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49495A - 一种排线弯折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排线弯折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649495A CN113649495A CN202110930413.XA CN202110930413A CN113649495A CN 113649495 A CN113649495 A CN 113649495A CN 202110930413 A CN202110930413 A CN 202110930413A CN 113649495 A CN113649495 A CN 11364949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in body
- body portion
- rotating
- flat cable
- bending mechanism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1/00—Bending wire other than coiling; Straightening wi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线弯折机构,待弯折对象包括通过排线连接的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排线弯折机构包括,底座,用于放置第一本体部的固定部件,用于放置第二本体部的转动部件。其中,转动部件中的第一主体部可以相对第二主体部运动。在转动部件旋转的过程中,第一主体部会相对于第二主体部运动,从而调整第二本体部的旋转中心,使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的扣合过程更加平稳,减少了对待弯折对象的损坏和组装不良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排线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线弯折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排线弯折机构在旋转过程中,由于排线在弯折过程中会发生形变,导致排线两端连接的结构会发生相对位移,从而使得物体的旋转中心发生改变,容易发生错位导致产品损坏和组装不良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排线弯折机构,用于提供一种新的排线弯折机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线弯折机构,应用于待弯折对象,所述待弯折对象包括第一本体部、第二本体部和排线,所述第一本体部和所述第二本体部通过所述排线连接,所述排线弯折机构包括:
底座;
固定部件,所述固定部件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本体部;
转动部件,所述转动部件用于放置所述第二本体部,所述转动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转动;
其中,所述转动部件包括第一主体部和第二主体部,在所述转动部件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部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本体部设置卡扣,所述第二本体部设置凹槽,在所述转动部件设置第一动力部,所述第一动力部用于在所述转动部件旋转到预设角度时,推动所述第一主体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部运动,以使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卡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动力部包括推块,所述推块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用于沿所述转动部件的长度方向,驱动所述第一主体部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部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部件包括第三主体部,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安装于所述第三主体部,所述第三主体部设置有导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导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主体部设置有定位槽,所述第一主体部和所述第二主体部位于在所述定位槽,且所述第一主体部能够沿所述定位槽运动;
所述导轨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侧壁。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定位槽的内壁设置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与所述第一主体部连接,所述复位弹簧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主体部复位。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所述底座上设置第二动力部,用于驱动所述转动部件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线弯折机构还包括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通过第一从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连接,所述第二动力部与所述第一旋转轴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排线弯折机构还包括第二旋转轴,沿所述转动部件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位于所述转动部件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旋转轴通过第二从动件与所述转动部件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设置有位置传感器,所述位置传感器用于测量所述转动部件的旋转角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线弯折机构,待弯折对象包括通过排线连接的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排线弯折机构包括,底座,用于放置第一本体部的固定部件,用于放置第二本体部的转动部件。其中,转动部件中的第一主体部可以相对第二主体部运动。在转动部件旋转的过程中,第一主体部会相对于第二主体部运动,从而调整第二本体部的旋转中心,使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的扣合过程更加平稳,减少了对待弯折对象的损坏和组装不良的情况。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排线弯折机构和待弯折对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I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排线弯折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II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气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待弯折对象;
