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038153U - 毫米波雷达组件 - Google Patents

毫米波雷达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038153U
CN210038153U CN201920433597.7U CN201920433597U CN210038153U CN 210038153 U CN210038153 U CN 210038153U CN 201920433597 U CN201920433597 U CN 201920433597U CN 210038153 U CN210038153 U CN 2100381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ocking
millimeter wave
wave radar
radar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0433597.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光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uzhou Zhuoneng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uzhou Zhuon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uzhou Zhuoneng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uzhou Zhuoneng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0433597.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0381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0381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0381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毫米波雷达组件,其包括:固定架以及雷达本体;所述雷达本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侧分别凸设有旋转轴;所述固定架包括底板,自所述底板向其一侧凸设有卡扣件及两卡持壁,所述卡扣件和两所述卡持壁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边部;自所述卡持壁的端部向所述卡持壁体内延伸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旋转轴自所述导向槽进入并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极限位置;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卡扣件锁紧配合的锁紧部,所述外壳向所述卡扣件一侧旋转以使所述锁紧部与所述卡扣件锁紧配合,从而将所述雷达本体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本申请技术方案能够快速地拆卸或安装所述雷达本体,使得该毫米波雷达产品拆卸或安装方便。

Description

毫米波雷达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达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毫米波雷达组件。
背景技术
毫米波雷达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来探测障碍物的位置、运动速度以及方向等相关信息,被广泛应用于车辆防撞预警系统中。
在一些毫米波雷达产品中,毫米波雷达产品被设置为一体式结构,安装时难以调整其安装位置以及方向,增加了安装的难度,不利于产品适应于不同车型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毫米波雷达组件,旨在于解决毫米波雷达产品不能方便安装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毫米波雷达组件,其包括:固定架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架的雷达本体;
所述雷达本体包括外壳和天线体,所述天线体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侧分别凸设有旋转轴;
所述固定架包括底板,自所述底板向其一侧凸设有卡扣件及两卡持壁,所述卡扣件和两所述卡持壁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边部;
自所述卡持壁的端部向所述卡持壁体内延伸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旋转轴自所述导向槽进入并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极限位置;
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卡扣件锁紧配合的锁紧部,所述外壳向所述卡扣件一侧旋转以使所述锁紧部与所述卡扣件锁紧配合,从而将所述雷达本体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
可选地,所述导向槽自所述卡持壁靠近所述卡扣件的一端部向所述卡持壁体内沿倾斜方向延伸设置。
可选地,所述外壳包括顶盖、中间层架和底座;所述顶盖罩设于所述中间层架,以围合为内部第一安装空间,所述天线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所述中间层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可选地,所述雷达本体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本体,自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部向其一侧延伸设置有第一卡凸和第二卡凸,所述第一卡凸卡扣于所述顶盖的顶部,所述第二卡凸卡扣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以将所述顶盖、所述中间层架和所述底座锁紧固定。
