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7970A - 一种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67970A
CN113767970A CN202111058512.XA CN202111058512A CN113767970A CN 113767970 A CN113767970 A CN 113767970A CN 202111058512 A CN202111058512 A CN 202111058512A CN 113767970 A CN113767970 A CN 1137679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uit
fruits
longan
temperature
brow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5851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冬梅
吴振先
罗焘
张乐
李建光
郭晓萌
郭栋梁
黄石连
王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om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om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om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South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05851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679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67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79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BPRESERVING, e.g. BY CANNING, MEAT, FISH, EGGS, FRUIT, VEGETABLES, EDIBLE SEEDS;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THE PRESERVED, RIPENED, OR CANNED PRODUCTS
    • A23B7/00Preservation or chemical ripening of fruit or vegetables
    • A23B7/04Freezing; Subsequent thawing; Cool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Storage Of Fruits Or Vegetab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果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龙眼果实采后贮藏期间果皮抗褐变能力的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本发明所述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在龙眼鲜果采收后,从兼顾优化果皮抗褐变与果肉抗自溶能力的角度,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采用梯度降温的冷驯锻炼方式,辅以合适的保湿处理,达到既快速降温又保护果皮的效果,同时获得合适的贮前果温,既提高了果实采后贮运与货架期间的抗褐变能力(保鲜),又降低了果肉自溶程度(保质),平衡了果皮与果肉采后抗衰老体系对贮前冷却温度的不同要求,可以使龙眼常温贮运后货架好果率提高近20%,低温贮藏后好果率提高近30%。

Description

一种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果保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龙眼果实采后贮藏期间果皮抗褐变能力的方法,更具体涉及一种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
