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8374A -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液晶面板 - Google Patents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液晶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8374A
CN113748374A CN202080032191.3A CN202080032191A CN113748374A CN 113748374 A CN113748374 A CN 113748374A CN 202080032191 A CN202080032191 A CN 202080032191A CN 113748374 A CN113748374 A CN 1137483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hesive layer
polarizing film
layer
film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321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木村智之
山本悟士
外山雄祐
藤田昌邦
高见佳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tto Den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tto Denko Corp filed Critical Nitto Denk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20/02464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262395A1/ja
Publication of CN1137483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83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58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comprising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elements, e.g. wire grids, conductive part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在防止由液晶显示装置的带电导致的显示不良的同时抑制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觉辨认性变差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具备偏振膜和粘合剂层。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进一步具备导电层,由导电层引起的全光线透射率的损失为0.9%以下。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为1.0×106Ω/□以下。

Description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液晶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液晶面板。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具备:具有偏振膜配置于比液晶单元更靠近可视侧的结构的液晶面板、和对液晶面板照射光的照明系统。液晶显示装置通过对液晶单元施加电压并调节液晶单元中所含的液晶分子的取向而显示图像。
对于液晶显示装置而言,在制造时、例如在经由粘合剂层将偏振膜贴合于液晶单元时,或者在使用时、例如在使用者接触液晶显示装置时,会产生静电。液晶显示装置有时会因为该静电而带电。如果液晶显示装置带电,则液晶单元中所含的液晶分子的取向紊乱,会发生显示不良。为了防止由液晶显示装置的带电导致的显示不良,已知例如在偏振膜侧的液晶单元的表面配置ITO(氧化铟锡)层。
专利文献1及2公开了具备偏振膜和包含导电性高分子的导电层的层叠结构。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391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表2015-50961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可知在特别容易产生静电的环境、例如像车辆的内部这样在周围存在其它电子设备的环境中使用液晶显示装置时,为了充分地防止由液晶显示装置的带电引起的显示不良,需要将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调节为较低的值。然而,如果将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调节为较低的值,则导电层的透射率降低,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觉辨认性变差。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是要求高抗静电性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车载用显示器,也能够防止在由液晶显示装置的带电引起的显示不良的同时、抑制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觉辨认性变差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具备偏振膜和粘合剂层,
上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还具备导电层,
由上述导电层引起的全光线透射率的损失为0.9%以下,
上述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为1.0×106Ω/□以下。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能够在防止由液晶显示装置的带电导致的显示不良的同时抑制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觉辨认性变差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剖面图。
图2是示出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3是示出防反射膜的一例的剖面图。
图4是示出防反射膜的另一例的剖面图。
图5是示出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另一变形例的剖面图。
图6是具备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液晶面板的剖面图。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液晶面板的剖面图。
图8是示出关于实施例1~12、比较例1、2及4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与由导电层引起的全光线透射率的损失的关系的图表。
图9是示出实施例13~26、比较例5及6的来自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反射光的a*值及b*值的关系的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偏振膜、导电层及粘合剂层按照上述顺序层叠在一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由导电层引起的全光线透射率的损失为0.5%以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由导电层引起的全光线透射率的损失为0.4%以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为5.0×105Ω/□以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为1.0×104Ω/□以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大于5.0×102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满足下述(i)及(ii)中的至少一者:(i)由导电层引起的全光线透射率的损失为0.5%以下、且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为1.0×106Ω/□以下;以及(ii)由导电层引起的全光线透射率的损失为0.9%以下、且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为1.0×104Ω/□以下。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粘合剂层包含导电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还具备防反射膜,防反射膜、偏振膜及粘合剂层在层叠方向上按照上述顺序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具备防反射膜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在粘合剂层以与无碱玻璃直接相接的方式与无碱玻璃层叠在一起的状态下,来自CIE标准光源D65的光从与粘合剂层相反侧的表面入射时,产生光反射比Y为1.1%以下的反射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上述的反射光在L*a*b*颜色系统中的a*值及b*值满足下述关系式(1)及(2)。
-10≤a*≤10 (1)
-18≤b*≤5 (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防反射膜在层叠方向上依次具有第1高折射率层、第1低折射率层、第2高折射率层及第2低折射率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1高折射率层的光学膜厚为20nm~35nm,第1低折射率层的光学膜厚为38nm~50nm,第2高折射率层的光学膜厚为230nm~290nm,第2低折射率层的光学膜厚为100nm~128nm。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液晶面板,其具备: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
液晶单元,
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与液晶单元之间未设置导电层。
以下,对本发明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但以下的说明的主旨并不是将本发明限制为特定的实施方式。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具备偏振膜1、导电层2及粘合剂层3。偏振膜1、导电层2及粘合剂层3例如按照上述顺序层叠在一起,导电层2分别与偏振膜1及粘合剂层3相接。在导电层2配置于偏振膜1与粘合剂层3之间的情况下,存在导电层2的劣化得以抑制的倾向。然而,导电层2也可以配置于偏振膜1与粘合剂层3之间以外的位置,例如,偏振膜1也可以配置于导电层2与粘合剂层3之间。粘合剂层3的表面例如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的外部露出。
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中,由导电层2引起的全光线透射率的损失A为0.9%以下。根据本发明人等的研究,在损失A被抑制在该程度的情况下,能够充分地抑制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觉辨认性的变差。损失A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特定。首先,测定偏振膜1的全光线透射率T1、和包含偏振膜1及导电层2的层叠体L的全光线透射率T2。在本说明书中,“全光线透射率”是指波长380nm~700nm范围的光的透射率。全光线透射率可以基于JIS K7361-1:1997的规定来测定。全光线透射率的测定使用D65光源。层叠体L的全光线透射率T2是从使光偏振膜1侧的情况下的值。可以将全光线透射率T1与全光线透射率T2之差(T1-T2)特定为损失A。
测定全光线透射率T1及T2时,可以在偏振膜1的表面配置有不对损失A的值造成影响的层(例如硬涂层)。例如,可以将损失A特定为包含硬涂层H及偏振膜1的层叠体L1的全光线透射率T3、与包含硬涂层H、偏振膜1及导电层2的层叠体L2的全光线透射率T4之差(T3-T4)。在层叠体L2中,硬涂层H、偏振膜1及导电层2按照上述顺序层叠在一起。层叠体L1的全光线透射率T3及层叠体L2的全光线透射率T4均是使光从硬涂层H侧入射的情况下的值。
上述的损失A优选为0.8%以下、更优选为0.6%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5%以下、特别优选为0.4%以下、尤其优选小于0.2%。损失A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0.01%。
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中,导电层2的表面电阻率为1.0×106Ω/□以下。具有低至该程度的表面电阻率的导电层2即使在容易产生静电的环境中,也能够防止具备由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的液晶显示装置因带电而引起的显示不良。导电层2的表面电阻率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特定。首先,准备导电层2的表面在外部露出的层叠体。作为这样的层叠体,可列举例如:包含偏振膜1及导电层2的层叠体L、以及包含硬涂层H、偏振膜1及导电层2的层叠体L2。接下来,对所准备的层叠体中的导电层2的表面测定表面电阻率。表面电阻率的测定可以按照JIS K7194:1994或JIS K6911:199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作为一例,在导电层2的表面电阻率小于1.0×105Ω/□的情况下,导电层2的表面电阻率可以使用Loresta-GP MCP-T600(Mitsubishi Chemical Analytech Co.,Ltd.制)并按照JIS K7194:199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在导电层2的表面电阻率为1.0×105Ω/□以上的情况下,导电层2的表面电阻率可以使用Hiresta-UP MCP-HT450(Mitsubishi Chemical Analytech Co.,Ltd.制)并按照JIS K6911:199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可以将通过上述的测定得到的测定值视为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中的导电层2的表面电阻率。
导电层2的表面电阻率为优选为5.0×105Ω/□以下、更优选为1.0×105Ω/□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104Ω/□以下、特别优选为1.0×103Ω/□以下。导电层2的表面电阻率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0×102Ω/□。在具备触摸传感器或触摸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的情况下,从充分地确保设置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触摸传感器或触摸面板的灵敏度的观点考虑,导电层2的表面电阻率也可以大于5.0×102Ω/□。
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中,在上述的损失A大于0.5%的情况下,导电层2的表面电阻率可以为特别低的值。作为一例,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中,满足下述(i)及(ii)中的至少一者:(i)上述的损失A为0.5%以下、且导电层2的表面电阻率为1.0×106Ω/□以下;以及(ii)上述的损失A为0.9%以下、且导电层2的表面电阻率为1.0×104Ω/□以下。
[偏振膜]
偏振膜1是包含起偏镜及透明保护膜的层叠体。透明保护膜例如与层状的起偏镜的主面(具有最大面积的表面)相接而配置。起偏镜可以配置于两个透明保护膜之间。作为起偏镜,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使碘、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物质吸附于聚乙烯醇类膜、部分缩甲醛化聚乙烯醇类膜、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类部分皂化膜等亲水性高分子膜并进行单向拉伸而得到的起偏镜;聚乙烯醇的脱水处理物、聚氯乙烯的脱盐酸处理物等多烯类取向膜等。起偏镜优选由聚乙烯醇类膜及碘等二色性物质形成。
起偏镜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80μm以下。起偏镜的厚度可以为10μm以下、优选为1~7μm。这样的薄型的起偏镜的厚度不均少,视觉辨认性优异。薄型的起偏镜的尺寸变化得以抑制,耐久性优异。采用薄型的起偏镜,可以将偏振膜1薄型化。
