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0549A - 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90549A CN113790549A CN202111019808.0A CN202111019808A CN113790549A CN 113790549 A CN113790549 A CN 113790549A CN 202111019808 A CN202111019808 A CN 202111019808A CN 113790549 A CN113790549 A CN 11379054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
- pipe
- refrigerant
- channel flow
- flow pat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9/00—Evaporators; Condensers
- F25B39/04—Condens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6—Separate outdoor units, e.g. outdoor unit to be linked to a separate room comprising a compressor and a heat exchanger
- F24F1/26—Refrigerant pip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ression-Type Refrigeration Machines With Reversible 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制冷剂进气管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所述制冷剂进气管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之间连通有一排以上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包括有对应设置在制冷剂进气管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下端的两个D型管,两所述D型管之间沿D型管的长度方向均布排列有多个微型圆管,两个D型管通过连接管分别与对应的制冷剂进气管、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相连通,摒弃传统的翅片式冷凝器,通过设置圆管微通道流路组,并由于圆管微通道流路组中的微型圆管的直径较小,系统中的高温、高压冷媒能充分接触管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冷媒中的热量传到管壁外,再由风机将热量送走,冷凝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与制冷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一般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用来调节室内温度,室外机用来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室外机包括压缩机、冷凝器、风扇及节流元件等。空调运行在制冷工作模式时,压缩机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流入冷凝器,经冷凝器转换为低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后流出,经节流元件转换为低温低压液态制冷剂并送入室内机的蒸发器,以吸收室内空气热量而转换为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从而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所以,冷凝器与室外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效率直接决定了空调的整体性能。
现有技术中,在制冷行业中,如空调、冷库(冷凝机组)、空气能热水器等行业中,使用的冷凝器都是铜管翅片冷凝器,这种冷凝器存在以下问题:1.冷凝效果不是很理想,由于冷凝效果差的原因,要达到预期的冷凝效果必须加大冷凝器的体积,冷凝器体积加大了,又必须加大钣金件的体积,这样一来就加大了产品的成本;2.铜材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生锈,时间长了会造成系统泄漏,使用寿命不长;3.体积大,加大了生产过程中的搬运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一个问题以上。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制冷剂进气管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在所述制冷剂进气管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之间连通有一排以上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包括有对应设置在制冷剂进气管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下端的两个D型管,在两所述D型管之间沿D型管的长度方向均布排列有多个微型圆管,两个D型管通过连接管分别与对应的制冷剂进气管、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圆管的直径为φ0.3-φ1.5mm。
优选地,所述微型圆管的直径为φ1.1mm。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圆管为不锈钢复合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微型圆管为不锈钢316材料。
优选地,每排的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的宽度均为205mm。
进一步地,当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设置有四排以上时,最后一排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向上旋转至一定角度。
进一步地,向上旋转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的旋转角度为1°-90°。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设置有上述所述的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
进一步地,该空调器为风冷式空调或水冷式空调。
综合上述,本发明有益效果是:摒弃传统的翅片式冷凝器,通过设置圆管微通道流路组,并由于圆管微通道流路组中的微型圆管的直径较小,系统中的高温、高压冷媒能充分接触管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冷媒中的热量传到管壁外,再由风机将热量送走,冷凝效果好,本发明应用在风冷系统中冷凝效果比翅片式冷凝器提升1倍以上,如果应用在水冷系统中冷凝效果比翅片冷凝器提升5倍以上;另外,由于冷凝效果的提升,同样功率的冷凝机组的体积得以缩小,能够减少成本,同时方便运输搬运,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设置两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时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设置两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设置四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设置四排圆管微通道流路组的前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室外机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制冷剂进气管;2、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3、圆管微通道流路组;4、D型管;5、微型圆管;6、连接管;10、膨胀阀;11、高压阀;12、电磁阀;13、视液镜;14、干燥过滤器;15、回热器;16、蒸发器;17、配液阀;18、低压阀;19、压缩机;20、回油管;21、油分离器;100、圆管微通道冷凝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具体实施内容提供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多种不同实施例或实例。当然,这些仅为实施例或实例且不希望具限制性。另外,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使用重复标号标示,如重复的数字及/或字母。这些重复是为了简单清楚的描述本发明,不代表所讨论的不同实施例及/或结构之间有特定的关系。