背景技术
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是我国华南热带亚热带地区名特优水果之一,也是广东省四大水果之一,在主产区的农业经济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但是,由于广东省的龙眼果实成熟于7月中下旬,适逢酷暑季节,采收时果温常常高达35-40℃,导致果实生理代谢旺盛,呼吸强度高,采收后容易失水,进而影响果皮褐变加快。通常情况下,龙眼果实于室温条件下,采后裸放6-8h,果皮即会明显褐变,失去货架商品价值;即便辅以保鲜袋保湿处理,虽然可以延迟褐变发生,但在果温较高时,依然会很快发霉、腐烂;而在5℃低温条件下,保鲜袋包装贮存15-20d后也会开始褐变,使得好果率下降。因此,果皮褐变成为龙眼采收后贮存与货架品质劣变的两大问题之一,另一个则是果肉的自溶糜烂问题,两者在贮藏过程中基本表现为一致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据研究报道,龙眼果实采后易于褐变,主要与其本身酚类物质含量高、果皮结构疏松、氧化衰老代谢强的特性有关。首先,果皮结构疏松,一方面导致较强的呼吸氧化作用,另一方面也带来易于失水的问题,而失水是龙眼果实褐变的重要原因之一,有水则“鲜”,无水则“枯”。其次,果实采收后货架包装或入库果温(35-40℃)过高,果实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中,生理衰老代谢旺盛,氧化褐变反应加剧,果皮迅速褐变且不可逆转。因此,采收后的低温冷链技术支持是减缓龙眼果实贮运期间果皮褐变的最有效手段,除了低温贮运措施外,在果实贮运或货架包装前,也需要通过低温预处理,快速降低果温,使果实尽快处于低能耗状态,有利于延缓果实衰老带来的褐变现象,延长采后寿命。但是,此种处理方式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快速降温要求的通透条件与此带来的失水褐变,成为一对矛盾的问题;二是降温不足或过低,虽然会带来抵御褐变无效或褐变加剧的问题,而降温过低则果肉呼吸强度大幅下降,虽然利于提高果肉的抗自溶能力,但呼吸释放水分偏少,果皮水分补充不足,持续的缺水状态致使裸露的果皮结构受损,贮藏期间褐变反而加重。所以,在果实降温预处理过程中,需要达到果皮抗褐变与果肉抗自溶能力同时获得优化的平衡效果,而这也是龙眼保鲜技术的重点与难点。
目前,在龙眼生产中采用的降温预处理方法主要以田间阴凉处散热为主,同时进行选果、装筐,等待装车。但是,包装时果温依然高达30-35℃左右,密闭包装内果温更是迅速上升至40℃左右,即使立即转至低温(5℃)冷库,也需近24-48h左右才能降至库温。因此,果实采收后长时间的处于高热高湿环境中,尤其是常温贮运果实,果实营养物质大量消耗,采后病害滋生严重,迅速霉烂,这对于果实保鲜来说,极为不利。
在目前研究的不同预冷方式对龙眼贮藏品质的影响中,冰水浸泡处理,尚属于实验室研究技术。虽然可以较好的进行预冷降温,但是,冰水处理的果实需要充分沥干水分,否则会加剧褐变,这主要是因为龙眼果皮结构疏松,水分易于渗入并滞留果皮组织内部,不易排除晾干,导致细胞长时间浸润在高湿环境中,细胞结构被破坏,褐变反应加重,贮运后打开包装,果面颜色变暗,新鲜度降低。因此,该法在生产上可操作性尚不完善,而且还需要场地和设施,不适用于小规模生产单位或个人,而在生产实际中,该法未见有实施。
利用冷库进行恒温降温处理也是龙眼保鲜预冷的一种手段,但是,该技术研究不够详细,仅有报道在4℃冷库降温12h与室温下阴凉通风处降温12h的比较试验结果,但是,由于未报道与采后稍作通风降温即包装贮运的常规做法进行对比试验,该结果对于常规处理(阴凉处散热后立即包装贮运)不具备参考性,原因在于冷库无覆盖降温12h和室温阴凉处通风12h,均会造成果皮结构的破坏与明显失水,果实衰老加剧。因此,基于冷库进行恒温降温处理的研究结果在生产上亦不具备参考价值。
随着SO2保鲜技术的发展,低温预冷或冷库预冷方式对龙眼果实的保鲜影响也受到关注,如韩冬梅等的研究结果,但是,该研究中提高的降温预处理方法,仅适用于SO2保鲜纸处理的龙眼果实,而并不适用于常规的龙眼采后贮运过程;同时,该技术不使用任何覆盖措施,且降温时间太长,果皮结构破坏程度较高,常规贮运后褐变加剧。
