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76415U -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76415U
CN201476415U CN2009201948932U CN200920194893U CN201476415U CN 201476415 U CN201476415 U CN 201476415U CN 2009201948932 U CN2009201948932 U CN 2009201948932U CN 200920194893 U CN200920194893 U CN 200920194893U CN 201476415 U CN201476415 U CN 20147641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heat exchange
exchanger tube
air
r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94893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永训
陈军
万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Euroklimat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Euroklimat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Euroklimat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Euroklimat Air 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94893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7641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7641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7641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Other Air-Condition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包括换热流道、换热翅片、分流管和集流管,换热流道包括沿逆于气流方向依次排列的三列换热管,换热流道入口设置于第一列换热管,换热流道出口设置于第三列换热管;换热流道还包括与集流管连接的过冷回路;分流管与压缩机连接,过冷回路出口与空调器室内机连通;制冷时,制冷剂从第一列换热管流向第三列换热管,依次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发生冷凝反应,再经集流管集流后进入过冷回路中完全冷凝,制热时,制冷剂的流向与制冷过程相反,工作过程中制冷剂流向与气流方向相反,使制冷剂与空气换热充分,换热效率高,从而提高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
背景技术:
在电力利用日趋紧张的今天,空调用电占去了社会总用电量很大的一个份额,高效节能空调越来越受到青睐的今天,很多企业热衷于在有限的成本条件下提高空调的能效比(EER),目前常用的一种技术就是在不更改空调结构和换热器的情况下使用相对小排量小功率的压缩机,相对增大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面积,降低冷凝压力和输入功率,提高蒸发压力和制冷量,最终达到提高能效比(EER)的目的,选择小排量的压缩机,EER虽然达到较佳的状态,但是不免造成较低的制冷能力和制热能力,空调使用效果有一定程度降低。
目前针对换热器本身结构进行改进的主要集中在流路的设计上,现有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在进行分流时通常采用两级分流方式,即两进一出或多进一出的直接分流方式,这种分流固然可以简化管路,使冷凝器易于装配,但是由于空调制冷运行时,高温高压的制冷剂气体进入空调室外换热器,此时气态制冷剂流速快,由于采用两个入口,气态制冷剂在室外换热器的换热管内流动面积不够,导致制冷剂压力损失增大,从而降低了空调制冷效率,增加能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制冷及制热效果好的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包括换热流道、换热翅片、与换热流道入口连接的分流管,以及与换热流道出口连接的集流管,所述换热流道包括沿逆于气流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列换热管、第二列换热管和第三列换热管,所述换热流道入口设置于第一列换热管,所述换热流道出口设置于第三列换热管;所述换热流道还包括设置在底部的过冷回路,所述过冷回路与所述集流管连接;所述分流管与空调器室外机的压缩机连接,所述过冷回路的出口与空调器室内机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包括:
所述换热流道分设为至少两个分流道,每个分流道均设置有换热流道入口和换热流道出口,所述换热流道入口设置于第一列换热管,所述换热流道出口设置于第三列换热管,所述换热流道入口分别与所述分流管连接,所述换热流道出口分别与集流管连接。
其中,每个所述分流道中,换热流道入口设置于第一列换热管的最底端换热管,第一列换热管的每个换热管依次连接,第二列换热管与第三列换热管交叉连接,第二列换热管最顶端的换热管与第一列换热管最顶端的换热管连接,所述换热流道出口设置于第三列换热管最底端的换热管。
更进一步地,所述过冷回路包括相互并列的两条过冷流道,每条过冷流道的入口设置于第一列换热管,其出口设置于第三列换热管;两条过冷流道的入口通过一三通管与所述集流管连接,所述过冷流道的出口通过一三通管与空调器室内机连通。
根据以上所述的,所述第一列换热管为直线型换热管,所述第二列换热管和第三列换热管均为L型换热管。
其中,换热流道中,连接两相邻换热管的接头为U型铜管接头。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该换热器包括换热流道、换热翅片、与换热流道入口连接的分流管,以及与换热流道出口连接的集流管,所述换热流道包括沿逆于气流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列换热管、第二列换热管和第三列换热管,所述换热流道入口设置于第一列换热管,所述换热流道出口设置于第三列换热管;所述换热流道还包括设置在底部的过冷回路,所述过冷回路与所述集流管连接;所述分流管与空调器室外机的压缩机连接,所述过冷回路的出口与空调器室内机连通;使用过程中,制冷时,制冷剂从第一列换热管流向第三列换热管,依次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发生冷凝反应,再经集流管集流后进入过冷回路中完全冷凝,制热时,制冷剂的流向与制冷过程相反,工作过程中制冷剂流向与气流方向相反,使制冷剂与空气换热充分,换热效率高,从而提高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果。
