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2694A - 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及油墨涂布装置的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及油墨涂布装置的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52694A
CN113752694A CN202110602876.3A CN202110602876A CN113752694A CN 113752694 A CN113752694 A CN 113752694A CN 202110602876 A CN202110602876 A CN 202110602876A CN 113752694 A CN113752694 A CN 1137526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unit
printing data
image data
draw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028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52694B (zh
Inventor
谷内华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7526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26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5269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269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8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 G06F3/122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with regard to computing resources, e.g. memory, CPU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9/00Details of, or accessories for, 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41J29/38Drives, motors, controls or automatic cut-off devices for the entire printing mechanism
    • B41J29/393Devices for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the entire machine ; Controlling or analysing mechanical parameters involving printing of test patter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1Dividing a job according to job requirements, e.g. black/white and colour pages, covers and body of books, tab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42Image or content composition onto a pa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Page layout or assigning input pages onto output media, e.g. imposition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印刷用数据的数据容量的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生成指定油墨的涂布位置的印刷用数据。印刷用数据包括:基础图像数据,指定划定于被描绘表面上的多个单位区域各自中的油墨涂布位置;位置信息,指定被描绘表面上的多个单位区域各自的位置;及关联信息,将各个单位区域与多个基础图像数据中的任一个建立关联。针对多个单位区域中的、单位区域内的油墨涂布位置的分布彼此相同的多个单位区域,将相同的一个基础图像数据建立关联。

Description

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及油墨涂布装置的控制装置
本申请主张基于2020年6月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第2020-095681号的优先权。该日本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考而援用于本说明书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及油墨涂布装置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电阻膜式触控面板中使用用于防止两张导电膜短路的绝缘点(dot spacer)。绝缘点由在面内有规则地分布的多个点构成,该多个点由绝缘材料构成。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使用喷墨打印机对绝缘点形成面喷涂油墨而形成绝缘点的技术。在使用喷墨打印机描绘出所期望的图案时,为了控制从喷墨头的油墨的吐出,使用光柵格式的图像数据。光柵格式的图像数据通常通过转换使用CAD制作的矢量格式的数据来生成。光柵格式的图像数据由配置于应涂布油墨的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的多个像素来定义。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39162号公报
