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75638B -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75638B
CN113675638B CN202110527486.4A CN202110527486A CN113675638B CN 113675638 B CN113675638 B CN 113675638B CN 202110527486 A CN202110527486 A CN 202110527486A CN 113675638 B CN113675638 B CN 1136756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ovable
housing
connector
terminal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748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75638A (zh
Inventor
土井健太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ros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ros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rose Electric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756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56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75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756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nnecting to othe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35Printed circuits including an angle between each other
    • H01R12/737Printed circuits being substantially perpendicular to each oth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91Coupling devices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or self alig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01R13/6315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60Contacts spaced along planar side wall transverse to longitudinal axis of engagement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能够容易且可靠地组装具有弹性部的端子,即使弹性部大幅地弹性变形,也能够防止端子彼此的接触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可移动壳体具有进入固定壳体的内部空间并位于与固定壳体分离的位置的进入壁部,在进入壁部的一个壁面沿端子排列方向排列形成有用于收容弹性部的一部分的沿与对象连接体的连接方向延伸的端子收容槽,在相对于一个壁面处于相反的一侧的背部侧形成有保持端子的可移动侧被保持部的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可移动壳体在邻接的端子收容槽彼此之间具有从进入壁部的朝向电路基板侧前端部沿连接方向延伸的突条部,在端子在连接方向上从电路基板侧安装端子的状态下,突条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与端子收容槽内的端子的弹性部之间形成空隙。

Description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装于电路基板上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这样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专利文献1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是所谓的浮动连接器,且具有安装于电路基板的固定壳体、和供对象连接器嵌合连接并相对于固定壳体可移动的可移动壳体,多个端子(在专利文献1中,为“插座触头”)在横跨于固定壳体和可移动壳体的状态下被排列安装。在端子形成有在该端子的长边方向上的中间部弯曲的形状的弹性部(在专利文献1中,为“位移部”),由于该弹性部的弹性变形,可移动壳体相对于固定壳体可移动。
上述端子在一端侧具有从固定壳体延伸突出并与电路基板焊接的连接部(在专利文献1中为“端子部”),在另一端侧具有配置于可移动壳体并能够与对象连接器的端子(对象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在专利文献1中为“接触端子部”)。另外,上述弹性部形成为大致U字状的上侧弯曲部位于该弹性部的上部,其结果,弹性部的总长,换言之弹簧长度变长,而确保可移动壳体的浮动量较大。
上述弹性部不仅在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和连接器高度方向(与电路基板成直角的方向)成直角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弹性变形,而且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也弹性变形。在专利文献1中,在可移动壳体上设置有突出进入到邻接的端子的弹性部的上侧弯曲部彼此之间的突起部,防止锡焊球不慎从外部进入邻接的上侧弯曲部彼此之间。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8-174022
在专利文献1中,如上述那样,为了防止锡焊球的不慎进入,在可移动壳体设置有突起部,该突起部位于突出进入到邻接的端子的弹性部的上侧弯曲部彼此之间的位置。该突起部起到限制端子的弹性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过大的弹性变形的作用。即,假设在连接器振动时,即使在多个端子中的一部分的端子中产生共振,在该一部分的端子中弹性部的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过大的弹性变形也被上述突起部限制。其结果,防止邻接的端子的弹性部彼此的接触。
在专利文献1中,虽然对端子向壳体的安装工序没有具体的记载,但由于图示有至少相对于可移动壳体,在端子与可移动壳体之间形成有空隙的状态,所以认为端子至少相对于可移动壳体从下方插入而组装。
在专利文献1中,在弹性部的最上方形成有上侧弯曲部,形成于可移动壳体的上部的突起部向邻接的端子的上侧弯曲部彼此之间朝向下方突出进入。因此,在端子向可移动壳体的组装过程中,端子构成为,从可移动壳体的下方组装的端子在组装完成之前,弹性部的上侧弯曲部向邻接的突起部彼此之间进入。这样,在组装完成的时刻,使得突起部位于邻接的端子的弹性部彼此之间(上侧弯曲部彼此之间)。