此外,其中可能用到与空间相关的用词,像是“在…下方”、“下侧”、“由内而外”、“上方”、“上侧”及类似的用词,这些关系词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与另一个些元件或特征之间的关系,这些空间关系词包括使用中或操作中的装置之不同方位,以及附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装置可能被转向不同方位旋转90度或其他方位,则其中使用的空间相关形容词也可相同地照着解释,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下面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4所示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制冷剂进气管1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在所述制冷剂进气管1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之间连通有一排以上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包括有对应设置在制冷剂进气管1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下端的两个D型管4,在两所述D型管4之间沿D型管4的长度方向均布排列有多个微型圆管5,两个D型管4通过连接管6分别与对应的制冷剂进气管1、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相连通,摒弃传统的翅片式冷凝器,通过设置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并由于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中的微型圆管5的直径较小,系统中的高温、高压冷媒能充分接触管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冷媒中的热量传到管壁外,再由风机将热量送走,冷凝效果好,本发明应用在风冷系统中冷凝效果比翅片式冷凝器提升1倍以上,如果应用在水冷系统中冷凝效果比翅片冷凝器提升5倍以上;另外,由于冷凝效果的提升,同样功率的冷凝机组的体积得以缩小,能够减少成本,同时方便运输搬运,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其中,所述微型圆管5的直径为φ0.3-φ1.5mm,优选为φ1.1mm,所述微型圆管5的材质为不锈钢复合材料,优选为不锈钢316材质,不锈钢耐腐蚀性强,因此使用寿命比传统的翅片冷凝器延长3-5年。
每个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的宽度为205mm,每排的长度根据制冷量和产品高度而定。
本发明中,当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设置有四排以上时,最后一个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向上旋转至一定角度,如图3-图4所示,向上旋转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的旋转角度为1°-90°,从而能够减小产品的体积,其旋转的角度由产品的内部空间和风道的风向决定。
本发明的新型圆管微通道式冷凝器,由于冷凝效果提升了,同样功率的冷凝机组的体积得以缩小;以6匹冷凝机组为例,采用传统的翅片冷凝器,冷凝机组的体积为:980mm*980mm*1250mm=0.466m3而采用圆管微通道式冷凝器一台6匹冷凝机组的体积为917mm*340mm*835mm=0.26m3,机箱体积减小了44%。传统方案采用两个电机,采用圆管微通道式冷凝器后只须要一个电机。另外采用圆管微通道式冷凝器制冷系统可减少50%的冷媒,这样既省了冷媒又可以缩小储液器的体积。通过成本核算,同样一台6匹冷凝机组,采用圆管微通道式冷凝器比采用传统的翅片冷凝器可节省成本1500元。由于冷凝效果好,压缩机的运行功率降低10%,减少一台85W的电机,每天可省电:(4950*0.1+85)*24=13.9kw.h。
本发明中的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器机组应用在冷凝机组和商用空调冷暖外机上,将传统的翅片式冷凝器摒弃,应用上述中的圆管微通道冷凝器100,同时蒸发器16中也是设置有上述中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微型圆管5的方式,制冷系统其它零部件不变,制冷系统各零部件的连接方法及秩序不变(如图5所示),同时,其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在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应用在风冷系统中冷凝效果比翅片式冷凝器提升1倍以上。
本发明中的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器机组应用在水冷冷凝机组和水冷商用空调上,将传统的翅片式冷凝器摒弃,应用上述中的圆管微通道冷凝器100,制冷系统其它零部件不变,制冷系统各零部件的连接方法及秩序不变,同时,其工作原理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在赘述;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应用在水冷系统中的冷凝效果比翅片冷凝器提升5倍以上。
结合附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间隔设置的制冷剂进气管(1)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在所述制冷剂进气管(1)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之间连通有一排以上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包括有对应设置在制冷剂进气管(1)与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下端的两个D型管(4),在两所述D型管(4)之间沿D型管(4)的长度方向均布排列有多个微型圆管(5),两个D型管(4)通过连接管(6)分别与对应的制冷剂进气管(1)、制冷剂冷凝后出液管(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圆管(5)的直径为φ0.3-φ1.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圆管(5)的直径为φ1.