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3843B - 喷涂治具 - Google Patents

喷涂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63843B
CN113663843B CN202111043040.0A CN202111043040A CN113663843B CN 113663843 B CN113663843 B CN 113663843B CN 202111043040 A CN202111043040 A CN 202111043040A CN 113663843 B CN113663843 B CN 1136638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ver plate
groove
positioning groove
supporting surface
spra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430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63843A (zh
Inventor
陈筱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Yecheng Optoelectronics Wuxi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Yecheng Optoelectronics Wuxi Co Ltd,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filed Critical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4304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638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638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38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638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38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3/00Machines or plants for applying liquids or other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of objects or other work by spraying,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5B1/00 - B05B11/00
    • B05B13/02Means for supporting work;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pray heads; Adaptation or arrangement of means for feeding work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5/00Details of spraying plant or spraying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ccesso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Spraying Plant Or Apparatu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定位盖板的喷涂治具,喷涂治具至少包括载具以及固定单元,载具设有与盖板对应的开口以及与开口连通的定位槽,定位槽设有用以支撑盖板的台阶部,固定单元被配置为用以使盖板定位于定位槽,台阶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支撑盖板的支撑面,支撑面靠近定位槽的周向侧壁的位置设有沟槽,通过在支撑盖板的支撑面靠近定位槽的周向侧壁的位置设置沟槽,可以将过多的油墨引流至沟槽内且不反沾至盖板的背面,从而防止了油墨从盖板的边缘溢流至盖板背面情况的发生。

Description

喷涂治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定位盖板的喷涂治具。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需要对显示装置中的盖板进行喷涂,以满足在产品表面用油墨印刷图形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容易产生油墨从盖板的边缘溢流至盖板喷涂面的背面的情形。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定位盖板的喷涂治具,以防止油墨从盖板的边缘溢流至盖板喷涂面的背面。
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涂治具,用于定位盖板,所述喷涂治具包括:
载具,设有与所述盖板对应的开口,以及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有用以支撑所述盖板的台阶部;以及
固定单元,被配置为用以使所述盖板定位于所述定位槽;
其中,所述台阶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支撑所述盖板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靠近所述定位槽的周向侧壁的位置设有沟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涂治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面上的密封件;
所述盖板借助所述密封件支撑于所述支撑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密封件靠近所述沟槽的一端远离所述开口的中心延伸并至少覆盖所述沟槽;
所述密封件覆盖于所述沟槽的部分形成有朝向所述沟槽底部凹陷的凹槽。
根据本申请的第二方面,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喷涂治具,用于定位盖板,所述喷涂治具包括:
载具,设有与所述盖板对应的开口,以及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支撑所述盖板的支撑面;
密封件,设于所述支撑面,以使所述盖板借助所述密封件支撑于所述支撑面,所述密封件靠近所述定位槽的周向侧壁的位置设有沟槽;以及
