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14383A - 离心压缩机 - Google Patents

离心压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14383A
CN113614383A CN202080023548.1A CN202080023548A CN113614383A CN 113614383 A CN113614383 A CN 113614383A CN 202080023548 A CN202080023548 A CN 202080023548A CN 113614383 A CN113614383 A CN 113614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centrifugal compressor
blades
shaft membe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354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川江有彩
西村公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kin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ikin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kin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kin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614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143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8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10Centrifugal pumps for compressing or evacuat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05Shafts or bearings, or assemblies thereof,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056Bear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4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compress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32/00Bea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6C32/06Bea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moving member supported by a fluid cushion formed, at least to a large extent, otherwise than by movement of the shaft, e.g. hydrostatic air-cushion bearings
    • F16C32/0603Bear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with moving member supported by a fluid cushion formed, at least to a large extent, otherwise than by movement of the shaft, e.g. hydrostatic air-cushion bearings supported by a gas cushion, e.g. an air cush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360/00Engines or pumps
    • F16C2360/44Centrifugal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Magnetic Bearings And Hydrostatic Bearings (AREA)

Abstract

离心压缩机具有:轴部件(52),其在轴向上延伸且能够旋转;以及叶轮(12),其具有设置于轴部件(52)的端部的轮毂(121)和设置于轮毂(121)的外周面的多个叶片(122、123)。叶轮(12)具有朝向轴向外侧逐渐变细的形状。在叶轮(12)中的至少轴向外侧的端部(12a)设置有覆盖部件(125),该覆盖部件(125)与多个叶片(122、123)的径向外周接合,并且从径向外侧覆盖多个叶片(122、123)的至少一部分。在覆盖部件(125)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将叶轮(1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轴承(15)。

Description

离心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心压缩机。
背景技术
