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3734B - 致动器 - Google Patents
致动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53734B CN113853734B CN202080037931.2A CN202080037931A CN113853734B CN 113853734 B CN113853734 B CN 113853734B CN 202080037931 A CN202080037931 A CN 202080037931A CN 113853734 B CN113853734 B CN 11385373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tuator
- movable body
- fixed
- inner peripheral
- outer peripher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41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6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008 shea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007 heat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1723 c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515 pene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149 penet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807 s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16261 weight los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585 weight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6—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polarised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reversal or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36—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 F16F1/3605—Springs made of rubber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high internal friction, e.g. thermoplastic elastom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081—Magnetic constru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121—Guiding or setting position of armatures, e.g. retaining armatures in their end 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34—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F—MAGNETS; INDUCTANCES; TRANSFORME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MAGNETIC PROPERTIES
- H01F7/00—Magnets
- H01F7/06—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 H01F7/0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 H01F7/088—Electromagnets; Actuators including electromagnets with armatures provided with means for absorbing shoc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Springs (AREA)
Abstract
一种致动器,其通过连接体连接可动体和固定体,抑制可动体向振动方向以外的方向的动作。在致动器中,连接可动体和固定体的阻尼部件配置于可动体的轴的L1侧的端部和固定体的第一保持架的开口部之间、及可动体的轴的L2侧的端部和第二保持架的开口部之间这两个部位。各阻尼部件具备在可动体和固定体的径向的间隙中遍及整个圆周而连续地配置的连接体即凝胶状阻尼部件。就凝胶状阻尼部件而言,内周部经由圆筒状的第一部件固定于轴上,外周部经由圆筒状的第二部件固定于固定体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进行相对移动的致动器。
背景技术
作为致动器,有具备固定体及可动体和使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振动的磁驱动机构,并且通过连接体连接可动体和固定体的致动器。在专利文献1的致动器中,连接体配置在可动体和固定体(支承体)在与可动体的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对置的部位。专利文献1的连接体是凝胶状阻尼部件。当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支承体)振动时,凝胶状阻尼部件沿剪切方向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9-130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中,连接体(凝胶状阻尼部件)配置于设置在可动体上的轭部和设置在固定体(支承体)上的罩部件对置的部位。凝胶状阻尼部件的厚度方向的一面粘接于轭部,另一面粘接于罩部件,但在凝胶状阻尼部件的外周侧,在整个圆周上设置有间隙。因此,在通过磁驱动机构使可动体振动的情况下,由于可动体也能够在与振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动作,因此存在可动体向意外的方向动作的问题。
鉴于以上的问题点,本发明的课题在于,在通过连接体连接可动体和固定体的致动器中,抑制可动体向振动方向以外的方向的动作。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可动体,所述可动体具备磁体及线圈中的一方;固定体,所述固定体具备所述磁体及线圈中的另一方;以及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固定体和所述可动体,所述磁体及线圈构成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固定体振动的磁驱动机构,所述可动体及所述固定体中的一方具备配置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固定体中的另一方的内周侧的内周侧部分,所述可动体及固定体中的另一方具备围绕所述内周侧部分的外周侧的外周侧部分,所述连接体连续地围绕所述内周侧部分的整个圆周,所述连接体的内周部与所述内周侧部分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外周部与所述外周侧部分连接。
根据本发明,连接可动体和固定体的连接体在整个圆周上连续地围绕设置在可动体及固定体中的一方的内周侧部分,连接体的内周部与可动体及固定体中的一方连接,连接体的外周部与可动体及固定体中的另一方连接。这样,通过将连接体连续地配置到可动体和固定体之间的整个圆周,在通过磁驱动机构使可动体振动的情况下,连接体沿剪切方向变形,在使可动体沿振动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连接体沿被压扁的方向变形。由此,与使可动体振动的情况相比,沿振动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动时的一方能够增大连接体的弹簧常数,所以能够抑制可动体向与振动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可动体向意外的方向动作,从而能够抑制可动体和固定体的碰撞。
