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5123A - 一种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55123A
CN113755123A CN202110859251.5A CN202110859251A CN113755123A CN 113755123 A CN113755123 A CN 113755123A CN 202110859251 A CN202110859251 A CN 202110859251A CN 113755123 A CN113755123 A CN 113755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nent
epoxy resin
silica aerogel
filler
alumin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592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尚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Keang Nano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Keang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Keang Nano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Keang Nan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592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5512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55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51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3/00Adhesives based on epoxy resin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63/00Adhesives based on epoxy resins;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09J163/04Epoxynovolac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2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alumi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4Acids; Salts thereof
    • C08K3/26Carbonates; Bicarbonates
    • C08K2003/265Calcium, strontium or barium carbon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2201/00Specific properties of additives
    • C08K2201/011Nanostructured additiv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由40‑60wt%的环氧树脂、5‑20wt%环氧稀释剂、10‑25wt%二氧化硅气凝胶、10‑20wt%氧化铝、5‑20wt%填料组成,B组分由30‑60wt%胺类固化剂、10‑25wt%二氧化硅气凝胶、10‑20wt%氧化铝、5‑20wt%填料组成。本发明还公开了该胶粘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生产过程无有害物质排放,不使用任何溶剂,属于环境友好型胶粘剂,该方法工艺简单,能够避免产生废液,该胶粘剂性能优良,低气味,有良好的绝热性能。

Description

一种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粘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粘剂就是将物体材料链接在一起,而在粘结的过程中使用不同的胶粘剂可以使连接的物体有不同的性能。而气凝胶通常是指纳米量级超微颗粒相互聚集构成纳米多孔网络结构,并在网络孔隙中充满气态分散介质的轻质纳米固态材料。作为世界上最轻的固体,气凝胶已经正式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气凝胶99%的组成成分是气体,这使得气凝胶呈云雾状,学术界称之为“固态的烟”;通常情况下其密度仅为3mg/cm3(每毫升3克),是玻璃的千分之一。其隔热性能优越,常温下的热导率在0.011-0.016w/mk之间;纯的气凝胶很容易碎,但改进物理强度后,气凝胶具备很好的物理性能,同时最高可耐受1600℃的高温。气凝胶可应用于航空、建筑隔热、声学延迟、环保吸附等领域。气凝胶的生成机理是在干燥过程中既要使前期形成的凝胶脱水,又要保证凝胶不塌陷,从而使空气进入凝胶网络中替代原凝胶内水的位置。
目前,在制备胶粘剂工艺中,随着制作工艺的革新,制作成本的降低,我们要提高胶粘剂不同的性能,可以引入气凝胶技术,利用其绝热性,使胶粘剂绝热性能更加优良。
申请号为202011606877.7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气凝胶改性胶液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此方法制备出的气凝胶改性胶液能够有效改善粘合性能和热传导性能,以充分发挥材料的防弹性能。此发明在制备过程中需要先准备气凝胶水溶剂,然后进行混料,从而使其需要长时间静置,才能筛除不需要的沉淀物,流程繁琐、时间长。同时,该专利并没有证明在添加气凝胶后是否起到隔热的预期效果。
申请号为202011483080.2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保温装饰一体板的粘结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原料:35-50份复合乳液,15-25份复合填料,40-50份201甲基硅油,4-6份隔热添加剂,2-3份二月桂酸二丁基锡,1-10份触变剂,1-20份色,所述隔热添加剂为二氧化硅气凝胶和玻璃微珠中的一种或两种按任意比例混合。此发明所用材料中包含大量有机物,步骤中存在球磨、加热等环节,制备过程可能存在污染或危险。同时,该专利所述工艺复杂,也并没有突出添加气凝胶是否对提高隔热保温性能有帮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可以较大的提高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绝热性并且操作过程简单,工艺参数易控制。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由40-60wt%的环氧树脂、5-20wt%环氧稀释剂、10-25wt%二氧化硅气凝胶、10-20wt%氧化铝、5-20wt%填料组成,B组分由30-60wt%胺类固化剂、10-25wt%二氧化硅气凝胶、10-20wt%氧化铝、5-20wt%填料组成。
