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9678A - 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59678A CN113759678A CN202110601194.0A CN202110601194A CN113759678A CN 113759678 A CN113759678 A CN 113759678A CN 202110601194 A CN202110601194 A CN 202110601194A CN 113759678 A CN113759678 A CN 1137596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ding
- image
- sheet
- image forming
- adjust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705 background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0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934 dela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PXFBZOLANLWPMH-UHFFFAOYSA-N 16-Epiaffinine Natural products C1C(C2=CC=CC=C2N2)=C2C(=O)CC2C(=CC)CN(C)C1C2CO PXFBZOLANLWPM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405 data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56 catabol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701 chemical ima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737 colorimetric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731 degrad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40 feeding ope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37 period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 G03G15/2003—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 G03G15/2014—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 G03G15/2039—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fixing, e.g. by using heat using heat using contact heat with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fixing temperatur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62—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copy material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22—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involving the combination of more than one step according to groups G03G13/02 - G03G13/20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16—User-machine interface; Display panels; Control consol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65—Apparatus which relate to the handling of copy material
- G03G15/6555—Handling of sheet copy material taking place in a specific part of the copy material feeding path
- G03G15/6573—Feeding path after the fixing point and up to the discharge tray or the finisher, e.g. special treatment of copy material to compensate for effects from the fix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37—Detecting, i.e. determining the occurrence of a predetermined stat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002—Diagnosis, testing or measuring; Detecting, analysing or monitor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4N1/00026—Methods therefor
- H04N1/00045—Methods therefor using a reference pattern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 e.g. a test char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67—Handling of original or reproduction media, e.g. cutting, separating, stacking
- H04N1/0057—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 H04N1/00588—Conveying sheets before or after scanning to the scanning pos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01—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characteristics of the orig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795—Reading arrangements
- H04N1/00798—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 H04N1/00814—Circuit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thereof, e.g. using a programmed control device or according to a measured quantity according to a detected condition or state of the reading apparatus, e.g. temperature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029—Image density detection
- G03G2215/00033—Image density detection on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0037—Toner image detection
- G03G2215/00042—Optical detection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029—Image density detection
- G03G2215/00067—Image density detection on recording mediu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Col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Facsimiles In General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图像形成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单元,被配置为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和检测图像,其中所述检测图像用于检测要由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的几何特性;定影单元,被配置为将由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形成的图像和检测图像定影在纸张上;读取单元,被配置为读取纸张上的检测图像;基准构件;以及控制器,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读取单元对检测图像的读取结果,调整要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的几何特性;以及控制所述读取单元读取所述基准构件以基于其读取结果执行阴影校正。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诸如打印机、复印机、传真机和多功能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由商用打印机打印的打印物,期望使后表面和前表面两者的打印位置精度稳定。US 7,760,370 B2公开了使打印位置精度稳定的图像形成装置。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为了使打印位置精度稳定,在纸张上打印用作打印位置(形成图像的位置)的标记的调整图像以创建调整图(adjustment chart)。调整图上的调整图像由提供在纸张传送路径中的图像读取传感器读取。图像形成装置通过将调整图像的读取结果反馈到图像形成条件来调整打印位置。