在涡轮压缩机等离心压缩机中,在旋转轴的中央安装有转子,在旋转轴的一端或两端安装有叶轮。此外,在旋转轴上的叶轮与转子之间配置有从径向外侧支承旋转轴的轴颈轴承(径向轴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8285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在专利文献1等公开的现有的离心压缩机中,较重的叶轮安装于旋转轴的端部,与此相对,径向轴承配置于比叶轮靠旋转轴的轴向中央侧的位置。因此,在离心压缩机成为喘振状态时,径向的力作用于叶轮,旋转轴挠曲,其结果是,径向轴承等结构部件可能损伤。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能够抑制离心压缩机的喘振时的旋转轴的挠曲。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第1方式是一种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压缩机具有:轴部件52,其在轴向上延伸且能够旋转;以及叶轮12,其具有设置于所述轴部件52的端部的轮毂121和设置于该轮毂121的外周面的多个叶片122、123,所述叶轮12具有朝向轴向外侧逐渐变细的形状,在所述叶轮12中的至少轴向外侧的端部12a设置有覆盖部件125、126,该覆盖部件125、126与所述多个叶片122、123的径向外周接合,并且从径向外侧覆盖所述多个叶片122、123的至少一部分,在所述覆盖部件125、126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将所述叶轮1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第1轴承15。
在第1方式中,在覆盖叶轮12的至少轴向外侧的端部12a的覆盖部件125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将叶轮1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第1轴承15。因此,能够利用第1轴承15支承叶轮12的径向载荷。因此,即使离心压缩机成为喘振状态而使径向的力作用于叶轮12,也能够抑制轴部件52即旋转轴挠曲。
本发明的第2方式的离心压缩机在第1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件125是覆盖所述多个叶片122、123的整体的护罩。
在第2方式中,成为封闭式叶轮的结构,因此,与开放式叶轮相比,能够提高运转效率。
本发明的第3方式的离心压缩机在第1或第2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轴承15是气体轴承。
在第3方式中,通过使用气体轴承作为第1轴承15,与使用磁轴承等其他种类的轴承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叶轮12更加高速地旋转。
本发明的第4方式的离心压缩机在第1~第3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部件52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将所述轴部件5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第2轴承55、56。
在第4方式中,利用将叶轮1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第1轴承15和将轴部件5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第2轴承55、56,能够平衡良好地抑制喘振状态下的轴部件52的挠曲。
本发明的第5方式的离心压缩机在第1~第4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12分别设置于所述轴部件52的两端部,针对各叶轮12的所述覆盖部件125、126分别设置有所述第1轴承15。
在第5方式中,在背靠背的离心压缩机结构中,也能够抑制喘振状态下的轴部件52的挠曲。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方式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离心压缩机的叶轮附近的概略放大剖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离心压缩机的叶轮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实施方式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示意图。
图5是比较例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示意图。
图6是变形例1的离心压缩机的叶轮附近的概略放大剖视图。
图7是变形例2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示意图。
图8是变形例3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示意图。
图9是变形例4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示意图。
图10是变形例5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示意图。
图11是变形例6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示意图。
图12是变形例7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是本质上优选的例示,并不意图限制本发明、其应用物或其用途的范围。
<离心压缩机的结构>
图1是实施方式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剖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离心压缩机的叶轮附近的概略放大剖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离心压缩机的叶轮的概略立体图。