固定单元,被配置为用以使所述盖板定位于所述定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面靠近所述定位槽的周向侧壁的位置设有凹陷部,以使所述密封件收容于所述凹陷部的部分形成所述沟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沟槽为环形结构;
所述盖板放置于由所述沟槽围绕形成的区域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沿喷涂方向上相对的两个周向侧壁分别为第一壁和第二壁;
靠近所述第一壁的支撑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大于靠近所述第二壁的支撑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
所述沟槽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壁的位置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载具还包括至少与所述开口边缘相对的两侧连接的延伸部;
所述延伸部沿远离所述开口中心的方向延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连通所述定位槽的负压产生单元;
所述负压产生单元被配置为用以提供使所述定位槽内产生负压环境的动力源,以使所述盖板定位于所述定位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喷涂治具还包括位于所述盖板放置侧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被配置为用以提供使所述盖板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支撑面分离的驱动力。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内设有可供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通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槽内还设有可供所述驱动件沿第二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通道;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台阶部包括多级台阶;
每一所述台阶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支撑所述盖板的所述支撑面,各所述支撑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降低;
所述定位槽具有多个周向侧壁,每一所述周向侧壁与每一所述支撑面一一对应连接,且各所述周向侧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降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为曲面玻璃;
所述载具用于放置所述盖板的一侧的表面具有与所述盖板相匹配的仿形面。
上述提供的喷涂治具中,喷涂治具至少包括载具以及固定单元,载具设有与盖板对应的开口以及与开口连通的定位槽,定位槽设有用以支撑盖板的台阶部,固定单元被配置为用以使盖板定位于定位槽,台阶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支撑盖板的支撑面,支撑面靠近定位槽的周向侧壁的位置设有沟槽,通过在支撑盖板的支撑面靠近定位槽的周向侧壁的位置设置沟槽,可以将过多的油墨引流至沟槽内且不反沾至盖板的背面,从而防止了油墨从盖板的边缘溢流至盖板背面情况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为相关技术中平面玻璃进行喷涂时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喷涂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喷涂治具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图3中G处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图3中G处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种密封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喷涂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喷涂治具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图8中H处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载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图8中H处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沟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喷涂治具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中喷涂治具的侧面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元件符号简单说明:
10:平面玻璃 20:可剥胶
30:喷头
100:盖板 200:载具
210:开口 220:定位槽
221:台阶部 2211:支撑面
2212:第一驱动通道 2213:第二驱动通道
2214:真空孔 222:周向侧壁
223:凹陷部 230:延伸部
240:仿形面 300:基板
400:固定单元 410:连接孔
500:沟槽 510:第一段
520:第二段 530:第三段
540:第四段 600:密封件
610:凹槽 700:驱动件
810:滑块 820:滑槽
z:第一方向 x:第二方向
a:延伸长度 b:宽度
c:深度
A:第一壁 B:第二壁
h1:第一高度 h2:第二高度
ɑ:夹角 S:台阶
R1:下曲曲率半径 R2:上曲曲率半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专业名词,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但除非特别说明,这些专业名词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专业名词与另一个专业名词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为不同的方向,第一驱动通道与第二驱动通道为不同的驱动通道,第一壁与第二壁为不同的壁,第一高度与第二高度为不同的高度,第一段、第二段与第三段为不同的段,第一驱动通道与第二驱动通道为不同的驱动通道。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若干”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水平高度。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水平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申请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等)的显示面板一般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在显示区以外区域,显示面板会有走线等非显示区域。显示面板上设有盖板,盖板的视窗区的外周一般设有油墨层,油墨层可遮挡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