然而,由于端子的弹性部弯曲而纵向较长,即在组装方向上较长且容易弹性变形,所以可想到在组装过程中其姿势不稳定,特别是上侧弯曲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置不确定,在组装完成之前上侧弯曲部的顶部与可移动壳体的突起部碰撞,无法进入到邻接的突起部彼此之间。另外,若上侧弯曲部由于与突起部的碰撞而发生稍微塑性变形,则也存在即使反复组装也不能顺利地组装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这样的情况,其课题为提供一种能够容易且可靠地组装具有弹性部的端子,即使弹性部大幅地弹性变形,也能够防止端子彼此的接触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本发明所涉及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有:端子,在一端侧形成有用于向电路基板连接的连接部,在另一端侧形成有用于接触对象连接体的接触部;和壳体,将相对于电路基板的面平行的一个方向设为端子排列方向来保持多个上述端子,该壳体具有用于实现上述端子的经由上述连接部向电路基板的安装的固定壳体、和相对于该固定壳体可移动并配置端子的接触部的可移动壳体,上述固定壳体在与上述对象连接体的连接方向上形成允许上述可移动壳体的进入的内部空间。
在这样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中,在本发明中,其特征在于,上述端子具有在上述固定壳体中被压入保持的固定侧被保持部、在上述可移动壳体被压入保持的可移动侧被保持部、以及位于该固定侧被保持部与该可移动侧被保持部之间且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上述可移动壳体具有进入上述固定壳体的内部空间并位于与该固定壳体分离的位置的进入壁部,在该进入壁部的一个壁面沿端子排列方向上排列形成有用于收容上述弹性部的一部分的沿上述连接方向延伸的端子收容槽,在相对于上述一个壁面成直角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处于相反的一侧的背部侧形成有保持上述端子的上述可移动侧被保持部的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并且,上述可移动壳体在邻接的上述端子收容槽彼此之间具有从上述进入壁部的朝向电路基板侧的前端部沿上述连接方向延伸的突条部,在上述连接方向上从电路基板侧安装上述端子的状态下,上述突条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与上述端子收容槽内的端子的弹性部之间形成空隙。
在这样的结构的本发明中,可移动壳体的突条部从进入壁部的前端部侧,即位于电路基板侧的端子收容槽的入口侧将端子向该端子收容槽插入组装。因此,弹性部的一部分在插入组装过程中,自然地进入位于端子收容槽的两侧的突条部之间,弹性部边被该突条部引导,边容易且可靠地加深进入而达到规定的组装位置。另外,在插入组装有端子的状态下,弹性部能够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与突条部之间的空隙的范围内进行弹性变形,另一方面,通过突条部阻止过度的弹性变形,因此不会使端子彼此接触。
在本发明中,能够构成为,上述端子的上述弹性部在上述可移动壳体的上述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与上述固定壳体之间的空间,构成具有多个弯曲部的波形形状,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位于距上述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最近的位置的弯曲部在上述连接方向上位于距上述电路基板最远的位置。
在弹性部具有多个弯曲部的情况下,距嵌合部最远的弯曲部最大程度地弹性变形。因此,若使距该嵌合部最远的弯曲部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位于最靠近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的位置,则有效地进行突条部对弹性部的过大弹性变形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能够构成为,上述可移动壳体在与电路基板相对的上述前端部的前端面也形成有上述端子收容槽以及上述突条部,上述前端面中的上述突条部比上述端子朝向电路基板侧突出。由此,由于上述进入壁部的前端部的端子收容槽内的端子位于比突条部沉陷的位置,因此即使可移动壳体在上述连接方向上朝向电路基板位移,端子也不会与电路基板抵接。
在本发明中,像这样,考虑从可移动壳体的进入壁部的前端部侧组装端子,以从该进入壁部的前端部沿上述连接方向延伸的方式,在端子收容槽彼此之间形成突条部,因此能够容易且可靠地组装具有弹性部的端子,在组装后,即使一部分的端子在端子排列方向上大幅地弹性变形,也能够防止端子彼此的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头连接器以及插座连接器的立体图,(A)表示是嵌合连接前的状态,(B)表示嵌合连接后的状态。
图2是表示针对图1的插头连接器以及插座连接器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成直角的面的截面的剖视立体图,(A)表示嵌合连接前的状态,(B)表示嵌合连接后的状态。
图3是以将图1的插头连接器的各部件分离的状态表示的立体图。
图4是图1的插头连接器的插头端子单体的立体图。
图5的(A)是从下方观察图2的(A)中的嵌合连接前的插头连接器以及插座连接器的端子位置的剖视立体图,(B)是表示针对(A)的插头连接器抽出一对插头端子的状态的图。
图6的(A)是放大图5的(A)的插头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剖视立体图,(B)是沿连接器宽度方向观察(A)的插头连接器察的剖视图。
图7是与图6的(B)对应的图,表示插头端子的弹性部弹性位移后的状态。
图8是从下方观察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插头连接器的端子位置的剖视立体图,且是以抽出一对插头端子的状态表示的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插头端子;11...连接部;12...固定侧被保持部;13A...接触部;13B...可移动侧被保持部;15A、15B、15C...弯曲部;20...壳体;30...固定壳体;30A...内部空间;40...可移动壳体;40A...进入壁部;43A...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43B...端子收容槽;43C...突条部;110...插头端子;112B...固定侧被保持部;113A...接触部;115...弹性部;115A、115B、115C...弯曲部;130...固定壳体;140...可移动壳体;140A...进入壁部;143A...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143B...侧面侧端子收容槽;143C...侧面侧突条部;143D...底面侧端子收容槽;143E...底面侧突条部;δ...空隙。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的(A)、(B),图2的(A)、(B)所示的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插头连接器I是安装于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安装面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另外,作为插头连接器I的对象连接体(对象连接器)的插座连接器II是安装于其他电路基板(未图示)的安装面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在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以下的各图中,为了使方向性容易理解,将相对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成直角的上下方向设定为连接器高度方向Z,将连接器中的端子排列方向设定为Y,将相对于连接器高度方向Z以及端子排列方向Y这两个方向成直角的方向的连接器宽度方向设定为X。插头连接器I以及插座连接器II以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彼此平行的姿势,将相对于安装面成直角的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方Z1以及下方Z2)设为连接方向,可拔出地嵌合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座连接器II相对于插头连接器I朝向下方Z2嵌合连接。