可选地,所述外壳的侧面向外凸设有限位块,所述本体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对应配合的定位槽,当所述紧固件将所述顶盖、所述中间层架和所述底座锁紧固定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定位槽位置对应配合。
可选地,所述锁紧部包括自所述外壳的侧面向外凸设的锁紧凸起;
所述卡扣件包括自所述底板向其一侧延伸的第一延伸壁和第二延伸壁,所述第一延伸壁开设有与所述锁紧凸起对应配合的锁紧孔,所述第二延伸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部向所述卡持壁一侧延伸有凸块;
所述外壳向所述卡扣件一侧旋转,以使所述锁紧凸起与所述锁紧孔位置对应从而锁紧配合,且所述凸块与所述限位块卡扣配合。
可选地,雷达本体还包括射频板和电源板;所述天线体与所述射频板电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射频板上;所述电源板与所述射频板电连接,所述电源板用于为所述天线体提供电源支持;
其中,所述天线体和所述射频板共同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所述中间层架安装于所述底座以围合为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电源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所述中间层架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电源板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射频板电连接。
可选地,所述中间层架为铝合金材质,所述中间层架上的连接孔与所述天线体位置错开。
可选地,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覆盖有防水透气膜;所述底板与所述散热孔位置对应的地方开设有通孔。
可选地,所述顶盖与所述中间层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以使所述顶盖与所述中间层架之间密封安装;所述中间层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以使所述中间层架与所述底座之间密封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势:
所述固定架上的两所述卡持壁用于将所述雷达本体可旋转地安装,其中两所述旋转轴自所述导向槽进入,并安装于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极限位置。所述雷达本体可向所述卡扣件一侧旋转,所述外壳上的所述锁紧部与所述卡扣件对应锁紧配合,以将所述雷达本体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本申请技术方案能够快速地拆卸或安装所述雷达本体,使得该毫米波雷达产品拆卸或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毫米波雷达组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雷达本体与固定架的分离示意图;
图3是图1中雷达本体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底座与中间层架的另一视角图。
其中,主要附图标记说明:
毫米波雷达组件100 固定架10 底板11
通孔111 卡持壁12 导向槽121
旋转安装位1211 卡扣件13 第一延伸壁131
锁紧孔1311 第二延伸壁132 凸块1321
雷达本体20 天线体21 射频板22
第一插接件221 电源板23 第二插接件231
顶盖24 反射镜241 中间层架25
第一安装空间251 连接孔252 旋转轴253
锁紧部254 底座26 第二安装空间261
密封环槽262 限位块263 散热孔264
紧固件27 本体271 第一卡凸272
第二卡凸273 定位槽274 避让槽275
第一密封圈281 第二密封圈282 连接器29
导热胶222 定位凸环255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阅图1至4,图1是本实用新型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毫米波雷达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图1中雷达本体与固定架的分离示意图;图3是图1中雷达本体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3中底座与中间层架的另一视角图。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毫米波雷达组件100,所述毫米波雷达组件100包括固定架10和雷达本体20,所述雷达本体2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架10,所述固定架10用于将所述雷达本体20固定安装于特定设备,例如车辆。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毫米波雷达组件100通过所述固定架10安装于车辆上。所述雷达本体20用于通过发射和接收经障碍物反射的毫米波(毫米电磁波),通过一定的算法解析出障碍物的位置、运动速度和方向等相关信息。例如,在车辆上安装有所述毫米波雷达组件100,所述雷达本体20侦测障碍物的位置、运动速度和方向,从而为车辆控制系统提供信息条件,车辆控制系统根据雷达本体20反馈的信息做出相应的主动安全措施或者选择适当的自动驾驶策略。
如图2,所述固定架10包括底板11,所述底板11开设有螺钉孔,所述螺钉孔用于将所述固定架10固定安装于特定设备上。自所述底板11向其一侧凸设有卡扣件13和两卡持壁12,所述卡扣件13和两所述卡持壁12分别位于所述底板11的相对两边部。自所述卡持壁12的端部向所述卡持壁12体内延伸开设有导向槽121,所述导向槽121的延伸极限位置为旋转安装位1211。可选地,所述导向槽121自所述卡持壁12靠近所述卡扣件13的端部向所述卡持壁12体内沿倾斜方向延伸设置,从而有利于方便以及稳固安装。