图1所示的离心压缩机主要具有马达50和压缩机构10。
马达50是对压缩机构10进行驱动的马达,主要具有马达外壳51、轴部件(旋转轴)52、转子53和定子54。
另外,在本发明中,将轴部件52的旋转中心设为O,将旋转轴线设为O-O,将沿着旋转轴线O-O的方向设为轴向。在轴向上,将压缩机构10侧设为前侧,将压缩机构10的相反侧设为后侧。此外,将接近旋转轴线O-O的方向设为径向内侧(旋转半径方向的内侧),将远离旋转轴线O-O的方向设为径向外侧(旋转半径方向的外侧)。
马达外壳51具有收纳轴部件52、转子53和定子54的空间。轴部件52由转子侧径向轴承55、56支承为旋转自如。转子侧径向轴承55、56以隔着转子53的方式固定于马达外壳51。轴部件52的轴向一端(图1中的左端)向压缩机构10侧突出。轴部件52的轴向另一端(图1中的右端)由固定于马达外壳51的推力轴承57支承为能够滑动。转子53在轴向上的转子侧径向轴承55、56之间,以与轴部件52一体地旋转的方式轴支承于轴部件52。定子54以包围转子53的外周的方式固定于马达外壳51。
在本实施方式中,压缩机构10是单级的离心式压缩机构。压缩机构10主要具有压缩机构外壳11和封闭式叶轮14。压缩机构外壳11主要具有吸入口11a、排出口11b和叶轮壳体11c。吸入口11a朝向压缩机构外壳11的轴向一端(图1中的左端)开口,并与吸入管6连接。排出口11b朝向压缩机构外壳11的周向外端(图1中的上端)开口,并与排出管7连接。
叶轮壳体11c将封闭式叶轮14收纳成旋转自如,如图2所示,主要由前面壁11x、外周壁11y和成为密封板的背面壁11z形成。前面壁11x朝向背面侧且径向内侧鼓出,将吸入口11a的里侧和排出口11b的内侧平滑地连接。换言之,前面壁11x具有以轴部件52为中心的环状的鼓出面。外周壁11y具有从排出口11b的内侧朝向轴向后方延伸的圆筒形状面。背面壁11z具有将轴部件52的外周面附近作为内周端面而向径向外侧扩展的圆盘形状。
封闭式叶轮14主要具有叶轮12和固定于叶轮12的外周的覆盖部件125。叶轮12主要具有设置于轴部件52的轴向一端(图1中的左端)的轮毂121和配置于轮毂121的前侧外周面的多个叶片122、123。叶轮12具有朝向轴部件52的轴向外侧(前侧)逐渐变细的形状,以支承轮毂121的轴部件52为轴心进行旋转。轮毂121和多个叶片122、123例如也可以是由铝合金构成的一体化的叶轮。从轻量化的观点来看,轮毂121的除了轴周边部分或外缘部分以外的内侧也可以是中空的。
轮毂121的后侧构成在径向上扩展的圆形状平面即轮毂背面121z,轮毂背面121z与叶轮壳体11c的背面壁11z对置。轮毂121具有从其前侧朝向后侧扩径的大致圆锥形状,轮毂121的前侧构成半径比轮毂背面121z小的圆形状平面即轮毂前表面121w。轮毂121的径向外侧端部构成将轴部件52作为中心轴且半径与轮毂背面121z相同的轮毂圆筒形状面121y。轮毂圆筒形状面121y与叶轮壳体11c的外周壁11y对置。从轮毂前表面121w的径向外周缘到轮毂圆筒形状面121y的前缘为止,利用扩径弯曲面121x来连接,该扩径弯曲面121x具有朝向后方向径向内侧平滑地凹陷的形状。
在叶轮12的扩径弯曲面121x,以在周向上大致等间隔地交替排列的方式设置有大叶片122和小叶片123。这些大叶片122和小叶片123均从叶轮12的扩径弯曲面121x朝向叶轮壳体11c的前面壁11x延伸。此外,大叶片122和小叶片123均以在正面观察时成为左旋的方式呈螺旋状延伸,由此构成所谓的“后向叶片”。换言之,大叶片122和小叶片123随着从轮毂前表面121w朝向轮毂背面121z而在径向上扩大,并且以向左回转的方式延伸。
另外,各大叶片122分别从叶轮12的扩径弯曲面121x的前方端部延伸到轮毂背面121z。另一方面,各小叶片123配置于各大叶片122之间,在轴向上从轮毂前表面121w与轮毂背面121z的中间位的位置延伸到轮毂背面121z。
覆盖部件125形成为随着朝向后方而向径向外侧扩径,从前方且径向外侧覆盖大叶片122和小叶片123的各整体。即,本实施方式的覆盖部件125成为覆盖叶轮12的整体的护罩。
覆盖部件125的前侧端部构成前端面125z。前端面125z朝向吸入管6侧,在轴向上位于与轮毂121的轮毂前表面121w大致相同的位置。覆盖部件125的后侧端部构成后端面125y。后端面125y朝向排出管7侧,在径向上位于与轮毂圆筒形状面121y大致相同的位置。覆盖部件125的前方且径向外侧的面构成外曲面125x。外曲面125x与叶轮壳体11c的前面壁11x对置地弯曲。覆盖部件125的外曲面125x的里面侧构成内曲面125u。内曲面125u朝向径向内侧且后方鼓出。
大叶片122和小叶片123设置于被轮毂121的扩径弯曲面121x和覆盖部件125的内曲面125u包围的空间。该空间在大叶片122彼此之间或大叶片122与小叶片123之间具有制冷剂流路。轮毂121的扩径弯曲面121x与覆盖部件125的内曲面125u的距离在前侧端部(吸入侧)最长,随着在制冷剂流路中向后方行进而变短,在后侧端部(排出侧)最短。
以上说明的叶轮12例如是通过对轮毂121、大叶片122和小叶片123进行一体成型而得到的。大叶片122和小叶片123的各外周与覆盖部件125的内曲面125u例如通过钎焊而被接合。由此,覆盖部件125以覆盖多个叶片122、123的方式与多个叶片122、123的各外周接合。另外,例如也可以使用切削加工,与轮毂121和多个叶片122、123一体地形成覆盖部件125。
本实施方式的1个特征在于,在覆盖部件125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将叶轮1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叶轮侧径向轴承15。具体而言,在叶轮壳体11c的与覆盖部件125中的覆盖叶轮12的前侧端部12a的部分对置的前面壁11x设置有凹部,在该凹部中嵌入有例如由气体轴承构成的叶轮侧径向轴承15。
