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0476A - 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0476A
CN113790476A CN202111019813.1A CN202111019813A CN113790476A CN 113790476 A CN113790476 A CN 113790476A CN 202111019813 A CN202111019813 A CN 202111019813A CN 113790476 A CN113790476 A CN 1137904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frigerant
pipe
micro
tube
condensing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981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盛英
俞宏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Fuxueta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Fuxueta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Fuxueta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Fuxuetai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981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04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04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04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14Heat exchang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eparate outdoor units
    • F24F1/1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thereof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6Refrigerant pip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在所述制冷剂进气管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之间连通有多排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包括有两个D型管,两所述D型管之间排列有多个微型圆管,两个D型管通过连接管分别与对应的制冷剂进气管、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相连通,所述制冷剂进气管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之间还连通有过渡管,摒弃传统的翅片式冷凝器,通过设置圆管微通道流路组,并由于圆管微通道流路组中的微型圆管的直径较小,系统中的高温、高压冷媒能充分接触管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冷媒中的热量传到管壁外,再由风机将热量送走,冷凝效果好;再通过过渡管的设置,可使制冷剂完成多个流程,进而提高了换热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与制冷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一般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用来调节室内温度,室外机用来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风扇及节流元件等。空调运行在制冷工作模式时,压缩机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流入冷凝器,经冷凝器转换为低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后流出,经节流元件转换为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并送入室内机的蒸发器,以吸收室内空气热量而转换为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所以,冷凝器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效率直接决定了空调的整体性能。
现有技术中,在制冷行业中,如空调、冷库(冷凝机组)、空气能热水器等行业中,使用的冷凝器都是铜管翅片冷凝器,这种冷凝器存在以下问题:1.冷凝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冷凝效果差的原因,要达到预期的冷凝效果必须加大冷凝器的体积,冷凝器体积加大了,又必须加大钣金件的体积,这样一来就加大了产品的成本;2.铜材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生锈,时间长了会造成系统泄漏,使用寿命不长;3.体积大,加大了生产过程中的搬运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一个问题以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包括有外机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机本体内的圆管微通道冷凝器,所述圆管微通道冷凝器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制冷剂进气管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在所述制冷剂进气管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之间连通有多排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包括有对应设置在制冷剂进气管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下端的两个D型管,在两所述D型管之间沿D型管的长度方向均布排列有多个微型圆管,两个D型管通过连接管分别与对应的制冷剂进气管、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相连通,在所述制冷剂进气管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之间还连通有过渡管。
进一步地,所述过渡管斜向设置连通在制冷剂进气管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上,所述过渡管的一端位于圆管微通道流路组的上方并连通着连接管,另一端位于相邻的另一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圆管的直径为φ0.3-φ1.5mm。
优选地,所述微型圆管的直径为φ1.1mm。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圆管为不锈钢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圆管为不锈钢316材料。
优选地,每排的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的宽度均为205mm。
进一步地,当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设置有四排以上时,最后一排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向上旋转至一定角度。
进一步地,向上旋转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的旋转角度为1°-90°。
本发明中还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有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
进一步地,该空调器为风冷式空调或水冷式空调。