正如背景技术所述,在相关技术中,需要对显示装置中的盖板进行喷涂,以满足在产品表面用油墨印刷图形的需要。在此过程中,容易产生油墨从盖板的边缘溢流至盖板喷涂面的背面的情形。
图1示出了相关技术中平面玻璃10进行喷涂时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相关技术中相关的部分。
请参考图1,对于盖板100为平面玻璃10的情况而言,一般在进行喷涂油墨前,会在平面玻璃10的喷涂面的背面,先贴上一层可剥胶20,再进行油墨喷涂。完成了相关的工序后,再将可剥胶20撕除即可。
经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在上述过程中存在至少以下两个问题:1、贴合可剥胶20的工序实施起来困难且耗时耗力,或是需要用到专用设备来进行贴合可剥胶20的操作,增加了工序;2、对于曲面玻璃而言,不易对曲面进行对位以及定位。
基于此,为了解决至少上述部分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定位盖板100的喷涂治具,以防止油墨从盖板100的边缘溢流至盖板100喷涂面的背面。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喷涂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喷涂治具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图3中G处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为便于理解,如图2所示,图纸的上方定义为上方,图纸的下方定义为下方,图纸的左方向内定义为左侧,图纸的右方向外定义为右侧,图纸的前方向内定义为前侧,图纸的后方向外定义为后侧,后续图示采用图2中定义的方向为基准。可以理解,上述定义仅为了说明,并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请参照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定位盖板100的喷涂治具,喷涂治具包括载具200以及固定单元400,载具200可以设置于基板300上并通过基板300安装至所需要的工作位置上,载具200设有与盖板100对应的开口210以及与开口210连通的定位槽220,定位槽220设有用以支撑盖板100的台阶部221,台阶部221具有在第一方向z上支撑盖板100的支撑面2211。请参照图3和图4,支撑面2211靠近定位槽220的周向侧壁222的位置设有沟槽500,固定单元400被配置为用以使盖板100定位于定位槽220。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方向z为放置盖板100后用以支撑盖板100的方向,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上下方向,即是竖直方向。
需要说明的是,开口210是与盖板100所对应的,也就是说,开口210的形状可以设置为与盖板100适配的形状,也可以设置为与盖板100形状不一致但可以容纳盖板100的形状,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开口210的形状为与盖板100相适配的形状,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台阶部221可以设在定位槽220的周向侧壁222的上部或者下部等位置,只要可以与定位槽220的周向侧壁222界定出台阶以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支撑盖板100即可。当然,在一些实施例方式中,台阶部221可以是沿定位槽220的周向侧壁222形成的边沿状部件,也可以是形成的一块板状结构,可以理解的是,当台阶部221为沿定位槽220的周向侧壁222形成的边沿状部件时,台阶部221对盖板100的边缘区域进行支撑,当台阶部221为形成的一块板状结构时,台阶部221对盖板100整体进行支撑,例如,图2示例性地示出了台阶部221对盖板100的边缘区域进行支撑的情形,此时,台阶部221的上表面即为支撑面2211。而在支撑面2211靠近定位槽220的周向侧壁222的位置设有沟槽500,相应地,当开口210的形状设置为与盖板100适配的形状时,如图4所示,沟槽500靠近定位槽220的周向侧壁222的一侧与周向侧壁222相接,周向侧壁222构成了沟槽500的部分内壁。当开口210的形状设置为与盖板100形状不一致但可以容纳盖板100的形状时,如图5所示,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图3中G处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沟槽500靠近定位槽220的周向侧壁222的一侧与周向侧壁222之间具有间距,周向侧壁222与支撑面2211的边沿相接,也就是说,沟槽500的位置位于盖板100的边缘与周向侧壁222之间,以使得盖板100的边缘与周向侧壁222之间具有可以引流的空间,以将盖板100的边缘多余的油墨,或者周向侧壁222上多余的油墨通过该引流空间进入沟槽500。
由此,通过在支撑面2211靠近定位槽220的周向侧壁222的位置设有沟槽500,可以将过多的油墨引流至沟槽500内且不反沾至盖板100的背面,从而防止了油墨从盖板100的边缘溢流至盖板100背面情况的发生。
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种密封件6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涂治具还包括设置于支撑面2211上的密封件600,盖板100借助密封件600支撑于支撑面2211,以在固定单元400使盖板100定位于定位槽220时,可以使盖板100紧密贴合在支撑面2211上而不会产生相对滑动,对盖板100起到保护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放置油墨渗透至盖板100的喷涂面的背面。具体至一些实施方式中,密封件600可以覆盖整个支撑面2211,也可以只覆盖盖板100边沿对应的支撑面2211的位置处,只要能使盖板100借助密封件600支撑于支撑面2211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制。具体至另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6所示,密封件600靠近沟槽500的一端远离开口210的中心延伸并至少覆盖沟槽500,密封件600覆盖于沟槽500的部分形成有朝向沟槽500底部凹陷的凹槽610,此时,多余的油墨引流至密封件600的凹槽610上,由此,可以通过密封件600保护喷涂治具不受到污染,且便于清理油墨,或者通过更换密封件600达到清理治具的目的。