在利用动压气体轴承构成叶轮侧径向轴承15的情况下,作为叶轮侧径向轴承15,例如也可以使用由热传导率比较高的树脂构成的圆筒状套筒。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叶轮侧径向轴承15的外周部装配例如O型圈,经由该O型圈将叶轮侧径向轴承15固定于叶轮壳体11c。由动压气体轴承构成的叶轮侧径向轴承15在叶轮12和轴部件52旋转时,主要以非接触的方式支承叶轮12的径向载荷。此时,叶轮侧径向轴承15的支承力随着叶轮12和轴部件52的旋转速度的增大而增大。
在利用静压气体轴承构成叶轮侧径向轴承15的情况下,作为叶轮侧径向轴承15,例如也可以使用由热传导率比较高的树脂构成且内周部由多孔质体构成的圆筒状套筒。该情况下,也可以在叶轮侧径向轴承15的外周部装配例如O型圈,经由该O型圈将叶轮侧径向轴承15固定于叶轮壳体11c。此外,也可以遍及叶轮侧径向轴承15的整周形成制冷剂用空腔。也可以经由在径向上贯通叶轮侧径向轴承15的外周部的贯通孔,在该制冷剂用空腔连接制冷剂导入路。该制冷剂导入路也可以在径向上贯通叶轮壳体11c,例如与设置有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压缩机的制冷剂回路中的冷凝器连通。由此,从该冷凝器经由制冷剂导入路向叶轮侧径向轴承15的制冷剂用空腔导入高压的气体制冷剂。叶轮侧径向轴承15利用被导入到制冷剂用空腔的气体制冷剂的压力,主要以非接触的方式支承叶轮12的径向载荷。
-实施方式的效果-
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示意图。在图4中,对与图1所示的离心压缩机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另外,在图4中,为了简单,省略叶轮12的多个叶片122、123、覆盖部件125的图示,但是,在多个叶片122、123的径向外周接合有覆盖部件125,多个叶片122、123从径向外侧被覆盖部件125覆盖。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压缩机,如图4所示,在叶轮12的前侧端部12a(具体而言为覆盖前侧端部12a的部分的覆盖部件125)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叶轮侧径向轴承15。因此,能够利用叶轮侧径向轴承15支承叶轮12的径向载荷。因此,即使离心压缩机成为喘振状态而使径向的力作用于叶轮12,也能够抑制轴部件52即旋转轴挠曲,因此,能够抑制转子侧径向轴承55、56等其他结构部件损伤。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压缩机,覆盖部件125是覆盖多个叶片122、123的整体的护罩。因此,构成封闭式叶轮14,因此,与开放式叶轮相比,能够提高运转效率。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压缩机,除叶轮侧径向轴承15之外,在轴部件52的径向外侧设置有转子侧径向轴承55、56。因此,利用将叶轮1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叶轮侧径向轴承15和将轴部件5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转子侧径向轴承55、56,能够平衡良好地抑制喘振状态下的轴部件52的挠曲。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离心压缩机中,在使用气体轴承作为叶轮侧径向轴承15时,与使用磁轴承等其他种类的轴承的情况相比,能够使叶轮12更加高速地旋转。另外,在使用动压气体轴承作为叶轮侧径向轴承15的情况下,能够低成本地使叶轮12高速旋转。此外,在使用静压气体轴承作为叶轮侧径向轴承15的情况下,在叶轮12和轴部件52的旋转开始时也能够得到径向载荷支承力。
<比较例>
图5是比较例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示意图。在图5中,对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另外,在图5中,为了简单,省略叶轮12的多个叶片122、123、覆盖部件125的图示,但是,在多个叶片122、123的径向外周接合有覆盖部件125,多个叶片122、123从径向外侧被覆盖部件125覆盖。
比较例的离心压缩机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在叶轮12的前侧端部12a(具体而言为覆盖前侧端部12a的部分的覆盖部件125)的径向外侧未设置叶轮侧径向轴承15。换言之,在比较例的离心压缩机中,安装有叶轮12的轴部件52仅由转子侧径向轴承55、56支承为旋转自如。
如上所述,在比较例的离心压缩机中,较重的叶轮12安装于轴部件52的端部,与此相对,转子侧径向轴承55、56配置于比叶轮12靠轴部件52的轴向中央侧的位置。因此,在离心压缩机成为喘振状态时,径向的力作用于叶轮12而使轴部件52挠曲,其结果是,转子侧径向轴承55、56等其他结构部件可能损伤。
<变形例1>
图6是变形例1的离心压缩机的叶轮附近的概略放大剖视图。在图6中,对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
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与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6所示,代替成为覆盖叶轮12的整体的护罩的覆盖部件125,覆盖部件126仅设置于叶轮12的前侧端部12a。换言之,覆盖部件126从径向外侧仅覆盖多个叶片122、123的一部分。由此,构成半开放式叶轮14A。
另外,在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中,覆盖部件126也可以以覆盖大叶片122的前侧部分的方式与该前侧部分的外周接合。此外,覆盖部件126例如可以通过钎焊而与叶轮12接合,或者,例如也可以使用切削加工而与轮毂121和多个叶片122、123一体地形成。
