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5849A - 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5849A
CN113635849A CN202011116173.1A CN202011116173A CN113635849A CN 113635849 A CN113635849 A CN 113635849A CN 202011116173 A CN202011116173 A CN 202011116173A CN 113635849 A CN113635849 A CN 113635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ing
wall
vehicle
pair
bumper b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1617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智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13635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58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8Front or rear portions
    • B62D25/082Engine compartments
    • B62D25/085Front-end modu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1/00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 B62D21/15Understructures, i.e. chassis frame on which a vehicle body may be mounted having 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a frame designed to permanently or temporarily change shape or dimension upon impact with another body
    • B62D21/152Front or rear frames
    • B62D21/155Sub-frames or underguar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24Arrangements for mounting bumpers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9/00Wheel guards; Radiator guards, e.g. grilles; Obstruction removers; Fittings damping bouncing force in collisions
    • B60R19/02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 B60R19/18Bumpers, i.e. impact receiving or absorbing members for protecting vehicles or fending off blows from other vehicles or obje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ross-section; Means within the bumper to absorb impact
    • B60R2019/1806Structural beams therefor, e.g. shock-absorb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200/00Type of vehicle
    • B60Y2200/90Vehicles comprising electric prime movers
    • B60Y2200/91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Y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SPECTS CROSS-CUTTING VEHICLE TECHNOLOGY
    • B60Y2306/00Other features of vehicle sub-units
    • B60Y2306/01Reducing damages in case of crash, e.g. by improving battery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包括:一对前纵梁;前保险杠横梁,其位于一对所述前纵梁的前面;一对保险杠横梁延伸部,其分别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两端朝向车辆的两侧延伸;以及一对接收构件,其分别附接到一对所述前纵梁。特别地,每个保险杠横梁延伸部朝向车辆的后方弯曲,并且每个接收构件从相应的前纵梁朝向所述保险杠横梁延伸部突出。

Description

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
与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20年5月11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20-0055996号的优先权及权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提供连续的载荷路径的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
背景技术
本部分中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信息并且不构成现有技术。
