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62422B - 烹饪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烹饪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烹饪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烹饪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62422B
CN113662422B CN202010414165.9A CN202010414165A CN113662422B CN 113662422 B CN113662422 B CN 113662422B CN 202010414165 A CN202010414165 A CN 202010414165A CN 113662422 B CN113662422 B CN 1136624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oking
soup
control method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41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62422A (zh
Inventor
张龙
李晶
梁玉莲
刘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141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6242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624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24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624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624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8Pressure-cookers; Lids or lock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47J27/0802Control mechanisms for pressure-cook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4Cooking-vessels with integral electrical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A47J36/32Time-controlled igniting mechanisms or alarm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烹饪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烹饪设备,烹饪控制方法应用于煲汤烹饪,包括:执行梯度升温程序,以令食材所处的环境温度升高,升温过程中,环境温度在至少两个温度区间内各自保持不同时长,其中,至少两个温度区间互不重叠;执行高温煲汤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升高至烹饪温度,并令环境温度在烹饪温度区间内保持烹饪时长,烹饪温度处于烹饪温度区间内。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使食材中的蛋白质、核苷酸、呈味氨基酸、有机酸、肽类、含氮有机物等多种呈味物质逐步溶出,另一方面,该温度下,蛋白酶活性增加,促进蛋白质水解,生成上述多种呈味物质,提高汤汁鲜味。

Description

烹饪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烹饪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用具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控制方法、一种计算机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烹饪设备。
背景技术
日常烹饪中,汤汁鲜美与否,常用于衡量煲汤烹饪效果。目前大众认知的鲜味主要来自味精、鸡精等调料,它们的主要成分大多是谷氨酸钠、酵母提取液等。然而这种增鲜方式均来自外部调料,其实很多食材,无论是蔬菜还是肉质,本身就存在呈味物质,但这些物质不易被激发释放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出一种烹饪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设备。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出一种烹饪设备。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控制方法,应用于煲汤烹饪,烹饪控制方法包括:执行梯度升温程序,以令食材所处的环境温度升高,升温过程中,环境温度在至少两个温度区间内各自保持不同时长,其中,至少两个温度区间互不重叠;执行高温煲汤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升高至烹饪温度,并令环境温度在烹饪温度区间内保持烹饪时长,烹饪温度处于烹饪温度区间内。