-变形例1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在叶轮12的前侧端部12a设置有覆盖部件126,在覆盖部件126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将叶轮12支承旋转自如的叶轮侧径向轴承15。因此,能够利用叶轮侧径向轴承15支承叶轮12的径向载荷。因此,即使离心压缩机成为喘振状态而使径向的力作用于叶轮12,也能够抑制轴部件52即旋转轴挠曲,因此,能够抑制转子侧径向轴承55、56等其他结构部件损伤。
这样,根据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在半开放式叶轮结构中,也能够得到与所述实施方式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变形例2>
图7是变形例2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示意图。在图7中,对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另外,在图7中,为了简单,省略叶轮12的多个叶片122、123、覆盖部件125的图示,但是,在多个叶片122、123的径向外周接合有覆盖部件125,多个叶片122、123从径向外侧被覆盖部件125覆盖。
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未设置将轴部件5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转子侧径向轴承55、56中的、接近叶轮12的转子侧径向轴承55。
-变形例2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同样,在叶轮12的前侧端部12a(具体而言为覆盖前侧端部12a的部分的覆盖部件125)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叶轮侧径向轴承15。因此,能够得到与所述实施方式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此外,根据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利用叶轮侧径向轴承15将叶轮12支承为旋转自如,并且,利用转子侧径向轴承56将轴部件52中的远离叶轮12的部分支承为旋转自如,因此,能够平衡良好地抑制喘振状态下的轴部件52的挠曲。
此外,根据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未设置转子侧径向轴承55,由此,能够使离心压缩机小型化。
<变形例3>
图8是变形例3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示意图。在图8中,对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另外,在图8中,为了简单,省略叶轮12的多个叶片122、123、覆盖部件125的图示,但是,在多个叶片122、123的径向外周接合有覆盖部件125,多个叶片122、123从径向外侧被覆盖部件125覆盖。
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8所示,是叶轮12分别设置于轴部件52的两端部的二级背靠背结构,并且,在两个叶轮12的前侧端部12a(具体而言为覆盖前侧端部12a的部分的覆盖部件125)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叶轮侧径向轴承15。
-变形例3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在背靠背结构中,也能够利用针对两个叶轮12设置的叶轮侧径向轴承15抑制喘振状态下的轴部件52的挠曲。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如果喘振状态下的轴部件52的挠曲没有问题,则也可以仅针对一个叶轮12设置叶轮侧径向轴承15。
<变形例4>
图9是变形例4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示意图。在图9中,对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或图8所示的变形例3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另外,在图9中,为了简单,省略叶轮12的多个叶片122、123、覆盖部件125的图示,但是,在多个叶片122、123的径向外周接合有覆盖部件125,多个叶片122、123从径向外侧被覆盖部件125覆盖。
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与图8所示的变形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9所示,未设置将轴部件5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转子侧径向轴承55、56中的转子侧径向轴承55。
-变形例4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在与所述变形例3的效果相同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未设置转子侧径向轴承55,得到能够使离心压缩机小型化这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如果喘振状态下的轴部件52的挠曲没有问题,则也可以仅针对一个叶轮12设置叶轮侧径向轴承15。例如,也可以不针对推力轴承57侧的叶轮12设置叶轮侧径向轴承15。相反,在仅针对推力轴承57侧的叶轮12设置叶轮侧径向轴承15的情况下,优选不设置转子侧径向轴承55、56中的、接近推力轴承57侧的叶轮12的转子侧径向轴承56。这样,利用叶轮侧径向轴承15将推力轴承57侧的叶轮12支承为旋转自如,并且,利用转子侧径向轴承55将轴部件52中的远离该叶轮12的部分支承为旋转自如,因此,能够平衡良好地抑制喘振状态下的轴部件52的挠曲。
