引脚的第一端与天线板10连接,引脚的第二端用于与外部设备接触而建立电连接。具体的,引脚的第一端可以与天线板10焊接或插接。引脚可以与天线板10上印刷电路焊接或插接,并通过印刷电路与天线板10上的一个或多个电子元器件电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引脚的第一端与天线板10不可拆卸地连接,以保证电连接稳定性,在第一壳体20、连接器50、天线板10三者装配完成后,三者之间不可拆卸,以保证三者之间的电连接稳定性,以及气隙稳定性,保证天线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50可以位于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所形成的整体的一侧。具体的,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扣合后形成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位于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侧面,连接器50可以位于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所形成的侧面位置处,由此,降低整个雷达装置的高度。
连接器50的轮廓尺寸小于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所形成的整体的侧表面尺寸,这样一来,对于整个雷达装置来讲,连接器50不会从雷达装置的侧面露出,不占用雷达装置的高度尺寸,从而有效减小雷达装置的外轮廓包络尺寸,使得雷达装置结构尽量紧凑,结构简单布局合理。
如图2-图4,引脚从第一端延伸并多次弯折,直至第二端伸入连接器外壳51内。由于连接线52从天线板10的第一表面A引出,而天线板10的第一表面A与第一壳体20之间的间隙较小,由于连接器外壳51与第一壳体20一体成型,为使得引脚能够伸入连接线外壳51内,且使得雷达装置整体的包络尺寸最小,通过将引脚直接弯折至连接器外壳51内,而无需将连接器外壳51的位置移动至第一壳体20的侧面上方位置,也能够有效保证雷达装置整体的包络尺寸最小。
连接线52的弯折方向与第一壳体20和/或第二壳体30的侧表面轮廓相适应。由此,可以使得连接线52的弯折次数最少,且连接线52的长度最短,能够有效节约加工和制造成本。
本发明其他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移动设备,本实施例中的可移动设备可以包括无人飞行器、汽车、移动机器人等任意可移动、且需要测距、避障等的设备。
本实施例的可移动设备包括主体,在主体上安装有雷达装置,雷达装置可以为毫米波雷达。请参照附图1-附图3,雷达装置包括:天线板10、第一壳体20和第二壳体30。
天线板10包括设有天线阵列的第一表面A,以及与第一表面A相对的第二表面B。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的第一表面A相对设置,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直接固定连接,且第一壳体20与第一表面A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具体的,天线板10可以为印刷电路板,天线板10的第一表面A与第二表面B基本平行设置,在天线板10上可以设有天线阵列(图中未示出),天线阵列可以焊接或印刷于天线板10的第一表面A,天线阵列包括发射天线阵列与接收天线阵列,发射天线阵列用于发射电磁波,而接收天线阵列用于接收电磁波。
如图1所示,天线板10上还设有主芯片11以及至少一个运算芯片12,主芯片11和至少一个运算芯片12负责完成雷达数据的采集及预处理计算,通过发射波与接收波的对比分析可以得知障碍物信息,以达到避障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天线板10的第二表面B可以设有或不设有相关电子元器件,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第一壳体20与第一表面A相对设置,是指第一壳体20与第一表面A可以相对平行设置,也可以第一壳体20相对于第一表面A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只要第一壳体20是面向第一表面A即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需要保证第一壳体20与第一表面A之间的气隙,因此,第一壳体20与第一表面A之间的各处间隙应该相等,以使得第一壳体20与第一表面A之间的各处气隙均匀,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与第一表面A可以相互平行地相对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与第一表面A之间的预设间隙大小可以为1.8mm,在对第一壳体20和天线板10的加工和装配过程中,严格控制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之间保持规定的气隙,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之间的气隙为1.8mm,由此保证所需的天线性能。
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保持预设的间隙并直接固定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可以采用螺钉、螺栓等可拆卸的紧固件Q1可拆卸地连接,以便于对天线板10上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维修或更换,或者直接更换天线板10。又或者,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不可拆卸地连接,例如,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粘接固定,或者,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卡接固定等。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可拆卸地连接可以便于维修或更换天线板10,而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不可拆卸地连接,能够稳定地维持第一壳体20与天线板10的第一表面A之间的气隙,保证天线性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具体选择和设计,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第二壳体30与天线板10的第二表面B相对设置,第二壳体30与第一壳体20直接固定连接,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围合形成容纳天线板10的容纳空间。
具体的,第二壳体30与天线板10的第二表面B相对设置,是指第二壳体30与第二表面B可以相对平行设置,也可以第二壳体30相对于第二表面B具有一定的倾斜角,只要第二壳体30是面向第二表面B即可。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可以采用螺钉、螺栓等可拆卸的紧固件Q2可拆卸地连接,可选的,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还可以不可拆卸地连接,本实施例不做限定。
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可以相互扣合而围成供天线板10容纳的容纳空间。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可以密封连接,以防止外界水汽和脏污进入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之间而影响内部的天线板10上电子元器件的性能,进而影响整个雷达的精准度和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直接固定连接,是指两个部件通过可拆或不可拆的连接件直接连接在一起,两个部件之间不存在中间连接部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设备包括雷达装置,而雷达装置包括天线板,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第一壳体与天线板直接固定,天线板上具有天线阵列的第一表面朝向第一壳体,第一壳体与第一表面之间具有预设间隙;然后再将第二壳体固定在第一壳体上,使得天线板容纳于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围合形成的容纳腔中,由于天线板与第一壳体直接固定,两者之间装配尺寸链最小,因此天线板与壳体之间的气隙能够精确控制,保证天线性能。