本发明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通过在执行高温煲汤程序前,先执行梯度升温程序,可在加热食材(主要是肉类,如鸡肉、排骨、牛肉、羊肉、鱼肉等)的过程中,令食材所处的环境温度(煲汤时即为水温)在多节不同的中高温的温度区间各自停留一段时间。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使食材中的蛋白质、核苷酸、呈味氨基酸、有机酸、肽类、含氮有机物等多种呈味物质逐步溶出,另一方面,该温度下,蛋白酶活性增加,促进蛋白质水解,生成上述多种呈味物质,提高汤汁鲜味。同时,该温度条件下,蛋白质逐步变性、溶出,增加汤汁浓稠感。此外,通过执行高温煲汤程序,可令呈味物质进一步溶出并在汤中扩散,提高汤汁的鲜味。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可在不增加外部调料的情况下利用食材自身的成分增加汤汁滋味,尤其是鲜味,而鲜味增加可以降低人们对咸味的感知与需求,因此该方法可减少用户增加盐分,从而达到减盐增鲜目的。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两个温度区间中的任意两个温度区间之间间隔的温度差大于等于3℃。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执行梯度升温程序时,至少两个温度区间之间至少具有3℃的温度间隔,也就是对于相邻的两个温度区间,相对较低的温度区间的上限与相对较高的温度区间的下限需至少相差3℃,以实现明显的温度梯度划分,进而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内实现不同的提鲜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至少两个温度区间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执行梯度升温程序,以令食材所处的环境温度升高,升温过程中,环境温度在至少两个温度区间内各自保持不同时长,包括:执行第一保温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在第一温度区间内保持第一时长;执行第二保温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在第二时长内升高并维持在第二温度区间,第二时长大于第一时长;执行第三保温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在第三时长内升高并维持在第三温度区间,第三时长小于第二时长。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执行梯度升温程序时环境温度在至少三个温度区间(由低到高依次为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第三温度区间)停留,且在处于中间状态的第二温度区间内停留的时间最长。由于在中间状态的第二温度区间内,蛋白质、脂肪等更易水解为呈味物质,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优先将有限的烹饪时间分配给第二温度区间,可促进尽可能多的呈味物质生成,提高汤汁鲜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温度区间的下限大于等于25℃,第一温度区间的上限小于等于55℃。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第一温度区间的取值范围为25℃至55℃,此温度区间下,酶被激活,可充分促进酶活性增加,为后续水解蛋白质、脂肪等物质提供基础。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温度区间的下限大于等于40℃,第二温度区间的上限小于等于75℃。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第二温度区间的取值范围为40℃至75℃,此温度区间下,可促进激活的酶去水解蛋白质、脂肪等,有助于增加生成的呈味物质的数量,提高汤汁鲜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温度区间的下限大于等于55℃,第三温度区间的上限小于等于90℃。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第三温度区间的取值范围为55℃至90℃,此温度区间下,可促进生成的呈味物质从食材内溶出至汤中,提高汤汁鲜味。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一时长大于等于3min。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第一时长需大于等于3min,以保证蛋白酶被充分激活。进一步地,第一时长可大于等于5min,但受完整煲汤烹饪时间的长度限制,也可将第一时长限制在20min以内,例如小于等于15min。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二时长大于等于8min。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第二时长需大于等于8min,以保证水解出尽可能多的呈味物质。进一步地,第二时长可大于等于10min,但受完整煲汤烹饪时间的长度限制,也可将第二时间限制在40min以内,例如20min至30min。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第三时长大于等于3min。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第三时长需大于等于3min,以保证水解出的呈味物质充分溶出。进一步地,第三时长可大于等于5min,但受完整煲汤烹饪时间的长度限制,也可将第三时间限制在20min以内,例如小于等于15min。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温度区间的下限大于等于100℃。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执行高温煲汤程序时所保持的烹饪温度区间需大于等于100℃,此时汤汁不断沸腾翻滚,向食材传递的热量多,食材温度升高快,一方面增大了呈味物质在食材里的溶解度,另一方面增大了呈味物质向食材表面的扩散速度,同时还能增大呈味物质在汤中的扩散系数,沸腾时对流引起的搅拌作用能迅速使汤中呈味物质的浓度均匀化,有利于烹制浓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时长的取值范围为5min至130min。
在该设计中,对于烹饪温度区间大于等于100℃的情况,通过保持5min至130min的烹饪时长,可最终实现煲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控制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浓汤指令,在执行高温煲汤程序的同时,控制排气阀在至少部分时段开启。