综合上述,本发明有益效果是:将室外机种传统的翅片式冷凝器摒弃,通过设置圆管微通道冷凝器,其圆管微通道流路组中的微型圆管的直径较小,系统中的高温、高压冷媒能充分接触管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冷媒中的热量传到管壁外,再由风机将热量送走,冷凝效果好,本发明应用在风冷系统中冷凝效果比翅片式冷凝器提升1倍以上,如果应用在水冷系统中冷凝效果比翅片冷凝器提升5倍以上;同时,由于冷凝效果的提升,同样功率的冷凝机组的体积得以缩小,能够减少成本,同时方便运输搬运,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本发明中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是单一流程,但通过过渡管的设置,使制冷剂从微型圆管流到末端时不流向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而是进入过渡管再重新一次流入下一排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中,最后流向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这样制冷剂就完成了两个流程,进一步提高了换热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设置三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时两流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设置三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时三流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设置三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时的左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制冷剂进气管;2、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3、圆管微通道流路组;4、D型管;5、微型圆管;6、连接管;7、过渡管;10、膨胀阀;11、高压阀;12、电磁阀;13、视液镜;14、干燥过滤器;15、回热器;16、蒸发器;17、配液阀;18、低压阀;19、压缩机;20、回油管;21、油分离器;100、圆管微通道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种不同实施例或实例。当然,这些仅为实施例或实例且不希望具限制性。另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标号标示,如重复的数字及/或字母。这些重复是为了简单清楚的描述本发明,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
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的用词,像是“在…下方”、“下侧”、“由内而外”、“上方”、“上侧”及类似的用词,这些关系词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关系词包括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之不同方位,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装置可能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则其中使用的空间相关形容词也可相同地照着解释,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下面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包括有外机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机本体内的圆管微通道冷凝器100冷凝器,所述圆管微通道冷凝器100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制冷剂进气管1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在所述制冷剂进气管1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之间连通有多排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包括有对应设置在制冷剂进气管1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下端的两个D型管4,在两所述D型管4之间沿D型管4的长度方向均布排列有多个微型圆管5,两个D型管4通过连接管6分别与对应的制冷剂进气管1、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相连通,在所述制冷剂进气管1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之间还连通有过渡管7,首先摒弃传统的翅片式冷凝器,通过设置圆管微通道冷凝器100,其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中的微型圆管5的直径较小,系统中的高温、高压冷媒能充分接触管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冷媒中的热量传到管壁外,再由风机将热量送走,冷凝效果好,本发明应用在风冷系统中冷凝效果比翅片式冷凝器提升1倍以上,如果应用在水冷系统中冷凝效果比翅片冷凝器提升5倍以上;同时,由于冷凝效果的提升,同样功率的冷凝机组的体积得以缩小,能够减少成本,同时方便运输搬运,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另外,本发明中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是单一流程,但通过过渡管7的设置,使制冷剂从微型圆管5流到末端时不流向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而是进入过渡管7再重新一次流入下一排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中,最后流向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这样制冷剂就完成了两个流程,提高了换热的效率。
具体地,所述过渡管7斜向设置连通在制冷剂进气管1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上,所述过渡管7的一端位于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的上方并连通着连接管6,另一端位于相邻的另一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的上方,从而进入过渡管7再重新一次流入下一排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中,提高换热的效率。
其中,所述微型圆管5的直径为φ0.3-φ1.5mm,优选为φ1.1mm,所述微型圆管5为不锈钢复合材料,优选为不锈钢316材料,不锈钢耐腐蚀性强,因此使用寿命比传统的翅片冷凝器延长3-5年。
每个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的宽度均为205mm,每排的长度根据制冷量和产品高度而定。
本发明中,当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设置有四排以上时,最后一个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向上旋转至一定角度,如图3-图4所示,向上旋转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的旋转角度为1°-90°,从而能够减小产品的体积,其旋转的角度由产品的内部空间和风道的风向决定。
本发明的新型圆管微通道式冷凝器,由于冷凝效果提升了,同样功率的冷凝机组的体积得以缩小;以6匹冷凝机组为例,采用传统的翅片冷凝器,冷凝机组的体积为:980mm*980mm*1250mm=0.466m3而采用圆管微通道式冷凝器一台6匹冷凝机组的体积为917mm*340mm*835mm=0.26m3,机箱体积减小了44%。传统方案采用两个电机,采用圆管微通道式冷凝器后只须要一个电机。另外采用圆管微通道式冷凝器制冷系统可减少50%的冷媒,这样既省了冷媒又可以缩小储液器的体积。通过成本核算,同样一台6匹冷凝机组,采用圆管微通道式冷凝器比采用传统的翅片冷凝器可节省成本1500元。由于冷凝效果好,压缩机的运行功率降低10%,减少一台85W的电机,每天可省电:(4950*0.1+85)*24=13.9kw.h。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
设置有三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连接有一根过渡管7(如图1),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进气管1进入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是第一流程,再通过过渡管7的设置,使制冷剂从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流到末端时不流向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而是进入过渡管7再重新一次流入下一排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中,最后流向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这样制冷剂就完成了两个流程。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
设置有三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连接有两根过渡管7(如图2),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进气管1进入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是第一流程,再通过两根过渡管7的设置,使制冷剂从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流到末端时不流向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而是分别进入两根过渡管7再重新一次流入下一排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中,最后流向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这样制冷剂通过两个过渡管7就完成了两个流程,进而整个过程完成了三个流程。
