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86242B - 全自动激光校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全自动激光校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86242B
CN113686242B CN202110936160.7A CN202110936160A CN113686242B CN 113686242 B CN113686242 B CN 113686242B CN 202110936160 A CN202110936160 A CN 202110936160A CN 113686242 B CN113686242 B CN 1136862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ibration
die
frame
plate
la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616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86242A (zh
Inventor
徐振家
陆青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men Payuan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men Payuan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men Payuan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men Payuan Road & Bridge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3616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862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862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62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862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862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激光校准系统,包括:第一校准组件,所述第一校准组件用于活动安装在第一模架上,校准器,安装在第二模架上,所述校准器为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安装在移动小车上,当移动小车移动的时候,激光器就会在移动小车来回活动的过程中工作,并发出激光;本发明能够实现第二模架进行全自动校准的目的,降低了人工来回调整和测量的繁琐,减少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校准质量;所述反射板为激光反射板,用于和所述激光器相互作用,并实现激光器对其进行信息采集的目的。

Description

全自动激光校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校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自动激光校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在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模架进行调整,并使得模架在调整后能够符合施工要求;但是现有的模架校准为人工调整,人工调整存在工作效率低下,且校准误差较大的情况,因此缺少一种代替人工进行模架位置校准的机构,用于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激光校准系统及方法,用以实现在对模架进行位置调整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减少人工校准的情况。
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激光校准系统,包括:第一校准组件,所述第一校准组件用于活动安装在第一模架上,
校准器,安装在第二模架上,所述校准器用于根据第二模架的移动进行位置移动,并用于在位置移动的时候对第一模架上的第一校准组件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架为已安装模架,所述第二模架为待安装模架,所述已安装模架用于固定在施工段的标记位;
所述待安装模架通过移动小车进行支撑并在施工段往复运动的进行调节并安装。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架和第二模架之间包括第一校准间隙和第二校准间隙,所述第一校准间隙为第一模架和第二模架相邻两个侧端面之间的间隙;
所述第二校准间隙为第一模架和第二模架的两个侧立面之间的间隙。
优选地,所述第一模架和所述第二模架均至少设置两组,并两两一组的相互形成模架组;
两个所述第一模架或两个所述第二模架之间均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第二校准组件,所述第二校准组件用于和所述第二模架上的校准器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一校准组件包括:
第一活动机构和第一校准板,所述第一活动机构往复运动的设置在第一模架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二活动机构的上顶面设置有第二校准板,所述第二校准板用于和第二所述连接架的中心线和两个所述第一模架之间的中心线模架上的校准器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校准组件包括:
第一活动机构和第一校准板,所述第一活动机构往复运动的设置在第一模架之间的连接架上,所述第一活动机构的往复活动轨迹和所述第二活动机构的往复活动轨迹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活动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校准板,所述第一校准板和所述连接架的中心线重合设置,且所述第一校准板用于和第二模架上的校准器相互配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活动机构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为L结构,所述L结构的L开口处滑动设置在第一模架的顶部,
所述滑动板的上顶面间隔设置有定位机构和校准座,所述校准座用于安装第二校准板,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将所述滑动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模架上;
所述第一活动机构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固定在连接架的上表面,且所述升降板的中心线和所述连接架的中心线重合设置,所述连接架的中心线和两个所述第一模架之间的中心线重合设置,所述升降板的上方用于安装第一校准板。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模架或第二模架的上顶面,并用于将所述第一模架或所述第二模架上方的滑动板进行位置调节;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轨道,所述轨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用于和所述滑动板相互配合,并供所述滑动板在所述轨道上往复运动;
所述第一模架或所述第二模架的上方还设置有储存盒,所述储存盒和所述滑轨上的滑槽相互连通,所述储存盒内设置有多个调节块;
所述储存盒靠近所述滑轨的一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限位杆,所述储存盒远离所述滑轨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上活动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位于所述储存盒的一端连接第一推板,所述第二连杆延伸出所述储存盒的一端连接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三限位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所述轨道的其中一端为活动端,所述活动端用于调节所述滑动板的位置;所述轨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远离所述活动端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均位于所述轨道的滑槽内往复运动;
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连接方形结构的框架,所述框架中心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用于第一限位杆往复运动,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另一端连接摆杆,所述摆杆远离第一限位杆的一端连接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贯穿并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模架上;且所述第二限位杆用于连接驱动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模架上还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模架为贝雷架结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位于所述第二模架上方钢管的其中一侧面,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铰接杆、第四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和所述第四铰接杆的其中一端分别间隔铰接在钢管的侧壁;
所述第二铰接杆和所述第四铰接杆的另一端分别一一转动连接第五铰接杆的两端,所述第二铰接杆和所述第四铰接杆的侧壁还分别转动连接第三铰接杆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三铰接杆的另一端间隔转动连接在第八铰接杆上;
所述第八铰接杆远离所述第三铰接杆的一端连接第二推板,所述第二推板上表面设置有推块,所述推块穿过所述轨道的滑槽,并用于将所述轨道滑槽内的滑动板进行拨动;
其中一个所述第三铰接杆的外侧壁设置有滑套,所述滑套用于第六铰接杆往复运动,所述第六铰接杆的另一端转动铰接在第二铰接杆和第五铰接杆铰接端;
所述第六铰接杆远离所述第五铰接杆的一端用于伸入所述滑轨的滑槽内,并用于限制所述调节块位于所述滑槽内的位置;
所述第四铰接杆远离所述第二铰接杆的一侧设置有第八连杆,所述第八连杆另一端连接第九连杆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九连杆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七连杆,所述第七连杆连接限位器。
优选地,所述限位器用于将限位盘的位置进行限定,所述限位盘用于连接所述滑动板,并用于所述滑动板在所述滑轨的滑槽上往复运动;
所述限位器包括拨杆,所述拨杆的其中一端连接第七连杆,所述拨杆的另一端通过连杆连接第九铰接杆,所述第九铰接杆和所述连杆为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九铰接杆和所述连杆的垂直端转动连接在第六连杆上;
所述第六连杆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五连杆上,所述第五连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柱上,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滑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间隔位于所述轨道的上方,所述连接板上固定连接有L结构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和所述连接板共同形成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端朝向所述固定柱;
