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31870B -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 Google Patents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31870B
CN113631870B CN201980094689.XA CN201980094689A CN113631870B CN 113631870 B CN113631870 B CN 113631870B CN 201980094689 A CN201980094689 A CN 201980094689A CN 113631870 B CN113631870 B CN 1136318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ction
panel
fixing
port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946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31870A (zh
Inventor
横关诚
吉武伸哲
渡边英树
我科贤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Carrie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Carrie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Carrier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Carrie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6318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18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318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318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4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the ceiling or at the ceil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8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fans
    • F24F1/0022Centrifugal or radial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 F24F13/084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with mounting arrangements, e.g. snap fasteners for mounting to the wall or duc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221/00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4F2221/14Details or featur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mounted on the cei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 Air-Conditioning Room Units, And Self-Contained Unit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1)包括:单元主体(2),其设置于天花板空间,将热交换器(16)和送风装置(21)收纳在壳体(5)中来形成;以及天花板面板(3),其分别配置有吸入室内空间的空气的吸入口(35)以及将温度调节后的空气向一个方向吹出的吹出口(36),并覆盖单元主体的下部。送风装置具有相对于壳体的下缘更向下方突出并包围风扇(27)的风扇框体(28)。天花板面板具有:第1倾斜部(51),其覆盖向下方突出的风扇框体的突出部分(32),并以突出部分的最下部(32a)的覆盖部位(3a)为基端向着吹出口的配置侧一直向上倾斜到前端(51a);以及第2倾斜部(52),其以覆盖部位为基端向着吹出口的配置侧的相反侧一直向上倾斜到前端(52a)。

Description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天花板设置型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背景技术