若应涂布油墨的范围变大且分辨率变高,则印刷用的图像数据(印刷用数据)的像素数会变成庞大的个数。若像素数增多,则将矢量格式的图像数据转换为光柵格式的图像数据所需时间会变长。而且,印刷用数据的数据容量会增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削减印刷用数据的数据容量的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及油墨涂布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观点,提供一种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其生成印刷用数据,所述印刷用数据提供到从喷墨头吐出油墨从而将油墨涂布于被描绘表面上的油墨涂布装置并且指定油墨的涂布位置,其中,
所述印刷用数据包括:
基础图像数据,指定划定于所述被描绘表面上的多个单位区域各自中的油墨涂布位置;
位置信息,指定所述被描绘表面上的所述多个单位区域各自的位置;及
关联信息,将各个单位区域与所述多个基础图像数据中的任一个建立关联,
针对所述多个单位区域中的、单位区域内的油墨涂布位置的分布彼此相同的多个单位区域,将相同的一个所述基础图像数据建立关联而生成所述印刷用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观点,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其控制油墨涂布装置,所述油墨涂布装置具备喷墨头及移动机构,所述喷墨头将油墨液滴化后进行吐出,所述移动机构将基板配置于与所述喷墨头相向的位置并使所述喷墨头和所述基板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移动,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指定所述基板的被描绘表面上的油墨涂布位置的印刷用数据来控制所述喷墨头及所述移动机构,从而将油墨涂布于所述被描绘表面的油墨涂布位置上,其中,
所述印刷用数据包括:
基础图像数据,指定划定于所述被描绘表面上的多个单位区域各自中的油墨涂布位置;及
位置信息,指定所述被描绘表面上的所述多个单位区域各自的位置,
所述多个单位区域中的、单位区域内的油墨涂布位置的分布彼此相同的多个单位区域与相同的一个所述基础图像数据建立有关联。
针对多个单位区域中的、单位区域内的油墨涂布位置的分布彼此相同的多个单位区域,将相同的一个基础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因此能够削减印刷用数据的数据容量。
附图说明
图1中(A)是基于一实施例的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及使用由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生成的图像数据来进行描绘的油墨涂布装置的概略主视图,图1中(B)是表示可动工作台、油墨吐出单元及摄像装置的俯视观察时的位置关系的图。
图2是表示配置形成于基板表面的图案的描绘区域的俯视图。
图3中(A)是表示被描绘表面和其内部的一个描绘区域的图,图3中(B)是表示描绘信息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的图表。
图4中(A)及(B)分别是将构成两种基础图像数据的像素表示于像素坐标系的二维平面上的图。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印刷用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的图。
图6是表示被描绘表面内的多个单位区域的配置的一例的图。
图7是表示被描绘表面内的多个单位区域的配置的另一例的图。
图8中(A)是表示由基于另一实施例的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生成的印刷用数据所指定的被描绘表面内的多个描绘区域及单位区域的位置关系的图,图8中(B)是表示单位区域与基础图像数据之间的关联的图。
图9是表示使用基于本实施例的油墨涂布装置形成点图案时的喷墨头相对于基板的移动轨迹的图。
图10是表示使用图5所示的印刷用数据进行油墨涂布时的喷墨头的移动轨迹的图。
图中:10-基座,11-移动机构,11X-X方向移动机构,11Y-Y方向移动机构,12-可动工作台,13-支承部件,20-基板,21-扫程(pass)区域,23-被描绘表面,24-基准点,24B-内深部的基准点,25-描绘区域,25A-周缘部,25B-内深部,28-单位区域,29-单位区域的基准点,30-油墨吐出单元,31-喷墨头,32-喷嘴,33-固化用光源,40-摄像装置,50-控制装置,51-存储部,52-控制部,60-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70-像素,71-点,90、90A、90B、90C、90D-基础图像数据,91-表示关联的箭头,95-印刷用数据。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图7对基于一实施例的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进行说明。
图1中(A)是基于本实施例的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及使用由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生成的印刷用数据来进行描绘的油墨涂布装置的概略主视图。在基座10上,经由移动机构11支承有可动工作台12。定义x轴及y轴朝向水平方向且z轴朝向铅垂方向下方的xyz正交坐标系。控制装置50控制移动机构11以使可动工作台12沿x方向及y方向这两个方向移动。作为移动机构11,例如可以使用包括X方向移动机构11X和Y方向移动机构11Y的XY载物台。X方向移动机构11X使Y方向移动机构11Y相对于基座10沿x方向移动,Y方向移动机构11Y使可动工作台12相对于基座10沿y方向移动。