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圆管(3)为不锈钢复合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型圆管(3)为不锈钢316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每排的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的宽度均为20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设置有四排以上时,最后一排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向上旋转至一定角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其特征在于:向上旋转的圆管微通道流路组(3)的旋转角度为1°-90°。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该空调器安装有上述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该空调器为风冷式空调或水冷式空调。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19808.0A CN113790549A (zh) | 2021-09-01 | 2021-09-01 | 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19808.0A CN113790549A (zh) | 2021-09-01 | 2021-09-01 | 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90549A true CN113790549A (zh) | 2021-12-14 |
Family
ID=788793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19808.0A Pending CN113790549A (zh) | 2021-09-01 | 2021-09-01 | 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90549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8777A (zh) * | 2009-08-07 | 2011-03-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及除湿机 |
CN202420042U (zh) * | 2011-12-30 | 2012-09-05 | 海尔集团公司 | 微通道冷凝器、室外机及空调 |
CN102788522A (zh) * | 2012-07-27 | 2012-11-21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平行流换热器和空调器 |
CN206073786U (zh) * | 2016-09-06 | 2017-04-0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
CN206146047U (zh) * | 2016-07-15 | 2017-05-03 | 浙江金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微通道圆管换热器 |
CN206145853U (zh) * | 2016-07-15 | 2017-05-03 | 浙江金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窗机空调器 |
JP2017138085A (ja) * | 2016-02-05 | 2017-08-10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熱交換器 |
CN206626856U (zh) * | 2016-07-15 | 2017-11-10 | 浙江金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微通道圆管换热器 |
-
2021
- 2021-09-01 CN CN202111019808.0A patent/CN11379054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88777A (zh) * | 2009-08-07 | 2011-03-23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除湿用微通道管换热器及除湿机 |
CN202420042U (zh) * | 2011-12-30 | 2012-09-05 | 海尔集团公司 | 微通道冷凝器、室外机及空调 |
CN102788522A (zh) * | 2012-07-27 | 2012-11-21 |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平行流换热器和空调器 |
JP2017138085A (ja) * | 2016-02-05 | 2017-08-10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熱交換器 |
CN206146047U (zh) * | 2016-07-15 | 2017-05-03 | 浙江金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微通道圆管换热器 |
CN206145853U (zh) * | 2016-07-15 | 2017-05-03 | 浙江金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窗机空调器 |
CN206626856U (zh) * | 2016-07-15 | 2017-11-10 | 浙江金丝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微型微通道圆管换热器 |
CN206073786U (zh) * | 2016-09-06 | 2017-04-05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及空调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86836B (zh) | 一种蒸发冷却型热管换热的机房排热装置 | |
CN102445100A (zh) | 换热管单元、翅片管式空冷冷凝器和冷却空气蒸发器 | |
CN211625782U (zh) | 用于冷水机组的液滴蒸发装置及冷水机组 | |
CN203231590U (zh) | 一种新型微通道换热器 | |
CN202420262U (zh) | 换热管单元、翅片管式空冷冷凝器和冷却空气蒸发器 | |
CN101398271A (zh) | 一种采用分离式热管逆流换热的机房排热装置 | |
CN112944741A (zh) | 用于冷水机组的液滴蒸发装置及冷水机组 | |
CN113790549A (zh) | 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 |
CN215930654U (zh) | 一种分离式重力热管换热系统 | |
CN113790476A (zh) | 一种高效节能减排的冷凝机组及空调器 | |
CN210036199U (zh) | 一种节能型热泵干燥系统 | |
CN216159397U (zh) | 一种新型圆管微通道式冷凝器 | |
CN208504795U (zh) | 无霜空气源热泵机组 | |
CN201852375U (zh) | 一种空调冷凝器 | |
CN216384679U (zh) | 一种微通道蒸发器装置 | |
CN104613580A (zh) | 一种用于机房制冷的空调机组 | |
CN215637593U (zh) | 一种空调制冷系统 | |
CN216745022U (zh) | 一种用于中小型制冷设备的回热装置 | |
CN220823580U (zh) | 一种立式v型换热结构的行间空调 | |
CN219414991U (zh) | 空调器 | |
CN2544218Y (zh) | 一体化热泵机组 | |
CN211011871U (zh) | 一种新型的板式空调风冷换热器 | |
CN213514518U (zh) | 一种带有集气管的蒸发冷凝两用翅片式换热器 | |
CN215413316U (zh) | 一种蒸发冷凝集成式换热器 | |
CN210861673U (zh) | 空调器及其中的改进式蒸发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4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