所述雷达本体20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包括顶盖24、中间层架25及底座26。所述外壳大致呈四方体形,其相对的两侧分别凸设旋转轴253,两旋转轴253分别安装于两所述卡持壁12的旋转安装位1211,其中,所述旋转轴253沿所述导向槽121进入,并安装于所述旋转安装位1211,即所述雷达本体20依靠两所述旋转轴253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架10。
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卡扣件13锁紧配合的锁紧部254,所述外壳向所述卡扣件13一侧旋转,以使得所述卡扣件13与所述锁紧部254对应配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扣件13包括第一延伸壁131,自所述底板11向其一侧凸设有第一延伸壁131以及在所述延伸臂开设有锁紧孔1311;所述锁紧部254包括自所述外壳的侧面向外凸设的锁紧凸起,所述锁紧孔1311与所述锁紧凸起位置对应配合,以将所述外壳安装于所述固定架10上,即将所述雷达本体2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架10上。
请参阅图3,所述雷达本体20还包括天线体21、射频板22和电源板23,所述天线体21、所述射频板22和所述电源板23共同安装于所述外壳的内部安装空间。所述天线体21设置于所述射频板22上,且所述射频板22电连接,所述射频板22与所述电源板23电连接,从而使得所述电源板23能够为所述天线体21提供工作电流和/或工作电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天线体21用于发射和接收毫米电磁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顶盖24、中间层架25及底座26。所述顶盖24罩设于所述中间层架25,以围成内部第一安装空间251,所述射频板22和所述天线体21共同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251内,其中所述射频板22安装于所述中间层架25上。
所述顶盖24的顶部设置有反射镜241,所述反射镜241用于方便地校准所述毫米波雷达组件100,例如,当所述毫米波雷达组件100安装于车辆上时,通过所述反射镜241以及光学校准设备,以能够方便地校准调整所述毫米波雷达组件100的安装位置以及方向。所述中间层架25为层状结构的金属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热及导电性能,例如所述中间层架25为铝合金材质。所述射频板22和所述天线体21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通过所述中间层架25传递至所述外壳的外部。进一步地,所述射频板22与所述中间层架25之间设置有导热胶222,以利于所述射频板22上的热量快速地传递至所述中间层架25,以及热量传递至所述外壳的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两所述旋转轴253和所述锁紧部254设置于所述中间层架25上。
所述底座26大致呈罩状,所述中间层架25安装于所述底座26,以围合成内部第二安装空间261,所述电源板23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261内,其中所述电源板23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26上。所述中间层架25开设有连接孔252,所述射频板22通过所述连接孔252和所述电源板23电连接,所述射频板22上设置有第一插接件221,所述电源板23上设置有第二插接件231,所述第一插接件221通过所述连接孔252与所述第二插接件231对接配合以使所述射频板22与所述电源板23电连接。可选地,所述连接孔252与所述天线体21位置错开,从而使得金属材质的所述中间层架25能够保护所述天线体21,避免所述电源板23对所述天线体21造成信号干扰。
所述底座26的外部固定设置有连接器29,所述连接器29用于所述电源板23与外部设备电连接,例如所述连接器29连接于电源装置,从而电源装置能够为所述电源板23提供工作电流和/或工作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24和所述中间层架25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81,以使所述顶盖24和所述中间层架25之间密封安装。
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中间层架25与所述底座26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282,以使得所述中间层架25与所述底座26之间密封安装。可选地,沿所述底座26四周设置有密封环槽262,所述密封环槽262靠近所述密封环槽262的中心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密封圈282。所述中间层架25对应凸设有定位凸环255,所述定位凸环255对应安装于所述密封环槽262,且在所述第二密封圈282的作用下,所述中间层架25与所述底座26之间密封安装。
请继续参见图3,所述底座26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孔264,所述散热孔264覆盖防水透气膜,用以散热以及防止水进入内部安装空间。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雷达本体20安装于所述固定架10时,所述底座26的底部靠近于所述底板11,所述底板11开设有与所述散热孔264位置对应的通孔111,用以增强散热能力,从而有利于保护所述雷达本体20内的电子元器件,从而增强产品的使用稳定性和提高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地是,为了使得所述雷达本体20小型化设计,所述射频板22和所述电源板23分别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251和所述第二安装空间261,且所述射频板22与所述中间层架25的横向大小相当,所述电源板23与所述底座26的横向大小相当。