在本发明中,所述固定体围绕所述可动体的外周侧,所述连接体的所述内周部与设置在所述可动体上的所述内周侧部分连接,所述连接体的所述外周部与设置在所述固定体上的所述外周侧部分连接。这样,在将可动体配置在固定内的内周侧,构成将可动体的振动经由固定体输出到外部的触觉装置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可动体在与振动方向不同的方向上振动,且能够抑制可动体和固定体的碰撞。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体在所述可动体的振动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连接所述可动体和所述固定体。这样一来,可动体的振动方向的两端由连接体支承。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可动体,且能够抑制可动体向意外的方向动作。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体由凝胶状阻尼部件构成。通过使用硅凝胶等凝胶状阻尼部件作为连接体,连接体向压扁的方向变形时的弹簧常数成为连接体向剪切方向变形时的弹簧常数的3倍左右。因此,通过将在可动体和固定体之间的整个圆周上配置凝胶状阻尼部件,能够抑制可动体向与振动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体为圆筒形状。这样一来,连接体在整个圆周上均等地配置。因此,能够使连接体的弹簧常数在整个圆周上均等。因此,可动体不容易向特定的方向动作,所以能够稳定地支承可动体。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体的所述内周部的高度大于所述外周部的高度。这样,能够减小内周部的固定面积和外周部的固定面积的面积差,因此能够降低向内周部的应力集中。通过减小向连接体的应力集中,能够扩大使可动体振动时的振幅的容许范围。因此,能够使可动体以大的振幅振动。另外,能够提高连接体的耐久性。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内周部在整个圆周上与所述内周侧部分连接,所述外周部的周向的一部与所述外周侧部分连接。这样一来,由于能够减小内周部的固定面积和外周部的固定面积的面积差,因此能够减小向内周部的应力集中。通过减小向连接体的应力集中,能够扩大使可动体振动时的振幅的容许范围。因此,能够使可动体以大的振幅振动。另外,能够提高连接体的耐久性。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连接体配置于圆筒状的第一部件和配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外周侧的圆筒状的第二部件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所述内周部经由所述第一部件在整个圆周上与所述内周侧部分连接,所述外周部的整个圆周或周向的一部分经由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外周侧部分连接。这样,如果制造使在内周侧的框架材料(第一部件)和外周侧的框架材料(第二部件)之间直接成型凝胶状阻尼部件的零件,则在组装致动器时,可以经由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连接可动体及固定体和凝胶状阻尼部件。因此,在组装致动器时,不需要凝胶状阻尼部件的粘贴作业或用于此的作业空间。由此,能够高效地进行致动器的制造。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可动体具备配置于所述连接体的内周侧的内侧环状部件,所述内侧环状部件是用于调节所述可动体的质量的配重,固定有所述连接体的所述内周侧部分设置在所述内侧环状部件上。在通过连接体连接可动体和固定体的线性致动器中,如以下的式(1)所示,可动体的共振频率f0由包括可动体的质量m和连接体的弹簧常数k的式来规定。
共振频率f0=(1/2π)×√(k/m)…(1)
k:连接体的弹簧常数,m:可动体的质量
因此,通过在可动体上设置配重,能够调节可动体的质量m,使可动体的共振频率f0成为适当的频率。例如,在将致动器用作触觉装置的情况下,能够使共振频率f0和给与用户需要的触觉的频率一致。另外,通过将连接有连接体的内侧环状部件用作配重,在调节可动体的质量m时,通过变更内侧环状部件的外径,同时变更连接体的径向的厚度,能够变更连接体的弹簧常数k。因此,仅通过一个部件(内侧环状部件)的形状变更,就能够同时调节决定可动体的共振频率f0的两个值(k、m)。另外,在减薄连接体的径向的厚度的情况下,由于也能够减小连接体相对于可动体的内周部的固定面积和连接体相对于固定体的外周部的固定面积的面积差,因此能够同时减小向内周部的应力集中。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定体具备保持架部件和外侧环状部件,所述保持架部件具备卷绕有所述线圈的线圈固定部,所述外侧环状部件固定于所述保持架部件,固定有所述连接体的所述外周侧部分设置在所述外侧环状部件上。这样一来,在将线圈配置到固定体上的情况下,通过将用于对连接体进行连接的外侧环状部件和具备线圈固定部的保持架部件设为分体,不需要进行将连接体直接连接到卷绕有线圈的部件上的作业。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致动器的组装作业。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连接可动体和固定体的连接体在整个圆周上连续地围绕设置在可动体及固定体中的一方的内周侧部分,连接体的内周部与可动体及固定体中的一方连接,连接体的外周部与可动体及固定体中的另一方连接。这样,通过将连接体连续地配置于可动体和固定体之间的整个圆周,在通过磁驱动机构使可动体振动的情况下,连接体在剪切方向上变形,在使可动体向振动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动的情况下,连接体沿压扁的方向变形。由此,与使可动体振动的情况相比,向振动方向以外的方向移动的情况能够增大连接体的弹簧常数,所以能够抑制可动体向与振动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可动体向意外的方向动作,且能够抑制可动体和固定体的碰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致动器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致动器的分解剖视立体图。
图3是阻尼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致动器的剖视图。
图5是从L1侧观察图4的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6是从L2侧观察图4的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致动器的剖视图。
图8是从L1侧观察图7的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从L2侧观察图7的致动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变形例1的凝胶状阻尼部件的立体图及侧视图。
图11是变形例2、3的凝胶状阻尼部件的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1B…致动器;2、2A、2B…固定体;3、3A、3B…可动体;4、4B…第一保持架;4A…保持架;5、5B…第二保持架;6…磁驱动机构;10…阻尼部件;10A…第一阻尼部件;10B…第二阻尼部件;11…第一部件;12…第二部件;13…底漆;14、14C、14D、14E…凝胶状阻尼部件;14A…第一凝胶状阻尼部件;14B…第二凝胶状阻尼部件;15…内侧框架材料;16…外侧框架材料;19…轴孔;20、20A、20B…壳体;21、21A、21B…筒状壳体;22A…第一盖部件;22、22B…第一端板;23A…第二盖部件;23、23B…第二端板;24…凹部;25…壳体侧环状部;26…固定零件;31、31A、31B…轴;32、32A、32B…第一轭部;33、33A、33B…第二轭部;34、34A、34B…第一磁性板;35、35A、35B…第二磁性板;36、36A、36B…内侧环状部件;37、37A、37B…内侧环状部件;40…外侧环状部件;41…开口部;41A…环状凹部;42、42A、42B…环状部;43、43A…线圈固定部;44…凹部;45…框部分;46…连接部;47…凹部;50…外侧环状部件;51、51A…开口部;52…环状部;53…圆筒部;54…突出部;55…圆筒部;56…框部分;57…连接部;61…磁体;62…线圈;63、63A、63B…基板;70…线圈保持架;71…保持架固定部;72…线圈固定部;73…钩;90…制造用夹具;91…圆形凹部;92…销;93…分配器;140…凝胶材料;141、141C、141D、141E…内周部;142、142C、142D、142E…外周部;143…凹部;144…圆弧状外周面;310…螺栓;341、341A、341B…端板部;342、342A、342B…侧板部;421…肋;422…减重部;L…轴线;S…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轴线L是可动体的中心轴线。另外,将轴线L延伸的方向(轴线L方向)的一侧设为L1,将轴线L方向的另一侧设为L2。在应用了本发明的致动器中,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在轴线L方向上振动。可动体和固定体的一方的至少一部分配置于另一方的内周侧。可动体和固定体由在可动体和固定体的径向的间隙中连续地配置于整个圆周的连接体连接。