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
设置有四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连接有一根过渡管7,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进气管1进入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是第一流程,再通过过渡管7的设置,使制冷剂从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流到末端时不流向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而是进入过渡管7再重新一次流入下一排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中,最后流向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这样制冷剂就完成了两个流程。
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
设置有四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连接有两根过渡管7,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进气管1进入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是第一流程,再通过两根过渡管7的设置,使制冷剂从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流到末端时不流向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而是分别进入两根过渡管7再重新一次流入下一排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中,最后流向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这样制冷剂通过两个过渡管7就完成了两个流程,进而整个过程完成了三个流程。
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
设置有四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连接有三根过渡管7,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进气管1进入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是第一流程,再通过三根过渡管7的设置,使制冷剂从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流到末端时不流向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而是分别进入三根过渡管7再重新一次流入下一排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中,最后流向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这样制冷剂通过三根过渡管7就完成了三个流程,进而整个过程完成了四个流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不限制于三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和四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也可设置有五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等,其设置方式原理一样,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在赘述。
本发明中的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应用在冷凝机组和风冷式商用空调上,将传统的翅片式冷凝器摒弃,应用上述中的圆管微通道冷凝器100,同时蒸发器16中也是设置有上述中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微型圆管5的方式,制冷系统其它零部件不变,制冷系统各零部件的连接方法及秩序不变(如图4所示),同时,其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在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应用在风冷系统中冷凝效果比翅片式冷凝器提升1倍以上。
本发明中的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应用在水冷冷凝机组和水冷商用空调上,将传统的翅片式冷凝器摒弃,应用上述中的圆管微通道冷凝器100,制冷系统其它零部件不变,制冷系统各零部件的连接方法及秩序不变,同时,其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在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应用在水冷系统中的冷凝效果比翅片冷凝器提升5倍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过渡管7的设置,形成了多流程的方式,进而,在同一台6匹冷凝机组,在环境温度38℃的情况下,双流程冷凝器比单一流程冷凝器的排气温度低10℃,运行功率低200W,制冷量提高1000W。
结合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包括有外机本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外机本体内的圆管微通道冷凝器(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管微通道冷凝器(100)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制冷剂进气管(1)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在所述制冷剂进气管(1)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之间连通有多排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包括有对应设置在制冷剂进气管(1)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下端的两个D型管(4),在两所述D型管(4)之间沿D型管(4)的长度方向均布排列有多个微型圆管(5),两个D型管(4)通过连接管(6)分别与对应的制冷剂进气管(1)、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相连通,在所述制冷剂进气管(1)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之间还连通有过渡管(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管(7)斜向设置连通在制冷剂进气管(1)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上,所述过渡管(7)的一端位于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的上方并连通着连接管(6),另一端位于相邻的另一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圆管(5)的直径为φ0.3-φ1.5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圆管(5)的直径为φ1.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圆管(3)为不锈钢复合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圆管(3)为不锈钢316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每排的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的宽度均为205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设置有四排以上时,最后一排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向上旋转至一定角度,该向上旋转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的旋转角度为1°-90°。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该空调器包括有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该空调器为风冷式空调或水冷式空调。