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喷涂治具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喷涂治具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图8中H处的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如图7至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涂治具包括载具200、密封件600以及固定单元400,密封件600靠近所述定位槽220的周向侧壁222的位置设有沟槽500,本申请实施例直接通过在密封件600上设置沟槽500来实现引流的目的。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如图9所示,在支撑面2211靠近定位槽220的周向侧壁222的位置处设置凹陷部223,以使密封件600收容于凹陷部223的部分形成沟槽500,如图10所示,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载具200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载具200上的台阶部221提供的支撑面2211上设有该凹陷部223,或者,如图11所示,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图8中H处的另一种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仅在密封件600上设置沟槽500,而密封件600朝向支撑面2211的一面与支撑面2211贴合设置,支撑面2211未作适应性设计。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只要密封件600上具有引流空间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制。同样地,由于设置有密封件600,可以保护喷涂治具不受到污染,且便于清理油墨,或者通过更换密封件600达到清理治具的目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件600的材质可以采用硅胶,可以在不透水透气的同时,使盖板100在固定单元400的作用下更好地紧密固定于支撑面2211上,实现不滑动的效果。
图1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沟槽500的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更好对油墨边缘或者周向侧壁222边沿上的油墨进行收集,沟槽500可以设置为环形结构,盖板100放置于由沟槽500围绕形成的区域内,也就是说,沟槽500是围绕盖板100的边缘进行设置的,由此,可以对盖板100边缘的油墨进行引流并收集,从而防止油墨反沾至盖板100的喷涂面的背面。具体至一些实施方式中,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引流至沟槽500的引流效果以及沟槽500处收集油墨的效果,如图12所示,沟槽50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段510、第二段520、第三段530和第四段540,第一段510的一端与支撑面2211或者密封件600连接,第一段510的另一端通过第二段520与第三段530的一端连接,第三段530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段540与支撑面2211或者密封件600或者周向侧壁222连接,其中,第一段510向第三段530倾斜,第二段520具有圆弧段,第三段530位凹陷段,第四段540具有圆弧段,由此,当第一段510处有油墨时,会由于第一段510具有倾斜的角度而更有利于油墨往第三段530的方向滑动,再由于第二段520为圆弧段,进一步促进油墨从第一段510滑向第三段530,同样地,由于当第四段540有油墨时,具有圆弧段的第四段540也能促使油墨往第三段530的方向滑动,进而实现了更好的引流效果。作为一种实施方式,该沟槽500的宽度b≥1毫米,深度c≥1毫米。
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又一种实施方式中喷涂治具的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定位槽220沿喷涂方向上相对的两个周向侧壁222分别为第一壁A和第二壁B,靠近第一壁A的支撑面2211在第一方向z上的高度为第一高度h1,靠近第二壁B的支撑面2211在第一方向z上的高度为第二高度h2,第一高度h1大于第二高度h2,且支撑面2211靠近第二壁B的位置设有沟槽500。也就是说,将盖板100放置于支撑面2211上时,盖板100是倾斜设置的,且相对于第二方向x具有夹角ɑ。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示出第二方向x为水平方向的情形。由此,当喷头30进行油墨喷涂时,附着于盖板100上的油墨具有从第一壁A流动至第二壁B的流动倾向,在持续喷涂油墨的过程中,油墨会持续往第二壁B移动,并溢流至沟槽500内。作为一种实施方式,为便于油墨的流动,该夹角ɑ可以设置为3度至10度。在另一个实施方式中,为便于承接多余的油墨,沟槽500的深度c范围为1毫米至50毫米。需要说明的是,图13示例性地示出了喷涂方向为水平方向,且未设置密封件600的情形,针对喷涂治具设置有密封件600的情形,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的内容进行沟槽500形式的设计,只要沟槽500设置于靠近第二壁A的位置处,可以承接溢流的油墨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经本申请的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得到,例如,当喷头30沿水平方向来回喷涂时,喷头30在运行到左侧和右侧两个端点前会减速,停止,再反方向加速,因此,最左侧和最右侧的油墨较中心位置的量多,这些多余的油墨会累积在盖板100的边缘。为了避免上述过程中产生的多余的油墨累积在盖板100左侧和右侧的边缘,而产生过多的油墨使盖板100产生反沾的情形,在一些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7,载具200还包括至少与开口210边缘相对的两侧连接的延伸部230,延伸部230沿远离开口210中心的方向延伸,图2和图7示例性地示出在载具200的左右两侧设置有延伸部230的情形,当然也可以在载具200的前后两侧设置延伸部230,根据喷头30的行程以及喷头30的喷涂方式来进行设置延伸部230的位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制。具体至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8所示,延伸部230在左右方向即是水平方向进行延伸,延伸部230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长度a可以设置不小于15毫米。
