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2618A - 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 - Google Patents

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2618A
CN113812618A CN202010557016.8A CN202010557016A CN113812618A CN 113812618 A CN113812618 A CN 113812618A CN 202010557016 A CN202010557016 A CN 202010557016A CN 113812618 A CN113812618 A CN 1138126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humic acid
acid
sesamin
sesame extrac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570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信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55701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26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2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26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05Plant extrac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20Reducing nutritive value; Dietetic products with reduced nutritive value
    • A23L33/21Addition of substantially indigestible substances, e.g. dietary fib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PSHAPING OR WORKING OF FOODSTUFFS, NOT FULLY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A23P10/00Shaping or working of foodstuff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oducts
    • A23P10/30Encapsulation of particles, e.g. foodstuff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y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该复方包含:一腐植酸,选自富里酸,占该复方35%~55%;及一芝麻萃取物,其包含成分占该复方45%~65%;至此,经由混合该腐植酸及该芝麻萃取物形成一复方混合物,供食用后减少胃酸破坏该芝麻萃取物所含成分;借此,提供一种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有关,尤指一种使用食用的复方,借由腐植酸与芝麻萃取物配合,减少芝麻萃取物在胃酸中耗损维持芝麻萃取物吸收量的功能。

Description

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一种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有关,尤指一种使用食用的复方,借由腐植酸与芝麻萃取物配合,提升芝麻萃取物在体内的吸收率的功能。
背景技术
芝麻,别名是胡麻、油麻,是遍布世界上的热带地区,但在温带地区仍可种植,其种子含油率高且可食用,所以被大量种植,其分别有黑芝麻与白芝麻两种,食用以白芝麻为佳,补益药用以黑芝麻为佳,其营养成分主要有脂肪、蛋白质、醣类,同时具有丰富的纤维、卵磷脂、维生素B群、维生素E群及镁、钾、锌等多种微量矿物质;
又,芝麻中更含有称为芝麻素的木酚素,其仅占芝麻的0.5%,芝麻素具有极佳的抗氧化活性,并且能够清除自由基,在研究更发现,芝麻素具有保护肝脏的效果,能够帮助酒精及脂肪的代谢,同时能有降低高血压的作用,以及减少血脂的数值;