车辆在例如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后方碰撞、侧翻等各种情况下都进行了防撞性测试。近年来,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推出了小重叠测试,该小重叠测试模拟小重叠正面碰撞刚性障碍物。这种小重叠测试旨在使以40MPH(64KPS)行驶的测试车辆的仅一小部分(占车辆总宽度的25%)撞到驾驶员座椅前部的障碍物,即已知碰撞测试中最严格的测试。
与内燃机车辆相比,诸如电池电动车(BEV)、燃料电池电动车(FCEV)和混合动力电动车(HEV)等环保型车辆包括能量源,例如具有相对较大重量的电池和燃料电池,这增加了其总重量。另外,环保车辆可能受到碰撞能量的影响,该碰撞能量的增加与其重量增加的程度一样多,因此,车身的增强结构的重量可能增加,从而导致制造成本、封装成本等增加。
同时,当车辆和障碍物在小重叠测试中碰撞时,发生车辆的旋转行为或横向位移(或横向行为)。
图1示出了在小重叠测试中的车辆的旋转行为的自由体受力图。在小重叠测试中,障碍物5撞击车辆1的前保险杠2,沿着车辆1的前纵梁3移动,并依次撞击车辆1的前立柱4和轮胎(未示出)。
下面的表达式1是在小重叠测试中应用于车辆1的力矩方程。
∑Mz=Fa(Ds+Da)=Iα…表达式1
此处,ΣMz是绕Z轴(车辆的高度轴)的力矩,而I是质量惯性矩,它与车辆的质量和质量分布成比例。由于环保车辆的重量大于内燃机车辆的重量,因此质量惯性矩可能会增加。在表达式1中,“α”是角加速度,而“Fa”是在障碍物5撞击前立柱4时产生的载荷。根据表达式1,“Fa”与前立柱4和障碍物5之间的重叠量“Da”成比例地增加。当障碍物5撞击前保险杠2时,障碍物5沿车辆1的纵向方向施加较大的载荷,并且施加至车辆1的前保险杠2的横向载荷“Fy1”相对较小。由于前立柱4和障碍物5之间的重叠量“Da”增加,所以绕Z轴的力矩相对增加。即,当在小重叠测试中施加于车辆1的横向载荷“Fy1”相对较小时,车辆的旋转行为“Mz”显著出现。
在小重叠测试中,当如图1所示发生车辆的旋转行为时,车辆的旋转量增加。为了对此进行抵消,与前立柱相邻的门洞的加强结构的重量可相对增加,这对于乘员的安全可能更加不利。即,当障碍物5碰撞到车辆的前立柱4时,前立柱4和障碍物5之间的重叠量增加,结果,在碰撞期间车辆的角加速度增加,因此绕Z轴的力矩增加。因此,与内燃机车辆的旋转角度相比,该车辆的旋转角度显著增加。
图2示出了在小重叠测试中车辆的横向行为的自由体受力图。在小重叠测试中,障碍物5撞击车辆1的前保险杠2,沿着车辆1的前纵梁3移动,并依次撞击车辆的前立柱4和轮胎(未示出)。在图2中,前副车架6的前端部的一侧从前纵梁3向外突出。由于障碍物5在与前立柱4碰撞之前撞击前副车架6的突出侧,因此施加到前副车架6的横向载荷“Fy2”可能大于施加到前保险杠2的横向载荷“Fy1”。也就是说,随着前副车架6的前端部的一侧向外突出,相对较大的横向载荷“Fy2”施加于车辆1,使车辆1沿横向移动。随着前立柱4和障碍物5之间的重叠量Da减小,围绕Z轴的力矩ΣMz可以减小。例如,当前立柱4和障碍物5之间的重叠量Da为0时,围绕Z轴的力矩ΣMz可以接近于0(ΣMz=Fa(Ds+Da)=Iα=0)。
在图1和图2中,“Ft”是障碍物5撞击轮胎(未示出)时产生的载荷,“Ds”是从车辆中心到前立柱4的横向距离,并且“Dt”是轮胎和障碍物5之间的重叠量。
如上所述,当车辆和障碍物在小重叠测试中碰撞时,如果发生车辆的横向行为,则车辆的旋转量减小。与前立柱相邻的门洞的加强结构的重量可以相对减轻,这可以对乘员的安全有利。
由于环保车辆因电池而增加了其重量,因此可以通过抑制车辆的旋转并引起车辆的横向行为而有利地响应于小重叠测试。
提供在该背景技术部分中描述的上述信息以帮助理解发明概念的背景,并且可以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不被视为现有技术的任何技术概念。
发明内容
本发明已经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产生的上述问题,同时完整地保持了由现有技术所实现的优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其被设计为在小重叠碰撞中抑制车辆的旋转并引起车辆的横向行为,从而提高乘员的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可以包括:一对前纵梁;前保险杠横梁,其位于一对前纵梁的前面;一对保险杠横梁延伸部,其分别从前保险杠横梁的两端朝向车辆的两侧延伸;以及一对接收构件,其分别与一对保险杠横梁延伸部朝向车辆的后方间隔开。每个保险杠横梁延伸部可以朝向每个接收构件弯曲。
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结合销,结合销穿透前纵梁和接收构件。结合销的端部可以朝向所述保险杠横梁延伸部的自由端突出。
接收构件可以附接到前纵梁的前部的外侧侧面,以与保险杠横梁延伸部相邻。
接收构件可以具有接收凹部,接收凹部向保险杠横梁延伸部的自由端开口,并且接收凹部可以具有与保险杠横梁延伸部的自由端的形状相匹配的形状。
接收构件可以包括第一接收壁和第二接收壁,第一接收壁和第二接收壁限定了接收凹部。第一接收壁可以面向车辆的侧面,并且第二接收壁可以面向车辆的前方。
第一接收壁可以大致平行于前纵梁的轴线,并且第二接收壁可以基本垂直于第一接收壁。
接收构件可以包括:附接壁,其附接到前纵梁;前支撑壁,其从附接壁的前端朝向车辆的侧面延伸;后支撑壁,其从附接壁的后端朝向车辆的侧面延伸;以及侧壁,其从后支撑壁朝向车辆的前方延伸。
前支撑壁可以将附接壁的前端和第一接收壁的前端连接,后支撑壁可以将附接壁的后端和侧壁的后端连接,并且侧壁可以将后支撑壁的前端和第二接收壁连接。
接收构件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一加强肋,其将附接壁和第一接收壁连接;以及第二加强肋,其将附接壁和后支撑壁连接。
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一对前纵梁之间的前副车架。前副车架可以包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前横梁,并且接收构件可以被定位使得载荷路径可以通过接收构件延伸到前横梁。
通过本文提供的说明,其它应用领域将变得明显。应理解说明书和具体实施方案仅旨在用于说明的目的而不旨在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说明
为了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现在将以实例的方式参考附图描述其各种实施方案,其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在小重叠测试中车辆的旋转行为的自由体受力图;