在可动工作台12的上表面(保持面)上保持有作为油墨涂布对象的基板20。基板20例如通过真空卡盘而固定于可动工作台12上。移动机构11使保持于可动工作台12的基板20沿与xy面平行的方向移动。在可动工作台12的上方,例如通过门型的支承部件13支承有油墨吐出单元30及摄像装置40。油墨吐出单元30及摄像装置40被支承为相对于基座10能够升降。油墨吐出单元30具有与基板20相向的多个喷嘴。各喷嘴将光固化性(例如,紫外线固化性)的油墨液滴化后朝向基板20的表面吐出。油墨的吐出由控制装置50控制。
摄像装置40拍摄基板20的上表面(涂布油墨的表面)。摄像装置40拍摄基板20上表面中的位于摄像装置40的视场角范围内的区域。
控制装置50包括存储部51及控制部52。在存储部51中存储有指定应涂布油墨的位置的信息(以下,称为图像数据)。图像数据由与基板20表面上的多个位置分别建立有对应关系的多个像素构成。通过将指定有无油墨涂布的信息与各像素建立对应关系来指定应使油墨滴落的像素。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与图像数据的多个像素分别对应的基板上的位置简称为“像素”。
控制部52根据该图像数据来控制移动机构11及油墨吐出单元30,以使油墨滴落于基板20表面上的规定位置。由此,在基板20的表面上形成由油墨构成的点图案或膜图案。在本说明书中,将点中的滴落于一个像素上的油墨并未与滴落于其他像素上的油墨连续而孤立的点称为“孤立的点”。
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60根据由使用者输入的各种信息来生成印刷用数据。所生成的印刷用数据输入到控制装置50中。从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60向控制装置50的印刷用数据的输入使用可移动介质、LAN等通信网络、蓝牙(注册商标)等近距离无线通信等来进行。
图1中(B)是表示可动工作台12、油墨吐出单元30及摄像装置40的俯视观察时的位置关系的图。在可动工作台12的保持面上保持有基板20。在基板20的上方,支承有油墨吐出单元30及摄像装置40。油墨吐出单元30包括喷墨头31及固化用光源33。在喷墨头31的与基板20相向的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喷嘴32。多个喷嘴32在x方向上等间隔排列。其间隔例如为相当于600dpi的分辨率的尺寸。另外,多个喷嘴32无需一定要配置于与x方向平行的一条直线上,也可以配置于从与x方向平行的基准线朝向y方向有规则地错开的位置上。例如,可以交错状配置。
固化用光源33分别配置于喷墨头31的y方向上的两侧,并且朝向基板20照射用于使涂布于基板20上的油墨固化的光。例如,油墨为紫外线固化型油墨,固化用光源33朝向基板20照射紫外线。固化用光源33作为使涂布于基板20上的油墨固化的固化装置而发挥作用。
控制装置50控制移动机构11以使可动工作台12沿x方向及y方向移动。而且,控制装置50控制从喷墨头31的各喷嘴32的油墨的吐出。
一边使基板20沿y方向移动(换言之,一边使喷墨头31相对于基板20沿y方向相对移动)一边从喷墨头31吐出油墨,从而能够将油墨涂布于基板20上并使x方向上的分辨率例如成为600dpi。滴落于基板20上的油墨被从位于基板20的移动方向的下游侧的固化用光源33放射出的光固化。将一边使基板20沿y方向移动一边从喷墨头31向基板20滴落油墨的动作称为“扫描动作”。将y方向称为扫描方向。
可以在一次扫描动作中使喷墨头31沿y方向至少往复一次。此时,通过使喷墨头31在去程和返程中相对于基板20沿x方向彼此错开喷嘴32的间距的1/2,能够使油墨以1200dpi的分辨率滴落于基板20上。通过将喷墨头31的错开量设为喷嘴32的间距的1/4并使喷墨头31往复移动两次,能够使油墨以2400dpi的分辨率滴落于基板20上。如此,在为了提高分辨率而使喷墨头31沿y轴的负方向及正方向移动多次的情况下,也将多次移动统称为一次扫描动作。
若一次扫描动作结束,则控制装置50使可动工作台12沿x方向移动。换言之,使喷墨头31相对于基板20沿x方向相对移动。将该动作称为“位移动作”。将x方向称为位移方向。通过反复进行扫描动作和位移动作,能够将油墨涂布于基板20的整个区域上。使喷墨头31相对于基板20沿x方向移动的相对移动量设为与位于x方向上的两端的两个喷嘴32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即可。另外,在油墨的吐出中不使用两端附近的一部分喷嘴32时,相对移动量设为与实际使用的喷嘴32中的位于两端的喷嘴32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即可。
通过不进行位移动作而进行多次扫描动作,能够使油墨多次滴落于一个像素上。即,能够重复涂布油墨。通过重复涂布油墨,能够使孤立的点进一步变高,从而能够使膜进一步变厚。
若在从固化用光源33向基板20照射光的状态下进行扫描动作,则从喷墨头31吐出的油墨滴落于基板20上之后立即被临时固化。具体而言,在油墨滴落之后,在油墨的滴落点移动到从固化用光源33照射的光的路径内为止的短时间内,油墨被临时固化。在油墨被临时固化之前,滴落于基板20上的油墨沿基板20的面内方向扩散。该扩散的程度依赖于基板20表面的亲液性的程度。在油墨被临时固化之后,油墨不会沿基板20的面内方向扩散。
图2是表示配置形成于基板20表面的图案的描绘区域的俯视图。在本实施例中,形成用于电阻膜式触控面板的绝缘点(dot spacer)。在一张基板20上拼接有八张触控面板。将基板20的应涂布油墨的表面称为被描绘表面23。分别对应于八张触控面板而在被描绘表面23上定义有正方形或长方形的描绘区域25。被描绘表面23的四个边及各个描绘区域25的四个边与x方向(位移方向)或y方向(扫描方向)平行。在将x方向设为行方向并将y方向设为列方向的情况下,八个描绘区域25配置成四行两列的矩阵状。
作为一例,将被描绘表面23的一个顶点定义为xy坐标系的原点O。在图2中,将左上的顶点定义为原点O。在各个描绘区域25中,分别定义有相对于描绘区域25的相对位置固定的基准点24。作为基准点24,例如采用各个描绘区域25的四个顶点中的最接近原点O的顶点。在图2中,各个描绘区域25的左上的顶点成为基准点24。通过在xy坐标系中指定基准点24的位置,能够指定被描绘表面23上的描绘区域25的位置。