图像读取传感器被校准以便维持检测精度。图像读取传感器的校准被称为“阴影校正(shading correction)”。阴影校正例如在多个纸张上连续形成图像时周期性地执行。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2018-111582公开了用于执行多个图像读取传感器的阴影校正的技术。在没有阴影校正的情况下,不能维持检测精度,因此不能使打印位置精度以高精度稳定。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形成部件,所述图像形成部件被配置为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和检测图像,其中所述检测图像用于检测要由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的几何特性(geometric characteristic);定影部件,所述定影部件被配置为将由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形成的图像和检测图像定影在纸张上;读取部件,所述读取部件被配置为读取在传送纸张的传送方向上经过所述定影部件的下游的读取区域的纸张上的检测图像;基准构件;以及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在同一张纸上形成图像和检测图像;控制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检测图像;基于所述读取部件对检测图像的读取结果,调整要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的几何特性;以及控制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所述基准构件以基于其读取结果执行阴影校正,其中,在形成有图像和检测图像的多个纸张正在经过所述读取区域时执行所述阴影校正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读取部件不读取经过所述读取区域的纸张上的检测图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所述基准构件,同时使所述多个纸张继续经过所述读取区域。
从以下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参考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图像处理系统的配置图。
图2是系统的配置图。
图3是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图。
图4是CIS的说明图。
图5是图示在实时调整模式下传送的纸张的示意图。
图6是图示在中断调整模式下传送的纸张的示意图。
图7是要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信息的说明图。
图8A至图8D是设置画面的说明图。
图9是增益调整的说明图。
图10A和图10B是阴影校正值的说明图。
图11A和图11B是表示图像形成条件的调整处理的流程图。
图12A和图12B是阴影校正和调整图的读取定时(timing)的说明图。
图13是表示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打印处理的流程图。
图14是操作模式的选择画面的说明图。
图15是图示在另一个实施例的中断调整模式下传送的纸张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至少一个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像处理系统>
图1是包括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处理系统的配置图。图像处理系统配备有图像形成装置101和外部控制器102。图像形成装置101例如是多功能装置、多功能外围设备(MFP)等。外部控制器102例如是图像处理控制器、数字前端(DFE)、打印服务器等。
图像形成装置101和外部控制器102经由内部LAN(局域网)105和视频电缆106可通信地连接。外部控制器102经由外部LAN104连接到客户端PC(个人计算机)103。外部控制器102从客户端PC 103获得打印指示(打印作业)。
在客户端PC 103中安装有具有将图像数据转换成可以由外部控制器102处理的打印描述语言的功能的打印机驱动程序。用户可以经由打印机驱动程序通过各种应用发出用于打印的指示。打印机驱动程序基于来自用户的打印作业将图像数据发送到外部控制器102。外部控制器102从客户端PC 103接收包括图像数据的打印作业。外部控制器102对接收的打印指示执行数据分析和光栅化处理,并且指示图像形成装置101执行基于图像数据的图像的打印(图像形成)。
通过连接包括打印装置107的各自具有不同功能的多个设备来配置图像形成装置101。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01可以执行诸如书籍装订的复杂的打印处理。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1包括打印装置107和整理器(finisher)109。打印装置107使用显影剂(例如,调色剂)在从提供在主体的下部中的纸张进给单元进给的纸张上形成图像。打印装置107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图像。在纸张上,形成其中叠加了每种颜色的图像的全色图像。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被从打印装置107传送到整理器109。整理器109装载形成有图像的纸张。
在本实施例的图像处理系统的配置中,外部控制器102连接到图像形成装置101,然而,可以省略外部控制器102。图像形成装置101可以被配置为经由外部LAN 104直接从客户端PC 103获得包括图像数据的打印作业。在这种情况下,由外部控制器102执行的数据分析处理和光栅化处理由图像形成装置101执行。这意味着图像形成装置101和外部控制器102可以被一体地配置。
<系统配置>
图2是用于控制图像处理系统的操作的系统配置图。这里,将描述用于控制图像形成装置101、外部控制器102和客户端PC 103中的每一个的操作的控制器。
打印装置
为了与其它设备通信,打印装置107包括通信接口(I/F)217、LAN I/F 218和视频I/F 220。为了控制打印装置107的操作,打印装置107包括CPU(中央处理单元)222、存储器223、存储装置221、图像读取单元231和图像处理单元232。打印装置107包括曝光单元227、图像形成单元228、定影单元229和纸张进给单元230,以用于形成图像。打印装置107包括各自用于用户接口的操作单元224和显示器225。这些组件经由系统总线233可通信地彼此连接。
通信I/F 217经由通信电缆249连接到整理器109以控制与整理器109的通信。当打印装置107与整理器109协作时,信息和数据经由通信I/F 217被发送和接收。LAN I/F 218经由内部LAN 105连接到外部控制器102以控制与外部控制器102的通信。打印装置107经由LAN I/F 218从外部控制器102接收打印设置和图像数据。视频I/F 220经由视频电缆106连接到外部控制器102以控制与外部控制器102的通信。打印装置107经由视频I/F 220从外部控制器102接收表示要形成的图像的图像数据。
CPU 222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装置221中的计算机程序来全面地控制图像处理和打印。存储器223提供用于CPU 222执行各种处理的工作区域。当执行图像形成处理时,CPU222控制曝光单元227、图像形成单元228、定影单元229和纸张进给单元230。
曝光单元227包括光电导体、对光电导体充电的充电线、以及使通过充电线充电的光电导体曝光以在光电导体上形成静电潜像的光源。光电导体例如是在带状弹性构件的表面上形成有感光层的感光带、或者在滚筒的表面上形成有感光层的感光鼓。此外,可以使用充电辊代替充电线。曝光单元227利用充电线将光电导体的表面充电至均一的负电位。曝光单元227基于图像数据从光源输出激光。激光扫描光电导体的均一带电表面。因此,在光电导体上,照射激光束的位置处的电位变化以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四种颜色对应地提供四个光电导体。在四个光电导体上形成与不同颜色的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
图像形成单元228将在光电导体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纸张上。图像形成单元228包括显影剂、转印单元、调色剂补给单元等。显影剂通过将从显影滚筒提供的带负电的调色剂附着到形成在光电导体的表面上的静电潜像来形成调色剂图像。与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的四种颜色对应地,提供四种显影剂。显影剂利用对应颜色的调色剂使光电导体上的静电潜像可视化。
提供在转印单元中的中间转印带将调色剂图像从光电导体转印在中间转印带上。在与光电导体相对的位置处,其中中间转印带在之间,提供一次转印辊。通过向一次转印辊施加正电位,从四个光电导体中的每一个,调色剂图像被叠加并且转印在中间转印带上。作为结果,在中间转印带上形成全色调色剂图像。在中间转印带上形成的调色剂图像通过稍后描述的二次转印辊被转印到纸张。通过向二次转印辊施加正电位,全色调色剂图像从中间转印带被转印到纸张。
定影单元229将转印的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张上。定影单元229包括加热器和辊对。定影单元229通过加热器和辊对对纸张上的调色剂图像加热和加压,以将其熔化并且定影在纸张上。由此在纸张上形成图像。为了控制纸张的进给操作,纸张进给单元230在其进给路径中被提供辊(诸如进给辊)和各种传感器。
图像读取单元231基于来自CPU 222的指示读取在传送的纸张上形成的图像。当调整图像形成条件时,例如,CPU 222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31读取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形成条件的调整图像。操作单元224是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指示和各种设置的输入的输入设备。操作单元224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输入键或触摸面板。显示器225是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01的设置信息和打印作业的处理状态(状态信息)等的输出设备。
整理器
整理器109对例如从打印装置107输出的打印材料执行装订处理。整理器109包括通信I/F 241、CPU 242、存储器243和纸张排出控制单元244。这些组件经由系统总线245可通信地彼此连接。通信I/F 241经由通信电缆249连接到打印装置107并且控制与打印装置107的通信。当整理器109和打印装置107彼此协作地操作时,信息和数据经由通信I/F 241被发送和接收。CPU 242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43中的控制程序并且执行纸张排出所必要的各种控制。存储器243存储控制程序。存储器243还提供用于CPU 242执行各种处理的工作区域。纸张排出控制单元244基于来自CPU 242的指示将传送的纸张排出到堆叠托盘332。