插头连接器I具有:将相对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平行的一个方向设为端子排列方向Y(Y1以及Y2)排列的多个金属制的插头端子10;保持多个插头端子10的电绝缘材料制(例如树脂制)的插头壳体20;以及由端子排列方向Y上的插头壳体20的两端部保持的金属制插头固定金属件50。如图2的(A)、(B)以及图3所示,插头端子10排列成两列。两列插头端子10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相互以构成对称形状,且构成对称的朝向的方式对置。
图4是插头端子10单体的立体图。从两列中的一列抽出一个示出的插头端子10如图4所示是在板厚方向上对金属板部件进行冲裁而在维持平坦面的状态下制作,并具有位于该平坦面的屈曲部分的阳型端子,且具有连接部11、固定侧被保持部12、接触部13A、可移动侧被保持部13B、可移动侧连结部14以及弹性部15。
连接部11在插头端子10的一端侧沿连接器宽度方向X延伸而形成,在其下端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的对应电路部焊接。固定侧被保持部12具有:基部12A,位于比连接部11靠上方的位置且与连接部11相连;和被保持臂部12B,在基部12A的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的外侧(在图4的X1侧)的位置从该基部12A向上方Z1呈直线状延伸。被保持臂部12B形成有从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位于外侧(在图4中的X1侧)的侧缘部(沿连接器高度方向Z延伸的边缘部)突出的被保持突起12B-1。被保持臂部12B通过从下方压入后述的固定壳体30的槽状的固定侧端子保持部31C,使固定侧被保持突起12B-1咬入固定侧端子保持部31C的内壁面,来保持于固定壳体30。
接触部13A形成在臂部13的上部,该臂部13在插头端子10的另一端侧(在图4中为X2方向端侧)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呈直线状延伸而成。接触部13A在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Y成直角的两个板面,由后述的插座端子60的一对接触片62A夹压,而与该一对接触片62A接触。可移动侧被保持部13B构成臂部13的下部,位于接触部13A的下方的位置,形成有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从位于外侧(图4中的X1侧)的侧缘部(沿连接器高度方向Z延伸的边缘部)突出的两个可移动侧被保持突起13B-1。另外,可移动侧被保持部13B具有从其下部的上述侧缘部向连接器宽度方向X的外侧(X1方向)延伸并与弹性部15连结的可移动侧连结部14。可移动侧被保持部13B朝向上方Z1压入后述的可移动壳体40的贯通槽状的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43A,可移动侧被保持突起13B-1咬入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43A的内壁面,由此防止可移动侧被保持部13B脱离可移动壳体40。
弹性部15从基部12A和可移动侧连结部14立起,整体形状构成大致M字状。弹性部15构成宽度比被保持臂部12B以及可移动侧被保持部13B细的带状。弹性部15在上部具有弯曲形状的两个弯曲部15A、15C,并在下部具有弯曲形状的一个弯曲部15B,并且具有连接弯曲部15A和弯曲部15B的内侧长臂部15D、及连接弯曲部15C和弯曲部15B的内侧短臂部15E,还具有连接弯曲部15A和可移动侧连结部14的外侧长臂部15F、及连接弯曲部15C和基部12A的外侧短臂部15G。在本实施方式中,内侧长臂部15D与外侧长臂部15F为大致相同的长度,内侧短臂部15E与外侧短臂部15G为大致相同的长度。另外,内侧长臂部15D以及外侧长臂部15F比内侧短臂部15E以及外侧短臂部15G长,因此如图4所示,弯曲部15A位于比弯曲部15C靠上方的位置。弹性部15中位于最上方,即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距电路基板最远的位置的弯曲部15A位于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的内侧,即距臂部13的可移动侧被保持部13B最近的位置。
弹性部15构成将三个波形部,即以弯曲部15A为上端的倒U字状的波形部、以弯曲部15B为下端的U字状的波形部、以及以弯曲部15C为上端的倒U字状的波形部连结而成的大致M字状。在三个波形部中,相互邻接的臂部,即内侧长臂部15D与外侧长臂部15F、内侧长臂部15D与内侧短臂部15E、内侧短臂部15E与外侧短臂部15G形成以随着远离弯曲部15A、弯曲部15B或弯曲部15C而增大波形张开宽度的方式倾斜的加宽部分。
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相互邻接的臂部15D、15E、15F、15G以弯曲部15A、15B、15C为支点,以扩大、缩小相互的间隔,换言之上述加宽部分的方式进行位移,由此弹性部15能够弹性变形。另外,弹性部15在其板厚方向,即在端子排列方向Y上也能够弹性变形,另外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也能够弹性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述那样,由于弹性部15为大致M字状,所以弹性部15的总长,即,将弹性部15沿大致M字状的整体的长度变长,其结果,能够以充分的弹簧长度使弹性部15弹性变形。
如图1的(A)、(B)、图2的(A)、(B)所示,对于插头壳体20而言,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观察时,将端子排列方向Y设为长边方向,将连接器宽度方向X设为短边方向,并具有:固定壳体30,用于实现经由插头端子10的向电路基板的安装;和可移动壳体40,形成为与固定壳体30分开的部件,相对于固定壳体30可移动,且配置插头端子10的接触部13A。
固定壳体30具有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处于对置的位置,并沿端子排列方向Y延伸的一对侧壁31、和沿连接器宽度方向X延伸并将一对侧壁31的端部彼此连结的一对端壁32,并通过该一对侧壁31以及一对端壁32形成周壁,该周壁呈方筒状。被一对侧壁31以及一对端壁32围起并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贯通的周壁内的空间形成从下方收纳可移动壳体40的内部空间30A(也参照图3)。