在该设计中,当需要烹制浓汤时,除令烹饪温度区间大于等于100℃外,若使用的烹饪设备是电压力锅,还可配合控制排气阀,使排气阀排气,以降低锅内气压,可保证锅内汤汁不断翻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温度区间的下限大于等于70℃,烹饪温度区间的上限小于等于115℃。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执行高温煲汤程序时所保持的烹饪温度区间的取值范围在70℃至115℃之间,可保证汤面不沸腾,此时食材中蛋白质继续水解,产生呈味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等,因浓度梯度原因,不断迁移至食材表面甚至汤汁中,可以提高汤汁鲜味。由于锅内较为平静,食材表面蛋白质变性阻碍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不断溶出,所以汤汁较清,有利于烹制清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时长的取值范围为10min至130min。
在该设计中,对于烹饪温度区间处于70℃至115℃之间的情况,通过保持10min至130min的烹饪时长,可最终实现煲汤。进一步地,烹饪时长的取值范围可为15min至120min。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控制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清汤指令,在执行高温煲汤程序的同时,控制排气阀保持关闭。
在该设计中,当需要烹制清汤时,除令烹饪温度区间处于70℃至115℃之间外,若使用的烹饪设备是电压力锅,还可配合控制排气阀,使排气阀保持关闭,不可排气,以减少汤汁翻滚,甚至保证锅内汤汁不翻滚,最终得到清汤。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烹饪控制方法还包括:响应于清汤指令,在执行高温煲汤程序的同时,控制加热功率小于目标功率。
在该设计中,当需要烹制清汤时,通过限定加热功率小于目标功率,可避免加热温度过高。此外,若使用的烹饪设备是电压力锅,由于在关闭排气阀时加热会导致锅内压力升高,故还可配合控制加热功率,令加热功率小于目标功率,可防止电压力锅内的温度、压力过高,有助于减少汤汁翻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执行高温煲汤程序之后,烹饪控制方法还包括:执行降温程序,以令环境温度降低至目标温度区间。
在该设计中,执行完高温煲汤程序后,烹饪控制方法还进一步包括执行降温程序,从而将食材所处的环境温度降低至目标温度区间,此时汤汁的鲜味最明显,可优化烹饪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温度区间的下限大于等于30℃,目标温度区间的上限小于等于70℃。
在该设计中,具体限定了目标温度区间的取值范围为30℃至70℃。经研究发现,该温度范围内呈味物质在汤中的鲜味最明显,通过有目的性地将食材所处的环境温度降至该温度范围,可进一步优化烹饪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计算机程序;及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控制方法,因而具备该烹饪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烹饪控制方法,因而具备该烹饪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烹饪设备包括:如上述技术方案的计算机设备,或如上述技术方案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因而具备该计算机设备和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一的烹饪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二的烹饪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三的烹饪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五的烹饪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烹饪控制方法的示意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烹饪控制方法的温度变化曲线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烹饪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本发明第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控制方法,应用于煲汤烹饪,主要利用一定范围内温度变化促进食材中的蛋白质、核苷酸、呈味氨基酸、有机酸、肽类、含氮有机物等多种呈味物质逐步溶出,另一方面增加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质水解,生成上述多种呈味物质,提高汤汁鲜味。采用本发明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可在不增加外部调料的情况下利用食材自身的成分增加汤汁滋味,尤其是鲜味,而鲜味增加可以降低人们对咸味的感知与需求,因此该方法可减少用户增加盐分,从而达到减盐增鲜目的。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包括:
S102,执行梯度升温程序,以令食材所处的环境温度升高,升温过程中,环境温度在至少两个温度区间内各自保持不同时长,其中,至少两个温度区间互不重叠。
先执行梯度升温程序,可在加热食材(主要是肉类,如鸡肉、排骨、牛肉、羊肉、鱼肉等)的过程中,令食材所处的环境温度(煲汤时即为水温)在多节中高温的温度区间各自停留一段时间。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使食材中的蛋白质、核苷酸、呈味氨基酸、有机酸、肽类、含氮有机物等多种呈味物质逐步溶出,另一方面,该温度下,蛋白酶活性增加,促进蛋白质水解,生成上述多种呈味物质,提高汤汁鲜味。同时,该温度条件下,蛋白质逐步变性、溶出,增加汤汁浓稠感。