所述限位板远离固定柱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用于将限位盘的限位孔进行卡设;
所述限位板的外侧面转动连接第十铰接杆,所述第十铰接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九铰接杆;
所述固定柱的两侧还设置有U型架,所述U型架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八铰接杆的两侧,所述限位盘的其中一侧通过连接块与所述滑动板连接。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全自动激光校准方法,适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施工图纸和第一模架的安装位置,标记第二模架的待安装位置;
将带有激光器的第二模架架设在移动小车上,并利用移动小车带着第二模架在施工段进行移动;
将第一校准组件和第二校准组件分别一一安装在第一模架靠近第二模架的一侧;
启动激光器和移动小车,当移动小车在移动过程中,带着激光器进行移动,激光器在移动时若激光器的发射端触发第一校准组件或第二校准组件,则移动小车停止移动。
本发明中,所述校准器为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安装在移动小车上,当移动小车移动的时候,激光器就会在移动小车来回活动的过程中工作,并发出激光;所述第一校准组件和第二校准组件上分别设置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用于对所述激光器发出的激光进行反射,并使得所述激光器对反射的反射光进行接收,若所述激光器接收到反射光,则说明第二模架的位置校准成功,此时停止第二模架的位置调节,即停止移动小车的活动,由此实现了全自动校准的目的,降低了人工来回调整和测量的繁琐,减少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校准质量;所述反射板为激光反射板,用于和所述激光器相互作用,并实现激光器对其进行信息采集的目的。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校准间隙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校准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激光器和移动小车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限位杆和第二限位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二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推块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限位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的固定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的激光器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模架,2-第二模架,3-连接架,4-第一活动机构,5-第一校准板,6-第二活动机构,7-第二校准板,8-第一校准间隙,9-第二校准间隙,10-滑动板,11-定位机构,12-校准座,
13-第一弹簧,14-第一连杆,15-第一面板,16-第二连杆,17-储存盒,18-第一推板,19-第一限位杆,20-第二限位杆,21-摆杆,22-活动槽,23-第三连杆,24-第四连杆,25-调节块,26-第三限位杆,27-轨道,28-滑槽,
29-钢管,30-第二铰接杆,31-第三铰接杆,32-第四铰接杆,33-第五铰接杆,34-第六铰接杆,35-滑套,36-第八铰接杆,37-第二推板,38-第九铰接杆,39-第五连杆,40-第六连杆,41-固定柱,42-连接板,43-第十铰接杆,44-限位板,45-拨杆,46-定位杆,47-限位盘,
48-移动小车,49-激光器,50-车轮,51-第七连杆,52-第八连杆,53-第九连杆,54-推块,55-U型架,56-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根据图1-1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激光校准系统,包括:第一校准组件,所述第一校准组件用于活动安装在第一模架1上,
校准器,安装在第二模架2上,所述校准器用于根据第二模架2的移动进行位置移动,并用于在位置移动的时候对第一模架1上的第一校准组件相互配合。
本发明中,所述校准器为激光器49,所述激光器49安装在移动小车48上,当移动小车48移动的时候,激光器49就会在移动小车48来回活动的过程中工作,并发出激光;所述第一校准组件和第二校准组件上分别设置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用于对所述激光器49发出的激光进行反射,并使得所述激光器49对反射的反射光进行接收,若所述激光器49接收到反射光,则说明第二模架2的位置校准成功,此时停止第二模架2的位置调节,即停止移动小车48的活动,由此实现了全自动校准的目的,降低了人工来回调整和测量的繁琐,减少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校准质量;所述反射板为激光反射板,用于和所述激光器49相互作用,并实现激光器49对其进行信息采集的目的。
具体的,以西安丝绸路施工段为例,根据图1-11所示,当施工时,首先利用挖机对施工段进行基槽开挖,所述基槽开挖好之后,首先在基槽内浇筑地基,当地基浇筑好之后;根据施工图纸定位立墙施工位置,在立墙施工位置上定位第一模架的安装位置;定位好施工位置后,接着利用吊机将移动小车48吊装至施工段,调试移动小车在施工段内能够正常移动,接着将第一模架吊装至移动小车上,利用移动小车将两个第一模架分别安装在定位好的施工位置上;将第一模架从移动小车上褪下;再利用吊机将第二模架吊装至移动小车上;此时,由于第一模架已经安装完毕,第一模架上设置的反射板能够便于移动小车上的激光器进行相互配合,从而实现所述激光器能够与反射板相互配合对移动小车的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该施工段中,使用本发明的激光校准方式进行第二模架的安装位置进行找准,使得施工效率大幅提高;而传统的施工主要是通过放线、吊机将第二模架吊装到施工段,利用人工进行位置校准,其校准精度较低,导致施工的立墙出现表面不平整的情况,因此导致返修率较高;而通过本发明进行第二模架的校准实现了不需要人工施工,即可实现全自动校准的工作,其校准精度可达到+-5mm,使得施工后的立墙表面趋向于平整,并满足施工要求,有效降低了返修率。