作为透明保护膜的材料,可使用例如:透明性、机械强度、热稳定性、水分阻隔性、各向同性等优异的热塑性树脂。作为这样的热塑性树脂的具体例,可列举三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树脂、聚酯树脂、聚醚砜树脂、聚砜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烯烃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环状聚烯烃树脂(降冰片烯类树脂)、聚芳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及它们的混合物。透明保护膜的材料可以是(甲基)丙烯酸类、氨基甲酸酯类、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类、环氧类、有机硅类等热固性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在偏振膜1具有两个透明保护膜的情况下,两个透明保护膜的材料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可以利用粘接剂对起偏镜的一个主面贴合由热塑性树脂构成的透明保护膜,并且对起偏镜的另一个主面贴合由热固性树脂或紫外线固化型树脂构成的透明保护膜。透明保护膜可以包含1种以上任意的添加剂。
透明保护膜可以具有防眩特性、防反射特性等光学特性。透明保护膜可以是作为相位差膜发挥功能的膜。在本说明书中,相位差膜是指在面内方向或厚度方向上具有双折射的膜。作为相位差膜发挥功能的膜,可列举例如:对高分子膜进行拉伸而得到的膜、使液晶材料进行取向并固定化而得到的膜等。
用于将起偏镜与透明保护膜贴合的粘接剂只要在光学上透明,就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水性、溶剂型、热熔型、自由基固化型、阳离子固化型等的粘接剂、优选水性粘接剂及自由基固化型粘接剂。
偏振膜1的厚度例如为10μm~500μm。偏振膜1的全光线透射率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30%~50%。
对偏振膜1入射来自CIE标准光源D65的光时的透射光在亨特Lab颜色系统中的a值优选为-6.0~0、更优选为-3.0~-0.5、特别优选为-1.8~-1.2。上述的透射光在亨特Lab颜色系统中的b值优选为1.0~10、更优选为1.5~5.0、特别优选为2.2~4.0。透射光在亨特Lab颜色系统中的a值及b值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特定。首先,使用分光光度计的积分球测定偏振膜1中的来自CIE标准光源D65的光的透射率。对于得到的透射率,通过JIS Z8701:1999中规定的2度视野XYZ系统进行可见度修正(780~380nm:5nm间隔),从而对透射光在亨特Lab颜色系统中的a值及b值进行特定。
[导电层]
导电层2只要表面电阻率为1.0×106Ω/□以下且上述的损失A被调节至0.9%以下,就没有特别限定。导电层2是包含导电材料的层。导电材料也可以是ITO以外的材料,例如为导电性聚合物、导电性聚合物与掺杂物的复合体、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导电性微粒、离子性化合物等。从透明性、全光线透射率、外观、抗静电效果、及在高温或多湿环境中的抗静电效果的稳定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导电层2包含导电性聚合物。在导电层2包含导电性聚合物作为导电材料的情况下,与包含导电性微粒的情况相比,即使比较大幅地调整导电层2的厚度,也不易产生雾。因此,即使在将导电层2配置于液晶单元与起偏镜之间的情况下,包含导电性聚合物的导电层2也不易发生偏振光消除,且不易降低液晶显示装置所显示的图像的对比度。在导电层2包含导电性聚合物作为导电材料的情况下,与包含导电性微粒的情况相比,存在导电层2的折射率低的倾向。因此,包含导电性聚合物的导电层2适于降低液晶面板的光的反射率。
作为导电性聚合物,可列举例如:聚噻吩、聚苯胺、聚吡咯、聚喹喔啉、聚乙炔、聚苯撑乙烯、聚萘及它们的衍生物。导电材料可以含有1种或2种以上这些导电性聚合物。作为导电性聚合物,优选聚噻吩、聚苯胺及它们的衍生物,特别优选聚噻吩衍生物。聚噻吩、聚苯胺及它们的衍生物例如作为具有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导电性聚合物发挥功能。在导电性聚合物具有水溶性或水分散性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导电性聚合物的水溶液或水分散液制作导电层2。在该情况下,导电层2的制作不需要使用非水性的有机溶剂,因此,能够抑制由有机溶剂导致的偏振膜1等的蚀变。
导电性聚合物可以具有亲水性官能团。作为亲水性官能团,可列举例如:磺基、氨基、酰胺基、亚胺基、羟基、巯基、肼基、羧基、硫酸酯基、磷酸酯基及它们的盐(例如季铵盐基)。在导电性聚合物具有亲水性官能团的情况下,存在导电性聚合物容易溶于水、或微粒状的导电性聚合物容易分散于水中的倾向。
从导电性及化学稳定性的观点考虑,导电性聚合物优选为聚(3,4-二取代噻吩)。作为聚(3,4-二取代噻吩),可列举例如聚(3,4-亚烷基二氧基噻吩)及聚(3,4-二烷氧基噻吩),优选为聚(3,4-亚烷基二氧基噻吩)。聚(3,4-亚烷基二氧基噻吩)例如具有以下的式(I)表示的结构单元。
[化学式1]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081
式(I)中,R1例如为碳原子数1~4的亚烷基。亚烷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作为亚烷基,可列举例如:亚甲基、1,2-亚乙基、1,3-亚丙基、1,4-亚丁基、1-甲基-1,2-亚乙基、1-乙基-1,2-亚乙基、1-甲基-1,3-亚丙基及2-甲基-1,3-亚丙基,优选为亚甲基、1,2-亚乙基、1,3-亚丙基,更优选为1,2-亚乙基。导电性聚合物优选为聚(3,4-亚甲基二氧噻吩)(PEDOT)。
作为掺杂物,可列举例如聚阴离子。在导电性聚合物为聚噻吩(或其衍生物)的情况下,聚阴离子可以与聚噻吩(或其衍生物)形成离子对而使聚噻吩(或其衍生物)稳定地分散于水中。作为聚阴离子,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例如:聚丙烯酸、聚马来酸、聚甲基丙烯酸等羧酸聚合物类;聚苯乙烯磺酸、聚乙烯基磺酸、聚异戊二烯磺酸等磺酸聚合物类等。聚阴离子也可以是乙烯基羧酸类或乙烯基磺酸类、与其它单体类的共聚物。作为其它单体类,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酯化合物;苯乙烯、乙烯基萘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聚阴离子特别优选为聚苯乙烯磺酸(PSS)。作为导电性聚合物与掺杂物的复合体,可列举例如:聚(3,4-亚甲基二氧噻吩)与聚苯乙烯磺酸的复合体(PEDOT/PSS)。
作为离子性表面活性剂,可列举例如:季铵盐型、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082
盐型、锍盐型等阳离子类表面活性剂;羧酸型、磺酸酯型、硫酸酯型、磷酸酯型、亚磷酸酯型等阴离子类表面活性剂;磺基甜菜碱型、烷基甜菜碱型、烷基咪唑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083
甜菜碱型等两性离子类表面活性剂;多元醇衍生物、β-环糊精包合物、山梨糖醇酐脂肪酸单酯、山梨糖醇酐脂肪酸二酯、聚氧化烯烃衍生物、氧化胺等非离子类表面活性剂。
作为导电性微粒,可列举例如:氧化锡类、氧化锑类、氧化铟类、氧化锌类等金属氧化物微粒,优选为氧化锡类微粒。作为氧化锡类微粒的材料,可列举例如:氧化锡、锑掺杂氧化锡、铟掺杂氧化锡、铝掺杂氧化锡、钨掺杂氧化锡、氧化钛-氧化铈-氧化锡的复合体、氧化钛-氧化锡的复合体等。导电性微粒的平均粒径例如为1~100nm、优选为2~50nm。导电性微粒的平均粒径是指例如在通过激光衍射式粒度仪等测定的粒度分布中相当于体积累积50%的粒径(d50)。
作为离子性化合物,可列举例如:碱金属盐和/或有机阳离子-阴离子盐。作为碱金属盐,可列举例如:碱金属的有机盐及无机盐。在本说明书中,有机阳离子-阴离子盐是指含有有机阳离子的有机盐。有机阳离子-阴离子盐中所含的阴离子可以是有机阴离子,也可以是无机阴离子。有时将有机阳离子-阴离子盐称为离子性液体或离子性固体。
作为碱金属盐中所含的碱金属离子,可列举例如:锂离子、钠离子及钾离子,优选锂离子。
作为碱金属的有机盐中所含的阴离子,可列举例如:CH3COO-、CF3COO-、CH3SO3 -、CF3SO3 -、(CF3SO2)3C-、C4F9SO3 -、C3F7COO-、(CF3SO2)(CF3CO)N--O3S(CF2)3SO3 -、(CN)2N-及下述通式(a)~(d)表示的阴离子。
(a)(CnF2n+1SO2)2N-(其中,n为1~10的整数)
(b)CF2(CmF2mSO2)2N-(其中,m为1~10的整数)
(c)-O3S(CF2)lSO3 -(其中,l为1~10的整数)
(d)(CpF2p+1SO2)N-(CqF2q+1SO2)(其中,p及q相互独立地为1~10的整数)
碱金属的有机盐中所含的阴离子优选包含氟原子。通过包含氟原子的阴离子,碱金属的有机盐作为离子离解性优异的离子化合物发挥功能。
作为碱金属的无机盐中所含的阴离子,可列举例如:Cl-、Br-、I-、AlCl4 -、Al2Cl7 -、BF4 -、PF6 -、ClO4 -、NO3 -、AsF6 -、SbF6 -、NbF6 -、TaF6 -、(FSO2)2N-、CO3 2-等。
作为碱金属盐中所含的阴离子,优选(CF3SO2)2N-、(C2F5SO2)2N-等上述通式(1)表示的(全氟烷基磺酰)亚胺,特别优选为(CF3SO2)2N-表示的双(三氟甲磺酰)亚胺。
作为碱金属的有机盐,可列举例如:乙酸钠、藻酸钠、木质素磺酸钠、甲苯磺酸钠、LiCF3SO3、Li(CF3SO2)2N、Li(C2F5SO2)2N、Li(C4F9SO2)2N、Li(CF3SO2)3C、KO3S(CF2)3SO3K、LiO3S(CF2)3SO3K等,优选为LiCF3SO3、Li(CF3SO2)2N、Li(C2F5SO2)2N、Li(C4F9SO2)2N、Li(CF3SO2)3C,更优选为Li(CF3SO2)2N、Li(C2F5SO2)2N、Li(C4F9SO2)2N。碱金属的有机盐优选为含氟酰亚胺锂盐,特别优选为(全氟烷基磺酰)亚胺锂盐。
作为碱金属的无机盐,可列举例如:高氯酸锂及碘化锂。.
作为有机阳离子-阴离子盐中所含的有机阳离子,可列举例如:吡啶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101
阳离子、哌啶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103
阳离子、吡咯烷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102
阳离子、具有吡咯啉骨架的阳离子、具有吡咯骨架的阳离子、咪唑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104
阳离子、四氢嘧啶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105
阳离子、二氢嘧啶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109
阳离子、吡唑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107
阳离子、吡唑啉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106
阳离子、四烷基铵阳离子、三烷基锍阳离子、四烷基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108
阳离子等。
作为有机阳离子-阴离子盐中所含的阴离子,可列举例如:Cl-、Br-、I-、AlCl4 -、Al2Cl7 -、BF4 -、PF6 -、ClO4 -、NO3 -、CH3COO-、CF3COO-、CH3SO3 -、CF3SO3 -、(CF3SO2)3C-、AsF6 -、SbF6 -、NbF6 -、TaF6 -、(CN)2N-、C4F9SO3 -、C3F7COO-、(CF3SO2)(CF3CO)N-、(FSO2)2N--O3S(CF2)3SO3 -及上述通式(a)~(d)表示的阴离子。有机阳离子-阴离子盐中所含的阴离子优选包含氟原子。通过包含氟原子的阴离子,有机阳离子-阴离子盐作为离子离解性优异的离子化合物发挥功能。
作为离子性化合物,不限定于上述碱金属盐及有机阳离子-阴离子盐,还可以列举例如:氯化铵、氯化铝、氯化铜、氯化亚铁、氯化铁、硫酸铵等无机盐。导电材料可以含有1种或2种以上上述离子性化合物。
作为导电材料,不限定于上述材料,还可以列举例如:乙炔黑、科琴黑、天然石墨、人造石墨等碳材料;钛黑;季铵盐等阳离子型导电性基团、甜菜碱化合物等两性离子型导电性基团、磺酸盐等阴离子型导电性基团或甘油等具有非离子型导电性基团的单体的均聚物、或该单体与其它单体的共聚物(例如,具有来自于具有季铵盐基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的聚合物等具有离子导电性的聚合物);使乙烯及甲基丙烯酸酯的共聚物等亲水性聚合物与丙烯酸类树脂等进行合金化而成的材料(永久抗静电剂)。
导电层2除导电材料以外,还可以包含粘合剂等其它材料。粘合剂存在例如提高导电材料的被膜形成性、并且提高导电层2对偏振膜1的密合性及粘接性(锚固力)的倾向。作为粘合剂,可列举例如:含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1010
唑啉基聚合物、聚氨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聚醚类树脂、纤维素类树脂、聚乙烯醇类树脂、环氧树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苯乙烯类树脂、聚乙二醇、季戊四醇等,优选为含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111
唑啉基聚合物、聚氨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特别优选为聚氨酯类树脂。导电层2可以含有1种或2种以上这些粘合剂。导电层2中的粘合剂的含有率例如为1wt%~90wt%、优选为10wt%~80wt%。
导电层2的厚度例如为5nm~180nm、优选为150nm、更优选为120n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0nm以下、特别优选为80nm以下、尤其优选为50nm以下。导电层2的厚度可以为10nm以上、也可以为20nm以上。
导电层2与偏振膜1的锚固力例如为10.0N/25mm以上、优选为12.0N/25mm以上、更优选为14.0N/25mm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8.0N/25mm以上。上述的锚固力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测定。首先,将作为评价对象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切出宽25mm×长150mm,作为试验片。接下来,利用双面胶带使试验片所具备的偏振膜1的整个表面与不锈钢制试验板重合,使2kg的辊往复1次而使它们压粘。接下来,使试验片所具备的粘合剂层3与评价用片重合,使2kg的辊往复1次而使它们压粘。评价用片具有宽30mm×长150mm的尺寸,只要在试验中不会从粘合剂层3剥离,就没有特别限定。作为评价用片,可使用例如ITO膜(125Tetlight OES(尾池工业株式会社制)等)。接下来,使用市售的拉伸试验机,在把持评价用片的状态下,以剥离角度180°、拉伸速度300mm/min将粘合剂层3及导电层2从偏振膜1剥离,将此时的剥离力的平均值特定为导电层2与偏振膜1的锚固力。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试验在23℃的气氛中进行。
导电层2的表面电阻率及上述的损失A不仅根据导电层2中所含的导电材料的组成而变化,还根据导电层2中的导电材料的含有率、导电层2的厚度等而变化。专利文献1及2中没有关于将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保持为1.0×106Ω/□以下、并将损失A调整为0.9%以下的任何记载或启示。例如,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在透明保护膜上涂布有用于形成导电层的涂层组合物的状态下,全光线透射率的测定值均为98.5%左右以下(实施例1-53)。根据该结果可以预想,对于专利文献1的方案而言,难以将损失A调整为小于1.5%的值。
[粘合剂层]
粘合剂层3是包含粘合剂的层。作为粘合剂层3中所含的粘合剂,可列举例如:橡胶类粘合剂、丙烯酸类粘合剂、有机硅类粘合剂、氨基甲酸酯类粘合剂、乙烯基烷基醚类粘合剂、聚乙烯基吡咯烷酮类粘合剂、聚丙烯酰胺类粘合剂、纤维素类粘合剂等。作为粘合剂层3中所含的粘合剂,从光学透明性优异、具有适当的润湿性、凝聚性、粘接性等粘合特性、且耐候性、耐热性等优异的方面考虑,优选丙烯酸类粘合剂。
丙烯酸类粘合剂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例如含有来自(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作为主成分。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指丙烯酸和/或甲基丙烯酸。“主成分”是指在聚合物中以重量基准计含量最多的结构单元。
用于形成(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主骨架的(甲基)丙烯酸酯中所含的酯部分((甲基)丙烯酰基以外的部分)的碳原子数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18。(甲基)丙烯酸酯的酯部分可以含有苯基、苯氧基等芳香环,也可以含有烷基。该烷基可以为直链状,也可以为支链状。(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含有1种或2种以上来自(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来自(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中所含的酯部分的碳原子数的平均值优选为3~9。从粘合特性、耐久性、相位差的调整、折射率的调整等观点考虑,(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优选具有来自含有芳香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通过含有芳香环的(甲基)丙烯酸酯来调整粘合剂层3的相位差,由此,能够抑制由于偏振膜1热收缩导致粘合剂层3被拉伸而发生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漏光。此外,该(甲基)丙烯酸酯适于调整粘合剂层3的折射率来减小粘合剂层3与被粘附物(例如液晶单元)的折射率之差。如果折射率之差减小,则在粘合剂层3与被粘附物的界面的光的反射得以抑制,能够提高显示器的视觉辨认性。