<变形例5>
图10是变形例5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示意图。在图10中,对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或图8所示的变形例3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另外,在图10中,为了简单,省略叶轮12的多个叶片122、123、覆盖部件125的图示,但是,在多个叶片122、123的径向外周接合有覆盖部件125,多个叶片122、123从径向外侧被覆盖部件125覆盖。
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与图8所示的变形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0所示,未设置将轴部件5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转子侧径向轴承55、56双方。
-变形例5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在与所述变形例3的效果相同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未设置转子侧径向轴承55、56双方,得到能够使离心压缩机更加小型化这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利用叶轮侧径向轴承15将分别设置于轴部件52的两端部的叶轮12支承为旋转自如,因此,能够平衡良好地抑制喘振状态下的轴部件52的挠曲。
<变形例6>
图11是变形例6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示意图。在图11中,对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另外,在图11中,为了简单,省略叶轮12的多个叶片122、123、覆盖部件125的图示,但是,在多个叶片122、123的径向外周接合有覆盖部件125,多个叶片122、123从径向外侧被覆盖部件125覆盖。
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1所示,是叶轮12隔着后级的叶轮16设置于轴部件52的一端部的二级串列式结构。
-变形例6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在串列式结构中,也能够利用针对前级的叶轮12设置的叶轮侧径向轴承15抑制喘振状态下的轴部件52的挠曲。
<变形例7>
图12是变形例7的离心压缩机的概略示意图。在图12中,对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或图11所示的变形例6相同的结构要素标注相同标号。另外,在图12中,为了简单,省略叶轮12的多个叶片122、123、覆盖部件125的图示,但是,在多个叶片122、123的径向外周接合有覆盖部件125,多个叶片122、123从径向外侧被覆盖部件125覆盖。
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与图11所示的变形例6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12所示,未设置将轴部件5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转子侧径向轴承55、56中的、接近叶轮12的转子侧径向轴承55。
-变形例7的效果-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变形例的离心压缩机,在与所述变形例6的效果相同的效果的基础上,通过未设置转子侧径向轴承55,得到能够使离心压缩机小型化这样的效果。
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利用叶轮侧径向轴承15将叶轮12支承为旋转自如,并且,利用转子侧径向轴承56将轴部件52中的远离叶轮12的部分支承为旋转自如,因此,能够平衡良好地抑制喘振状态下的轴部件52的挠曲。
(其他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中,只要在叶轮12的至少前侧端部12a设置有覆盖部件125、126、在覆盖部件125、126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将叶轮1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叶轮侧径向轴承15即可,叶轮12的形状等、覆盖部件125、126的材质等、叶轮侧径向轴承15的种类等没有特别限定。
例如,在实施方式(包含变形例)中,在轴部件52的一端部安装有叶轮12,但是,轴部件52也可以贯通叶轮12。但是,在轴部件52贯通叶轮12的情况下,特别是轴部件52从叶轮12的前表面突出的情况下,叶轮形状产生制约,有时产生很难进行离心压缩机的最优化这样的其他问题。
此外,在本发明的离心压缩机中,为了抑制压缩制冷剂通过形成于覆盖部件125的外曲面125x与叶轮壳体11c的前面壁11x之间的流路而从排出口11b侧向吸入口11a侧逆流,也可以使叶轮侧径向轴承15具有密封功能。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离心压缩机的运转效率。或者,也可以在覆盖部件125的外曲面125x与叶轮壳体11c的前面壁11x之间设置与叶轮侧径向轴承15分体的密封部件。
另外,关于本发明的叶轮侧径向轴承15,只要是具有从径向外侧以非接触的方式对设置有叶轮的旋转轴进行支承的结构的装置或机械等即可,不限于图1~图4、图6~图12所示的离心压缩机,能够广泛应用于其他类型的压缩机或送风机等。