根据图1-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架1为已安装模架,所述第二模架2为待安装模架,所述已安装模架用于固定在施工段的标记位;所述待安装模架通过移动小车48进行支撑并在施工段往复运动的进行调节并安装。
所述第一模架1和第二模架2之间包括第一校准间隙8和第二校准间隙9,所述第一校准间隙8为第一模架1和第二模架2相邻两个侧端面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校准间隙9为第一模架1和第二模架2的两个侧立面之间的间隙。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校准间隙8用于限定第一模架1和第二模架2之间的距离,实现第一模架1和第二模架2之间的间距保持在混凝土浇筑的标准间隙内,降低因间隙过小导致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出现漏浆情况;以及减少因间隙过近导致混凝土浇筑结束后,拔模出现连模或粘模的情况;所述第二校准间隙9用于实现相邻两个第一模架1和第二模架2之间的表面尽可能的平整,使得在浇筑结束后,浇筑体的立面平整度较好,减少两个相邻模架之间因平整度的间距过大导致浇注体的立面不平整的情况。
另外,所述施工段在施工过程中包括已施工标记位和待施工标记位,所述第一模架1在所述施工段的已施工标记位;所述第二模架2位于所述施工段的待施工标记位;以此实现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根据已施工和待施工进行区分对应的模架,以及对应模架的施工标准。
所述移动小车48的下方设置有车轮50,所述车轮50用于所述移动小车48能够方便的在施工段内进行来回移动,从而实现第二模架2能够来回活动的目的,进一步实现位置调节的目的。
根据图1-11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架1和所述第二模架均至少设置两组,并两两一组的相互形成模架组;两个所述第一模架1或两个所述第二模架2之间均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架3,所述连接架3上设置有第二校准组件,所述第二校准组件用于和所述第二模架上的校准器相互配合。
所述第一校准组件包括:第二活动机构6和第二校准板7,所述第二活动机构6滑动设置在第一模架1上,所述第二活动机构6的上顶面设置有第二校准板7,所述第二校准板7用于和第二模架2上的校准器相互配合。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校准组件主要用于校准所述第一模架1和第二模架2的第二校准间隙9,使用时,所述移动小车48的上方用于承载第二模架2,并带着第二模架2在待施工标记位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实现第二模架2的立面与第一模架1的立面之间间距相互调节的目的。由此实现第二校准间隙9的调试;
所述移动小车48上可以安装一个激光器49,当安装一个激光器49时,首先将激光器49在移动小车48上进行移动,所述激光器49移动到一侧,此时启动移动小车48,使得移动小车48带着第二模架2在待施工标记位进行来回的活动,所述第二模架2的活动范围与移动小车48的运行方向垂直;在第二模架2来回活动的过程中,就会利用开启的激光器49对第一校准组件上的第二校准板7进行激光照射,所述第二校准板7即为激光反射板;若激光器49获取到第二校准板7的激光反射信息时,则说明第二模架2与第一模架1的立面间距调节完成,或者说是校准完成。此时即可重新调整激光器49的位置,即将激光器49调整到移动小车48的中心位置,利用中心位置对第二校准组件进行第一校准间隙8进行校准或调整。
也可以安装两个激光器49,其中一个激光器49直接与第一校准组件进行校准,另一个激光器49用于和第二校准组件进行校准;以此减少一个激光器49在使用过程中来回活动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校准组件包括:第一活动机构4和第一校准板5,所述第一活动机构4往复运动的设置在第一模架1之间的连接架3上,所述第一活动机构4的往复活动轨迹和所述第二活动机构6的往复活动轨迹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活动机构4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校准板5,所述第一校准板5和所述连接架3的中心线重合设置,且所述第一校准板5用于和第二模架2上的校准器相互配合。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校准组件能够在所述连接架3上来回活动,其活动的轨迹与所述第一模架1、第二模架2的搭建延伸线一致;即,若施工段为线状延伸的,那么所述第二校准组件的活动位于图1上是左右移动的;所述第二校准组件来回活动能够提高激光器49和第一校准板5的工作间隙,从而减少因工作间隙较长导致数据反馈出现的误差较大的情况。所述第二校准组件能够实现利用第一校准板5和激光器49进行激光反射,从而实现中心线的间距校准,以及实现对第一模架1和第二模架2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和校准的目的。有效的提高了第一模架1和第二模架的施工标准,降低第一模架1和第二模架2在施工过程中因间距不满足施工标准导致返工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活动机构6包括:滑动板10,所述滑动板10为L结构,所述L结构的L开口处滑动设置在第一模架1的顶部,所述滑动板10的上顶面间隔设置有定位机构11和校准座12,所述校准座12用于安装第二校准板7,所述定位机构11用于将所述滑动板10固定在所述第一模架1上;所述第一活动机构4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固定在连接架3的上表面,且所述升降板的中心线和所述连接架3的中心线重合设置,所述连接架3的中心线和两个所述第一模架1之间的中心线重合设置,所述升降板的上方用于安装第一校准板5。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架1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安装孔,以及设置有用于滑动板10滑动连接的滑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起始点的模架首先进行搭建,搭建后会对起始点的模架进行混凝土浇筑,以此形成第一模架1;接着,在第一模架1靠近施工段延伸方向的一侧,继续搭建第二模架2;以此类推,混凝土浇筑后的模架均可以认为是第一模架1,需要新搭建的模架均可以认为是第二模架2,并以此往复的实现交替施工的目的;