外部控制器
外部控制器102包括LAN I/F 213、LAN I/F 214和视频I/F 215以便与其它设备通信。外部控制器102包括CPU 208、存储器209和存储装置210以控制外部控制器102的操作。外部控制器102包括键盘211和显示器212,作为用户接口。这些组件经由系统总线216可通信地彼此连接。
LAN I/F 213经由外部LAN 104连接到客户端PC 103并且控制与客户端PC 103的通信。外部控制器102经由LAN I/F 213从客户端PC 103获得打印作业。LAN I/F 214经由内部LAN 105连接到打印装置107并且控制与打印装置107的通信。外部控制器102经由LAN I/F 214将打印数据或图像数据发送到打印装置107。视频I/F215经由视频电缆106连接到打印装置107以控制与打印装置107的通信。外部控制器102经由视频I/F 215将图像数据发送到打印装置107。
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装置210中的计算机程序,CPU 208全面地执行诸如接收从客户端PC 103获得的图像数据、RIP处理、以及将图像数据发送到图像形成装置101的处理。存储器209提供用于CPU 208执行各种处理的工作区域。键盘211是接收来自用户的操作指示和各种设置的输入的输入设备。显示器212是将外部控制器102的执行应用的信息显示为静止图像或移动图像的输出设备。
客户端PC
客户端PC 103包括CPU 201、存储器202、存储装置203、键盘204、显示器205和LANI/F 206。这些组件经由系统总线207可通信地彼此连接。
通过执行存储在存储装置203中的计算机程序,CPU 201控制客户端PC 103的操作。在本实施例中,CPU 201生成图像数据并且发送打印作业。存储器202提供用于CPU 201执行各种处理的工作区域。键盘204和显示器205是用户接口。键盘204是接收来自用户的指示的输入设备。显示器205是将诸如客户端PC 103的执行应用的信息显示为静止图像或移动图像的输出设备。LAN I/F 206经由外部LAN 104连接到外部控制器102以控制与外部控制器102的通信。客户端PC 103通过LAN I/F 206将打印作业发送到外部控制器102。
外部控制器102和图像形成装置101通过内部LAN 105和视频电缆106连接。然而,可以使用其它配置,只要可以发送和接收打印所必要的数据即可,例如,这些设备可以仅经由视频电缆连接。存储器202、存储器209、存储器223和存储器243中的每一个可以分别是用于保持数据或程序的存储设备。对于这些存储器,可以使用易失性RAM(随机存取存储器)、非易失性ROM(只读存储器)、存储设备、USB(通用串行总线)存储器等。
<图像形成装置的配置>
图3是图像形成装置101的配置图。显示器225提供在打印装置107的上部。显示器225显示图像形成装置101的打印状态和设置的信息。由打印装置107形成有图像的纸张被传送到提供在后续级中的整理器109。
打印装置107包括多个纸张进给台301、302和传送路径303作为纸张进给单元230。可以在纸张进给台301和302中的每一个中容纳不同类型的纸张。对于容纳在纸张进给台301和302中的每一个中的纸张,最上面的纸张被分离并且进给到传送路径303。打印装置107包括用于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304、305、306和307作为曝光单元227。打印装置107形成彩色图像。因此,图像形成单元304形成黑色(K)图像(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单元305形成青色(C)的图像(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单元306形成品红色(M)图像(调色剂图像)。图像形成单元307形成黄色(Y)图像(调色剂图像)。
打印装置107包括二次转印辊309以及调色剂图像从图像形成单元304、305、306和307中的每一个被转印在上面的中间转印带308作为图像形成单元228。中间转印带308在图3中顺时针旋转,并且图像被图像形成单元307、图像形成单元306、图像形成单元305和图像形成单元304依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308上。作为结果,全色调色剂图像形成在中间转印带308上。中间转印带308旋转以将调色剂图像传送到二次转印辊309。纸张与调色剂图像被传送到二次转印辊309的定时同步地向二次转印辊309传送。二次转印辊309将中间转印带308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在传送的纸张上。
打印装置107包括第一定影设备311和第二定影设备318作为定影单元229。第一定影设备311和第二定影设备318具有相同的配置,并且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纸张上。出于这个目的,第一定影设备311和第二定影设备318中的每一个具有压力辊和热辊。纸张通过在压力辊和热辊之间经过而被加热和加压,由此调色剂图像被熔化和夹压。纸张在由第二定影设备318处理之后被传送到传送路径314。第二定影设备318被布置在纸张传送方向上第一定影设备311的下游。第二定影设备318用于向由第一定影设备311定影的纸张上的图像添加光泽并且用于改善定影特性。因此,取决于纸张的类型和/或图像形成处理的内容,可以省略第二定影设备318。提供传送路径312以便在不经过第二定影设备318的情况下传送由第一定影设备311定影的纸张。
传送路径315和反转路径316被布置在传送路径314和传送路径312合并的点的下游侧。当指示双面打印时,纸张被传送到反转路径316。传送到反转路径316的纸张在其传送方向在反转路径316中反转之后,被传送到双面传送路径317。在经过反转路径316和双面传送路径317之后,纸张的形成有图像的表面(第一表面)被反转。纸张经由双面传送路径317被传送到传送路径303,并且通过二次转印辊309和定影单元229在作为与第一表面相对的表面的第二表面上形成图像。
在单面打印的情况下,或者在双面打印中两面已形成图像的情况下,纸张被传送到传送路径315。传送路径323被布置在纸张传送方向上传送路径315的下游侧。
作为图像读取单元231的CIS(接触式图像传感器)321和322被布置在传送路径323上以便彼此面对,其中传送路径323在之间。图4是CIS 321和322的说明图。CIS 321是光学传感器,其读取已被双面打印并且沿着传送路径323传送的纸张的上表面(第二表面)的图像。CIS 322是光学传感器,其读取已被双面打印并且沿着传送路径323传送的纸张的下表面(第一表面)的图像。
CIS 321包括作为光源的LED(发光二极管)350、作为光接收单元的读取传感器351、以及白色基准板352。当沿着传送路径323传送的纸张到达读取位置(读取区域)时,LED350利用光照射纸张的上表面。读取传感器351包括在与纸张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有多个光接收元件(光电转换元件)的线传感器(line sensor)。因此,与纸张传送方向正交的方向是CIS 321的主扫描方向。读取传感器351接收由纸张反射的光。读取传感器351的多个光接收元件基于接收的反射光的强度输出输出值(电信号)。从多个光接收元件输出的输出值(电信号)被发送到CPU 222。以这种方式,读取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
白色基准板352是在执行CIS 321的阴影校正时使用的校准构件(基准构件)。对于白色基准板352,执行比色分析的部分具有预定的浓度(颜色)。当执行阴影校正时,LED 350和读取传感器351移动到可以执行白色基准板352的读取的位置。替代地,在执行阴影校正时,白色基准板352被移动到LED 350和读取传感器351的读取位置。基于白色基准板352的读取结果执行CIS 321的阴影校正。因此,CIS 321在阴影校正时不能读取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
CIS 322像CIS 321一样包括LED 353、读取传感器354、以及白色基准板355。CIS322以与CIS 321相同的方式操作,以在沿着传送路径323传送的纸张到达读取位置时读取在纸张的下表面上形成的图像。图像读取单元231可以由CCD传感器或CMOS传感器以及由CIS 321和CIS 322来实现。
在本实施例的打印装置107中,用于调整图像形成条件的调整图像(检测图像)可以形成在纸张的两面。在下文中,形成有调整图像的纸张被称为“调整图”。打印装置107在纸张上打印调整图像以生成调整图,并且由CIS 321和CIS 322读取调整图像。由CIS 321和CIS 322读取的调整图的图像被存储在存储器223中。CPU 222参考存储器223以分析由CIS321和CIS 322读取的读取图像,并且将分析的结果反馈到图像形成条件以调整图像形成条件。
例如,当打印装置107中的温度升高时,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的几何特性与当打印装置107中的温度相对低时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相比改变。这里,图像的几何特性例如是直角度、图像相对于纸张的打印位置等。打印装置107生成调整图并且基于CIS 321和CIS 322的读取结果检测几何特性。CPU 222对图像数据执行仿射变换,使得上述检测的几何特性变为理想的几何特性。打印装置107可以通过基于由CPU 222转换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来控制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的几何特性。作为结果,打印装置107可以抑制由于图像形成装置101中的温度的波动而导致的图像的几何特性的波动。
调整图中形成的调整图像(检测图像)可以是用于检测几何特性的图像。然而,调整图像可以是用于检测图像浓度的图像或用于检测颜色对准不良的图像。当形成用于检测图像浓度的调整图像时,CPU222基于CIS 321(或CIS 322)的读取结果生成用于抑制图像浓度的波动的图像形成条件。打印装置107的图像浓度通过由CPU 222基于图像形成条件控制曝光单元227的光源的强度被调整为理想的图像浓度。替代地,CPU 222基于CIS 321(或CIS322)的读取结果生成用于抑制图像浓度的波动的一维色调校正表。CPU 222基于色调校正表转换图像数据。打印装置107基于由CPU 222转换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使得打印装置107的图像浓度被调整为理想的图像浓度。
此外,在形成用于检测颜色对准不良的调整图像的情况下,CPU222基于CIS 321(或CIS 322)的读取结果检测颜色对准不良。CPU 222基于检测的颜色对准不良通过控制由曝光单元227在光电导体上形成的图像的位置来校正颜色对准不良。