在被描绘表面23上定义有像素坐标系,配置于被描绘表面23上的像素的位置以像素坐标来指定。在配置于被描绘表面23上的多个像素之中,将xy坐标系的原点O作为一个顶点的像素定义为像素坐标系的原点(0,0)。像素的间距根据应形成于被描绘表面23上的图案的分辨率来设定。若在xy坐标系上指定了一个位置,则能够将该位置与像素坐标系中的一个像素建立对应关系。
在各个描绘区域25中分别配置有多个孤立的点。由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60(图1中(A))生成的印刷用数据指定配置于被描绘表面23上的多个点22的位置。控制装置50根据印刷用数据来控制移动机构11及喷墨头31,从而在被描绘表面23的规定位置上涂布油墨。
将通过一次扫描动作能够涂布油墨的区域称为扫程(pass)区域21。多个扫程区域21沿x方向排列配置。在图2中,被描绘表面23的应涂布油墨的整个区域被四个扫程区域21覆盖。另外,所需要的扫程区域21的个数根据基板20的大小及喷墨头31的大小而变动。
接着,参考图3中(A)及(B)对指定描绘区域25的范围及指定应形成于描绘区域25上的点图案的信息(以下,称为描绘信息)进行说明。
图3中(A)是表示被描绘表面23和其内部的一个描绘区域25的图。被描绘表面23的左上的顶点相当于xy坐标系的原点O。在被描绘表面23内配置有描绘区域25。描绘区域25被划分为周缘部25A和内深部25B。在描绘区域25的内部且在内深部25B的外部的区域为周缘部25A。周缘部25A的左上的顶点与描绘区域25的基准点24一致。将内深部25B的左上的顶点设为内深部25B的基准点24B。
各个描绘区域25分别构成一个单位区域28。单位区域28成为生成以下说明的基础图像数据90(图3中(B))的单位。作为成为指定被描绘表面23上的单位区域28的位置的基准的基准点29,采用描绘区域25的基准点24。
图3中(B)是表示描绘信息中所包含的各种信息的图表。针对一个描绘区域25设定的描绘信息包括指定被描绘表面23上的描绘区域25的位置的信息、指定描绘区域25的范围的信息及指定描绘区域25内的油墨涂布位置(点)的分布规则的信息。作为指定描绘区域25的位置的信息,使用指定描绘区域25的基准点24(图3中(A))的位置的信息。作为指定描绘区域25的范围的信息,使用指定描绘区域25的x方向上的尺寸及y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作为指定油墨涂布位置的分布规则的信息,使用指定配置于周缘部25A的点的x方向上及y方向上的间距(点间距)的信息、指定内深部25B的基准点24B相对于描绘区域25的基准点24的相对位置的信息、指定内深部25B的x方向上及y方向上的尺寸的信息及指定内深部25B的x方向上及y方向上的点间距的信息。
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60(图1中(A))让使用者输入描绘信息中所包含的这些信息。而且,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60根据由使用者输入的描绘信息中的除了描绘区域25的基准点24的位置信息以外的信息来生成基础图像数据90。基础图像数据90为由多个像素70构成的光柵格式的图像数据,对多个像素70分别分配有指定有无油墨涂布(是否配置点)的信息。
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60(图1中(A))针对描绘信息中的除了基准点24的位置信息以外的信息相同的多个描绘区域25生成相同的一个基础图像数据90。
图4中(A)及(B)分别是将构成基础图像数据90A、90B的像素70表示于像素坐标系的二维平面上的图。基础图像数据90A、90B分别指定配置于对应的单位区域28(图3中(A))的多个点71的位置。在图4中(A)及(B)中,对配置点71的像素70进行了涂黑处理。有时将配置点71的像素70简称为点71。并且,在图4中(A)及(B)中,对周缘部25A标注了阴影线。
分别在周缘部25A及内深部25B中,沿x方向及y方向等间距且有规则地配置有多个点71。在图4中(A)所示的例子中,配置于内深部25B的点71的间距比配置于周缘部25A的点71的间距更宽。在图4中(B)所示的例子中,与其相反地,配置于内深部25B的点71的间距比配置于周缘部25A的点71的间距更窄。另外,也可以以除了图4中(A)及(B)所示的点的配置以外的分布规则配置多个点71。例如,也可以在整个单位区域28中均匀地配置多个点71。
图5是示意性地表示印刷用数据95中所包含的信息的图。印刷用数据95包括基础图像数据90A、90B(图4中(A)及(B))及定义各个单位区域28的信息。定义各个单位区域28的信息包括指定被描绘表面23上的单位区域28的位置的信息(以下,称为位置信息)。单位区域28的位置用基准点29的位置来指定。基准点29的位置例如以在被描绘表面23上定义的像素坐标来指定。
定义单位区域28的信息还包括将多个单位区域28分别与基础图像数据90A、90B中的任一个建立关联的信息(以下,称为关联信息)。将单位区域28与基础图像数据建立关联是指:能够根据指定各个单位区域28的信息访问多个基础图像数据中的一个基础图像数据。例如,作为关联信息,可以采用确定多个基础图像数据中的一个的识别信息或指向存储有基础图像数据的地址的指针(pointer)等。在图5中,用从基础图像数据90A、90B中的任一个朝向单位区域28的箭头91来表示单位区域28与基础图像数据90A、90B的关联。配置于各个单位区域28的多个点的位置由与该单位区域28建立有关联的基础图像数据90A或90B指定。
控制装置50(图1中(A))控制移动机构11及喷墨头31,以便在与基础图像数据90A建立有关联的单位区域28内形成由基础图像数据90A指定的点图案,并在与基础图像数据90B建立有关联的单位区域28内形成由基础图像数据90B指定的点图案。
接着,对上述实施例的优异效果进行说明。
作为印刷用数据,通常使用针对被描绘表面23(图2)的整个区域生成的光柵格式的图像数据。在本实施例中,针对八个单位区域28中的点图案彼此相同的多个单位区域28生成一个基础图像数据90(图3中(B))。成为由基础图像数据90指定点的位置的对象的单位区域28的面积小于被描绘表面23的整个区域的面积。因此,基础图像数据90的数据容量小于针对被描绘表面23的整个区域生成的光柵格式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容量。并且,基于实施例的印刷用数据95(图5)中所包含的多个基础图像数据90A、90B的合计数据容量也小于针对被描绘表面23的整个区域生成的光柵格式的图像数据的数据容量。