而芝麻所带来的芝麻素,其实际含量不到1%,然而若想要摄取芝麻素,就必须要摄取大量的芝麻来补充芝麻素,其一天至少要摄取3000粒芝麻,并且需要长期摄取,才能令芝麻素有相对的吸收完全,又其芝麻的外壳更是令芝麻素吸收困难,因此,市售有经萃取而取得的芝麻素,而能够直接食用,提供给人体吸收;
又,富里酸,源自腐植酸的一种,具有酸性特性,可以中断因氧气产生的自由基,减少活性氧化物对细胞的攻击,解决了皮肤因自由基造成的皱纹及色斑,达到抗氧化的效果,更能够藉由产生足够的活性氧,提供伤口愈合时需要的氧气,让伤口愈合更快;更能够逐渐对开放性伤口如烧伤产生的疤痕消除变色,进一步抑制环境中容易造成皮肤过敏的因素,降低细胞过敏反应;并减少发炎症状,且最主要能够抵抗细菌,并能够破坏细菌的细胞膜,具有杀真菌作用,可应用于化脓伤口的治疗;至此,富里酸更能够治疗湿疹,效果较其它物质高,更重要在于,即便使用高浓度于湿疹处,几乎不会产生任何负作用,并且有助于提升免疫力,更令免疫系统过度激化时,缓和反应,舒缓病症。
依据上述可得知,其芝麻素在于芝麻含量非常的少,若想摄取足够的芝麻素,势必要食用大量的芝麻,但是,因受到芝麻外壳的影响,人体无法完全的消化吸收芝麻素,需要经过加热并研磨等加工后才能有利于吸收;又,芝麻中有一半的成分以脂肪为主,即便是以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优良植物性脂肪,但热量却高的让人需要注意食用量;而市面上所贩卖的芝麻素,尽管芝麻素已被萃取而出,但在使用上也不一定能够完整吸收,因此可能造成营养的浪费,尤其食用时会先经过胃部的胃酸,导致部分芝麻素营养受到胃酸的破坏,进而减少营养的吸收,以至于到达营养吸收的小肠时,造成养分减少;并且芝麻素易溶于水,更在摄取一天后就会被排出体外,因此目前未有增加有效吸收芝麻素的手段,实为麻烦不便,而亟待加以改进。
本发明人有鉴于此,并且依据多年从事此领域的相关经验,细心观察及研究,并配合学理运用,进而提出一种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点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在于:与一种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有关,尤指一种使用食用的复方,借由腐植酸与芝麻萃取物配合,提升芝麻萃取物在体内的吸收率的功能。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是在于:与一种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有关,尤指一种使用食用的复方,借由腐植酸与芝麻萃取物配合,减少芝麻萃取物在胃酸中耗损维持芝麻萃取物吸收量的功能。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其特征在于:该复方包含:
一腐植酸,选自富里酸,占该复方35%~55%;及
一芝麻萃取物,其包含成分占该复方45%~65%;
至此,经由混合该腐植酸及该芝麻萃取物形成一复方混合物,供食用后减少胃酸破坏该芝麻萃取物所含成分。
本发明的主要功效在于:借由该腐植酸,选自富里酸,其与该芝麻萃取物所混合后形成的复方混合物,供选自富里酸的腐植酸于肠道作用,增加该芝麻萃取物于肠道的吸收度,并有利于该芝麻萃取物中所含的芝麻素吸收;其该腐植酸占该复方35%~55%,而该芝麻萃取物占该复方45%~65%;至此,提供一种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有关,尤指一种使用食用的复方,借由腐植酸与芝麻萃取物配合,提升芝麻萃取物在体内的吸收率的功能。
本发明的次要功效在于:借由该腐植酸,选自富里酸,其与该芝麻萃取物所混合后形成的复方混合物,供食用后借由选自富里酸的腐植酸减少胃酸破坏该芝麻萃取物,并可减少该芝麻萃取物于胃酸的耗损量,并有利于该芝麻萃取物中所含的芝麻素吸收;其该腐植酸占该复方35%~55%,而该芝麻萃取物占该复方45%~65%;至此,提供一种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有关,尤指一种使用食用的复方,借由腐植酸与芝麻萃取物配合,减少芝麻萃取物在胃酸中耗损维持芝麻萃取物吸收量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复方混合物成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复方混合物添加成分比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复方混合物锭剂型态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复方混合物锭剂型态包覆食用胶壳与弱碱性成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为本发明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其包含:一腐植酸1及一芝麻萃取物2,其中:
该腐植酸1,选自富里酸,占该复方35%~55%;及
该芝麻萃取物2,其包含成分占该复方45%~65%;
至此,经由混合该腐植酸1及该芝麻萃取物2形成一复方混合物A,供食用后减少胃酸破坏该芝麻萃取物2所含成分;
借由以上内容,兹更进一步说明如后:
其中该复方混合物A添加有一溶液3,为水混合物,并且该复方混合物A与该溶液3的水分比例为1:0.4,而令该腐植酸1经水溶而混合该芝麻萃取物2,使该复方混合物A整体为液态方式;
其中该复方混合物A更添加一食用纤维4,其该复方混合物A与该食用纤维4比例为1:3,供增加肠胃蠕动;
其中更于该复方混合物A外端包覆有一食用胶壳5,供胃酸崩解,减缓该芝麻萃取物2与胃酸接触;
其中该食用胶壳5外端更包覆有一弱碱性成分6,选自碳酸钙,供提高胃酸酸碱度;
其中该复方混合物A更混合有一弱碱性成分6,选自碳酸钙;
其中该复方混合物A更经压合而呈锭剂型态;
其中该芝麻萃取物2更加热至摄氏140度,持续15分钟以上,令该芝麻萃取物2产生热裂解;
其中更于加热后,添加至少一植物油类7,以供该芝麻萃取物2溶于该植物油类7,且该复方混合物A与该植物油类7的比例为1:1.5;
其中该植物油类7选以橄榄油、苦茶油、酪梨油、坚果油、亚麻油、芝麻油任一或任意组合;
经由上述,针对本发明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的较佳实施例,详述如下:
首先,本发明该复方混合物A供使用者食用,其主要在于该腐植酸1中的富里酸,可帮助该芝麻萃取物2于浸泡胃酸的过程中减少破坏,并使该腐植酸1与该芝麻萃取物2其带至后续肠胃系统吸收,增加该芝麻萃取物2中所含芝麻素吸收的量,又其该腐植酸1占该复方的35%~55%,因此能够借由水溶特性与胃酸混合以降低其腐蚀性,令包含成分占该复方的45%~65%的芝麻萃取物2能够通过胃酸,又该腐植酸1中的富里酸能够经过溶水后呈小分子的特性在人体肠道内吸收,并能提升该芝麻萃取物2的吸收性;至此,经由混合该腐植酸1及该芝麻萃取物2形成的复方混合物A,可经过胃酸并减少酸性破坏该芝麻萃取物2所含成分;
又,本发明该腐植酸1所含的富里酸可溶于水,因此更添加含水分的溶液3,其该溶液3为水混合物,而能够添加其它成分,并且该复方混合物A与该溶液3所含水分比例为1:0.4,而能够令富里酸在食用前先溶于该溶液3的水分中,令该腐植酸1能快速分散混合胃中的酸液,借以减少该芝麻萃取物2被胃酸破坏;
再者,为了使该芝麻萃取物2能够相对快速的离开胃的环境,更可添加该食用纤维4,且该复方混合物A与该食用纤维4比例维持于1:3,使其胃部增加蠕动,令该芝麻萃取物2减少停留在胃的时间,同时,所添加的该食用纤维4更可帮助胃后面之消化系统蠕动,增加该芝麻萃取物2的吸收;
另外,该复方混合物A外端更可包覆有该食用胶壳5,能够在胃中经胃酸崩解,借以减缓与胃酸接触的时间,同时令该复方混合物A中所含该腐植酸1能够在该复方混合物A要离开胃前减少酸性,以防止直接降低胃酸酸性,造成胃酸不够酸导致除菌的效果失效,以及令消化的作用降低,并可减缓该复方混合物A与胃酸接触的时间;
又,可在空腹情况下,防止与该复方混合物A中所含芝麻萃取物2与胃酸接触过快,因此该复方混合物A更混合有该弱碱性成分6,并且选自碳酸钙,以能够提高酸碱度,使其酸性下降,而前述在于该复方混合物A外端包覆有该食用胶壳5的情况下,更能够于外表包覆有该弱碱性成分6,因此不用担心在于刚进入胃部时就造成该芝麻萃取物2与胃酸接触导致破坏其营养,并且更值得一提的是,其能够在胃酸过多时使用,更能借由碳酸钙,其为一种钙盐类成分,因此能够中和胃酸;
至此,本发明更能够经过将该芝麻萃取物2加热至摄氏140度,并持续加热15分钟,而由于在加热过程中,其该芝麻萃取物2中所含芝麻素会逐渐热裂解,令所含有养分产生分解作用,并更进一步产生芝麻酚(sesamol),而芝麻酚的抗氧化能力相对于热裂解前高,是属于极性较高的分子,更能够有效混溶于油脂之中,提高抗氧化能力;
又,该芝麻萃取物2为溶油性,更能借由添加该植物油类7来使该芝麻萃取物2混溶于油脂之中,除了能减少与胃酸接触,并经由小分子的油脂增加吸收效率,而该植物油类7可选择橄榄油、苦茶油、酪梨油、坚果油、亚麻油、芝麻油等任意组合搭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借由添加的该植物油类7,更能够为使用者带来高量的不饱和脂肪酸,尤其橄榄油,并且可以于胃中达到保护胃黏膜等效果,借以减少发炎现象产生;
而经由上述,本发明该复方更能添加蜂王乳、珍珠粉及牛奶赛洛美(神经酰胺),借由该腐植酸1可增进消化道吸收效果,以提升蜂王乳、珍珠粉及牛奶赛洛美(神经酰胺)所含养分吸收率,并能够经由该芝麻萃取物2的抗氧化能力帮助这些材料养分接触空气下氧化;