又如中国专利CN107242290B公开的灵武长枣抗冷害凹斑病预冷方法,公开了基于梯度降温方式进行预冷的方案,其目的是提高灵武长枣果实抗冷害的能力,温度跨度是室温25-30℃直到贮藏温度0℃。但对于龙眼来说,过低的预冷温度并不利于维持果皮的新鲜状态,也会导致细胞结构会因长期缺水而破坏。
因此,开发一种可提高龙眼果实采后贮藏期间果皮抗褐变能力的方法具有积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龙眼鲜果采收后贮藏期间果皮易褐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成熟的龙眼果实,采摘后迅速转至阴凉处散热,并运送至25±1℃环境中进行理穗选果及装箱处理;
(2)将包装好的果箱保持果堆表面敞口状态,进行保湿处理;
(3)将保湿处理后的果箱置于15-20℃环境下进行梯度冷却驯化处理;
(4)梯度冷却驯化处理结束后,在果堆表面覆盖吸水纸,并进行包装,随后进入常规物流贮运过程。
具体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梯度冷却驯化处理步骤包括置于20℃环境下进行冷却1-3h的步骤,以及,转移至15℃环境下继续冷却1-3h的步骤。
具体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梯度冷却驯化处理步骤为:
常温贮藏果实时,将果箱置于20℃环境下冷却1-3h,再转移至15℃环境下继续冷却1h;
低温贮藏果实时,将果箱置于20℃环境下冷却3h,再转移至15℃环境下继续冷却3h。
本发明涉及的梯度降温采用了转库方式,操作中需要2个库或者空调房间,且转库过程中需要保持较低的环境温度和果温。在生产上,大多数的生产单位通常仅具备一个冷库,因此可能的操作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转库方式,先在25℃的空调车间进行选果、包装等预处理,然后转入20℃空调房冷却1-3h,再转入15℃冷库继续冷却并包装。二是避免转库,20℃和15℃冷却过程全部在同一个库里通过阶段降温完成,由于降温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在2段降温时长上可能需要做一些调整,将降温时长计算入20℃冷却时长内是可行的办法,这个问题根据冷库实际降温速率摸索一下即可以得到解决。
本发明涉及的梯度降温控制,由于不同功能的冷库,制冷设备效率不同,因此不同制冷效率和风速的冷库,果实的降温速度可能存在差异,故以果面保湿状态和果温是否达到库温为参考,探索相应的冷却时长参数,也是属于本技术范畴的改进内容。
具体的,所述步骤(2)中,所述保湿处理步骤为:
常温贮藏果实时,用清洁干净的自来水或者配制好的杀菌保鲜液,在果堆表层喷雾,浸湿即可,但勿翻动果堆,再用浸透清水或保鲜液后手动拧干的湿布,遮盖在果面上;低温贮藏果实时,仅在果面覆盖一层湿布即可。
本方案使用的保湿处理,是最简便而有效的人工方法。随着冷库设施的现代化,会有更加精准、自动化的设施对冷库的温湿度进行精确控制,这些仪器设施在龙眼低温冷却预处理过程中的参数设置以及果面湿润程度,都将以本技术方案中果实的保湿效果为参考,均属于该技术范畴内的改进内容。
本发明方法中,采收后的预处理环境温度(25±1℃)需要较大的空调车间,当条件不具备的时候,可能果实在较高果温情况下直接进入20-25℃空调房吹风预冷,此时可以根据情况适当延长预冷时间,此亦属于技术方案的合理调整。
具体的,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在龙眼果实采收前1-3d,使用常规杀菌剂进行树上喷施果穗的步骤。如使用常规低毒安全的杀菌剂咪鲜胺(500-1000mg/kg)、抑霉唑(250-1000mg/kg)等喷施果穗,以果实全湿滴水为佳。
具体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理穗选果步骤为剔除无病、虫、伤、过熟、发育异常等劣质果实,保留长度10-25cm短果枝果实或带枝单果。
具体的,所述步骤(1)中,所述装箱步骤为使用塑料筐或者泡沫箱,内衬0.025mm厚度的聚乙烯(PE)袋,袋底先放置1-2张1-3mm厚度的吸水纸,再放置整理好的果实。
具体的,所述步骤(3)中,所述梯度冷却驯化处理步骤中,果箱要求分层或品字形堆叠;顺着出风方向,堆垛之间留有风道,以便冷风顺利穿越果箱,保证冷却效果。
具体的,所述步骤(4)中,所述包装步骤为:常温贮运时,采用常规的泡沫箱加冰的包装方法,密封后进入常温物流过程;低温贮运时,则将原来敞开的袋口密封即可。