请继续参照图2和图7,为了实现更加优良的固定效果,降低对盖板100的损害,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单元400包括连通定位槽220的负压产生单元,负压产生单元被配置为用以提供使定位槽220内产生负压环境的动力源,以使盖板100定位于定位槽220。具体至一些实施例中,负压产生单元为抽真空装置,可以在载具200的侧壁上设置连接孔410,负压产生单元连接在连接孔410上以使定位槽220内产生真空环境。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台阶部221上还设置真空孔2214,用以进一步地通过该真空环境使盖板100被紧密吸附于支撑面2211上。
请继续参考图2和图7,为了方便对盖板100进行取放,在一些实施例中,喷涂治具还包括位于盖板100放置侧的驱动件700,驱动件700被配置为用以提供使盖板100沿第一方向z与支撑面2211分离的驱动力,图2和图7示例性的示出了驱动件700设置于基板300上的情形,对应地,载具200上的定位槽220内形成有可供驱动件700活动的空间。具体至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8所示,定位槽220内设有可供驱动件700沿第一方向z运动的第一驱动通道2212,即是,通过在第一方向z即是竖直方向上的驱动件700的动作,可以实现对盖板100的顶起动作,即可以使盖板100与支撑面2211分离。而具体至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适应不同形状的盖板100,请继续参考图3和图8,定位槽220内还设有可供驱动件700沿第二方向x运动的第二驱动通道2213,第二方向x与第一方向z垂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示出第二方向x为水平方向的情形,由此,便于驱动件700进行调整,以更好实现对于盖板100的取放。作为一种实施方式,驱动件700可以设置为顶针。而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7所示,可以在基板300上设置滑块810和与滑块810配合的滑槽820的结构,此时滑槽820构成了第二驱动通道2213的一部分,滑块810上连接有顶针,通过滑块810与滑槽820配合的结构实现顶针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驱动件700的驱动当时可以采用手动方式或者气压控制等自动方式进行驱动。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驱动件700可以设置为4个,分别对应于盖板100的四个边角。
图1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中喷涂治具的侧面剖视局部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
为了便于不同尺寸大小的盖板100进行支撑,以更进一步方便利用沟槽500承接溢流的油墨,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台阶部221包括多级台阶S,图14示出了喷涂治具的左侧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喷涂治具的其余侧也是对应于该侧设计。每一台阶S具有在第一方向z上支撑盖板100的支撑面2211,各支撑面2211在第一方向z上的高度沿第一方向z依次降低,定位槽220具有多个周向侧壁222,每一周向侧壁222与每一支撑面2211一一对应连接,且各周向侧壁222在第一方向z上的高度沿第一方向z依次降低。具体至一些实施例中,支撑面2211靠近其对应的周向侧壁222的位置设有沟槽500,沟槽500的设置方式至少包括以下情形:1、喷涂治具的右侧高度高于喷涂治具的左侧高度,沟槽500至少设置于喷涂治具的左侧部分,即喷涂治具的左侧部分中的支撑面2211靠近其对应的周向侧壁222的位置设有沟槽500;2、喷涂治具的左侧高度高于喷涂治具的右侧高度,沟槽500至少设置于喷涂治具的右侧部分,即喷涂治具的右侧部分中的支撑面2211靠近其对应的周向侧壁222的位置设有沟槽500;3、每一支撑面2211靠近其对应的周向侧壁222的位置设有沟槽500,也就是说,如前述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沟槽500可以设置为环形结构,盖板100放置于由沟槽500围绕形成的区域内。例如,图14中示例性的示出了上述第1种情况的情形。由此,只要在易产生溢流区域处设置有沟槽500即可,关于该沟槽500的具体布置形式,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地限定。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3种情形中,关于喷涂治具中不同侧的高度的设计形式以及沟槽500的一些结构形式,可以参考前述示例性给出的一些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也就是说,当不同尺寸的盖板100置于对应匹配的支撑面2211上时,均有对应的沟槽500可以承接从盖板100边缘溢流出的多余的油墨。需要说明的是,图14示例性地示出了喷涂治具未设置密封件600的情形,针对喷涂治具设置有密封件600的情形,可参考前述实施例的内容进行沟槽500形式的设计,只要沟槽500设置于每一支撑面2211靠近其对应的周向侧壁222的位置处,可以承接溢流的油墨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还需要说明的是,请继续参考图14,当设置有多级台阶S时,为减小治具的长度,只需满足最外端的延伸部230在水平方向上的延伸长度a设置为不小于15毫米即可。当然,其余各级台阶S处也可以设置延伸部230,以方便使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如图2和图7所示,盖板100为曲面玻璃,载具200用于放置盖板100的一侧的表面具有与盖板100相匹配的仿形面240。由此,在进行喷涂油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载具200进行对位以及行程的设计,而通过仿形面240的设计,可以使喷头30根据仿形面240而进行同步进行在竖直方向上的升降,从而使得可以在盖板100上得到喷涂均匀的油墨层。