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所述第二活动机构6就能够在第一模架1上移动至第二模架2上,从而实现位置移动的目的,进一步便于所述第一模架1上的第二活动机构6能够方便的将需要移动的第二校准板7进行位置调节的目的;
以及,通过利用第一活动机构4,实现将第一校准板5的高度进行上下调节,便于在施工段出现高低不平的时候,能够使得第一校准板5与激光器49的相互反射处于正常的使用范围内,降低了因第一校准板5过高或过低不能正常与激光器49进行反射工作的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模架1或第二模架2的上顶面,并用于将所述第一模架1或所述第二模架2上方的滑动板10进行位置调节;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轨道,所述轨道上设置有滑槽28,所述滑槽28用于和所述滑动板10相互配合,并供所述滑动板10在所述轨道上往复运动;
所述第一模架1或所述第二模架2的上方还设置有储存盒17,所述储存盒17和所述滑轨上的滑槽28相互连通,所述储存盒17内设置有多个调节块25;
所述储存盒17靠近所述滑轨的一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限位杆2726,所述储存盒17远离所述滑轨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上活动设置有第二连杆16,所述第二连杆16位于所述储存盒17的一端连接第一推板18,所述第二连杆16延伸出所述储存盒17的一端连接第一面板15,所述第一面板15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杆14,所述第一连杆14和所述第三限位杆2726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13;
所述轨道的其中一端为活动端,所述活动端用于调节所述滑动板10的位置;所述轨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杆24,所述第四连杆24远离所述活动端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三连杆23,所述第三连杆23和所述第四连杆24均位于所述轨道的滑槽28内往复运动;
所述第三连杆23远离所述第四连杆24的一端连接方形结构的框架,所述框架中心设置有活动槽22,所述活动槽22内用于第一限位杆19往复运动,所述第一限位杆19的另一端连接摆杆21,所述摆杆21远离第一限位杆19的一端连接第二限位杆20,所述第二限位杆20贯穿并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模架2上;且所述第二限位杆20用于连接驱动器。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杆20连接的驱动器为电机,所述电机转动端用于驱动第二限位杆20进行转动,所述第二限位杆20转动后就会带着摆杆21进行摆动,所述摆杆21摆动就会带着第一限位杆19在框架的活动槽22内进行活动,进一步带着所述框架进行活动,从而实现框架带着第三连杆23和第四连杆24进行活动;所述第三连杆23和所述第四连杆24在运动过程中,一旦脱离储存盒17与轨道的开口端,所述储存盒17内的调节块25就会从储存盒17滑入轨道的滑槽28内;由于第三连杆23和第四连杆24在滑槽28内是往复运动的,因此所述调节块25在第三连杆23和第四连杆24推动下就会在图5中从右向左的进行推动;使得所述滑槽28内活动设置的滑动板10进行推动,从而实现调节滑动板10的位置;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块25为了能够更好的进行弹出,通过在所述储存盒17上设置的第一推板18,能够实现将调节块25间隔的从储存盒17推入滑槽28内;具体使用时,所述第三连杆23和第四连杆24在对调节块25进行调整的时候,所述第四连杆24将储存盒17和轨道之间的调节块25推走后;随着第三连杆23的活动,当第四连杆24继续向右移动,并离开储存盒17和轨道之间连通部位时,所述第一推板18连接的第二连杆16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杆14和第一面板15连接的弹簧就会收缩,进一步推动所述第一推板18,实现所述第一推板18带着储存盒17内的调节块25朝向储存盒17与轨道之间的连通部位进行运动,从而实现多个调节块25从储存盒17内移出,并实现了利用储存盒17内排出的多个调节块25对滑动板10位于滑槽28内的滑条56进行推动,从而实现所述滑动板10在滑槽28内位置进行调节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模架2上还设置有第二调节机构,所述第二模架2为贝雷架结构,所述第二调节机构位于所述第二模架2上方钢管29的其中一侧面,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包括:第二铰接杆30、第四铰接杆32,所述第二铰接杆30和所述第四铰接杆32的其中一端分别间隔铰接在钢管29的侧壁;
所述第二铰接杆30和所述第四铰接杆32的另一端分别一一转动连接第五铰接杆33的两端,所述第二铰接杆30和所述第四铰接杆32的侧壁还分别转动连接第三铰接杆31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三铰接杆31的另一端间隔转动连接在第八铰接杆36上;
所述第八铰接杆36远离所述第三铰接杆31的一端连接第二推板37,所述第二推板37上表面设置有推块54,所述推块54穿过所述轨道的滑槽28,并用于将所述轨道滑槽28内的滑动板10进行拨动;
其中一个所述第三铰接杆31的外侧壁设置有滑套35,所述滑套35用于第六铰接杆34往复运动,所述第六铰接杆34的另一端转动铰接在第二铰接杆30和第五铰接杆33铰接端;
所述第六铰接杆34远离所述第五铰接杆33的一端用于伸入所述滑轨的滑槽28内,并用于限制所述调节块25位于所述滑槽28内的位置;
所述第四铰接杆32远离所述第二铰接杆30的一侧设置有第八连杆52,所述第八连杆52另一端连接第九连杆53的其中一端,所述第九连杆53的另一端用于连接第七连杆51,所述第七连杆51连接限位器。