本发明所述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在龙眼鲜果采收后,从兼顾优化果皮抗褐变与果肉抗自溶能力的角度,在合适的温度范围内,采用梯度降温的冷驯锻炼方式,辅以合适的保湿处理,达到既快速降温又保护果皮的效果,同时获得合适的贮前果温,既提高了果实采后贮运与货架期间的抗褐变能力(保鲜),又降低了果肉自溶程度(保质),平衡了果皮与果肉采后抗衰老体系对温度的不同要求,可以使龙眼常温贮运后货架好果率提高近20%,低温贮藏后好果率提高近30%。尤其随着电商物流的兴起,冷库或空调房低温冷却技术更是成为产销一体化生产单位的首选,填补了龙眼采后降温冷却预处理的技术空白(目前龙眼生产中尚未有真正投入应用的采后低温冷却技术),且本发明所述方法操作简便有效,成本低,实现条件简单,适合大规模推广使用。
本发明所述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从综合平衡提高果皮抗褐变与果肉抗自溶的角度,采用梯度降温的方式是为了提高龙眼果实抗褐变的能力,温度跨度从20℃到15℃,温度区间较窄(中温范围),远高于贮藏温度5℃,则是充分考虑了龙眼果实的特性,有效避免了温度过低不利于维持果皮的新鲜状态、细胞结构会因长期缺水而破坏,而温度过高不利于果肉品质的保持的问题。由于龙眼果实本身具备的果皮与果肉相对分离的特性,果皮保鲜依赖较高温度下果肉呼吸释放水分的补充,而果肉保质依赖较低温度对呼吸消耗的抑制,两者是矛盾的统一体。较高或较低的恒温冷却只能满足单一品质要求,因此本技术采用了梯度降温驯化锻炼的方式,在中温范围内(20-15℃),逐渐降温,让果皮在驯化过程中逐渐收缩皮孔和胞间空隙,同时辅以合适的保湿措施,逐渐适应降温条件下果肉释放水分供给减少的状况,并提高果皮的保水能力,从而提高果实在后续贮运过程中的抗褐变能力。10℃冷却虽然可以提高果实低温贮藏后的抗自溶能力,但会提高果皮褐变率,降低商品率,因此综合考虑,低温冷却驯化过程舍弃了10℃冷却步骤。同时,本发明方案也有效克服了现有文献报道中关于龙眼采后低温预处理方法无法明确其与对照之间的比较优势,且后者基本不具备应用价值。
本发明所述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利用中温梯度降温冷驯的方式,结合相应的保湿处理,在合适温度与降温时长的配合下,让果实在梯度降温的过程中,一是释放大量田间热,二是逐步收缩果皮表面皮孔和组织空隙,适应果肉呼吸下降、内源水分补给减少的过程,提高果皮抵御失水褐变能力,延长果实的贮运与货架寿命,同时也为解决其它同类型结构与贮藏特性的果实抗褐变问题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实施例2中冷驯锻炼石硖果实低温5℃贮藏期间褐变指数的变化情况;
图2为实施例2中所述冷驯锻炼石硖果实低温5℃贮藏期间自溶指数的变化情况;
图3为实施例2中冷驯锻炼石硖果实低温5℃贮藏期间好果率的变化情况;
图4为实施例3中冷驯锻炼后RP7处理果实在封箱前、常温贮运66h后、20℃货架6d后,均无明显褐变,对照RPCK3货架6d后出现霉变与褐变情况;
图5为实施例3中不同冷驯处理果实货架期间褐变与抗自溶评分;
图6为实施例3中冷驯锻炼果实常温贮藏后货架期间褐变与抗自溶评分的试验因素边际均值估算;
图7为实施例3中冷驯锻炼果实低温贮藏期间果皮褐变、果肉自溶及霉变率评分比较;
图8为实施例3中冷驯锻炼果实低温贮藏效果试验因素估算边际均值;
图9为实施例3中冷驯锻炼后LP6处理果实在低温贮运41d后,与对照LPCK5外观及内果皮褐变情况比较。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所述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由于龙眼果实采后浸泡杀菌处理,晾干程度较难掌握,因此将采后杀菌处理移至采收前1-3d,使用常规低毒安全的杀菌剂咪鲜胺(500-1000mg/kg)、抑霉唑(250-1000mg/kg)等喷施果穗,以果实全湿滴水为佳;
采收时,选择成熟度85-95%的龙眼果实,采摘后迅速转至阴凉处散热,装筐后尽快运回处理厂房,车间内开设空调温度25±1℃左右,此为降温冷却的第一步,即从30-35℃降到25±1℃,同时在空调车间内进行常规的理穗、选果、装箱等处理过程,整个过程大约1h左右;
在果穗整理过程中,需要剔除无病、虫、伤、过熟、发育异常等劣质果实,保留长度10-25cm的短果枝果实或者带枝单果,短果穗或带枝单果利于果堆中形成透气通道,促使快速、均匀降温;