调整图像的格式可以是其中它作为调整图被打印在与形成有用户图像的纸张不同的纸张上、或者其中调整图被打印在形成有用户图像的相同纸张上的格式中的任何一个。当它作为调整图打印时,CPU222基于接收的图像数据,每当打印的数量达到预定数量N时,生成其中调整图被插入在第N页的用户图像与第(N+1)页的用户图像之间的图像数据。当调整图像被形成在与用户图像相同的张纸上时,优选的是在要被裁切的纸张的区域中形成调整图像。这是因为调整图像被裁切以从打印物移除。这里,用户图像是包括在从客户端PC 103传输的图像数据中的图像。
基于实时调整模式和中断调整模式控制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1。实时调整模式是调整图像被打印在与用户图像相同的张纸上的模式,并且中断调整模式是对于每个预定数量的纸张打印调整图的模式。在下文中,对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1形成用于检测几何特性的调整图像的情况进行描述。用户可以通过使用打印装置107的操作单元224来设置是否要校正几何特性。此外,当执行几何特性的校正时,用户从实时调整模式和中断调整模式选择调整模式。用于选择调整模式的配置不限于使用操作单元224的配置。例如,可以以用户使用客户端PC 103选择调整模式的配置执行调整模式的选择。
在本实施例的实时调整模式下,对于每页打印调整图像。图5是图示在实时调整模式下传送的纸张的示意图,并且图示了在实时调整模式下每页打印调整图像的状态。CIS321和CIS 322被提供在传送路径中,并且其中每一个被打印调整图像的纸张从最左边的纸张到最右边的纸张顺次地经过传送路径323。如图5中所示,调整图像具有在纸张的四个角处形成的v形标记。用户图像也形成在打印有调整图像的纸张上。形成有调整图像和用户图像两者的纸张被排出到堆叠托盘332。
在本实施例的中断调整模式下,每当形成预定数量的用户图像时插入调整图。例如,调整图被插入在形成有第N页的用户图像的纸张与形成有第(N+1)页的用户图像的纸张之间。图6是图示在中断调整模式下传送的纸张的示意图。在中断调整模式下,每预定数量的纸张打印调整图。与图5的示意图类似,在图6的示意图中,CIS321和CIS 322被提供在传送路径中,并且纸张从最左边的纸张到最右边的纸张顺次地经过传送路径323。如图6中所示,调整图具有在纸张的四个角处形成的v形标记。这里,用户图像没有形成在调整图中。在中断调整模式下,调整图被排出到除了形成有用户图像的纸张被排出到的托盘以外的托盘。在本实施例中,形成有用户图像的纸张被排出到堆叠托盘332,并且调整图被排出到排出托盘328。
如上所述,调整图被分离以便不与对应于打印作业的打印物混合。因此,打印装置107包括挡板324、排出路径326、传送传感器327和排出托盘328。其图像(调整图像)已被CIS321和CIS 322读取的调整图通过挡板324被传送到排出路径326。传送到排出路径326的纸张被排出到排出托盘328。
在纸张不是调整图的情况下,纸张通过挡板324被从传送路径323传送到下游传送路径325。传送到下游传送路径325的纸张被递送到整理器109。在打印装置107从整理器109接收到发生传送阻塞的通知的情况下,打印装置107将挡板324切换到排出路径326侧,而不管纸张是否是调整图。因此,打印装置中的所有纸张(残留纸张)被排出到排出托盘328。通过将残留纸张排出到排出托盘328,减轻了用户的阻塞处理的负担。
在整理器109上,可以堆叠从打印装置107递送的纸张。整理器109包括传送路径331和用于堆叠纸张的堆叠托盘332。在传送路径331中提供传送传感器333、334、335和336。从打印装置107传送的纸张经由传送路径331被堆叠在堆叠托盘332上。传送传感器333、334、335和336检测纸张是否已经过传送路径331。在甚至从开始传送纸张起经过预定时间之后,传送传感器333、334、335和336仍没有检测到纸张在传送方向上的前边缘或后边缘的情况下,CPU 242确定在整理器109中已发生传送阻塞(传送故障)。在这种情况下,CPU 242通知打印装置107已发生传送阻塞。
图7是存储在打印装置107的存储器223中的信息的说明图。用于阴影校正和几何特性的校正的信息被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用于阴影校正的信息是从白色基准板352、355的读取结果获得的校正系数(阴影校正值)。用于调整图像位置的信息是从调整图的读取结果获得的用于前表面的调整块位置(前)和用于后表面的调整块位置(后)。除此之外,存储器223存储用于调整几何特性的校正值。用于调整几何特性的校正值包括头端位置校正、左端位置校正、主扫描方向倍率等。当通过打印装置107形成图像时,使用用于调整几何特性的校正值。
另外,存储器223存储在中断调整模式下生成调整图的间隔(调整图插入间隔)。每当打印纸张的数量达到预定数量时生成调整图。即,每当打印预定数量的纸张时更新用于在中断调整模式下调整几何特性的校正值。可以基于来自用户的纸张的数量的指示信息改变纸张的预定数量。纸张的数量的指示信息例如是大于0的整数。基于纸张的数量的指示信息设置打印位置调整间隔。
图8A至图8D是用于设置用于在中断调整模式下生成调整图的间隔的设置画面的说明图。CPU 222在显示器225上显示设置画面。调整图在调整模式下生成。调整模式由用户使用操作单元224设置。
图8A表示初始画面。当用户在初始画面中选择软键“应用模式”时,CPU 222在显示器225上显示如图8B中所示的应用模式选择画面。当用户在应用模式选择画面中选择软键“调整”时,CPU 222在显示器225上显示如图8C中所示的调整模式选择画面。通过选择软键“调整”,打印装置107将在调整模式下操作。当用户在应用模式选择画面中选择软键“关闭”时,CPU 222在显示器225上显示初始画面。
当用户在选择画面中选择软键“实时”时,实时调整模式被选择。CPU 222向外部控制器102通知设置的内容。当指示打印装置107根据打印作业形成图像时,外部控制器102通知调整图像要被打印在页边空白区域中。
当用户从调整模式选择画面选择软键“预定间隔”时,CPU 222在显示器225上显示图8D的插入间隔设置画面。当用户在应用模式选择画面中选择软键“返回”时,CPU 222在显示器225上显示调整模式选择画面。
当用户在插入间隔设置画面上使用数字小键盘输入插入间隔纸张数量并且选择软键“OK”时,CPU 222设置调整图的插入间隔纸张数量。当软键“OK”被选择时,CPU 222将通过插入间隔设置画面输入的插入间隔纸张数量存储在存储器223中。当用户从插入间隔设置画面选择软键“返回”时,CPU 222在显示器225上显示调整模式选择画面。
CPU 222向外部控制器102通知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插入间隔纸张数量。外部控制器102将通知的插入间隔纸张数量存储在存储器209中。当已打印插入间隔纸张数量时,外部控制器102指示打印装置107生成调整图。例如,在插入间隔设置画面中输入“200”张并且选择“OK”的情况下,每当打印200张时,从外部控制器102向打印装置107输入打印调整图的指示。当打印作业指示打印1000张时,打印装置107在页面200与201之间、页面400与401之间、页面600与601之间、以及页面800与801之间生成调整图。
如上所述,设置与生成调整图的定时对应的预定数量(插入间隔纸张数量)。上面已描述了通过打印装置107设置插入间隔纸张数量的示例。然而,可以通过外部控制器102或客户端PC 103设置插入间隔纸张数量。当使用外部控制器102时,在显示器212上显示图8A至图8D中所示的每个画面。当使用客户端PC 103时,在显示器205上显示图8A至图8D的每个画面。插入间隔纸张数量从客户端PC 103通知给外部控制器102。
<阴影校正>
对于CIS 321和CIS 322,执行包括阴影校正的初始调整。这里,将描述CIS 321的初始调整,然而,CIS 322的初始调整也以相同的方式执行。
当CPU 222开始初始调整时,通过CIS驱动马达(未示出)在白色基准板352正上方移动LED 350和读取传感器351。在下文中,白色基准板352正上方的位置被称为阴影读取位置。当LED 350和读取传感器351的移动完成时,CPU 222接通LED 350,读取白色基准板352的图像,并且根据其读取结果计算CIS 321的增益调整值。在阴影读取位置处读取白色基准板352之后,CPU 222通过CIS驱动马达(未示出)将LED 350和读取传感器351移动到图4中所示的图读取位置。
图9是增益调整的说明图。横轴表示对于一行按主扫描方向读取白色基准板352的图像时的每个像素的位置。纵轴表示每个像素位置处的读取结果(亮度值)。点线A示出了在启动时以初始设置读取白色基准板352时的亮度值的特性。“Tgt0”表示“白色”的明亮度值的最大值。
由于LED 350和读取传感器351的光分配特性,初始设置下的白色基准板352的读取结果(亮度值)的最大值与预期的“白色”明亮度值Tgt0不匹配。读取结果被图像处理单元232中的放大器电路均一地放大,使得读取结果的明亮度值的最大值与Tgt0匹配。这个放大因数是增益调整值。实线B示出了通过增益调整值调整之后的一行的亮度值的特性。CPU222计算增益调整值,在图像处理单元232中设置计算的增益调整值,并且将其反映在后续的读取处理中。
如图9中所示,即使白色基准板352在整个表面上具有均一的颜色,作为其读取结果的读取的亮度值的特性也根据主扫描方向的像素位置而变化。为了校正该变化,执行阴影校正。在图像处理单元232中设置增益调整值之后,CPU 222再次通过CIS 321读取白色基准板352的图像以基于读取结果生成阴影校正值。
图10A和图10B是阴影校正值的说明图。图10A中的实线示出了增益调整之后的一行的亮度值的特性。横轴表示主扫描方向的像素位置。纵轴表示每个像素位置的明亮度值。优选地,具有均一浓度的白色基准板352的读取结果(亮度值)具有均一的“白色”亮度值。表示“白色”的明亮度是目标值Tgt。目标值Tgt的值大于明亮度值的最大值Tgt0,并且根据要执行的作业的内容先前确定。
如图10A中的箭头所示,CPU 222对于主扫描方向上的每个像素计算阴影校正值,使得一行的明亮度值在每个像素位置处变为目标值Tgt。每个像素位置处的箭头的长度与阴影校正值对应。通过图像处理单元232对于主扫描方向的每个像素位置在存储器223中存储计算的阴影校正值。图10B示出了主扫描方向的每个像素的阴影校正值。当CIS 321读取图像时,对应像素位置的阴影校正值反映(即,执行阴影校正)在每个像素的读取结果中。因此,允许CPU 222抑制LED 350和读取传感器351的像素(光接收元件)之间的变化,从而获得均一的读取结果。在阴影校正之后,CPU 222可以将阴影校正之后的图像的读取结果存储在存储器223中。
有必要每当经过CIS 321和CIS 322的读取位置的纸张的数量达到预定数量时执行阴影校正。在本实施例中,每100张执行阴影校正,然而,可以任意设置纸张的预定数量。预定数量是经过CIS 321和CIS 322的读取位置的纸张的数量,而不管CIS 321和CIS 322是否读取纸张的图像。当已传送一百(100)张时,CPU 222执行CIS321和CIS 322的阴影校正。每当LED 350的累积点亮时间达到预定时间时可以执行阴影校正。替代地,CIS 321可以被提供温度传感器,以在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的变化等于或大于预定温度时执行阴影校正。由于LED 350和读取传感器351在白色基准板352正上方移动,因此即使在传送纸张期间也可以执行CIS 321的阴影校正。类似地,CIS 322的阴影校正也可以在传送纸张期间执行。
<阴影校正时的图像形成条件的调整>
图11A和图11B是表示阴影校正时通过调整图的图像的流程图。