S104,执行高温煲汤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升高至烹饪温度,并令环境温度在烹饪温度区间内保持烹饪时长,烹饪温度处于烹饪温度区间内。
通过执行高温煲汤程序,可令呈味物质进一步溶出并在汤中扩散,提高汤汁的鲜味。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至少两个温度区间互不重叠,至少两个温度区间之间至少具有3℃的温度间隔,也就是对于相邻的两个温度区间,相对较低的温度区间的上限与相对较高的温度区间的下限需至少相差3℃,以实现明显的温度梯度划分,进而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内实现不同的提鲜效果。进一步地,该温度差可为大于等于5℃。
实施例二:
前述实施例一中的至少两个温度区间的数量可为三个,由低到高依次为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第三温度区间,且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第三温度区间互不重叠。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包括:
S202,执行升温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升高至第一温度区间。
在执行梯度升温程序之前,可先执行升温程序,以将水温提升至梯度升温程序的起点温度(即上述第一温度区间),此阶段可增大加热火力,以提高升温速率,使水温快速提升至设定温度(即第一温度区间),缩短烹饪时间。
S204,执行第一保温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在第一温度区间内保持第一时长。
S206,执行第二保温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在第二时长内升高并维持在第二温度区间,第二时长大于第一时长。
S208,执行第三保温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在第三时长内升高并维持在第三温度区间,第三时长小于第二时长。
S210,执行高温煲汤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升高至烹饪温度,并令环境温度在烹饪温度区间内保持烹饪时长,烹饪温度处于烹饪温度区间内。
在该实施例中,执行梯度升温程序时环境温度依次在第一温度区间、第二温度区间、第三温度区间停留,且在处于中间状态的第二温度区间内停留的时间最长。由于在中间状态的第二温度区间内,蛋白质、脂肪等更易水解为呈味物质,通过控制温度和时间,优先将有限的烹饪时间分配给第二温度区间,可促进尽可能多的呈味物质生成,提高汤汁鲜味。
就温度区间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温度区间的取值范围可为25℃至55℃,即第一温度区间的下限需大于等于25℃,第一温度区间的上限需小于等于55℃,此时酶被激活,可充分促进酶活性增加,为后续水解蛋白质、脂肪等物质提供基础。进一步地,第一温度区间的取值范围可为36℃至45℃,例如40℃至44℃,可维持在42℃附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温度区间的取值范围可为40℃至75℃,即第二温度区间的下限需大于等于40℃,第二温度区间的上限需小于等于75℃,此温度区间下,可促进激活的酶去水解蛋白质、脂肪等,有助于增加生成的呈味物质的数量,提高汤汁鲜味。进一步地,第二温度区间的取值范围可为50℃至65℃,例如53℃至57℃,可维持在55℃附近。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温度区间的取值范围为55℃至90℃,即第三温度区间的下限需大于等于55℃,第三温度区间的上限需小于等于90℃,此温度区间下,可促进生成的呈味物质从食材内溶出至汤中,提高汤汁鲜味。进一步地,第三温度区间的取值范围可为65℃至80℃,例如68℃至72℃,可维持在70℃附近。
对于整个梯度升温阶段,整体而言,55℃至80℃的条件下,大部分蛋白质变性,水解成氨基酸、核苷酸等,另一方面部分呈味物质,如核苷酸、氨基酸、有机酸等大量溶出,可极大增加肉汤的鲜味和浓郁香味。在50℃至65℃保温一段时间,有助于保留肉质色泽、保持肉质嫩度、减少水分流失,提高肉质口感。而65℃以下有助于蛋白酶的激活,蛋白酶会水解蛋白质生成氨基酸,增加汤汁风味。
就停留时长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时长需大于等于3min,以保证蛋白酶被充分激活。进一步地,第一时长可大于等于5min,但受完整煲汤烹饪时间的长度限制,也可将第一时长限制在20min以内,例如小于等于15min。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时长需大于等于8min,以保证水解出尽可能多的呈味物质。进一步地,第二时长可大于等于10min,但受完整煲汤烹饪时间的长度限制,也可将第二时间限制在40min以内,例如20min至30min。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时长需大于等于3min,以保证水解出的呈味物质充分溶出。进一步地,第三时长可大于等于5min,但受完整煲汤烹饪时间的长度限制,也可将第三时间限制在20min以内,例如小于等于15min。
实施例三:
对于前述实施例一中的高温煲汤程序,使用不同加热温度或压力可产生不同的煲汤效果。当需要煲浓汤时,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包括:
S302,执行梯度升温程序,以令食材所处的环境温度升高,升温过程中,环境温度在至少两个温度区间内各自保持不同时长,其中,至少两个温度区间互不重叠。
S304,响应于浓汤指令,执行高温煲汤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升高至烹饪温度,并令环境温度在烹饪温度区间内保持烹饪时长,同时控制排气阀在至少部分时段开启,其中,烹饪温度处于烹饪温度区间内,烹饪温度区间的下限大于等于100℃,烹饪时长的取值范围为5min至130min。
