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4635A -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4635A
CN113744635A CN202010480664.8A CN202010480664A CN113744635A CN 113744635 A CN113744635 A CN 113744635A CN 202010480664 A CN202010480664 A CN 202010480664A CN 113744635 A CN113744635 A CN 1137446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phase retardation
retardation film
display device
flexible disp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066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杰威
贾卫波
李亚鹏
谢路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066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463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90442 priority patent/WO202124419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46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46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本申请的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层叠设置的圆偏振片、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圆偏振片用于使通过的光束形成圆偏振光,触控面板包括柔性的基板衬底和设置于基板衬底上的感测电极,而基板衬底形成为第一相位延迟膜,第一相位延迟膜对光线能起到延迟作用,且对光线的延迟量为光线的λ/2的奇数倍。本申请能在实现窄边框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柔性显示屏幕由于其具有使用方便灵活的优点,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前的柔性屏幕中,为了降低柔性屏幕内部结构对于环境光的反射,提高柔性屏幕的显示效果,柔性屏幕中会设置有偏光片。偏光片能够利用自身对光线的偏振效果,阻隔柔性屏幕内部结构的反射光,改善柔性屏幕的显示画质。同时,为了实现对柔性屏幕的触控操作,在柔性屏幕内部还会设置有触控面板,触控面板与偏光片层叠设置,触控面板的基板衬底上设置有感测电极,并通过感测电极感应在柔性屏幕上的触控操作。其中,当基板衬底采用脆性材质的基材制成时,无法实现触控面板自身的弯折,只能采用柔性电路板提供弯折能力,从而占用较大的边框区域。因此为了实现较好的弯折性能和较高的屏占比,可以采用柔性材料作为基板衬底材料,以实现柔性屏幕的弯折。
然而,柔性的基板衬底材料(例如PET、CPI等),会严重影响到入射光线的相位延迟量,从而干扰到偏光片的抗反射效果,影响屏幕的正常显示。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在实现窄边框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圆偏振片、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该圆偏振片、该触控面板和该显示面板依次层叠设置,且该圆偏振片和该显示面板均为可弯折的柔性件,该圆偏振片用于使通过的光束形成圆偏振光,该触控面板包括柔性的基板衬底和设置于该基板衬底上的感测电极,该基板衬底由第一相位延迟膜构成,该第一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为该光线的λ/2的奇数倍。
由第一相位延迟膜构成的触控面板对光线产生特定的相位延迟量,从而使触控面板和圆偏振片共同形成一宽波幅圆偏振片。这样光线依次通过圆偏振片和触控面板中的各层结构后,其会形成圆偏振光,而圆偏振光反射时,也会反向依次经过该宽波幅圆偏振片中的各层结构。其中,圆偏振光先转化为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圆偏振片中线偏振片部分的偏振方向相反,因而会被圆偏振片所阻挡,无法通过宽波幅的圆偏振片,从而达到减少或消除反射光的效果,这样即可减少甚至消除触控面板对于圆偏振片的干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该第一相位延迟膜为λ/2波片层。通过让触控面板2的基板衬底21形成为第一相位延迟膜,且第一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相当于光线的λ/2的奇数倍,可以让第一相位延迟膜与圆偏振片中的对应部分共同组成宽波幅相位延迟膜,从而避免触控面板干扰到圆偏振片对光线的正常偏振,使偏振片具备较好的消除反射杂光的能力,有利于整个柔性显示装置保持屏幕“一体黑”效果,且有利于提高柔性显示装置的显示画质。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该第一相位延迟膜为多级波片层。此时,光线经过第一相位延迟膜之后,其光程除了预设的光程差之外,还会经过若干个等于光线波长λ的延迟。这样,第一相位延迟膜仍然可以形成相当于λ/2的光程差,且第一相位延迟膜可以具有较为适宜加工和制造的厚度。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该圆偏振片包括线偏振片层和第二相位延迟膜,该线偏振片层用于使通过的光束形成线偏振光,该线偏振片层、该第二相位延迟膜和该基板衬底沿环境光的入射方向依次设置,该第二相位延迟膜用于使该线偏振片层形成的该线偏振光变为该圆偏振光。经过线偏振片层过滤后形成的线偏振光,再通过圆偏振片中的第二相位延迟膜时,第二相位延迟膜可以使光线的相位发生滞后,从而改变线偏振光的偏振状态。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该第二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为(1/4+n)λ,其中,λ为入射光线波长,n为自然数。这样自然光进入柔性显示装置后,通过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之间的转换,可以让圆偏振片进行过滤和消光。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该线偏振片层的吸收轴方向与该第二相位延迟膜的光轴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该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70°,且小于或等于80°;
该线偏振片层的吸收轴方向与该基板衬底的光轴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该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20°。由此,扩大形成圆偏振光的光线波长范围。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该圆偏振片和该第一相位延迟膜贴合设置。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该基板衬底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层或者无色聚酰亚胺CPI层。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还包括可透光的屏幕盖板,该屏幕盖板盖设于该圆偏振片的外侧。屏幕盖板可以对柔性显示装置的内部各部件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圆偏振片、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受到外力影响而损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和上述的柔性显示装置,该柔性显示装置安装于该壳体上。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包括:
在第一相位延迟膜构成的基板衬底上设置感测电极,以形成触控面板,其中,该第一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为该光线的λ/2的奇数倍;