在侧壁31形成有在侧壁31的内壁面没入并且沿连接器高度方向Z延伸的、用于收容插头端子10的弹性部15的一部分的固定侧收容部31A(参照图2的(A))。固定侧收容部31A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在从侧壁31的靠上端位置到下端的范围内延伸,上端由突上缘31B封闭,但下端开放。如图2的(A)所示,固定侧收容部31A在插头端子10的弹性部15处于自由状态时,收容弹性部15的内侧短臂部15E、弯曲部15C以及外侧短臂部15G。另外,在侧壁31的下半部,在端子排列方向Y上与插头端子10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压入保持插头端子10的被保持臂部12B的槽状的固定侧端子保持部31C,固定侧端子保持部31C形成为沿连接器高度方向Z延伸并且向下方开口并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Y扩展成直角的狭缝状(参照图2的(A)、图5的(A)、(B))。
如图1的(A)所示,在端壁32的下半部形成有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两侧部分壁厚的突出壁32B。另外,两个突出壁32B间形成为金属件压入收容部33,在该突出壁32B的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的内缘侧形成有在壁厚内沿连接器高度方向Z延伸的狭缝状的金属件插入槽35。在该金属件压入收容部33压入保持有后述的插头固定金属件50。
另外,在侧壁31,如图1的(A)、图5的(A)、(B)所示,在靠近端壁32的突出壁32B的位置形成有向下方开口且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贯通的限制槽部34,在限制槽部34收纳有设置于可移动壳体40的后述的被限制部45(参照图5的(A)、(B)),限制槽部34的上侧内表面形成针对被限制部45的上限制面34A。另外,侧方内表面形成针对被限制部的横限制面34B。
可移动壳体40从下方向固定壳体30的内部空间30A插入而配置。如图2的(A)所示,在可移动壳体40中,除可移动壳体40的上端部以及后述的被限制部45以外的大部分形成被可移动地收容在固定壳体30的内部空间30A内的进入壁部40A。可移动壳体40的上端部构成比进入壁部40A靠上方的部分,如图2的(A)所示,位于向固定壳体30的内部空间30A的上方突出的位置。
如图2的(A)所示,进入壁部40A具有:沿端子排列方向Y以及连接器高度方向Z延伸的一对长壁41;沿连接器宽度方向X以及连接器高度方向Z延伸并将一对长壁41的端部彼此连结的一对短壁42;从下方封闭由一对长壁41以及一对短壁42构成的周壁所包围的空间的壁厚的底壁43;以及从底壁43立起并沿端子排列方向Y延伸的立起壁44。被上述周壁包围并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向上方开口的空间构成用于接纳插座连接器II的后述的壳体主体部71的一部分的接纳部46。接纳部46在其大致下半部构成形成于上述周壁与立起壁44之间的环状空间。
长壁41在包含端子排列范围的范围内外壁面沉陷,而形成收容插头端子10的弹性部15的一部分的可移动侧收容部41A。可移动侧收容部41A在上下方向上在从长壁41的靠近上端的位置到下端的范围内延伸,上端由突上缘41B封闭但下端开口。如图2的(A)所示,可移动侧收容部41A在插头端子10的弹性部15处于自由状态时,收容弹性部15的外侧长臂部15F。
底壁43在端子排列方向Y排列地形成有收容并压入保持插头端子10的可移动侧被保持部13B的贯通槽状的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43A。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43A构成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Y扩展成直角的狭缝状,且在上下方向上贯通。另外,壁厚的底壁43也如图6的(A)所示,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在朝向插头端子10的弹性部15的外壁面形成有可移动地收容弹性部15的外侧长臂部15F的下部的端子收容槽43B(也参照图6的(B)。在端子排列方向Y上邻接的端子收容槽43B彼此之间形成有位于进入相邻的插头端子10的弹性部15的外侧长臂部15F彼此之间的位置的突条部43C。如图6的(B)所示,在突条部43C与外侧长臂部15F之间在端子排列方向Y上形成有空隙δ。
立起壁44如图2的(A)所示,形成有收容插头端子10的接触部13A的侧缘部的内槽部44A,该内槽部44A从立起壁44的侧面(相对于连接器宽度方向X成直角的面)没入并且沿连接器高度方向Z延伸而形成。内槽部44A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贯通,在其下端与底壁43的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43A连通。
如图3所示,被限制部45从可移动壳体40的短壁42的下部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朝向外侧突出。如图5的(A)、(B)所示,被限制部45构成角状截面,并收容在固定壳体30的限制槽部34内。被限制部45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相对于限制槽部34的上限制面34A隔开间隔地对置,在端子排列方向Y上相对于限制槽部34的横限制面34B隔开间隔地对置。因此,可移动壳体40在上限制面34A与被限制部45的间隔的范围内能够向上方移动,并且通过被限制部45与上限制面34A抵接,来限制进一步的移动。另外,可移动壳体40在横限制面34B与被限制部45的间隔的范围内能够沿端子排列方向Y移动,并且通过被限制部45与横限制面34B抵接,来限制进一步的移动。
插头固定金属件50通过将金属板部件局部屈曲而制作,如图3所示,具有:在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Y成直角的面扩展的主板部51;从主板部51的上部向连接器宽度方向X突出的突出部52;以及在主板部51的下缘屈曲并在端子排列方向Y上朝向外侧的脚部53。在主板部51的侧缘形成有卡止突起51A。
这样的插头固定金属件50通过其主板部51从上方被压入形成于固定壳体30的端壁32的金属件压入收容部33,形成于主板部51的卡止突起51A咬入金属件插入槽35的内壁面而被保持,防止插头固定金属件50的脱离。如图1的(A)所示,若插头固定金属件50被压入金属件压入收容部33至规定位置,则脚部53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位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未图示)的高度,能够与安装面上的对应部接合。
接下来,根据图1的(A)、(B)、图2的(A)、(B)以及图3对插座连接器II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1的(A)、(B)、图2的(A)、(B)以及图3所示,插座连接器II具有:将相对于插座连接器II用的电路基板的安装面(未图示)平行的一个方向作为端子排列方向Y排列的多个金属制的插座端子60;保持多个插座端子60的电绝缘材料制(例如树脂制)的插座壳体70;以及由端子排列方向Y上的插座壳体70的两端部保持的金属制的插座固定金属件80。插座端子60排列成两列,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以相互对称的朝向对置。