在该实施例中,对于浓汤的烹饪,所保持的烹饪温度区间需大于等于100℃,具体实现时,可采用500W以上的大功率加热装置,此时汤汁不断沸腾翻滚,向食材传递的热量多,食材温度升高快,一方面增大了呈味物质在食材里的溶解度,另一方面增大了呈味物质向食材表面的扩散速度,同时还能增大呈味物质在汤中的扩散系数,沸腾时对流引起的搅拌作用能迅速使汤中呈味物质的浓度均匀化。
若使用的烹饪设备是电压力锅,还可配合控制排气阀,使排气阀排气,以降低锅内气压,可保证锅内汤汁不断翻滚。具体地,控制排气阀开启的策略,可以是限定压力阈值,在锅内压力升高至压力阈值时就开启排气阀,也可以是控制排气阀按一定占空比循环通断,例如以开启3s、闭合3s为周期循环开闭,还可以是检测汤汁沸腾程度,在沸腾停止翻滚或翻滚较弱时开启排气阀,只要可以保证排气阀在高温烹饪阶段能够开启排气即可。
此外,保持5min至130min的烹饪时长,则可最终实现煲汤。进一步地,烹饪时长的取值范围可为10min至120min。
实施例四:
对于前述实施例一中的高温煲汤程序,使用不同加热温度或压力可产生不同的煲汤效果。当需要煲清汤时,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包括:
S402,执行梯度升温程序,以令食材所处的环境温度升高,升温过程中,环境温度在至少两个温度区间内各自保持不同时长,其中,至少两个温度区间互不重叠。
S404,响应于清汤指令,执行高温煲汤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升高至烹饪温度,并令环境温度在烹饪温度区间内保持烹饪时长,同时控制排气阀保持关闭,控制加热功率小于目标功率,其中,烹饪温度处于烹饪温度区间内,烹饪温度区间的下限大于等于100℃,烹饪时长的取值范围为5min至130min。
在该实施例中,对于清汤的烹饪,所保持的烹饪温度区间的取值范围在70℃至115℃之间,可保证汤面不沸腾,此时食材中蛋白质继续水解,产生呈味物质,如氨基酸、核苷酸等,因浓度梯度原因,不断迁移至食材表面甚至汤汁中,可以提高汤汁鲜味。由于锅内较为平静,食材表面蛋白质变性阻碍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不断溶出,所以汤汁较清,有利于烹制清汤。进一步地,烹饪温度区间的取值范围在80℃至105℃之间,例如位于100℃附近。
通过限定加热功率小于目标功率,可避免加热温度过高。此外,若使用的烹饪设备是电压力锅,还可配合控制排气阀,使排气阀保持关闭,不可排气,以减少汤汁翻滚,甚至保证锅内汤汁不翻滚。由于在关闭排气阀时加热会导致锅内压力升高,故还可配合控制加热功率,令加热功率小于目标功率,例如采用100W至500W的小加热功率,可防止电压力锅内的温度、压力过高,有助于减少汤汁翻滚。
此外,保持10min至130min的烹饪时长,可最终实现煲汤。进一步地,烹饪时长的取值范围可为15min至120min。
实施例五: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包括:
S502,执行梯度升温程序,以令食材所处的环境温度升高,升温过程中,环境温度在至少两个温度区间内各自保持不同时长,其中,至少两个温度区间互不重叠。
S504,执行高温煲汤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升高至烹饪温度,并令环境温度在烹饪温度区间内保持烹饪时长,烹饪温度处于烹饪温度区间内。
S506,执行降温程序,以令环境温度降低至目标温度区间。
在该实施例中,执行完高温煲汤程序后,烹饪控制方法还进一步包括执行降温程序,从而将食材所处的环境温度降低至目标温度区间,此时汤汁的鲜味最明显,可优化烹饪效果。具体地,执行降温程序时可采用自然冷却的方式,检测环境温度即可,也可采用风冷、水冷等冷却方式,此时除检测环境温度外,还需控制风扇或水泵的运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温度区间的取值范围可为30℃至70℃,即目标温度区间的下限需大于等于30℃,目标温度区间的上限需小于等于70℃。经研究发现,该温度范围内呈味物质在汤中的鲜味最明显,通过有目的性地将食材所处的环境温度降至该温度范围,可进一步优化烹饪效果。进一步地,目标温度区间的取值范围在40℃至60℃之间。
具体实施例: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包括:
S602,执行升温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升高至第一温度T1=42℃。
S604,执行第一保温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在第一温度T1附近保持5min。
S606,执行第二保温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在20min内升高并维持在第二温度T2=55℃附近。
S608,执行第三保温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在8min内升高并维持在第三温度T3=70℃附近。
S610,执行高温煲汤程序,以令环境温度升高至121℃,并令环境温度在121℃附近保持15min。
S612,执行降温程序,以令环境温度降低至40℃。
如图7所示,该具体实施例的烹饪过程可划分为升温、中温提鲜、升温、高温煲汤、降温这五个阶段,其中,升温程序对应第一个升温阶段,第一保温程序、第二保温程序和第三保温程序共同构成前述梯度升温程序,对应于中温提鲜阶段,高温煲汤程序对应于第二个升温阶段和高温煲汤阶段,降温程序对应于降温阶段。另需说明的是,图7中的横纵坐标取值及曲线仅用于示意,图7中的纵坐标也可为压力(其取值未标注),即通过检测并控制食材所处的环境压力来改变环境温度。
为验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的增鲜效果,对采用该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煲得的汤汁进行检测,得到的呈味物质含量如下表1所示。由于呈味氨基酸和核苷酸可代表汤中鲜味提升情况,尤其是谷氨酸和天冬氨酸,这些呈味物质的含量越高,汤汁越鲜。由下表1可以看出,采用该具体实施例提供的烹饪控制方法,可显著提升汤汁中呈味物质的含量,有效提升汤汁鲜味。
Figure BDA0002494418930000131
表1