图2示出了现有技术中在小重叠测试中车辆的横向行为的自由体受力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中的保险杠横梁延伸部和接收构件的放大图;
图5示出了在图4所示的前端结构中,保险杠横梁延伸部变形并容纳在接收构件的接收凹部中的状态;以及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
本文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且不旨在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附图标记说明
10:前端结构
11:前纵梁
13前保险杠横梁
14:接收构件
16:碰撞吸能盒
18:接收凹部
21:保险杠横梁延伸部
31:第一接收壁
32:第一接收壁
41:附接壁
42:前支撑壁
43:后支撑壁
44:侧壁
50:前副车架
51:前横梁
52:后横梁
53、54:侧部。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描述仅为示例性性质并且决不旨在限制本发明或其应用或用途。应理解在整个附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应的部件和特征。
下文将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作为参考,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中所参考的附图中示出的元件的尺寸、线的粗细等可以被放大以方便理解。已经考虑元件的功能来定义用于描述本发明构思的术语,并且可以根据实践等来根据用户或操作者的意图来改变术语。因此,应基于本说明书的整体来定义术语。
诸如第一、第二、A、B、(a)和(b)的术语可以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中的元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并且相应元件的内在特征、顺序或顺序等不受这些术语的限制。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或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诸如通常使用的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相关领域中的上下文含义相同的含义,不应被解释为具有理想的或过于正式的含义,除非在本申请中明确定义为具有这样的含义。
参照图3至图5,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10可以包括一对前纵梁11、位于一对前纵梁11的前方的前保险杠横梁13、从前保险杠横梁13的两端向车辆的两侧延伸的一对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以及位于一对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后方的一对接收构件14。
每个前纵梁11可以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一对前纵梁11可以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彼此间隔开。
前保险杠组件可以连接至一对前纵梁11的前方。前保险杠组件可以包括保险杠罩和连接至保险杠罩的前保险杠横梁13。
前保险杠横梁13可以通过一对碰撞吸能盒16连接到一对前纵梁11。每个碰撞吸能盒16的前端和前保险杠横梁13可以通过焊接、使用紧固件等来结合,并且每个碰撞吸能盒16的后端和前纵梁11的前部可以通过焊接、使用紧固件等来结合。特别地,碰撞吸能盒16的纵向轴线可以与相应的前纵梁11的纵向轴线对齐,因此碰撞吸能盒16和相应的前纵梁11可以沿车辆的纵向方向从前保险杠横梁13向车辆的后方延伸。
每个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可以从前保险杠横梁13的每个端部朝向车辆的侧面延伸,并且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可以向车辆的后方弯曲。特别地,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可以朝向车辆的后方弯曲,使得其自由端21a可以面对前纵梁11和/或接收构件14。
一对接收构件14可以分别设置在一对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后方。具体地,一对接收构件14可以与一对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朝向车辆的后方间隔开。每个接收构件14可以附接(固定)到相应的前纵梁11和/或相应的碰撞吸能盒16。例如,接收构件14可以附接到前纵梁11的前部或碰撞吸能盒16的后部。作为另一示例,如图3至图6所示接收构件14可以附接到前纵梁11和碰撞吸能盒16的结合部分,因此,接收构件14可以附接到前纵梁11的前部和碰撞吸能盒16的后部的两者。每个接收构件14可以从相应的前纵梁11和/或相应的碰撞吸能盒16朝向车辆的外部突出。特别地,接收构件14可以从相应的前纵梁11和/或相应的碰撞吸能盒16朝向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突出。
接收构件14可以具有接收凹部18,接收凹部18朝向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自由端21a开口。当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朝向前纵梁11变形时,接收凹部18可以接收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自由端21a。在小重叠碰撞中,当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朝向前纵梁11变形时,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自由端21a可以容纳在接收凹部18中,从而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自由端21a可以被接收构件14接收。特别地,接收凹部18可以具有与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自由端21a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