天花板设置型的空调机包括设置于建筑物的天花板空间的室内单元、以及安装在室内单元的下端的天花板面板。室内单元的壳体内部被分隔成热交换室和送风室。热交换室中配置有在制冷剂和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的热交换器。送风室中配置有送风装置。送风装置包括风扇电动机和风扇单元。风扇单元包括由风扇电动机来驱动的风扇、以及包围风扇的风扇框体。天花板面板以沿着天花板表面的形式露出到要进行空调的室内,并且规定天花板面板的轮廓的边缘部与天花板表面相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登记专利第10-08291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实开昭59-15230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作为用于实现送风装置的送风性能的提高的方案,例如可以举出如下情况:使风扇框体大型化,从而使从风扇向热交换器的送风量增大。与此相对地,作为用于实现室内单元的施工性的提高的方案,例如可以举出如下情况:使壳体的高度变低,从而缩小天花板空间的设置空间。
然而,上述方案是相反的关系,两者难以兼顾。因此,以往,设计为将风扇框体收纳在壳体的框架内,或将从壳体框架起的突起量限制为最小限度,以使得天花板面板不变厚。因此,随着风扇壳体的大型化,壳体也变得大型化。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得到一种空调机,能实现送风装置的送风性能的提高,并且能基于室内单元的薄型化来实现施工性的提高。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手段
根据实施方式,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包括:单元主体,该单元主体设置于天花板空间,将热交换器和送风装置收纳在壳体中来形成;以及天花板面板,该天花板面板分别配置有吸入室内空间的空气的吸入口以及将温度调节后的空气向一个方向吹出的吹出口,并覆盖单元主体的下部。送风装置具有相对于壳体的下缘更向下方突出并包围风扇的风扇框体。天花板面板具有:第1倾斜部,该第1倾斜部覆盖向下方突出的风扇框体的突出部分,并以突出部分的最下部的覆盖部位为基端向着吹出口的配置侧一直向上倾斜到前端;以及第2倾斜部,该第2倾斜部以覆盖部位为基端向着吹出口的配置侧的相反侧一直向上倾斜到前端。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立体图。
图2是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分解示出的立体图。
图3是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剖视图。
图4是从室内侧观察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而得到的俯视图。
图5是将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吸入格栅打开、并从室内侧观察取下遮挡板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吸入格栅打开的状态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图7是在箭头方向上示出图4的箭头A41部分的临时固定机构的截面的图。
图8是在固定片处于安装位置的状态下、在箭头方向上示出图4的箭头A42部分的固定机构的截面的图。
图9是在固定片处于安装位置的状态下、在箭头方向上示出图4的箭头A43部分的固定机构的截面的图。
图10是在固定片处于安装位置的状态下、在箭头方向上示出图4的箭头A44部分的固定机构的截面的图。
图11是在固定片处于移除位置的状态下、在箭头方向上示出图4的箭头A42部分的固定机构的截面的图。
图12是在固定片处于移除位置的状态下、在箭头方向上示出图4的箭头A43部分的固定机构的截面的图。
图13是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1]
以下,参照图1至图12对实施方式1进行说明。
图1是空调机的室内单元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将单元主体和天花板面板彼此分离后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室内单元的剖视图。图4是从室内侧观察室内单元而得到的俯视图。图5是将后述的吸入格栅打开、并在取下遮挡板的状态下从室内侧观察室内单元而得到的俯视图。
如图1至图5所示那样,空调机的室内单元1包括设置于天花板空间的单元主体2、以及覆盖单元主体2的下部的天花板面板3。天花板空间例如是建筑物的天花板背面的梁与天花板之间所规定的空间。
单元主体2是向下开口的方形扁平的箱体要素,例如经由四根悬挂螺栓4从天花板背面的梁等吊下来。
如图2所示,单元主体2具备壳体5。壳体5具有深度尺寸D、宽度尺寸W以及厚度尺寸H。壳体5的深度尺寸D比宽度尺寸W要小。壳体5的厚度尺寸H相对于深度尺寸D和宽度尺寸W足够小。壳体5例如由板金材料的薄片的金属板来构成,并规定了单元主体2的轮廓。壳体5包括天花板6、第1侧板7、第2侧板8、第3侧板9和第4侧板10。
天花板6沿水平方向展开成四边形状。第1侧板7和第2侧板8从天花板6的短边垂下,在壳体5的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相对。第3侧板9和第4侧板10从天花板6的长边垂下,在壳体5的深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相对。上述侧板7、8、9、10以包围天花板6的方式相连结。
第1侧板7和第2侧板8固定有悬挂配件11。悬挂配件11从第1侧板7或第2侧板8向壳体5的宽度方向伸出。悬挂螺栓4的下端部与悬挂配件11相连结。通过调整与悬挂螺栓4相拧合的螺母(图示省略)的位置,由此调整单元主体2从天花板起的突起高度。
如图2和图3所示,壳体5具有由天花板6、第1侧板7、第2侧板8、第3侧板9和第4侧板10所规定的收纳部12。通过在壳体5的宽度方向上延伸的分隔板13,收纳部12被划分为热交换室14和送风室15这两个室。热交换室14和送风室15沿壳体5的深度方向排列。
