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2926B - 一种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52926B
CN113752926B CN202111051132.3A CN202111051132A CN113752926B CN 113752926 B CN113752926 B CN 113752926B CN 202111051132 A CN202111051132 A CN 202111051132A CN 113752926 B CN113752926 B CN 11375292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way valve
flow
circulation
cush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5113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52926A (zh
Inventor
许恩永
林长波
何水龙
唐竞
冯海波
展新
王善超
周志斌
李骏
冯哲
邓聚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Dongfeng Liuzhou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lin 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05113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5292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529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29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529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29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0Seat suspension devices
    • B60N2/52Seat suspension devices using fluid means
    • B60N2/522Seat suspension devices using fluid means characterised by dampen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0Seat suspension devices
    • B60N2/502Seat suspension devices attached to the base of the sea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0Seat suspension devices
    • B60N2/52Seat suspension devices using fluid means
    • B60N2/525Seat suspension devices using fluid means using ga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0Seat suspension devices
    • B60N2/52Seat suspension devices using fluid means
    • B60N2/527Seat suspension devices using fluid means using liqui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50Seat suspension devices
    • B60N2/54Seat suspension devices using mechanical springs
    • B60N2/544Compression or tension sp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包括座椅单元和缓震单元,座椅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以及与所述坐垫配合的靠背,缓震单元设置于坐垫下方,包括缓震支架、缓震件和调节件,所述缓震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柱和所述第三铰接支座铰接,其包括腔体、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活塞、位于所述活塞上的单向阀,以及与所述活塞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腔体侧面设置有第一环槽。本发明所述装置通过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第三流通孔、第四流通孔和调节件的配合,使缓震件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使用人员在乘坐本发明所述汽车座椅使,可根据路况和需要选择相应的缓震件工作模式,是汽车座椅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Description

一种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座椅中广泛实用阻尼器进行缓震,以改善乘坐者的舒适度。阻尼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阻尼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阻尼器内的活塞上下移动,阻尼器腔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的孔隙流入另一个腔内。此时孔壁与油液间的摩擦和油液分子间的内摩擦对震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震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阻尼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