与基础图像数据90A、90B的数据容量相比,印刷用数据95(图5)中所包含的指定单位区域28的位置的信息及将单位区域28与多个基础图像数据90A、90B中的任一个建立关联的信息的数据容量充分少。因此,通过使用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60(图1中(A))来生成印刷用数据,能够削减印刷用数据的数据容量。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针对点图案彼此相同的多个单位区域28生成一个相同的基础图像数据90,因此,与对所有单位区域28分别生成图像数据而作为印刷用数据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印刷用数据的生成时间。
接着,参考图6对其他优异效果进行说明。
图6是表示被描绘表面23内的多个单位区域28的配置的一例的图。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八个单位区域28配置成四行两列的矩阵状。相对于此,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第1列的第1行及第2行的位置上并未配置有单位区域28。
在左数第1个扫程区域21及第2个扫程区域21中配置有两个单位区域28,在第3个扫程区域21及第4个扫程区域21中配置有四个单位区域28。在图6中,用带箭头的折线来表示喷墨头31相对于基板20的移动轨迹。
控制装置50(图1中(A))根据基准点29的位置及基础图像数据90A、90B针对每个扫程区域21求出y方向上的配置有单位区域28的范围。在扫描动作中,针对未配置有单位区域28的范围不进行基于喷墨头31的扫描。与在扫描动作中扫描被描绘表面23的y方向上的整个范围的情况相比,喷墨头31的移动距离变短。由此,能够缩短油墨涂布时间。
接着,参考图7对其他优异效果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被描绘表面23内的多个单位区域28的配置的另一例的图。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在第1列的第2行的位置上未配置有单位区域28。在扫描动作中,在喷墨头31通过y方向上的未配置有单位区域28的范围时,加快喷墨头31的移动速度。在图7中,用比表示喷墨头31的移动轨迹的带箭头的折线更粗的箭头来表示使喷墨头31加快移动速度移动的范围。
通过在扫程区域21的一部分上加快喷墨头31的移动速度,能够缩短油墨涂布时间。
接着,对上述实施例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上述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生成了两个基础图像数据90A、90B,但是,在多个单位区域28的点图案被分类为三种以上时,只要根据点图案的种类的数量生成三个以上的基础图像数据90即可。
接着,参考图8~图9对另一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省略对与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相同结构的说明。
图8中(A)是表示由基于本实施例的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60(图1中(A))生成的印刷用数据所指定的被描绘表面23内的多个描绘区域25及单位区域28的位置关系的图。八个描绘区域25配置成四行两列的矩阵状。在图8中(A)中,对描绘区域25标注了阴影线。并且,对点图案彼此相同的描绘区域25标注了相同的阴影线。第1行及第2行的单位区域28的点图案彼此相同,第3行及第4行的单位区域28的点图案彼此相同。第1行的单位区域28和第3行的单位区域28的点图案互不相同。
在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一个描绘区域25构成一个单位区域28(图5)。相对于此,在本实施例中,沿x方向排列的两个描绘区域25构成一个单位区域28,沿y方向排列配置有共计四个单位区域28。在图8中(A)中,单位区域28的基准点29与左侧的描绘区域25的基准点24一致。
与一个单位区域28建立关联的基础图像数据90(图3中(B))根据构成单位区域28的两个描绘区域25的描绘信息来生成。配置于图8中(A)中的右侧描绘区域25的点在单位区域28内的位置可以考虑右侧的描绘区域25的基准点24相对于左侧的描绘区域25的基准点24的相对位置来确定。
图8中(B)是表示单位区域28与基础图像数据90C、90D之间的关联的图。基础图像数据90C与第1行及第2行的单位区域28建立有关联,基础图像数据90D与第3行及第4行的单位区域28建立有关联。
图9是表示使用基于本实施例的油墨涂布装置形成点图案时的喷墨头31相对于基板20的移动轨迹的图。在图9中,用带箭头的折线来表示喷墨头31的移动轨迹。应涂布油墨的区域被三个扫程区域21覆盖。中央的扫程区域21包括左侧列的描绘区域25的一部分和右侧的描绘区域25的一部分。
接着,对本实施例的优异效果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与图1~图5所示的实施例同样地,多个单位区域28也共用一个基础图像数据90,因此能够削减印刷用数据的数据容量。
接着,与图10所示的使用图5所示的印刷用数据95来进行油墨的涂布的情况进行比较,从而对本实施例的更优异的效果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使用图5所示的印刷用数据95来进行油墨涂布时的喷墨头31的移动轨迹的图。一个描绘区域25构成一个单位区域28。每个单位区域28设定有基准点29。单位区域28内的油墨涂布位置以相对于基准点29的相对位置的形式指定。
因此,控制装置50(图1中(A))在对第1列的单位区域28涂布油墨时和对第2列的单位区域28涂布油墨时根据不同的基准点29来确定油墨涂布位置。因此,难以通过一次扫描动作对第1列的单位区域28和第2列的单位区域28同时涂布油墨。