CN202111019813.1A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Pending CN1137904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9813.1A CN113790476A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9813.1A CN113790476A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0476A true CN113790476A (zh) 2021-12-14

Family

ID=78879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9813.1A Pending CN113790476A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0476A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5569Y (zh) * 2005-02-04 2006-04-26 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制冷剂流向的平行流冷凝器
CN101298952A (zh) * 2008-06-20 2008-11-05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行流式冷凝器及使用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CN202420042U (zh) * 2011-12-30 2012-09-05 海尔集团公司 微通道冷凝器、室外机及空调
CN203848433U (zh) * 2014-05-06 2014-09-24 北京德能恒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蒸发式冷凝器的热管热泵双模空调
CN104879954A (zh) * 2014-02-27 2015-09-0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热交换系统及其换热器
CN206146053U (zh) * 2016-11-11 2017-05-03 浙江富源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冻车的微通道换热器
CN207751200U (zh) * 2017-10-17 2018-08-21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换热器组
CN208851215U (zh) * 2017-09-29 2019-05-14 浙江金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微通道圆管换热器的饮水机
KR20190089433A (ko) * 2018-01-22 2019-07-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실외 열교환기
CN209541213U (zh) * 2018-12-04 2019-10-25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具有新型双流程微通道蒸发器的制冷系统
CN110887388A (zh) * 2019-12-11 2020-03-17 常州爱迪尔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多层式微通道换热器
CN111059800A (zh) * 2019-11-27 2020-04-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微通道冷凝器组件、微通道冷凝器和空调器
CN111336841A (zh) * 2020-02-13 2020-06-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围叠式微通道换热器
JP2020148346A (ja) * 2019-03-11 2020-09-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75569Y (zh) * 2005-02-04 2006-04-26 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制冷剂流向的平行流冷凝器
CN101298952A (zh) * 2008-06-20 2008-11-05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平行流式冷凝器及使用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CN202420042U (zh) * 2011-12-30 2012-09-05 海尔集团公司 微通道冷凝器、室外机及空调
CN104879954A (zh) * 2014-02-27 2015-09-02 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热交换系统及其换热器
CN203848433U (zh) * 2014-05-06 2014-09-24 北京德能恒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蒸发式冷凝器的热管热泵双模空调
CN206146053U (zh) * 2016-11-11 2017-05-03 浙江富源制冷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冷冻车的微通道换热器
CN208851215U (zh) * 2017-09-29 2019-05-14 浙江金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采用微通道圆管换热器的饮水机
CN207751200U (zh) * 2017-10-17 2018-08-21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尔热水器有限公司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换热器组
KR20190089433A (ko) * 2018-01-22 2019-07-3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실외 열교환기
CN209541213U (zh) * 2018-12-04 2019-10-25 天津商业大学 一种具有新型双流程微通道蒸发器的制冷系统
JP2020148346A (ja) * 2019-03-11 2020-09-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熱交換器及び空気調和機
CN111059800A (zh) * 2019-11-27 2020-04-2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微通道冷凝器组件、微通道冷凝器和空调器
CN110887388A (zh) * 2019-12-11 2020-03-17 常州爱迪尔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多层式微通道换热器
CN111336841A (zh) * 2020-02-13 2020-06-26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围叠式微通道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5100A (zh) 换热管单元、翅片管式空冷冷凝器和冷却空气蒸发器
CN103175324A (zh) 带热回收的平行流蒸发式冷凝制冷机组
CN202420262U (zh) 换热管单元、翅片管式空冷冷凝器和冷却空气蒸发器
CN113790476A (zh) 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CN214791559U (zh) 一种用于空调室外机的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CN210070112U (zh) 一种复合式大温差供冷系统
CN211625782U (zh) 用于冷水机组的液滴蒸发装置及冷水机组
CN210036199U (zh) 一种节能型热泵干燥系统
CN113790549A (zh) 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CN208504795U (zh) 无霜空气源热泵机组
CN201463411U (zh) 翅片管式换热器
CN216384679U (zh) 一种微通道蒸发器装置
CN201246925Y (zh) 一种套片式散热器
CN216745022U (zh) 一种用于中小型制冷设备的回热装置
CN218209883U (zh) 蒸发冷装置及蒸发冷式风冷型中央空调
CN21888411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10715363B (zh) 一种热电回热式冷冻除湿系统及方法
CN216048060U (zh) 组合式末端装置和空调机组
CN217057733U (zh) 空调
CN220823580U (zh) 一种立式v型换热结构的行间空调
CN219199350U (zh) 一种换热器及空调室外机
CN216431987U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18955222U (zh) 一种涡旋式双冷高效热泵机组
CN210861673U (zh) 空调器及其中的改进式蒸发器
CN219390625U (zh) 一种新型热泵用同轴套管热交换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