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生产过程无有害物质排放,不使用任何有毒溶剂,属于环境友好型胶粘剂,该方法工艺简单,能够避免产生废液,该胶粘剂性能优良,低气味,有良好的绝热性能。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A组分由50wt%的环氧树脂、5wt%环氧稀释剂、20wt%二氧化硅气凝胶、20wt%氧化铝、5wt%填料组成,B组分由60wt%胺类固化剂、20wt%二氧化硅气凝胶、15wt%氧化铝、5wt%填料组成。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A组分由40wt%的环氧树脂、15wt%环氧稀释剂、10wt%二氧化硅气凝胶、10wt%氧化铝、15wt%填料组成,B组分由30wt%胺类固化剂、10wt%二氧化硅气凝胶、10wt%氧化铝、15wt%填料组成。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A组分由60wt%的环氧树脂、20wt%环氧稀释剂、25wt%二氧化硅气凝胶、15wt%氧化铝、20wt%填料组成,B组分由50wt%胺类固化剂、25wt%二氧化硅气凝胶、20wt%氧化铝、20wt%填料组成。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及其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环氧稀释剂为缩水甘油醚类。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是纳米多孔非晶固体材料。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所述的填料为硅微粉、碳酸钙、玻璃纤维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向反应罐加入40-60wt%的环氧树脂和5-20wt%环氧稀释剂,加热反应罐至50℃,搅拌40min后,再向反应罐加入10-25wt%二氧化硅气凝胶、10-20wt%氧化铝和5-20wt%填料,进行搅拌,并抽真空脱泡,持续时间50min,得到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向反应罐加入30-60wt%胺类固化剂和10-25wt%二氧化硅气凝胶,加热反应罐至50℃,搅拌40min后,再向反应罐加入10-20wt%氧化铝和5-20wt%填料,进行搅拌,并抽真空脱泡,持续时间50min,得到B组分;
3)、将步骤1)得到的A组分和步骤2)得到的B组分,按1:1的比例混合,得到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
作为优化的技术方案,该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向反应罐加入50wt%的环氧树脂和5wt%环氧稀释剂,加热反应罐至50℃,搅拌40min后,再向反应罐加入20wt%二氧化硅气凝胶、20wt%氧化铝和5%填料,进行搅拌,并抽真空脱泡,持续时间50min,得到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向反应罐加入60wt%胺类固化剂和20wt%二氧化硅气凝胶,加热反应罐至50℃,搅拌40min后,再向反应罐加入15wt%氧化铝和5wt%填料,进行搅拌,并抽真空脱泡,持续时间50min,得到B组分;
3)、将步骤1)得到的A组分和步骤2)得到的B组分,按1:1的比例混合,得到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制备方法简单,生产过程无有害物质排放,不使用任何有毒溶剂,属于环境友好型胶粘剂,该方法工艺简单,能够避免产生废液,该胶粘剂性能优良,低气味,有良好的绝热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由50wt%的环氧树脂、5wt%环氧稀释剂、20wt%二氧化硅气凝胶、20wt%氧化铝、5wt%填料组成。B组分由60wt%胺类固化剂、20wt%二氧化硅气凝胶、15wt%氧化铝、5wt%填料组成。
具体地,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
具体地,所述的环氧稀释剂为缩水甘油醚类。
具体地,所述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防热隔热的性能优秀的轻质纳米多孔非晶固体材料。
具体地,所述的填料为硅微粉。
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向反应罐加入50wt%的环氧树脂和5wt%环氧稀释剂,加热反应罐至50℃,搅拌40min后,再向反应罐加入20wt%二氧化硅气凝胶、20wt%氧化铝和5wt%填料,进行搅拌,并抽真空脱泡,持续时间50min,得到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向反应罐加入60wt%胺类固化剂和20wt%二氧化硅气凝胶,加热反应罐至50℃,搅拌40min后,再向反应罐加入15wt%氧化铝和5wt%填料,进行搅拌,并抽真空脱泡,持续时间50min,得到B组分;
3)、将步骤1)得到的A组分和步骤2)得到的B组分,按1:1的比例混合,得到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
实施例1制得的用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成品的性能见表1。
实施例2
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由40wt%的环氧树脂、15wt%环氧稀释剂、20wt%二氧化硅气凝胶、10wt%氧化铝、15wt%填料组成,B组分由30wt%胺类固化剂、30wt%二氧化硅气凝胶、15wt%氧化铝、25wt%填料组成。
具体地,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F型环氧树脂。
具体地,所述的环氧稀释剂为缩水甘油醚类。
具体地,所述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防热隔热的性能优秀的轻质纳米多孔非晶固体材料。
具体地,所述的填料为碳酸钙。