接收构件14可以包括限定接收凹部18的第一接收壁31和第二接收壁32。第一接收壁31可以面向车辆的侧面,第二接收壁32可以面向车辆的前方。第一接收壁31可以基本平行于前纵梁11的轴线(或车辆的纵向轴线),第二接收壁32可以大致平行于车辆的宽度轴线。第二接收壁32可以大致垂直于第一接收壁31。当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自由端21a接触第一接收壁31和第二接收壁32时,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自由端21a可以被接收凹部18接收。
在小重叠碰撞中,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可以朝向前纵梁11旋转。由于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自由端21a容纳在接收凹部18中,所以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自由端21a可以接触第一接收壁31和第二接收壁32,因此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可以被接收凹部18接收或调节。具体地,当刚性障碍物5撞击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前表面时,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可以变形为绕枢转点25旋转(参见图5中的箭头R所示的方向),并且枢转点25可以位于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与碰撞吸能盒16之间的结合部分处。如图5中的虚线所示,当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朝向前纵梁11旋转(变形)时,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自由端21a可以与第一接收壁31接触,因此,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旋转可以被第一接收壁31抑制,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自由端21a可以与第二接收壁32接触,因此由刚性障碍物5施加的载荷F1可以作用在第二接收壁32上,并且接触反作用力F2可以通过第二接收壁32作用在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自由端21a上。
根据示例性实施方案,接收构件14可以包括:附接(固定)至前纵梁11和/或碰撞吸能盒16的附接壁41、从附接壁41的前端朝向车辆的侧面延伸的前支撑壁42、从附接壁41的后端朝向车辆的侧面延伸的后支撑壁43、以及从后支撑壁43朝向车辆的前方延伸的侧壁44。
例如,附接壁41可以使用紧固件、焊接等直接附接(固定)到前纵梁11的前部的外侧侧面或碰撞吸能盒16的后部的外侧侧面。在此,术语“外侧”是指朝向车辆的外部空间的方向。作为另一示例,附接壁41可以使用紧固件、焊接等附接(固定)到前纵梁11的前部的外侧侧面和碰撞吸能盒16的后部的外侧侧面。特别地,附接壁41可以具有与前纵梁11的前部的外侧侧面的形状和/或碰撞吸能盒16的后部的外侧侧面的形状相对应的形状,因此附接壁41可以紧密接触前纵梁11的前部的外侧侧面和/或碰撞吸能盒16的后部的外侧侧面。
前支撑壁42可以从附接壁41的前端朝向车辆的侧面水平地延伸,并且前支撑壁42的轴线可以垂直于前纵梁11的轴线。即,前支撑壁42的轴线可以平行于车辆的宽度轴线。具体地,前支撑壁42可以连接附接壁41的前端和第一接收壁31的前端。
后支撑壁43可从附接壁41的后端以预定角度倾斜地延伸,并且后支撑壁43的轴线可以相对于车辆的纵向轴线以预定角度倾斜。后支撑壁43可以从附接壁41的后端朝车辆的前方以预定角度倾斜。具体地,后支撑壁43可以连接附接壁41的后端和侧壁44的后端。
侧壁44可以从后支撑壁43朝向车辆的前方延伸。具体地,侧壁44可以在车辆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并且侧壁44的轴线可以垂直于前支撑壁42的轴线。具体地,侧壁44可以连接后支撑壁43的前端和第二接收壁32。
接收构件14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增加刚性的多个加强肋45和46。多个加强肋45和46可以设置在接收构件14的内腔中。多个加强肋45和46可以包括连接附接壁41和第一接收壁31的第一加强肋45以及连接附接壁41和后支撑壁43的第二加强肋46。
第一加强肋45可以以预定角度倾斜以连接附接壁41和第一接收壁31,第二加强肋46可以以预定角度倾斜以连接附接壁41和后支撑壁43。
前副车架50可以设置在一对前纵梁11之间,并且前副车架50可以支撑电动机(或电动引擎)55、电力电子设备、变速器、悬架等。
前副车架50可以包括面向车辆的前方的前横梁51、朝向车辆的后方与前横梁51间隔开的后横梁52、以及设置在前横梁51和后横梁52之间的一对侧部53和54。前横梁51和后横梁52可以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前横梁51的长度方向轴线和后横梁52的长度方向轴线可以平行于车辆的宽度方向。
电动机55的前部可以通过多个安装托架56连接到前横梁51。
前横梁51的端部可以分别安装到相应的前纵梁11的前部,并且前横梁51可以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因此,前横梁51可以限定载荷路径,载荷通过该载荷路径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传递,并且载荷路径可以在前横梁51的长度方向上延伸。