11-第一本体部;
111-卡扣;
12-第二本体部;
121-凹槽;
13-排线;
2-底座;
3-固定部件;
4-转动部件;
41-第一主体部;
42-第二主体部;
43-第三主体部;
431-定位槽;
44-导轨;
45-复位弹簧;
5-第一动力部;
51-推块;
6-第二动力部;
7-第一旋转轴;
71-第一从动件;
8-第二旋转轴;
81-第二从动件;
9-位置传感器。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 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如图1、2、3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排线弯折机构,作用于待弯折对象1,待连接对象1包括第一本体部11、第二本体部12和排线13,第一本体部11和第二本体部12通过排线13连接。待弯折对象1可以是硬盘组件中的内存盘。排线弯折机构包括底座2,用于放置第一本体部11的固定部件3,用于放置第二本体部12并且相对于固定部件3旋转的转动部件4。其中,转动部件4包括第一主体部41和第二主体部42,在转动部件4相对于固定部件3旋转的过程中,第一主体部41可以相对于第二主体部42运动。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排线弯折机构将第一本体部11通过围绕着一个固定的旋转中心旋转与第二本体部12扣合的弯折方式,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排线弯折机构通过转动部件4相对于固定部件3的转动,将待弯折对象1的第一本体部11 和第二本体部12扣合,减少了待弯折对象1的损坏和安装不良的情况。在转动部件4转动的过程中第一主体部41可以相对于第二主体部42运动,可以在转动时调整第二本体部12的位置。由于排线13在弯折过程中会发生形变,导致第一本体部11和第二本体部12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使得旋转中心发生改变,容易发生错位,因此,通过设置可以相对于第二主体部42运动的第一主体部41,以便于在转动的过程中调整第二本体部12的位置,可以使待弯折对象1的第一本体部11和第二本体部12之间配合的更加精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3和转动部件4的第一主体部41设置吸盘,用于固定待弯折对象1。在转动部件4转动和第一主体部41运动时,待弯折对象1不会与固定部件3和第一主体部41发生相对移动,提高了第一本体部 11和第二本体部12扣合过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如图2、3、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一本体部11设置卡扣 111,第二本体部12设置凹槽121。在转动部件4设置第一动力部5,当转动部件4转动到预设角度时,第一动力部5推动第一主体部41运动,使第一本体部 11的卡扣111和第二本体部12的凹槽121卡接。
第一本体部11设置的卡扣111可以为弯钩结构,为了使第二本体部12的凹槽121平稳地卡进卡扣111,需要第二本体部12在旋转到与第一本体部11重合之前向排线13方向移动,以在转动的过程中避让卡扣111,待第二本体部12与第一本体部11贴合后再沿转动部件4长度方向X移动与卡扣111卡合。在转动部件4旋转到预设角度时,第一动力部5会推动转动部件4中的第一主体部41,使第一主体部41沿转动部件4长度方向X靠近第二主体部42一侧运动,进而使第一本体部11向连接排线13的一侧运动,使卡扣111和凹槽121卡接的过程更平稳。
如图3、4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动力部5包括推块51,推块51的一侧与第一主体部41相连接,第一动力部5通过推块51推动第一主体部41沿转动部件4长度方向X运动。
推块51可以为L型结构,一端连接第一动力部5,另一端连接第一主体部 41,在转动部件4旋转到预定角度时,第一动力部5带动推块51运动,进而推动第一主体部41,使第一主体部41沿转动部件4长度方向X运动。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转动部件4还可以包括用于安装第一主体部41和第二主体部42的第三主体部43,在第三主体部43设置用于限制第一主体部41运动方向的导轨44,第一主体部41与导轨44相连接。
在第三主体部43设置导轨44,可以限制第一主体部41的运动方向,使第一主体部41在受到第一动力部5的推力时只沿转动部件4的长度方向X运动,减少在转动部件4宽度方向Y发生偏移的可能,保证了第一本体部11和第二本体部12之间配合的精确度,还降低了排线13的损坏率。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三主体部43设置有定位槽431,第一主体部41和第二主体部42位于定位槽431内,第一主体部41能够沿定位槽431运动。限制第一主体部41运动方向的导轨44安装在定位槽431的侧壁。
在第三主体部43设置定位槽431,可以确定第一主体部41和第二主体部42 在转动部件4中的相对位置,定位槽431的内壁进一步限制了第一主体部41的运动方向,可以使第一主体部41在运动时,降低与第二主体部42在转动部件4 宽度方向Y产生偏移的可能。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第三主体部43的定位槽431沿转动部件4长度方向X靠近所述第一主体部41一侧的内壁上设置复位弹簧45,复位弹簧45的另一端与第一主体部41相连接,在第一主体部41相对第二主体部42运动后,驱动第一主体部41回到原来位置。
转动部件4旋转到预设角度,第一主体部41被第一动力部5推动,向第二主体部42运动,此时,复位弹簧45被拉伸,发生弹性形变,转动部件4继续旋转直至第一本体部11与第二本体部12扣合,在第一本体部11与第二本体部12 扣合之后第一动力部5可以撤去施加在第一主体部41的驱动力,在复位弹簧45 的回复力的作用下第一主体部41回到原来位置,进而带动第二本体部12运动,使在第二本体部12设置的凹槽121与在第一本体部11设置的卡扣111卡接。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底座2上设置第二动力部6。第二动力部6用于为转动部件4的旋转提供动力,第二动力部6可以为电机,通过电机输出轴的旋转,带动转动部件4的旋转。
第二动力部6为转动部件4提供动力,使转动部件4旋转,使固定在转动部件4上的第一本体部11的旋转过程更加平稳,减少待弯折对象1的损坏。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底座2上设置第一旋转轴7,第二动力部6与第一旋转轴7连接,将动力传输到第一旋转轴7上,使第一旋转轴 7旋转,第一旋转轴7与转动部件4通过第一从动件71连接,进而第一旋转轴7 带动转动部件4旋转。
第一旋转轴7与第二动力部6可以通过传动带连接,传动带可以缓冲第二动力部6的震动,使动力传输的过程更加平稳,减小由于第二动力部6产生震动而损坏排线13连接结构的风险,同时带轮传动方式还能够便于调节传动比。第一从动件71可以增长第一旋转轴7对转动部件4的力臂,降低第一旋转轴7驱动转动部件4所需的力,进而降低了第二动力部6的输出功率,节省了能源,有利于降低成本。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底座2设置第二旋转轴8,第一旋转轴7和第二旋转轴8位于转动部件4的宽度方向Y相对两侧,第二旋转轴8 通过第二从动件81与转动部件4连接。