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20可以罩设于天线板10的第一表面A上方。
更具体的,如图1所示,第一壳体20可以包括顶壁21和连接于顶壁21周围的侧壁22,天线板10容纳并固定于顶壁21与侧壁22围合形成的容纳腔X中。
天线板10与顶壁21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及/或,天线板10与侧壁22可以直接固定连接。
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天线板10可以与顶壁21直接固定连接,天线板10与顶壁21连接的连接点位于天线板10的边缘位置处。
在本实施例中,将天线板10与第一壳体20的连接点设于天线板10的边缘位置处,可以有效避免占用天线板10中部位置,防止在天线板10中部开孔而影响天线板10的使用性能。
进一步的,天线板10可以大致为矩形,天线板10的边缘位置包括转角位置处和侧边位置处,天线板10与顶壁21连接的连接点位于转角位置处。
为保证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之间的密封性,在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之间还可以设有密封圈40,密封圈40以使得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密封连接。
在本发明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包括顶壁21和侧壁22,第一壳体20可以形成容纳腔X,而第二壳体30可以包括底壁和侧壁,第二壳体30也可以形成容纳腔(图中未示出),在该种情况下,第一壳体20的容纳腔X可以与第二壳体30的容纳腔一起形成供天线板10容纳的容纳空间。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包括顶壁21和侧壁22,而第二壳体30可以为板状,在该种情况下,第一壳体20所形成的容纳腔X则直接构成容纳天线板10的容纳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圈40可以直接围设于天线板10的周围。由此,对天线板10形成全方位的保护,防止外界水汽进入天线板10,影响天线板10的性能。
如图1所示,第二壳体30上可以设有密封圈40,密封圈40伸入第一壳体20中,且密封圈40至少与第一壳体20的顶壁21抵顶。第二壳体30可以包括基座31,基座31包括散热件。
密封圈40可以设于基座31上,密封圈40可以粘接于基座31上,或者密封圈40一端可以嵌入基座31内,密封圈40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一壳体20的内表面抵顶。
第二壳体30与第一壳体20连接的连接点位于基座31的边缘位置处,在本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基座31的外轮廓大致为矩形,所谓大致为矩形,是指基座31的外轮廓不一定是标准的矩形,其四个转角处可以是圆角或倒角。如图1所示,基座31的四个转角处为圆角设计。基座31的边缘位置包括转角位置处和侧边位置处,第二壳体30与第一壳体20连接的连接点位于转角位置处。由此,紧固件的预紧力不易使得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产生形变,保证装配精度。
如图1所示,更进一步的,基座31上设有与天线板10的第二表面B接触的凸起部31a,凸起部31a的至少顶部位置具有导热层311a,导热层311a与天线板10上的至少一个发热元件接触。
如图1-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本实施例中的雷达装置还包括:连接器50,连接器50包括连接器外壳51和连接线52,连接线52至少部分容纳于连接器外壳51形成的空间内。连接器外壳51可以与第一壳体20一体成型,省去装配环节,保证可靠性并降低成本,且减少整个雷达设备的尺寸链,连接器外壳51和第一壳体20可以均为塑料件,保证绝缘性能,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连接器外壳51与第一壳体20可以一体注塑成型,成型工艺简单,成本低廉。
连接线52可以包括引脚,引脚的第一端与天线板10连接,引脚的第二端用于与外部设备接触而建立电连接。具体的,引脚的第一端可以与天线板10焊接或插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器50可以位于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所形成的整体的一侧。具体的,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扣合后形成具有上表面、下表面,以及位于上表面和下表面之间的侧面,连接器50可以位于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所形成的侧面位置处,由此,降低整个雷达装置的高度。
连接器50的轮廓尺寸小于第一壳体20与第二壳体30所形成的整体的侧表面尺寸,这样一来,对于整个雷达装置来讲,连接器50不会从雷达装置的侧面露出,不占用雷达装置的高度尺寸,从而有效减小雷达装置的外轮廓包络尺寸,使得雷达装置结构尽量紧凑,结构简单布局合理。
如图2-图4,引脚从第一端延伸并多次弯折,直至第二端伸入连接器外壳51内。连接线52的弯折方向与第一壳体20和/或第二壳体30的侧表面轮廓相适应。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可移动设备的结构与功能可以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雷达装置相同,具体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5)

1.一种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
天线板,所述天线板包括设有天线阵列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第一壳体,与所述天线板的第一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天线板直接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第二壳体,与所述天线板的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直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容纳所述天线板的容纳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天线板可拆卸地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天线板不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罩设于所述天线板的第一表面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顶壁和连接于所述顶壁周围的侧壁,所述天线板容纳并固定于所述顶壁与所述侧壁围合形成的容纳腔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板与所述顶壁直接固定连接;及/或,所述天线板与所述侧壁直接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板与所述顶壁直接固定连接,所述天线板与所述顶壁连接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天线板的边缘位置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板大致为矩形,所述天线板的边缘位置包括转角位置处和侧边位置处,所述天线板与所述顶壁连接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转角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密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围设于所述天线板的周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伸入所述第一壳体中,且所述密封圈至少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壁抵顶。