图11A是一页的图像形成处理的流程图。CPU 222从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调整图的读取结果计算图像形成条件的调整值。然后,CPU 222将调整值存储在存储器223中。图像形成条件的调整值例如是检测的几何特性与理想的几何特性之间的差。CPU 222基于调整图的读取结果计算调整值以将其存储在存储器223中(步骤S1001)。CPU 222基于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调整值对图像数据执行仿射变换,并且基于变换后的图像数据在纸张上打印图像(步骤S1002)。在实时调整模式下,CPU 222在每一页上形成用户图像和调整图像。在中断调整模式下,CPU 222在纸张上打印与打印作业对应的用户图像。在与调整图插入间隔对应的预定数量的纸张上打印用户图像之后,CPU 222在纸张上打印调整图像。通过在纸张上打印调整图像,可以生成调整图。
图11B是表示调整图的读取处理的流程图。每当打印100页的图像时执行本实施例的阴影校正。CPU 222通过图像读取单元231(CIS 321、322)读取调整图像(步骤S2001)。CPU222将表示已经过CIS 321和CIS 322的读取位置的纸张的数量的校正计数器cnt递增1(步骤S2002)。
CPU 222确定在读取调整图像时是否已执行阴影校正(步骤S2003)。当尚未执行阴影校正时(步骤S2003:否),CPU 222利用通过执行S2001获得的读取结果更新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调整图像的读取结果(步骤S2004)。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调整图像的读取结果在计算调整值时使用。当已执行阴影校正时(步骤S2003:是),CPU 222不更新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调整图像的读取结果。由于在执行阴影校正时不能读取调整图像,因此CPU 222不能更新读取结果。
然后,CPU 222基于校正计数器cnt确定是否要执行阴影校正。CPU 222根据校正计数器cnt是否大于预定阈值cnt_th确定是否要执行阴影校正(步骤S2005)。如上所述,每当经过CIS 321和CIS322的读取位置的纸张的数量达到预定数量时执行阴影校正。这个预定数量为阈值cnt_th,并且在本实施例中为“100”。
当校正计数器cnt等于或小于阈值cnt_th,即,100张或更少时(步骤S2005:否),CPU 222结束处理,不执行阴影校正。当校正计数器cnt大于阈值cnt_th,即,大于100张时(步骤S2005:是),CPU 222开始阴影校正(步骤S2006)。在阴影校正之后,CPU 222结束处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并行执行CIS 321和CIS 322的阴影校正的周期性执行和调整图像的读取处理。因此,可以抑制由阴影校正造成的生产率的下降。在这种情况下,阴影校正时的调整图像不被应用于打印时的调整值,因为调整图像没有被读取。
<第二实施例>
即使在调整图像经过读取位置的情况下,当阴影校正执行定时到来时,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1也不管调整模式如何,都对白色基准板352的读取操作给予优先。因此,即使在中断调整模式下打印中断调整图,也优先进行阴影校正,因此可能跳过调整图的读取。当跳过调整图的读取(即,不执行读取)时,不能以高精度校正图像的几何特性的偏差,直到更新下一个调整值。
因此,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1在中断调整模式下控制调整图经过读取位置的定时以防止由执行阴影校正而造成的调整图的读取的跳过。例如,CPU 222确定是否跳过了调整图的读取。在跳过了调整图的读取的情况下,CPU延迟调整图的形成和打印有调整图的纸张的传送。
在作为图示在实时调整模式下传送的纸张的示意图的图5中,示出了CIS 321的读取操作的开(ON)或关(OFF)以及在读取操作中获得的读取数据的类型。在图5中,即使在阴影校正的执行定时(执行请求)已到来之后,调整图像和用户图像的形成定时也不延迟。如图5中所示,从最左边的页到第三页获得调整图像的读取数据,并且在第四页和第五页的纸张经过读取位置时,不获得调整图像的读取数据。在第四页和第五页的纸张经过读取位置时,获得白色基准板352的读取数据。然后,从第六页的纸张经过读取位置的定时,恢复调整图像的读取数据的获得。
作为图示在中断调整模式下传送的纸张的示意图的图6示出了CIS 321的读取操作的开或关以及在读取操作中获得的读取数据的类型。在图6中,在阴影校正的执行定时(执行请求)已到来之后,调整图没有到达读取位置。这是因为调整图像的形成定时被延迟。此时,尚未开始光电导体上的调整块的形成。此后,CPU 222控制光电导体上的调整块的形成定时,使得在完成白色基准板352的读取之后调整图到达读取位置。如图6中所示,在从最左边的页起的第三页经过读取位置的时间直到调整图经过读取位置的时段中获得白色基准板352的读取数据,并且在CIS 321已转变到它可以读取图的状态之后,调整图经过读取位置。由于白色基准板352的读取和调整图的读取顺次地执行,因此没有跳过调整图的读取。
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1,在实时调整模式下通过执行阴影校正也可以抑制生产率的下降。在中断调整模式下,可以防止跳过几何特性的检测。在实时调整模式下,从读取白色基准板352的完成到调整图像的下一次读取的时间短。因此,即使调整值的更新被读取白色基准板352而延迟,该延迟对几何特性的偏差的影响也小。在中断调整模式下通过优先进行白色基准板352的读取,直到调整图像的下一次读取的时段增加。在由于读取白色基准板352而没有更新调整值的情况下,没有抑制几何特性的偏差。因此,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1在中断调整模式下延迟调整图的形成,以抑制由跳过调整图的读取而造成的图像质量的下降。
<第三实施例>
每当预定数量的纸张经过CIS 321和CIS 322的读取位置时、或者每当LED 350的累积点亮时间达到预定时间时,执行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阴影校正。因此,在中断调整模式下,在调整图没有经过读取位置的时段期间阴影校正可以被执行多次。如上所述,当跳过调整图的读取时,图像的几何特性的偏差不能以高精度被校正,直到下一个调整值被更新。此外,在中断调整模式下,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生产率下降。
因此,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1在中断调整模式下控制调整图经过读取位置的定时使得在阴影校正时不跳过调整图的读取。此外,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1在中断调整模式下确定阴影校正的执行定时。图像形成装置100紧接在调整图经过读取位置之前执行阴影校正,使得这个执行定时和调整图经过读取位置的定时不匹配。
这里,在实时调整模式下,如第二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1中传送的纸张那样传送纸张。因此,省略对第三实施例的实时调整模式下传送的纸张的描述。另一方面,图15是图示在中断调整模式下传送的纸张的示意图。当在中断调整模式下LED 350的累积点亮时间达到预定时间(例如,2分钟)时,CPU 222确定需要执行阴影校正,并且输出阴影执行请求。然而,即使累积点亮时间达到预定时间,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1也不立即执行阴影校正。在阴影执行请求被输出之后,CPU 222确定传送到读取位置的纸张是否是调整图。即使阴影执行请求被输出,在传送到读取位置的纸张是调整图以外的纸张(形成有用户图像的纸张)的情况下,CPU 222也不执行阴影校正。
当在阴影执行请求已被输出的情况下确定传送到读取位置的纸张是调整图时,CPU 222延迟调整图像的形成定时以使紧接在调整图之前的纸张与调整图之间的纸张到纸张间隔变宽。此时,尚未开始光电导体上的调整块的形成。然后,CPU 222控制光电导体上的调整块的形成定时,使得在白色基准板352的读取完成之后调整图到达读取位置。如图15中所示,在从左端起的第四页经过读取位置的时间直到调整图经过读取位置的时段中获得白色基准板352的读取数据。在CIS 321已转变到它可以读取调整图的状态之后,调整图经过读取位置。由于白色基准板352的读取和调整图的读取顺次地执行,因此没有跳过调整图的读取。此外,在已输出阴影校正执行请求的状态下,紧接在调整图经过读取位置的定时之前执行阴影校正。因此,可以抑制由于过度执行阴影校正而导致的图像形成装置101的生产率的下降。
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1,在实时调整模式下,通过执行阴影校正也可以抑制生产率的下降,并且在中断调整模式下,可以抑制跳过图像的几何特性的检测。此外,在中断调整模式下,可以抑制阴影校正的过度执行。在实时调整模式下,在完成白色基准板352的读取之后直到调整图像的下一次读取的时段短。因此,即使调整值的更新被读取白色基准板352而延迟,该延迟对几何特性的偏差的影响也小。在中断调整模式下通过优先进行白色基准板352的读取,直到调整图像的下一次读取的时间增加。在由于读取白色基准板352而没有更新调整值的情况下,没有抑制几何特性的偏差。因此,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101在中断调整模式下延迟调整图的形成,以抑制由跳过调整图的读取而造成的图像质量的下降。
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装置具有以下配置:在执行阴影校正的情况下的配置,形成有用户图像的预定数量的纸张中的最后一个纸张与调整图之间的距离增加。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控制调整图与紧接其之前的纸张之间的距离的配置。例如,本公开包括以下配置:调整图与调整图之前两张纸的纸张之间的距离增加。纸张的数量不限于两张,即,可以适当地确定该数量。无论纸张的数量如何,都需要当调整图经过读取位置时由CIS 321和CIS322读取调整图的配置。
<修改示例>
在下文中,针对基于CIS 321和CIS 322对调整图的读取结果将图像位置的精度维持在某一水平以上的同时抑制生产率的下降的处理进行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图像形成装置101在两个操作模式(即,优先维持图像质量的图像质量优先模式和优先生产率的生产率优先模式)下进行操作。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优先进行CIS 321和CIS322对调整图的读取,并且调整图的生成和读取等待,直到阴影校正完成。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下,如图11B中所示,在调整图的读取期间执行阴影校正。根据调整图的生成和读取频率切换图像质量优先模式和生产率优先模式。由于在图11B中示出了生产率优先模式,因此将省略其描述。
<操作模式的切换>
当调整图的插入间隔纸张数量大于预定阈值(例如,50张)时,读取调整图的频率变低。在这种情况下,操作模式被设置为图像质量优先模式,在该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延迟调整图的读取直到阴影校正完成,以可靠地读取调整图。