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向反应罐加入40wt%的环氧树脂和15wt%环氧稀释剂,加热反应罐至50℃,搅拌40min后,再向反应罐加入20wt%二氧化硅气凝胶、10wt%氧化铝和15wt%填料,进行搅拌,并抽真空脱泡,持续时间50min,得到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向反应罐加入30wt%胺类固化剂和30wt%二氧化硅气凝胶,加热反应罐至50℃,搅拌40min后,再向反应罐加入15wt%氧化铝和25wt%填料,进行搅拌,并抽真空脱泡,持续时间50min,得到B组分;
3)、将步骤1)得到的A组分和步骤2)得到的B组分,按1:1的比例混合,得到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
实施例2制得的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成品的性能见表1。
实施例3
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A组分由60wt%的环氧树脂、10wt%环氧稀释剂、15wt%二氧化硅气凝胶、5wt%氧化铝、10wt%填料组成,B组分由50wt%胺类固化剂、25wt%二氧化硅气凝胶、20wt%氧化铝、5wt%填料组成。
具体地,所述的环氧树脂为酚醛环氧树脂。
具体地,所述的环氧稀释剂为缩水甘油醚类。
具体地,所述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是一种防热隔热的性能优秀的轻质纳米多孔非晶固体材料。
具体地,所述的填料为玻璃纤维。
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向反应罐加入60wt%的环氧树脂和10wt%环氧稀释剂,加热反应罐至50℃,搅拌40min后,再向反应罐加入15wt%二氧化硅气凝胶、5wt%氧化铝和10wt%填料,进行搅拌,并抽真空脱泡,持续时间50min,得到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向反应罐加入50wt%胺类固化剂和25wt%二氧化硅气凝胶,加热反应罐至50℃,搅拌40min后,再向反应罐加入20wt%氧化铝和5wt%填料,进行搅拌,并抽真空脱泡,持续时间50min,得到B组分;
3)、将步骤1)得到的A组分和步骤2)得到的B组分,按1:1的比例混合,得到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
实施例3制得的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成品的性能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3185231690000081
实验结论:参照表1的结果可以得知,实施例1-3的胶粘剂的导热系数均低于0.035w/mk,相较于未处理的环氧树脂AB胶粘剂,可说明本试验例制备方法可以获得较低导热系数且气味低的胶粘剂。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该过程操作简单,且制备的胶粘剂具有较好的绝热效果和低气味。
以上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A组分由40-60wt%的环氧树脂、5-20wt%环氧稀释剂、10-25wt%二氧化硅气凝胶、10-20wt%氧化铝、5-20wt%填料组成,B组分由30-60wt%胺类固化剂、10-25wt%二氧化硅气凝胶、10-20wt%氧化铝、5-20wt%填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其特征在于:A组分由50wt%的环氧树脂、5wt%环氧稀释剂、20wt%二氧化硅气凝胶、20wt%氧化铝、5wt%填料组成,B组分由60wt%胺类固化剂、20wt%二氧化硅气凝胶、15wt%氧化铝、5wt%填料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其特征在于:A组分由40wt%的环氧树脂、15wt%环氧稀释剂、10wt%二氧化硅气凝胶、10wt%氧化铝、15wt%填料组成,B组分由30wt%胺类固化剂、10wt%二氧化硅气凝胶、10wt%氧化铝、15wt%填料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其特征在于:A组分由60wt%的环氧树脂、20wt%环氧稀释剂、25wt%二氧化硅气凝胶、15wt%氧化铝、20wt%填料组成,B组分由50wt%胺类固化剂、25wt%二氧化硅气凝胶、20wt%氧化铝、20wt%填料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树脂为双酚A型环氧树脂、双酚F型环氧树脂、酚醛环氧树脂及其他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氧稀释剂为缩水甘油醚类。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氧化硅气凝胶是纳米多孔非晶固体材料。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填料为硅微粉、碳酸钙、玻璃纤维的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向反应罐加入40-60wt%的环氧树脂和5-20wt%环氧稀释剂,加热反应罐至50℃,搅拌40min后,再向反应罐加入10-25wt%二氧化硅气凝胶、10-20wt%氧化铝和5-20wt%填料,进行搅拌,并抽真空脱泡,持续时间50min,得到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向反应罐加入30-60wt%胺类固化剂和10-25wt%二氧化硅气凝胶,加热反应罐至50℃,搅拌40min后,再向反应罐加入10-20wt%氧化铝和5-20wt%填料,进行搅拌,并抽真空脱泡,持续时间50min,得到B组分;
3)、将步骤1)得到的A组分和步骤2)得到的B组分,按1:1的比例混合,得到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A组分的制备:向反应罐加入50wt%的环氧树脂和5wt%环氧稀释剂,加热反应罐至50℃,搅拌40min后,再向反应罐加入20wt%二氧化硅气凝胶、20wt%氧化铝和5%填料,进行搅拌,并抽真空脱泡,持续时间50min,得到A组分;
2)、B组分的制备:向反应罐加入60wt%胺类固化剂和20wt%二氧化硅气凝胶,加热反应罐至50℃,搅拌40min后,再向反应罐加入15wt%氧化铝和5wt%填料,进行搅拌,并抽真空脱泡,持续时间50min,得到B组分;
3)、将步骤1)得到的A组分和步骤2)得到的B组分,按1:1的比例混合,得到用二氧化硅气凝胶增强的绝热型环氧。