如图3所示,热交换室14收纳有热交换器16和排水盘17。面向热交换室14的天花板6和第3侧板9的内表面例如被发泡聚苯乙烯那样的绝热材料18所覆盖。同样地,面向热交换室14的第2侧板8的内表面被其它绝热材料(图示省略)所覆盖。与热交换室14的第1侧板7相邻的端部形成有机械室(图示省略)。机械室是与热交换室14隔开的独立室,收纳有例如排水泵、制冷剂分配器、多个制冷剂配管那样的各种制冷循环设备(均省略图示)。
热交换器16具备多个散热片19以及供制冷剂流过的多根导热管20。热交换器16跨过壳体5的第2侧板8与机械室之间,在壳体5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排水盘17例如由发泡聚苯乙烯那样的绝热材料构成。排水盘17从下方支撑热交换器16以接收从热交换器16滴下的水滴,并与绝热材料18和其它绝热材料协同地包围热交换器16。
如图2、图3、图5所示那样,送风室15收纳有送风装置21。送风装置21包括风扇电动机22、第1风扇单元23、第2风扇单元24。
风扇电动机22具有被电动机外壳25所支承的转轴26。转轴26包含从电动机外壳25的一端水平地突出的第1轴部26a、以及从电动机外壳25的另一端水平地突出的第2轴部26b。这些轴部26a、26b彼此同轴状地进行配置。
第1风扇单元23和第2风扇单元24彼此隔开间隔地配置,以使得它们夹着风扇电动机22相对。第1风扇单元23和第2风扇单元24分别具有风扇27和风扇框体28。
风扇27构成为圆筒状的多叶片风扇(siroccofan:西洛可风扇)。第1风扇单元23的风扇27同轴状地安装于转轴26的第1轴部26a的前端部。第2风扇单元24的风扇27同轴状地安装于转轴26的第2轴部26a的前端部。
风扇框体28具有进气孔29和喷嘴部30。进气孔29在沿着风扇27的轴向的两侧在送风室15开口。喷嘴部30具有贯通收纳部12的分隔板13、并在热交换室14开口的喷出口31。喷出口31呈沿着壳体5的宽度方向的横向较长的方形开口形状。此外,第1风扇单元23的喷出口31和第2风扇单元24的喷出口31在壳体5的宽度方向上彼此隔开间隔地排列。
风扇框体28具有相对于壳体5的下缘、具体而言相对于第1至第4侧板7、8、9、10的下缘更向下方突出的突出部分32。
若上述风扇单元23、24的风扇27旋转,则送风室15内的空气通过进气孔29被吸入到风扇27的内侧。被吸入到风扇27的空气从风扇27的外周部向风扇框体28的内部喷出,并通过喷嘴部30的喷出口31向热交换室14吹出。
天花板面板3是从室内侧覆盖单元主体2的下部的要素,以沿着未图示的天花板的姿势来进行配置。天花板面板3包括面板主体33、吸入格栅34。面板主体33和吸入格栅34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来形成。
如图1至图5所示那样,面板主体33沿着天花板呈比壳体5的深度尺寸D和宽度尺寸W都要大的四边形状的轮廓,并覆盖壳体5的开口区域。壳体5的开口区域是被第1侧板7、第2侧板8、第3侧板9和第4侧板10各自的下端所包围的区域。由此,面板主体33覆盖并遮挡收纳部12中所收纳的排水盘17、风扇电动机22和风扇框体28。
面板主体33具有吸入口35、吹出口36和作业口37。
吸入口35呈沿壳体5的宽度方向的横向较长的形状,配置为与送风室15相对。通过风扇27的旋转,室内空间的空气从吸入口35被吸入到送风室15。
吹出口36呈沿壳体5的宽度方向的横向较长的形状,配置为与热交换室14相对。通过风扇27的旋转从而通过喷出口31被吹出到热交换室14的空气在热交换器16中进行温度调节,然后,从吹出口36朝向室内被吹出。本实施方式中,面板主体33仅设有一个吹出口36,吹出口36将温度调节后的空气向开口方向的一个方向吹出。
吹出口36安装有翻门38。翻门38是使从吹出口36向室内吹出的空气的吹出方向变化的要素,并且可旋转地被面板主体33所支承。优选为翻门38在外观上与面板主体33和吸入格栅34为相同材料,并为相同颜色。翻门38是沿着吹出口36的细长的矩形状的平板,为了不妨碍吹出口36的开闭,其纵向和横向尺寸均比吹出口36稍小。其中,设定翻门38的尺寸,以使得在用翻门38堵住吹出口36的状态下,在吹出口36与翻门38之间没有明显的间隙。
作业口37是在对单元主体2从天花板起的突起高度进行调整时用于从下方接近悬挂螺栓4的开口。在面板主体33的四角上,在吸入口35和吹出口36的长边方向的两侧分别配置有1个作业口37。通常时,位于吸入口35的两侧的作业口37a被吸入格栅34所遮挡,位于吹出口36的两侧外侧的作业口37b被遮挡板39所遮挡。遮挡板39可拆卸地安装于面板主体33。
吸入格栅34可拆卸地安装于面板主体33,以覆盖吸入口35和作业口37a。吸入格栅34具有吸入部40和虚拟部41。吸入部40呈沿着壳体5的宽度方向的横向较长、且能吸入室内空间的空气的格子状,并配置为与吸入口35相对。虚拟部41在吸入部40的长边方向的两侧外侧分别配置有1个,以夹住吸入部40。虚拟部41是无法吸入室内空间的空气的板状体,但该板状体的下表面呈与吸入部40相同的格子形态。
吸入部40中,在长边方向上连续的横格42a以规定间隔排列,并且呈由与这些横格42a交叉的纵格42b所形成的格子形态。与此相对地,虚拟部41沿着吸入部40的横格42a在长边方向上连续,并且呈具有以与吸入部40的横格42a相同间隔排列的横格42c的格子形态。由此,吸入部40和虚拟部41在外观上呈横格42a、42c以相同间隔沿吸入部40的长边方向排列的相同的格子形态。
在吸入部40的上表面,过滤器43以可移除而到方式被支承。过滤器43在吸入部40的长边方向上延伸以覆盖吸入口35,作为一个示例分割为2个来构成。上述过滤器43与第1风扇单元23和第2风扇单元24的风扇框体28分别相对。过滤器43安装有对从吸入部40吸入的室内空间的空气进行过滤的过滤要素(图示省略)。