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任一项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散热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基座的边缘位置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外轮廓大致为矩形,所述基座的边缘位置包括转角位置处和侧边位置处,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转角位置处。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天线板的第二表面接触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至少顶部位置具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与所述天线板上的至少一个发热元件接触。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包括导热硅脂层。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和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形成的空间内;
所述连接线包括引脚,所述引脚的第一端与所述天线板连接,所述引脚的第二端用于与外部设备接触而建立电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的第一端与所述天线板焊接或插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外壳与所述第一壳体一体成型。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所形成的整体的一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轮廓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所形成的整体的侧表面尺寸。
21.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并多次弯折,直至所述第二端伸入所述连接器外壳内。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的弯折方向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的侧表面轮廓相适应。
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天线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塑料件,所述第二壳体包括金属件。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板上设有以下至少一种元器件:主芯片、发射天线阵列与接收天线阵列、运算芯片。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装置包括毫米波雷达。
28.一种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在所述主体上安装有雷达装置,所述雷达装置包括:
天线板,所述天线板包括设有天线阵列的第一表面,以及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
第一壳体,与所述天线板的第一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天线板直接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第二壳体,与所述天线板的第二表面相对设置,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直接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围合形成容纳所述天线板的容纳空间。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天线板可拆卸地连接;或者,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天线板不可拆卸地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罩设于所述天线板的第一表面上方。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顶壁和连接于所述顶壁周围的侧壁,所述天线板容纳并固定于所述顶壁与所述侧壁围合形成的容纳腔中。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板与所述顶壁直接固定连接;及/或,所述天线板与所述侧壁直接固定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板与所述顶壁直接固定连接,所述天线板与所述顶壁连接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天线板的边缘位置处。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板大致为矩形,所述天线板的边缘位置包括转角位置处和侧边位置处,所述天线板与所述顶壁连接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转角位置处。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以使得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密封连接。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围设于所述天线板的周围。
37.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伸入所述第一壳体中,且所述密封圈至少与所述第一壳体的顶壁抵顶。
38.根据权利要求35-37任一项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包括散热件。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设于所述基座上,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连接点位于所述基座的边缘位置处。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的外轮廓大致为矩形,所述基座的边缘位置包括转角位置处和侧边位置处,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的连接点位于所述转角位置处。
41.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与所述天线板的第二表面接触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的至少顶部位置具有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与所述天线板上的至少一个发热元件接触。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包括导热硅脂层。