当调整图的插入间隔短于阈值时,调整图的读取频率变高。由此,可以进一步抑制由打印装置107形成的图像的打印位置的波动。在这种情况下,操作模式被设置为生产率优先模式,在该生产率优先模式下,阴影校正和调整图的读取并行地执行。
<阴影校正和调整图像的读取定时>
图12A和图12B是每个操作模式的调整图的读取定时和阴影校正的说明图。图12A图示了生产率优先模式下的调整图的读取定时和阴影校正。图12A图示了第一纸张到第六纸张经过CIS 321的读取位置的定时、在第十纸张到第十六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定时、以及调整图的读取结果被更新的定时。图12B图示了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时的阴影校正和调整图的读取定时。图12B图示了第一纸张到第六纸张经过CIS 321的读取位置的定时、在第十纸张到第十五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定时、以及调整图的读取结果被更新的定时。
在图12A的情况下,紧接在读取第二纸张(调整图)的后端之后开始阴影校正。与阴影校正并行地,调整图通过CIS 321和CIS322的读取位置。打印装置107的CPU 222不将阴影校正期间的调整图的读取结果应用于图像形成条件的调整。具体地,第三纸张(调整图)是在阴影校正期间经过读取位置的纸张,并且不对作为在第三纸张的后端已经过读取位置之后开始图像形成的纸张的第十三纸张至第十五纸张执行图像形成位置的调整。这是因为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读取结果没有被第三纸张至第五纸张(调整图)的读取结果更新。
当不受阴影校正影响的诸如第六纸张(调整图)的纸张的读取完成时,存储器223的读取结果被更新。因此,根据读取结果调整第十六纸张以及后续纸张的图像形成位置。
在图12B的情况下,紧接在读取第二纸张(调整图)的后端之后开始阴影校正。打印装置107在执行阴影校正的定时不读取调整图或通过打印作业打印图像。由于在阴影校正期间没有读取调整图,因此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读取结果没有被更新。当在阴影校正之后读取调整图(第三纸张)时,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读取结果被更新。因此,对于第十二纸张,形成根据最新的调整图的读取结果调整其图像形成位置的图像。因此,即使在阴影校正的定时和调整图的读取定时相同的情况下,通过延迟调整图的读取定时也维持图像质量。
图13是表示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的打印处理的流程图。如上所述,在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下,调整图的读取和通过打印作业的图像的打印等待,直到阴影校正完成。
CPU 222确定阴影校正是否紧接在打印之前被执行(步骤S3001)。当阴影校正紧接在打印之前被执行时(步骤S3001:是),CPU 222确定从紧接的前一纸张上的图像形成完成的定时起是否已经过阴影校正所需的时间(步骤S3002)。如果尚未经过阴影校正所需的时间(步骤S3002:否),那么CPU 222等待直到经过阴影校正所需的时间。即,CPU 222等待直到阴影校正完成。
在已经过阴影校正所需的时间的情况下(步骤S3002:是),CPU 222基于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调整图的读取结果计算图像位置调整值(步骤S3003)。读取结果是在阴影校正之后从调整图读取的结果。当阴影校正不紧接在打印之前被执行时(步骤S3001:否),CPU222基于存储在存储器223中的调整图的读取结果计算图像位置调整值,而不等待阴影校正的完成(步骤S3003)。CPU 222根据计算的图像位置调整值执行打印(步骤S3004)。因此,完成了图像质量优先模式时的打印处理。
除了基于插入间隔纸张数量和阈值的切换之外,还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切换操作模式。图14是操作模式的选择画面的说明图。CPU222在显示器225上显示这样的选择画面。用户根据显示器225的选择画面通过操作单元224选择操作模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切换操作模式。
如上所述,通过在生产率优先模式与图像质量优先模式之间进行切换,可以在通过CIS 321和CIS 322的读取结果将图像位置的调整精度维持在某一水平以上的同时抑制生产率的下降。根据本公开,可以在抑制生产率的下降的同时执行阴影校正。
虽然已参考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要理解的是,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要被赋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样的修改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本申请要求2020年6月5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No.2020-098511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特此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Claims (14)
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件,所述图像形成部件被配置为在纸张上形成图像和检测图像,其中所述检测图像用于检测要由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的几何特性;
定影部件,所述定影部件被配置为将由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形成的图像和检测图像定影在纸张上;
读取部件,所述读取部件被配置为读取在传送纸张的传送方向上经过所述定影部件的下游的读取区域的纸张上的检测图像;
基准构件;以及
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
控制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在同一张纸上形成图像和检测图像;
控制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检测图像;
基于所述读取部件对检测图像的读取结果,调整要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的几何特性;以及
控制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所述基准构件以基于其读取结果执行阴影校正,
其中,在形成有图像和检测图像的多个纸张正在经过所述读取区域时执行所述阴影校正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读取部件不读取经过所述读取区域的纸张上的检测图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所述基准构件,同时使所述多个纸张继续经过所述读取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在所述读取部件读取经过所述读取区域的纸张上的检测图像的情况下,所述读取部件与所述基准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被控制为处于第一位置关系;并且
其中,在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所述基准构件的情况下,所述读取部件与所述基准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被控制为处于与所述第一位置关系不同的第二位置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所述读取部件包括线感测部件;并且
其中所述线感测部件被配置为:
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述线感测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处读取经过所述读取区域的纸张上的检测图像;以及
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线感测部件在所述第二位置处读取所述基准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所述读取部件被配置为基于经过所述读取区域的纸张的数量控制是否要读取所述基准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所述读取部件包括光源,并且
其中所述读取部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光源的发光时间控制是否要读取所述基准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包括温度感测部件,所述温度感测部件被配置为检测所述读取部件的温度,并且
其中所述读取部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温度感测部件的检测结果控制是否要读取所述基准构件。
7.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件,所述图像形成部件被配置为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定影部件,所述定影部件被配置为将由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形成的图像定影在纸张上;
读取部件,所述读取部件用于读取在传送纸张的传送方向上经过所述定影部件的下游的读取区域的纸张上的检测图像;
基准构件;以及
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
每当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在预定数量的纸张上形成图像时,控制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在另一纸张上形成检测图像;
控制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所述另一纸张上的检测图像;
基于所述读取部件对检测图像的读取结果,调整要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的几何特性;以及