在装箱过程中,优选使用塑料筐或者泡沫箱,内衬0.025mm厚度的聚乙烯(PE)袋,袋底先放置1-2张3-5mm厚度的吸水纸,再放置整理好的果穗或带枝单果,包装后需要保持果堆表面为敞口状态,进行后续处理;
(2)将包装好的果箱保持果堆表面敞口状态,进行保湿处理,因贮藏温度而异,常温贮藏(泡沫箱+冰)果实,用清洁干净的自来水或配制好的杀菌保鲜液,在果堆表层喷雾,浸湿即可(湿果),但勿翻动果堆,再用浸透水或杀菌保鲜液后手动拧干的吸水粗棉布或棉麻布(湿布),遮盖在果面上。低温贮藏(5℃)果实,仅在果面覆盖一层湿布;
(3)将保湿处理后的果箱置于15-20℃环境下进行梯度冷却驯化处理;具体操作时,对于常温贮藏果实,包装好的果箱先搬至20℃冷库或空调房冷却1-3h,再移至15℃冷库或空调房继续冷却1h;对于低温贮藏果实,包装好的果箱先搬至20℃冷库或空调房冷却3h,再移至15℃冷库或空调房继续冷却3h;
在冷却驯化期间,冷库内果箱要求分层或品字形堆叠;顺着出风方向,堆垛之间留有风道,以便冷风顺利穿越果箱,保证冷却效果;
(4)降温驯化过程结束后,在果堆表面覆盖1-2张吸水纸,在终温冷库条件下,封箱或包装,贮运;具体操作时,对于常温贮运采用常规的泡沫箱加冰的包装方法,密封后进入常温物流过程;对于低温贮运,则将原来敞开的袋口密封即可,然后移至5℃冷库或冷藏车进入贮运流程。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于2018年针对于龙眼果实采收后的抗褐变进行中温冷驯的研究。
材料与处理:品种石硖,成熟度90-95%左右。
龙眼果实采收后,用4个有孔塑料筐盛放整理好的龙眼短果穗,每筐2.5kg,分别标记为TD1、TD2、TD3、TD4。控制大厅温度25-27℃,对照(PLCK)果实在大厅冷却后,直接装袋,过程约1.0-1.5h左右。
梯度降温冷却过程按照表1设计的方案执行,果表均覆盖有浸湿后经洗衣机甩干的“半湿布”,降温冷驯过程结束后,在终温冷库中,用0.025mmPE袋将每个处理果实分装成6袋,再放置5℃冷库贮藏35d和49d时出库观察效果,贮藏效果见附图1-3所示。
表1试验处理编号与降温驯化过程设计
Figure BDA0003255579900000091
Figure BDA0003255579900000101
如附图1-3所示的结果,梯度降温驯化处理果实(TD1、TD2、TD3、TD4)的抗褐变能力,均高于未处理的对照果实(LPCK),但较低的初始冷却温度会加重果表褐变(TD3),而同时经历了20℃和10℃两个温度的驯化锻炼过程(TD1和TD2),有利于同时提高果实在低温贮藏期间的抗褐变与抗自溶能力,冷驯处理果实低温贮藏后好果率比对照提高20-30%左右,可见,梯度降温冷驯锻炼有利于提高果实贮藏期间的抗褐变能力。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于2020年针对于龙眼果实采收后的抗褐变进行中温冷驯的研究。
材料与处理:以90-95%成熟度的“石硖”龙眼为试材,设计10℃、15℃、20℃三个冷却温度以及遮盖保湿方式4个试验因素,每个冷却温度设置2个冷却时长,遮盖方式设置3种,以L8(23×3)的正交试验(见表2)研究在不同冷却温度和时长条件下龙眼果实的贮藏效果。
表2试验因素与水平正交设计组合表
Figure BDA0003255579900000102
Figure BDA0003255579900000111
在25±1℃的空调车间完成选果、理穗、包装的前处理过程,每个处理用果2.5kg,整理成带枝长5-10cm的单果或小穗果。箱内衬垫0.025mm厚PE袋,果堆底部放置1张吸水纸,冷驯锻炼完成后,果堆表面覆盖1张吸水纸。常温贮藏果实(RP1-RP8)使用泡沫箱包装,箱底与衬膜之间放置400g冰袋1个,密封并常温贮藏66h,之后开箱,剪单果,用小托盘包装并封膜(0.01mm PE保鲜膜),置于20℃恒温箱中观察货架。低温贮藏果实(LP1-LP8),用篮筐盛放,冷驯锻炼结束后,等量分装成6小袋,并在5±0.5℃低温下恒温贮藏,分别在贮藏30d、40d和50d时观测。常温对照3个(RPCK1-RPCK3),用泡沫箱包装;低温对照2个(LPCK4-LPCK5),按照表2的设计处理后进行贮藏。另外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较高的冷却温度会导致果实呼吸失水较多,不利于果肉品质保持,且贮藏后期果皮水分不足以致褐变加剧;而较低的冷却温度会导致果皮水分补充不足,不利于果皮保鲜,因此,结合生产效率的需求,将各温度段的冷却时长控制在3h之内,均设置1h和3h的2个时长水平。