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和变形例,但是,能够理解为能够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的主旨和范围的情况下进行方式和详细情况的多种变更。此外,关于以上的实施方式、变形例、其他实施方式,只要不损害本发明的对象的功能,则可以适当组合或者置换。进而,以上所述的“第1”、“第2”、“第3”…这样的记载用于区分被赋予这些记载的语句,该语句的数量和顺序也没有限定。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对于离心压缩机而言是有用的。
标号说明
10压缩机构
11压缩机构外壳
12叶轮
14封闭式叶轮
15叶轮侧径向轴承
50马达
51马达外壳
52轴部件
53转子
54定子
55转子侧径向轴承
56转子侧径向轴承
57推力轴承
121轮毂
122大叶片
123小叶片
125覆盖部件

Claims (5)

1.一种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压缩机具有:
轴部件(52),其在轴向上延伸且能够旋转;以及
叶轮(12),其具有设置于所述轴部件(52)的端部的轮毂(121)和设置于该轮毂(121)的外周面的多个叶片(122、123),
所述叶轮(12)具有朝向轴向外侧逐渐变细的形状,
在所述叶轮(12)中的至少轴向外侧的端部(12a)设置有覆盖部件(125、126),该覆盖部件(125、126)与所述多个叶片(122、123)的径向外周接合,并且从径向外侧覆盖所述多个叶片(122、123)的至少一部分,
在所述覆盖部件(125、126)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将所述叶轮(1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第1轴承(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盖部件(125)是覆盖所述多个叶片(122、123)的整体的护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轴承(15)是气体轴承。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轴部件(52)的径向外侧设置有将所述轴部件(52)支承为旋转自如的第2轴承(55、56)。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离心压缩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12)分别设置于所述轴部件(52)的两端部,针对各所述叶轮(12)的所述覆盖部件(125、126)分别设置有所述第1轴承(15)。
CN202080023548.1A 2019-03-28 2020-01-29 离心压缩机 Pending CN11361438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2829A JP2020159341A (ja) 2019-03-28 2019-03-28 遠心圧縮機
JP2019-062829 2019-03-28
PCT/JP2020/003200 WO2020195133A1 (ja) 2019-03-28 2020-01-29 遠心圧縮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14383A true CN113614383A (zh) 2021-11-05

Family

ID=726085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3548.1A Pending CN113614383A (zh) 2019-03-28 2020-01-29 离心压缩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885347B2 (zh)
EP (1) EP3922859B1 (zh)
JP (1) JP2020159341A (zh)
CN (1) CN113614383A (zh)
WO (1) WO2020195133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2877A (ja) * 1997-08-07 1999-03-05 Kobe Steel Ltd モータ内蔵型ターボ機械
JP2003247426A (ja) * 2002-02-20 2003-09-05 Fuji Heavy Ind Ltd ガスタービン
JP2004162559A (ja) * 2002-11-11 2004-06-10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流体回転機械
US20060093477A1 (en) * 2004-11-03 2006-05-04 Jones Daniel W Centrifugal compressor having rotatable compressor case insert
JP2012251529A (ja) * 2011-06-07 2012-12-20 Daikin Industries Ltd 遠心圧縮機
WO2014038202A1 (ja) * 2012-09-07 2014-03-1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輸送機械用の電動圧縮機
US20160201686A1 (en) * 2013-08-29 2016-07-14 Robert Bosch Gmbh Radial compressor impeller including a shroud and aerodynamic bearing between shroud and housi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95949A (en) * 1964-07-16 1968-08-06 Union Carbide Corp Gas-bearing assembly