所述雷达本体20还包括紧固件27,所述顶盖24、所述中间层架25和所述底座26通过所述紧固件27进行锁紧固定,以构成一整体结构。所述紧固件27包括本体271,所述本体271的相对两端分别向同一侧延伸有第一卡凸272和第二卡凸273。所述第一卡凸272卡扣于所述顶盖24的顶部,所述第二卡凸273卡扣于所述底座26的底部,从而将所述顶盖24、所述中间层架25和所述底座26锁紧固定为一整体结构。可选地,所述雷达本体20包括有四个所述坚固件,四个所述紧固件27分别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四周,以将所述顶盖24、所述中间层架25和所述底座26卡紧固定。
进一步地,自所述底座26的侧面向外凸设有限位块263,所述本体271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263对应配合的定位槽274,当所述紧固件27将所述顶盖24、所述中间层架25和所述底座26卡紧固定时,所述限位块263与所述定位槽274位置对应配合,用于将所述紧固件27和所述外壳定位装配,以利于所述紧固件27固定于所述外壳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块263设置于所述中间层架25的外部或所述顶盖24的外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件13还包括有第二延伸壁132,自所述底板11向其一侧凸设有所述第二延伸壁132,所述第二延伸壁132远离所述底板11的一端部向所述卡持壁12凸设有凸块1321。当所述雷达本体20安装于所述固定架10时,所述凸块1321抵靠于所述限位块263的侧部,所述凸块1321与所述限位块263卡扣配合,以进一步将所述雷达本体20锁紧于所述固定架10。可选地,所述本体271还开设有避让槽275,所述避让槽275与所述定位槽274相连通。所述雷达本体20依靠两所述旋转轴253,向所述卡扣件13一侧旋转,所述外壳上的锁紧凸起与所述第一延伸壁131的所述锁紧孔1311位置对应配合,进一步地,所述外壳上的限位块263与所述第二延伸壁132的所述凸块1321卡扣配合,从而将所述雷达本体20锁紧固定于所述固定架10。
可以理解地是,所述卡扣件13可以包括有两个所述第二延伸壁132,两所述第二延伸壁132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延伸壁131的两侧。对应地,在所述锁紧凸起的一侧凸设有两所述限位块263,两所述限位块263分别与两所述第二延伸壁132上的所述凸块1321卡扣配合。
综上,本申请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优势:
所述固定架10上的两所述卡持壁12用于将所述雷达本体20可旋转地安装,其中两所述旋转轴253自所述导向槽121进入,并安装于所述导向槽121的延伸极限位置。所述雷达本体20可向所述卡扣件13一侧旋转,所述外壳上的所述锁紧部254与所述卡扣件13对应锁紧配合,以将所述雷达本体20安装于所述固定架10上。本申请技术方案能够快速地拆卸或安装所述雷达本体20,使得该毫米波雷达产品拆卸或安装方便。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的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毫米波雷达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以及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固定架的雷达本体;
所述雷达本体包括外壳和天线体,所述天线体安装于所述外壳内部,所述外壳的相对两侧分别凸设有旋转轴;
所述固定架包括底板,自所述底板向其一侧凸设有卡扣件及两卡持壁,所述卡扣件和两所述卡持壁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相对两边部;
自所述卡持壁的端部向所述卡持壁体内延伸开设有导向槽,所述旋转轴自所述导向槽进入并可旋转地安装于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极限位置;
所述外壳设置有与所述卡扣件锁紧配合的锁紧部,所述外壳向所述卡扣件一侧旋转以使所述锁紧部与所述卡扣件锁紧配合,从而将所述雷达本体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雷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自所述卡持壁靠近所述卡扣件的一端部向所述卡持壁体内沿倾斜方向延伸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雷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顶盖、中间层架和底座;所述顶盖罩设于所述中间层架,以围合为内部第一安装空间,所述天线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所述中间层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毫米波雷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雷达本体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包括本体,自所述本体的相对两端部向其一侧延伸设置有第一卡凸和第二卡凸,所述第一卡凸卡扣于所述顶盖的顶部,所述第二卡凸卡扣于所述底座的底部,以将所述顶盖、所述中间层架和所述底座锁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毫米波雷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的侧面向外凸设有限位块,所述本体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对应配合的定位槽,当所述紧固件将所述顶盖、所述中间层架和所述底座锁紧固定时,所述限位块与所述定位槽位置对应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毫米波雷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包括自所述外壳的侧面向外凸设的锁紧凸起;