将圆偏振片贴合于该基板衬底的外侧,以使该圆偏振片、该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共同形成柔性显示装置。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造方法,该第一相位延迟膜为λ/2波片层。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造方法,该将圆偏振片贴合于该基板衬底的外侧之前,还包括:将线偏振片层贴合在第二相位延迟膜上,以使该线偏振片层和该第二相位延迟膜共同形成该圆偏振片。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造方法,该第二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为(1/4+n)λ,其中,λ为入射光线波长,n为自然数。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造方法,该将线偏振片层贴合在该第二相位延迟膜上,具体包括:令该线偏振片层与该第二相位延迟膜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按照该第一夹角将该线偏振片层贴合在该第二相位延迟膜上,其中,该第一夹角为该线偏振片层的吸收轴方向与该第二相位延迟膜的光轴方向之间的夹角,该第一夹角的大小大于或等于70°,且小于或等于80°。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造方法,该将圆偏振片贴合于该基板衬底的外侧,具体包括:
令该圆偏振片中的线偏振片层与该第一相位延迟膜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按照该第二夹角将该圆偏振片贴合在该基板衬底的外侧,其中,该第二夹角为线偏振片层的吸收轴方向该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光轴方向之间的夹角,该第二夹角的大小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20°。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造方法,该在第一相位延迟膜构成的基板衬底上设置感测电极之前,还包括:沿该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延伸方向拉伸该第一相位延迟膜,以使该第一相位延迟膜具有预设相位延迟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圆偏振片、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触控面板由第一相位延迟膜构成,触控面板对光线产生特定的相位延迟量,从而使触控面板和圆偏振片共同形成一宽波幅圆偏振片。这样光线依次通过圆偏振片和触控面板中的各层结构后,其会形成圆偏振光,而圆偏振光反射时,也会反向依次经过该宽波幅圆偏振片中的各层结构。其中,圆偏振光先转化为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圆偏振片中线偏振片部分的偏振方向相反,因而会被圆偏振片所阻挡,无法通过宽波幅的圆偏振片,从而达到减少或消除反射光的效果,这样即可减少甚至消除触控面板对于圆偏振片的干扰,在实现窄边框的同时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现有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柔性显示装置中偏振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5是图3中的柔性显示装置反射光线时光线的偏振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6是现有的另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中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柔性显示装置中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的柔性显示装置中偏振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各层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的柔性显示装置在光线经过时的偏振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振片中线偏振片层和第二相位延迟膜的贴合步骤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将偏振片贴合在触控面板上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a-显示面板;
2、2a、2b-触控面板;
3、3a-偏振片;
4-柔性电路板;
5、5a-屏幕盖板;
10、10a-柔性显示装置;
20-壳体;
21-基板衬底;
22-感测电极;
31-线偏振片层;
31a-线偏振片;
32a-相位延迟膜;
32-第二相位延迟膜;
100-电子设备;200-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柔性显示装置是利用可产生弯曲形变的材料制成的显示器件。由于柔性显示装置自身具有可弯曲形变的能力,所以可以形成可以折叠或者弯曲的显示表面,从而提高显示灵活性。相应的,具有柔性显示装置的电子设备,也可以随之具有可弯曲或折叠的外形,或者是适配于不同用途的不规则形状。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为例,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有壳体20、电路板组件(图中未示出)以及柔性显示装置10等组成部分。其中,柔性显示装置10可以设置在壳体20上,并与壳体共同围成用于容置电路板组件的空腔,而电路板组件即可设置在该空腔内,并与柔性显示装置10电性连接,而柔性显示装置10可以根据电路板组件所传输的电信号进行画面的显示。
其中,柔性显示装置10可以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实现弯曲或折叠,从而相应实现不同的功能。图2是图1中的电子设备在折叠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10可以折叠起来,以缩小整个电子设备的体积,如图2所示;或者是展开成一平面,以扩大其显示面积,如图1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100中,壳体20和电路板组件等部件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结构和实现方式。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壳体20可以包括中框和后盖等不同组成部分,电路板组件安装于中框上,且后盖和柔性显示装置10可以分别设置在中框的相对两侧。
其中,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手环、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销售终端(Point of Sales,POS)、车载电脑等。本实施例中,以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具体的,柔性显示装置可以为由多种不同功能元件或者功能层层叠而形成的层状结构。图3是一种现有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其中,为了进行画面的显示,柔性显示装置10a中包括有显示面板1a,以及层叠设置在显示面板1a外侧(即显示面板的朝向外界的一侧)的触控面板2a、圆偏振片3a以及屏幕盖板5a。
其中,柔性显示装置10a的显示面板1a可以为有机发光半导体(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OLED显示面板中具有有机发光材料,通过外界施加驱动电压,可以使有机发光材料受到激发而发光。OLED显示面板的基板衬底等结构可以采用可形变的柔性材料制成,因而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弯曲和折叠,让柔性显示装置10a形成可弯曲或折叠的显示面。
而为了实现电子设备的人机交互功能,柔性显示装置10a需要具有一定的触控能力,因而在柔性显示装置10a中,除了显示面板1a外,还可以设置有触控面板2a。触控面板2a具体可以包括有基板衬底以及设置在基板衬底上的多个感测电极,感测电极会在触控面板2a上间隔排列,从而形成用于进行触控操作的传感器阵列。当用户的手指等外界物体触碰到触控面板2时,触控面板2a上与触控位置相对应的感测电极,其电参数会发生变化,由此可以获知用户所触碰到的具体位置、触碰压力等触摸操作信息。
而由于柔性显示装置10a内部的显示面板1a会存在电极或者隔垫物等结构,这些结构在受到外界环境光照射时,会向外反射杂光。受到反射杂光的干扰,柔性显示装置10a的显示对比度等显示参数会降低,影响了柔性显示装置10a的显示效果。为了减少或避免反射杂光的出现,在柔性显示装置10a内还可以设置有圆偏振片3a。