前横梁51可以位于一对接收构件14之间,并且前横梁51的每个端部可以使用紧固件、焊接、弹性衬套等安装到前纵梁11的前部。当将接收构件14附接到相应的前纵梁11和/或相应的碰撞吸能盒16时,接收构件14可以面对前横梁51的相应的端部,因此,一对接收构件14和前横梁51可以限定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载荷路径。特别地,前横梁51的每个端部都可以被设置成通过相应的前纵梁11和/或相应的碰撞吸能盒16面对相应的接收构件14。具体地,前横梁51的左端部可以通过左弹性衬套等安装到左前纵梁11的前部,并且左接收构件14可以附接(固定)到左前纵梁11的前部和/或左碰撞吸能盒16的后部,使得左前纵梁11的前部和/或左碰撞吸能盒16的后部可以插置在左接收构件14和前横梁51的左端之间。因此,左接收构件14可以通过左前纵梁11和/或左碰撞吸能盒16连接到前横梁51的左端部。前横梁51的右端部可以通过右弹性衬套等安装到右前纵梁11的前部,并且右接收构件14可以附接(固定)到右前纵梁11的前部和/或右碰撞吸能盒16的后部,使得右前纵梁11的前部和/或右碰撞吸能盒16的后部可以插置在右接收构件14和前横梁51的右端部之间。因此,右接收构件14可以通过右前纵梁11和/或右碰撞吸能盒16连接到前横梁51的右端部。
参照图3,在小重叠测试中,由于与障碍物5的碰撞而产生的横向载荷可以通过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接收构件14和前横梁51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传递,因此可以抑制车辆的旋转,同时可以引起车辆的横向行为。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参照图6,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10可以进一步包括穿过前纵梁11的前部和接收构件14的结合销60。结合销60可以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并且结合销60可以具有尖的端部61。结合销60的端部61可以穿过接收构件14的第一接收壁31并位于接收凹部18中。即,端部61可以从接收构件14的第一接收壁31朝向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自由端21a突出。当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变形时,自由端21a容纳在接收构件14的接收凹槽18中,自由端21a可以结合到结合销60的端部61,从而可以将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的变形的自由端21a更牢固地结合到接收构件14。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示例性实施方案,接收构件14可以从前纵梁11突出以与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相邻。在小重叠测试中,当障碍物5撞击车辆的前端时,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可以变形以接触接收构件14,并且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和前纵梁11可以直接连接,因此可以在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接收构件14和前纵梁11之间形成三角形的连续载荷路径。前副车架50的前横梁51可以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限定载荷路径,并且前横梁51的每个端部可以通过前纵梁11的前部连接到接收构件14,从而可以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施加横向载荷。因此,在小重叠正面碰撞中,可以引起车辆的横向行为。如上所述,在小重叠的正面碰撞中,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案的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可以使用保险杠横梁延伸部21、接收构件14和前副车架50的前横梁51来抑制车辆的旋转,并引起车辆的横向行为,从而提高了诸如电池电动车辆(BEV)和燃料电池电动车辆(FCEV)的环保车辆中的乘员的安全性。
上文尽管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和附图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而是可以由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所述前端结构包括:
一对前纵梁;
前保险杠横梁,其位于一对所述前纵梁的前面;
一对保险杠横梁延伸部,其分别从所述前保险杠横梁的两端朝向车辆的两侧延伸;以及
一对接收构件,其分别从一对所述保险杠横梁延伸部朝向车辆的后方间隔开,
其中,一对所述保险杠横梁延伸部分别朝向一对所述接收构件弯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进一步包括结合销,所述结合销穿透一对所述前纵梁中的相应的前纵梁和一对所述接收构件中的相应的接收构件,
其中,所述结合销的端部朝向一对所述保险杠横梁延伸部中的一个保险杠横梁延伸部的自由端突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其中,一对所述接收构件中的一个接收构件附接到一对所述前纵梁的相应的前纵梁的前部的外侧侧面,以与一对所述保险杠横梁延伸部中的一个保险杠横梁延伸部相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其中,一对所述接收构件中的一个接收构件具有接收凹部,所述接收凹部向一对所述保险杠横梁延伸部中的相应的保险杠横梁延伸部的自由端开口,
所述接收凹部具有与相应的保险杠横梁延伸部的自由端的形状相匹配的形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其中,所述接收构件包括第一接收壁和第二接收壁,所述第一接收壁和所述第二接收壁限定所述接收凹部,
所述第一接收壁面向车辆的侧面,