如图8所示,本发明第二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100,包括:存储器102,被配置为存储计算机程序;及处理器104,被配置为执行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烹饪控制方法,因而具备该烹饪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存储器102可以包括用于数据或指令的大容量存储器。举例来说而非限制,存储器102可包括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软盘驱动器、闪存、光盘、磁光盘、磁带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驱动器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102可包括可移除或不可移除(或固定)的介质。在合适的情况下,存储器102可在综合网关容灾设备的内部或外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102是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特定实施例中,存储器102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在合适的情况下,该ROM可以是掩模编程的ROM、可编程ROM(PROM)、可擦除PROM(EPROM)、电可擦除PROM(EEPROM)、电可改写ROM(EAROM)或闪存或者两个或更多个以上这些的组合。
上述处理器104可以包括中央处理器(CPU),或者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者可以被配置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
本发明第三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的烹饪控制方法,因而具备该烹饪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能够存储或传输信息的任何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电子电路、半导体存储器设备、ROM、闪存、可擦除ROM(EROM)、软盘、CD-ROM、光盘、硬盘、光纤介质、射频(RF)链路,等等。代码段可以经由诸如因特网、内联网等的计算机网络被下载。
如图9所示,本发明第四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设备200,包括如上述实施例的计算机设备100,或如上述实施例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因而具备该计算机设备和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具体地,烹饪设备还包括烹饪腔和加热装置,烹饪腔用于容纳食材,加热装置用于加热烹饪腔以实现升温。烹饪设备例如可为电压力锅、电饭煲、电炖锅。
在本发明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烹饪控制方法,应用于煲汤烹饪,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控制方法包括:
执行梯度升温程序,以令食材所处的环境温度升高,升温过程中,所述环境温度在至少两个温度区间内各自保持不同时长,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温度区间互不重叠;
执行高温煲汤程序,以令所述环境温度升高至烹饪温度,并令所述环境温度在烹饪温度区间内保持烹饪时长,所述烹饪温度处于所述烹饪温度区间内;
所述至少两个温度区间的数量为至少三个;所述执行梯度升温程序,以令食材所处的环境温度升高,升温过程中,所述环境温度在至少两个温度区间内各自保持不同时长,包括:
执行第一保温程序,以令所述环境温度在第一温度区间内保持第一时长;
执行第二保温程序,以令所述环境温度在第二时长内升高并维持在第二温度区间,所述第二时长大于所述第一时长;
执行第三保温程序,以令所述环境温度在第三时长内升高并维持在第三温度区间,所述第三时长小于所述第二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温度区间中的任意两个温度区间之间间隔的温度差大于等于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温度区间的下限大于等于25℃,所述第一温度区间的上限小于等于55℃;和/或
所述第二温度区间的下限大于等于40℃,所述第二温度区间的上限小于等于75℃;和/或
所述第三温度区间的下限大于等于55℃,所述第三温度区间的上限小于等于90℃;和/或
所述第一时长大于等于3min;和/或
所述第二时长大于等于8min;和/或
所述第三时长大于等于3min。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温度区间的下限大于等于100℃;和/或
所述烹饪时长的取值范围为5min至130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控制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浓汤指令,在执行所述高温煲汤程序的同时,控制排气阀在至少部分时段开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烹饪温度区间的下限大于等于70℃,所述烹饪温度区间的上限小于等于115℃;和/或
所述烹饪时长的取值范围为10min至130min。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控制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清汤指令,在执行所述高温煲汤程序的同时,控制排气阀保持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控制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清汤指令,在执行所述高温煲汤程序的同时,控制加热功率小于目标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所述高温煲汤程序之后,所述烹饪控制方法还包括:
执行降温程序,以令所述环境温度降低至目标温度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温度区间的下限大于等于30℃,所述目标温度区间的上限小于等于70℃。
11.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
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计算机程序;及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的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烹饪控制方法。
13.一种烹饪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设备包括:
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计算机设备;或
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02010414165.9A 2020-05-15 2020-05-15 烹饪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烹饪设备 Active CN1136624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4165.9A CN113662422B (zh) 2020-05-15 2020-05-15 烹饪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烹饪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4165.9A CN113662422B (zh) 2020-05-15 2020-05-15 烹饪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烹饪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2422A CN113662422A (zh) 2021-11-19
CN113662422B true CN113662422B (zh) 2022-08-30

Family

ID=78537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4165.9A Active CN113662422B (zh) 2020-05-15 2020-05-15 烹饪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烹饪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62422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04524A (ja) * 2004-01-20 2005-08-04 Nisshin Seifun Group Inc だし汁の製造方法
JP2009136476A (ja) * 2007-12-06 2009-06-25 Nakai:Kk ラーメンスープ材料の煮出し装置
CN102309027A (zh) * 2011-07-05 2012-01-11 成都富渔科技有限公司 全营养安全即食即用鱼肉汤生产工艺
JP2012139186A (ja) * 2010-12-30 2012-07-26 Asari Sasuke Shoten:Kk 高濃度地鶏ガラスープの製造方法
CN102763832A (zh) * 2012-07-30 2012-11-07 福建鑫马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排骨酱基料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4544360A (zh) * 2015-01-20 2015-04-29 徐金伟 一种草原野菌汤及其制作方法
CN107048299A (zh) * 2017-04-06 2017-08-18 广州润圆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老火靓汤罐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WO2017206027A1 (zh) * 2016-05-30 2017-12-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炖汤方法和电烹饪器的温度控制装置
KR20180059025A (ko) * 2016-11-25 2018-06-04 농업회사법인 주식회사 참농 삼계탕 레토르트 식품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따른 삼계탕 레토르트 식품
CN110584050A (zh) * 2019-09-05 2019-12-20 浙江百珍堂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用天然高汤清汁的发酵制备工艺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06435A1 (en) * 2001-02-06 2002-08-08 Jim Fish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king ready-to-serve soup
KR101251952B1 (ko) * 2012-04-20 2013-04-08 강신복 훈제오리 사골 스프의 제조방법
CN105982523B (zh) * 2015-01-28 2018-11-2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9691877A (zh) * 2017-10-24 2019-04-30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压力锅的煲汤控制方法、压力锅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19379A (zh) * 2018-11-09 2019-04-16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压力煲的高效去腥的浓汤制作方法