具体的,圆偏振片3a用于使外界环境光经OLED电极反射后,无法传导出来被人眼感知,即提高OLED屏幕的抗反射性能。圆偏振片3a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1a的外侧,且圆偏振片3a可以由多个不同的功能层组成,其中一部分功能层可以对光线起到偏振作用,仅允许特定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而在除特定方向外的其它方向振动的光线则被圆偏振片3a所阻挡。而圆偏振片3a的另一部分功能层则可以改变通过的光线的相位,当光线通过该部分功能层时,光线的相位被改变,因而振动方向发生变化。因此,可以利用不同功能层之间的组合,实现圆偏振片3a对反光的过滤。
如图3所示,具体实现时,圆偏振片3a可以包括线偏振片31a,以及用于改变光线相位的相位延迟膜32a,其中,线偏振片31a自身只允许某一振动方向的光线通过,而其他振动方向的光线均无法通过。此时,外界的环境光通过线偏振片31a后,会变为仅在单一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
而相位延迟膜32a也叫波片,能够将经过相位延迟膜32a的线偏振光转化为让振动方向相互垂直,且存在一定相位差的两束光线。这样线偏振光经过相位延迟膜32a后,可以转化为一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经过反射后,偏振方向会产生变化,反射光再次经过相位延迟膜32a后,即可转化为与线偏振片31a偏振方向呈90°角的线偏振光,从而被线线偏振片31a完全阻隔而无法透射。由此,可以让线偏振片31a和相位延迟膜32a分别起到圆偏振片3a中不同的功能层作用,从而过滤掉柔性显示装置10内部的反射杂光。以下以圆偏振片3a包括线偏振片31a和相位延迟膜32a为例,对圆偏振片3a的具体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当外界的环境光通过圆偏振片3a中的线偏振片31a时,仅会有一部分沿特定方向(线偏振片的偏振方向)振动的光线通过,沿其它方向振动的光线被线偏振片31a过滤掉;这样,经过线偏振片31a的光线变为线偏振光。经过线偏振片31a过滤后形成的线偏振光再通过圆偏振片3a的相位延迟膜32a时,分为了振动方向相互垂直的o光和e光两个分量,o光和e光组合成了圆偏振光。圆偏振光,被显示面板1a中的结构所反射时,反射光的振动方向也会随之改变。而振动方向改变后的反射光,再次通过圆偏振片3a向外出射时,由于振动方向不同于入射时的振动方向,所以会被线偏振片31a所过滤掉,无法通过圆偏振片3a,由此实现了消去反射光的效果。
图4是图3中的柔性显示装置中偏振片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在具体实施时,在不考虑触控面板2a的影响的前提下,圆偏振片3a的消去反光的作用原理如图4所示。为方便对比,图4中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别表示在两个位置,且图中左侧为入射光线,右侧为反射光线。外界环境光(图中由外界自然光源200发出)向柔性显示装置10a的内部入射时,首先经过线偏振片31a的作用,只有和线偏振片31a偏振方向一致的光线能够通过,则环境光转换为线偏振光;再经过相位延迟膜32a后,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例如是右旋偏振光。而右旋偏振光经过了显示面板1a中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等部件的反射后,右旋圆偏振光转换为左旋圆偏振光;再次经过相位延迟膜32a后,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线偏振片31a的偏振方向垂直,从而无法通过线偏振片31a向外出射,起到消去反光的作用。
可以理解的是,在柔性显示装置10a中,显示面板1a和触控面板2a均可能产生反射杂光,所以在设置圆偏振片3a时,为了避免触控面板2a反射的杂光影响到柔性显示装置10的显示效果,圆偏振片3a应位于触控面板2a和显示面板1a的外侧。然而,现有的触控面板2a中基板衬底的材料,可能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者无色聚酰亚胺(Colorless Polyimide,CPI)等柔性材料,这些材料具有一定的光学特性,对光线具有较大的相位延迟效应,光线通过这些材料所构成的基板衬底时,会因基板衬底材料的干扰而使相位再度延后。图5是图3中的柔性显示装置反射光线时光线的偏振状态变化示意图。如图5所示,和图4类似,外界环境光(图中由外界自然光源200发出)向柔性显示装置10a的内部入射时,首先经过线偏振片31a,环境光转换为和线偏振片31a偏振方向一致的线偏振光;再经过相位延迟膜32a后,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例如是右旋圆偏振光;圆偏振光继续传播时,会经过触控面板2a,并在触控面板2a中基板衬底的相位延迟作用下,相位发生延迟;这样,照射至显示面板1a上的不再是圆偏振光,而是椭圆偏振光。相应的,反射光线在经过触控面板2a时,相位又一次受到干扰和延迟,无法沿循原先预定的相位和振动方向。经过触控面板2a后相位受到扰动的反射光线,再一次经过圆偏振片3a时,圆偏振片3a对其无法起到预设的过滤效果,造成消偏光现象的产生,从而让反射杂光影响到柔性显示装置10a的显示画质。而即使将触控面板2a设置在圆偏振片3a的外侧,由于触控面板2a自身具有一定反射率,同样会向外界反射杂光。因此,由于触控面板2a的影响,难以形成屏幕“一体黑”的效果。
而如果为了避免PET或者CPI材料的消偏光现象,可以采用相位延迟效应较小的材料来作为触控面板的基板衬底材料。图6是现有的另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柔性显示装置10b中,为了避免影响圆偏振片3a的消去反射光作用,过滤来自显示面板1a的杂光,可以采用相位延迟效应较小的环烯烃聚合物(Cyclo Olefin Polymer,COP)材料来作为触控面板2b的基板衬底材料。然而,COP材料具有较高的脆性,不易产生弯折,因而只能采用柔性电路板4连接触控面板2b,并通过柔性电路板4的弯折,使柔性显示装置10b具有一定的弯折性能。然而,这种利用柔性电路板4的弯折来实现柔性显示装置10b的形变的方式,柔性电路板4会占据柔性显示装置10b的边框位置,造成边框宽度较大,影响到柔性显示装置10b的屏占比。
为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的柔性显示装置,能够避免触控面板引起屏幕的消偏光现象,且不会造成较宽的边框尺寸,屏占比较高,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以下通过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所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进行详细介绍。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中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10包括圆偏振片3、触控面板2和显示面板1等组成部分。其中,圆偏振片3、触控面板2和显示面板1依次层叠设置,圆偏振片3用于使通过的光束形成圆偏振光,触控面板2包括柔性的基板衬底21和设置于基板衬底21上的感测电极22,基板衬底21形成为第一相位延迟膜,第一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为光线的λ/2的奇数倍。
为了实现柔性显示装置10的弯曲和折叠,圆偏振片3和显示面板1均为可弯折的柔性件。示例性的,显示面板1可以为可弯折的柔性OLED显示面板,柔性OLED显示面板采用薄膜封装(Thin-Film Encapsulation,TFE)结构,因而较易实现弯折等形变。同样的,圆偏振片3可以采用韧性较好的材质制成,并具有较薄的厚度,以利于随柔性显示装置10的弯折而产生相应形变。
图8是图7中的柔性显示装置中触控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柔性显示装置10中,触控面板2的感测电极22间隔设置在基板衬底21上,且沿基板衬底21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列,从而在基板衬底21上形成用于进行触控操作的传感器阵列。具体的,感测电极22可以在基板衬底21呈阵列式或网格状排布。当用户的手指等外界物体触碰到触控面板2时,触控面板2上与触控位置相对应的感测电极22,其电参数会发生变化,由此可以获知用户所触碰到的具体位置、触碰压力等触摸操作信息。此外,触控面板2还可以包括与感测电极22对应电性连接的电连接线,以及触控芯片等部件。
可以理解的是,触控面板2中,感测电极22一般可以采用印刷或蚀刻等方式形成于基板衬底21上。而感测电极22可以由多种不同材料构成,例如是导电薄膜、金属或者是导电油墨等。
触控面板2的基板衬底21上除了感测电极22外,还可以包括传导层、间隔物等具体结构,而随着触控面板2的类型或结构的不同,基板衬底21上除感测电极22之外的其它结构也会存在相应的不同,此处为便于说明,对基板衬底21上除感测电极22之外的其它结构不再赘述。
为了避免感测电极22影响到柔性显示装置10的正常显示,感测电极22会具有较小的线径等结构尺寸,以降低感测电极22对于正常显示的干扰。因此,触控面板2中,对外界环境光的入射和显示面板1的出光造成影响的主要是基板衬底21等结构。
