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1987U - 换热器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换热器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1987U
CN216431987U CN202122964334.9U CN202122964334U CN216431987U CN 216431987 U CN216431987 U CN 216431987U CN 202122964334 U CN202122964334 U CN 202122964334U CN 216431987 U CN216431987 U CN 2164319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nch
heat exchanger
way valve
air conditioner
f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6433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卢志敏
李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Guangdong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6433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19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19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19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换热器包括:翅片;盘管组件,所述盘管组件穿设所述翅片,所述盘管组件包括:第一总管、第一分路、第二分路和第二总管,所述第一总管与所述第一分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分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总管与所述第一分路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分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路位于所述翅片的上方且分为第三分路和第四分路,所述第二分路位于所述翅片的下方且分为第五分路和第六分路。通过设置第一分路和第二分路以及将第一分路和第二分路分别分为两条分路,可以使冷媒同时通过四条分路流入翅片的上下区域进行换热,有效提高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并且使空调器能够在制冷或者制热时都能够达到良好的换热效果。

Description

换热器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器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制冷制热两用的空调器应用广泛,其中空调器的节能越来越受到关注,为提高空调器的换热效率,一般采用增大换热器换热面积的方法。
相关技术中,常采用两排或多排管的换热器,这样通过增大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效率,但是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换热器的逆向换热问题,由于冷媒重力以及冷媒上下游分配的原因,换热器下游的多个换热管的换热能量较弱,导致换热器下游的多个换热管的换热效果相对较差,从而导致逆向换热效率较差,使得冷热两用的空调器只能在制冷或制热当中的某一种状态达到较好的效果,最终导致换热器的整体效率不高,耗电量较大,妨碍空调器使用的经济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换热器,通过设置第一分路和第二分路以及将第一分路和第二分路分别分为两条分路,使得冷媒可以同时进入四条分路,以提高空调器制冷及制热时的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翅片;盘管组件,所述盘管组件穿设所述翅片,所述盘管组件包括:第一总管、第一分路、第二分路和第二总管,所述第一总管与所述第一分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分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总管与所述第一分路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分路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分路位于所述翅片的上方且分为第三分路和第四分路,所述第二分路位于所述翅片的下方且分为第五分路和第六分路。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通过在翅片的上方设置第一分路以及在翅片的下方设置第二分路,使得冷媒可以同时流入翅片的上下区域进行换热,相比较现有的换热器而言,在实现相同换热面积的条件下,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可以更高,并且换热器的体积更小,使用换热器的空调器的体积更小,更加方便包装和运输。