附图说明: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的右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的制冷剂流向示意图。
图1、图2、图3和图4中包括:
11——换热流道入口;12——换热流道出口;13——第一列换热管;14——第二列换热管;15——第三列换热管;16——过冷回路;161——过冷流道的入口;162——过冷流道的出口;17——分流道;2——换热翅片;3——分流管;4——集流管;5——三通管;6——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见图1、2、3、4所示,这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包括换热流道、换热翅片2、与换热流道入口11连接的分流管3,以及与换热流道出口12连接的集流管4,所述换热流道包括沿逆于气流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列换热管13、第二列换热管14和第三列换热管15,所述换热流道入口11设置于第一列换热管13,所述换热流道出口12设置于第三列换热管15;所述换热流道还包括设置在底部的过冷回路16,所述过冷回路16与所述集流管4连接;所述分流管3与空调器室外机的压缩机连接,所述过冷回路16的出口与空调器室内机连通。
见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制冷时,制冷剂从第一列换热管13流向第三列换热管15,依次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而发生冷凝反应,再经集流管4集流后进入过冷回路16中完全冷凝,制热时,制冷剂的流向与制冷过程相反,工作过程中制冷剂流向与气流方向相反,使制冷剂与空气换热充分,换热效率高,从而提高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效果。
见图3、图4所示,所述换热流道分设为至少两个分流道17,每个分流道17均设置有换热流道入口11和换热流道出口12,所述换热流道入口11设置于第一列换热管13,所述换热流道出口12设置于第三列换热管15,所述换热流道入口11分别与所述分流管3连接,所述换热流道出口12分别与集流管4连接。
空调运行制冷模式时,制冷剂经压缩机压缩后形成高压气态,经分流管3分流后从每个所述换热流道入口11分别进入分流道17,制冷剂先流过第一列换热管13,并与空气相互换热,此时传热温差较高,换热效果最佳;制冷剂经第一列换热管13进入第二列换热管14后,在第二列换热管14和第三列换热管15之间交叉往下与空气进行换热,从而使制冷剂获得较好的冷凝度,以在换热流道出口12处获得较好的过冷度;从各分流道17流出的制冷剂通过所述换热流道出口12汇集到集流管4,再进入所述过冷回路16,制冷剂在过冷回路16中进一步与空气进行热交换,提高制冷剂在集流蒸发前的过冷度,提高单位制冷量,进而提高总制冷量,提高能效比。
空调运行制热模式时,制冷剂首先进入过冷回路16,制冷剂在此蒸发吸热,此时过冷回路16温度较高,即便是在2摄氏度高湿度的恶劣环境中也不容易结霜,从而避免无过冷回路16换热管由于底部回路结霜严重从而导致上部排水不畅,造成换热管水膜层过厚,换热不好,制热效果差的情况;制冷剂流经过冷回路16后,通过所述集流管4经由所述换热流道出口12进入第三列换热管15,并在第三列换热管15和第二列换热管14之间交叉流动,且与空气进行热热交换,令温度在换热管之间分布均匀,进而使进入第一列换热管13进行热交换。制冷剂完成热交换后经所述换热流道入口11汇聚到分流管3,回到压缩机。由于空气流量衰减程度较低,水膜层厚度较小换热系数较高,因而制冷剂与空气换热量也有所提高。
见图4所示,每个所述分流道17中,换热流道入口11设置于第一列换热管13的最底端换热管,第一列换热管13的每个换热管依次连接,第二列换热管14与第三列换热管15交叉连接,第二列换热管14最顶端的换热管与第一列换热管13最顶端的换热管连接,所述换热流道出口12设置于第三列换热管15最底端的换热管。这样制冷过程中,制冷剂进入第二列换热管14后,在第二列换热管14和第三列换热管15之间交叉往下与空气进行换热,无需克服重力影响,降低了压力损失,提高换热效率。
其中,所述过冷回路16包括相互并列的两条过冷流道,每条过冷流道的入口161设置于第一列换热管13,其出口162设置于第三列换热管15;两条过冷流道的入口161通过一三通管5与所述集流管4连接,所述过冷流道的出口162通过一三通管5与空调器室内机连通。制冷过程中,由于汇集之后的制冷剂流量比较大,而双通道过冷回路16提供较小的沿程管道压力损失,降低能力损失,有利于提高制冷量。
见图2所示,所述第一列换热管13为直线型换热管,所述第二列换热管14和第三列换热管15均为L型换热管。这样,在制冷过程中,制冷剂进入第一列换热管13时,为高压气态制冷剂,此时制冷剂流速快,与空气温差大,换热快,直线型的换热管有利于制冷剂快速流过,提高换热效率;制冷剂进入第二列换热管14后,已有部分制冷剂冷凝成液态,此时压力降低,流速变慢,而第二列换热管14和第三列换热管15均呈L型,这保证了制冷剂在第二列换热管14和第三列换热管15内流动,能与空气进行充分的热交换。制热过程中,制冷剂先流经第三列换热管15和第二列换热管14,由于第二列换热管14和第三列换热管15呈L型,换热充分,温度在换热管之间分布均匀;制冷剂进入第一列换热管13后,在每个换热管中流程短,与空气的热交换快,因而此过程中空气的凝结水均匀分布,避免凝结水聚集在第一列换热管13的各换热管周缘形成较厚的水膜层而发生水膜阻塞空气流动通道的状况,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
见图1、图2所示,所述换热流道中,连接两相邻换热管的接头6为U型铜管接头。所述接头6管内顺滑无突变,减小了管道压力损失,而铜材传热效果好,胀缩性能好,有利于提高换热流道的气密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6)