具体至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图1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盖板100的结构示意图,盖板100可上曲或下曲,上曲曲率半径R2和下曲曲率半径R1均可大于60毫米,相应地,载具200上面的支撑面2211或者密封件600可依据此曲率半径进行设计,以达到良好的密封效果。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涂治具,不仅可以用于定位盖板100,还可以通过设置的沟槽500将过多的油墨引流至沟槽500内且不反沾至盖板100的背面,从而防止了油墨从盖板100的边缘溢流至盖板100背面情况的发生,减少了利用可剥胶20进行贴合的操作。同时,由于在载具200上设置有延伸部230,可以防止出现过多油墨的情形,进一步防止油墨反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喷涂治具不仅可以应用于平面盖板100上,也可以应用于曲面盖板100上,可以实现对曲面盖板100的对位以及定位,也解决了可剥胶20不易贴合于曲面盖板100背面的问题。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喷涂治具,用于定位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治具包括:
载具,设有与所述盖板对应的开口,以及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有用以支撑所述盖板的台阶部;以及
固定单元,被配置为用以使所述盖板定位于所述定位槽;
其中,所述台阶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支撑所述盖板的支撑面,所述支撑面靠近所述定位槽的周向侧壁的位置设有沟槽;
所述盖板被喷涂油墨时,所述盖板的至少部分边缘形成有油墨的溢流区域;所述沟槽至少围设于所述溢流区域的一侧,且被构造为用于承接所述溢流区域溢流的油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治具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面上的密封件;
所述盖板借助所述密封件支撑于所述支撑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件靠近所述沟槽的一端远离所述开口的中心延伸并至少覆盖所述沟槽;
所述密封件覆盖于所述沟槽的部分形成有朝向所述沟槽底部凹陷的凹槽。
4.一种喷涂治具,用于定位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治具包括:
载具,设有与所述盖板对应的开口,以及与所述开口连通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设有台阶部,所述台阶部具有在第一方向上支撑所述盖板的支撑面;
密封件,设于所述支撑面,以使所述盖板借助所述密封件支撑于所述支撑面,所述密封件靠近所述定位槽的周向侧壁的位置设有沟槽;以及
固定单元,被配置为用以使所述盖板定位于所述定位槽;
所述盖板被喷涂油墨时,所述盖板的至少部分边缘形成有油墨的溢流区域;所述沟槽至少围设于所述溢流区域的一侧,且被构造为用于承接所述溢流区域溢流的油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靠近所述定位槽的周向侧壁的位置设有凹陷部,以使所述密封件收容于所述凹陷部的部分形成所述沟槽。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喷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为环形结构;
所述盖板放置于由所述沟槽围绕形成的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喷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沿喷涂方向上相对的两个周向侧壁分别为第一壁和第二壁;
靠近所述第一壁的支撑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大于靠近所述第二壁的支撑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
所述沟槽设置于靠近所述第二壁的位置处。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喷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具还包括至少与所述开口边缘相对的两侧连接的延伸部;
所述延伸部沿远离所述开口中心的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喷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单元包括连通所述定位槽的负压产生单元;
所述负压产生单元被配置为用以提供使所述定位槽内产生负压环境的动力源,以使所述盖板定位于所述定位槽。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喷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涂治具还包括位于所述盖板放置侧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被配置为用以提供使所述盖板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支撑面分离的驱动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喷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内设有可供所述驱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的第一驱动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内还设有可供所述驱动件沿第二方向运动的第二驱动通道;
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喷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台阶部包括多级台阶;
每一所述台阶具有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支撑所述盖板的所述支撑面,各所述支撑面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降低;
所述定位槽具有多个周向侧壁,每一所述周向侧壁与每一所述支撑面一一对应连接,且各所述周向侧壁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高度沿所述第一方向依次降低。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喷涂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曲面玻璃;
所述载具用于放置所述盖板的一侧的表面具有与所述盖板相匹配的仿形面。