由前述可知,圆偏振片3主要利用对光线的偏振作用而实现对反射光线的滤除,而触控面板2包括柔性的基板衬底21时,柔性的基板衬底21所具有的光线相位延迟效果会对圆偏振片3的偏振作用造成干扰,影响对反射杂光的滤除效果。因此,需要减少或消除触控面板2对于光线的相位延迟效果。在形成触控面板2时,可以让触控面板2对光线产生特定的相位延迟量,从而使触控面板2和圆偏振片3共同形成一宽波幅圆偏振片。这样光线依次通过圆偏振片3和触控面板2中的各层结构后,其会形成圆偏振光,而圆偏振光反射时,也会反向依次经过该宽波幅圆偏振片中的各层结构。其中,圆偏振光先转化为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圆偏振片3中线偏振片部分的偏振方向相反,因而会被圆偏振片3所阻挡,无法通过宽波幅的圆偏振片3,从而达到减少或消除反射光的效果,这样即可减少甚至消除触控面板2对于圆偏振片3的干扰。
具体的,由于触控面板2设置在圆偏振片3和显示面板1之间,因此光线通过圆偏振片3射入柔性显示装置10内部后,以及由触控面板2内部的显示面板1反射回来时,均会经过触控面板2。此时,即可让触控面板2的基板衬底21为第一相位延迟膜,该第一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为光线λ/2的奇数倍,因此,该第一相位延迟膜可以配合圆偏振片3,共同构成宽波幅圆偏振片,从而对透射的光线相位进行延迟。此时,圆偏振片3中可以包括用于将正常光转化为线偏振光的线偏振片部分,以及改变光线相位从而使线偏振光变为圆偏振光的相位延迟部分。而圆偏振片3中的相位延迟部分和第一相位延迟膜,即可共同组成一宽波幅圆偏振片。
以圆偏振片3中的相位延迟部分能够对光线产生相当于(1/4+n)λ的延迟量为例进行说明,其中,λ为入射光线波长,n为自然数(n=0,1,2,3,4,5……)。当圆偏振片3中的相位延迟部分对光线的延迟量为(1/4+n)λ时,线圆偏振片3中的线偏振片部分和相位延迟部分可以将正常光依次转换为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然而,外界的正常光具有较宽的波长范围,且不同波长的光线,在经过圆偏振片3后,也会具有不同的光延迟性差异。示例性的,圆偏振片3中的相位延迟部分对光线延迟量为(1/4+n)λ时,通常仅能够针对单一波长(例如是550nm左右的绿色光波长)进行较好的相位延迟,而难以让整个可见光波段进行理想的相位延迟。因而经过圆偏振片3的光线,可能只有部分波段的光线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延迟量并形成圆偏振光。而加入第一相位延迟膜后,由于第一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为λ/2的奇数倍,所以第一相位延迟膜即可和圆偏振片3中的相位延迟部分协同工作,让较宽波段内的光线(例如是400nm-700nm)均达到较为理想的延迟量,即第一相位延迟膜会和圆偏振片3中的相位延迟部分共同形成宽波幅相位延迟膜。而由第一相位延迟膜和圆偏振片3中相位延迟部分叠合后配合线偏振光部分,即可让较大波长范围内的可见光转换成为圆偏振光,从而减小反射杂光。
此时,由于触控面板2所具有的第一相位延迟膜会和圆偏振片3的对应部分共同形成宽波幅相位延迟膜,并协同参与线偏振光与圆偏振光的转换,因此可以有效避免触控面板2干扰到圆偏振片3的正常偏光,避免消偏光的现象出现。
其中,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圆偏振片3中的相位延迟部分,也可以对光线产生其它延迟量,只要圆偏振片3中相位延迟部分和第一相位延迟膜可以共同构成一宽波幅相位延迟膜,以让较大波长范围内的光线达到理想的延迟量即可。
因此,通过让触控面板2的基板衬底21形成为第一相位延迟膜,且第一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相当于光线的λ/2的奇数倍,可以让第一相位延迟膜与圆偏振片3中的对应部分共同组成宽波幅相位延迟膜,从而避免触控面板2干扰到圆偏振片3对光线的正常偏振,使偏振片具备较好的消除反射杂光的能力,有利于整个柔性显示装置10保持屏幕“一体黑”效果,且有利于提高柔性显示装置10的显示画质。此外,这样也能够让较大波长范围内的可见光转换成为圆偏振光,从而在较宽光谱范围内减小或消除反射光,提高屏幕显示的均匀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使触控面板2的基板衬底21形成为第一相位延迟膜时,基板衬底21的材料依旧可以为PET材料或者是CPI材料,且通过控制基板衬底21的厚度以及基板衬底的折射率等参数,使基板衬底21的相位延迟量达到λ/2的奇数倍。
同时,由于触控面板2的基板衬底21材料为PET材料或者是CPI材料,其具有较好的柔韧性,易于弯曲和折叠,因此触控面板2能够具有良好的弯折性能,不需要利用柔性电路板,也能够让柔性显示装置10具有足够的可弯折和可变形能力,这样柔性显示装置10的边框位置不需要设置柔性电路板,有利于实现窄边框和超窄边框效果。
以下对于柔性显示装置10中的圆偏振片3以及触控面板2的各种可能的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解释和说明。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触控面板2的基板衬底21所形成的第一相位延迟膜,具体可以为λ/2波片层。
波片又称相位延迟片,是能使相互垂直的两个光线振动分量之间产生光程差或者是相位偏移的光学器件。当偏振光射入波片时,会分解为垂直于波片的光轴以及平行于波片的光轴的两个振动分量,也就是o光和e光。这两个振动分量之间会具有固定的光程差或者是相位差。而λ/2波片也称为半波片,可以让相互垂直的两个光振动分量之间产生相当于λ/2(光线的波长的一半)的奇数倍的光程差。其中,λ为光线的波长。
此时,λ/2的奇数倍可以表示为(1/2+m)λ,其中m的取值可以为0,1,2,3,4,5,……等自然数。对应不同的m取值,第一相位延迟膜可以让两个光振动分量产生相当于λ/2的不同奇数倍的光程差。
对于柔性显示装置10来说,入射柔性显示装置10内部的环境光与内部反射的杂光均在可见光范围内,因而第一相位延迟膜所针对的光线波长也可以在可见光范围内。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光线的波长λ可以在450nm-650nm之间。
其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一相位延迟膜可以为多级波片层。此时,光线经过第一相位延迟膜之后,其光程除了预设的光程差之外,还会经过若干个等于光线波长λ的延迟。这样,第一相位延迟膜仍然可以形成相当于λ/2的光程差,且第一相位延迟膜可以具有较为适宜加工和制造的厚度。
在具体实现时,第一相位延迟膜的相位延迟量可以满足|no-ne|d1=(m1+λ/2)。其中,no为第一相位延迟膜对o光的折射率,而ne为第一相位延迟膜对e光的折射率,d1为第一相位延迟膜在光线传播方向上的厚度,λ为经过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光线的波长,m1则为第一相位延迟膜所延迟的光程中光线波长λ的个数。这样,在确定了通过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光线波长后,即可获得第一相位延迟膜的折射率和厚度等参数,并由此加工制造出具有预设相位延迟量的第一相位延迟膜。
当触控面板2中的基板衬底21形成第一相位延迟膜时,由于第一相位延迟膜能够使光线产生相当于λ/2的奇数倍的延迟量,所以对于第一相位延迟膜所透射的光线可以为多种不同偏振状态。而为了让圆偏振片3达到消去反射杂光的目的,由圆偏振片3出射并传播至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光线可以为椭圆偏振光或者是圆偏振光。为了让外界环境光变为椭圆偏振光或者是圆偏振光,圆偏振片3对应可以由多层结构组成,以下对圆偏振片3的可能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9是图7中的柔性显示装置中偏振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和图9所示,在一种可能的结构形式中,圆偏振片3可以包括线偏振片层31和第二相位延迟膜32,线偏振片层31、第二相位延迟膜32和基板衬底21沿环境光的入射方向依次设置,线偏振片层31用于使通过的光束形成线偏振光,第二相位延迟膜32用于使线偏振片层31形成的线偏振光变为圆偏振光。
具体的,圆偏振片3中的线偏振片层31,仅允许特定振动方向的光线通过,而其他振动方向的光线会被线偏振片层31所阻挡。因此,外界环境光在经过圆偏振片3中的线偏振片层31后,即可变为沿单一方向振动的线偏振光。
经过线偏振片层31过滤后形成的线偏振光,再通过圆偏振片3中的第二相位延迟膜32时,第二相位延迟膜32可以使光线的相位发生滞后,从而改变线偏振光的偏振状态。其中,通过设置第二相位延迟膜32的延迟量以及第二相位延迟膜32的光轴方向,可以令线偏振光变为椭圆偏振光或者是圆偏振光。
其中,第二相位延迟膜32对光线的延迟量可以为(1/4+n)λ,其中,λ为入射光线波长,n为自然数(n=0,1,2,3,4,5……)。这样第二相位延迟膜32能够让相互垂直的两个光振动分量之间产生相当于(1/4+n)λ倍的光程差。当线偏振光通过第二相位延迟膜32时,即可根据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第二相位延迟膜32光轴之间的夹角,相应形成圆偏振光或者是椭圆偏振光。其中,第二相位延迟膜32可以为λ/4波片层。和λ/2波片层类似,λ/4波片层也可以称为四分之一波片。