1.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包括换热流道、换热翅片、与换热流道入口连接的分流管,以及与换热流道出口连接的集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流道包括沿逆于气流方向依次排列的第一列换热管、第二列换热管和第三列换热管,所述换热流道入口设置于第一列换热管,所述换热流道出口设置于第三列换热管;所述换热流道还包括设置在底部的过冷回路,所述过冷回路与所述集流管连接;所述分流管与空调器室外机的压缩机连接,所述过冷回路的出口与空调器室内机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流道分设为至少两个分流道,每个分流道均设置有换热流道入口和换热流道出口,所述换热流道入口设置于第一列换热管,所述换热流道出口设置于第三列换热管,所述换热流道入口分别与所述分流管连接,所述换热流道出口分别与集流管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分流道中,换热流道入口设置于第一列换热管的最底端换热管,第一列换热管的每个换热管依次连接,第二列换热管与第三列换热管交叉连接,第二列换热管最顶端的换热管与第一列换热管最顶端的换热管连接,所述换热流道出口设置于第三列换热管最底端的换热管。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过冷回路包括相互并列的两条过冷流道,每条过冷流道的入口设置于第一列换热管,其出口设置于第三列换热管;两条过冷流道的入口通过一三通管与所述集流管连接,所述过冷流道的出口通过一三通管与空调器室内机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列换热管为直线型换热管,所述第二列换热管和第三列换热管均为L型换热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流道中,连接两相邻换热管的接头为U型铜管接头。
CN2009201948932U 2009-09-16 2009-09-16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7641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948932U CN201476415U (zh) 2009-09-16 2009-09-16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948932U CN201476415U (zh) 2009-09-16 2009-09-16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76415U true CN201476415U (zh) 2010-05-19

Family

ID=42412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94893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76415U (zh) 2009-09-16 2009-09-16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76415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4439A (zh) * 2016-09-08 2017-02-15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宽能力空调生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0345780A (zh) * 2018-04-03 2019-10-18 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13631875A (zh) * 2019-03-20 2021-11-09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04439A (zh) * 2016-09-08 2017-02-15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宽能力空调生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06404439B (zh) * 2016-09-08 2019-03-01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宽能力空调生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CN110345780A (zh) * 2018-04-03 2019-10-18 丹佛斯微通道换热器(嘉兴)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13631875A (zh) * 2019-03-20 2021-11-09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
CN113631875B (zh) * 2019-03-20 2022-12-27 富士通将军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45060A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2095268A (zh) 带回热器的丙烷制冷剂空调装置
CN202254480U (zh) 多功能热水空调系统
CN202928179U (zh) 一种高效换热制冷系统
CN201335513Y (zh) 空调室外机的换热器流路结构
CN205119549U (zh) 多功能热泵型蒸发式冷凝空调机组
CN201000245Y (zh) 空调热水复合机
CN202008202U (zh) 直接式污水及地表水源热泵冷暖空调系统
CN201476415U (zh) 一种风冷热泵空调器室外机换热器
CN101532742A (zh) 并联式差温蒸发冷(热)水机组
CN201392047Y (zh) 多机并联分压蒸发冷(热)水机组
CN219955446U (zh) 一种光伏光热一体化组件与空气源热泵采暖系统
CN202660821U (zh) 平行流式冷凝器及使用该冷凝器的空调器
CN115077119B (zh) 一种不停机快速化霜节能型空调装置
CN200986345Y (zh) 一种介于单效与两级之间的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
CN203595316U (zh) 一种螺杆式全热回收风冷热泵空调机组
CN203431984U (zh) 一种静音空调系统
CN201876013U (zh) 空调器换热装置
CN200961975Y (zh) 一种风冷式冷凝器的改良结构
CN208222909U (zh) 海水源热泵三联供机组及系统
CN205667075U (zh) 一种太阳能吸附式制冷集装箱数据中心
CN110285572A (zh) 一种补气增焓双源热泵热水器系统
CN215002361U (zh) 一种高效空调器
CN201387251Y (zh) 蒸发器
CN2830993Y (zh) 空调室外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13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