当第一调节机构在调节过程中,会导致滑动板10远离第一调节机构的一端不能进行限制,由此会导致滑动板10不能很好的固定,从而导致激光器49在和滑动板10上的第二校准板7进行工作时出现校准不准的情况;为此,通过设置的第二调节机构首先能够确定滑动板10的具体工作位置,其次能够根据具体工作位置将其进行限定,减少滑动板10出现晃动的情况。
具体工作时,所述第二铰接杆30和第四铰接杆32均连接电机,所述电机启动后就会带着第二铰接杆30和第四铰接杆32进行摆动,进一步实现第五铰接杆33进行摆动;以及,所述第二铰接杆30和第四铰接杆32分别带着各自连接的第三铰接杆31进行摆动,所述第三铰接杆31在摆动的时候就会带着第八铰接杆36进行活动,所述第八铰接杆36活动的时候就会带着第二推板37在滑槽28的下方进行活动,从而带着所述第二推板37上表面的推块54进行活动,所述推块54活动后就会将所述滑槽28内的滑动板10滑条56进行推动,并进一步根据推动实现滑条56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进行位置限定的目的。
另外,所述滑条56设置为导电体,所述推块54和所述调节块25均设为导电体,所述框架上嵌设有电源和指示灯,当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将所述滑条56同时进行卡设的时候,所述推块54、调节块25和所述第三连杆23、第四连杆24均通过导电性能实现电源和指示灯的连通,从而实现指示灯亮起时起到提示滑条56位置被牢固限定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器用于将限位盘47的位置进行限定,所述限位盘47用于连接所述滑动板10,并用于所述滑动板10在所述滑轨的滑槽28上往复运动;
所述限位器包括拨杆45,所述拨杆45的其中一端连接第七连杆51,所述拨杆45的另一端通过连杆连接第九铰接杆38,所述第九铰接杆38和所述连杆为垂直设置,且所述第九铰接杆38和所述连杆的垂直端转动连接在第六连杆40上;
所述第六连杆40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五连杆39上,所述第五连杆39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固定柱41上,两个所述固定柱41之间滑动设置有连接板42,所述连接板42间隔位于所述轨道的上方,所述连接板42上固定连接有L结构的限位板44,所述限位板44和所述连接板42共同形成U型结构,所述U型结构的开口端朝向所述固定柱41;
所述限位板44远离固定柱41的一端设置有定位杆46,所述定位杆46用于将限位盘47的限位孔进行卡设;
所述限位板44的外侧面转动连接第十铰接杆43,所述第十铰接杆43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九铰接杆38;
所述固定柱41的两侧还设置有U型架55,所述U型架55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八铰接杆36的两侧,所述限位盘47的其中一侧通过连接块与所述滑动板10连接。
该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调节机构在将所述滑动板10进行位置限定的时候,所述滑动板10还会出现晃动的情况,一旦出现晃动,则会对激光器49的信息读取造成误差较大的情况,就会导致校准信息不准确的情况;为此通过设置的限位器,能够更进一步的将所述调节板进行固定和限定;以及,所述调节板在随着施工进度能够适应性的在第一模架1或第二模架2上进行位置调节和固定的目的。
具体工作时,首先,所述固定柱41根据所述U型架55能随着所述第八铰接杆36进行活动;
当所述第八铰接杆36在工作的时候,所述第四铰接杆32也在进行运动,其运动过程中就会带着第八连杆52和第九连杆53进行活动,进一步通过第八连杆52和第九连杆53实现所述第七连杆51的活动,从而实现第七连杆51带着拨杆45进行拨动,所述拨杆45拨动后就会带着第九铰接杆38进行摆动,从而实现第九铰接杆38带着第十铰接杆43运动,进而实现两个固定柱41之间的连接板42进行活动;
所述连接板42活动的时候就会带着所述定位杆46插入所述滑动板10一侧的限位盘47上,从而实现利用定位杆46牢靠的卡设住所述限位盘47,进一步利用限位盘47将滑动板10进行限制的目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全自动激光校准方法,适用于所述的系统,,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施工图纸和第一模架1的安装位置,标记第二模架2的待安装位置;
将带有激光器49的第二模架2架设在移动小车48上,并利用移动小车48带着第二模架2在施工段进行移动;
将第一校准组件和第二校准组件分别一一安装在第一模架1靠近第二模架2的一侧;
启动激光器49和移动小车48,当移动小车48在移动过程中,带着激光器49进行移动,激光器49在移动时若激光器49的发射端触发第一校准组件或第二校准组件,则移动小车48停止移动。
本发明中,所述校准器为激光器49,所述激光器49安装在移动小车48上,当移动小车48移动的时候,激光器49就会在移动小车48来回活动的过程中工作,并发出激光;所述第一校准组件和第二校准组件上分别设置有反射板,所述反射板用于对所述激光器49发出的激光进行反射,并使得所述激光器49对反射的反射光进行接收,若所述激光器49接收到反射光,则说明第二模架2的位置校准成功,此时停止第二模架2的位置调节,即停止移动小车48的活动,由此实现了全自动校准的目的,降低了人工来回调整和测量的繁琐,减少人工成本,同时提高了校准质量;所述反射板为激光反射板,用于和所述激光器49相互作用,并实现激光器49对其进行信息采集的目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一校准组件和第二校准组件分别一一安装在第一模架1靠近第二模架2的一侧,还包括:
根据施工图纸或施工标记,将所述第一校准组件或第二校准组件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进行位置调节;
当所述第一校准组件或所述第二校准组件的安装位置被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调节机构限制后,启动限位器,并利用限位器将第一校准组件或第二校准组件进行位置限定;
完成所述第一校准组件或第二校准组件的工作位置限定,并启动移动小车或激光器进行工作。