以及,将第一分路分为第三分路和第四分路,并且将第二分路分为第五分路和第六分路,如此,可以使冷媒同时进入四条分路进行有效换热,进一步地加快了换热速度,同时很好地解决了换热器逆向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使得空调器能够在制冷或者制热时都能够达到良好的换热效果,从而有效提高空调器的经济性能和换热性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盘管组件还包括: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一总管连接,且所述第一三通阀与所述第一分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分路的一端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盘管组件还包括:第二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和所述第一三通阀连通且与所述第三分路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分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与所述第三分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分路的另一端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盘管组件还包括:跨接管,所述跨接管和所述第三三通阀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盘管组件还包括:第四三通阀和第五三通阀,所述第四三通阀和所述第一三通阀连通且与所述第五分路的一端和所述第六分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五三通阀与所述第五分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分路的另一端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盘管组件还包括:第六三通阀,所述第六三通阀,所述第六三通阀与所述第三三通阀和所述第五三通阀连通,且所述第六三通阀和所述第二总管连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设置有第一分流管,且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四三通阀之间设置有第二分流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三通阀和所述跨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汇流管,所述第五三通阀和所述第六三通阀之间设置有第二汇流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三分路、所述第四分路、所述第五分路和所述第六分路均包括至少三个盘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包括机壳;上述实施例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一总管和所述第二总管均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制冷时的冷媒流向;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制热时的冷媒流向;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的工作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换热器;
10、翅片;
20、盘管组件;21、第一总管;22、第一分路;23、第二分路;24、第二总管;25、第三分路;26、第四分路;27、第五分路;28、第六分路;29、第一三通阀;30、第二三通阀;31、第三三通阀;32、跨接管;33、第四三通阀;34、第五三通阀;35、第六三通阀;36、第一分流管;37、第二分流管;38、第一汇流管;39、第二汇流管;
200、空调器;
210、压缩机;220、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下面参考图1-图5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换热器100,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换热器100的空调器200。换热器100包括:翅片10和盘管组件20。
其中,盘管组件20穿设翅片10,盘管组件20包括:第一总管21、第一分路22、第二分路23和第二总管24,第一总管21与第一分路22的一端和第二分路23的一端连接,第二总管24与第一分路22另一端和第二分路23的另一端连接。也就是说,冷媒可以通过第一总管21或者第二总管24分别进入第一分路22和第二分路23,并从第二总管24或者第一总管21流出,如此设置,在保证换热器100的换热面积不变的条件下,冷媒可以同时进入两条分路进行换热,这样加快了冷媒进入换热器100的分流速度,使得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可以更高,并且通过设置翅片10可以增大换热器100的换热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换热器100的换热性能。此外,当空调器200制冷时,冷媒会从第一总管21进入换热器100,并从第二总管24流出,当空调器200制热时,反之。
以及,第一分路22位于翅片10的上方,并且分为第三分路25和第四分路26,第二分路23位于翅片10的下方,并且分为第五分路27和第六分路28。如此设置,可以使冷媒同时进入四条分路,并分布在翅片10的上下区域,相比较现有的换热器100而言,这样可以使换热器100内的冷媒分流较为均匀,从而提高了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进一步地,当空调器200制冷时,换热器100可以降低整个空调器200的冷凝温度,降低功耗;当空调器200制热时,换热器100可以提升蒸发温度,进而提高冷凝温度,能够使空调器200制冷和制热时的换热效率都可以提高,从而可以进一步提升空调器200的整体换热性能,并减少能耗。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分路25和第四分路26以及第五分路27和第六分路28均为U形盘管,并且第三分路25和第四分路26的U形盘管并排间隔设置,第五分路27和第六分路28亦如此。其中第三分路25和第五分路27的U形盘管位于换热器100的迎风侧,而第四分路26和第六分路28的U形盘管位于换热器100的背风侧,如此设置,一方面可以提升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从而能够满足换热器100的换热要求,另一方面可以使换热器100的体积相对较小,从而使具有换热器100的空调器200的体积更小,方便包装与运输。
当然,盘管组件20还可以设置更多的分路,并不局限于上述所述的分路,可以根据换热器100的不同换热要求进行相应的分路设置。