常温贮藏果实的实验结果
开箱后各处理间无明显差异,均无褐变与霉烂果,全部好果,因此本试验的比较结果为货架期间果实的褐变与自溶情况。
如图4所示的结果,冷驯锻炼后RP7处理果实在封箱前、常温贮运66h后、20℃货架6d后,均无明显褐变,对照RPCK3货架6d后出现褐变与霉变,说明冷驯锻炼有助于龙眼果实获得较好的抗褐变能力,抗病力也相应增强,好果率提高近20%左右。
如图5所示的结果,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冷驯锻炼果实在20℃货架期间的褐变与抗自溶能力进行综合评分,结果显示:RP2、RP3、RP5和RP7的褐变评分均低于3个对照RPCK1、RPCK2和RPCK3,尤其RP7褐变评分极显著低于其它处理;RP2和RP7的抗自溶能力也明显高于3个对照,说明RP2和RP7处理同时获得了较好的抗褐变与抗自溶的能力。3个对照中,RPCK2的抗褐变与抗自溶能力则高于RPCK1和RPCK3,说明冷驯锻炼果实抗褐变与抗自溶能力均得到提高,但较低(5-15℃)的锻炼温度降低了果实抗性提高的程度;而未经冷驯锻炼的RPCK1(25℃左右果温封箱)和直接进入低温5℃恒温冷却处理的果实,则均表现出了较差的抗褐变、抗自溶的能力。
如图6所示的结果,对试验因素不同水平估算边际均值比较,获得了常温贮藏果实抗褐变最优冷驯锻炼参数组合为:20℃冷却1-3h+15℃冷却1h+10℃冷却0h+湿果湿布遮盖;抗自溶最优组合:20℃冷却1-3h+15℃冷却1h+10℃冷却0h+湿果湿布遮盖;最易褐变组合:20℃冷却3h+15℃冷却3h+10℃冷却1h+湿果;最易自溶组合:20℃冷却1h+15℃冷却3h+10℃冷却1h+湿果。可见:15-20℃的中温区段对龙眼果实进行梯度降温的驯化锻炼,加上充分的保湿措施“湿果+湿布遮盖”可以起到明显增强果实抗褐变与抗自溶的能力,其中15℃下的冷却时长对褐变与自溶的影响均较大,20℃冷却时长控制在3h内。
低温贮藏果实的实验结果
如图7所示的结果,所有冷驯锻炼处理(LP1-LP8)果实的果皮褐变评分均低于对照(LPCK4、LPCK5),LP2、LP4、LP5、LP6、LP8的果肉自溶评分均低于2个对照,其中4个处理均包含了5℃温度段的驯化过程,说明较低的锻炼温度有利于提高果肉抗自溶的能力。2个对照中,经过5-15℃冷驯锻炼的LPCK5抗褐变与自溶能力稍高于不处理的LPCK4,但相对较低的5-15℃冷驯温度降低了果实抗性提高的程度,其褐变与自溶程度依然高于大部分的冷驯处理果实。
如图8所示的结果,对试验因素不同水平估算边际均值进行比较,获得了低温贮藏果实抗褐变最优冷驯锻炼参数组合为:20℃冷却3h+15℃冷却3h+10℃冷却0h+湿布遮盖;防自溶优选:20℃冷却3h+15℃冷却3h+10℃冷却1h+湿布遮盖;最易褐变组合:20℃冷却1h+15℃冷却1h+10℃冷却1h+湿果湿布;最易自溶组合:20℃冷却1h+15℃冷却1h+10℃冷却0h+湿果。可见,对低温贮藏龙眼果实来说,使用10℃冷却处理会加重果皮褐变,但提高抗自溶能力。中温冷驯锻炼配合适度时长,利于减轻低温贮藏期间的褐变,并降低自溶程度,而保湿遮盖方式对褐变与自溶的影响也非常明显。综合平衡抗褐变与抗自溶的目的,低温贮藏龙眼果实采后低温冷驯技术参数组合为:20℃冷却3h+15℃冷却3h+10℃冷却0h+湿布遮盖。
如图9所示的结果,低温(5℃)贮藏40d后,冷驯锻炼处理LP6果实在低温贮运41d后,果实外观较明亮,褐斑不明显,总观明显优于对照LPCK5,内果皮褐变面积明显少于LPCK5,好果率提高近30%。
对比例1
借鉴于现有技术中其它水果贮藏前或贮藏期间的梯度降温锻炼处理方式进行龙眼果实采收后的抗褐变冷驯处理。
本对比例中参照《梯度降温对鸭梨采后果肉膜脂过氧化及褐变的影响》(梁丽雅,闫师杰,何庆峰,崔艳.食品科学,2013,Vol.34,No.06,247-252)中公开方案。
结果可见,对比例中报道研究的逐步降温贯穿鸭梨整个贮藏过程,历时1个月,而非贮藏前的降温预处理,结果表明逐步降温的贮藏方式可以降低鸭梨果肉的褐变程度。而本发明中的梯度降温是在果实贮藏前实施的冷驯锻炼过程,时间很短,约3-6小时,之后的贮藏过程维持恒温。因此,这是两个不同的采后处理概念,前者鸭梨降温处理是贮藏过程,后者龙眼是贮前冷却预处理。
对比例2
本对比例参照《麻竹笋冰温保鲜技术研究》(杨曼倩,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重庆:2017.)的方案、《灵武长枣抗冷害凹斑病预冷方法》(李喜宏;赵亚婷;张宇峥;朱刚.CN107242290B)的方案,以及,《苹果冰点温度贮藏品质及质构变化研究》(徐艳艳.福建农林大学专业硕士论文,福州:2014)公开的方案。