控制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所述基准构件以基于其读取结果执行阴影校正,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另一纸张经过所述读取区域的定时,使得当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所述基准构件时,所述另一纸张不经过所述读取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基于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所述基准构件以便执行所述阴影校正的定时,控制所述预定数量的纸张中的最后一个纸张与所述另一纸张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确定执行所述阴影校正的定时,并且
其中,在确定的定时与所述另一纸张经过所述读取区域的定时匹配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使所述预定数量的张纸中的最后一个纸张与所述另一纸张之间的距离增加。
10.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形成部件,所述图像形成部件被配置为在纸张上形成图像;
定影部件,所述定影部件被配置为将由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形成的图像定影在纸张上;
读取部件,所述读取部件用于读取在传送纸张的传送方向上经过所述定影部件的下游的读取区域的纸张上形成的检测图像;
基准构件;以及
控制部件,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
在第一模式下操作,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在同一张纸上形成图像和检测图像;
在第二模式下操作,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每当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在预定数量的纸张上形成图像时,所述图像形成部件在另一纸张上形成检测图像;
控制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检测图像;
基于所述读取部件对检测图像的读取结果,调整要在纸张上形成的图像的几何特性;以及
控制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所述基准构件以基于其读取结果执行阴影校正,
其中,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执行所述阴影校正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读取部件不读取经过所述读取区域的纸张上的检测图像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所述基准构件,同时使形成有检测图像的多个纸张继续经过所述读取区域;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执行所述阴影校正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另一纸张经过所述读取区域的定时,使得当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所述基准构件时,所述另一纸张不经过所述读取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在所述读取部件读取经过所述读取区域的纸张上的检测图像的情况下,所述读取部件与所述基准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被控制为处于第一位置关系;并且
其中,在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所述基准构件的情况下,所述读取部件与所述基准构件之间的位置关系被控制为处于与所述第一位置关系不同的第二位置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所述读取部件包括线感测部件;并且
其中所述线感测部件被配置为:
移动到第一位置,所述线感测部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处读取经过所述读取区域的纸张上的检测图像;以及
移动到第二位置,所述线感测部件在所述第二位置处读取所述基准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在所述第二模式下,基于所述读取部件读取所述基准构件以执行所述阴影校正的定时,控制所述预定数量的纸张中的最后一个纸张与所述另一纸张之间的距离。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
其中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确定执行所述阴影校正的定时,并且
其中,在所述第二模式下,在确定的定时与所述另一纸张经过所述读取区域的定时匹配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件被配置为使所述预定数量的张纸中的最后一个纸张与所述另一纸张之间的距离增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098511A JP7562299B2 (ja) | 2020-06-05 | 2020-06-05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0-098511 | 2020-06-0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59678A true CN113759678A (zh) | 2021-12-07 |
CN113759678B CN113759678B (zh) | 2024-04-09 |
Family
ID=76269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601194.0A Active CN113759678B (zh) | 2020-06-05 | 2021-05-31 | 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934121B2 (zh) |
EP (1) | EP3919983B1 (zh) |
JP (1) | JP7562299B2 (zh) |
CN (1) | CN11375967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21182064A (ja) * | 2020-05-19 | 2021-11-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EP4435048A1 (en) | 2021-11-26 | 2024-09-25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Particles for specimen examinations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223061A1 (en) * | 2006-03-22 | 2007-09-27 |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unit thereof, and reference member thereof for shading correction |
CN102375362A (zh) * | 2010-08-16 | 2012-03-14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US20180052413A1 (en) * | 2016-08-17 | 2018-02-22 | Konica Minolta, Inc. |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ne correction metho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mputer readable tone correction program, and image density correction method |
US20180084145A1 (en) * | 2016-09-21 | 2018-03-22 | Konica Minolta, Inc. |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reading device |
US20180284677A1 (en) * | 2017-03-29 | 2018-10-04 | Konica Minolta, Inc. |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CN108628121A (zh) * | 2017-03-22 | 2018-10-09 | 株式会社东芝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209672B2 (en) * | 2004-03-05 | 2007-04-24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n image forming method |
JP2005311644A (ja) | 2004-04-21 | 2005-11-04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校正方法及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
JP4438943B2 (ja) | 2004-06-29 | 2010-03-24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位置補正方法、記録媒体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 |
JP4372645B2 (ja) | 2004-08-26 | 2009-11-25 |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4169050B2 (ja) * | 2006-01-05 | 2008-10-22 | コニカミノルタビジネステクノロジーズ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画像形成方法 |
JP4958639B2 (ja) | 2007-05-29 | 2012-06-20 | キヤノン電子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 |