吸入格栅34以沿着长边方向的外侧边缘34a为支点相对于面板主体33旋转,并对吸入口35和作业口37a进行开闭。吸入格栅34设有与面板主体33的卡合部33a卡合的卡合片(图示省略)。卡合部33a配置在吸入口35和作业口37a的外侧周缘35a、37c。卡合片配置在沿着吸入格栅34的长边方向的外侧边缘34a。通过将卡合部33a与卡合片进行卡合,由此如图6所示,当吸入口35和作业口37a进行开闭时,吸入格栅34相对于面板主体33成为悬垂状态。图6是示出吸入格栅34打开并成为悬垂状态的一个示例的立体图。
该状态下,如图5和图6所示,能使作业口37a露出到室内侧。因此,能通过作业口37a看到悬挂配件11和悬挂螺栓4。由此,通过从作业口37a调整与悬挂螺栓4相拧合的螺母(图示省略)的位置,从而能调整单元主体2从天花板起的突起高度。即,例如能用吸入格栅34来遮挡作业口37a,并且仅通过打开吸入格栅34就能调整单元主体2的突起高度,而不用追加覆盖作业口37a的专用部件。
如图2和图4所示,吸入格栅34具备临时固定机构44。临时固定机构44是如下机构:即、用于将吸入格栅34临时固定于面板主体33以使得吸入口35和作业口37a分别成为被遮挡的状态。临时固定规定为在将吸入格栅34固定到面板主体33之前,保持并稳定吸入格栅34的姿势。通过临时固定,吸入格栅34相对于面板主体33的固定作业变得容易。
图7中示出了临时固定机构44的结构。图7是在箭头方向上示出图4的箭头A41部分的临时固定机构44的截面的图。如图2、图4和图7所示,临时固定机构44具有临时挂钩45和临时挂爪46,且配置在沿着吸入格栅34的长边方向的内侧边缘34b的大致中央部。
临时挂钩45包含基座部45a、臂部45b、返回部45c,且例如由合成树脂材料来形成。基座部45a是与面板主体33之间的固定部分,通过螺钉45d定位并固定到面板主体33的上表面侧的固定部33b。臂部45b从基座部45a垂下,并被插入到吸入部40中相邻的横格42a彼此的间隙40a中。由此,臂部45b成为以与基座部45a之间的连结部位45e为起点、在间隙40a中沿吸入部40的短边方向发生弯曲变形的悬臂弹簧的构造。返回部45c设置在臂部45b的前端,通过来自臂部45b的弯曲变形的弹性恢复力来挂住临时挂爪46。返回部45c能从间隙40a接近。由此,外力能从返回部45c对抗弹性恢复力来作用于臂部45b。
临时挂爪46从规定间隙40a的一个横格42a向返回部45c突出。临时挂爪46挂住返回部45c,以将吸入格栅34支承在面板主体33上。若关闭吸入格栅34以分别遮挡吸入口35和作业口37a,则临时挂爪46挂住返回部45c。由此,吸入格栅34被临时固定于面板主体33。另外,在打开吸入格栅34以使吸入口35和作业口37a分别开口的情况下,将臂部45b倒向使返回部45c离开临时挂爪46的方向,将返回部45c与临时挂爪46之间的钩接解开即可。
如图2和图4所示,除了临时固定机构44,吸入格栅34还具备固定机构47。固定机构47是用于将由临时固定机构44临时固定的吸入格栅34固定于面板主体33的机构。根据固定机构47,吸入格栅34在分别遮挡吸入口35和作业口37a的状态下定位并固定于面板主体33。
图8至图12中示出固定机构47的结构。图8和图11是在箭头方向上示出图4的箭头A42部分的固定机构47的截面的图。图9和图12是在箭头方向上示出图4的箭头A43部分的固定机构47的截面的图。图10是在箭头方向上示出图4的箭头A44部分的固定机构47的截面的图。
如图8至图12所示那样,固定机构47是用于将由临时固定机构44临时固定的吸入格栅34固定于面板主体33的机构。根据固定机构47,吸入格栅34在分别遮挡吸入口35和作业口37a的状态下定位并固定于面板主体33。固定机构47具有固定片48、片基座49和固定螺钉50,且配置于虚拟部41。
固定片48包含第1片部48a、第2片部48b、第3片部48c、第4片部48d和第5片部48e,且例如由与虚拟部41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来形成。固定片48嵌入被吸入部40、虚拟部41和面板主体33所包围的区域。
第1片部48a是与虚拟部41大致齐平的板状体,以与虚拟部41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的尺寸向吸入格栅34的长边方向延伸。第1片部48a呈与虚拟部41相同的格子形态,在其下表面部上,以与虚拟部41的横格42c相同的间隔,设有与吸入部40的横格42a连续的横格42d。由此,第1片部48a的外观形态与吸入部40和虚拟部41大致同化。
第2片部48b是从第1片部48a的一个长边缘起竖立的板状体,具有呈长方形的开口形状的引导孔48f。从虚拟部41突出的引导轴41b以可插拔的方式插入到引导孔48f。由此,固定片48相对于虚拟部41以恰当的姿势被定位,并且以可滑动的方式定位在引导孔48f的一端到另一端之间。
例如,如图8所示,引导孔48f的一端48g与引导轴41b相接触的位置规定了固定片48相对于虚拟部41的安装位置。在安装位置处,第1片部48a和第2片部48b的端面分别与吸入部40的抵接面40b相接触。另外,图8、图9和图10中,分别示出了固定片48位于安装位置的状态。与此相对地,如图11所示,引导孔48f的另一端48h与引导轴41b相接触的位置规定了固定片48相对于虚拟部41的移除位置。在移除位置处,第1片部48a和第2片部48b的端面均远离吸入部40的抵接面40b。另外,图11和图12中,分别示出了固定片48位于移除位置的状态。
第3片部48c是与第2片部48b连续的板状体。第3片部48c从第2片部48b的竖立端起进一步竖立并弯曲,并朝向固定片48滑动到安装位置的方向延伸。如图11所示,在第3片部48c与第2片部48b的竖立端之间,形成了空隙48i。即,第3片部48c呈构状地从第2片部48b突出。
如图10所示,第4片部48d是与第1片部48a连续的板状体。第4片部48d从第1片部48a的一个短边缘起竖立并弯曲,并朝向固定片48滑动到安装位置的方向延伸。第4片部48d相对于第1片部48a呈凹状地向上方连续。由此,第4片部48d的延伸端部48j相对于呈格子形态的吸入格栅34的外观装饰面定位在向上方更靠内侧。外观装饰面由虚拟部41的横格42c、吸入部40的横格42a来构成。延伸端部48j分为两路,当固定片48滑动到安装位置时,夹住固定螺钉50的螺钉轴50a。