在以下说明的实施方式1-3中,以固定体围绕可动体的外周侧,连接体的内周部与可动体连接,连接体的外周部与固定体连接的方式为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也能够应用于改换可动体和固定体的配置,对于可动体围绕固定体的外周侧的结构也能够应用。另外,在实施方式1-3中,可动体在轴线L方向的一侧(L1侧)及另一侧(L2侧)这两个部位通过连接体与固定体连接,但在本发明中,也可以采用连接体配置于一个部位或者三个部位以上的方式。此外,在实施方式1-3中,使可动体相对于固定体振动的磁驱动机构具备配置于可动体上的磁体和配置于固定体上的线圈,但本发明也能够采用将磁体和线圈的配置颠倒的结构。
在本发明中,连接体是在可动体和固定体的径向的间隙中连续地配置于整个圆周的凝胶状阻尼部件。因此,当可动体在轴线L方向上振动时,凝胶状阻尼部件向剪切方向变形,当可动体向与振动方向(轴线L方向)不同的方向(即,径向)移动时,凝胶状阻尼部件沿压扁的方向变形。因此,在可动体欲向与振动方向(轴线L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时,凝胶状阻尼部件的弹簧常数成为可动体在轴线L方向上振动时的弹簧常数的3倍左右,因此,可动体不易向与振动方向(轴线L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
[实施方式1]
(整体结构)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致动器1的剖视图。图2是图1的致动器1的分解剖视立体图。如图1、图2所示,致动器1具备固定体2及可动体3、连接固定体2和可动体3的阻尼部件10、以及使可动体3相对于固定体2沿轴线L方向相对移动的磁驱动机构6。磁驱动机构6具备磁体61及线圈62。磁体61配置于可动体3,线圈62配置于固定体2。可动体3在L1侧的端部及L2侧的端部的各位置经由阻尼部件10与固定体2连接。因此,阻尼部件10配置于沿轴线L方向分离的两个部位。
(固定体)
固定体2具备壳体20和保持于壳体20的第一保持架4及第二保持架5。壳体20具备沿轴线L方向延伸的筒状壳体21、固定于筒状壳体21的L1侧的端部的第一端板22、以及固定于筒状壳体21的L2侧的端部的第二端板23。第一保持架4及第二保持架5配置于筒状壳体21的内侧。在第一保持架4上固定有线圈62,并且连接有阻尼部件10。在第二保持架5上连接有阻尼部件10。在本方式中,第一保持架4及第二保持架5为树脂制,壳体20为金属制。
第一保持架4具备在中央设置有圆形的开口部41的环状部42和从环状部42的内周部分向L2侧突出的圆筒状的线圈固定部43。线圈62卷绕于线圈固定部43的外周侧。在开口部41配置有阻尼部件10。环状部42的外周面为圆柱面,内切于筒状壳体21。如图2所示,在环状部42上形成有沿径向延伸的肋421。另外,在周向上相邻的肋421之间形成有减重部422。在环状部42固定有连接线圈线的基板63。基板63配置于凹部44中,该凹部44设置在环状部42的外周面。
第二保持架5具备在中央形成有圆形的开口部51的环状部52、从环状部52的外周缘向L1侧突出的圆筒部53、以及从圆筒部53的周向的一部分向L1侧突出的突出部54。突出部54的前端配置于第一保持架4的凹部44。在开口部51的内侧配置有阻尼部件10。环状部52及圆筒部53的外周面为圆柱面,内切于筒状壳体21。
(可动体)
可动体3具备在固定体2的径向的中心沿轴线L方向延伸的轴31、固定于轴31的轴线L方向的大致中央的磁体61、在L1侧与磁体61重叠的第一轭部32、在L2侧与磁体61重叠的第二轭部33、在L1侧与第一轭部32重叠的内侧环状部件36、以及在L2侧与第二轭部33重叠的金属制的内侧环状部件37。内侧环状部件36、37具备供轴31嵌入的轴孔。内侧环状部件36、37为相同形状,在轴线L方向上反向配置。内侧环状部件36、37是用于调节可动体3的质量的配重。
在由连接体(凝胶状阻尼部件14)连接可动体3和固定体2的致动器1中,如以下的式(1)所示,可动体3的共振频率f0由包括可动体3的质量m和连接体(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弹簧常数k的等式来规定。
共振频率f0=(1/2π)×√(k/m)…(1)
k:连接体(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弹簧常数,m:可动体3的质量
磁体61为圆筒状,以在轴线L方向上极化为N极和S极的方式被磁化。轴31在固定体2的径向的中心沿轴线L方向延伸。在磁体61的外周侧,设置在第一保持架4上的线圈固定部43与磁体61同轴配置。因此,磁体61和线圈62同轴配置。
第一轭部32是外径尺寸稍大于磁体61的外径尺寸的磁性板。第一轭部32的外周面比磁体61的外周面更向径向外侧伸出。第一轭部32通过粘接等方法固定于磁体61的L1侧的面。第二轭部33由两块磁性板(第一磁性板34、第二磁性板35)构成。第一磁性板34具备配置于磁体61的L2侧的端板部341和从端板部341的外缘向L1侧延伸的圆筒状的侧板部342。侧板部342配置于线圈固定部43的外周侧。第二磁性板35是比第一磁性板34的端板部341稍小的圆盘状。第二磁性板35在L1侧层叠于第一磁性板34的端板部341,并被焊接于端板部341。就第二轭部33而言,第二磁性板35通过粘接等方法固定于磁体61的L2侧的面。
(阻尼部件)
阻尼部件10配置于轴31和第一保持架4之间、及轴31和第二保持架5之间的两个部位。下面,将连接轴31和第一保持架4的阻尼部件10设为第一阻尼部件10A,将连接轴31和第二保持架5的阻尼部件10设为第二阻尼部件10B进行说明。第一阻尼部件10A和第二阻尼部件10B是相同的结构,在轴线L方向上反向配置。
阻尼部件10(第一阻尼部件10A、第二阻尼部件10B)具备圆筒状的第一部件11、配置于第一部件11的外周侧的第二部件12、以及配置于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之间的连接体即凝胶状阻尼部件14。第一部件11及第二部件12为圆筒状,且同轴配置。凝胶状阻尼部件14是径向的厚度恒定的圆筒状部件,轴线L方向的尺寸(高度)也恒定。凝胶状阻尼部件14由硅凝胶构成。例如,可以使用针入度为90度~110度的硅凝胶作为凝胶状阻尼部件14。
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内周部141与第一部件11连接,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外周部142与第二部件12连接。凝胶状阻尼部件14在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之间填充凝胶材料并使其热固化而被成型。凝胶材料在热固化时,与涂布在第一部件11的外周面及第二部件12的内周面的底漆13(参照图3)相接的部分发生反应,固定于涂布有底漆13的面。因此,凝胶状阻尼部件14不需要在固化后使用粘接剂固定到第一部件11及第二部件12上,而是使通过与底漆13反应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自身的粘接力将内周部141与第一部件11连接,并且将外周部142与第二部件12连接。
(阻尼部件的安装结构)
连接轴31和第一保持架4的第一阻尼部件10A配置于第一保持架4的开口部41。第一阻尼部件10A的第二部件12通过粘接等固定于开口部41的内表面。另外,第一阻尼部件10A的第一部件11通过配置于贯通第一部件11的中心部分的轴孔19中的螺栓310固定于轴31的L1侧的端部。由此,第一保持架4和轴31被第一阻尼部件10A连接。第一部件11从L1侧与内侧环状部件36抵接。
连接轴31和第二保持架5的第二阻尼部件10B配置于第二保持架5的开口部51。第二阻尼部件10B的第二部件12通过粘接等固定于开口部51的内表面。另外,第二阻尼部件10B的第一部件11通过配置于轴孔19中的螺栓310固定于轴31的L2侧的端部。由此,第二保持架5和轴31通过第二阻尼部件10B连接。第一部件11从L2侧与内侧环状部件37抵接。
(致动器的动作)
致动器1中,通过向线圈62通电,磁驱动机构6产生沿轴线L方向驱动可动体3的驱动力。当切断向线圈62的通电时,可动体3通过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恢复力返回到原点位置。因此,通过间歇地进行向线圈62的通电,可动体3在轴线L方向上振动。
第一阻尼部件10A在轴31和第一保持架4之间具备以整个圆周围绕轴31的L1侧的端部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另外,第二阻尼部件10B在轴31和第二保持架5之间具备以整个圆周围绕轴31的L2侧的端部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在第一阻尼部件10A及第二阻尼部件10B中,凝胶状阻尼部件14无间隙地填充于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之间,在整个圆周上连续地配置。在可动体3相对于固定体2沿轴线L方向振动时,固定于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内周部141的第一部件11和固定于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外周部142的第二部件12沿轴线L方向相对移动。因此,凝胶状阻尼部件14追随可动体3的振动而在剪切方向上变形。
(阻尼部件的制造方法)
图3是阻尼部件10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制造阻尼部件10所使用的制造用夹具90具备圆形凹部91和从圆形凹部91的底面中央突出的销92。阻尼部件10的制造方法包括:将第一部件11及第二部件12组装到制造用夹具90上的第一步骤;向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的间隙S中填充凝胶材料140的第二步骤;使凝胶材料140加热固化的第三步骤;以及从制造用夹具90卸下阻尼部件10的第四步骤。