以上三篇分别报道了麻竹笋、灵武长枣和苹果冰点贮藏前使用梯度降温的方法进行冷锻炼。本发明与对比例的技术主要存在以下区别:
一是实施目的不同,本发明是为了提高果实贮藏期间的抗褐变能力,对比例是为了避免果实在非适宜低温贮藏期间发生冷害或冻害;
二是技术研发思路不同,本发明采用了远高于5℃低温贮藏的短时间(3-6h)中温处理(15-20℃),达到适当降低果温、消除田间热,同时保护果皮结构与功能的效果,从而延缓并减轻果实贮藏期间的褐变程度;对比例采用了接近冰点贮温的长时间低温处理,其锻炼温度分别是10-0℃和5-0℃的范围,降温过程较长,历时1-3d,使果品获得适应冰温贮藏环境的能力,从而克服非适宜贮藏温度带来的伤害。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选取成熟的龙眼果实,采摘后迅速转至阴凉处散热,并运送至25±1℃环境中进行理穗选果及装箱处理;
(2)将包装好的果箱保持果堆表面敞口状态,进行保湿处理;
(3)将保湿处理后的果箱置于15-20℃环境下进行梯度冷却驯化处理;
(4)梯度冷却驯化处理结束后,在果堆表面覆盖吸水纸,并进行包装,随后进入常规物流贮运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梯度冷却驯化处理步骤包括置于20℃环境下进行冷却1-3h的步骤,以及,转移至15℃环境下继续冷却1-3h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梯度冷却驯化处理步骤为:
常温贮藏果实时,将果箱置于20℃环境下冷却1-3h,再转移至15℃环境下继续冷却1h;
低温贮藏果实时,将果箱置于20℃环境下冷却3h,再转移至15℃环境下继续冷却3h。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所述保湿处理步骤为:
常温贮藏果实时,用清洁干净的自来水,在果堆表层喷雾,浸湿即可,但勿翻动果堆,再用浸透水后手动拧干的湿布,遮盖在果面上;
低温贮藏果实时,仅在果面覆盖一层湿布即可。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还包括在龙眼果实采收前1-3d,使用常规杀菌剂进行树上喷施果穗的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理穗选果步骤为剔除无病、虫、伤、过熟、发育异常等劣质果实,保留长度10-25cm短果枝果实或带枝单果。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装箱步骤为使用塑料筐或者泡沫箱,内衬0.025mm厚度的聚乙烯(PE)袋,袋底先放置1-2张1-3mm厚度的吸水纸,再放置整理好的果实。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梯度冷却驯化处理步骤中,果箱要求分层或品字形堆叠;顺着出风方向,堆垛之间留有风道,以便冷风顺利穿越果箱,保证冷却效果。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所述包装步骤为:常温贮运时,采用常规的泡沫箱加冰的包装方法,密封后进入常温物流过程;低温贮运时,则将原来敞开的袋口密封即可。
CN202111058512.XA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 Pending CN1137679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8512.XA CN113767970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8512.XA CN113767970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7970A true CN113767970A (zh) 2021-12-10

Family