所述卡扣件包括自所述底板向其一侧延伸的第一延伸壁和第二延伸壁,所述第一延伸壁开设有与所述锁紧凸起对应配合的锁紧孔,所述第二延伸壁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部向所述卡持壁一侧延伸有凸块;
所述外壳向所述卡扣件一侧旋转,以使所述锁紧凸起与所述锁紧孔位置对应从而锁紧配合,且所述凸块与所述限位块卡扣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毫米波雷达组件,其特征在于,雷达本体还包括射频板和电源板;所述天线体与所述射频板电连接,且设置于所述射频板上;所述电源板与所述射频板电连接,所述电源板用于为所述天线体提供电源支持;
其中,所述天线体和所述射频板共同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空间内,所述中间层架安装于所述底座以围合为第二安装空间,所述电源板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空间内,所述中间层架开设有连接孔,所述电源板通过所述连接孔与所述射频板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毫米波雷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架为铝合金材质,所述中间层架上的连接孔与所述天线体位置错开。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毫米波雷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底部开设有散热孔,且所述散热孔覆盖有防水透气膜;所述底板与所述散热孔位置对应的地方开设有通孔。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毫米波雷达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与所述中间层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以使所述顶盖与所述中间层架之间密封安装;所述中间层架与所述底座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圈,以使所述中间层架与所述底座之间密封安装。
CN201920433597.7U 2019-04-01 2019-04-01 毫米波雷达组件 Active CN2100381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3597.7U CN210038153U (zh) 2019-04-01 2019-04-01 毫米波雷达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433597.7U CN210038153U (zh) 2019-04-01 2019-04-01 毫米波雷达组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038153U true CN210038153U (zh) 2020-02-07

Family

ID=69357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0433597.7U Active CN210038153U (zh) 2019-04-01 2019-04-01 毫米波雷达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03815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2767A (zh) * 2019-04-01 2019-08-02 深圳市九洲卓能电气有限公司 毫米波雷达组件
WO2023005954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机箱及其安装架、电气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2767A (zh) * 2019-04-01 2019-08-02 深圳市九洲卓能电气有限公司 毫米波雷达组件
WO2023005954A1 (zh) * 2021-07-29 2023-02-0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机箱及其安装架、电气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038153U (zh) 毫米波雷达组件
WO201416531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JP6937383B2 (ja) 熱特性を向上させた遠隔チューナモジュール
US10177449B2 (en) Antenna frame structure
JP2003215233A (ja) レーダヘッドモジュール
CN110082767A (zh) 毫米波雷达组件
CN113138368A (zh) 一种雷达装置和移动平台
CN114552285A (zh) 连接器
WO2022184060A1 (zh) 一种雷达及预警系统
WO2021147315A1 (zh) 一种车载距离探测装置
CN112014843A (zh) 一种应用于无人驾驶车的毫米波雷达
JP2003158465A (ja) アンテナ装置
CN114624654A (zh) 雷达结构及车载雷达设备
CN211826501U (zh) 一种车载距离探测装置
CN215894930U (zh) 一种兼容车内外检测的毫米波雷达
CN211480409U (zh) 一种车载电子设备
CN113874752A (zh) 雷达装置及可移动设备
CN211200164U (zh) 一种道闸雷达
CN209749010U (zh) 主板及其散热装置
CN211090471U (zh) 无人机定位系统及rtk定位装置
CN211826495U (zh) 一种车载距离探测装置
CN219498169U (zh) 天线部件及无线通讯装置
CN213750305U (zh) 雷达装置及可移动设备
CN211826500U (zh) 一种车载距离探测装置
CN219180769U (zh)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