所述第二接收壁面向车辆的前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其中,所述第一接收壁平行于一对所述前纵梁的轴线,
所述第二接收壁垂直于所述第一接收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其中,所述接收构件包括:
附接壁,其附接到一对所述前纵梁的相应的前纵梁;
前支撑壁,其从所述附接壁的前端朝向车辆的侧面延伸;
后支撑壁,其从所述附接壁的后端朝向车辆的侧面延伸;以及
侧壁,其从所述后支撑壁朝向车辆的前方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其中,所述前支撑壁将所述附接壁的前端和所述第一接收壁的前端连接,
所述后支撑壁将所述附接壁的后端和所述侧壁的后端连接,
所述侧壁将所述后支撑壁的前端和所述第二接收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其中,所述接收构件进一步包括:
第一加强肋,其将所述附接壁和所述第一接收壁连接;以及
第二加强肋,其将所述附接壁和所述后支撑壁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进一步包括前副车架,所述前副车架设置在一对所述前纵梁之间,
其中,所述前副车架包括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前横梁,
一对所述接收构件被构造成将载荷路径延伸到所述前横梁。
CN202011116173.1A 2020-05-11 2020-10-19 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 Pending CN11363584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200055996A KR20210137753A (ko) 2020-05-11 2020-05-11 차량 프론트엔드구조
KR10-2020-0055996 2020-05-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5849A true CN113635849A (zh) 2021-11-12

Family

ID=78231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16173.1A Pending CN113635849A (zh) 2020-05-11 2020-10-19 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96331B2 (zh)
KR (1) KR20210137753A (zh)
CN (1) CN113635849A (zh)
DE (1) DE1020202128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845491B2 (en) * 2021-05-05 2023-12-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Vehicle subframes and methods of produc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1053158B4 (de) * 2011-08-31 2013-06-13 Benteler Automobiltechnik Gmbh Stoßfängersystem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5544388B2 (ja) * 2012-03-29 2014-07-09 富士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KR101826540B1 (ko) * 2012-09-03 2018-02-07 현대자동차 주식회사 차량용 충격흡수장치
DE102012221193B4 (de) * 2012-11-20 2023-03-16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Kraftfahrzeugkarosserie, die für eine Kollision mit geringer Überdeckung ausgelegt ist
JP5692210B2 (ja) * 2012-12-07 2015-04-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2014141179A (ja) * 2013-01-24 2014-08-07 Aisin Seiki Co Ltd 衝撃吸収部材
JP5687723B2 (ja) * 2013-02-15 2015-03-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及び荷重受け部材
EP3006311B1 (en) * 2013-05-27 2018-05-23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tructure for front part of vehicle body
JP6048318B2 (ja) * 2013-06-05 2016-12-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JP5979084B2 (ja) * 2013-06-05 2016-08-2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体前部構造
WO2015019167A1 (en) * 2013-08-09 2015-02-12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body front structure
US9421927B2 (en) * 2014-03-27 2016-08-2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load transfer apparatus