现有技术中的阻尼器,无法根据使用者的工作环境的地面平整度对阻尼器的减震硬度进行调节,进而使得行驶时座椅的稳定性不佳,乘坐者舒适度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的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其包括,座椅单元,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以及与所述坐垫配合的靠背;缓震单元,设置于坐垫下方,包括缓震支架、缓震件和调节件,缓震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坐垫底部的第一铰接支座和第一滑动支座、设置于所述坐垫下方的固定板、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二铰接支座和第二滑动支座、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支座和第二滑动支座铰接的第一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铰接支座和第一滑动支座铰接的第二连接杆、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连接柱,以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板中心位置的第三铰接支座;所述缓震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柱和所述第三铰接支座铰接,其包括腔体、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活塞、位于所述活塞上的单向阀,以及与所述活塞连接的连接杆,所述腔体侧面设置有第一环槽;所述腔体侧面包括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第三流通孔和第四流通孔,所述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和第三流通孔竖直设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交叉设置,并在交叉点处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座椅单元还包括减震气囊,所述缓震单元设置于所述减震气囊内部。
作为本发明所述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缓震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腔体外部的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杆和所述腔体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环槽内的调节环、带动所述调节环进行转动的驱动件,以及与所述驱动件配合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两端设置有倒角;所述第四流通孔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环孔、第二环孔和第三环孔,并且第一环孔、第二环孔和第三环孔均与所述第一流通孔相通,所述第二流通孔连通所述第一环孔和第二环孔,所述第三流通孔连通所述第二环孔和第三环孔,所述第一流通孔的两端与所述腔体内部连通。
作为本发明所述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和第三流通孔的直径依次减小;所述调节件设置有2个,并且所述调节环与所述第四流通孔交错设置。
作为本发明所述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流通孔相对应的第五流通孔、与所述第二流通孔或第三流通孔对应的第六流通孔;所述调节环上还设置有限位块,所述腔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包括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当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一端面贴合时,所述第五流通孔与所述第一流通孔贯通;当所述限位块与所述第二端面贴合时,所述第六流通孔与所述第二流通孔或第三流通孔贯通。
作为本发明所述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流通孔包括第一输出孔和第一输入孔,所述第三流通孔包括第二输出孔和第二输入孔,所述第一输入孔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输入孔内的液流方向,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输入孔内的液流方向;所述第二输出孔内设置有第三单向阀和第四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用于限制第二输出孔内的液流方向,所述第四单向阀用于限制第一输出孔内的液流方向。
作为本发明所述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第二单向阀包括端盖、滚珠、弹簧和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一端与所述滚珠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端盖滑动配合,所述端盖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杆配合的第六凹槽,以及设置于所述第六凹槽周边的导液孔,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端盖和所述滚珠之间,所述第四单向阀与所述第二单向阀结构相同,方向相反;所述活塞上设置有两个第七流通孔,所述单向阀包括第五单向阀和第六单向阀,所述第五单向阀和第六单向阀分别安装于两个第七流通孔内且方向相反。
作为本发明所述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环侧边上设置有外齿圈,所述驱动件包括与所述外齿圈啮合的齿轮,以及带动所述齿轮进行转动的电机。
本发明有益效果为:通过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第三流通孔、第四流通孔和调节件的配合,使缓震件具有多种工作模式,使用人员在乘坐本发明所述汽车座椅使,可根据路况和需要选择相应的缓震件工作模式,是汽车座椅更加智能化、人性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结构图。
图2为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缓震单元爆炸图。
图3为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缓震单元结构图。
图4为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缓震件和调节件结构图。
图5为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缓震件和调节件剖视图。
图6为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调节件示意图。
图7为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限位槽和限位块示意图。