作为含有芳香环的(甲基)丙烯酸酯,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酯、邻苯基苯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丙酯、苯氧基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壬基苯酚(甲基)丙烯酸酯、环氧乙烷改性甲酚(甲基)丙烯酸酯、苯酚环氧乙烷改性(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3-苯氧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苄酯、(甲基)丙烯酸氯苄基酯、(甲基)丙烯酸甲苯酯、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等含有苯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羟乙基化β-萘酚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2-萘乙基酯、丙烯酸2-萘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2-(4-甲氧基-1-萘氧基)乙酯等含有萘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联苯酯等含有联苯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等。这些当中,从提高粘合剂层3的粘合特性、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优选(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苯氧基乙酯。
在通过含有芳香环的(甲基)丙烯酸酯来调整粘合剂层3的折射率的情况下,(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全部构成单元中的来自含有芳香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优选为3重量%~25重量%。该含有率更优选为22重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重量%以下。该含有率更优选为8重量%以上、进一步优选为12重量%以上。来自含有芳香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为25重量%以下时,存在能够抑制由偏振膜1收缩导致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漏光、并且能够提高粘合剂层3的再操作性的倾向。该含有率为3重量%以上时,存在能够充分地抑制液晶显示装置的漏光的倾向。
从提高粘接性及耐热性的观点考虑,(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除上述来自含有芳香环的(甲基)丙烯酸酯的结构单元以外,还可以具有1种以上来自具有(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等含有不饱和双键的聚合性官能团的共聚单体的结构单元。作为该共聚单体,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酸3-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4-羟基丁酯、(甲基)丙烯酸6-羟基己酯、(甲基)丙烯酸8-羟基辛酯、(甲基)丙烯酸10-羟基癸酯、(甲基)丙烯酸12-羟基月桂酯、丙烯酸(4-羟基甲基环己基)甲酯等含羟基单体;(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羧基戊酯、衣康酸、马来酸、富马酸、丁烯酸等含羧基单体;马来酸酐、衣康酸酐等含酸酐基单体;丙烯酸的己内酯加成物;苯乙烯磺酸、烯丙基磺酸、2-(甲基)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酰胺基丙磺酸、(甲基)丙烯酸磺酸丙酯、(甲基)丙烯酰氧基萘磺酸等含磺酸基单体;2-羟基乙基丙烯酰基磷酸酯等含磷酸基单体等。
作为上述的共聚单体,还可以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丁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甲基)丙烯酰胺、N-羟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酰胺等(N-取代)酰胺类单体;(甲基)丙烯酸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叔丁基氨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基氨基烷基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酯、(甲基)丙烯酸乙氧基乙酯等(甲基)丙烯酸烷氧基烷基酯类单体;N-(甲基)丙烯酰氧基亚甲基琥珀酰亚胺、N-(甲基)丙烯酰-6-氧基六亚甲基琥珀酰亚胺、N-(甲基)丙烯酰-8-氧基八亚甲基琥珀酰亚胺等琥珀酰亚胺类单体;N-丙烯酰基吗啉等吗啉类单体;N-环己基马来酰亚胺、N-异丙基马来酰亚胺、N-月桂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等马来酰亚胺类单体;N-甲基衣康酰亚胺、N-乙基衣康酰亚胺、N-丁基衣康酰亚胺、N-辛基衣康酰亚胺、N-2-乙基己基衣康酰亚胺、N-环己基衣康酰亚胺、N-月桂基衣康酰亚胺等。
作为上述的共聚单体,还可以列举例如:乙酸乙烯酯、丙酸乙烯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甲基乙烯基吡咯烷酮、乙烯基吡啶、乙烯基哌啶酮、乙烯基嘧啶、乙烯基哌嗪、乙烯基吡嗪、乙烯基吡咯、乙烯基咪唑、乙烯基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141
唑、乙烯基吗啉、N-乙烯基羧酸酰胺类、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己内酰胺等乙烯基类单体;丙烯腈、甲基丙烯腈等氰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含环氧基丙烯酸类单体;(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聚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丙二醇酯等二醇类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四氢糠酯、含氟(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硅(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2-甲氧基乙酯等丙烯酸酯类单体等。此外,作为共聚单体,还可以列举例如:异戊二烯、丁二烯、异丁烯等烯烃单体;乙烯基醚等含醚基乙烯基单体。
作为上述的共聚单体,还可以列举例如:3-丙烯酰氧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4-乙烯基丁基三甲氧基硅烷、4-乙烯基丁基三乙氧基硅烷、8-乙烯基辛基三甲氧基硅烷、8-乙烯基辛基三乙氧基硅烷、10-甲基丙烯酰氧基癸基三甲氧基硅烷、10-丙烯酰氧基癸基三甲氧基硅烷、10-甲基丙烯酰氧基癸基三乙氧基硅烷、10-丙烯酰氧基癸基三乙氧基硅烷等硅烷类单体。
作为上述的共聚单体,还可以使用例如:三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四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四(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五(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己内酯改性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甲基)丙烯酸与多元醇的酯化物(具有2个以上(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等不饱和双键的多官能单体);在聚酯、环氧、氨基甲酸酯等骨架加成了2个以上具有(甲基)丙烯酰基、乙烯基等不饱和双键的化合物而得到的化合物(例如,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环氧(甲基)丙烯酸酯及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
(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来自上述共聚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0wt%~20wt%、优选为0.1wt%~15wt%、更优选为0.1wt%~10wt%。
作为共聚单体,从粘接性及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优选含羟基单体及含羧基单体。作为共聚单体,也可以组合使用含羟基单体及含羧基单体。例如在用于形成粘合剂层3的粘合剂组合物含有交联剂的情况下,共聚单体作为与交联剂的反应点发挥功能。作为含羟基单体、含羧基单体等由于与分子间交联剂的反应性优异,所以适于提高得到的粘合剂层3的凝聚性及耐热性。特别是含羟基单体适于提高粘合剂层3的再操作性。含羧基单体适于兼顾粘合剂层3的耐久性和再操作性。
在使用含羟基单体作为共聚单体的情况下,(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来自含羟基单体结构单元的含有率优选为0.01wt%~15wt%、更优选为0.03wt%~10wt%、进一步优选为0.05wt%~7wt%。在使用含羧基单体作为共聚单体的情况下,(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中的来自含羧基单体的结构单元的含有率优选为0.05wt%~10wt%、更优选为0.1wt%~8wt%、进一步优选为0.2wt%~6wt%。
(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例如为50万~300万,从耐久性、特别是耐热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70万~270万、更优选为80万~250万。在(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0万以上的情况下,粘合剂层3存在具有实际使用上充分的耐热性的倾向。在(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300万以下的情况下,存在能够容易地调节用于制作粘合剂层3的涂敷液的粘度的倾向。如果能够容易地调节涂敷液的粘度,则不需要在涂敷液中添加大量的稀释溶剂,因此,能够抑制粘合剂层3的制造成本。在本说明书中,重均分子量是指将基于GPC(凝胶渗透色谱法)的测定结果进行了聚苯乙烯换算而得到的值、
(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通过溶液聚合、本体聚合、乳液聚合、各种自由基聚合等公知的聚合反应来制作。(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可以是无规共聚物,也可以是嵌段共聚物,还可以是接枝共聚物。
粘合剂层3中所含的粘合剂可以具有基础聚合物通过交联剂交联而成的结构。例如,在使用(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情况下,作为交联剂,可以使用有机类交联剂或多官能金属螯合物。作为有机类交联剂,可列举例如:异氰酸酯类交联剂、过氧化物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亚胺类交联剂等。多官能金属螯合物是指,多价金属与有机化合物共价键合或配合键合而成的螯合物。作为构成多价金属的原子,可列举例如:Al、Cr、Zr、Co、Cu、Fe、Ni、V、Zn、In、Ca、Mg、Mn、Y、Ce、Sr、Ba、Mo、La、Sn、Ti等。多官能金属螯合物中所含的有机化合物例如含有氧原子等。作为该有机化合物,可列举例如:烷基酯、醇化合物、羧酸化合物、醚化合物、酮化合物等。
在粘合剂中,相对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交联剂的用量优选为3重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01~3重量份、进一步优选为0.02~2重量份、特别优选为0.03~1重量份。
粘合剂层3也可以进一步包含粘合剂以外的其它材料。作为其它材料,可列举例如:导电材料、硅烷偶联剂及其它添加剂。导电材料适于降低粘合剂层3的表面电阻率而防止由液晶显示装置的带电导致的显示不良。作为导电材料,可列举上面对于导电层2叙述的导电材料。从与基础聚合物的相容性及粘合剂层3的透明性的观点考虑,粘合剂层3中所含的导电材料优选为离子性化合物。特别是在粘合剂层3包含含有(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作为基础聚合物的丙烯酸类粘合剂的情况下,作为导电材料,优选使用离子性化合物。从抗静电性能的观点考虑,离子性化合物优选为离子性液体。
相对于粘合剂的基础聚合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粘合剂层3优选包含导电材料(例如离子性化合物)0.05~20重量份。通过使粘合剂层3包含导电材料0.05重量份以上,存在粘合剂层3的表面电阻率充分地降低、粘合剂层3的抗静电性能充分地提高的倾向。相对于粘合剂的基础聚合物100重量份,粘合剂层3优选包含导电材料0.1重量份以上、更优选包含0.5重量份以上。从对粘合剂层3赋予实际使用上充分的耐久性的观点考虑,相对于粘合剂的基础聚合物100重量份,粘合剂层3优选包含导电材料20重量份以下、更优选包含10重量份以下。
作为其它添加剂,例如可以根据使用用途适当使用聚亚烷基二醇(例如聚丙二醇)等聚醚化合物、着色剂、颜料、染料、表面活性剂、增塑剂、增粘剂、表面润滑剂、流平剂、软化剂、抗氧剂、抗老化剂、光稳定剂、紫外线吸收剂、阻聚剂、无机填充剂、有机填充剂、金属粉等。添加剂可以为粉体,也可以为粒子状,还可以为箔状。作为添加剂,也可以通过在能够控制的范围内使用还原剂从而构成氧化还原类。通过在粘合剂层3中添加着色剂等色素,有时能够调节来自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的反射光的色相。相对于粘合剂的基础聚合物(例如(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100重量份,粘合剂层3优选包含其它添加剂5重量份以下、更优选包含3重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包含1重量份以下。
粘合剂层3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5~100μm、优选为10~50μm。
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中,粘合剂层3的表面电阻率为没有特别限定,小于1.0×1014Ω/□即可,优选为1.0×1012Ω/□以下。粘合剂层3的表面电阻率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从耐久性的观点考虑,例如为1.0×108Ω/□。粘合剂层3的表面电阻率可以通过与导电层2相同的方法来测定。
[其它层]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可以进一步具备偏振膜1、导电层2及粘合剂层3以外的其它层。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可以包含1层或2层以上其它层。其它层例如配置于比偏振膜1更靠近可视侧且与偏振膜1相接。作为其它层,可列举例如:表面处理层、表面保护膜及相位差膜。作为表面处理层,可列举例如:硬涂层、防眩处理层、防反射层、防粘附层等。
作为硬涂层的材料,可使用例如热塑性树脂、通过热或放射线而固化的材料等。作为通过热或放射线而固化的材料,可列举例如:热固化型树脂;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电子束固化型树脂等放射线固化型树脂。根据紫外线固化型树脂,能够通过利用紫外线照射的固化处理以简单的加工操作效率良好地形成固化树脂层。作为固化型树脂,可列举例如:聚酯类树脂、丙烯酸类树脂、氨基甲酸酯类树脂、酰胺类树脂、有机硅类树脂、环氧类树脂、三聚氰胺类树脂等。固化型树脂包括例如:聚酯类、丙烯酸类、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有机硅类、环氧类、三聚氰胺类等单体、低聚物、聚合物等。从加工速度快、热对基材造成的损伤少的观点考虑,作为硬涂层的材料,优选为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特别优选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优选含有例如具有紫外线聚合性的官能团的化合物、特别是具有2个以上、优选具有3~6个该官能团的丙烯酸类的单体或低聚物。在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中配合有例如光聚合引发剂、