该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调节机构、第二调节机构和所述限位器能够实现将所述滑动板进行施工位置的限定,使得所述滑动板上的反射板能够安全稳定的进行架设,减少因施工过程中出现碰撞导致滑动板位置移动,进而导致校准信息出现较大误差的情况。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第二活动机构和第二校准板,所述第二活动机构滑动设置在第一模架上。

Claims (4)

1.一种全自动激光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校准组件,所述第一校准组件用于活动安装在第一模架上,
校准器,安装在第二模架上,所述校准器用于根据第二模架的移动进行位置移动,并用于在位置移动的时候对第一模架上的第一校准组件相互配合;所述第一模架为已安装模架,所述第二模架为待安装模架,所述已安装模架用于固定在施工段的标记位;
所述待安装模架通过移动小车进行支撑并在施工段往复运动的进行调节并安装;
所述第一模架和第二模架之间包括第一校准间隙和第二校准间隙,所述第一校准间隙为第一模架和第二模架相邻两个侧端面之间的间隙;
所述第二校准间隙为第一模架和第二模架的两个侧立面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模架和所述第二模架均至少设置两组,并两两一组的相互形成模架组;
两个所述第一模架或两个所述第二模架之间均间隔设置有多个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第二校准组件,所述第二校准组件用于和所述第二模架上的校准器相互配合;所述第一校准组件包括:
第二活动机构和第二校准板,所述第二活动机构滑动设置在第一模架上,所述第二活动机构的上顶面设置有第二校准板,所述第二校准板用于和第二 模架上的校准器相互配合;所述第二校准组件包括:
第一活动机构和第一校准板,所述第一活动机构往复运动的设置在第一模架之间的连接架上,所述第一活动机构的往复活动轨迹和所述第二活动机构的往复活动轨迹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第一活动机构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校准板,所述第一校准板和所述连接架的中心线重合设置,且所述第一校准板用于和第二模架上的校准器相互配合;
所述第二活动机构包括:滑动板,所述滑动板为L结构,所述L结构的L开口处滑动设置在第一模架的顶部,
所述滑动板的上顶面间隔设置有定位机构和校准座,所述校准座用于安装第二校准板,所述定位机构用于将所述滑动板固定在所述第一模架上;
所述第一活动机构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固定在连接架的上表面,且所述升降板的中心线和所述连接架的中心线重合设置 ,所述连接架的中心线和两个所述第一模架之间的中心线重合设置,所述升降板的上方用于安装第一校准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激光校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调节机构,所述第一调节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模架或第二模架的上顶面,并用于将所述第一模架或所述第二模架上方的滑动板进行位置调节;
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包括:轨道,所述轨道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用于和所述滑动板相互配合,并供所述滑动板在所述轨道上往复运动;
所述第一模架或所述第二模架的上方还设置有储存盒,所述储存盒和滑轨上的滑槽相互连通,所述储存盒内设置有多个调节块;
所述储存盒靠近所述滑轨的一端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三限位杆,所述储存盒远离所述滑轨的一端设置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上活动设置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位于所述储存盒的一端连接第一推板,所述第二连杆延伸出所述储存盒的一端连接第一面板,所述第一面板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三限位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
所述轨道的其中一端为活动端,所述活动端用于调节所述滑动板的位置;所述轨道的另一端设置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远离所述活动端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均位于所述轨道的滑槽内往复运动;
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连接方形结构的框架,所述框架中心设置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内用于第一限位杆往复运动,所述第一限位杆的另一端连接摆杆,所述摆杆远离第一限位杆的一端连接第二限位杆,所述第二限位杆贯穿并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模架上;且所述第二限位杆用于连接驱动器。
3.一种全自动激光校准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施工图纸和第一模架的安装位置,标记第二模架的待安装位置;
将带有激光器的第二模架架设在移动小车上,并利用移动小车带着第二模架在施工段进行移动;
将第一校准组件和第二校准组件分别一一安装在第一模架靠近第二模架的一侧;
启动激光器和移动小车,当移动小车在移动过程中,带着激光器进行移动,激光器在移动时若激光器的发射端触发第一校准组件或第二校准组件,则移动小车停止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自动激光校准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第一校准组件和第二校准组件分别一一安装在第一模架1靠近第二模架2的一侧,还包括:
根据施工图纸或施工标记,将所述第一校准组件或第二校准组件通过第一调节机构和第二调节机构进行位置调节;
当所述第一校准组件或所述第二校准组件的安装位置被所述第一调节机构和所述第二调节机构限制后,启动限位器,并利用限位器将第一校准组件或第二校准组件进行位置限定;