和第一相位延迟膜类似,第二相位延迟膜32也可以为多级膜片层。具体的,第二相位延迟膜32的相位延迟量可以满足|no-ne|d2=(m2+λ/4)。其中,no为第二相位延迟膜32对o光的折射率,而ne为第二相位延迟膜32对e光的折射率,d2为第二相位延迟膜32在光线传播方向上的厚度,λ为经过第二相位延迟膜32的光线的波长,m2则为第二相位延迟膜32所延迟的光程中λ的个数。
这样由线偏振片层31和第二相位延迟膜32共同构成的圆偏振片3,能够让外界的环境光,也就是自然光经圆偏振片3透射后,形成椭圆偏振光或者是圆偏振光,后续的反射杂光同样为椭圆偏振光或者是圆偏振光,因而再次经过圆偏振片3时,第二相位延迟膜32会让反射杂光变为振动方向和入射时不同的线偏振光,从而被线偏振片层31所阻挡,而达到了消去反光的目的。
其中,圆偏振片3中的线偏振层31和第二相位延迟膜32之间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线偏振片层和第二相位延迟膜之间还可以设置粘着层,粘着层能够将线偏振片层31和第二相位延迟膜32结合在一起。可选的,粘着层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光学透明胶(optically clear adhesive,OCA)、UV胶或者压敏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PSA)等。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各层结构示意图。由图10可知,圆偏振片3中的线偏振层31和第二相位延迟膜32,以及触控面板2中的感测电极22和基板衬底21沿着光线入射方向依次设置,显示面板1位于圆偏振片3和触控面板2的内侧,外界环境光,会依次经过圆偏振片3和触控面板2,并照射至显示面板1;而显示面板1的反光,也会依次经过触控面板2和圆偏振片3才能反射至柔性显示装置的外部。
图11是图10中的柔性显示装置在光线经过时的偏振状态变化示意图。在具体实施时,在触控面板2内形成第一相位延迟膜后,圆偏振片3和触控面板2的消去反光的作用原理如图11所示。为方便对比,图11中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表示为两个位置。外界环境光向柔性显示装置10的内部入射时,首先经过线偏振片层31的作用,只有和线偏振片层31偏振方向一致的光线能够通过,则环境光转换为线偏振光;再依次经过第二相位延迟膜32和触控面板2中的第一相位延迟膜后,线偏振光转换为圆偏振光,例如是右旋偏振光。而右旋偏振光经过了显示面板1中有机发光二极管器件等部件的反射后,右旋圆偏振光转换为左旋圆偏振光;再次经过第一相位延迟膜以及第二相位延迟膜32后,形成的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线偏振片层31的偏振方向垂直,从而无法通过线偏振片层31向外出射,起到消去反光的作用。
这样自然光进入柔性显示装置10后,通过线偏振光和圆偏振光之间的转换,可以让圆偏振片3进行过滤和消光。其中,为了让入射的线偏振光形成圆偏振光,第二相位延迟膜32的光轴相对于线偏振片层31的偏振方向应处于一定范围内。
以第二相位延迟膜32具体为λ/4波片层为例,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圆偏振片3中线偏振片层31的吸收轴方向与λ/4波片层的光轴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该第一夹角的大小可以大于或等于70°,且小于或等于80°。
具体的,在线偏振片层31中,振动方向垂直于吸收轴方向的光线会被线偏振片层31所吸收,而垂直于吸收轴方向的光线则会完全透过线偏振片层31。这样当线偏振片层的吸收轴与λ/4波片层的光轴(也称为光学轴)方向具有第一夹角时,可以改善圆偏振光的光谱宽度范围,让线偏振光通过λ/4波片层后,形成较为规则的圆偏振光。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线偏振片层31的吸收轴和透射轴相互垂直,因而上述第一夹角位于70°-80°之间时,表明线偏振层31的透射轴,也就是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和λ/4波片层的光轴方向之间的夹角为0°至10°。
当第二相位延迟膜32为λ/4波片层,且圆偏振片3中线偏振片层31的吸收轴方向和λ/4波片层的光轴方向具有第一夹角时,第二相位延迟膜只能在较窄的光谱宽度范围内形成规则的圆偏振光(主要集中在550nm的波长范围内),为了扩大形成圆偏振光的光线波长范围,作为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还可以让线偏振片层31的吸收轴方向与触控面板2的基板衬底21的光轴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第二夹角的大小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20°。
其中,触控面板2中的基板衬底21会形成第一相位延迟膜,因而基板衬底21的光轴方向即为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光轴方向。其中,第一相位延迟膜可以为λ/2波片层,因而由圆偏振片3出射的圆偏振光在经过第一相位延迟膜之后,会经过反向旋转,例如是使原先的左旋圆偏振光变为右旋圆偏振光。这样,当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光轴方向和线偏振片层31的吸收轴方向具有第二夹角时,可以形成光谱宽度更宽的圆偏振光,即相比原先由λ/4波片层构成的第二相位延迟膜而言,能够消除更宽波长范围内的反射光,从而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达到较为均匀的显示效果。
为了让触控面板2中基板衬底21的光轴方向与线偏振片层31的吸收轴共同形成第二夹角,触控面板2和圆偏振片3之间也应具有确定的相对位置。因此,可以让触控面板2和圆偏振片3按照该第二夹角贴合设置。
在其中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可以让触控面板2和圆偏振片3通过粘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此时,触控面板2和圆偏振片3之间可以设置有粘接层,并依靠粘接层的结合力让触控面板2和圆偏振片3连接成为一体。其中,构成粘接层的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光学透明胶,UV胶或者是压敏胶等。
此外,触控面板2和圆偏振片3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实现相对固定,例如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可以采用独立的机械固定结构或者是电子设备壳体中的限位结构,使触控面板2和圆偏振片3按照预设的相对方向完成相对固定并贴合在一起,此处对触控面板2和圆偏振片3的连接和固定方式不加以限制。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除了前述的显示面板1、触控面板2和圆偏振片3外,柔性显示装置10还可以包括可透光的屏幕盖板5,屏幕盖板5盖设于圆偏振片3的外侧。屏幕盖板5可以对柔性显示装置10的内部各部件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圆偏振片3、触控面板2和显示面板1受到外力影响而损坏。其中,屏幕盖板可5以由可弯折的透明材料所形成。屏幕盖板5和圆偏振片3可以相互贴合设置,例如是直接贴合,或者通过光学透明胶等粘接剂进行粘合。
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包括偏振片、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等组成部分;其中,偏振片、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依次层叠设置,偏振片用于使通过的光束形成圆偏振光,触控面板包括柔性的基板衬底和设置于基板衬底上的感测电极,基板衬底形成为第一相位延迟膜,第一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为光线的λ/2的奇数倍。这样可以避免柔性显示装置中触控面板干扰到偏振片对光线的正常偏振,使偏振片具备较好的消除反射杂光的能力,有利于整个柔性显示装置保持较好的视觉效果和显示画质,同时能够形成较窄的边框。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能够应用于前述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装置10和电子设备100的制造。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本申请所提供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第一相位延迟膜构成的基板衬底上设置感测电极,以形成触控面板,其中,第一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为光线的λ/2的奇数倍。