如图6、图8和图11所示,第5片部48e是呈壁状地与第1片部48a和第2片部48b连续的板状体。在固定片48滑动到安装位置的状态下,第5片部48e与沿着吸入格栅34的短边方向的虚拟部41的外侧面41c大致齐平。
如图8至图12所示,片基座49包含第1片部49a、第2片部49b、第3片部49c、第4片部49d、第5片部49e、第6片部49f、第7片部49g、第8片部49h和第9片部49i,且例如由与吸入部40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来形成。片基座49固定于吸入部40。
第1片部49a是与固定片48的第3片部48c卡合的板状体,并朝着空隙48i在吸入格栅34的长边方向上延伸。如图8所示,若固定片48滑动到安装位置,则第1片部49a被插入空隙48i,并与固定片48的第3片部48c卡合。由此,固定片48定位于吸入部40。即,第1片部49a从由第2片部49b至第9片部49i所构成的片基座49的主体部分呈能与第3片部48c卡合的构状地突出。与此相对地,如图11所示,若固定片48滑动到移除位置,则第1片部49a从空隙48i脱离,与固定片48的第3片部48c的卡合被解除。
如图8至图12所示,第2片部49b是从朝向空隙48i的插入侧的相反侧的第1片部49a的边缘起竖立的板状体。第3片部49c是从第2片部49b的竖立端起与第1片部49a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板状体。第4片部49d是从第3片部49c的延伸端垂下的板状体。第5片部49e是呈壁状地与第1片部49a和第2片部49b连续的板状体。第6片部49f是分别呈壁状地与第2片部49b、第3片部49c和第4片部49d连续的板状体。第7片部49g是从第4片部49d的延伸端起与第1片部49a大致平行地延伸的板状体。第8片部49h是从第7片部49g的延伸端起竖立的板状体。第9边部i是呈壁状地与第7片部49g和第8片部49h连续的板状体。第7片部49g、第8片部49h和第9片部49i是片基座49相对于吸入部40的固定部分。
如图10所示,固定螺钉50将固定片48固定于面板主体33。具体而言,定位于吸入部40的状态的固定片48的第4片部48d通过固定螺钉50固定于面板主体33的固定基座33c。在固定片48定位于吸入部40的状态是如下状态:即、第1片部49a被插入空隙48i而与固定片48的第3片部48c卡合,并且第4片部48d的延伸端部48j夹住固定螺钉50的螺钉轴50a。固定基座33c是构成将面板主体33的吸入口35与作业口37a隔开的隔壁部的部分。通过紧固固定螺钉50,从而第4片部48d被紧固于固定基座33c,吸入格栅34经由固定片48定位并固定于面板主体33。反之,通过松开固定螺钉50,从而第4片部48d与固定基座33c的紧固被解除,如图11所示那样,能使固定片48滑动到移除位置。
因此,在使面板主体33的吸入口35和作业口37a开闭时,需要松开固定螺钉50。即,不使用松开固定螺钉50的规定工具,能防止用户接触壳体5的风扇电动机22、风扇27等。此外,固定螺钉50可以从吸入部40的间隙40a接近。然后,固定螺钉50的头部50b相对于呈格子形态的吸入格栅34的外观装饰面存在于向上方更靠内侧的位置。因此,无需追加螺钉帽等其它部件,能使固定螺钉50的头部50b在外观上变得不明显。
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天花板面板3具有第1倾斜部51和第2倾斜部52。天花板面板3覆盖了风扇框体28的突出部分32。
第1倾斜部51以天花板面板3覆盖突出部分32的最下部32a的部位(以下,称为覆盖部位)3a为基端,向吹出口36的配置侧一直向上倾斜到前端51a。第1倾斜部51构成为包含作为面板主体33的一部分的面板倾斜部33d、以及作为吸入格栅34的一部分的格栅第1部分34c,以作为主要要素。此外,第1倾斜部51也包含作为面板主体33的一部分的面板框架部33e和翻门38,以作为结构要素。面板框架部33e是分别安装有吸入格栅34、翻门38和遮挡板39的面板主体33的框架部分。此外,格栅第1部分34c构成为包含吸入部40和虚拟部41的各自一部分。
第2倾斜部52以覆盖部位3a为基端向着与吹出口36的配置侧的相反侧一直向上倾斜到前端52a。即,第2倾斜部52以覆盖部位3a为边界向第1倾斜部51的相反侧倾斜。第2倾斜部52构成为包含格栅第2部分34d,以作为主要要素。此外,第2倾斜部52也包含面板框架部33e,以作为结构要素。格栅第2部分34d是吸入格栅34整体中、去除了第1倾斜部51中所包含的格栅第1部分34c后的剩余部分。格栅第2部分34d构成为包含吸入部40和虚拟部41中、去除了格栅第1部分34c的结构部分后的剩余部分。
覆盖部位3a相当于天花板面板3的最下部。因此,天花板面板3以最下部即覆盖部分3a为边界,在壳体5的深度方向的一侧通过第1倾斜部51、且另一侧通过第2倾斜部52分别在外观上大致呈平面地构成。第1倾斜部51和第2倾斜部52的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根据风扇框体28的突出部分32的突出程度来设定即可。它们的倾斜角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为了将天花板面板3设为这样的结构,面板主体33夹住覆盖部分3a,并在吹出口36侧配置有面板倾斜部33d。此外,吸入格栅34采用如下构造:即、格栅第1部分34c和格栅第2部分34d以覆盖部位3a为边界而弯曲。此外,与吸入格栅34同样地,过滤器43采用如下构造:即、过滤器第1部分43a和过滤器第2部分43b以覆盖部位3a中的支承部分43c为边界而弯曲。