防眩处理层及防反射层适于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觉辨认性。表面处理层具有硬涂层、且具有防眩处理层或防反射层,防眩处理层或防反射层可以配置于比硬涂层更靠近可视侧。防眩处理层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使用放射线固化型树脂、热固化型树脂、热塑性树脂等。作为防反射层的材料,可使用例如:氧化钛、氧化锆、氧化硅、氟化镁等。表面处理层可以具有多个防反射层。
表面处理层可以通过包含导电材料而具有导电性。作为导电材料,可列举上面对导电层2叙述的导电材料。
表面保护膜可以配置于上述的表面处理层上,也可以配置于偏振膜1上。表面保护膜例如具有支撑膜、和配置于支撑膜的至少一面的粘合剂层。表面保护膜的粘合剂层可以包含轻剥离剂、导电材料等。在表面保护膜的粘合剂层包含导电材料的情况,可以通过将表面保护膜贴合于表面处理层,然后将表面保护膜剥离,从而使表面处理层中含有导电材料,对该表面赋予导电功能。作为导电材料,可列举上面对导电层2叙述的导电材料。为了通过表面保护膜的剥离来对表面处理层的表面赋予导电功能,优选表面保护膜的粘合剂层在包含导电材料的同时还包含轻剥离剂。作为轻剥离剂,可列举例如:聚有机硅氧烷等有机硅树脂。对表面处理层的表面赋予的导电功能可以通过导电材料及轻剥离剂的用量来适宜调整。
其它层可以包含用于提高构件间的密合性的易粘接层。在其它层为易粘接层的情况下,该易粘接层可以配置于偏振膜1及导电层2之间。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对偏振膜1的导电层2侧的表面实施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易粘接处理来代替易粘接层。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制造方法]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制作。首先,制备导电材料的溶液或分散液。溶液或分散液的溶剂例如为水,也可以进一步含有水溶性的有机溶剂。作为水溶性的有机溶剂,可列举例如:甲醇、乙醇、正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异丁醇、仲丁醇、叔丁醇、正戊醇、异戊醇、仲戊醇、叔戊醇、1-乙基-1-丙醇、2-甲基-1-丁醇、正己醇、环己醇等醇类。
接下来,将导电材料的溶液或分散液涂布于偏振膜1的表面。通过使得到的涂布膜干燥,从而在偏振膜1上形成导电层2。由此,可得到包含偏振膜1及导电层2的层叠体L。
接下来,制备含有粘合剂的溶液。通过将该溶液涂布于隔膜的表面而得到涂布膜。隔膜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使用通过有机硅类剥离剂进行了处理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接下来,通过使涂布膜干燥而在隔膜上形成粘合剂层3。通过将得到的粘合剂层3转印至层叠体L的导电层2上,可以制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变形例)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可以进一步具备偏振膜1、导电层2及粘合剂层3以外的其它构件。如图2所示,本变形例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1进一步具备防反射膜40。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1中,防反射膜40、偏振膜1及粘合剂层3在层叠方向上按照上述顺序排列。防反射膜40可以与偏振膜1相接。除防反射膜40以外,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1的结构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的结构相同。因此,对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与变形例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1中共同的要素标记相同的参考符号,有时会省略它们的说明。即,与以下的各实施方式相关的说明只要在技术上不矛盾,就可以相互应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只要在技术上不矛盾,也可以相互组合。
作为一例,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1在粘合剂层3以与无碱玻璃直接相接的方式与无碱玻璃层叠在一起的状态下,来自CIE标准光源D65的光从与粘合剂层3相反侧的表面(典型的是防反射膜40的表面)入射时,产生光反射比Y为1.1%以下的反射光。产生这样的反射光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1适于抑制光在液晶面板的反射、由此提高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觉辨认性。需要说明的是,光反射比Y是指在XYZ颜色系统(CIE1931)中的三刺激值(X、Y及Z)的Y值。三刺激值详细地规定于JIS Z8701:1999。
详细而言,上述的光反射比Y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特定。首先,利用粘合剂层3将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1粘贴于无碱玻璃。无碱玻璃是实质上不含碱成分(碱金属氧化物)的玻璃,详细而言,玻璃中的碱成分的重量比率例如为1000ppm以下,进而为500ppm以下。无碱玻璃例如为板状,且具有0.5mm以上的厚度。接下来,在与和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1贴合在一起的表面相反侧的无碱玻璃的表面粘贴黑色膜。接下来,使来自CIE标准光源D65的光以5°的入射角向防反射膜40侧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1的表面入射。可以对此时产生的镜面反射光特定波长360nm~740nm范围内的光谱反射率,并根据该光谱反射率特定XYZ颜色系统(CIE1931)中的光反射比Y。
光反射比Y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0.9%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8%以下、特别优选为0.7%以下。光反射比Y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0.1%。
上述的反射光在L*a*b*颜色系统(CIE1976)中的a*值及b*值没有特别限定,优选满足下述关系式(1)及(2)。
-10≤a*≤10 (1)
-18≤b*≤5 (2)
上述的a*值及b*值可以使用反射光在XYZ颜色系统中的三刺激值(X、Y及Z)并通过JIS Z8781-4:2013中规定的下述式(i)及(ii)来特定。
[数学式1]
a*=500[f(X/Xn)-f(Y/Yn)] (i)
b*=200[f(Y/Yn)-f(Z/Zn)] (ii)
上述的a*值优选为-6以上且6以下、更优选为-3以上且3以下。上述的b*值优选为-15以上且3以下、更优选为-10以上且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6以上且2以下、特别优选为-5以上且2以下。根据情况,a*值及b*值也可以满足下述关系式(3)及(4)。
b*≥-1.5a*-15 (3)
b*≤-1.5a*+7.5 (4)
此外,a*值及b*值也可以满足下述关系式(5)及(6)。
b*≥-1.5a*-5 (5)
b*≤-1.5a*+4.5 (6)
上述的反射光的L*值例如为12以下、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8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以下。L*值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3。L*值可以使用上述的三刺激值并根据JISZ8781-4:2013中规定的下述式(iii)来特定。
[数学式2]
L*=116f(Y/Yn)-16 (iii)
满足L*值=0、a*值=0及b*值=0的光(色相为完全自然的光)、与上述的反射光的色差ΔE例如为22以下、优选为18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以下、特别优选为8以下。色差ΔE的下限值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3。色差ΔE可以使用反射光的L*值、a*值及b*值并基于下述式(iv)而算出。
ΔE*={(L*)2+(a*)2+(b*)2}1/2 (iv)
[防反射膜]
如图3所示,防反射膜40在层叠方向上依次具有第1高折射率层41、第1低折射率层42、第2高折射率层43及第2低折射率层44。第1高折射率层41例如与偏振膜1相接。第2低折射率层44例如位于这些层中最靠近可视侧。
高折射率层41及43是具有比低折射率层42及44更高的折射率的层,其折射率例如在1.6~3.2的范围。第1高折射率层41的折射率可以与第2高折射率层43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说明书中,只要没有特别提及,则“折射率”是指在温度25℃下使用波长λ=550nm的光并按照JIS K0062:1992的规定测定的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高折射率层41及43例如包含粘合剂树脂和分散于该粘合剂树脂中的无机微粒。粘合剂树脂代表性地为电离射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物,更具体而言,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物。作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可列举包含具有能够进行自由基聚合的取代基的聚合物或低聚物的树脂,例如(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作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的(甲基)丙烯酸酯树脂例如包含环氧(甲基)丙烯酸酯、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醚(甲基)丙烯酸酯等的聚合物或低聚物。(甲基)丙烯酸酯树脂除上述的聚合物或低聚物以外,还可以进一步包含自由基聚合性单体(前体)。该单体的分子量例如为200~700。作为该单体的具体例,可列举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PETA:分子量298)、新戊二醇二丙烯酸酯(NPGDA:分子量212)、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DPHA:分子量632)、二季戊四醇五丙烯酸酯(DPPA:分子量578)、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分子量296)。根据需要,电离射线固化型树脂也可以含有引发剂。作为引发剂,可列举例如:UV自由基产生剂(Ciba Specialty Chemicals公司制IRGACURE 907、IRGACURE 127、IRGACURE 192等)、过氧化苯甲酰。上述的粘合剂树脂除电离射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物以外,还可以包含其它树脂。其它树脂可以是热固性树脂,也可以是热塑性树脂。作为其它树脂,可列举脂肪族类树脂(例如聚烯烃)、氨基甲酸酯类树脂等。
粘合剂树脂的折射率例如为1.40~1.60。相对于形成的高折射率层100重量份,粘合剂树脂的配合量例如为10重量份~80重量份、优选为20重量份~70重量份。
无机微粒的材料例如为金属氧化物。作为金属氧化物的具体例,可列举氧化锆(折射率:2.19)、氧化铝(折射率:1.56~2.62)、氧化钛(折射率:2.49~2.74)、氧化硅(折射率:1.25~1.46)。这些金属氧化物不仅光的吸收小,而且具有比电离射线固化型树脂、热塑性树脂等有机材料更高的折射率,因此,适于高折射率层41及43的折射率的调整。无机微粒优选含有氧化锆或氧化钛。
无机微粒的折射率例如为1.60以上、优选为1.70~2.80、更优选为2.00~2.80。具有1.60以上的折射率的无机微粒适于调整高折射率层41及43的折射率。无机微粒的平均粒径例如为1nm~100nm、优选为10nm~80nm、更优选为20nm~70nm。无机微粒的平均粒径是指在通过例如激光衍射式粒度仪等测定的粒度分布中相当于体积累积50%的粒径(d50)。
无机微粒可以未进行表面改性,但优选进行了表面改性。表面改性后的无机微粒存在良好地分散于粘合剂树脂中的倾向。表面改性例如通过在无机微粒的表面涂布表面改性剂而形成表面改性剂层来进行。作为表面改性剂,可列举例如:硅烷类偶联剂、钛酸酯类偶联剂等偶联剂;脂肪酸类表面活性剂等表面活性剂。如果使用这样的表面改性剂,则粘合剂树脂与无机微粒的润湿性提高,存在粘合剂树脂与无机微粒的界面稳定化的倾向。
相对于形成的高折射率层100重量份,无机微粒的配合量例如为10重量份~90重量份、更优选为20重量份~80重量份。无机微粒的配合量为上述的范围内时,防反射膜存在具有充分的机械特性、且能够充分地降低反射光的光反射比Y的倾向。
包含粘合剂树脂和无机微粒的高折射率层41及43的折射率例如为1.6~2.6、优选为1.7~2.2。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高折射率层41及43包含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氮化物,优选实质上由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氮化物形成。作为金属氧化物的具体例,可列举氧化钛(TiO2)、铟/锡氧化物(ITO)、氧化铌(Nb2O5)、氧化钇(Y2O3)、氧化铟(In2O3)、氧化锡(SnO2)、氧化锆(ZrO2)、氧化铪(HfO2)、氧化锑(Sb2O3)、氧化钽(Ta2O5)、氧化锌(ZnO)、氧化钨(WO3)。作为金属氮化物的具体例,可举出氮化硅(Si3N4)。高折射率层41及43优选包含氧化铌(Nb2O5)或氧化钛(TiO2)。由金属氧化物或金属氮化物构成的高折射率层的折射率例如为2.00~2.60、优选为2.10~2.45。
第1高折射率层41的材料可以与第2高折射率层43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1高折射率层41的物理膜厚例如为9nm~15nm、优选为11nm~13nm。第1高折射率层41的光学膜厚例如为20nm~35nm、优选为25nm~30nm。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光学膜厚是由波长550nm的光的折射率与物理膜厚之积表示的值。
第2高折射率层43的物理膜厚例如为98nm~124nm、优选为111nm~120nm。第2高折射率层43的光学膜厚例如为230nm~290nm、优选为260nm~280nm。
低折射率层42及44是具有低于高折射率层41及43的折射率的层,其折射率例如为1.35~1.55、优选为1.40~1.50。通过适当调节低折射率层42及44、与高折射率层41及43的折射率之差,存在能够抑制光的反射的倾向。第1低折射率层42的折射率可以与第2低折射率层44相同,也可以不同。
作为低折射率层42及44的材料,可列举例如:金属氧化物及金属氟化物。作为金属氧化物的具体例,可列举氧化硅(SiO2)。作为金属氟化物的具体例,可列举氟化镁、氟硅酸。从折射率的观点考虑,低折射率层42及44的材料优选为氟化镁及氟硅酸,从制造容易性、机械强度、耐湿性等观点考虑,优选为氧化硅,如果综合考虑各种特性,则优选氧化硅。第1低折射率层42的材料可以与第2低折射率层44相同,也可以不同。
低折射率层42及44的材料可以是固化性的含氟类树脂的固化物。固化性的含氟类树脂例如具有来自含氟单体的结构单元和来自交联性单体的结构单元。作为含氟单体的具体例,可列举例如:氟烯烃类(氟乙烯、偏氟乙烯、四氟乙烯、六氟乙烯、六氟丙烯、全氟-2,2-二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等)、具有部分或完全氟化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酯衍生物类(Viscoat 6FM(大阪有机化学株式会社制)、M-2020(Daikin公司制)等)、完全或部分氟化的乙烯基醚类等。作为交联性单体,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在分子内具有交联性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具有羧基、羟基、氨基、磺酸基等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甲基)丙烯酸、羟甲基(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羟基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等)。含氟类树脂也可以具有来自除上述化合物以外的其它单体(例如,烯烃类单体、(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苯乙烯类单体)的结构单元。
第1低折射率层42的物理膜厚例如为26nm~34nm、优选为27nm~31nm。第1低折射率层42的光学膜厚例如为38nm~50nm、优选为40nm~45nm。
第2低折射率层44的物理膜厚例如为68nm~88nm、优选为72nm~79nm。第2低折射率层44的光学膜厚例如为100nm~128nm、优选为105nm~115nm。