在制造前述实施例中的柔性显示装置10时,为了避免触控面板2对圆偏振片3的偏振效果产生不利影响,需要先在触控面板2的制造过程中,通过对限制触控面板2中主要透光介质的尺寸和物理参数的限制,使其具有预设的光线相位延迟效果。具体的,在形成触控面板2时,可以在基板衬底21上设置感测电极22,感测电极22能够用于感测外界的触摸操作,并产生相应的电信号;而基板衬底21则作为触控面板2的主要结构以及透光介质。
在具体实现时,为了减小甚至消除触控面板2对于圆偏振片3的影响,可以让基板衬底21所形成的第一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为光线的λ/2的奇数倍,这样基板衬底21所形成的第一相位延迟膜可以和圆偏振片3共同形成一宽波幅圆偏振片。这样光线依次通过圆偏振片3基板衬底21中的各层结构后,其会形成圆偏振光,而圆偏振光反射时,也会反向依次经过该宽波幅圆偏振片中的各层结构。具体的,圆偏振光先转化为线偏振光;该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与圆偏振片3中线偏振片部分的偏振方向相反,因而会被圆偏振片3所阻挡,无法通过宽波幅圆偏振片。这样可以减少或消除反射光的效果,这样即可减少甚至消除基板衬底21以及触控面板2对于圆偏振片3的工作的影响。
由于感测电极22具有较小的微观结构,因而在由第一相位延迟膜所形成的基板衬底21上设置感测电极22时,可以采用刻蚀或者印刷的方式形成。在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可以先在基板衬底21上形成一整层电极层,然后通过刻蚀的方式,在电极层上刻蚀出感测电极22图案。其中,感测电极22可以为透明导电薄膜,例如是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或者是金属电极,例如是银纳米线等。而在另一种可选的方式中,可以将可导电的材料,例如是导电油墨印刷在基板衬底21上,以形成感测电极22。此外,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方式在基板衬底21上设置感测电极22,此处不加以限制。
此外,根据触控面板2的类型的不同,触控面板2中还可以包括其它结构,例如是传导层和间隔物等,这些结构的形成可以参照现有的触控面板的制造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在形成触控面板2之前,可以令第一相位延迟膜具有所需的延迟量。具体的,在第一相位延迟膜构成的基板衬底21上设置感测电极22之前,可以通过设置第一相位延迟膜的折射率和厚度,从而让第一相位延迟膜具有预设相位延迟量。
其中,第一相位延迟膜在对通过的光线产生延迟作用时,根据第一相位延迟膜自身的尺寸以及物理参数的不同,第一相位延迟膜可以对光线形成不同的延迟量。具体的,第一相位延迟膜自身对光线的折射率,以及第一相位延迟膜在光线传播方向上的厚度均会影响到延迟量的大小。因此,需要让第一相位延迟膜具有合适的厚度及折射率,从而让第一相位延迟膜对通过的光线产生预设的相位延迟量或者是光程差。
在设置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厚度和折射率之前,可以通过想要达到的相位延迟量来确定所需要的厚度及折射率。示例性的,以第一相位延迟膜为λ/2波片层为例,具体可以根据公式|no-ne|d=(m+1/2)λ来确定第一相位延迟膜所应具有的厚度和折射率。
其中,no为第一相位延迟膜对o光的折射率,而ne为第一相位延迟膜对e光的折射率,d为第一相位延迟膜在光线传播方向上的厚度,λ为经过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光线的波长,m则为第一相位延迟膜所延迟的光程中λ的个数。这样,在确定了通过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光线波长后,即可获得第一相位延迟膜的折射率和厚度等参数,并由此加工制造出具有预设相位延迟量的第一相位延迟膜。
实际操作时,第一相位延迟膜的折射率可以由形成第一相位延迟膜的材料决定,因而作为可选的方式,可以根据第一相位延迟膜的材料获得该第一相位延迟膜所具有的折射率,再根据折射率、厚度以及相位延迟量之间的关系,确定第一相位延迟膜所应具有的厚度,并通过加工来将第一相位延迟膜设置为预设的厚度。
可选的,在设置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厚度时,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使第一相位延迟膜具有预设厚度。其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可以沿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延伸方向拉伸,以使第一相位延迟膜具有预设厚度。
具体的,由于第一相位延迟膜具有较薄的厚度,难以进行直接加工,所以可以通过间接的方式,让第一相位延迟膜具有合适的厚度和折射率。具体的,在形成第一相位延迟膜时,可以沿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延伸方向进行拉伸,从而让第一相位延迟膜具有相应的厚度以及折射率,从而达到预设的相位延迟量。
S102、将偏振片贴合于基板衬底的外侧,以使偏振片、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共同形成柔性显示装置。
制成触控面板2后,即可将圆偏振片3贴合在触控面板2中基板衬底21的外侧,也就是用于向外界进行画面显示的一侧。此时,圆偏振片3和触控面板2具有固定的相对位置,能够让圆偏振片3具有较好的消除反光效果。
圆偏振片3和触控面板2贴合并固定完成后,圆偏振片3、触控面板2和显示面板1可以共同组成柔性显示装置10,以进行画面显示以及相应的触控操作。
而作为可选的一种实施方式,在柔性显示装置10的制造方法中,还可以先形成能够产生圆偏振光的圆偏振片3。具体的,在前述将圆偏振片3贴合于触控面板2的基板衬底21的外侧的S102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将线偏振片层贴合在第二相位延迟膜上,以使线偏振片层和第二相位延迟膜共同形成偏振片。
此时,圆偏振片3具体可以包括线偏振片层31和第二相位延迟膜32,线偏振片层31、第二相位延迟膜32和基板衬底21沿柔性显示装置10的入光方向依次设置,线偏振片层31用于使通过的光束形成线偏振光,第二相位延迟膜32用于使线偏振片层形成的线偏振光变为圆偏振光。其中,线偏振片层31和第二相位延迟膜32的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已在前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其中,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第二相位延迟膜32对光线的延迟量为(1/4+n)λ,其中,λ为入射光线波长,n为自然数(n=0,1,2,3,4,5……)。这样第二相位延迟膜32能够让相互垂直的两个光振动分量之间产生相当于(1/4+n)λ倍的光程差。当线偏振光通过第二相位延迟膜32时,即可根据线偏振光的振动方向与第二相位延迟膜32的光轴之间的夹角,相应形成圆偏振光或者是椭圆偏振光。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偏振片中线偏振片层和第二相位延迟膜的贴合步骤示意图。如图14所示,为了让线偏振片层31和第二相位延迟膜32所形成的圆偏振片3具有较好的偏振效果,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上述将线偏振片层31贴合在第二相位延迟膜32上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令线偏振片层与第二相位延迟膜之间形成第一夹角,其中,第一夹角为线偏振片层的吸收轴方向与第二相位延迟膜的光轴方向之间的夹角,第一夹角的大小大于或等于70°,且小于或等于80°。
由于线偏振片层31会吸收振动方向垂直于吸收轴方向的光线,而垂直于吸收轴方向的光线则会完全透过线偏振片层31。这样当线偏振片层31的吸收轴与λ/4波片层的光轴方向具有第一夹角时,可以让线偏振光通过λ/4波片层后,形成较为规则的圆偏振光。
S202、按照第一夹角将线偏振片层贴合在第二相位延迟膜上。
让线偏振片层31和第二相位延迟膜32形成第一夹角后,即可按照该第一夹角,使线偏振片层31和第二相位延迟膜32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体式的圆偏振片3。具体的,线偏振片层31和第二相位延迟膜32之间可以通过粘接等方式连接在一起。例如是在线偏振片层31和第二相位延迟膜32之间涂覆粘接剂,并让粘接剂形成结合在线偏振片层31和第二相位延迟膜32之间的粘着层等。其中,粘接剂可以为光学透明胶、UV胶或者是压敏胶等。
而相应的,在将圆偏振片3贴合在触控面板2的基板衬底21上时,同样可以按照特定的方向完成贴合。图1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将偏振片贴合在触控面板上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5所示,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将偏振片贴合于基板衬底的外侧的步骤,具体可以包括:
S301、令偏振片中的线偏振片层与第一相位延迟膜之间形成第二夹角,其中,第二夹角为线偏振片层的吸收轴方向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光轴方向之间的夹角,第二夹角的大小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20°。
这样,当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光轴方向和线偏振片层的吸收轴方向具有第二夹角时,可以形成光谱宽度更宽的正圆偏振光,即相比原先由λ/4波片层构成的第二相位延迟膜而言,能够消除更宽波长范围内的反射光,从而在较宽的波长范围内达到较为均匀的显示效果。
S302、按照第二夹角将偏振片贴合在基板衬底的外侧。
使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光轴方向与圆偏振片3中线偏振片层31的吸收轴方向形成第二夹角后,即可按照第二夹角将圆偏振片3与第一相位延迟膜贴合在一起。具体的,和圆偏振片3自身各层结构之间的连接方式类似,圆偏振片3可以和第一相位延迟膜通过粘接等方式实现贴合连接。或者,圆偏振片3也可以和第一相位延迟膜直接贴合,并利用其它结构实现两者之间的相对固定。此处对圆偏振片3和触控面板2的基板衬底21,也就是第一相位延迟膜之间的贴合方式不加以限制。
这样通过让柔性显示装置10中,触控面板2的基板衬底21形成为第一相位延迟膜,且第一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为λ/2的奇数倍,因而触控面板2所具有的第一相位延迟膜会和圆偏振片3的对应部分共同形成宽波幅相位延迟膜,并协同参与圆偏振光的转换,因此可以有效避免触控面板2干扰到圆偏振片3的正常抗反射光作用,避免消偏光的现象出现。此外,由第一相位延迟膜和圆偏振片3中相位延迟部分叠合后所形成的的宽波幅相位延迟膜,能够配合线偏振光部分,让较大波长范围内的可见光转换成为圆偏振光,从而减小反射杂光。
本实施例中,柔性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先在第一相位延迟膜构成的基板衬底上设置感测电极,以形成触控面板,其中,第一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为光线的λ/2的整数倍;然后将偏振片贴合于基板衬底的外侧,以使偏振片、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共同形成柔性显示装置。这样可以避免柔性显示装置中触控面板干扰到偏振片对光线的正常偏振,使偏振片具备较好的消除反射杂光的能力,有利于整个柔性显示装置保持较好的视觉效果和显示画质,同时能够形成较窄的边框。

Claims (17)

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偏振片、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所述圆偏振片、所述触控面板和所述显示面板依次层叠设置,且所述圆偏振片和所述显示面板均为可弯折的柔性件,所述圆偏振片用于使通过的光束形成圆偏振光,所述触控面板包括柔性的基板衬底和设置于所述基板衬底上的感测电极,所述基板衬底由第一相位延迟膜构成,所述第一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为所述光线的λ/2的奇数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膜为λ/2波片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膜为多级波片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偏振片包括线偏振片层和第二相位延迟膜,所述线偏振片层用于使通过的光束形成线偏振光,所述线偏振片层、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和所述基板衬底沿环境光的入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用于使所述线偏振片层形成的所述线偏振光变为所述圆偏振光。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为(1/4+n)λ,其中,λ为入射光线波长,n为自然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偏振片层的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的光轴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所述第一夹角大于或等于70°,且小于或等于80°;
所述线偏振片层的吸收轴方向与所述基板衬底的光轴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20°。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偏振片和所述第一相位延迟膜贴合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衬底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层或者无色聚酰亚胺CPI层。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可透光的屏幕盖板,所述屏幕盖板盖设于所述圆偏振片的外侧。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所述柔性显示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上。
11.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相位延迟膜构成的基板衬底上设置感测电极,以形成触控面板,其中,所述第一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为所述光线的λ/2的奇数倍;
将圆偏振片贴合于所述基板衬底的外侧,以使所述圆偏振片、所述触控面板和显示面板共同形成柔性显示装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膜为λ/2波片层。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圆偏振片贴合于所述基板衬底的外侧之前,还包括:将线偏振片层贴合在第二相位延迟膜上,以使所述线偏振片层和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共同形成所述圆偏振片。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对光线的延迟量为(1/4+n)λ,其中,λ为入射光线波长,n为自然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线偏振片层贴合在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上,具体包括:令所述线偏振片层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按照所述第一夹角将所述线偏振片层贴合在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上,其中,所述第一夹角为所述线偏振片层的吸收轴方向与所述第二相位延迟膜的光轴方向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一夹角的大小大于或等于70°,且小于或等于80°。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圆偏振片贴合于所述基板衬底的外侧,具体包括:
令所述圆偏振片中的线偏振片层与所述第一相位延迟膜之间形成第二夹角;按照所述第二夹角将所述圆偏振片贴合在所述基板衬底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二夹角为线偏振片层的吸收轴方向所述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光轴方向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大小大于或等于10°,且小于或等于20°。
17.根据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相位延迟膜构成的基板衬底上设置感测电极之前,还包括:沿所述第一相位延迟膜的延伸方向拉伸所述第一相位延迟膜,以使所述第一相位延迟膜具有预设相位延迟量。