插座端子60是将带状的金属板部件沿板厚方向屈曲而制作的端子,在一端侧形成有相对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未图示)通过焊料连接的连接部61,在另一端侧形成有具有一对接触片62A(参照图1)的接触部62,该一对接触片62A构成两股状并夹压插头端子10的接触部13A而与该接触部13A接触。接触片62A构成具有在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Y成直角的方向上扩展的板面的带状片,能够在放大或缩小一对接触片62A的间隔的方向上,即端子排列方向Y上弹性变形。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一对接触片62A通过夹压插头端子10的板状的接触部13A而与该接触部13A接触。插座端子60从上方(Z1侧)压入形成于插座壳体70的后述的端子收容部74而安装。
插座壳体70具有沿连接器高度方向Z延伸的壳体主体部71、和从壳体主体部71的上部(Z1侧的部分)中的端子排列方向Y上的端部向连接器宽度方向X突出的块部72。壳体主体部71构成将端子排列方向Y设为长边方向的大致长方体外形。
如图2(A)、(B)所示,在壳体主体部71的下半部形成有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的中央区域没入并向下方(Z2方向)开口的接纳部71A。如图2的(B)所示接纳部71A在连接器嵌合状态下从下方接纳插头连接器I的可移动壳体40的立起壁44。
壳体主体部71在端子排列方向Y上排列地形成有用于收容插座端子60的端子收容部74。端子收容部74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在壳体主体部71的整个范围内延伸,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的接纳部71A的范围内,沿其内壁面形成延伸槽部,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构成底部一侧半部(在图2的(A)中上半部)的壁厚的底壁部71B的范围内,形成贯通底壁部71B的孔部。
如图3所示,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对置的块部72的内壁面彼此之间形成有用于收容插座固定金属件80的金属件压入收容部75。在每一个的块部72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在图3中的下部(除上端部以外的部分)的壁厚内形成有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内侧、而且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朝向下方开口的缝状的金属件插入槽(在图3中未表示)。
插座固定金属件80通过将金属板部件局部屈曲而制作,如图3所示,构成与插头固定金属件50同样的形状,具有:在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Y成直角的面扩展的主板部81;从主板部81的下部向连接器宽度方向X突出的突出部82;以及在主板部81的上缘屈曲并在端子排列方向Y上朝向外侧的脚部83。在主板部81的侧缘形成有卡止突起81A。
这样的插座固定金属件80通过其主板部81从下方被压入形成于壳体主体部71的端部的金属件压入收容部75,形成于主板部81的卡止突起81A咬入上述金属件插入槽的内壁面而被保持,防止插座固定金属件80的脱离。如图1的(A)所示,若插座固定金属件80被压入金属件压入收容部75至规定位置,则脚部83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位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的高度,能够与安装面上的对应部接合。
接下来,对上述的结构的本实施方式中的插头连接器I的组装要领、和插座连接器II向插头连接器I的连接要领进行说明。
<插头连接器I的组装要领>
首先,对于插头连接器I而言,如图3所示,在使可移动壳体40位于固定壳体30的下方后,从下方进入固定壳体30内而配置。
接下来,将插头端子10从下方向固定壳体30和可移动壳体40组装。此时,插头端子10的臂部13从下方贯通并压入可移动壳体40的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43A,而组装于可移动壳体40。在组装有臂部13的状态下,构成臂部13的上部的接触部13A的侧缘部由立起壁44的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43A保持。另外,构成臂部13的下部的可移动侧被保持部13B通过可移动侧被保持突起13B-1咬入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43A的槽内表面而被保持,由此防止插头端子10的脱离(参照图2的(A))。另一方面,插头端子10的固定侧被保持部12从下方被压入固定壳体30的狭缝槽状的固定侧端子保持部31C,而组装于可移动壳体40。此时,固定侧被保持部12通过固定侧被保持突起12B-1咬入固定侧端子保持部31C的槽内表面而被保持,由此也防止插头端子10的脱离(参照图2的(A))。
在插头端子10组装于固定壳体30以及可移动壳体40的状态下,弹性部15的弹性部15的内侧短臂部15E、弯曲部15C以及外侧短臂部15G的上半部收容于固定侧收容部31A,弹性部15的外侧长臂部15F收容于可移动侧收容部41A。另外,外侧短臂部15G的下半部收容于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43A内。另外,可移动侧连结部14沿着底壁43的底面露出地延伸。连接部11沿着侧壁31的底面露出地延伸。
另外,在插头端子10的臂部13向可移动壳体40的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43A的压入过程中,弹性部15从下方向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形成于固定侧收容部31A与可移动侧收容部41A之间的空间进入。在向该空间的进入过程中,弹性部15的外侧长臂部15F的下半部(与可移动侧连结部14连结的一侧的部分)从下方向可移动壳体40的端子收容槽43B内插入。此时,外侧长臂部15F的下半部通过端子收容槽43B的内壁面,换言之在端子排列方向Y上位于端子收容槽43B的两侧的突条部43C的外壁面(相对于端子排列方向Y成直角的面),边受到端子排列方向Y上的限制边向端子收容槽43B内插入。因此,弹性部15在外侧长臂部15F的下半部边受到突条部43C的限制而被引导,边容易且可靠地加深向上述空间的进入而到达规定的组装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用于弹性部15的插入的引导的端子收容槽43B在可移动壳体40中形成于下侧,即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位于供插头端子10插入的一侧的底壁43。因此,从插头端子10的组装过程中的初始阶段,容易将弹性部15与端子收容槽43B的相对位置确定在标准位置,将外侧长臂部15F的下半部插入至端子收容槽43B,由此能够简单地使弹性部15的姿势稳定。
另外,插头端子10的弹性部15以弯曲的形状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较大,即在插头端子10的组装方向上较长,因此在自由状态下在端子排列方向Y上容易弹性变形,在组装过程中其姿势不稳定,特别是位于组装方向上的前方(上方)的弯曲部15A在端子排列方向Y上不易定位。另一方面,外侧长臂部15F的下半部经由可移动侧连结部14与保持于可移动壳体40的臂部13连结,因此与弯曲部15A相比刚性较高,姿势不易不稳定。这样,外侧长臂部15F的下半部的姿势不易不稳定,因此能够容易地插入至端子收容槽43B。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不易产生以往那样的弹性部因姿势不稳定而不收纳在规定位置的情况。并且,在端子收容槽43B中,在插头端子10的弹性部15与可移动壳体40的突条部43C之间形成有空隙δ,因此插头端子10的组装容易,在组装后,在连接器的使用时,能够以空隙δ确保由弹性部15的弹性位移引起的浮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插头端子10的臂部13的压入与固定侧端子保持部31C的压入同时进行,但压入的时机并不是必须同时。例如,也可以将可移动壳体40与固定壳体30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配置于与图2的(A)所示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前后进行臂部13的压入与固定侧端子保持部31C的压入。