由此,通过在翅片10的上方设置第一分路22以及在翅片10的下方设置第二分路23,使得冷媒可以同时流入翅片10的上下区域进行换热,相比较现有的换热器100而言,在实现相同换热面积的条件下,换热器100的换热效率可以更高,并且换热器100的体积相对较小,使用换热器100的空调器200的体积更小,更方便包装和运输。以及,将第一分路22分为第三分路25和第四分路26,并且将第二分路23分为第五分路27和第六分路28,如此,可以使冷媒同时进入四条分路进行换热,进一步地提升换热效率,同时很好地解决了换热器100逆向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使得空调器200能够在制冷或者制热时都能够达到良好的换热效果,从而有效提高空调器200的经济性能和换热性能。
如图2所示,盘管组件20还包括:第一三通阀29,第一三通阀29和第一总管21连接,并且第一三通阀29与第一分路22的一端和第二分路23的一端连接。如此设置,可以使冷媒在进入第一总管21后通过第一三通阀29分别进入第一分路22和第二分路23,即通过第一三通阀29实现两条分路与第一总管21的连接。此外,为了保证换热器100的可靠性及安全性,第一分路22和第二分路23与第一三通阀29可以焊接连接,从而保证良好的密封性与稳固性,并且当需要检修时,只需将焊点融化断开即可。在其他的实施例中,第一分路22和第二分路23以及第一总管21与第一三通阀29还可以通过螺纹连接,同样也方便装配与检修。
进一步地,盘管组件20还包括:第二三通阀30和第三三通阀31,第二三通阀30和第一三通阀29连通,并且与第三分路25的一端和第四分路26的一端连通,第三三通阀31与第三分路25的另一端和第四分路26的另一端连通。也就是说,通过第二三通阀30将第一分路22分为第三分路25和第四分路26,并且通过第三三通阀31将第三分路25的另一端和第四分路26的另一端连通,即冷媒流经第三分路25和第四分路26后汇流,这样实现了冷媒在换热器100上部区域的换热过程,并保持有良好的的换热效果。
以及,盘管组件20还包括:跨接管32,跨接管32和第三三通阀31连通。如此设置,可以使冷媒通过第三三通阀31进入跨接管32,并将来自第三分路25和第四分路26的冷媒通过汇流进行很好地融合。
此外,盘管组件20还包括:第四三通阀33和第五三通阀34,第四三通阀33和第一三通阀29连通,并且与第五分路27的一端和第六分路28的一端连通,第五三通阀34与第五分路27的另一端和第六分路28的另一端连通。如此设置,与上述所述的第三分路25和第四分路26同理,冷媒通过第四三通阀33分别流入第五分路27和第六分路28,并通过第五三通阀34进行汇流,实现了冷媒在换热器100下部区域的良好换热效果。
进一步地,盘管组件20还包括:第六三通阀35,第六三通阀35,第六三通阀35与第三三通阀31和第五三通阀34连通,并且第六三通阀35和第二总管24连通。也就是说,通过第六三通阀35可以将第三三通阀31汇流的冷媒与第五三通阀34汇流的冷媒进行最终汇流,并从第二总管24流出,从而实现了冷媒在换热器100的整个换热过程,即冷媒从第一总管21流入,先分别进入第一分路22和第二分路23,其中,第一分路22分为第三分路25和第四分路26,使冷媒在换热器100的上部区域进行换热,而第二分路23分为第五分路27和第六分路28,使冷媒在换热器100的下部区域进行换热,并通过第六三通阀35实现汇流,最终从第二总管24流出。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所述的冷媒的换热流向为空调器200的制冷模式,制热模式与之相反,这样的结构设计很好地解决了换热器100内部的逆向换热问题,并同时兼顾到了蒸发与冷凝两种状态的换热流向,从而有效提升了空调器200的换热性能。
其中,第一三通阀29和第二三通阀30之间设置有第一分流管36,并且第一三通阀29和第四三通阀33之间设置有第二分流管37。也就是说,通过第一分流管36将第一三通阀29和第二三通阀30进行连接,即形成第一分路22,以及通过第二分流管37将第一三通阀29和第四三通阀33进行连接,即形成第二分路23,并且通过设置第一分流管36和第二分流管37可以使冷媒的流速较为稳定,以实现良好的散热效果。
以及,第三三通阀31和跨接管32之间设置有第一汇流管38,第五三通阀34和第六三通阀35之间设置有第二汇流管39。如此设置,通过第一汇流管38可以将第三分路25和第四分路26汇流的冷媒温度进行很好地融合,同样通过第二汇流管39可以将第五分路27和第六分路28汇流的冷媒温度进行很好地融合,最终使得冷媒可以很好地汇流,不会出现较大的温度差异。
此外,第三分路25、第四分路26、第五分路27和第六分路28均包括至少三个盘管。如此设置,使得冷媒在每条分路的盘管内可以充分换热,以满足换热器100的换热需求。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换热要求重新设置换热器100的整体尺寸以及盘管数量。
如图1和图5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空调器200,空调器200包括:机壳、上述实施例的换热器100以及压缩机210,并且换热器100设置于机壳内,压缩机210设置于机壳内,第一总管21和第二总管24均与压缩机210连接。如此设置,通过第一总管21和第二总管24与压缩机210的连接,可以实现空调器200制冷和制热时的换热效果,并且机壳可以保护压缩机210和换热器100不受外力损坏。此外,换热器100的背风侧还设置有风机220,风机220设置为与换热器100对应的固定高度。具体地,当空调器200在制冷时,低压蒸汽的冷媒被压缩机210吸入并压缩为高压蒸汽的冷媒后通过第一总管21排至换热器100,换热器100将高温高压的冷媒与风机220吸入的空气进行热交换,变成低温高压的冷媒,从第二总管24排出,以降低空调器200的冷凝温度,而空调器200制热的工作远离与之相反,通过换热器100来提高空调器200的冷凝温度。
在本实施中,通过空调器200阐述了迎风竖直放置的换热器100,并且用于空调器100的室外机,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换热器100还可以用于室内机以及平躺放置的换热器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翅片;