JP2013236167A (ja) * | 2012-05-07 | 2013-11-21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099975B2 (ja) * | 2012-12-28 | 2017-03-22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6148781A (ja) | 2015-02-12 | 2016-08-18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質調整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296018B2 (ja) * | 2015-08-05 | 2018-03-20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
JP6287995B2 (ja) * | 2015-08-06 | 2018-03-07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252577B2 (ja) * | 2015-10-13 | 2017-12-27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
JP6825209B2 (ja) | 2016-02-16 | 2021-02-03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読取装置 |
JP2017183810A (ja) | 2016-03-28 | 2017-10-05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画像記録装置及び画像読取装置の較正方法 |
JP6787050B2 (ja) | 2016-11-02 | 2020-11-18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およ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2018101121A (ja) | 2016-12-22 | 2018-06-28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6885064B2 (ja) | 2017-01-13 | 2021-06-09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搬送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522021B2 (ja) | 2017-02-01 | 2019-05-2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の制御方法 |
US10671005B2 (en) * | 2017-09-08 | 2020-06-02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etect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19101326A (ja) | 2017-12-06 | 2019-06-24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画像形成装置、画像形成方法 |
JP2020048088A (ja) | 2018-09-19 | 2020-03-26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測定装置、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JP7251080B2 (ja) * | 2018-09-19 | 2023-04-04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20061623A (ja) | 2018-10-09 | 2020-04-16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読取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2020
- 2020-06-05 JP JP2020098511A patent/JP7562299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5-27 US US17/331,821 patent/US11934121B2/en active Active
- 2021-05-31 CN CN202110601194.0A patent/CN113759678B/zh active Active
- 2021-06-01 EP EP21177035.9A patent/EP3919983B1/en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1-18 US US18/416,239 patent/US20240152078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70223061A1 (en) * | 2006-03-22 | 2007-09-27 | Canon Denshi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image reading unit thereof, and reference member thereof for shading correction |
CN102375362A (zh) * | 2010-08-16 | 2012-03-14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 |
US20180052413A1 (en) * | 2016-08-17 | 2018-02-22 | Konica Minolta, Inc. | Image forming system,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one correction metho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computer readable tone correction program, and image density correction method |
US20180084145A1 (en) * | 2016-09-21 | 2018-03-22 | Konica Minolta, Inc. | Image forming system and reading device |
CN108628121A (zh) * | 2017-03-22 | 2018-10-09 | 株式会社东芝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系统 |
US20180284677A1 (en) * | 2017-03-29 | 2018-10-04 | Konica Minolta, Inc. |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40152078A1 (en) | 2024-05-09 |
JP2021192077A (ja) | 2021-12-16 |
CN113759678B (zh) | 2024-04-09 |
EP3919983A1 (en) | 2021-12-08 |
EP3919983B1 (en) | 2024-06-19 |
US11934121B2 (en) | 2024-03-19 |
JP7562299B2 (ja) | 2024-10-07 |
US20210382421A1 (en) | 2021-1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40152078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at performs shading correction to maintain print position accuracy | |
JP202202621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EP2299686A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1435685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20230418199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1520538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1704517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1553097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image position adjustment | |
US11470213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11977341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7446909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230418186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7562285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2013703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202693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310410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240323289A1 (e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2310410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20110044712A1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202308450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411061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3095501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3183459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23063010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