第二旋转轴8与第一旋转轴7设置在转动部件4宽度方向Y的两侧可以对转动部件4起到支撑的作用,使转动部件4在旋转过程中更加稳定,降低对待弯折对象1造成损坏的风险。
如图3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在底座2上设置用于检测转动部件 4旋转角度的位置传感器9,在转动部件4旋转到预设角度时,位置传感器9发出信号,使第一动力部5推动第一主体部41运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位置传感器9也可以通过检测第一旋转轴7的转动角度而得知转动部件4的旋转角度,所以位置传感器9可以沿第一旋转轴7的周向安装。
设置位置传感器9可以精确地检测到转动部件4旋转的角度,在转动部件4 旋转到预设角度时,第一动力部5可以及时推动第一主体部41沿转动部件4长度方向X第二主体部42一侧运动,使第一本体部11和第二本体部12扣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排线弯折机构,待弯折对象1包括通过排线13连接的第一本体部11和第二本体部12。排线弯折机构包括,底座2,用于放置第一本体部11的固定部件3,用于放置第二本体部12的转动部件4。其中,转动部件4中的第一主体部41可以相对第二主体部42运动。在转动部件4旋转的过程中,第一主体部41会相对于第二主体部42运动,从而调整第二本体部12的旋转中心,使第一本体部11和第二本体部12的扣合过程更加平稳,减少了对待弯折对象1的损坏和组装不良的情况。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排线弯折机构,应用于待弯折对象(1),所述待弯折对象(1)包括第一本体部(11)、第二本体部(12)和排线(13),所述第一本体部(11)和所述第二本体部(12)通过所述排线(13)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弯折机构包括:
底座(2);
固定部件(3),所述固定部件(3)用于放置所述第一本体部(11);
转动部件(4),所述转动部件(4)用于放置所述第二本体部(12),所述转动部件(4)能够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3)转动;
其中,所述转动部件(4)包括第一主体部(41)和第二主体部(42),在所述转动部件(4)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3)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主体部(41)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部(42)运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弯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部(11)设置卡扣(111),所述第二本体部(12)设置凹槽(121),在所述转动部件(4)设置第一动力部(5),所述第一动力部(5)用于在所述转动部件(4)旋转到预设角度时,推动所述第一主体部(41)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部(42)运动,以使所述卡扣(111)与所述凹槽(121)卡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排线弯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动力部(5)包括推块(51),所述推块(51)与所述第一主体部(41)连接,用于沿所述转动部件(4)的长度方向,驱动所述第一主体部(41)相对于所述第二主体部(42)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线弯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部件(4)包括第三主体部(43),所述第一主体部(41)和所述第二主体部(42)安装于所述第三主体部(43),所述第三主体部(43)设置有导轨(44),所述第一主体部(41)与所述导轨(4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排线弯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主体部(43)设置有定位槽(431),所述第一主体部(41)和所述第二主体部(42)位于在所述定位槽(431),且所述第一主体部(41)能够沿所述定位槽(431)运动;
所述导轨(44)位于所述定位槽(431)的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排线弯折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位槽(431)的内壁设置复位弹簧(45),所述复位弹簧(45)与所述第一主体部(41)连接,所述复位弹簧(45)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主体部(41)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排线弯折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2)上设置第二动力部(6),用于驱动所述转动部件(4)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排线弯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弯折机构还包括第一旋转轴(7),所述第一旋转轴(7)通过第一从动件(71)与所述转动部件(4)连接,所述第二动力部(6)与所述第一旋转轴(7)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排线弯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线弯折机构还包括第二旋转轴(8),沿所述转动部件(4)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旋转轴(7)与所述第二旋转轴(8)位于所述转动部件(4)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二旋转轴(8)通过第二从动件(81)与所述转动部件(4)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排线弯折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设置有位置传感器(9),所述位置传感器(9)用于测量所述转动部件(4)的旋转角度。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30413.XA CN113649495B (zh) | 2021-08-13 | 2021-08-13 | 一种排线弯折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30413.XA CN113649495B (zh) | 2021-08-13 | 2021-08-13 | 一种排线弯折机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49495A true CN113649495A (zh) | 2021-11-16 |
CN113649495B CN113649495B (zh) | 2023-06-16 |
Family