如图3和图6所示,第1倾斜部51的前端51a在垂直方向上的厚度H51比第2倾斜部52的前端52a的厚度H52要薄。第1倾斜部51的前端51a由面板框架部33e的第1面板框架部33f来规定。第1面板框架部33f是面板框架部33e中、位于翻门38和遮挡板39的安装侧的长边部分。第2倾斜部52的前端52a由面板框架部33e的第2面板框架部33g来规定。第2面板框架部33g是面板框架部33e中、位于吸入格栅34的安装侧的长边部分。即,第1面板框架部33f呈比第2面板框架部33g更扁平的形态。厚度H51与厚度H52的尺寸比根据第1倾斜部51与第2倾斜部52相对于水平面的倾斜角度、换言之风扇框体28的突出部分32的突出程度来设定即可。
由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利用具有第1倾斜部51和第2倾斜部52的天花板面板3来覆盖风扇框体28的突出部分32。因此,能使风扇框体28大型化、使来自风扇27的送风量增大,另一方面,能抑制壳体5的厚度尺寸H。通过抑制壳体5的厚度尺寸H,从而能使室内单元1薄型化,并且能使成为室内单元1向天花板空间的安装限制的要素的天花板宽度尺寸减小。其结果是,能实现将室内单元1设置于天花板空间时的施工性的提高。此外,在要使风扇27的送风量增大并使风扇框体28大型化到最大限度的情况下,也能采用抑制天花板面板3的厚度的设计。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第1倾斜部51的前端51a(第1面板框架部33f)的厚度H51比第2倾斜部52的前端52a(第2面板框架部33g)的厚度H52要薄。前端51a相对于天花板面板3的最下部即覆盖部位3a位于吹出口36的配置侧,前端52a位于其相反侧。因此,通过设置室内单元1,使得在室内空间中前端51a朝向室内、前端52a朝向壁部,从而能使用户容易注意到的前端51a的厚度H51比前端52a的厚度H52要薄。由此,能采用使天花板面板3整体在外观上看上去更薄的设计。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吸入格栅34采用如下构造:即、格栅第1部分34c和格栅第2部分34d以覆盖部位3a为边界而弯曲。然而,吸入格栅34不像这样弯曲也无妨。下面,对采用在外观上设为平面构造而不使吸入格栅弯曲的实施方式作为实施方式2来说明。
[实施方式2]
图13是实施方式2的室内单元1a的剖视图。实施方式2的室内单元1a的天花板面板53的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室内单元1不同。除此以外的室内单元1a的结构与室内单元1相同。因此,关于与室内单元1相同的结构,在附图上标注相同标号并省略说明。
如图13所示,天花板面板53包括面板主体54和吸入格栅55。此外,天花板面板53具有第1倾斜部56和第2倾斜部57。
第1倾斜部56以覆盖部位3a为基端向着吹出口36的配置侧一直向上倾斜到前端56a。第1倾斜部56构成作为面板主体54的一部分的面板倾斜部54a以作为主要要素,并构成为不包含吸入格栅55。
第2倾斜部57以覆盖部位3a为基端向着与吹出口36的配置侧的相反侧一直向上倾斜到前端57a。即,第2倾斜部57以覆盖部位3a为边界向第1倾斜部56的相反侧倾斜。第2倾斜部57构成为包含吸入格栅55的整体、即吸入部和虚拟部的整体,以作为主要要素。
因此,与实施方式1同样地,面板主体54夹着覆盖部位3a,并在吹出口36侧配置有面板倾斜部54a。与此相对地,吸入格栅55并未采用以覆盖部位3a为边界而弯曲的构造,并未夹着覆盖部位3a而配置在吹出口36侧。另外,过滤器58与吸入格栅55同样地,并不弯曲,也并未夹着覆盖部位3a中的支承部分58a而配置在吹出口36侧。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室内空间中以前端56a(第1面板框架部33f)朝向室内、前端57a(第2面板框架部33g)朝向壁部的方式设置了室内单元1a的情况下,若从室内空间进行观察,则吸入格栅55的格子形态隐藏在面板倾斜部54a的内侧。因此,可以不像实施方式1的格栅第1部分34c那样使格子形态露出到室内侧。因此,当从室内空间进行观察时,不具有格子形态的面板倾斜部54a露出到室内侧,因此,能设为使天花板面板53在外观上平坦且整洁的设计。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和2进行了说明,但这些实施方式只是作为示例而呈现,而并非要对发明范围进行限定。这些新的实施方式可以通过其他各种方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省略、置换、变更。这些实施方式及其变形均包含在发明范围和要旨中,并且也包含在权利要求书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及其等同范围内。
标号说明
1室内单元
2单元主体
3天花板面板
3a覆盖部位
5壳体
16热交换器
21送风装置
27风扇
28风扇框体
32风扇框体的突出部分
32a突出部分的最下部
35吸入口
36吹出口
51第1倾斜部
51a第1倾斜部的前端
52第2倾斜部
52a第2倾斜部的前端。

Claims (3)

1.一种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单元主体,该单元主体设置于天花板空间,将热交换器和送风装置收纳在壳体中来形成;以及
天花板面板,该天花板面板分别配置有吸入室内空间的空气的吸入口以及将温度调节后的空气向一个方向吹出的吹出口,并覆盖所述单元主体的下部,
所述天花板面板具有:分别包括所述吸入口和所述吹出口的面板主体;以及覆盖所述吸入口的吸入格栅,并且该天花板面板的最下部位于相对于所述天花板面板的所述吹出口更靠所述吸入口侧,并具有:第1倾斜部,该第1倾斜部以所述最下部为基端向着所述吹出口的配置侧一直向上倾斜到前端;以及第2倾斜部,该第2倾斜部以所述最下部为基端向着所述吹出口的配置侧的相反侧一直向上倾斜到前端、且包含所述吸入格栅的整体,