CN110463960A (zh) * 2019-08-26 2019-11-19 郑州市美宴食品有限公司 低嘌呤、甘油三酯且含天然纳米颗粒的乌鸡汤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04524A (ja) * 2004-01-20 2005-08-04 Nisshin Seifun Group Inc だし汁の製造方法
JP2009136476A (ja) * 2007-12-06 2009-06-25 Nakai:Kk ラーメンスープ材料の煮出し装置
JP2012139186A (ja) * 2010-12-30 2012-07-26 Asari Sasuke Shoten:Kk 高濃度地鶏ガラスープの製造方法
CN102309027A (zh) * 2011-07-05 2012-01-11 成都富渔科技有限公司 全营养安全即食即用鱼肉汤生产工艺
CN102763832A (zh) * 2012-07-30 2012-11-07 福建鑫马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排骨酱基料及其生产方法和应用
CN104544360A (zh) * 2015-01-20 2015-04-29 徐金伟 一种草原野菌汤及其制作方法
WO2017206027A1 (zh) * 2016-05-30 2017-12-07 佛山市顺德区美的电热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炖汤方法和电烹饪器的温度控制装置
KR20180059025A (ko) * 2016-11-25 2018-06-04 농업회사법인 주식회사 참농 삼계탕 레토르트 식품의 제조방법 및 이에 따른 삼계탕 레토르트 식품
CN107048299A (zh) * 2017-04-06 2017-08-18 广州润圆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老火靓汤罐头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0584050A (zh) * 2019-09-05 2019-12-20 浙江百珍堂食品有限公司 一种烹饪用天然高汤清汁的发酵制备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排骨汤和鸡汤的烹制工艺及营养特性";瞿明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0215;第B024-6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62422A (zh) 2021-11-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965679B (zh) 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2920317A (zh) 一种电热器具的烹饪方法
CN107752721A (zh) 烹饪器具和用于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9463998A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US20190133157A1 (en) Method for cooking a food product in a vacuum oven and a vacuum oven
CN113662422B (zh) 烹饪控制方法、计算机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和烹饪设备
Ismail et al. Control of sous-vide physicochemical, sensory, and microbial properties through the manipulation of cooking temperatures and times
CN109744862B (zh) 运行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2002147762A (ja) 食品調理器
CN111513548A (zh) 电饭煲气泵控制方法、装置、电饭煲和存储介质
CN112336170B (zh) 炊具烹饪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装置
WO2012053761A2 (ko) 조미된 반숙계란 제조방법
CN112842086B (zh) 烹饪设备的控制方法、烹饪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637277B (zh) 一种鸭汤鲜味料和特色风味鸭汤及其制作方法
CN110547685A (zh) 烹饪控制方法、装置、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220345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烹饪器具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972976A (zh) 一种烹饪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3750404A (zh) 一种即食水产品干制品的制备方法
CN110140901A (zh) 一种秘鲁鱿鱼卤制风味产品的制备方法
CN106616796A (zh) 一种低亚硝酸盐含量火锅底料
CN110870684B (zh) 烹饪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5868811A (zh) 烹饪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H02167024A (ja) 魚節の製造法
CN106172635A (zh) 一种豆丹豌豆饼干
JP2006280280A (ja) 魚醤油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