US9315167B1 (en) * 2014-10-07 2016-04-19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Bumpers including a reinforcement bracket and vehicl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9527463B2 (en) * 2014-12-01 2016-12-27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Bumper assemblies including spacer members and vehicl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9233715B1 (en) * 2015-01-30 2016-01-12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Bumper assemblies including spacer members and vehicl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US9669785B2 (en) * 2015-08-26 2017-06-06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Bumper assemblies including spacer members and vehicles incorporating the same
DE102016012183B4 (de) * 2016-10-12 2018-08-23 Audi Ag Crashstruktur für ein Fahrzeug
US9956991B1 (en) * 2016-10-31 2018-05-01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structure
JP6462785B1 (ja) * 2017-07-13 2019-01-30 株式会社Subaru 車体前部構造
JP6866831B2 (ja) * 2017-11-24 2021-04-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US10526017B2 (en) * 2018-04-30 2020-01-07 Nissan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body structure
DE102018207597B3 (de) * 2018-05-16 2019-10-1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ahrgestel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10481477B (zh) * 2019-08-28 2021-04-20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吸能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US11220296B2 (en) * 2019-09-16 2022-01-11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structural member for improved lateral loading
US11097779B2 (en) * 2019-10-21 2021-08-24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Slidable truss assembly for a vehic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47413A1 (en) 2021-11-11
DE102020212839A1 (de) 2021-11-11
KR20210137753A (ko) 2021-11-18
US11396331B2 (en) 2022-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545950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 vehicle
US9849914B2 (en) Front body structure of a vehicle for enhanced crash protection
JP4207904B2 (ja) 車両端部構造
CN109927791B (zh) 前车身加强结构
CN111267956B (zh) 车身结构
US11584442B2 (en) Vehicle impact energy absorption system
JPH10203411A (ja) 車体の前部構造
US11702142B2 (en) Front vehicle-body structure of vehicle
CN108725590B (zh) 前部车身增强结构
CN113635849A (zh) 用于车辆的前端结构
JP3045337B2 (ja)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JP4293144B2 (ja) 車体構造
JP2023013303A (ja) 車体前部構造
US10618559B2 (en) Front vehicle body reinforcing structure
CN112849271A (zh) 车辆前部结构
JP7419921B2 (ja) 車両用フロントサスペンション装置
WO2024057407A1 (ja) 自動車サスペンションのロアアーム
US11498621B2 (en) Structure of side sill rear portion of vehicle
CN219857063U (zh) 防撞结构和配备有该防撞结构的车辆
US11628883B2 (en) Vehicle having load transfer assembly
US20220177054A1 (en) Rear suspension mounting assembly
WO2023189029A1 (ja) 車体構造、および、車体構造の設計方法
KR100412845B1 (ko) 프레임바디 자동차의 차체보강구조
JP2024053943A (ja) 車両用バンパ装置
KR101795413B1 (ko) 전방 차체 보강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