在对左数第2个扫程区域21进行扫描动作时,对第1列的单位区域28的一部分涂布油墨,因此难以同时对基准点29不同的第2列的单位区域28涂布油墨。想要对第2列的单位区域28涂布油墨,必须进行第3次及第4次的扫描动作。因此,必须进行共计四次扫描动作。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将沿x方向排列的两个描绘区域25组合为一个单位区域28,因此横跨沿x方向排列的两个描绘区域25的区域与一个基准点29建立对应关系。控制装置50根据该一个基准点和一个基础图像数据90来控制喷墨头31,从而能够通过一次扫描动作对横跨沿x方向排列的两个描绘区域25的区域涂布油墨。因此,仅通过三次扫描动作即可对所有描绘区域25涂布油墨。
在本实施例中,与图10所示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少扫描动作的次数。其结果,能够缩短油墨涂布时间。
接着,对图8~图9所示的实施例的变形例进行说明。
在图8中(A)所示的例子中,沿x方向排列的描绘区域25的个数为两个。在沿x方向排列的描绘区域25的个数为三个以上时,只需将沿x方向排列的三个以上的描绘区域25组合为一个单位区域28即可。并且,在沿x方向排列的描绘区域25的个数为四个以上时,可以将沿x方向排列的所有描绘区域25组合为一个单位区域28,也可以将一部分多个描绘区域25组合为一个单位区域28。
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60(图1中(A))优选让使用者指定一个单位区域28中要包含的多个描绘区域25。例如,优选使按照每个描绘区域25设定的描绘信息(图3中(B))包含指定多个单位区域28中的要包含该描绘区域25的单位区域28的信息。
上述各实施例仅为示例,理所当然,在不同实施例中所示的结构可以部分置换或组合。多个实施例中的基于相同结构的相同的作用效果不在每个实施例逐一提及。而且,本发明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可以进行各种变更、改良、组合等,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Claims (6)

1.一种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其生成印刷用数据,所述印刷用数据提供到从喷墨头吐出油墨从而将油墨涂布于被描绘表面上的油墨涂布装置并且指定油墨涂布位置,其中,
所述印刷用数据包括:
基础图像数据,指定划定于所述被描绘表面上的多个单位区域各自中的油墨涂布位置;
位置信息,指定所述被描绘表面上的所述多个单位区域各自的位置;及
关联信息,将各个单位区域与所述多个基础图像数据中的任一个建立关联,
针对所述多个单位区域中的、单位区域内的油墨涂布位置的分布彼此相同的多个单位区域,将相同的所述基础图像数据建立关联而生成所述印刷用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其中,
在所述多个单位区域中分别划定有多个描绘区域,
所述多个描绘区域分别设定有描绘信息,
所述描绘信息包括指定所述被描绘表面上的描绘区域的位置的信息、指定描绘区域的范围的信息及指定描绘区域内的油墨涂布位置的分布规则的信息,
所述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根据所述描绘信息来生成所述基础图像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其中,
所述油墨涂布装置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分别执行一边使所述喷墨头沿所述第1方向移动一边对所述被描绘表面吐出油墨的扫描动作,
所述多个描绘区域配置成将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分别作为行方向及列方向的矩阵状,
将沿所述第2方向排列的多个描绘区域组合为一个单位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其中,
还具有让使用者指定一个单位区域中要包含的多个描绘区域的功能。
5.一种控制装置,其控制油墨涂布装置,所述油墨涂布装置具备喷墨头及移动机构,所述喷墨头将油墨液滴化后进行吐出,所述移动机构将基板配置于与所述喷墨头相向的位置并使所述喷墨头和所述基板中的一个相对于另一个移动,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指定所述基板的被描绘表面上的油墨涂布位置的印刷用数据来控制所述喷墨头及所述移动机构,从而将油墨涂布于所述被描绘表面的油墨涂布位置上,其中,
所述印刷用数据包括:
基础图像数据,指定划定于所述被描绘表面上的多个单位区域各自中的油墨涂布位置;及
位置信息,指定所述被描绘表面上的所述多个单位区域各自的位置,
所述多个单位区域中的、单位区域内的油墨涂布位置的分布彼此相同的多个单位区域与相同的一个所述基础图像数据建立有关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装置,其中,
在与第1方向正交的第2方向上的不同位置分别执行一边使所述喷墨头沿所述第1方向移动一边对所述被描绘表面吐出油墨的扫描动作,
在所述多个单位区域中分别划定有多个描绘区域,所述多个描绘区域配置成将所述第1方向及所述第2方向分别作为行方向及列方向的矩阵状,
将沿所述第2方向排列的多个描绘区域组合为一个单位区域。
CN202110602876.3A 2020-06-01 2021-05-31 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及油墨涂布装置的控制装置 Active CN11375269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5681 2020-06-01
JP2020095681A JP2021189854A (ja) 2020-06-01 2020-06-01 印刷用データ生成装置及びインク塗布装置の制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2694A true CN113752694A (zh) 2021-12-07