CN202010480664.8A 2020-05-30 2020-05-30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7446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0664.8A CN113744635A (zh) 2020-05-30 2020-05-30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PCT/CN2021/090442 WO2021244192A1 (zh) 2020-05-30 2021-04-28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0664.8A CN113744635A (zh) 2020-05-30 2020-05-30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4635A true CN113744635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278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0664.8A Pending CN113744635A (zh) 2020-05-30 2020-05-30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4635A (zh)
WO (1) WO2021244192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9840A (zh) * 2022-02-10 2022-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膜片、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5268136A (zh) * 2022-08-19 2022-1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1831A (zh) * 2003-05-15 2006-06-2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3713394A (zh) * 2012-10-04 2014-04-09 鑫晶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转换机制及方法
US20170199312A1 (en) * 2016-01-08 2017-07-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4 phase retardation film,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7085256A (zh) * 2016-02-16 2017-08-22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圆偏光片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面板
CN107153232A (zh) * 2017-07-21 2017-09-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抗反射薄膜及包含其的柔性显示装置
CN108666357A (zh) * 2018-07-06 2018-10-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34868B1 (ja) * 2011-12-28 2013-07-10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光学機能付き静電容量方式タッチセンサー
CN203930735U (zh) * 2014-06-04 2014-11-05 宸盛光电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装置
KR102444610B1 (ko) * 2015-12-02 2022-09-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반사방지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유기 발광 표시 장치
CN106383614B (zh) * 2016-11-14 2019-12-2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US10394080B2 (en) * 2017-12-28 2019-08-27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Wideband compensation stack film and optical element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1831A (zh) * 2003-05-15 2006-06-21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CN103713394A (zh) * 2012-10-04 2014-04-09 鑫晶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偏光转换机制及方法
US20170199312A1 (en) * 2016-01-08 2017-07-13 Samsung Display Co., Ltd. A/4 phase retardation film,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7085256A (zh) * 2016-02-16 2017-08-22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圆偏光片及其制作方法、触控显示面板
CN107153232A (zh) * 2017-07-21 2017-09-12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抗反射薄膜及包含其的柔性显示装置
CN108666357A (zh) * 2018-07-06 2018-10-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显示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09840A (zh) * 2022-02-10 2022-05-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膜片、显示屏和电子设备
CN115268136A (zh) * 2022-08-19 2022-1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5268136B (zh) * 2022-08-19 2023-10-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44192A1 (zh) 2021-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4758B (zh) 偏光器及包括偏光器之顯示裝置
JPH05127822A (ja) タツチパネル
JP2008204320A (ja) タッチパネル
US10025136B2 (en) Touch polarizer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US9535548B2 (en) Display device
WO2001075576A1 (fr) Ecran tactile a partie peripherique faisant ecran a la lumiere
JP4367295B2 (ja) タッチパネル
US20130002994A1 (en) Integrating emi shiel 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s
WO2021244192A1 (zh) 柔性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设备
CN105739160B (zh) 触控偏光结构及触控显示装置
KR20130119763A (ko) 터치패널
JP2008027016A (ja) タッチパネル
US10586833B2 (en) OLED display color compensation
JP3313337B2 (ja) 低反射タッチパネル
JP2008204321A (ja) 入力装置
JP2006107015A (ja) タッチパネル
JP2007233513A (ja) タッチパネル
US8350828B2 (en) Touch screen apparatus with reflector
US20150220190A1 (en) Display apparatus
TWI382336B (zh) 觸控式顯示裝置
JP2007065983A (ja) タッチパネル
JP2007164760A (ja)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入力装置
JP4125968B2 (ja) 液晶ディスプレー構造体
JP2013015703A (ja) タッチパネル電極付き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れによって得られたタッチパネル電極付きカラーフィルタ基板
JP2004102677A (ja) タブレット及び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