图8为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第四流通孔示意图。
图9为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第一流通孔、第二流通孔、第三流通孔和第四流通孔示意图。
图10为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第二单向阀结构图。
图11为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第三单向阀结构图。
图12为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的活塞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发明至少一个实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参照图1~12,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包括座椅单元100和缓震单元N,缓震单元N设置于座椅单元100下方。
具体的,座椅单元100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101,以及与坐垫101配合的靠背102,坐垫101和靠背102中间位置内凹,对乘坐者有一定的包裹性,舒适感更强。
缓震单元N设置于坐垫101下方,包括缓震支架300、缓震件400和调节件500,缓震支架300包括固定于坐垫101底部的第一铰接支座301和第一滑动支座302、设置于坐垫101下方的固定板309、设置于固定板309上的第二铰接支座303和第二滑动支座304、两端分别与第一铰接支座301和第二滑动支座304铰接的第一连接杆305、两端分别与第二铰接支座303和第一滑动支座302铰接的第二连接杆306、连接第一连接杆305的连接柱307,以及固定于固定板309中心位置的第三铰接支座308。第一连接杆305和第二连接杆306交叉设置,并在交叉点处通过第一连接件310连接。
缓震件400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柱307和第三铰接支座308铰接,其包括腔体401、位于腔体401内的活塞402、位于活塞402上的单向阀403,以及与活塞402连接的连接杆404,腔体401侧面设置有第一环槽401a。
腔体401侧面包括第一流通孔401b、第二流通孔401c、第三流通孔401d和第四流通孔401e,第一流通孔401b、第二流通孔401c和第三流通孔401d竖直设置。
进一步的,座椅单元100还包括减震气囊103,缓震单元N设置于减震气囊103内部。
在本实施例中,缓震件400还包括设置于腔体401外部的减震弹簧407,减震弹簧40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连接杆404和腔体401上,腔体401侧面设置有第一环槽401a,调节环501设置于第一环槽401a内。
调节件500包括调节环501、驱动件502和壳体503,壳体503与驱动件502配合,其两端设置有倒角,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环槽401a从上之下设置有2个,调节件500同样设置有2个,2个调节环501分别设置在2个第一环槽401a内,其可以相对腔体401进行转动。驱动件502用于带动调节环501进行转动,调节环501侧边上设置有外齿圈501d,驱动件502包括与外齿圈501d啮合的齿轮502a,以及带动齿轮502a进行转动的电机502b,电机502b固定在腔体401侧面,壳体503将电机502b包裹在内。
第四流通孔401e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环孔401e-1、第二环孔401e-2和第三环孔401e-3,并且第一环孔401e-1、第二环孔401e-2和第三环孔401e-3均与第一流通孔401b相通,第二流通孔401c连通第一环孔401e-1和第二环孔401e-2,第三流通孔401d连通第二环孔401e-2和第三环孔401e-3,第一流通孔401b的两端与腔体401内部连通。
在这一实施例中,第一流通孔401b、第二流通孔401c和第三流通孔401d的直径之比依次为4:2:1,调节环501与第四流通孔401e交错设置,调节环501上设置有与第一流通孔401b相对应的第五流通孔501g、与第二流通孔401c或第三流通孔401d对应的第六流通孔501b。
进一步的,调节环501上还设置有限位块501a,腔体401上设置有与限位块501a配合的限位槽401f,限位槽401f包括第一端面401f-1和第二端面401f-2,当限位块501a与第一端面401f-1贴合时,第五流通孔501g与第一流通孔401b贯通,第六流通孔501b与第二流通孔401c或第三流通孔401d也连通;当限位块501a与第二端面401f-2贴合时,第六流通孔501b与第二流通孔401c或第三流通孔401d贯通,第五流通孔501g与第一流通孔401b不连通;当限位块501a位于第一端面401f-1和第二端面401f-2中部时,第五流通孔501g与第一流通孔401b不连通,第六流通孔501b与第二流通孔401c或第三流通孔401d也不连通。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流通孔401b与第五流通孔501g直径相同,将第二流通孔401c截断的调节环501上,其第六流通孔501b与第二流通孔401c直径相同,将第三流通孔401d截断的调节环501上,其第六流通孔501b与第三流通孔401d直径相同。
优选的,第二流通孔401c包括第一输出孔401c-1和第一输入孔401c-2,第三流通孔401d包括第二输出孔401d-1和第二输入孔401d-2,第一输入孔401c-2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01c-21和第二单向阀401c-22,第一单向阀401c-21和第二单向阀401c-22,第一单向阀401c-21用于限制第一输入孔401c-2内的液流方向,第二单向阀401c-22用于限制第二输入孔401d-2内的液流方向;第二输出孔401d-1内设置有第三单向阀401d-11和第四单向阀401d-12,第三单向阀401d-11用于限制第二输出孔401d-1内的液流方向,第四单向阀401d-12用于限制第一输出孔401c-1内的液流方向。
第二单向阀401c-22包括端盖S-1、滚珠S-2、弹簧S-3和滑动杆S-4,滑动杆S-4一端与滚珠S-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端盖S-1滑动配合,端盖S-1上设置有与滑动杆S-4配合的第六凹槽S-11,以及设置于第六凹槽S-11周边的导液孔S-12,弹簧S-3设置于端盖S-1和滚珠S-2之间,第四单向阀401d-12与第二单向阀401c-22结构相同,方向相反。
活塞402上设置有两个第七流通孔402a,第七流通孔402a直径小于等于第三流通孔401d的直径。单向阀403包括第五单向阀403a和第六单向阀403b,第五单向阀403a和第六单向阀403b分别安装于两个第七流通孔402a内且方向相反。
其余单向阀结构与现有单向阀结构相同,此处不做赘述。