ID=784797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30413.XA Active CN113649495B (zh) | 2021-08-13 | 2021-08-13 | 一种排线弯折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649495B (zh)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71946A (ja) * | 1990-05-07 | 1991-03-27 | Kyushu Tetsusen Kogyo Kk | 線材の整列装置 |
JP2000354909A (ja) * | 1999-06-14 | 2000-12-26 | Sony Corp | リード線切断装置 |
CN103736873A (zh) * | 2013-12-26 | 2014-04-23 | 昆山福易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软排线组装设备的放置折弯机构 |
CN204294684U (zh) * | 2014-12-05 | 2015-04-29 | 安顺义兴电气有限公司 | 铜排折弯装置 |
CN206662129U (zh) * | 2017-04-19 | 2017-11-24 | 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排线弯折装置 |
CN207021407U (zh) * | 2017-07-13 | 2018-02-16 | 深圳市亚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插座连接装置 |
CN110586802A (zh) * | 2019-10-08 | 2019-12-20 | 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折弯设备及折弯方法 |
CN110722777A (zh) * | 2019-11-18 | 2020-01-24 | 深圳市道元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fpc排线折弯装置及折弯传送系统 |
CN210208174U (zh) * | 2019-04-19 | 2020-03-31 | 江苏康盛电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铜排折弯装置 |
CN112427516A (zh) * | 2020-10-31 | 2021-03-02 | 贵溪金河铜业有限公司 | 一种铜排折弯组件 |
CN112563783A (zh) * | 2020-09-30 | 2021-03-26 |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排线电连接器、排线连接系统及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08-13 CN CN202110930413.XA patent/CN11364949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71946A (ja) * | 1990-05-07 | 1991-03-27 | Kyushu Tetsusen Kogyo Kk | 線材の整列装置 |
JP2000354909A (ja) * | 1999-06-14 | 2000-12-26 | Sony Corp | リード線切断装置 |
CN103736873A (zh) * | 2013-12-26 | 2014-04-23 | 昆山福易雅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软排线组装设备的放置折弯机构 |
CN204294684U (zh) * | 2014-12-05 | 2015-04-29 | 安顺义兴电气有限公司 | 铜排折弯装置 |
CN206662129U (zh) * | 2017-04-19 | 2017-11-24 | 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排线弯折装置 |
CN207021407U (zh) * | 2017-07-13 | 2018-02-16 | 深圳市亚奇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插座连接装置 |
CN210208174U (zh) * | 2019-04-19 | 2020-03-31 | 江苏康盛电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铜排折弯装置 |
CN110586802A (zh) * | 2019-10-08 | 2019-12-20 | 江苏创源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折弯设备及折弯方法 |
CN110722777A (zh) * | 2019-11-18 | 2020-01-24 | 深圳市道元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fpc排线折弯装置及折弯传送系统 |
CN112563783A (zh) * | 2020-09-30 | 2021-03-26 | 联宝(合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排线电连接器、排线连接系统及电子设备 |
CN112427516A (zh) * | 2020-10-31 | 2021-03-02 | 贵溪金河铜业有限公司 | 一种铜排折弯组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649495B (zh) | 2023-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17902B2 (en) | Wire-cut electric discharge machine | |
CN113649495A (zh) | 一种排线弯折机构 | |
KR850007516A (ko) | 자기헤드 위치결정장치 | |
WO2005122329A1 (en) | Elevation angle control apparatus for satellite-tracking antenna | |
CN214933138U (zh) | 一种高精度电动推杆式钢带自动纠偏传动装置 | |
CN213315911U (zh) | 调整装置及加工装置 | |
CN207777550U (zh) | 一种弹簧式涨紧器 | |
CN218749584U (zh) | 一种纸箱板弯折设备 | |
CN211758252U (zh) | 一种汽车悬架弹簧认向装置 | |
CN220710280U (zh) | 对准装置 | |
CN221195954U (zh) | 丝杆传动装置及系统 | |
CN218198242U (zh) | 车辆的制动踏板总成和车辆 | |
CN219335506U (zh) | 弯管机调节组件及弯管设备 | |
CN215710453U (zh) | 一种送纸机构 | |
CN221803200U (zh) | 一种汽车车门密封条张力检测结构 | |
CN219169316U (zh) | 极耳整形装置及卷绕设备 | |
JP2645311B2 (ja) | 往復ワイパー装置 | |
CN221870081U (zh) | 半导体元件引脚定位纠正装置 | |
CN209541703U (zh) | 一种汽车涡轮增压器装配检测装置 | |
CN218003638U (zh) | 探针升降驱动装置及芯片测试机 | |
CN214480218U (zh) | 直线电机 | |
CN219238841U (zh) | 一种绳轮式汽车玻璃升降器卷线工装 | |
CN210007583U (zh) | 电机定转子合装装置 | |
CN212343612U (zh) | 一种摄像头用音圈电机上弹片 | |
CN221473116U (zh) | 直联弯管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