至此,本发明更有如下列实验数据:
实验项目1、测试该芝麻萃取物2于人工胃酸中的分子保留率;
实验方式:
首先,模拟本发明该复方混合物A,进入人体胃部后之反应,将本发明的复方混合物A放入PH值1.2的人工胃酸中,并以摄氏37度持续晃动2小时,依照检测前后比例数据区分(放入前,根据内含该芝麻萃取物2总量设为100%),并模拟人体进食前后摄取该复方混合物A所含有芝麻萃取物2的状态,共各实验10组:
实验组:模拟空腹使用:直接于PH值1.2的人工胃酸投入该复方混合物A模拟人体空腹状态的胃部对于本发明的复方混合物A中所含该芝麻萃取物2,并连续检测10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保存率 74% 71% 77% 69% 71%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9组 第10组
保存率 73% 77% 67% 75% 76%
至此,经由10组数据中可知,在于使用者空腹状态下使用本发明的复方混合物A后,并且连续晃动模拟消化动作2小时后所呈现的该芝麻萃取物2保存率,还具有7成左右的保存率,因此可知在经过胃部到达其它消化系统吸收养分时,可吸收的该芝麻萃取物2可具有较多量,并且具有稳定的保存率;
对照组:直接将该芝麻萃取物2投入于PH值1.2的人工胃酸中,模拟人体空腹状态的胃酸直接对该芝麻萃取物2的保存率: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保存率 51% 48% 53% 54% 47%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9组 第10组
保存率 48% 52% 49% 47% 56%
再经由对照组可看出,少了该腐植酸1的富里酸作用,更令胃酸的催化作用造成该芝麻萃取物2保存率下降,导致被催化的部分该芝麻萃取物2较难吸收,并且相较于混合了该腐植酸1中的富里酸成分对于胃酸中的反应而言,更减少了近2成的保存率,以致后续养分的吸收效果不佳,更浪费了被酸催化的该芝麻萃取物2;
至此,虽然人工胃酸不像真实的胃部一样会持续分泌胃酸,但经由上述两表对照下可知具有差异,并且大幅减少被酸催化破坏的该芝麻萃取物2;
另一实验组:模拟进食后使用于PH值1.2的人工胃酸投入块状食物,并于30分钟后投入该复方混合物A模拟人体进食状态的胃部对于本发明的复方混合物A中所含芝麻萃取物2,并连续检测10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保存率 83% 81% 79% 85% 81%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9组 第10组
保存率 83% 77% 87% 85% 81%
至此,更能够看出,对于使用者进食后使用该复方混合物A所产生的作用,有明显的降低该复方混合物A所含的芝麻萃取物2被胃酸破坏的量,可知借由食物消耗胃酸的酸度,因此减弱破坏该芝麻萃取物2的养分;
实验项目2、添加与该复方混合物A比例为1:0.1~1:0.4的溶液3,并添加染色剂使整体颜色变化以便观察,其令各种比例各别于混合后分别投入PH值1.2的人工胃酸中,进行摇晃,并纪录完整扩散时间;
添水比例 无添加水 1:0.1 1:0.2 1:0.4
染色扩散时间 需搅拌 21秒 14秒 5秒
由于该复方混合物A所含该腐植酸1为水溶性,因此更由上表中可知在有添加水的情况会使该复方混合物A所含该腐植酸1的富里酸先行水溶,并可助于在胃酸中扩散混合,使其提升对于降低胃酸酸度的速度;
又一般饮食通常会有包含水等因素,因此更可经由饮食中与水的搭配令本发明的该芝麻萃取物2能够在短时间内降低胃酸酸性,防止胃酸破坏;
实验项目3、实验本发明该复方混合物A外端包覆有该食用胶壳5于胃酸中的作用;
实验方式:
实验组:将包覆有该食用胶壳5的锭状该复方混合物A直接于PH值1.2的人工胃酸投入,并持续摇晃,模拟人体空腹状态的胃部对于该食用胶壳5的溶解时间,以及锭状的溶解时间,进行连续检测并纪录10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胶壳溶解时间 34分32秒 35分21秒 33分42秒 34分7秒 35分54秒
锭剂溶解时间 15分24秒 14分54秒 15分42秒 14分21秒 13分51秒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9组 第10组
胶壳溶解时间 36分6秒 34分32秒 35分12秒 33分6秒 34分14秒
锭剂溶解时间 13分57秒 15分23秒 15分11秒 14分12秒 15分31秒