在第一步骤中,通过使第一部件11及第二部件12与制造用夹具90抵接并定位,在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之间形成径向的间隙S。如图3所示,在第一步骤中,将从圆形凹部91的中央突出的销92插入第一部件11的轴孔19中,使第一部件11从L1侧与圆形凹部91的底面抵接。另外,使第二部件12内切于圆形凹部91的内周面,并且使第二部件12与圆形凹部91的底面的外周区域抵接。由此,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在轴线L方向及径向上被定位,在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之间形成有环状的间隙S。环状的间隙S遍及整个圆周而形成,径向的宽度在整个圆周上是恒定的。
在第二步骤中,在形成于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之间的径向的间隙S中填充固化前的凝胶材料140。如图3所示,在第二步骤中,从分配器93向间隙S吐出恒定量的凝胶材料140。在此,在间隙S中填充固化前的凝胶材料140之前,在与凝胶材料140相接的面即第一部件11的外周面及第二部件12的内周面涂布底漆13。此外,涂布底漆13的作业可以在将第一部件11及第二部件12组装到制造用夹具90之前进行,也可以在组装后进行。
在第三步骤中,通过将凝胶材料140与制造用夹具90一起加热并在规定的温度下维持规定的时间,使凝胶材料140固化。由此,在间隙S中形成凝胶状阻尼部件14。凝胶材料140在加热固化时与底漆13相接的部分和底漆13发生反应,固定于第一部件11的外周面及第二部件12的内周面。因此,固化后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不使用粘接剂,而是通过凝胶状阻尼部件14自身的粘接力将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内周部141固定至第一部件11,并且将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外周部142固定至第二部件12。
在第四步骤中,将完成的阻尼部件10从制造用夹具90卸下。例如,在供制造用夹具90的第一部件11抵接的面及第二部件12抵接的面上设置有用于配置突出销的贯通孔,使用突出销将阻尼部件10从制造用夹具90卸下。由此,获得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被凝胶状阻尼部件14连接的阻尼部件10。
(实施方式1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1的致动器1中,连接可动体3和固定体2的阻尼部件10配置于设置在可动体3上的内周侧部分即轴31的L1侧的端部和设置在固定体2上的外周侧部分即第一保持架4的开口部41之间、及设置在可动体3上的内周侧部分即轴31的L2侧的端部和第二保持架5的开口部51之间这两个部位。各阻尼部件10具备凝胶状阻尼部件14,该凝胶状阻尼部件14是在可动体3和固定体2的径向的间隙中遍及整个圆周而连续地配置的连接体,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内周部141经由第一部件11固定于轴31,外周部142经由第二部件12固定于固定体2。
在这样的结构中,在通过磁驱动机构6使可动体3沿轴线L方向振动的情况下,凝胶状阻尼部件14在剪切方向上变形,在可动体3沿径向移动的情况下,凝胶状阻尼部件14沿压扁的方向变形。由于凝胶状阻尼部件14沿压扁的方向变形时的弹簧常数成为凝胶状阻尼部件14沿剪切方向变形时的弹簧常数的3倍左右,因此通过使用实施方式1的阻尼部件10,能够抑制可动体3向与振动方向(轴线L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可动体3向意外的方向动作,能够抑制可动体3和固定体2的碰撞。
在实施方式1的致动器1中,阻尼部件10配置于可动体3的振动方向(轴线L方向)的一端侧(L1侧)及另一端侧(L2侧),在可动体3的一端侧(L1侧)及另一端侧(L2侧)的各位置,可动体3和固定体2由凝胶状阻尼部件14连接。这样,通过由凝胶状阻尼部件14支承可动体3的振动方向的两端,能够稳定地支承可动体3。另外,能够抑制可动体3向意外的方向动作。
在实施方式1中,由于凝胶状阻尼部件14为圆筒形状,因此凝胶状阻尼部件14沿压扁的方向变形时的弹簧常数在周向上变得均等。因此,能够抑制可动体3向与振动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另外,由于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径向的厚度在整个圆周上是恒定的,因此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弹簧常数在整个圆周上恒定。从而,由于可动体3不会容易地向特定的方向动作,因此能够稳定地支承可动体3。
实施方式1的致动器1具备使可动体3相对于固定体2振动的磁驱动机构6,磁体61固定于轴31的外周面,线圈62卷绕于以围绕磁体61的外周侧的方式配置的环状的线圈固定部43。另外,可动体3具备第一轭部32及第二轭部33,第二轭部33具备配置于线圈固定部43的外周侧的侧板部342。通过这样的结构,能够以简单的结构获得大的驱动力,所以能够增大致动器1的输出。
在实施方式1中,阻尼部件10具备筒状的第一部件11和配置于第一部件11的外周侧的筒状的第二部件12,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由作为连接体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连接。这样,在使凝胶状阻尼部件14在两个框架材料之间成型而零件化的情况下,在组装致动器1时,不需要进行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粘接作业,也不需要确保用于此的作业空间。因此,能够有效地进行致动器1的制造。
在实施方式1中,在制造阻尼部件10时,通过在涂布有底漆13的第一部件11的外周面和第二部件12的内周面之间填充凝胶材料140并使其热固化,使底漆13和凝胶材料反应,通过凝胶状阻尼部件14自身的粘接力连接第一部件11及第二部件12和凝胶状阻尼部件14。因此,在阻尼部件10的制造工序中,不需要进行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粘接作业,也不需要处理凝胶状阻尼部件14单体。另外,不需要对可动体3及固定体2的主要部分进行使凝胶材料140固化的工序。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致动器1的制造。
[实施方式2]
(整体结构)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致动器1A的剖视图。图5是从L1侧观察图4的致动器1A的分解立体图。图6是从L2侧观察图4的致动器1A的分解立体图。下面,与实施方式1共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如图4~图6所示,致动器1A具备固定体2A及可动体3A、连接固定体2A和可动体3A的连接体即凝胶状阻尼部件14、以及使可动体3A相对于固定体2A沿轴线L方向相对移动的磁驱动机构6。磁驱动机构6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具备配置于可动体3A上的磁体61和配置于固定体2A上的线圈62。
在实施方式2的致动器1A中,凝胶状阻尼部件14不必预先在框架材料(实施方式1的第一部件11、第二部件12)之间成型而零件化为阻尼部件10,而是被成型于可动体3A侧的零件(后述的内侧环状部件36A、37A)和固定体2A侧的零件(外侧环状部件40、50)之间。凝胶状阻尼部件14在可动体3A的L1侧的端部及L2侧的端部的各位置配置于固定体2A和可动体3A的径向的间隙中。以下,将配置于可动体3A的L1侧的端部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设为第一凝胶状阻尼部件14A,将配置于可动体3A的L2侧的端部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设为第二凝胶状阻尼部件14B。
(固定体)
固定体2A具备树脂制的壳体20A、保持于壳体20A的保持架4A(保持架部件)、以及外侧环状部件40、50。外侧环状部件40、50为相同形状,在轴线L方向上反向配置。实施方式2的壳体20A具备筒状壳体21A、固定于筒状壳体21A的L1侧的端部的第一盖部件22A、以及固定于筒状壳体21A的L2侧的端部的第二盖部件23A。在筒状壳体21A上固定有连接线圈线的基板63A。基板63A配置于设置在筒状壳体21A的外周面的凹部24。
保持架4A具备固定于第一盖部件22A的L2侧的环状部42A和从环状部42A向L2侧突出的线圈固定部43A。在环状部42A的内周部分设置有向L2侧凹陷的环状凹部41A,在环状凹部41A固定有外侧环状部件40。外侧环状部件40固定于第一凝胶状阻尼部件14A的外周部142。
如图6所示,筒状壳体21A具备从第二盖部件23A的L1侧的位置向内周侧突出的壳体侧环状部25。第二盖部件23A从L2侧固定到壳体侧环状部25。另外,壳体侧环状部25具备圆形的开口部51A,在开口部51A固定有外侧环状部件50。外侧环状部件50固定于第二凝胶状阻尼部件14B的外周部142。