CN202110859251.5A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37551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9251.5A CN113755123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59251.5A CN113755123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5123A true CN113755123A (zh) 2021-12-07

Family

ID=78788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59251.5A Pending CN113755123A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5512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3819A (zh) * 2022-07-01 2022-09-23 张家港飞腾复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板连接用胶粘剂及其应用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49945A (zh) * 2018-01-16 2018-06-12 江苏中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简便快速的裂缝修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09988396A (zh) * 2017-12-31 2019-07-09 江苏傲伦达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iO2气凝胶/双酚s环氧树脂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144187A (zh) * 2019-05-20 2019-08-20 陈光辉 一种人造石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88396A (zh) * 2017-12-31 2019-07-09 江苏傲伦达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iO2气凝胶/双酚s环氧树脂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149945A (zh) * 2018-01-16 2018-06-12 江苏中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施工简便快速的裂缝修补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110144187A (zh) * 2019-05-20 2019-08-20 陈光辉 一种人造石用胶黏剂的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93819A (zh) * 2022-07-01 2022-09-23 张家港飞腾复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板连接用胶粘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15093819B (zh) * 2022-07-01 2024-03-15 张家港飞腾复合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复合板连接用胶粘剂及其应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478394B (zh) 一种纤维毡增强二氧化硅气凝胶复合板的制备方法
CN105110340A (zh) 一种弹性透明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04445217B (zh) 一种掺杂纳米孔SiO2的发泡水泥的制备方法
CN110713391A (zh) 一种节能建筑用轻质水泥保温板及制备方法
CN112521717A (zh) 高机械强度低导热系数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4528741B (zh) 一种有机改性纳米孔二氧化硅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55123A (zh) 一种绝热型环氧树脂胶粘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4355313A (zh) 一种二氧化硅疏水多孔材料的简易制备方法
CN113402252A (zh) 一种气凝胶改性纤维毡隔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38612A (zh) 一种石墨烯-有机硅复合气凝胶的制备方法
CN110527396B (zh) 一种具有等级孔微结构的气凝胶阻燃保温泡沫型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675821A (zh) 一种轻质防裂水泥发泡保温板
CN108929072B (zh) 一种从铁尾矿制备氧化铁及纳米复合隔热保温材料的方法
CN105569200A (zh) 一种玻璃棉硅铝气凝胶复合夹心保温防火板
CN114751710A (zh) 一种含介孔材料的建筑保温板
CN112745099A (zh) 一种互穿网络型棉纤维/柔性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0204210B (zh) 玻璃棉保温材料、制备工艺及应用
CN113773110A (zh) 一种碱激发粉煤灰转化的碳纳米管/白榴石多孔陶瓷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623195B (zh) 一种隔热保温玻璃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85506A (zh) 一种耐水二氧化硅气凝胶聚氨酯复合保温墙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776294A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速干增强填缝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479344B (zh) 一种高强阻燃酚醛树脂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853470B (zh) 一种增强隔热二氧化锆复合陶瓷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49856A (zh) 一种含介孔材料的发泡聚乳酸建筑保温板
CN108395201A (zh) 一种环保隔热复合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