4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器,所述连接器包括连接器外壳和连接线,所述连接线至少部分容纳于所述连接器外壳形成的空间内;
所述连接线包括引脚的第一端与所述天线板连接,所述引脚的第二端用于与外部设备接触而建立电连接。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的第一端与所述天线板焊接或插接。
45.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外壳与所述第一壳体一体成型。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位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所形成的整体的一侧。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的轮廓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所形成的整体的侧表面尺寸。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引脚从所述第一端延伸并多次弯折,直至所述第二端伸入所述连接器外壳内。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的弯折方向与所述第一壳体和/或所述第二壳体的侧表面轮廓相适应。
5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天线板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
5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连接。
5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塑料件,所述第二壳体包括金属件。
5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线板上设有以下至少一种元器件:主芯片、发射天线阵列与接收天线阵列、运算芯片。
54.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装置包括毫米波雷达。
5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可移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设备包括无人飞行器。
CN202080016465.XA 2020-07-01 2020-07-01 雷达装置及可移动设备 Pending CN1138747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20/099772 WO2022000378A1 (zh) 2020-07-01 2020-07-01 雷达装置及可移动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4752A true CN113874752A (zh) 2021-12-31

Family

ID=78982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6465.XA Pending CN113874752A (zh) 2020-07-01 2020-07-01 雷达装置及可移动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4752A (zh)
WO (1) WO20220003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5876B (zh) * 2023-02-16 2023-09-22 西安中科西光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炎热地区用高散热型雷达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465167U (zh) * 2009-07-10 2010-05-12 中兴智能交通系统(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射频识别标签以及系统
CN106941206B (zh) * 2017-03-29 2019-12-31 盐池县荣桂昌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制备方法
US10511810B2 (en) * 2017-07-06 2019-12-17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Accessing cameras of audio/video recording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based on location
CN208350994U (zh) * 2018-07-05 2019-01-08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螺丝固定的毫米波雷达装置
CN109244638B (zh) * 2018-09-26 2021-06-04 出门问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天线装置和可穿戴设备
CN210894676U (zh) * 2019-08-21 2020-06-30 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雷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00378A1 (zh) 2022-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86855B2 (ja) レーダ装置
US5747876A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semiconductor module
US7244141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box
EP2916635B1 (e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EP2565742A2 (en) Mobile terminal with waterproof shee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13138368A (zh) 一种雷达装置和移动平台
CN113874752A (zh) 雷达装置及可移动设备
CN213750305U (zh) 雷达装置及可移动设备
KR19990044085A (ko) 무선 차폐부를 구비한 무선 장치와 그 제조 방법
US2001005367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ng an intentional radiator in a system
CN112014843A (zh) 一种应用于无人驾驶车的毫米波雷达
CN210038153U (zh) 毫米波雷达组件
US10211557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CN209029558U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液氮散热器
CN215813334U (zh) 电子装置、终端设备及雷达
CN209749010U (zh) 主板及其散热装置
CN211210224U (zh) 一种在输出端背面散热的全密封金属外壳
US10490917B1 (en) Device for driving motor
CN113329156B (zh) 感测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6960629U (zh) 红外模组
CN217848352U (zh) 伺服驱动器及伺服系统
CN214481478U (zh) 一种电子控制器
CN212323327U (zh) 电连接器组件、电连接器及其导引结构
CN214381894U (zh) 控制器
CN219778870U (zh) 封装壳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