(可动体)
可动体3A具备在固定体2A的径向的中心沿轴线L方向延伸的轴31A、固定于轴31A的轴线L方向的大致中央的磁体61、在L1侧与磁体61重叠的第一轭部32A、在L2侧与磁体61重叠的第二轭部33A、在L1侧与第一轭部32A重叠的内侧环状部件36A、以及在L2侧与第二轭部33A重叠的金属制的内侧环状部件37A。内侧环状部件36A、37A具备供轴31A嵌入的轴孔。内侧环状部件36A、37A为相同形状,在轴线L方向上反向配置。与实施方式1同样,内侧环状部件36A、37A是用于调节可动体3A的质量的配重。
在实施方式2中,第二轭部33A的第一磁性板34A具备通过粘接等方法固定于磁体61的L2侧的面上的端板部341A和从端板部341A的外缘向L1侧延伸的圆筒状的侧板部342A。第二轭部33A的第二磁性板35A从L2侧与端板部341A抵接。
(凝胶状阻尼部件)
在实施方式2中,作为凝胶状阻尼部件14,具备配置于被安装在轴31A的L1侧的端部的内侧环状部件36A和外侧环状部件40之间的第一凝胶状阻尼部件14A、及配置于被安装在轴31A的L2侧的端部的内侧环状部件37A和外侧环状部件50之间的第二凝胶状阻尼部件14B。凝胶状阻尼部件14是径向的厚度恒定的圆筒状部件,轴线L方向的尺寸(高度)也恒定。凝胶状阻尼部件14由硅凝胶构成。例如,可以使用针入度为90度~110度的硅凝胶作为凝胶状阻尼部件14。
第一凝胶状阻尼部件14A的内周部141与内侧环状部件36A连接,外周部142与外侧环状部件40连接。另外,第二凝胶状阻尼部件14B的内周部141与内侧环状部件37A连接,外周部142与外侧环状部件50连接。在将第一凝胶状阻尼部件14A及第二凝胶状阻尼部件14B与配置于其内周侧及外周侧的部件连接时,在实施方式1中,以与在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之间成型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方法相同的方法进行。
例如,将内侧环状部件36A及外侧环状部件40组装到夹具中,在内侧环状部件36A和外侧环状部件40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在该间隙中填充凝胶材料并使其热固化。另外,在填充凝胶材料之前,在内侧环状部件36A的外周面及外侧环状部件40的内周面上涂布底漆13。由此,在加热固化时,与底漆13相接的部分进行反应,通过第一凝胶状阻尼部件14A自身的粘接力将第一凝胶状阻尼部件14A的内周部141固定于内侧环状部件36A,并且将第一凝胶状阻尼部件14A的外周部142固定于外侧环状部件40。对于第二凝胶状阻尼部件14B,也以同样的方法在内侧环状部件37A和外侧环状部件50之间成型。
实施方式2的致动器1A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通过向线圈62通电,磁驱动机构6产生沿轴线L方向驱动可动体3A的驱动力,使可动体3A在轴线L方向上振动。凝胶状阻尼部件14无间隙地填充于内侧环状部件36A和外侧环状部件40之间、及内侧环状部件37A和外侧环状部件50之间,在整个圆周上连续地配置。在可动体3A相对于固定体2A沿轴线L方向振动时,凝胶状阻尼部件14追随可动体3A的振动而在剪切方向上变形。
(实施方式2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2的致动器1A中,连接可动体3A和固定体2A的连接体即凝胶状阻尼部件14配置于设置在可动体3上的内周侧部分即内侧环状部件36A和设置在固定体2A上的外周侧部分即外侧环状部件40之间、及设置在可动体3A上的内周侧部分即内侧环状部件37A和设置在固定体2A上的外周侧部分即外侧环状部件50之间这两个部位。各凝胶状阻尼部件14在可动体3A和固定体2A的径向的间隙中遍及整个圆周而连续地配置,各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内周部141与可动体3A连接,各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外周部142与固定体2A连接。因此,能够抑制可动体3A沿与振动方向(轴线L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可动体3A向意外的方向移动,能够抑制可动体3A和固定体2A的碰撞。
在实施方式2中,凝胶状阻尼部件14配置于可动体3A的轴线L方向的两端这一点、及凝胶状阻尼部件14为圆筒形状这一点也与实施方式1同样。因此,在这方面,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作用效果。
在实施方式2中,将用于调节可动体3A的质量的配重(内侧环状部件36A、37A)用作连接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内周部141的框架材料。这样,通过将框架材料兼用作配重,能够削减零件数量。另外,在进行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成型时,使用内侧环状部件36A、37A作为可动体3A侧的部件即可,不需要在可动体3A的主要部分进行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成型。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致动器1的制造。
在实施方式2中,将具备线圈固定部43A的保持架4A(保持架部件)和在成型凝胶状阻尼部件14时用作框架材料的外侧环状部件40、50设为不同的零件,外侧环状部件40固定在保持架4A(保持架部件)上。因此,在进行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成型时,使用外侧环状部件40、50作为固定体2A侧的零件即可,不需要在卷绕有线圈62的零件上进行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成型。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致动器1的制造。
在实施方式2中,在制造凝胶状阻尼部件14时,通过在涂布有底漆13的可动体3A侧的零件和固定体2A侧的零件之间填充凝胶材料140并使其热固化,使底漆13和凝胶材料反应,通过凝胶状阻尼部件14自身的粘接力连接可动体3A侧的零件和固定体2A侧的零件。因此,在致动器1的制造工序中,不需要进行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粘接作业,也不需要确保为此的作业空间。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致动器1的制造。
[实施方式3]
(整体结构)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致动器1B的剖视图。图8是从L1侧观察图7的致动器1B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从L2侧观察图7的致动器1B的分解立体图。以下,与实施方式1、2共同的结构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说明。如图7~图9所示,致动器1B具备固定体2B及可动体3B、连接固定体2B和可动体3B的连接体即凝胶状阻尼部件14、以及使可动体3B相对于固定体2B沿轴线L方向相对移动的磁驱动机构6。磁驱动机构6与实施方式1、2同样地具备配置于可动体3B上的磁体61和配置于固定体2B上的线圈62。
实施方式3的致动器1B中,与实施方式2同样,凝胶状阻尼部件14在可动体3B侧的零件(后述的内侧环状部件36B、37B)和固定体2B侧的零件(第一保持架4B、第二保持架5B)之间成型。凝胶状阻尼部件14在可动体3B的L1侧的端部及L2侧的端部的各位置配置于固定体2B和可动体3B的径向的间隙中。以下,将配置于可动体3B的L1侧的端部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设为第一凝胶状阻尼部件14A,将配置于可动体3B的L2侧的端部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设为第二凝胶状阻尼部件14B。
(固定体)
固定体2具备金属制的壳体20B、保持于壳体20B的第一保持架4B及第二保持架5B、以及线圈保持架70。实施方式3的壳体20B具备筒状壳体21B、固定于筒状壳体21B的L1侧的端部的第一端板22B、以及固定于筒状壳体21B的L2侧的端部的第二端板23B。在筒状壳体21B上固定有连接线圈线的基板63B。基板63B固定于从筒状壳体21B的外周面突出的固定零件26上。
第一保持架4B(外侧环状部件)具备固定于筒状壳体21B的L1侧的端部的内侧的环状部42B、配置于环状部42B的内周侧的框架部分45、以及连接环状部42B和框架部分45的连接部46。如后述,在框架部分45固定有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外周部142。线圈保持架70(保持架部件)具备从L1侧固定到第一保持架4B上的保持架固定部71和从保持架固定部71向L2侧突出的线圈固定部72。如图8、图9所示,保持架固定部71具备从在周向上分离的三个部位向L1侧突出的钩73。钩73配置于设置在第一保持架4B的外周面的凹部47,钩73的前端卡止于筒状壳体21B的边缘。
第二保持架5B具备固定于筒状壳体21B的L2侧的端部的内侧的圆筒部55、配置于圆筒部55的内周侧的框架部分56、以及连接圆筒部55和框架部分56的连接部57。如后述,在框架部分56固定有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外周部142。