CN113752694B CN113752694B (zh) 2022-11-22

Family

ID=787872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02876.3A Active CN113752694B (zh) 2020-06-01 2021-05-31 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及油墨涂布装置的控制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2021189854A (zh)
KR (1) KR20210148920A (zh)
CN (1) CN113752694B (zh)
TW (1) TWI778639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53348A (ja) * 2006-03-20 2007-10-04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CN101154056A (zh) * 2006-09-29 2008-04-0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描绘点数据取得方法及装置、描绘方法及装置
JP2008249781A (ja) * 2007-03-29 2008-10-1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9285888A (ja) * 2008-05-27 2009-12-10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色管理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10083110A (ja) * 2008-10-02 2010-04-15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印刷装置、情報読取装置、印刷方法、情報読取方法、印刷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読取プログラム
CN103429356A (zh) * 2011-02-21 2013-12-04 东丽工程株式会社 涂布方法以及涂布装置
CN106103098A (zh) * 2014-03-07 2016-11-09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JP2017024347A (ja) * 2015-07-27 2017-02-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
CN107026653A (zh) * 2016-01-29 2017-08-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压缩数据结构和使用其的印刷数据压缩方法、印刷方法
CN108621597A (zh) * 2017-03-21 2018-10-0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描绘装置、描绘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9130487A (zh) * 2017-06-15 2019-01-04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印刷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0505762A (zh) * 2018-05-17 2019-11-26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油墨涂布装置及油墨涂布方法
CN110774772A (zh) * 2018-07-24 2020-0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CN111038095A (zh) * 2018-10-12 2020-04-21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印刷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39162A (ja) 2002-10-15 2004-05-13 Fujitsu Component Ltd タッチパネルの製造方法と、該製造方法で製造されるタッチパネル
CN105073434B (zh) * 2012-12-27 2017-12-26 科迪华公司 用于打印油墨体积控制以在精确公差内沉积流体的方法和系统
JP5995929B2 (ja) * 2014-08-28 2016-09-2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画像記録装置及び方法
JP6702662B2 (ja) * 2015-06-18 2020-06-0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7036041B2 (ja) * 2017-02-20 2022-03-15 株式会社ニコン パターン描画装置、及びパターン描画方法
JP7206587B2 (ja) * 2017-12-08 2023-01-18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描画装置及び描画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253348A (ja) * 2006-03-20 2007-10-04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CN101154056A (zh) * 2006-09-29 2008-04-02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描绘点数据取得方法及装置、描绘方法及装置