JPS5328801Y1 (zh) * 1972-06-05 1978-07-20
JPS4812964Y1 (zh) * 1973-04-09 1973-04-09
JP2013068285A (ja) 2011-09-22 2013-04-18 Ihi Corp 回転軸支持構造
JP2013127205A (ja) * 2011-12-16 2013-06-27 Daikin Industries Ltd 圧縮機構
JP2015143474A (ja) * 2014-01-31 2015-08-06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ターボ機械
JP6512553B2 (ja) * 2015-07-17 2019-05-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ターボ機械
US10533568B2 (en) * 2017-10-30 2020-01-14 Daikin Applied Americas Inc. Centrifugal compressor with seal bearing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62877A (ja) * 1997-08-07 1999-03-05 Kobe Steel Ltd モータ内蔵型ターボ機械
JP2003247426A (ja) * 2002-02-20 2003-09-05 Fuji Heavy Ind Ltd ガスタービン
JP2004162559A (ja) * 2002-11-11 2004-06-10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流体回転機械
US20060093477A1 (en) * 2004-11-03 2006-05-04 Jones Daniel W Centrifugal compressor having rotatable compressor case insert
JP2012251529A (ja) * 2011-06-07 2012-12-20 Daikin Industries Ltd 遠心圧縮機
WO2014038202A1 (ja) * 2012-09-07 2014-03-13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輸送機械用の電動圧縮機
US20160201686A1 (en) * 2013-08-29 2016-07-14 Robert Bosch Gmbh Radial compressor impeller including a shroud and aerodynamic bearing between shroud and hous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922859A1 (en) 2021-12-15
EP3922859B1 (en) 2024-04-24
JP2020159341A (ja) 2020-10-01
US20220010804A1 (en) 2022-01-13
US11885347B2 (en) 2024-01-30
WO2020195133A1 (ja) 2020-10-01
EP3922859A4 (en) 2022-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707822B1 (en) Centrifugal fan
EP3401549B1 (en) Turbo compressor
US20050152786A1 (en) Turbo compressor
EP2918848A1 (en) Impeller for centrifugal rotary machine, and centrifugal rotary machine
US9388816B2 (en) Turbo-molecular pump
JP5709898B2 (ja) 回転機械
CA2930473C (en) Motor-compressor with stage impellers integrated in the motor-rotors
JP2006052837A (ja) ベアリング及びこれを含むターボ圧縮機
US6698929B2 (en) Turbo compressor
WO2016193002A1 (en) A centrifugal refrigeration compressor
US7278822B2 (en) Turbomolecular pump
JPWO2016038661A1 (ja) 回転機械
JP2016075184A (ja) 遠心圧縮機
US5927940A (en) Double-flow gas friction pump
US5451147A (en) Turbo vacuum pump
KR101705784B1 (ko) 축하중 저감 구조를 갖는 터보블로어
CN113614383A (zh) 离心压缩机
CN113944653B (zh) 离心压缩机
JP2020133499A (ja) ターボ式流体機械
US11401944B2 (en) Impeller and centrifugal compressor
WO2013115361A1 (ja) シール構造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回転機械
CN113958536B (zh) 离心压缩机
KR100399325B1 (ko) 터보 압축기의 트러스트 베어링
KR101115665B1 (ko) 송풍 장치
KR100405984B1 (ko) 터보 압축기의 디퓨저 장착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