CN202111043040.0A 2021-09-07 2021-09-07 喷涂治具 Active CN1136638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3040.0A CN113663843B (zh) 2021-09-07 2021-09-07 喷涂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3040.0A CN113663843B (zh) 2021-09-07 2021-09-07 喷涂治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3843A CN113663843A (zh) 2021-11-19
CN113663843B true CN113663843B (zh) 2022-07-01

Family

ID=785485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43040.0A Active CN113663843B (zh) 2021-09-07 2021-09-07 喷涂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6384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44552B2 (en) * 2001-01-31 2010-01-12 Haworth, Inc. Glass panel arrangement
CN108706886A (zh) * 2018-06-01 2018-10-26 江西联创电子有限公司 3d玻璃盖板的喷涂方法
CN208771694U (zh) * 2018-08-04 2019-04-23 科立视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3d曲面玻璃喷涂定位治具
CN211726266U (zh) * 2019-12-06 2020-10-23 苏州胜利精密制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弧形玻璃盖板的顶出取片型喷涂治具
CN213996389U (zh) * 2020-09-29 2021-08-20 苏州新大陆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键帽喷漆治具
CN112551912A (zh) * 2020-12-25 2021-03-26 安徽金龙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玻璃3d喷墨定位治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3843A (zh) 2021-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14525167A (ja) 保護フィルム付着用器具、それを備えた保護フィルム付着モジュール、及び保護フィルム付着用器具を利用した保護フィルム付着方法
CN107705726A (zh) 显示装置
CN108189531B (zh) 自动分离装置及承载玻璃和触控基板的分离方法
CN113663843B (zh) 喷涂治具
SG193709A1 (en) Method for detaching a semiconductor chip from a foil
US20190315111A1 (en) Bonding devices and bonding methods for curved cover plates with irregular shape and flexible screen
CN108297123B (zh) 借助操纵器在部件上铺设组件的方法和装置
CN111519148A (zh) 一种半导体芯片的溅镀方法
KR101029354B1 (ko) 터치 패널용 강화유리 접착 지그
CN108471704B (zh) 柔性工件的支撑件
CN214354321U (zh) 一种屏幕泡棉贴合治具
KR102543915B1 (ko) 기판 가공 장치 및 기판 가공 방법
JP2007168025A (ja) 保持テーブル、被保持物品の処理装置、及び半導体ウェーハの処理装置
CN207976603U (zh) 两侧卡位式背光组件组装用胶框定位治具
EP2404759B1 (en) Discharge ink collecting apparatus
CN213042922U (zh) 柔性oled薄膜吸附装置
CN209775780U (zh) 贴合装置
CN216633768U (zh) 清洁机构和倒角设备
CN216938866U (zh) 集成电路沾锡装置
CN218839153U (zh) 天窗玻璃组件及车辆
CN212328759U (zh) 真空泵盖涂胶机
CN216898958U (zh) 一种用于测试装置的密封装置、透明罩和底座装置
CN110901044A (zh) 一种用于曲面屏的贴合工装
CN212885706U (zh) 一种用于激光焊接工装的保压装置
CN213325608U (zh) 一种磁性分张输盖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9

Address after: 518109, Building E4, 101, Foxconn Industrial Park, No. 2 East Ring 2nd Road, Fukang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formerly Building 1, 1st Floor, G2 District), H3, H1, and H7 factories in K2 District, North Shenchao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Park, Minqing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after: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atentee after: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Address before: No.689 Hezuo Road, West District, high tech Zone, Chengdu City,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Interface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atentee before: INTERFACE OPTOELECTRONICS (SHENZHEN) Co.,Ltd.

Patentee before: Yicheng Photoelectric (Wuxi) Co.,Ltd.

Patentee before: GENERAL INTERFACE SOLUTION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