接下来,在将插头端子10向固定壳体30和可移动壳体40组装后,将插头固定金属件50向固定壳体30安装。该插头固定金属件50的向固定壳体30的安装、与插头端子10向固定壳体30和可移动壳体40的组装不同,也可以随时进行。
另一方面,如图3所示,插座连接器II通过相对于插座壳体70从上方组装插座端子60,从下方组装插座固定金属件80而完成。
<插座连接器II向插头连接器I的连接要领>
将插头连接器I和插座连接器II分别安装于所对应的电路基板。
在此之后,从上方向插头连接器I的可移动壳体40的接纳部46插入插座连接器II的壳体主体部71。插座连接器II的壳体主体部71在接纳部46的内表面被引导而进行插入,并且配置有插头连接器I的插头端子10(接触部13A)的立起壁44从下方进入壳体主体部71的接纳部71A。其结果,保持于插座连接器II的壳体主体部71的插座端子60以两股状的接触片62A夹压排列于插头连接器I的立起壁44的插头端子10的接触部13A而与该接触部13A接触,使连接器彼此成为嵌合连接状态。
插座连接器II和插头连接器I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端子排列方向Y上,并不是总正确地连接在标准位置,有时伴随着偏移。另外,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产生了偏移的情况下,由于插头连接器I的插头端子10的弹性部15在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弹性变形而吸收该偏移。另外,在端子在排列方向Y上产生了偏移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插头连接器I的插头端子10的弹性部15在端子收容槽43B内与突条部43C之间的空隙δ(参照图6)的范围内弹性变形而吸收该偏移。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头端子10的弹性部15的外侧长臂部15F能够在端子排列方向Y上与突条部43C之间的空隙δ的范围内进行弹性变形,另一方面通过突条部43C阻止过度的弹性变形。因此,处于与插座连接器II的嵌合连接状态的插头连接器I受到外力而在端子排列方向Y上振动时,假使在多个插头端子10中的一部分的插头端子10中产生共振,也防止插头端子10彼此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插头端子10的弹性部15中,位于最上方的弯曲部15A位于连接器宽度方向X上的内侧,从该弯曲部15A延伸,外侧长臂部15F通过突条部43C受到端子排列方向Y上的规定量以上的弹性变形的限制。即,通过突条部43C来限制弹性部15中的多个臂部中的形成得较长的外侧长臂部15F的弹性变形,由此提高弹性部15的过大弹性变形的限制的效果。
<第二实施方式>
图8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在板厚方向上对金属板部件进行冲裁而制作插头端子的第一实施方式不同,其特征在于,插头端子110是将金属带部件沿板厚方向屈曲而制作,形成于可移动壳体140的进入壁部140A的底壁143的底面的底面侧突条部143E比插头端子110向下方突出,其他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对与第一实施方式对应的部位标注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附图标记加上“100”后的数字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如图8所示,插头端子110是将金属带部件沿板厚方向屈曲成形的所谓的弯曲端子,在接触部113A与连接部111之间具有大致M字状的弹性部115的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插头端子基本相同,但位于弹性部115的上部的两个弯曲部115A和弯曲部115C在连接器高度方向Z上处于相同的位置,另外在被保持臂部112B和可移动侧被保持部113B在它们的侧缘未形成被保持突起。被保持臂部112B从下方被压入固定壳体130的固定侧端子保持部131C,由被保持臂部112B的两侧缘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边缘部)保持。可移动侧被保持部113B从下方被压入可移动壳体140的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143A,由可移动侧被保持部113B的两侧缘部(沿上下方向延伸的边缘部)保持。
插头端子110的弹性部115中的外侧臂部115F的下半部收容在可移动壳体140的沿连接器高度方向Z延伸的侧面侧端子收容槽143B(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端子收容槽43B对应)内,在端子排列方向Y上,能够在与位于侧面侧端子收容槽143B的两侧的侧面侧突条部143C(与第一实施方式的突条部43C对应)之间的空隙的范围内弹性位移(浮动)。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可移动壳体140的底壁143的下表面,即在可移动壳体140中与电路基板(未图示)相对于前端部的前端面,在端子排列方向Y上与插头端子110对应的位置,形成有沿连接器宽度方向X延伸并与侧面侧端子收容槽143B连续的底面侧端子收容槽143D。在底面侧端子收容槽143D收容有插头端子110的可移动侧连结部114。另外,在相邻的底面侧端子收容槽143D彼此之间设置有底面侧突条部143E,该底面侧突条部143E与插头端子110之间具有空隙。底面侧突条部143E比收纳在底面侧端子收容槽143D的插头端子110的可移动侧连结部114向下方突出。
在本实施方式中,底面侧突条部143E比插头端子110朝向电路基板侧突出,因此,即使可移动壳体140受到外力而向下方大幅位移,底面侧突条部143E也与电路基板抵接,而不是插头端子110的可移动侧连结部114与电路基板接触。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空隙在底面侧突条部143E与可移动侧连结部114之间可有可无。在存在空隙的情况下,可移动侧连结部114能够在底面侧端子收容槽143D内位移空隙量,在没有空隙时,底面侧突条部143E对插头端子110的保持力提高。
也可以将与本实施方式中的底面侧端子收容槽143D以及底面侧突条部143E的每一个相当的收容槽以及突条部设置于上述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移动壳体40的底壁43的底面。