高折射率层及低折射率层的制作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在这些层包含树脂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所谓湿法工艺(涂布树脂组合物后进行固化)而形成这些层。在这些层由金属氧化物、金属氟化物、金属氮化物等构成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所谓干法工艺形成这些层。作为干法工艺的具体例,可列举PVD(物理气相沉积、Physical Vapor Deposition)法、CVD(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法。作为PVD法,可列举例如:真空蒸镀法、反应性蒸镀法、离子束辅助法、溅射法、离子镀敷法。作为CVD法,可列举例如等离子体CVD法。从减小反射光的色相的偏差的观点考虑,作为干法工艺,优选溅射法。
图3的防反射膜40可以进一步具有高折射率层及低折射率层以外的其它构件。图4示出防反射膜的另一例。图4的防反射膜47进一步具有基材45及粘合剂层46。基材45例如配置于第1高折射率层41与偏振膜1之间,且与第1高折射率层41相接。粘合剂层46例如配置于基材45与偏振膜1之间,且分别与基材45及偏振膜1相接。
基材45例如包含具有透明性的树脂膜。作为这样的树脂膜的材料,可列举例如:纤维素类树脂(三乙酸纤维素、二乙酸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丁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硝基纤维素等)、聚酰胺类树脂(尼龙-6、尼龙-66等)、聚酰亚胺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聚亚乙基-1,2-二苯氧基乙烷-4,4'-二羧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烯烃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等)、聚砜类树脂、聚醚砜类树脂、聚芳酯类树脂、聚醚酰亚胺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类树脂、聚醚酮类树脂、聚苯乙烯树脂、聚氯乙烯树脂、聚乙烯醇树脂、乙烯乙烯醇树脂、(甲基)丙烯酸树脂、(甲基)丙烯腈树脂等。基材45可以是单一的树脂膜的层,也可以是多个树脂膜的层叠体,还可以是树脂膜与后面叙述的硬涂层的层叠体。基材45可以包含添加剂。作为添加剂的具体例,可列举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增塑剂、润滑剂、着色剂、抗氧剂、阻燃剂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基材45为三乙酸纤维素(TAC)膜。三乙酸纤维素膜也可以作为起偏镜的保护膜发挥功能。因此,通过使用具有由三乙酸纤维素膜形成的基材45的防反射膜47,有时也可以省略偏振膜1在可视侧具有的透明保护膜。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基材45包含硬涂层。基材45可以由硬涂层构成,也可以是树脂膜及硬涂层的层叠体。硬涂层例如为电离射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层。作为电离射线,可列举例如: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电子束,优选为紫外线。即,电离射线固化型树脂优选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作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可列举例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有机硅类树脂、聚酯类树脂、氨基甲酸酯类树脂、酰胺类树脂、环氧类树脂等。作为(甲基)丙烯酸类树脂,可列举例如:含有(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多官能单体通过紫外线固化而成的固化物(聚合物)。多官能单体例如可以使用1种或组合使用2种以上。多官能单体例如可以与光聚合引发剂混合使用。
可以在硬涂层中分散有无机微粒或有机微粒。微粒的平均粒径(d50)例如为0.01μm~3μm。作为分散于硬涂层的微粒,从折射率、稳定性、耐热性等观点考虑,优选氧化硅(SiO2)。硬涂层可以包含添加剂。作为添加剂的具体例,可列举流平剂、填充剂、分散剂、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表面活性剂、抗氧剂、触变剂。此外,可以在硬涂层的表面形成有凹凸形状。在表面具有凹凸形状的硬涂层具有光扩散功能(防眩)。
基材45的物理膜厚没有特别限定。在基材45为单一的树脂膜的层或多个树脂膜的层叠体的情况下,基材45的物理膜厚例如在10μm~200μm的范围。在基材45包含硬涂层的情况下,硬涂层的物理膜厚例如在1μm~50μm的范围。
基材45的折射率(在基材45具有层叠结构的情况下,最靠近第1高折射率层41侧的层的折射率)例如为1.3~1.8、优选为1.4~1.7。
粘合剂层46是包含粘合剂的层。作为粘合剂层46中所含的粘合剂,可列举例如具有粘合性的树脂。作为这样的树脂,可列举:丙烯酸类树脂、丙烯酸氨基甲酸酯类树脂、氨基甲酸酯类树脂、有机硅类树脂等。粘合剂层46优选包含由丙烯酸类树脂构成的丙烯酸类粘合剂。
根据需要,可以在粘合剂层46中进一步含有添加剂。作为添加剂,可列举例如:交联剂、增粘剂、增塑剂、颜料、染料、填充剂、抗老化剂、导电材料、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剥离调整剂、软化剂、表面活性剂、阻燃剂、抗氧剂等。作为交联剂,可列举:异氰酸酯类交联剂、环氧类交联剂、过氧化物类交联剂、三聚氰胺类交联剂、尿素类交联剂、金属醇盐类交联剂、金属螯合物类交联剂、金属盐类交联剂、碳二亚胺类交联剂、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251
唑啉类交联剂、氮丙啶类交联剂、胺类交联剂等。
粘合剂层46的物理膜厚例如为5μm~100μm、优选为10μm~50μm。
防反射膜47可以进一步具有基材45及粘合剂层46以外的其它构件。防反射膜47例如可以进一步具有配置于基材45及第1高折射率层41之间的防眩层。防反射膜47可以进一步具有配置于特定的构件间(例如,基材45与第1高折射率层41之间、或防眩层与第1高折射率层41之间)的密合层。密合层是提高构件彼此间的密合性的层,例如包含硅、SiOx(x<2)。密合层的物理膜厚例如为1nm~10nm、优选为2nm~5nm。密合层的折射率例如为1~2.5。
防反射膜40及47可以进一步具有配置于比第2低折射率层44更靠近可视侧且与第2低折射率层44相接的防污层。防污层是具有防污效果的层,例如包含选自氟类树脂、有机硅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防污层的物理膜厚例如为5nm~13nm、优选为5nm~10nm。防污层的折射率例如为1~2。
对于从CIE标准光源D65对防反射膜40及47入射光时产生的反射光而言,优选在L*a*b*颜色系统中的a1 *值及b1 *值的绝对值小。a1 *值例如为-6以上且6以下、更优选为-3以上且3以下。b1 *值例如为-15以上且3以下、优选为-10以上且2以下、更优选为-5以上且2以下。a1 *值及b1 *值可以通过下述方法来特定。首先,使防反射膜40的第1高折射率层41、第1低折射率层42、第2高折射率层43及第2低折射率层44按照上述顺序层叠于黑色膜,或者通过防反射膜47的粘合剂层46而将防反射膜47粘贴于黑色膜。接下来,使来自CIE标准光源D65的光以5°的入射角入射至第2低折射率层侧的防反射膜40或47的表面。对于此时产生的镜面反射光特定波长360nm~740nm的范围中的光谱反射率,并根据该光谱反射率特定XYZ颜色系统中的三刺激值。使用得到的三刺激值,通过上述式(i)及(ii)特定a1 *值及b1 *值。
上述的反射光的光反射比Y1例如为0.3%以下、优选为0.2%以下。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其它变形例)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1可以进一步具备上述构件以外的其它构件。如图5所示,本变形例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2进一步具备配置于防反射膜40与偏振膜1之间的透明基板50及粘合剂层55。除透明基板50及粘合剂层55以外,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2的结构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1的结构相同。
透明基板50例如与防反射膜40的第1高折射率层41相接。然而,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2也可以具有图4中所说明的防反射膜47来代替防反射膜40。此时,防反射膜47的粘合剂层46与透明基板50相接。粘合剂层46例如配置于透明基板50与偏振膜1之间且分别与透明基板50及偏振膜1相接。
作为透明基板50,可使用作为后面叙述的液晶单元20所具备的第1透明基板6及第2透明基板7示例出的那些。透明基板50优选由玻璃构成。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由玻璃构成的透明基板50称为“盖玻璃”。
作为粘合剂层55,可使用上面对粘合剂层3叙述的粘合剂层。特别优选粘合剂层55包含市售的光学透明粘合剂(OCA:Optical Clear Adhesive)。粘合剂层55例如可以使用LUCIACS(注册商标)CS9621T等粘合带形成。
(液晶面板的实施方式)
如图6所示,液晶面板100具备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及液晶单元20。在液晶面板100中,也可以使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1或12来代替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与液晶单元20直接或间接相接。例如,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与液晶单元20之间未设置进一步的导电层、例如ITO层。可以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与液晶单元20之间配置导电层以外的其它层。液晶单元20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的粘合剂层3贴合在一起,也可以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直接相接。
液晶单元20例如具备液晶层5、第1透明基板6及第2透明基板7。液晶层5例如配置于第1透明基板6及第2透明基板7之间,分别与第1透明基板6及第2透明基板7相接。第1透明基板6例如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的粘合剂层3相接。液晶单元20例如在第1透明基板6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的粘合剂层3之间不具有ITO层。换言之,液晶面板100例如在第1透明基板6与粘合剂层3之间不具有ITO层。
液晶层5例如在不存在电场的状态下包含进行了均匀取向的液晶分子。包含这样的液晶分子的液晶层5适于IPS(平面转换、In-Plane-Switching)方式。然而,液晶层5也可以用于TN(扭曲向列、Twisted Nematic)型、STN(超扭曲向列、Super Twisted Nematic)型、π型、VA(垂直配向、Vertical Alignment)型等。液晶层5的厚度例如为1.5μm~4μm。
作为第1透明基板6及第2透明基板7的材料,可列举例如:玻璃及聚合物。在本说明书中,有时将由聚合物构成的透明基板称为聚合物膜。作为构成透明基板的聚合物,可列举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环烯烃、聚碳酸酯等。由玻璃构成的透明基板的厚度例如为0.1mm~1mm。由聚合物构成的透明基板的厚度例如为10μm~200μm。
液晶单元20也可以进一步包含液晶层5、第1透明基板6及第2透明基板7以外的其它层。作为其它层,可列举例如:滤色器、易粘接层及硬涂层。滤色器例如配置于比液晶层5更靠近可视侧,优选位于第1透明基板6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的粘合剂层3之间。易粘接层及硬涂层例如配置于第1透明基板6或第2透明基板7的表面上。
液晶面板100可以进一步具备电连接于导电层2的侧面的导通结构(未图示)。将导通结构接地连接即可,可以进一步抑制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通过静电而带电。导通结构可以覆盖导电层2的整个侧面,也可以部分覆盖导电层2的侧面。被导通结构覆盖的导电层2的侧面的面积相对于导电层2的整个侧面的面积的比率例如为1%以上、优选为3%以上。导通结构可以不仅电连接于导电层2的侧面,而且还电连接于偏振膜1及粘合剂层3的侧面。
作为导通结构的材料,可列举例如:由银、金等金属构成的导电性糊;导电性粘接剂;其它导电材料。导通结构可以是从导电层2的侧面伸出的布线。
液晶面板100可以进一步具备偏振膜1以外的其它光学膜。作为其它光学膜,可列举例如:偏振膜、反射板、反透射板、相位差膜、视角补偿膜、亮度提高膜等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膜。相位差膜例如包括1/2波片、1/4波片等。液晶面板100可以进一步具备这些中的1种或2种以上其它光学膜。
在其它光学膜为偏振膜的情况下,该偏振膜例如经由粘合剂层与液晶单元20的第2透明基板7贴合在一起。该偏振膜例如具有上面对偏振膜1叙述的构成。在作为其它光学膜的偏振膜中,起偏镜的透射轴(或吸收轴)例如与偏振膜1中的起偏镜的透射轴(或吸收轴)正交。作为用于将偏振膜与第2透明基板7贴合在一起的粘合剂层的材料,可以使用上面对粘合剂层3叙述的材料。该粘合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为1~100μm、优选为2~50μm、更优选为2~40μm、进一步优选为5~35μm。
具备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的液晶面板100在进行ESD(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试验的情况下显示出良好的结果。ESD试验例如通过下述方法来实施。首先,将液晶面板100设置于背光灯装置上。接下来,对液晶面板100的可视侧(偏振膜1侧)赋予静电。静电的赋予使用施加电压被调节至15kV的静电放电枪(Electrostaticdischarge Gun)。赋予静电时,液晶面板100的一部分产生白斑。测定赋予静电后直至白斑的部分消失为止的时间T。对于液晶面板100而言,时间T例如为10秒钟以下、优选为1秒钟以下、更优选为0.5秒钟以下。需要说明的是,ESD试验在23℃、55%RH的条件下进行。
液晶面板100适于不需要触摸传感器的用途、例如车辆用的仪表板集群、视镜显示器。仪表板集群是显示车辆的行驶速度、发动机转速等的面板。
(液晶面板的变形例)
图6的液晶面板100可以进一步具备触摸传感器或触摸面板。图7示出了具备触摸面板30的液晶面板110。除触摸面板30以外,液晶面板110的结构与液晶面板100的结构相同。因此,对液晶面板100与液晶面板110中共同的要素标记相同的参考符号,有时会省略它们的说明。
在液晶面板110中,触摸面板30例如配置于比偏振膜1更靠近可视侧。触摸面板30不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接触,在触摸面板30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10之间形成有空隙(空气层)。液晶面板110是所谓外挂(Out-cell)型液晶面板。作为触摸面板30,可采用光学方式、超声波方式、静电容量方式、电阻膜方式等。在触摸面板30为电阻膜方式的情况下,触摸面板30例如具有将具有透明导电性薄膜的2个电极板以隔着间隔件对置的方式配置的结构。在触摸面板30为静电容量方式的情况下,触摸面板30例如由具备具有给定的图案形状的透明导电性薄膜的透明导电性膜构成。
(液晶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具备液晶面板100及照明系统。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也可以使用参照图7进行了说明的液晶面板110来代替液晶面板100。液晶显示装置中,液晶面板100例如配置于比照明系统更靠近可视侧。照明系统例如具有背光灯或反射板,对液晶面板100照射光。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示出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表示“重量%”,“份”表示“重量份”,“厚度”表示“物理膜厚”。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室内的温度及湿度为23℃、65%RH。
<(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
在以下的实施例中,通过GPC(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Mw)。对于(甲基)丙烯酸类聚合物的Mw/Mn,也同样地进行了测定。
·分析装置:东曹株式会社制、HLC-8120GPC
·色谱柱:东曹株式会社制、G7000HXL+GMHXL+GMHXL
·柱尺寸:各7.8mmφ×30cm计90cm
·柱温:40℃
·流量:0.8mL/min
·注入量:100μL
·洗脱液:四氢呋喃
·检测器:差示折射仪(RI)
·标准试样:聚苯乙烯
<与不具备防反射膜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相关的实施例及比较例>
(实施例1)
[带硬涂层的TAC膜]