为了便于叙述,将两个调节件500分别称呼为上调节件500和下调节件,调节环501和驱动件502同理;将位于第一环孔401e-1和第二环孔401e-2之间的第一流通孔401b称为上第一流通孔401b,第二环孔401e-2和第三环孔401e-3之间的第一流通孔401b称为下第一流通孔401b。
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阻尼器,具有以下4种工作模式:
一、上下两个调节环501上的限位块501a均处于第一端面401f-1和第二端面401f-2的中间位置,此时第五流通孔501g与第一流通孔401b不连通,第六流通孔501b与第二流通孔401c或第三流通孔401d也不连通,此时仅依靠活塞402上的第五单向阀403a和第六单向阀403b进行油液流动,此时阻尼器的阻尼最大;
二、上下两个调节环501上的限位块501a均与第一端面401f-1接触,此时第五流通孔501g与第一流通孔401b贯通,第六流通孔501b与第二流通孔401c或第三流通孔401d不贯通,故油液可以直接从第一流通孔401b流动,此时阻尼器的阻尼最小;
三、上调节环501上的限位块501a与第一端面401f-1接触,下调节环501上的限位块501a与第二端面401f-2接触,此时,上第一流通孔401b贯通,下第一流通孔401b未贯通,油液经过上第一流通孔401b和第三流通孔401d进行流动,此时阻尼器的阻尼较大;
四、上调节环501上的限位块501a与第二端面401f-2接触,下调节环501上的限位块501a与第一端面401f-1接触,此时,上第一流通孔401b不贯通,下第一流通孔401b贯通,油液经过第二流通孔401c和下第一流通孔401b进行流动,此时阻尼器的阻尼较小。
综上,靠背102和坐垫101固定连接,坐垫101下方连接有第一连接杆305和第二连接杆306,缓震单元N倾斜设置在坐垫101下方的中间位置,缓震件400的两端分别与连接柱307和第三铰接支座308铰接。
在使用时,根据路况,启动电机502b,使2个调节环501进行转动,选择需要的工作模式即可。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包括,
座椅单元(100),包括水平设置的坐垫(101),以及与所述坐垫(101)配合的靠背(102);
缓震单元(N),设置于坐垫(101)下方,包括缓震支架(300)、缓震件(400)和调节件(500),缓震支架(300)包括固定于所述坐垫(101)底部的第一铰接支座(301)和第一滑动支座(302)、设置于所述坐垫(101)下方的固定板(309)、设置于所述固定板(309)上的第二铰接支座(303)和第二滑动支座(304)、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铰接支座(301)和第二滑动支座(304)铰接的第一连接杆(305)、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铰接支座(303)和第一滑动支座(302)铰接的第二连接杆(306)、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305)的连接柱(307),以及固定于所述固定板(309)中心位置的第三铰接支座(308);
所述缓震件(40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连接柱(307)和所述第三铰接支座(308)铰接,其包括腔体(401)、位于所述腔体(401)内的活塞(402)、位于所述活塞(402)上的单向阀(403),以及与所述活塞(402)连接的连接杆(404),所述腔体(401)侧面设置有第一环槽(401a);
所述腔体(401)侧面包括第一流通孔(401b)、第二流通孔(401c)、第三流通孔(401d)和第四流通孔(401e),所述第一流通孔(401b)、第二流通孔(401c)和第三流通孔(401d)竖直设置;
所述调节件(50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环槽(401a)内的调节环(501)、带动所述调节环(501)进行转动的驱动件(502),以及与所述驱动件(502)配合的壳体(503),所述壳体(503)的两端设置有倒角;
所述第四流通孔(401e)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第一环孔(401e-1)、第二环孔(401e-2)和第三环孔(401e-3),并且第一环孔(401e-1)、第二环孔(401e-2)和第三环孔(401e-3)均与所述第一流通孔(401b)相通,所述第二流通孔(401c)连通所述第一环孔(401e-1)和第二环孔(401e-2),所述第三流通孔(401d)连通所述第二环孔(401e-2)和第三环孔(401e-3),所述第一流通孔(401b)的两端与所述腔体(401)内部连通;
所述第一流通孔(401b)、第二流通孔(401c)和第三流通孔(401d)的直径依次减小;
所述调节件(500)设置有2个,并且所述调节环(501)与所述第四流通孔(401e)交错设置;
所述调节环(501)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流通孔(401b)相对应的第五流通孔(501g)、与所述第二流通孔(401c)或第三流通孔(401d)对应的第六流通孔(501b);
所述调节环(501)上还设置有限位块(501a),所述腔体(401)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块(501a)配合的限位槽(401f),所述限位槽(401f)包括第一端面(401f-1)和第二端面(401f-2),当所述限位块(501a)与所述第一端面(401f-1)贴合时,所述第五流通孔(501g)与所述第一流通孔(401b)贯通;当所述限位块(501a)与所述第二端面(401f-2)贴合时,所述第六流通孔(501b)与所述第二流通孔(401c)或第三流通孔(401d)贯通;
所述第二流通孔(401c)包括第一输出孔(401c-1)和第一输入孔(401c-2),所述第三流通孔(401d)包括第二输出孔(401d-1)和第二输入孔(401d-2),所述第一输入孔(401c-2)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401c-21)和第二单向阀(401c-22),所述第一单向阀(401c-21)用于限制所述第一输入孔(401c-2)内的液流方向,所述第二单向阀(401c-22)用于限制所述第二输入孔(401d-2)内的液流方向;