由上述时间纪录表中可看出,在于该食用胶壳5包覆后呈胶囊状态之下,能够在胃中超过30分钟后溶解该食用胶壳5,因此,可令本发明该复方混合物A在胃的时间内减少该芝麻萃取物2与胃酸接触,并且可经由以锭剂方式形成来降低整体溶解时间,使其经过胃的时间减少与胃酸的作用,并且前述表格中可知,更能经过该腐植酸1中的富里酸减缓胃酸作用,因此能有效令该芝麻萃取物2所含养分经过胃部后令其它消化器官吸收;
对照组:将未包覆的锭状该复方混合物A直接于PH值1.2的人工胃酸投入,并持续摇晃,模拟人体空腹状态的胃部对于该锭状的溶解时间,进行连续检测并纪录10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锭剂溶解时间 14分44秒 15分24秒 14分32秒 14分 13分57秒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9组 第10组
锭剂溶解时间 13分21秒 14分16秒 15分23秒 14分34秒 15分05秒
至此,与上述实验组表格对照可知,其本发明在于一般锭剂形态下,虽然能够经过崩解作用来减缓与胃酸接触,并同时可使该腐植酸1中的富里酸与胃酸混合的时间,但相对于包覆有该食用胶壳5的本发明,在于一开始便与胃酸接触,因此可得知,使用该食用胶壳5的本发明该复方混合物A,能够在于进入人体胃部时,经过胃挤压一段时间后才与胃酸接触,因此可能流至胃的中后段,更有利于进入其它消化系统中;
另一实验组:将包覆有一层选自碳酸钙的弱碱性成分6的该食用胶壳5的锭状该复方混合物A直接于PH值1.2的人工胃酸投入,并持续摇晃,模拟人体空腹状态的胃部对于该食用胶壳5的溶解时间,并纪录该食用胶壳5溶化后酸碱值,进行连续检测并纪录10组;
第1组 第2组 第3组 第4组 第5组
胶壳溶解时间 43分32秒 42分21秒 43分42秒 44分7秒 44分54秒
酸碱值 2.3 2.3 2.2 2.3 2.2
第6组 第7组 第8组 第9组 第10组
胶壳溶解时间 43分14秒 44分32秒 43分41秒 43分7秒 42分14秒
酸碱值 2.3 2.1 2.3 2.2 2.1
至此,该实验是为了能模拟在于空腹时使用的本发明,因此,可通过该食用胶壳5外端包覆有碳酸钙,因此可于进入胃部初期便降低胃酸酸性,更有助于本发明的复方混合物A能够往胃的后段及其它消化系统移动,而由于实验中所含人工胃液与该弱碱性成分6所含的碳酸钙,皆为定量控制,因此更可看出其控制酸碱值的变量不大,但也不难看出,对于使用在人体时,能够有效控制提升酸碱值,降低胃中酸性,因此包覆有该弱碱性成分6的本发明的复方混合物A,更是适合给空腹状态下的使用者食用,或是进食一段时间后胃酸恢复酸碱值的使用者使用;
至此,如前实验项目的数据中可看出,在于使用者于空腹或进食后,使用本发明的复方混合物A,可在于胃酸中经由该腐植酸1中的富里酸对胃酸混合并降低其酸性,因此产生了降低该芝麻萃取物2于胃酸中消耗量,同时更值得一提的是,该腐植酸1中的富里酸,能够于到达肠道时令肠道呈弱酸性,使其养分的吸收更有效率,并且富里酸带来的弱酸性更不会造成养分不稳定破坏,因此更令该芝麻萃取物2的吸收提高,而不会因为该芝麻萃取物2停留于消化系统速度过快导致吸收不完全的发生;
借由上述说明,本发明的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主要功效在于:借由该腐植酸1,选自富里酸,其与该芝麻萃取物2所混合后形成的复方混合物A,供选自富里酸的腐植酸1于肠道作用,增加该芝麻萃取物2于肠道的吸收度,并有利于该芝麻萃取物2中所含的芝麻素吸收;其该腐植酸1占该复方35%~55%,而该芝麻萃取物2占该复方45%~6
5%;至此,提供一种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有关,尤指一种使用食用的复方,借由腐植酸与芝麻萃取物配合,提升芝麻萃取物在体内的吸收率的功能;
本发明的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次要功效在于:借由该腐植酸1,选自富里酸,其与该芝麻萃取物2所混合后形成的复方混合物A,供食用后借由选自富里酸的腐植酸1减少胃酸破坏该芝麻萃取物2,并可减少该芝麻萃取物2于胃酸的耗损量,并有利于该芝麻萃取物2中所含的芝麻素吸收;其该腐植酸1占该复方35%~55%,而该芝麻萃取物2占该复方45%~65%;至此,提供一种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有关,尤指一种使用食用的复方,借由腐植酸与芝麻萃取物配合,减少芝麻萃取物在胃酸中耗损维持芝麻萃取物吸收量的功能。
综上所述,当知本发明确实可为相关产业广为利用,极具有进步性与新颖性,且发明于申请前未见公开,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依法提出发明专利申请。惟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其中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之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其特征在于:该复方包含:
一腐植酸,选自富里酸,占该复方35%~55%;及
一芝麻萃取物,其包含成分占该复方45%~65%;
至此,经由混合该腐植酸及该芝麻萃取物形成一复方混合物,供食用后减少胃酸破坏该芝麻萃取物所含成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复方混合物添加有一溶液,为水混合物,并且该复方混合物与该溶液的水分比例为1:0.4,而令该腐植酸经水溶而混合该芝麻萃取物,使该复方混合物整体为液态方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复方混合物更添加一食用纤维,其该复方混合物与该食用纤维比例为1:3,供增加肠胃蠕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其特征在于:其中更于该复方混合物外端包覆有一食用胶壳,供胃酸崩解,减缓该芝麻萃取物与胃酸接触。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食用胶壳外端更包覆有一弱碱性成分,选自碳酸钙,供提高胃酸酸碱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复方混合物更混合有一弱碱性成分,选自碳酸钙。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复方混合物更经压合而呈锭剂型态。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芝麻萃取物更加热至摄氏140度,持续15分钟以上,令该芝麻萃取物产生热裂解。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其特征在于:其中更于加热后,添加至少一植物油类,以供该芝麻萃取物溶于该植物油类,且该复方混合物与该植物油类的比例为1:1.5。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植物油类选以橄榄油、苦茶油、酪梨油、坚果油、亚麻油、芝麻油任一或任意组合。
CN202010557016.8A 2020-06-18 2020-06-18 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 Pending CN1138126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7016.8A CN113812618A (zh) 2020-06-18 2020-06-18 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57016.8A CN113812618A (zh) 2020-06-18 2020-06-18 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2618A true CN113812618A (zh) 2021-12-21

Family

ID=78911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57016.8A Pending CN113812618A (zh) 2020-06-18 2020-06-18 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2618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46488A (ja) * 2006-03-17 2007-09-27 Suntory Ltd 消化性潰瘍改善組成物
US20080275110A1 (en) * 2004-12-28 2008-11-06 Yoshiko Ono Sesamin/Episesamin Compositions
CN102264366A (zh) * 2008-12-26 2011-11-30 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含有芝麻素类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组合物
JP2013039082A (ja) * 2011-08-18 2013-02-28 Kadoya Sesami Mills Inc 水分散性セサミン類粉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275110A1 (en) * 2004-12-28 2008-11-06 Yoshiko Ono Sesamin/Episesamin Compositions