ID=78842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58512.XA Pending CN113767970A (zh) 2021-09-10 2021-09-10 一种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67970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1745A (zh) * 2014-03-20 2014-07-23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控制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的物理处理方法
CN104186648A (zh) * 2014-08-13 2014-12-10 黄汉森 一种龙眼保鲜方法
CN106550979A (zh) * 2016-10-31 2017-04-05 台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新鲜龙眼的保鲜方法
CN107242290A (zh) * 2017-07-18 2017-10-13 宁夏中玺枣业股份有限公司 灵武长枣抗冷害凹斑病预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1745A (zh) * 2014-03-20 2014-07-23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控制采后龙眼果实果肉自溶的物理处理方法
CN104186648A (zh) * 2014-08-13 2014-12-10 黄汉森 一种龙眼保鲜方法
CN106550979A (zh) * 2016-10-31 2017-04-05 台富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新鲜龙眼的保鲜方法
CN107242290A (zh) * 2017-07-18 2017-10-13 宁夏中玺枣业股份有限公司 灵武长枣抗冷害凹斑病预冷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汪文咏主编: "《一流的执行必有一流的制度:最新商场超市管理制度表格流程规范全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626131B (zh) 瑶山雪梨气调保鲜方法
CN103053675B (zh) 一种黄冠梨的贮藏保鲜综合处理方法
CN103609666B (zh) 一种水蜜桃物理贮藏方法
CN102726515B (zh) 一种三华李的保鲜方法
Eltawil et al. Potato storage technology and store design aspects
CN104106623B (zh) 一种彩椒的真空预冷保鲜方法
CN102763713A (zh) 一种莲子保鲜加工及包装工艺
CN112514984A (zh) 适于薄皮葡萄贮运的应激保鲜方法与柔性包装
CN102940025A (zh) 一种大樱桃的复合式辐照保鲜方法
CN103749649A (zh) 一种水蜜桃热处理贮藏保鲜技术
CN101715805A (zh) 基于1-甲基环丙烯处理富士苹果的冷藏方法
CN109527333A (zh) 一种金阳青花椒的保藏工艺
CN113767970A (zh) 一种龙眼果实采收后抗褐变中温冷驯锻炼方法
KR101746080B1 (ko) 호흡성 과일의 예냉 제습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예냉 제습 방법
CN101796978A (zh) 一种五味子鲜果贮藏保鲜方法
Pate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application of precooling of mangoes—an overview
CN105285083A (zh) 一种水蜜桃贮藏保鲜方法
CN101385481B (zh) 一种荔枝保鲜方法
CN212488260U (zh) 甘薯储藏预处理设备
CN213595022U (zh) 一种用于储存大米的绿色气调保鲜装置
CN106922811A (zh) 一种防治草莓果实采后腐烂的保鲜方法及系统
CN207995872U (zh) 一种小白杏预冷装置
CN102669255B (zh) 一种葡萄干的快速干燥加工方法
CN211372883U (zh) 一种风味保鲜冰箱
CN103609665B (zh) 一种红香芋的保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