(可动体)
可动体3B具备在固定体2B的径向的中心沿轴线L方向延伸的轴31B、固定于轴31B的轴线L方向的大致中央的磁体61、在L1侧与磁体61重叠的第一轭部32B、在L2侧与磁体61重叠的第二轭部33B、在L1侧与第一轭部32B重叠的内侧环状部件36B、以及在L2侧与第二轭部33B重叠的金属制内侧环状部件37B。内侧环状部件36B、37B具备供轴31B嵌入的轴孔。内侧环状部件36B、37B为相同形状,在轴线L方向上反向配置。与实施方式1、2同样地,内侧环状部件36B、37B是用于调节可动体3B的质量的配重。
在实施方式3中,第二轭部33B的第一磁性板34B具备通过粘接等方法固定于磁体61的L2侧的面上的端板部341B和从端板部341B的外缘向L1侧延伸的圆筒状的侧板部342B。第二轭部33B的第二磁性板35B从L2侧与端板部341B抵接。
(凝胶状阻尼部件)
在实施方式3中,作为凝胶状阻尼部件14,具备配置于被安装在轴31B的L1侧的端部的内侧环状部件36B和第一保持架4B的框架部分45之间的第一凝胶状阻尼部件14A、及配置于被安装在轴31B的L2侧的端部的内侧环状部件37B和第二保持架5B的框部分56之间的第二凝胶状阻尼部件14B。凝胶状阻尼部件14是径向的厚度恒定的圆筒状部件,轴线L方向的尺寸(高度)也恒定。凝胶状阻尼部件14由硅凝胶构成。例如,可以使用针入度为90度~110度的硅凝胶作为凝胶状阻尼部件14。
第一凝胶状阻尼部件14A的内周部141与内侧环状部件36B连接,外周部142与第一保持架4B的框部分45连接。另外,第二凝胶状阻尼部件14B的内周部141与内侧环状部件37B连接,外周部142与第二保持架5B的框部分56连接。在将第一凝胶状阻尼部件14A及第二凝胶状阻尼部件14B与配置于其内周侧及外周侧的部件连接时,以与实施方式1中在第一部件11和第二部件12之间成型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方法同样的方法进行。
例如,将内侧环状部件36B及第一保持架4B组装到夹具中,在内侧环状部件36B和第一保持架4B的框部分45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在该间隙中填充凝胶材料并使其热固化。另外,在填充凝胶材料之前,在内侧环状部件36B的外周面及框架部分45的内周面涂布底漆13。由此,在加热固化时,与底漆13相接的部分发生反应,通过第一凝胶状阻尼部件14A自身的粘接力将第一凝胶状阻尼部件14A的内周部141固定于内侧环状部件36B,并且将第一凝胶状阻尼部件14A的外周部142固定于框架部分45。对于第二凝胶状阻尼部件14B,也以同样的方法在内侧环状部件37B和第二保持架5的框部分56之间成型。
实施方式3的致动器1B中,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通过向线圈62通电,磁驱动机构6产生沿轴线L方向驱动可动体3B的驱动力,使可动体3B在轴线L方向上振动。凝胶状阻尼部件14无间隙地填充于内侧环状部件36B和框架部分45之间、及内侧环状部件37B和框部分56之间,在整个圆周上连续地配置。在可动体3B相对于固定体2B沿轴线L方向振动时,凝胶状阻尼部件14追随可动体3B的振动而在剪切方向上变形。
(实施方式3的主要效果)
如上所述,在实施方式3的致动器1B中,连接可动体3B和固定体2B的连接体即凝胶状阻尼部件14配置于设置在可动体3上的内周侧部分即内侧环状部件36B和设置在固定体2B上的外周侧部分即框架部分45之间、及设置在可动体3B上的内周侧部分即内侧环状部件37B和设置在固定体2B上的外周侧部分即框架部分56之间这两个部位。各凝胶状阻尼部件14在可动体3B和固定体2B的径向的间隙中遍及整个圆周而连续地配置,各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内周部141与可动体3B连接,各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外周部142与固定体2B连接。因此,能够抑制可动体3B向与振动方向(轴线L方向)不同的方向移动。由此,能够抑制可动体3B向意外的方向动作,能够抑制可动体3B和固定体2B的碰撞。
在实施方式3中,凝胶状阻尼部件14配置于可动体3B的轴线L方向的两端这一点、及凝胶状阻尼部件14为圆筒形状这一点也与实施方式1、2相同。因此,在这方面,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1同样的作用效果。
在实施方式3中,将用于调节可动体3B的质量的配重(内侧环状部件36B、37B)用作连接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内周部141的框架材料这一点、及将具备线圈固定部72的线圈保持架70(保持架部件)、和具备在成型凝胶状阻尼部件14时用作框架材料的框部分45的第一保持架4B(外周侧部件)设为分开的零件这一点与实施方式2相同。另外,在制造凝胶状阻尼部件14时,通过在涂布有底漆13的可动体3B侧的零件和固定体2B侧的零件之间填充凝胶材料140并使其热固化,使底漆13和凝胶材料140反应,通过凝胶状阻尼部件14自身的粘接力连接可动体3B侧的零件和固定体2B侧的零件,这方面也与实施方式2相同。因此,在这些方面,能够获得与实施方式2同样的作用效果。
(变形例1)
作为上述各方式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的方式,可以采用以下的变形例的方式。图10的(a)是变形例1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C的立体图,图10的(b)是变形例1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C的侧视图。在图10的(a)、图10的(b)中,与凝胶状阻尼部件14C一起图示出固定有凝胶状阻尼部件14C的内周部141C的内侧框架材料15及固定有凝胶状阻尼部件14C的外周部142C的外侧框架材料16。内侧框架材料15及外侧框架材料16中的一方固定于可动体,内侧框架材料15及外侧框架材料16中的另一方固定于固定体。内侧框架材料15及外侧框架材料16为圆筒状。内侧框架材料15在轴线L方向上的高度H1小于外侧框架材料16在轴线L方向上的高度H2。
就变形例1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C而言,内周部141C的高度与内侧框架材料15相同,外周部142C的高度与外侧框架材料16相同。因此,凝胶状阻尼部件14C的内周部141C在轴线L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外周部142C在轴线L方向上的高度。由此,由于能够使凝胶状阻尼部件14相对于内侧框架材料15的固定面积和凝胶状阻尼部件14相对于外侧框架材料16的固定面积的面积差比内周部141C和外周部142C在轴线L方向上的高度相等的情况小,因此能够减少向内周部141C的应力集中。这样,通过减少向凝胶状阻尼部件14C的应力集中,能够扩大使可动体振动时的振幅的容许范围。因此,能够使可动体以大的振幅振动。另外,能够提高凝胶状阻尼部件14C的耐久性。
(变形例2)
图11的(a)是变形例2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D的立体图。变形例2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D中,与上述各方式同样,内周部141D为环状。因此,内周部141D的整个圆周与可动体及固定体中的一方连接。另一方面,凝胶状阻尼部件14D的外周部142D在周向的一部分具备向内周侧凹陷的凹部143,除了凹部143以外的圆弧状外周面144的部分与可动体及固定体中的另一方连接。
在变形例2中,由于能够将内周部141D的固定面积和外周部142D的固定面积的面积差减小在外周面设置凹部143的量,因此能够减少向内周部141D的应力集中。这样,通过减少向凝胶状阻尼部件14D的应力集中,能够扩大使可动体振动时的振幅的容许范围。因此,能够使可动体以大的振幅振动。另外,能够提高凝胶状阻尼部件14D的耐久性。
(变形例3)
图11的(b)是变形例3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E的立体图。变形例3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E的内周部141E在轴线L方向上的高度大于外周部142E在轴线L方向上的高度。此外,就变形例3的凝胶状阻尼部件14E而言,在外周部142E交替设置有向内周侧凹陷的凹部143和未向内周侧凹陷的圆弧状外周面144。因此,在变形例3中,由于能够减小内周部141E的固定面积和外周部142E的固定面积的面积差,所以能够减少向内周部141E的应力集中。这样,通过减少向凝胶状阻尼部件14E的应力集中,能够扩大使可动体振动时的振幅的容许范围。因此,能够使可动体以大的振幅振动。另外,能够提高凝胶状阻尼部件14E的耐久性。
Claims (20)
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动体,所述可动体具备磁体及线圈中的一方;
固定体,所述固定体具备所述磁体及线圈中的另一方;以及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固定体和所述可动体,
所述磁体及线圈构成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固定体振动的磁驱动机构,