盘管组件,所述盘管组件穿设所述翅片,所述盘管组件包括:第一总管、第一分路、第二分路和第二总管,所述第一总管与所述第一分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分路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总管与所述第一分路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分路的另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分路位于所述翅片的上方且分为第三分路和第四分路,所述第二分路位于所述翅片的下方且分为第五分路和第六分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组件还包括: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一总管连接,且所述第一三通阀与所述第一分路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分路的一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组件还包括:第二三通阀和第三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和所述第一三通阀连通且与所述第三分路的一端和所述第四分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三通阀与所述第三分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分路的另一端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组件还包括:跨接管,所述跨接管和所述第三三通阀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组件还包括:第四三通阀和第五三通阀,所述第四三通阀和所述第一三通阀连通且与所述第五分路的一端和所述第六分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五三通阀与所述第五分路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六分路的另一端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盘管组件还包括:第六三通阀,所述第六三通阀,所述第六三通阀与所述第三三通阀和所述第五三通阀连通,且所述第六三通阀和所述第二总管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二三通阀之间设置有第一分流管,且所述第一三通阀和所述第四三通阀之间设置有第二分流管。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三通阀和所述跨接管之间设置有第一汇流管,所述第五三通阀和所述第六三通阀之间设置有第二汇流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分路、所述第四分路、所述第五分路和所述第六分路均包括至少三个盘管。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
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器,所述换热器设置于所述机壳内;
压缩机,所述压缩机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第一总管和所述第二总管均与所述压缩机连接。
CN202122964334.9U 2021-11-29 2021-11-29 换热器和空调器 Active CN2164319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4334.9U CN216431987U (zh) 2021-11-29 2021-11-29 换热器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4334.9U CN216431987U (zh) 2021-11-29 2021-11-29 换热器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1987U true CN216431987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409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64334.9U Active CN216431987U (zh) 2021-11-29 2021-11-29 换热器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19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5060B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
CN216716625U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103673138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28413A (zh) 一种组合多源一体化的多联式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15742663A (zh) 电池热管理系统
CN104848579A (zh) 空调器及其热交换系统
CN208735815U (zh) 一种组合多源一体化的多联式机组
CN216431987U (zh) 换热器和空调器
CN202813668U (zh) 一种具有新型芯片散热装置的变频空调
CN213334680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4787173U (zh) 一种换热器、空调系统及集流管
CN212378292U (zh) 空调换热系统和回热器
CN201476415U (zh)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
CN101556097A (zh) 空调冷凝器
CN207279844U (zh) 空调器
CN202928175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02419002A (zh) 热泵热水器与饮水机组合设备
CN102901278B (zh) 双级多联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制冷系统
CN221802611U (zh) 一种多回路风管机换热器和烘干机
CN104930687A (zh) 一种换热器、空调系统及集流管
CN219934755U (zh) 一种双系统换热器和烘干机
CN210891937U (zh) 用于室外机的换热器、室外机及定频空调器
CN217441849U (zh) 一种复合型区域供冷供热中央空调系统
CN205174945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21527464U (zh) 一种多回路风管机换热器和烘干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