所述吸入格栅包括:吸入部,该吸入部呈能吸入所述室内空间的空气的格子形态;虚拟部,该虚拟部配置在所述吸入部的长边方向的两侧外侧,且无法吸入所述室内空间的空气;以及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设置于所述虚拟部,且用于将所述吸入格栅固定于所述面板主体,
所述虚拟部的下表面和所述固定机构的下表面呈与所述吸入部的所述格子形态相同的格子形态,
所述固定机构在固定位置和移除位置之间沿所述吸入格栅的长边方向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由设置于所述面板主体的片基座和设置于所述吸入格栅且与所述片基座卡合的固定片构成,所述固定片沿所述吸入格栅的长边方向滑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机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移除位置,所述固定片的一端在所述固定片处从所述吸入格栅的短边方向的外侧面突出,在所述固定位置,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外侧面成为齐平。
CN201980094689.XA 2019-03-26 2019-03-26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Active CN1136318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9/013027 WO2020194556A1 (ja) 2019-03-26 2019-03-26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31870A CN113631870A (zh) 2021-11-09
CN113631870B true CN113631870B (zh) 2023-04-25

Family

ID=726096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94689.XA Active CN113631870B (zh) 2019-03-26 2019-03-26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2) JP7210700B2 (zh)
KR (1) KR102644720B1 (zh)
CN (1) CN113631870B (zh)
GB (1) GB2597004B (zh)
WO (1) WO202019455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225539B2 (ja) * 2018-01-31 2023-02-21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JP7225538B2 (ja) * 2018-01-31 2023-02-21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JP7225540B2 (ja) * 2018-01-31 2023-02-21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JP2020146311A (ja) * 2019-03-14 2020-09-17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JP2020146312A (ja) * 2019-03-14 2020-09-17 株式会社三洋物産 遊技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9148Y2 (ja) * 1979-10-31 1983-02-1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空気調和機のグリル固定装置
JPS6143145Y2 (zh) * 1981-04-17 1986-12-06
JPS58165524U (ja) * 1982-04-28 1983-11-0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分ダクト装置
JPS59170117U (ja) * 1983-04-28 1984-11-14 株式会社東芝 天井据付形空気調和機
JPH0755184A (ja) * 1993-08-06 1995-03-03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H07120001A (ja) * 1993-10-21 1995-05-12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3795957B2 (ja) * 1996-04-17 2006-07-12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JP3583911B2 (ja) * 1997-09-30 2004-11-04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天吊型空気調和装置
JPH11166749A (ja) * 1997-12-03 1999-06-2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機
JP3788135B2 (ja) * 1999-10-06 2006-06-21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機の吸入グリル落下防止構造