在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在可移动壳体的下部形成有用于限制插头端子的弹性部的过大的弹性变形的突条部(这里称为“下侧突条部”),但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在可移动壳体的上部设置有用于形成弹性部的过大的弹性变形的突条部(这里称为“上侧突条部”)。例如,相对于弹性部中在连接器高度方向位于上方、且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位于最内侧的弯曲部,设置有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位于两侧的上侧突条部,通过该上侧突条部能够限制弯曲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的弯曲部的弹性变形。通过像这样设置下侧突条部和上侧突条部这两者,来提高限制弹性部的过大的弹性变形的效果。另外,即使在像这样设置有上侧突条部的情况下,在插头连接器的制造过程中,在从下方将插头端子组装于可移动壳体时,该插头端子的弹性部由下侧突条部引导,并且该弹性部的上侧的弯曲部进入上侧突条部之间。即,在组装过程中插头端子在某种程度上被定位,因此弹性部的上侧的弯曲部不与上侧突条部碰撞,而能够简单且可靠地组装插头端子。
在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对将本发明应用于将相对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成直角的连接器高度方向Z设为与插座连接器I的连接方向的插头连接器I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能够应用本发明的连接器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能够将本发明应用于将相对于电路基板的安装面平行的方向设为与对象连接体的连接方向的所谓的直角连接器。
在第一以及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与应用本发明的连接器连接的对象连接体为对象连接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对象连接体的方式并不局限于此,例如相对于连接器插入连接的电路基板也可以为对象连接体。

Claims (3)

1.一种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该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具有:端子,在一端侧形成有用于向电路基板连接的连接部,在另一端侧形成有用于接触对象连接体的接触部;和壳体,将相对于电路基板的面平行的一个方向设为端子排列方向来保持多个所述端子,该壳体具有用于实现所述端子经由所述连接部向电路基板的安装的固定壳体、和相对于该固定壳体可移动并配置端子的接触部的可移动壳体,所述固定壳体在与所述对象连接体的连接方向上形成允许所述可移动壳体的进入的内部空间,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具有在所述固定壳体中被压入保持的固定侧被保持部、在所述可移动壳体中被压入保持的可移动侧被保持部、以及位于该固定侧被保持部与该可移动侧被保持部之间且能够弹性变形的弹性部,
所述可移动壳体具有进入所述固定壳体的内部空间并位于与该固定壳体分离的位置的进入壁部,在该进入壁部的一个壁面沿端子排列方向上排列形成有用于收容所述弹性部的一部分的沿所述连接方向延伸的端子收容槽,在相对于所述一个壁面成直角的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处于相反的一侧的背部侧形成有保持所述端子的所述可移动侧被保持部的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
所述可移动侧被保持部与所述弹性部通过沿着所述进入壁部的朝向电路基板侧的前端部延伸的连结部连结,
所述弹性部具有从与所述连结部的连结位置向与电路基板的相反侧延伸的臂部,
所述臂部的在所述连接方向上位于电路基板侧的部分收纳于所述端子收容槽内,
并且,所述可移动壳体在邻接的所述端子收容槽彼此之间具有从所述进入壁部的朝向电路基板侧的前端部沿所述连接方向延伸的突条部,在所述连接方向上从电路基板侧安装所述端子的状态下,所述突条部在端子排列方向上与所述端子收容槽内的所述臂部之间形成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的所述弹性部在所述可移动壳体的所述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与所述固定壳体之间的空间,构成具有多个弯曲部的波形形状,在连接器宽度方向上位于距所述可移动侧端子保持部最近的位置的弯曲部在所述连接方向上位于距所述电路基板最远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移动壳体在与电路基板相对的所述前端部的前端面也形成有所述端子收容槽以及所述突条部,所述前端面中的所述突条部比所述端子朝向电路基板侧突出。
CN202110527486.4A 2020-05-15 2021-05-14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Active CN1136756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85926A JP7369666B2 (ja) 2020-05-15 2020-05-15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20-085926 2020-05-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75638A CN113675638A (zh) 2021-11-19
CN113675638B true CN113675638B (zh) 2024-05-17

Family

ID=78280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7486.4A Active CN113675638B (zh) 2020-05-15 2021-05-14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21920B2 (zh)
JP (1) JP7369666B2 (zh)
CN (1) CN113675638B (zh)
DE (1) DE102021112576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0282A (ja) * 1999-03-19 2000-12-08 Molex Inc 低インダクタンス端子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CN103872523A (zh) * 2012-12-11 2014-06-18 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026335A (zh) * 2015-12-15 2017-08-08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JP2019192527A (ja) * 2018-04-26 2019-10-3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20068082A (ja) * 2018-10-23 2020-04-30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可動コネクタ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14091A (ja) * 2003-01-07 2004-07-29 Jst Mfg Co Ltd 可動型コネクタ用コンタク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可動型コネクタ
JP2007109600A (ja) * 2005-10-17 2007-04-26 Taiko Denki Co Ltd フローティングコネクタ