CN101849935A (zh) * 2004-12-28 2010-10-06 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芝麻素/异芝麻素组合物
JP2007246488A (ja) * 2006-03-17 2007-09-27 Suntory Ltd 消化性潰瘍改善組成物
CN102264366A (zh) * 2008-12-26 2011-11-30 三得利控股株式会社 含有芝麻素类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的组合物
JP2013039082A (ja) * 2011-08-18 2013-02-28 Kadoya Sesami Mills Inc 水分散性セサミン類粉末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德民,郭燕世,张德和,郑平,刘康德: "不同种类的腐植酸对大鼠胃酸分泌和胃泌素释放的影响" *
王德民,郭燕世,张德和,郑平,刘康德: "腐植酸对大鼠胃酸分泌和胃泌素释放的影响" *
王德民,金文海,王志均,张德和,郑平,刘康德: "泥炭腐植酸对大鼠胃酸分泌的影响"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35609B (zh) 具有防止仔猪腹泻作用的猪饲料和中药组合物
CN102823779B (zh) 用于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奶牛饲料、制备方法及中药
CN102669495B (zh) 一种小麦型仔猪14-35日龄配合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98929B (zh) 在健康领域中使用的可溶的难消化纤维与具有多糖壁的真核生物的组合物
CN106962912A (zh) 一种肝病专用型临床营养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55845A (zh) 一种纳豆营养健康食品
CN105124230A (zh) 湖羊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3719556A (zh) 肉用牛防治瘤胃臌气、瘤胃积食的饲料及其生产方法
CN101396127A (zh) 一种膳食纤维分散片
JP4917584B2 (ja) 可溶化蜂の子処理物、その製造方法、抗酸化剤、ace阻害剤、血圧降下剤、皮膚繊維芽細胞増殖促進剤、疲労回復剤、血流改善剤、並びに可溶化蜂の子処理物を含有する医薬品、化粧品又は飲食品
CN112568442A (zh) 一种易食食品及其制备方法
JP2018519337A (ja) 便秘及び疲労回復の改善機能を有する発酵ミネラル生食丸剤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により製造された発酵ミネラル生食丸剤
KR102126458B1 (ko) 해삼 발효차의 제조방법
CN108541912A (zh) 一种抗氧化降血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776102B (zh) 一种含有蜂产品的保健酒
CN107691832A (zh) 一种用于奶牛产后恢复的复合饲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12618A (zh) 腐植酸芝麻素复方及其制程
JP2001178410A (ja) 健康食品の製造方法
KR20200043555A (ko) 다이어트용 보조식품 조성물
CN104739964A (zh) 一种蜗牛解酒制剂及其制作方法
TW202200128A (zh) 腐植酸芝麻素複方及其製程
KR101925124B1 (ko) 무가당 상태로 미생물 효소가 함유되어 제공되는 마늘 또는 레몬 발효음료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KR20150044014A (ko) 소화흡수를 억제하는 항비만용 추출물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7467654B (zh) 一种海带海参复合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812620A (zh) 腐植酸山药复方及其制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