JP4226864B2 (ja) 2002-08-30 2009-02-18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スライド式ロック装置および空気調和装置
JP4897379B2 (ja) * 2006-07-26 2012-03-14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JP2008064342A (ja) * 2006-09-05 2008-03-21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4818058B2 (ja) 2006-10-12 2011-11-16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装置
KR100829133B1 (ko) * 2006-12-29 2008-05-13 위니아만도 주식회사 천정형 에어컨의 냉기누설 방지구조
JP5216427B2 (ja) 2008-06-13 2013-06-1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天井埋込型空気調和装置
KR20120019790A (ko) * 2010-08-27 2012-03-07 주식회사 리홈 탈착 가능한 토출 패널을 구비한 가습기
JP5464182B2 (ja) 2011-02-25 2014-04-09 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テレスコピック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CN104566636B (zh) * 2013-10-28 2017-11-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风管机及具有该风管机的空调器
JP6932009B2 (ja) * 2017-02-24 2021-09-08 東芝キヤリア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ユニット
JP7093502B2 (ja) 2018-03-30 2022-06-30 株式会社富士通ゼネラル 空気調和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210700B2 (ja) 2023-01-23
KR20210134414A (ko) 2021-11-09
GB2597004A (en) 2022-01-12
JPWO2020194556A1 (ja) 2021-11-04
CN113631870A (zh) 2021-11-09
WO2020194556A1 (ja) 2020-10-01
KR102644720B1 (ko) 2024-03-06
GB2597004B (en) 2023-02-08
JP2023026668A (ja) 2023-02-24
GB202115355D0 (en) 2021-12-08
JP7367239B2 (ja) 2023-10-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631870B (zh) 空调机的室内单元
CN111919071B (zh) 顶棚嵌入式空调机
JP5884069B2 (ja) ビルトイン型空気調和装置
JP4373167B2 (ja) 空気調和装置の室外ユニット
KR100652800B1 (ko) 공기 청정기
EP1052460A1 (en) Air conditioner installation attachment and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KR102203437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JP7161667B2 (ja) 空気調和機
JP7093502B2 (ja) 空気調和機
KR100389429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콘트롤박스 장착구조
KR102629027B1 (ko) 공기조화기
JP4857794B2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4845557B2 (ja) 天井カセット形空気調和機
KR100767788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디스플레이장치
CN111936798B (zh) 顶棚嵌入式空调机
JP5953814B2 (ja) 一体型空気調和機
CN111936796B (zh) 顶棚嵌入式空调机
KR101957164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설치판
KR102205166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JP4922643B2 (ja) 天井カセット形空気調和機
JP7093501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07540005U (zh) 空调室内机
KR20240125229A (ko) 공기조화기
JPH03244935A (ja) 空気調和機
KR20070077363A (ko) 공기조화기의 히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