JP5499191B1 (ja) * 2013-01-28 2014-05-21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946804B2 (ja) * 2013-08-09 2016-07-0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TWI614947B (zh) * 2013-11-13 2018-02-11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電連接器
JP6446392B2 (ja) * 2016-05-23 2018-12-26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と相手接続部材との接続構造
JP6771989B2 (ja) * 2016-08-09 2020-10-2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415609B2 (ja) * 2017-01-11 2018-10-31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可動コネクタ
JP2018174022A (ja) * 2017-03-31 2018-11-08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0608361B2 (en) * 2017-05-19 2020-03-31 Molex, Llc Connector and connector assembly
JP6689235B2 (ja) * 2017-07-11 2020-04-28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032094B2 (ja) * 2017-10-06 2022-03-08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6582083B2 (ja) * 2018-03-09 2019-09-25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及び電子機器
JP7197995B2 (ja) * 2018-04-26 2022-12-2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6883305B2 (ja) * 2018-06-14 2021-06-09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JP7077177B2 (ja) * 2018-08-08 2022-05-30 日本航空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US10971850B2 (en) * 2018-10-23 2021-04-06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Movable connector
JP7207975B2 (ja) * 2018-11-29 2023-01-18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0282A (ja) * 1999-03-19 2000-12-08 Molex Inc 低インダクタンス端子を有する電気コネクタ
CN103872523A (zh) * 2012-12-11 2014-06-18 美国莫列斯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107026335A (zh) * 2015-12-15 2017-08-08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JP2019192527A (ja) * 2018-04-26 2019-10-31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20068082A (ja) * 2018-10-23 2020-04-30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可動コネク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21112576A1 (de) 2021-11-18
JP2021180147A (ja) 2021-11-18
JP7369666B2 (ja) 2023-10-26
CN113675638A (zh) 2021-11-19
US11721920B2 (en) 2023-08-08
US20210359442A1 (en) 2021-11-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483940B1 (ko) 커넥터 조립체
US8961215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ed component, plug connector, and receptacle connector
US9219325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including connector terminal with buffer portion
JP6771989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US7993146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8801456B2 (en) Connector
CN109921248B (zh) 电连接器
JP2002367697A (ja) コンタクトとこれを装着した電気コネクタ
JP6909148B2 (ja) 回路基板用l型電気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30323955A1 (en) Connector terminal and card edge type connector including this connector terminal
JP2004055463A (ja) コネクタ
EP3340389A1 (en) Connector device
JP2019071184A (ja) コネクタ
JP7407687B2 (ja) 平型導体付電気コネクタ
US9022817B2 (en) Connector terminal including limiter extending along first and second spring terminals
JP2022059399A (ja) 平型導体付電気コネクタ、相手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
CN113675638B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JPH0561753B2 (zh)
CN109980447B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
CN113471739A (zh) 电路基板用电连接器、对方侧电连接器和电连接器组装体
JP6934095B2 (ja)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
JP2020068060A (ja) コネクタ
US20230246352A1 (en) Connector
JP4506712B2 (ja) コネクタ
US20230378672A1 (en) Flat conductor electric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