首先,准备了使含有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作为主成分的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单体或低聚物溶解于乙酸丁酯而得到的树脂溶液(DIC株式会社制,商品名:UNIDIC 17-806、固体成分浓度:80%)。相对于该树脂溶液的固体成分100份,将光聚合引发剂(BASF公司制、商品名:IRGACURE907)5份及流平剂(DIC株式会社制、商品名:GRANDIC PC4100)0.1份添加于树脂溶液中。接下来,在树脂溶液中以45:55的重量比率添加环戊酮和丙二醇单甲醚,使得树脂溶液中的固体成分浓度被调节成36%。由此制作了硬涂层形成材料。将得到的形成材料涂布于厚度40μm的包含三乙酸纤维素的透明保护膜(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造的TAC膜、商品名“KC4UY”)上,形成了涂膜。此时,以将通过使形成材料固化而得到的硬涂层的厚度调节成7μm的方式对涂膜的厚度进行了调节。接下来,将涂膜在90℃下干燥1分钟,进一步用高压水银灯对涂膜照射累积光量300mJ/cm2的紫外线。由此,涂膜固化,得到了带硬涂层(HC)的TAC膜。
[偏振膜]
首先,在速度比互不相同的多个辊之间将厚度80μm的聚乙烯醇膜在浓度0.3%的碘溶液(温度30℃)中染色1分钟,同时拉伸至拉伸倍率成为3倍。接下来,将得到的拉伸膜在硼酸的浓度为4%、碘化钾的浓度为10%的水溶液(温度60℃)中浸渍0.5分钟,同时拉伸至总拉伸倍率成为6倍。接下来,通过将拉伸膜浸渍于含有浓度1.5%的碘化钾的水溶液(温度30℃)中10秒钟,进行了清洗。接下来,将拉伸膜在50℃下进行4分钟的干燥,由此得到了厚度30μm的起偏镜。利用聚乙烯醇类粘接剂使由具有内酯环结构的改性丙烯酸类聚合物形成的透明保护膜(厚度30μm)与得到的起偏镜的一个主面接合。利用聚乙烯醇类粘接剂,使上述带硬涂层的TAC膜(厚度47μm)与上述带硬涂层的TAC膜(厚度47μm)起偏镜的另一个主面接合。此时,使起偏镜的另一个主面与透明保护膜接合。起偏镜与透明保护膜的接合使用辊贴合机进行。使起偏镜与透明保护膜接合后,使用烘箱对得到的层叠体在70℃下进行5分钟的加热干燥,由此得到了由硬涂层及偏振膜构成的层叠体L1。
[导电层]
首先,将含有PEDOT/PSS的溶液(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制造的DenatronPT-436)50份及水50份混合,从而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为0.5重量%的涂布液。接下来,将涂布液涂布于层叠体L1的偏振膜侧的表面。使得到的涂布膜在80℃下干燥2分钟,从而制作了导电层。由此,得到了由硬涂层、偏振膜及导电层构成的层叠体L2。导电层的厚度为30nm。
[粘合剂层]
首先,通过在具备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及冷凝器的四颈烧瓶中加入丙烯酸丁酯76.9份、丙烯酸苄酯18份、丙烯酸5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0.1份,得到了单体混合物。进而相对于单体混合物(固体成分)100份,将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0.1份连同乙酸乙酯100份一起添加。一边对混合物缓慢地进行搅拌,一边向烧瓶内导入氮气而进行了氮气置换。将烧瓶内的液温保持为55℃附近并进行了8小时的聚合反应,从而制备了重均分子量(Mw)190万、Mw/Mn=3.7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溶液。
接下来,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溶液的固体成分100份,进一步配合异氰酸酯交联剂(东曹株式会社制造的Coronate L、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0.45份、过氧化苯甲酰(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造的NYPER BMT)0.1份及γ-环氧丙氧基丙基甲氧基硅烷(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KBM-403)0.2份,从而制备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
接下来,将得到的溶液涂布于隔膜(三菱化学聚酯膜株式会社制造的MRF38)的一面。隔膜是用有机硅类剥离剂进行了处理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使得到的涂布膜在155℃下干燥1分钟,由此在隔膜的表面形成了粘合剂层。粘合剂层的厚度为20μm。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接下来,将得到的粘合剂层转印至层叠体L2的导电层上,从而制作了实施例1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实施例2)
在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溶液中进一步配合作为离子性化合物的三菱材料株式会社制造的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1份,从而制作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实施例2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实施例3及4)
以导电层的厚度分别成为20nm及90nm的方式将PEDOT/PSS的涂布液涂布于偏振膜,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实施例3及4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实施例5)
通过以下的方法制作了包含硬涂层、偏振膜及导电层的层叠体L2,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实施例5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首先,将含有PEDOT/PSS的溶液(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制造的Denatron P-580W)9份及水91份进行混合,从而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为0.27重量%的涂布液。接下来,将涂布液涂布于上述的层叠体L1的偏振膜侧的主面。使得到的涂布膜在80℃下干燥2分钟而制作了导电层。由此,得到了由硬涂层、偏振膜及导电层构成的层叠体L2。导电层的厚度为100nm。
(实施例6)
在用于制作导电层的涂布液中进一步添加了作为粘合剂的聚氨酯类树脂(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的SUPERFLEX 210),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实施例6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实施例6的导电层中的聚氨酯类树脂的含有率为50重量%。
(实施例7)
在用于制作导电层的涂布液中进一步添加了作为粘合剂的聚氨酯类树脂(第一工业制药株式会社制造的SUPERFLEX 210),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实施例7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实施例7的导电层中的聚氨酯类树脂的含有率为50重量%。
(实施例8)
在用于制作导电层的涂布液中进一步添加了作为粘合剂的含有含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335
唑啉基丙烯酸聚合物的溶液(日本触媒株式会社制造的EPOCROS WS-700),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实施例8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实施例8的导电层中的含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332
唑啉基丙烯酸聚合物的含有率为50重量%。
(实施例9)
在用于制作导电层的涂布液中进一步添加了作为粘合剂的含有含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333
唑啉基丙烯酸聚合物的溶液(日本触媒株式会社制造的EPOCROS WS-700),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实施例9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实施例9的导电层中的含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334
唑啉基丙烯酸聚合物的含有率为50重量%。
(实施例10)
以导电层的厚度成为5nm的方式将PEDOT/PSS的涂布液涂布于偏振膜,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实施例10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实施例11)
以导电层的厚度成为5nm的方式将PEDOT/PSS的涂布液涂布于偏振膜,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2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实施例11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实施例12)
以导电层的厚度成为150nm的方式将PEDOT/PSS的涂布液涂布于偏振膜,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实施例12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比较例1)
以导电层的厚度成为15nm的方式将PEDOT/PSS的涂布液涂布于偏振膜,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5相同的方法制作了比较例1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比较例2)
通过以下的方法制作了包含硬涂层、偏振膜及导电层的层叠体L2,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比较例2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首先,将含有PEDOT/PSS的溶液(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制造的Denatron P-580W)36.5份及水63.5份进行混合,从而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为1.1重量%的涂布液。接下来,将涂布液涂布于上述的层叠体L1的偏振膜侧的主面。使得到的涂布膜在80℃下干燥2分钟,从而制作了导电层。由此,得到了由硬涂层、偏振膜及导电层构成的层叠体L2。导电层的厚度为350nm。
(比较例3)
除了未制作导电层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比较例3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比较例4)
以导电层的厚度成为230nm的方式将PEDOT/PSS的涂布液涂布于偏振膜,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比较例4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对于实施例1~12及比较例1~4进行了以下的评价,将评价结果示于表1及图8。
<全光线透射率的损失A>
首先,在制作由硬涂层及偏振膜构成的层叠体L1的阶段,测定了层叠体L1的全光线透射率T3。全光线透射率T3的测定按照JIS K7361-1:1997的规定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造的V7100)进行。使光从硬涂层侧入射来测定层叠体L1的全光线透射率。通过同样的方法,在制作由硬涂层、偏振膜及导电层构成的层叠体L2的阶段测定了层叠体L2的全光线透射率T4。使光从硬涂层侧入射来测定层叠体L2的全光线透射率T4。计算出全光线透射率T3与全光线透射率T4之差(T3-T4),并将得到的计算值视为由导电层引起的全光线透射率的损失A。
<表面电阻率>
使用由硬涂层、偏振膜及导电层构成的层叠体L2测定了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在实施例5、比较例1及比较例2中,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的测定使用电阻率仪(MitsubishiChemical Analytech Co.,Ltd.制造的Hiresta-UP MCP-HT450)并按照JIS K6911:199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条件为施加电压10V、施加时间10秒钟。在实施例1~4、6~12及比较例4中,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的测定使用电阻率仪(Mitsubishi Chemical Analytech Co.,Ltd.制造的Loresta-GP MCP-T600)并按照JIS K7194:199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条件为施加电压10V、施加时间10秒钟。此外,对于实施例1~12及比较例1~4,在隔膜上制作粘合剂层的阶段,使用电阻率仪(Mitsubishi Chemical Analytech Co.,Ltd.制造的Hiresta-UP MCP-HT450)测定了粘合剂层的表面电阻率。测定条件为施加电压250V、施加时间10秒钟。
<ESD试验>
通过以下的方法对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进行了ESD试验。首先,经由粘合剂层将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贴合于液晶单元,从而制作了液晶面板。接下来,以覆盖液晶面板的偏振膜、导电层及粘合剂层各自的侧面的方式以5mm的宽度涂布了银糊。使银糊干燥而形成了由银构成的导通结构。通过该导通结构,使液晶面板与外部的接地电极电连接。接下来,将液晶面板安装于背光灯装置上。接下来,使用施加电压被调节为15kV的静电放电枪对液晶面板的可视侧(偏振膜侧)赋予静电。由此,液晶面板的一部分产生了白斑。测定赋予静电后直至白斑的部分消失为止的时间T。在表1中,基于以下的与时间T相关的基准对ESD试验的结果进行了评价。需要说明的是,ESD试验在23℃、55%RH的条件下进行。
(评价基准)
A:0.5秒钟以下
B:超过0.5秒钟且为1秒钟以下
C:超过1秒钟且为10秒钟以下
D:超过10秒钟
<锚固力>
通过上述的方法对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测定了导电层与偏振膜的锚固力。作为双面胶带,使用了日东电工株式会社制造的商品名“No.531”。作为不锈钢制试验板,使用了SUS304的板(宽40mm×长120mm)。作为评价用片,使用了ITO膜(125Tetolight OES、尾池工业制)。作为拉伸试验机,使用了Autograph SHIMAZU AG-I 10KN(岛津制作所制)。
[表1]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361
(*1)层叠体L1的全光线透射率T3(%)
在实施例1~12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中,由导电层引起的全光线透射率的损失A为0.9%以下,因此推断能够充分地抑制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觉辨认性的变差。此外,具有表面电阻率为1.0×106Ω/□以下的导电层的实施例1~12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ESD试验的结果良好,推断能够充分地抑制液晶面板的带电。从表1及图8中读出了全光线透射率的损失A及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受到导电层的组成、厚度等的影响。
<与具备防反射膜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相关的实施例及比较例>
[粘合剂层A]
首先,在具备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及冷凝器的四颈烧瓶中加入丙烯酸丁酯76.9份、丙烯酸苄酯18份、丙烯酸5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0.1份,由此得到了单体混合物。进而,相对于单体混合物(固体成分)100份,将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0.1份连同乙酸乙酯100份一起加入。一边对混合物缓慢地进行搅拌,一边向烧瓶内导入氮气而进行了氮气置换。将烧瓶内的液温保持为55℃附近并进行了8小时的聚合反应,从而制备了重均分子量(Mw)200万、Mw/Mn=4.1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溶液。