完成所述第一校准组件或第二校准组件的工作位置限定,并启动移动小车或激光器进行工作。
CN202110936160.7A 2021-08-16 2021-08-16 全自动激光校准系统及方法 Active CN1136862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6160.7A CN113686242B (zh) 2021-08-16 2021-08-16 全自动激光校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6160.7A CN113686242B (zh) 2021-08-16 2021-08-16 全自动激光校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6242A CN113686242A (zh) 2021-11-23
CN113686242B true CN113686242B (zh) 2024-03-05

Family

ID=785799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6160.7A Active CN113686242B (zh) 2021-08-16 2021-08-16 全自动激光校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86242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28870A (ko) * 2009-09-14 2011-03-22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레이저 비전 시스템 캘리브레이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레이저 비전 시스템 캘리브레이션 방법
CN205482591U (zh) * 2016-03-29 2016-08-17 深圳市朗恒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瞄准器
CN107199453A (zh) * 2017-06-12 2017-09-26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校准机构、空调器及校准方法
CN208536792U (zh) * 2018-08-13 2019-02-22 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标定工装
CN209830841U (zh) * 2019-04-28 2019-12-24 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纤维水泥板生产线安装的共中心线轨道组校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28870A (ko) * 2009-09-14 2011-03-22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레이저 비전 시스템 캘리브레이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레이저 비전 시스템 캘리브레이션 방법
CN205482591U (zh) * 2016-03-29 2016-08-17 深圳市朗恒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激光瞄准器
CN107199453A (zh) * 2017-06-12 2017-09-26 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校准机构、空调器及校准方法
CN208536792U (zh) * 2018-08-13 2019-02-22 北京行易道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标定工装
CN209830841U (zh) * 2019-04-28 2019-12-24 武汉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纤维水泥板生产线安装的共中心线轨道组校准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86242A (zh) 2021-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5307B (zh) 一种基于无线网络的短线匹配测量方法
CN113605701A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智能连接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3686242B (zh) 全自动激光校准系统及方法
CN203542831U (zh) 混凝土预制件生产系统及其脱模机构
CN209868939U (zh) 一种直线pc轨道梁预制施工的移动式模板系统
CN113502848A (zh) 装配式车站盖板下预制板平移安装方法
CN105604580A (zh) 一种隧道仰拱施工移动模架
CN110714378A (zh) 双块式无砟轨道精调机及方法
CN211229595U (zh) 移动式砌墙铺浆定位装置
CN203680417U (zh) 一种能自动准确加工平开扇合页孔的加工设备
CN217999614U (zh) 一种衬砌台车横移顶升装置
CN110185466B (zh) 一种移动式的隧道混泥土开槽装置及其实现方法
CN113910421A (zh) 合模系统
CN204673183U (zh) 多车型的搬运装备的托块机构的行走机构
CN111958781A (zh) 预制节段梁辅助成型装置
KR102133249B1 (ko) 모듈형 psd 설치장치
CN110978499A (zh) 一种大尺寸成型平台的离型装置和离型方法
CN213594130U (zh) 可滑移的腕臂安装模板调节机构
CN216973227U (zh) 护栏抢修施工平台及护栏抢修车
CN114193592B (zh) 一种精确定位的预制混凝土模具
CN210507169U (zh) 一种上行式移动模架后支点结构
CN214186005U (zh) 拼搭装置
CN204607530U (zh) 一种大斜顶装配专用吊车
CN218983736U (zh) 油箱箱体拼装工装
CN218893956U (zh) 一种桥梁护栏底座定型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