所述可动体及所述固定体中的一方具备配置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固定体中的另一方的内周侧的内周侧部分,所述可动体及固定体中的另一方具备围绕所述内周侧部分的外周侧的外周侧部分,
所述连接体连续地围绕所述内周侧部分的整个圆周,
所述连接体的内周部与所述内周侧部分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外周部与所述外周侧部分连接,
所述可动体具备配置于所述连接体的内周侧的内侧环状部件,所述内侧环状部件是用于调节所述可动体的质量的配重,
固定有所述连接体的所述内周侧部分设置在所述内侧环状部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体围绕所述可动体的外周侧,
所述连接体的所述内周部与设置在所述可动体上的所述内周侧部分连接,所述连接体的所述外周部与设置在所述固定体上的所述外周侧部分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在所述可动体的振动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连接所述可动体和所述固定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由凝胶状阻尼部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为圆筒形状。
6.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动体,所述可动体具备磁体及线圈中的一方;
固定体,所述固定体具备所述磁体及线圈中的另一方;以及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固定体和所述可动体,
所述磁体及线圈构成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固定体振动的磁驱动机构,
所述可动体及所述固定体中的一方具备配置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固定体中的另一方的内周侧的内周侧部分,所述可动体及固定体中的另一方具备围绕所述内周侧部分的外周侧的外周侧部分,
所述连接体连续地围绕所述内周侧部分的整个圆周,
所述连接体的内周部与所述内周侧部分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外周部与所述外周侧部分连接,
所述固定体具备保持架部件和外侧环状部件,所述保持架部件具备卷绕有所述线圈的线圈固定部,所述外侧环状部件固定在所述保持架部件上,
固定有所述连接体的所述外周侧部分设置在所述外侧环状部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体围绕所述可动体的外周侧,
所述连接体的所述内周部与设置在所述可动体上的所述内周侧部分连接,所述连接体的所述外周部与设置在所述固定体上的所述外周侧部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在所述可动体的振动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连接所述可动体和所述固定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由凝胶状阻尼部件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为圆筒形状。
11.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动体,所述可动体具备磁体及线圈中的一方;
固定体,所述固定体具备所述磁体及线圈中的另一方;以及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固定体和所述可动体,
所述磁体及线圈构成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固定体振动的磁驱动机构,
所述可动体及所述固定体中的一方具备配置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固定体中的另一方的内周侧的内周侧部分,所述可动体及固定体中的另一方具备围绕所述内周侧部分的外周侧的外周侧部分,
所述连接体连续地围绕所述内周侧部分的整个圆周,
所述连接体的内周部与所述内周侧部分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外周部与所述外周侧部分连接,
所述连接体配置于圆筒状的第一部件和配置在所述第一部件的外周侧的圆筒状的第二部件之间并连接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
所述内周部经由所述第一部件在整个圆周上与所述内周侧部分连接,
所述外周部的周向的一部分经由所述第二部件与所述外周侧部分连接。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体围绕所述可动体的外周侧,
所述连接体的所述内周部与设置在所述可动体上的所述内周侧部分连接,所述连接体的所述外周部与设置在所述固定体上的所述外周侧部分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在所述可动体的振动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连接所述可动体和所述固定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由凝胶状阻尼部件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为圆筒形状。
16.一种致动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可动体,所述可动体具备磁体及线圈中的一方;
固定体,所述固定体具备所述磁体及线圈中的另一方;以及
连接体,所述连接体连接所述固定体和所述可动体,
所述磁体及线圈构成使所述可动体相对于所述固定体振动的磁驱动机构,
所述可动体及所述固定体中的一方具备配置于所述可动体及所述固定体中的另一方的内周侧的内周侧部分,所述可动体及固定体中的另一方具备围绕所述内周侧部分的外周侧的外周侧部分,
所述连接体连续地围绕所述内周侧部分的整个圆周,
所述连接体的内周部与所述内周侧部分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外周部与所述外周侧部分连接,
所述内周部在整个圆周上与所述内周侧部分连接,
所述外周部的周向的一部分与所述外周侧部分连接。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体围绕所述可动体的外周侧,
所述连接体的所述内周部与设置在所述可动体上的所述内周侧部分连接,所述连接体的所述外周部与设置在所述固定体上的所述外周侧部分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在所述可动体的振动方向的一端侧及另一端侧连接所述可动体和所述固定体。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由凝胶状阻尼部件构成。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致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体为圆筒形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9100965A JP7463062B2 (ja) | 2019-05-30 | 2019-05-30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JP2019-100965 | 2019-05-30 | ||
PCT/JP2020/019645 WO2020241355A1 (ja) | 2019-05-30 | 2020-05-18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53734A CN113853734A (zh) | 2021-12-28 |
CN113853734B true CN113853734B (zh) | 2024-04-26 |
Family
ID=73546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037931.2A Active CN113853734B (zh) | 2019-05-30 | 2020-05-18 | 致动器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2046974B2 (zh) |
JP (1) | JP7463062B2 (zh) |
CN (1) | CN113853734B (zh) |
WO (1) | WO202024135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520682B2 (ja) * | 2020-10-16 | 2024-07-23 | ニデックインスツルメンツ株式会社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JP2022098582A (ja) * | 2020-12-22 | 2022-07-04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311367A (ja) * | 1997-05-13 | 1998-11-24 | Tokai Rubber Ind Ltd | 能動型制振器 |