JP2008249781A (ja) * 2007-03-29 2008-10-16 Toppan Printing Co Ltd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光学素子の製造方法
JP2009285888A (ja) * 2008-05-27 2009-12-10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色管理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JP2010083110A (ja) * 2008-10-02 2010-04-15 Dainippon Screen Mfg Co Ltd 印刷装置、情報読取装置、印刷方法、情報読取方法、印刷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情報読取プログラム
CN103429356A (zh) * 2011-02-21 2013-12-04 东丽工程株式会社 涂布方法以及涂布装置
CN106103098A (zh) * 2014-03-07 2016-11-09 株式会社御牧工程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JP2017024347A (ja) * 2015-07-27 2017-02-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制御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
CN107026653A (zh) * 2016-01-29 2017-08-08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压缩数据结构和使用其的印刷数据压缩方法、印刷方法
CN108621597A (zh) * 2017-03-21 2018-10-09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描绘装置、描绘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CN109130487A (zh) * 2017-06-15 2019-01-04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印刷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10505762A (zh) * 2018-05-17 2019-11-26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油墨涂布装置及油墨涂布方法
CN110774772A (zh) * 2018-07-24 2020-0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记录装置、图像处理装置以及记录方法
CN111038095A (zh) * 2018-10-12 2020-04-21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信息处理装置、印刷系统及信息处理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89854A (ja) 2021-12-13
TWI778639B (zh) 2022-09-21
KR20210148920A (ko) 2021-12-08
TW202146254A (zh) 2021-12-16
CN113752694B (zh) 2022-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80117847A1 (en) Method for forming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and three-dimensional printer
US10695974B2 (en)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shaping method and three-dimensional object shaping device
JP2008162072A (ja) 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方法
KR101497563B1 (ko) 기판제조방법 및 기판제조장치
JP2019151055A (ja) 液体吐出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925749B2 (ja) 膜形成方法、及び膜形成装置
CN113752694B (zh) 印刷用数据生成装置及油墨涂布装置的控制装置
KR20190072397A (ko) 막형성장치 및 막형성방법
JP2014104385A (ja) 基板製造方法及び基板製造装置
CN113752696B (zh) 图像数据生成装置及图像数据生成方法
CN113752695B (zh) 图像数据生成装置
CN114494029A (zh) 变形校正处理装置、描绘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13682052B (zh) 油墨涂布装置及其控制装置、及油墨涂布方法
TWI763327B (zh) 油墨塗佈裝置、油墨塗佈裝置的控制裝置及油墨塗佈方法
JP2015100747A (ja) 薄膜形成方法及び薄膜形成装置
JP2021079359A (ja) インク塗布制御装置及びインク塗布方法
JP2022122452A (ja) 造形物製造装置及び造形物製造方法
US20200189178A1 (en) Method of 3d ink jet printing
TW202214055A (zh) 圖像形成方法以及圖像形成裝置
JP2023044200A (ja) パターン形成装置、パターン形成方法および吐出データ生成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