所述第二输出孔(401d-1)内设置有第三单向阀(401d-11)和第四单向阀(401d-12),所述第三单向阀(401d-11)用于限制第二输出孔(401d-1)内的液流方向,所述第四单向阀(401d-12)用于限制第一输出孔(401c-1)内的液流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305)和所述第二连接杆(306)交叉设置,并在交叉点处通过第一连接件(310)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单元(100)还包括减震气囊(103),所述缓震单元(N)设置于所述减震气囊(103)内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件(40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腔体(401)外部的减震弹簧(407),所述减震弹簧(407)的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连接杆(404)和所述腔体(401)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单向阀(401c-22)包括端盖(S-1)、滚珠(S-2)、弹簧(S-3)和滑动杆(S-4),所述滑动杆(S-4)一端与所述滚珠(S-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端盖(S-1)滑动配合,所述端盖(S-1)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动杆(S-4)配合的第六凹槽(S-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六凹槽(S-11)周边的导液孔(S-12),所述弹簧(S-3)设置于所述端盖(S-1)和所述滚珠(S-2)之间,所述第四单向阀(401d-12)与所述第二单向阀(401c-22)结构相同,方向相反;
所述活塞(402)上设置有两个第七流通孔(402a),所述单向阀(403)包括第五单向阀(403a)和第六单向阀(403b),所述第五单向阀(403a)和第六单向阀(403b)分别安装于两个第七流通孔(402a)内且方向相反。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环(501)侧边上设置有外齿圈(501d),所述驱动件(502)包括与所述外齿圈(501d)啮合的齿轮(502a),以及带动所述齿轮(502a)进行转动的电机(502b)。
CN202111051132.3A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 Active CN1137529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1132.3A CN113752926B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51132.3A CN113752926B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2926A CN113752926A (zh) 2021-12-07
CN113752926B true CN113752926B (zh) 2022-09-13

Family

ID=78793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51132.3A Active CN113752926B (zh) 2021-09-08 2021-09-08 一种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52926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4702A (zh) * 2007-02-06 2008-08-20 西尔斯制造公司 旋转椅和悬架装置
CN102180116A (zh) * 2011-04-19 2011-09-14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的气悬浮机构
WO2020024653A1 (zh) * 2018-07-29 2020-02-06 陈刚 一种支撑减振装置以及采用该支撑减振装置的车辆
CN111255845A (zh) * 2020-03-24 2020-06-09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阻力可调节式单筒油液减震器
CN111396494A (zh) * 2020-03-24 2020-07-10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式可调节硬度的油液减震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44702A (zh) * 2007-02-06 2008-08-20 西尔斯制造公司 旋转椅和悬架装置
CN102180116A (zh) * 2011-04-19 2011-09-14 长春富维-江森自控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 车辆座椅的气悬浮机构
WO2020024653A1 (zh) * 2018-07-29 2020-02-06 陈刚 一种支撑减振装置以及采用该支撑减振装置的车辆
CN111255845A (zh) * 2020-03-24 2020-06-09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阻力可调节式单筒油液减震器
CN111396494A (zh) * 2020-03-24 2020-07-10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式可调节硬度的油液减震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2926A (zh) 2021-1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13158B1 (en) Shock absorbing platform with dampening means
JP6731537B2 (ja) 緩衝器
US6581919B2 (en) Shock absorbing seat post
CN113752926B (zh) 一种阻尼可调的缓震汽车座椅
CN108791138B (zh) 一种提高汽车行驶平稳性的方法
KR100638418B1 (ko) 시트의 진동 완충장치
CN107654558B (zh) 一种汽车减振器
CN115076287A (zh) 一种机动车驾驶室悬置减震器
CN211343836U (zh) 一种电动车用的液压减震器
WO2008087660A1 (en) Shock absorber for an automobile
KR102015014B1 (ko) 차량용 쇼크 업소버
US20200309228A1 (en) Variable damping force shock absorber
CN207406683U (zh) 高灵敏度阻尼可调减震器
CN113944718A (zh) 一种汽车座椅用缓震可调阻尼器
JPS597057B2 (ja) 車輛用油圧緩衝装置
JP2000104778A (ja) ダンパ
KR20060008664A (ko) 시트의 진동완충장치
CN217917708U (zh) 一种汽车座椅骨架总成
CN215904272U (zh) 一种具有分级减震功能的汽车悬架减震装置
CN117621959B (zh) 一种可体重调节的小尺寸座椅减震装置
CN213839386U (zh) 可调节减震器
JP2003120749A (ja) 摩擦ダンパー
CN215634646U (zh) 一种汽车减震器
CN220470522U (zh) 一种橡胶减震套
KR100245182B1 (ko) 가변 오일 오리피스를 갖는 차량용 쇽 업소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