JP2015177655A (ja) * | 2014-03-17 | 2015-10-05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
CN106104992A (zh) * | 2014-03-17 | 2016-11-09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线性致动器 |
CN106575913A (zh) * | 2014-07-30 | 2017-04-19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线性致动器 |
CN107534377A (zh) * | 2015-09-14 | 2018-01-02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线性致动器 |
JP2018088805A (ja) * | 2018-01-12 | 2018-06-07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
JP2019013086A (ja) * | 2017-06-30 | 2019-01-24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04569A (ja) * | 1998-06-12 | 2000-01-07 | Tokin Corp |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
JP2000283214A (ja) * | 1999-03-30 | 2000-10-13 | Tokai Rubber Ind Ltd | 防振装置用加振器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能動型防振装置 |
JP2002055117A (ja) * | 2000-08-10 | 2002-02-20 | Yazaki Corp | 静電容量型加速度センサ |
JP4293813B2 (ja) * | 2003-03-28 | 2009-07-08 | 倉敷化工株式会社 | 防振ブッシュ |
JP2006097817A (ja) * | 2004-09-30 | 2006-04-13 | Hutchinson | 振動素子の振動を減衰するための能動的振動減衰装置 |
JP2013126299A (ja) * | 2011-12-14 | 2013-06-24 | Aisin Seiki Co Ltd |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
JP6035047B2 (ja) * | 2012-05-23 | 2016-11-30 |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ブッシュ構造及び車両 |
US20200044541A1 (en) | 2016-08-09 | 2020-02-06 | Nidec Sankyo Corporation | Linear actuator |
-
2019
- 2019-05-30 JP JP2019100965A patent/JP7463062B2/ja active Active
-
2020
- 2020-05-18 CN CN202080037931.2A patent/CN113853734B/zh active Active
- 2020-05-18 US US17/614,376 patent/US12046974B2/en active Active
- 2020-05-18 WO PCT/JP2020/019645 patent/WO202024135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311367A (ja) * | 1997-05-13 | 1998-11-24 | Tokai Rubber Ind Ltd | 能動型制振器 |
JP2015177655A (ja) * | 2014-03-17 | 2015-10-05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
CN106104992A (zh) * | 2014-03-17 | 2016-11-09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线性致动器 |
CN106575913A (zh) * | 2014-07-30 | 2017-04-19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线性致动器 |
CN107534377A (zh) * | 2015-09-14 | 2018-01-02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线性致动器 |
JP2019013086A (ja) * | 2017-06-30 | 2019-01-24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JP2018088805A (ja) * | 2018-01-12 | 2018-06-07 | 日本電産サンキョー株式会社 |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53734A (zh) | 2021-12-28 |
JP7463062B2 (ja) | 2024-04-08 |
JP2020195247A (ja) | 2020-12-03 |
US12046974B2 (en) | 2024-07-23 |
US20220224213A1 (en) | 2022-07-14 |
WO2020241355A1 (ja) | 2020-1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151370B2 (en) |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active vibration-control device and active vibration-damping device | |
CN113853734B (zh) | 致动器 | |
JP6302678B2 (ja) | 能動型制振装置 | |
WO2016017474A1 (ja) |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7081791B2 (ja) |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 |
WO2015141648A1 (ja) |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7022617B2 (ja) |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2018088805A (ja) |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13472171B (zh) | 致动器及减振单元 | |
CN113572333B (zh) | 致动器 | |
JP6644632B2 (ja) | 電磁式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能動型制振装置と能動型防振装置 | |
CN112018967B (zh) | 减振部件的制造方法 | |
WO2022209908A1 (ja) | 振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 |
US12051955B2 (en) | Vibration generator with two S-shaped elastic beam parts overlapping 180 degrees | |
CN212183369U (zh) | 线性马达 | |
JP7237733B2 (ja) | ダンパー部材、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ダンパー部材の製造方法 | |
JP2015177655A (ja) | 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7411442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7481919B2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2022154297A (ja) | 振動モータ | |
JP2023061571A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CN115313793A (zh) | 致动器 | |
JP2022032149A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JP2024147152A (ja) | アクチュエータ | |
JP2021050745A (ja) | ダンパー部材の製造方法、ダンパー部材、及びアクチュエー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