接下来,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溶液的固体成分100份,进一步配合0.45份的异氰酸酯交联剂(东曹株式会社制造的Coronate L、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0.1份的过氧化物交联剂(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造的NYPER BMT)、及0.2份的硅烷偶联剂(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KBM-403、γ-环氧丙氧基丙基甲氧基硅烷),由此制备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
接下来,将得到的溶液涂布在隔膜(三菱化学聚酯膜株式会社制造的MRF38)的一面。隔膜是用有机硅类剥离剂进行了处理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使得到的涂布膜在155℃下干燥1分钟,从而在隔膜的表面形成了粘合剂层A。粘合剂层A的厚度为20μm。
[粘合剂层B]
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溶液的固体成分100份,进一步配合1份的双(三氟甲磺酰)亚胺锂(LiTFSI、三菱材料株式会社制),从而制备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除此以外,通过与粘合剂层A相同的方法制作了粘合剂层B。
[粘合剂层C]
首先,在具备搅拌叶片、温度计、氮气导入管及冷凝器的四颈烧瓶中加入丙烯酸丁酯94.9份、丙烯酸5份、丙烯酸4-羟基丁酯0.1份,由此得到了单体混合物。进而,相对于单体混合物(固体成分)100份,将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2’-偶氮二异丁腈0.1份连同乙酸乙酯100份一起加入。一边对混合物缓慢地进行搅拌,一边向烧瓶内导入氮气而进行了氮气置换。将烧瓶内的液温保持为55℃附近并进行了8小时的聚合反应,从而制备了重均分子量(Mw)210万、Mw/Mn=4.0的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溶液。
接下来,相对于丙烯酸类聚合物的溶液的固体成分100份,进一步配合0.45份的异氰酸酯交联剂(东曹株式会社制造的Coronate L、三羟甲基丙烷甲苯二异氰酸酯)、0.1份的过氧化物交联剂(日本油脂株式会社制造的NYPER BMT)、及0.2份的硅烷偶联剂(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KBM-403、γ-环氧丙氧基丙基甲氧基硅烷),由此制备了丙烯酸类粘合剂组合物的溶液。
接下来,将得到的溶液涂布于隔膜(三菱化学聚酯膜株式会社制造的MRF38)的一面。隔膜是通过有机硅类剥离剂进行了处理后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使得到的涂布膜在155℃下干燥1分钟,从而在隔膜的表面形成了粘合剂层C。粘合剂层C的厚度为12μm。
[防反射膜AR1]
首先,作为用于形成防眩层的树脂,准备了紫外线固化型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树脂(三菱化学株式会社制、商品名“UV1700TL”、固体成分浓度80重量%)50重量份、以及以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为主成分的多官能丙烯酸酯(大阪有机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Viscoat#300”、固体成分浓度100重量%)50重量份。相对于每100重量份这些树脂的固体成分,混合包含(甲基)丙烯酸酯和苯乙烯的共聚物的粒子(积水化成品工业株式会社制、商品名“Techpolymer SSX504TNR”、重均粒径:3.0μm)4重量份、作为触变赋予剂的有机粘土、即合成蒙脱石(Kunimine Industries CO.,LTD.制、商品名“Smekton SAN”)1.5重量份、光聚合引发剂(BASF公司制、商品名“OMNIRAD907”)3重量份、流平剂(DIC株式会社制、商品名“GRANDIC PC4100”、固体成分浓度10重量%)0.015重量份。对于该混合物,以固体成分浓度成为50重量%的方式用甲苯/环戊酮混合溶剂(重量比80/20)进行稀释,制备了用于形成防眩层的材料(涂敷液)。
接下来,准备了三乙酸纤维素(TAC)膜(富士膜株式会社制、商品名“TD60UL”)。使用线棒涂布器,在该透明塑料膜(TAC膜)的一面涂布用于形成防眩层的材料(涂敷液),形成了涂膜。接下来,通过将形成有涂膜的透明塑料膜在80℃下加热1分钟,使涂膜干燥。接下来,对于该涂膜,用高压水银灯照射累积光量300mJ/cm2的紫外线,从而进行了固化处理。由此,得到了形成有厚度8.0μm的防眩层的带防眩层的TAC膜。带防眩层的TAC膜的雾度为8%。
接下来,在卷对卷方式的溅射成膜装置中导入该带防眩层的TAC膜并使膜行进,从而对防眩层的表面进行了轰击处理(利用Ar气体的等离子体处理)。接下来,在防眩层的表面上成膜了作为密合层的物理膜厚为3nm的SiOx层(x<2)。接下来,在密合层上依次成膜物理膜厚为12nm的Nb2O5层(第1高折射率层)、物理膜厚为29nm的SiO2层(第1低折射率层)、物理膜厚为116nm的Nb2O5层(第2高折射率层)及物理膜厚为78nm的SiO2层(第2低折射率层),制作了层叠体a。形成这些氧化物薄膜时,调整氩气的导入量及排气量将装置内的压力保持为恒定,同时通过等离子体辉光发射监控(PEM)控制而调整了导入的氧的量。
接下来,在层叠体a的第2低折射率层(SiO2层)的表面形成了作为防污层的由氟类树脂形成的层(物理膜厚:9nm)。进一步将粘合剂层C转印至层叠体a的TAC膜的表面,由此制作了防反射膜AR1。
[防反射膜AR2~AR10]
将各层的物理膜厚变更为表2所示的值,除此以外,通过与防反射膜AR1相同的方法制作了防反射膜AR2~AR10。
[表2]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391
[偏振膜P1]
首先,通过以下的方法制作了丙烯酸类膜。在具备搅拌装置、温度传感器、冷凝管、氮气导入管的容量30L的釜型反应器中添加8000g的甲基丙烯酸甲酯(MMA)、2000g的2-(羟基甲基)丙烯酸甲酯(MHMA)、10000g的4-甲基-2-戊酮(甲基异丁基酮、MIBK)、5g的正十二烷基硫醇。一边向反应器内导入氮气,一边将反应器内的混合物升温至105℃,使其回流。接下来,添加作为聚合引发剂的5.0g的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Kayakarubon BIC-7、KayakuAkzo公司制),同时用4小时滴加由10.0g的过氧化异丙基碳酸叔丁酯和230g的MIBK制成的溶液,进行了溶液聚合。溶液聚合在回流下以约105~120℃进行。滴加溶液后,进一步用4小时进行了熟化。
接下来,在得到的聚合物溶液中添加30g的磷酸硬脂酯/磷酸二硬脂酯混合物(Phoslex A-18、Sakai Chemical Industry制),并在回流下、以约90~120℃进行了5小时的环化缩合反应。接下来,将得到的溶液按照树脂量换算计以2.0kg/h的处理速度导入至机筒温度260℃、转速100rpm、减压度13.3~400hPa(10~300mmHg)、后排气孔数1个、前排气孔数4个的排气式双螺杆挤出机(φ=29.75mm、L/D=30)中。在挤出机中进行进一步的环化缩合反应和脱挥发。由此,得到了含内酯环聚合物的透明颗粒。
对于得到的含内酯环聚合物进行了动态TG的测定,结果检测到0.17质量%的质量减少。另外,该含内酯环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为133000、熔体流动速率为6.5g/10min、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31℃。
使用单螺杆挤出机(螺杆30mmφ)将得到的颗粒和丙烯腈-苯乙烯(AS)树脂(ToyoAS AS20、东洋苯乙烯株式会社制)以质量比90/10进行混炼挤出,从而得到了透明的颗粒。得到的颗粒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27℃。
使用50mmφ单螺杆挤出机,将该颗粒从宽度400mm的衣架型T模头熔融挤出,由此制作了厚度120μm的膜。使用双向拉伸装置,将膜在150℃的温度条件下拉伸至纵2.0倍及横2.0倍,从而得到了厚度30μm的拉伸膜(丙烯酸类膜)。测定该拉伸膜的光学特性,结果全光线透射率为93%、面内相位差Δnd为0.8nm、厚度方向相位差Rth为1.5nm。
接下来,通过以下的方法制作了偏振膜P1。首先,在速度比互不相同的多个辊之间将厚度45μm的聚乙烯醇膜在浓度0.3%的碘溶液(温度30℃)中染色1分钟,同时拉伸至拉伸倍率成为3倍。接下来,将得到的拉伸膜在硼酸的浓度为4%、碘化钾的浓度为10%的水溶液(温度60℃)中浸渍0.5分钟,同时拉伸至总拉伸倍率成为6倍。接下来,将拉伸膜在含有浓度1.5%的碘化钾的水溶液(温度30℃)中浸渍10秒钟,进行了清洗。接下来,通过将拉伸膜在50℃下进行4分钟的干燥,得到了厚度18μm的起偏镜。利用聚乙烯醇类粘接剂在得到的起偏镜的一个主面贴合了厚度40μm的TAC膜(柯尼卡美能达制、商品名“KC4UY”)。利用聚乙烯醇类粘接剂在起偏镜的另一个主面贴合了上述的厚度30μm的丙烯酸类膜。由此得到了偏振膜P1。
(实施例13)
首先,将含有PEDOT/PSS的溶液(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制造的DenatronPT-436)50份及水50份进行混合,从而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为0.5重量%的涂布液。接下来,将涂布液涂布于偏振膜P1的丙烯酸类膜侧的表面。使得到的涂布膜在80℃下干燥2分钟干燥,从而制作了导电层。由此,得到了带导电层的偏振膜。导电层的厚度为30nm。
接下来,将防反射膜AR1的粘合剂层C贴合于偏振膜P1的TAC膜的表面。进一步将粘合剂层A转印至导电层的表面,从而制作了具有防反射膜AR1/偏振膜P1/导电层/粘合剂层A的结构的实施例13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实施例14)
以导电层的厚度成为90nm的方式将PEDOT/PSS的涂布液涂布于偏振膜P1,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3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实施例14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实施例15~24、26及比较例5)
将防反射膜、导电层及粘合剂层变更为表3所示的组合,除此以外,通过与实施例13相同的方法制作了实施例15~24、26及比较例5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需要说明的是,在比较例5中,未在偏振膜P1上形成导电层,而在偏振膜P1的丙烯酸类膜侧的表面直接贴合了粘合剂层A。
(实施例25)
首先,通过将含有PEDOT/PSS的溶液(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制造的Denatron P-580W)9份及水91份进行混合,从而制备了固体成分浓度为0.27重量%的涂布液。接下来,将涂布液涂布于偏振膜P1的丙烯酸类膜侧的表面。通过使得到的涂布膜在80℃下干燥2分钟而制作了导电层。由此,得到了带导电层的偏振膜。导电层的厚度为100nm。
接下来,将防反射膜AR4的粘合剂层C贴合于偏振膜P1的TAC膜的表面。进一步将粘合剂层A转印至导电层的表面,从而制作了具有防反射膜AR4/偏振膜P1/导电层/粘合剂层A的结构的实施例25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比较例6)
首先,将含有PEDOT/PSS的溶液(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制造的DenatronP-580W)8.6份、含有含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411
唑啉基丙烯酸聚合物的溶液(商品名:EPOCROS WS-700、日本触媒制)1份、及水90.4份进行混合,制备了用于形成导电层的涂布液(固体成分浓度0.5重量%)。在得到的涂布液中,聚噻吩类聚合物的浓度为0.04重量%,含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421
唑啉基丙烯酸聚合物的浓度为0.25重量%。
接下来,将得到的涂布液涂布于偏振膜P1的丙烯酸类膜侧的主面。通过使得到的涂布膜在80℃下干燥2分钟而制作了导电层。由此,得到了带导电层的偏振膜。导电层的厚度为60nm。
接下来,将防反射膜AR10的粘合剂层C贴合于偏振膜P1的TAC膜的表面。进一步将粘合剂层A转印至导电层的表面,从而制作了具有防反射膜AR10/偏振膜P1/导电层/粘合剂层A的结构的比较例6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光学特性>
对于在实施例13~26及比较例5~6中得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在粘合剂层以与无碱玻璃直接相接的方式与无碱玻璃层叠在一起的状态下,从防反射膜入射来自CIE标准光源D65的光,通过上述的方法对此时产生的反射光的光反射比Y、L*值、a*值及b*值、以及满足L*值=0、a*值=0及b*值=0的光与反射光的色差ΔE进行了评价。此时,将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切出50mm见方而使用。作为无碱玻璃,使用了康宁公司制造的EG-XG(厚度0.7mm)。作为黑色膜,使用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制的黑色膜。使用分光光度计(柯尼卡美能达株式会社制、商品名“CM2600D”)测定了光谱反射率。用于评价光学特性的评价样品具有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无碱玻璃/黑色PET膜的结构。其中,对于实施例26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使用在表面未形成非晶性的ITO层(厚度20nm)的无碱玻璃对反射光进行了评价。即,在实施例26中,评价样品具有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ITO层/无碱玻璃/黑色PET膜的结构。ITO层的制作利用了溅射。ITO层中所含的ITO的Sn比率为3重量%。根据ITO中的Sn原子的重量/(Sn原子的重量+In原子的重量)计算出Sn比率。
<防反射膜的光学特性>
对于防反射膜AR1~AR10,通过上述的方法对来自CIE标准光源D65的光入射时产生的反射光的光反射比Y1、a1 *值及b1 *值进行了评价。黑色膜、分光光度计等使用了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光学特性的评价中利用的相同的那些。
<粘合剂层的表面电阻率>
在将粘合剂层A或B形成于隔膜的表面的阶段对粘合剂层A及B的表面电阻率(Ω/□)进行了测定。表面电阻率的测定使用了电阻率仪(Mitsubishi Chemical AnalytechCo.,Ltd.制造的Hiresta-UP MCP-HT450)。测定条件为施加电压250V、施加时间10秒钟。
<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
在实施例13~26及比较例6中,在将导电层形成于偏振膜P1的表面的阶段测定了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Ω/□)。在实施例25及比较例6中,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的测定使用电阻率仪(Mitsubishi Chemical Analytech Co.,Ltd.制造的Hiresta-UP MCP-HT450)并按照JIS K6911:1995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条件为施加电压10V、施加时间10秒钟。在实施例13~24及26中,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的测定使用电阻率仪(Mitsubishi ChemicalAnalytech Co.,Ltd.制造的Loresta-GP MCP-T600)并按照JIS K7194:1994中规定的方法进行。测定条件为施加电压10V、施加时间10秒钟。
<偏振膜的表面电阻率>
在比较例5中,使用电阻率仪(Mitsubishi Chemical Analytech Co.,Ltd.制造的Hiresta-UP MCP-HT450)并按照JIS K6911:1995中规定的方法对偏振膜P1的表面电阻率进行了测定。测定条件为施加电压10V、施加时间10秒钟。偏振膜P1的表面电阻率高于1.0×1014Ω/□。
<由导电层引起的全光线透射率的损失A>
首先,按照JIS K7361-1:1997的规定并使用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株式会社制造的V7100)对偏振膜P1的全光线透射率T1进行了测定。通过同样的方法,在将导电层形成于偏振膜P1的表面的阶段对于由偏振膜P1及导电层构成的层叠体L的全光线透射率T2进行了测定。使光从偏振膜P1侧入射而测定层叠体L的全光线透射率T2。计算出偏振膜P1的全光线透射率T1与全光线透射率T2之差(T1-T2),将得到的计算值视为由导电层引起的全光线透射率的损失A。
<ESD试验>
首先,将在实施例13~26及比较例5~6中得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贴合于液晶单元的可视侧的表面,制作了液晶面板。其中,对于实施例26,使用了在表面形成有非晶性的ITO层(厚度20nm)的液晶单元。即,在实施例26中,液晶面板具有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ITO层/液晶单元的结构。ITO层的制作利用了溅射。ITO层中所含的ITO的Sn比率为3重量%。接下来,以覆盖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侧面的方式以5mm的宽度涂布了银糊。使银糊干燥而形成了由银构成的导通结构。通过该导通结构使液晶面板与外部的接地电极电连接。接下来,将液晶面板安装于背光灯装置上。接下来,使用施加电压被调节至10kV的静电放电(ESD)枪,对液晶面板的可视侧(防反射膜侧)赋予静电。由此,液晶面板的一部分产生了白斑。测定赋予静电后直至白斑的部分消失为止的时间T。在表3中,基于以下的与时间T相关的基准对ESD试验的结果进行了评价。需要说明的是,ESD试验在23℃、55%RH的条件下进行。
(评价基准)
A:0.5秒钟以下
B:超过0.5秒钟且为1秒钟以下
C:超过1秒钟且为10秒钟以下
D:超过10秒钟
<色调>
从可视侧(防反射膜侧)通过肉眼观察在上述的ESD试验中制作的液晶面板,对色调进行了评价。在表3的色调的项目中,A是指未确认到色调、B是指确认到很弱的色调、C是指确认到弱的色调、D是指确认到色调。
Figure BDA0003325737400000451
根据表3可知,对于实施例13~26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而言,由导电层引起的全光线透射率的损失A为0.9%以下,因此推断能够充分地抑制液晶显示装置的视觉辨认性的变差。此外,具有表面电阻率为1.0×106Ω/□以下的导电层的实施例13~26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ESD试验的结果良好,推断能够充分地抑制液晶面板的带电。根据实施例15及实施例26的ESD试验的结果可知,通过与导电层一起使用添加有导电材料的粘合剂层,与使用ITO层的情况相比,能够充分地抑制液晶面板的带电。此外,根据实施例24及26的结果可知,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与液晶单元之间未配置ITO层的情况下,反射光的光反射比Y的值低,充分地抑制了光的反射。
此外,对于具备产生a*值及b*值满足关系式(1)及(2)的反射光的实施例13~23及实施例25~26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液晶面板而言,与具备实施例24、比较例5及6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液晶面板相比,无法确认到色调,或者即使能够确认到也是实际使用上没有问题的程度。即,来自具备实施例13~23及实施例25~26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的液晶面板的反射光具有自然的色相。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可以适宜地用于在容易产生静电的环境、特别是像车辆的内部这样周围存在其它电子设备的环境中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

Claims (15)

1.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具备偏振膜和粘合剂层,
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还具备导电层,
由所述导电层引起的全光线透射率的损失为0.9%以下,
所述导电层的表面电阻率为1.0×106Ω/□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中,
所述偏振膜、所述导电层及所述粘合剂层按照上述顺序层叠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中,
所述损失为0.5%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中,
所述损失为0.4%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中,
所述表面电阻率为5.0×105Ω/□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中,
所述表面电阻率为1.0×104Ω/□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中,
所述表面电阻率大于5.0×102Ω/□。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满足下述(i)及(ii)中的至少一者:
(i)所述损失为0.5%以下、且所述表面电阻率为1.0×106Ω/□以下;以及
(ii)所述损失为0.9%以下、且所述表面电阻率为1.0×104Ω/□以下。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中,
所述粘合剂层包含导电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还具备防反射膜,
所述防反射膜、所述偏振膜及所述粘合剂层在层叠方向上按照上述顺序排列。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中,
在所述粘合剂层以与无碱玻璃直接相接的方式与所述无碱玻璃层叠在一起的状态下,来自CIE标准光源D65的光从与所述粘合剂层相反侧的表面入射时,产生光反射比Y为1.1%以下的反射光。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中,
所述反射光在L*a*b*颜色系统中的a*值及b*值满足下述关系式(1)及(2),
-10≤a*≤10 (1)
-18≤b*≤5 (2)。
13.根据权利要求10~12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中,
所述防反射膜在层叠方向上依次具有第1高折射率层、第1低折射率层、第2高折射率层及第2低折射率层。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其中,
所述第1高折射率层的光学膜厚为20nm~35nm,
所述第1低折射率层的光学膜厚为38nm~50nm,
所述第2高折射率层的光学膜厚为230nm~290nm,
所述第2低折射率层的光学膜厚为100nm~128nm。
15.一种液晶面板,其具备:
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和
液晶单元,
在所述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与所述液晶单元之间未设置导电层。
CN202080032191.3A 2019-06-28 2020-06-23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液晶面板 Pending CN11374837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120806 2019-06-28
JP2019-120806 2019-06-28
JP2019225879A JP7157729B2 (ja) 2019-06-28 2019-12-13 粘着剤層付き偏光フィルム及び液晶パネル
JP2019-225879 2019-12-13
PCT/JP2020/024642 WO2020262395A1 (ja) 2019-06-28 2020-06-23 粘着剤層付き偏光フィルム及び液晶パネ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8374A true CN113748374A (zh) 2021-12-03

Family

ID=741999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32191.3A Pending CN113748374A (zh) 2019-06-28 2020-06-23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液晶面板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57729B2 (zh)
CN (1) CN113748374A (zh)
TW (1) TWI8361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62860B1 (ja) 2022-08-30 2023-10-17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1766A (ja) * 2003-10-15 2005-05-12 Koshaku Jo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の透明帯電防止トリアセチルセルロースフィルム
JP2006108008A (ja) * 2004-10-08 2006-04-20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透明導電性基材とその製造方法
WO2007004818A1 (en) * 2005-06-30 2007-01-11 Kwang Suck Suh Anti-reflective film having high surface hardness and antistatic propert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WO2009035059A1 (ja) * 2007-09-12 2009-03-19 Kuraray Co., Ltd. 導電膜、導電部材および導電膜の製造方法
CN101405354A (zh) * 2006-03-14 2009-04-08 徐光锡 用于偏振膜的抗静电涂布组合物以及使用所述组合物的抗静电偏振膜
CN101648777A (zh) * 2009-07-31 2010-02-17 佳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过率tp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56486A (zh) * 2009-12-18 2012-09-0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抗反射膜
WO2014021325A1 (ja) * 2012-07-31 2014-02-06 株式会社京都薄膜応用技術研究所 透明導電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4981727U (zh) * 2013-03-14 2016-01-20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触控面板功能内藏型横向电场方式液晶显示面板
KR20180004585A (ko) * 2016-07-04 2018-01-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도성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219659A (zh) * 2016-12-09 2018-06-29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用于静电耗散涂层的组合物、偏光板及光学显示装置
WO2018181477A1 (ja) * 2017-03-28 2018-10-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インセル型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80104481A (ko) 2007-05-28 2008-12-03 도레이새한 주식회사 반사외관이 우수한 반사방지필름
JP2009199842A (ja) 2008-02-21 2009-09-03 Sony Corp 透明導電膜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装置の製造方法
TWI662102B (zh) 2014-06-18 2019-06-11 日商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偏光片、附黏著劑之偏光板及圖像顯示裝置
JP6936009B2 (ja) 2017-01-20 2021-09-1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
JP2019032524A (ja) 2017-08-08 2019-02-2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21766A (ja) * 2003-10-15 2005-05-12 Koshaku Jo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用の透明帯電防止トリアセチルセルロースフィルム
JP2006108008A (ja) * 2004-10-08 2006-04-20 Sumitomo Metal Mining Co Ltd 透明導電性基材とその製造方法
WO2007004818A1 (en) * 2005-06-30 2007-01-11 Kwang Suck Suh Anti-reflective film having high surface hardness and antistatic property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01405354A (zh) * 2006-03-14 2009-04-08 徐光锡 用于偏振膜的抗静电涂布组合物以及使用所述组合物的抗静电偏振膜
WO2009035059A1 (ja) * 2007-09-12 2009-03-19 Kuraray Co., Ltd. 導電膜、導電部材および導電膜の製造方法
CN101648777A (zh) * 2009-07-31 2010-02-17 佳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一种高透过率tp玻璃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56486A (zh) * 2009-12-18 2012-09-05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抗反射膜
WO2014021325A1 (ja) * 2012-07-31 2014-02-06 株式会社京都薄膜応用技術研究所 透明導電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204981727U (zh) * 2013-03-14 2016-01-20 日立麦克赛尔株式会社 触控面板功能内藏型横向电场方式液晶显示面板
KR20180004585A (ko) * 2016-07-04 2018-01-1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도성 필름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219659A (zh) * 2016-12-09 2018-06-29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用于静电耗散涂层的组合物、偏光板及光学显示装置
WO2018181477A1 (ja) * 2017-03-28 2018-10-0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インセル型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109095A (zh) 2021-03-01
JP7157729B2 (ja) 2022-10-20
JP2021009347A (ja) 2021-01-28
TWI836107B (zh) 2024-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2918B (zh) 內置型液晶面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CN110476093A (zh)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内嵌型液晶面板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内嵌型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4746776B (zh) 带粘合剂层的光学膜及液晶面板
CN108139505B (zh) 防静电硬涂膜、偏振片、触摸面板、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JP7481805B2 (ja) 導電層付き偏光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20200085946A (ko) 인셀형 액정 패널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784930B (zh) 內置型液晶面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CN113748374A (zh)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膜及液晶面板
CN113348409B (zh) 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4761865A (zh) 液晶面板
CN114730110A (zh) 液晶面板
WO2020262395A1 (ja) 粘着剤層付き偏光フィルム及び液晶パネル
JP7058815B1 (ja) 粘着剤層付き光学フィルム及び液晶パネル
TWI852995B (zh) 液晶面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CN109307901B (zh) 带触碰传感器层的光学层叠体、图像显示装置以及该光学层叠体的制造方法
CN113661439A (zh) 内置有触摸传感功能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13348410A (zh) 液晶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