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1644B - 一种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1644B
CN113601644B CN202110931518.7A CN202110931518A CN113601644B CN 113601644 B CN113601644 B CN 113601644B CN 202110931518 A CN202110931518 A CN 202110931518A CN 113601644 B CN113601644 B CN 1136016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arc
rod
seat
rot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315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01644A (zh
Inventor
苏晨
阮荣辉
李星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93151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164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1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16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016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16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MWORKING OF WOOD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B27B - B27L; MANUFACTURE OF SPECIFIC WOODEN ARTICLES
    • B27M1/00Working of wood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B27B - B27L, e.g. by stretching
    • B27M1/08Working of wood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B27B - B27L, e.g. by stretching by multi-step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FDOVETAILED WORK; TENONS; SLOTTING MACHINES FOR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 B27F1/00Dovetailed work; Tenons; Making tongues or grooves; Groove- and- tongue jointed work; Finger- joints
    • B27F1/08Making dovetails, tongues, or tenons, of definite limited leng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MWORKING OF WOOD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B27B - B27L; MANUFACTURE OF SPECIFIC WOODEN ARTICLES
    • B27M3/00Manufacture or reconditioning of specific semi-finished or finished articles
    • B27M3/0013Manufacture or reconditioning of specific semi-finished or finished articles of composite or compound articles
    • B27M3/0066Manufacture or reconditioning of specific semi-finished or finished articles of composite or compound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ongue and groove or tap hole connec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MWORKING OF WOOD NOT PROVIDED FOR IN SUBCLASSES B27B - B27L; MANUFACTURE OF SPECIFIC WOODEN ARTICLES
    • B27M3/00Manufacture or reconditioning of specific semi-finished or finished articles
    • B27M3/0013Manufacture or reconditioning of specific semi-finished or finished articles of composite or compound articles
    • B27M3/0086Manufacture or reconditioning of specific semi-finished or finished articles of composite or compound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connecting using glu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涉及榫卯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台架、弧形罩、夹持组件、滑动组件和刷体组件;所述弧形罩与所述台架转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台架上,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固定工件,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弧形罩滑动连接,所述刷体组件包括刷体座、第一电机和刷体,所述刷体座与所述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刷体座上,所述刷体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刷体用于加工榫卯结构。本发明通过弧形罩和滑动组件实现对刷体组件位置的调整,第一电机带动刷体部平稳运动实现对工件的加工,使得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得到了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榫卯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榫卯结构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凹凸结合的连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头);凹进部分叫卯(或榫眼),榫和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榫卯结构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及其它木制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最基本的榫卯结构由两个构件组成,其中一个的榫头插入另一个的卯眼中,使两个构件连接并固定。
目前,榫卯结构都是人工使用钻孔器具进行开孔或使用切割器具做榫头,但是人工进行此项工作时,因人工手动持有开孔器具或切割器具时并不完全平稳,从而导致开出的孔或者做出的榫头的尺寸并不精准,需要进一步进行调整,现有技术中多采用人工刨削的方式进行尺寸调整,但是人工刨削效率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得到了提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包括台架、弧形罩、夹持组件、滑动组件和刷体组件;所述弧形罩与所述台架转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台架上,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固定工件,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弧形罩滑动连接,所述刷体组件包括刷体座、第一电机和刷体部,所述刷体座与所述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刷体座上,所述刷体部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刷体部用于加工榫卯结构。
优选地,所述弧形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台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壁,以使所述弧形罩转动连接于所述台架;所述弧形罩的转动面为竖直面;所述弧形罩的所述第一端能够通过第一固定结构与所述台架固定,所述弧形罩的所述第二端能够通过第二固定结构与所述台架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转杆、第一接触盖和第一转柄;所述第一端开设有第一转孔;所述第一壁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一转杆拧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孔中;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孔配合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转杆的外侧;所述第一转杆的外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端接触的所述第一接触盖;所述第一接触盖设置有所述第一转柄;
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第二转杆、第二接触盖和第二转柄;所述第二端开设有第二转孔;所述第二壁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转杆拧设于所述第二螺纹孔中;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转孔配合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转杆的外侧;所述第二转杆的外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二端接触的所述第二接触盖;所述第二接触盖设置有所述第二转柄。
优选地,所述弧形罩还包括彼此相对且呈弧形延伸的第一弧形臂和第二弧形臂;所述第一弧形臂开设有沿所述第一弧形臂延伸的第一弧形孔,所述第二弧形臂开设有沿所述第二弧形臂延伸的第二弧形孔;所述第一弧形孔和所述第二弧形孔相对设置;所述滑动组件滑动嵌设于所述第一弧形孔和所述第二弧形孔中,以使所述滑动组件能沿所述弧形罩的延伸方向滑动;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柱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于所述滑动柱的中部的朝向所述台架的一侧,所述刷体座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滑动柱分别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弧形孔和所述第二弧形孔中;所述滑动组件能够通过滑动固定结构与所述弧形罩固定;
所述滑动固定结构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所述滑动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螺母配合拧设于所述滑动柱的伸出于所述第一弧形孔的一端;所述第二螺母配合拧设于所述滑动柱的伸出于所述第二弧形孔的一端;所述第一挡环和所述第二挡环均垂直固定套设于所述滑动柱上;所述第一挡环滑动贴合于所述第一弧形臂;所述第二挡环滑动贴合于所述第二弧形臂;所述第一挡环和所述第一螺母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弧形臂的两侧;所述第二挡环和所述第二螺母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弧形臂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榫卯结构加工装置还包括中转结构,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刷体组件通过所述中转结构连接;
所述中转结构包括中转座、转动柱和第三螺母;所述固定座的远离所述弧形罩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滑动柱的中心线;所述转动柱转动嵌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转动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中转座;所述转动柱的伸出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三螺母配合拧设于所述转动柱的外侧;所述刷体座连接于所述中转座。
优选地,所述榫卯结构加工装置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中转结构与所述刷体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延伸杆、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所述中转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壁和第四壁;所述中转座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四壁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所述延伸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延伸杆配合拧设于所述第三螺纹孔中;所述延伸杆的两端分别伸出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四壁;
所述第四螺母配合拧设于所述延伸杆的伸出于所述第三壁的一端;所述第五螺母配合拧设于所述延伸杆的伸出于所述第四壁的一端;所述刷体座连接于所述延伸杆的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刷体组件还包括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一滑套、第二滑套、移动杆、丝杆、螺母座和第二电机;
所述刷体座开设有内腔;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彼此平行且均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第一滑套配合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滑杆上,所述第二滑套配合套设于所述第二滑杆上;所述移动杆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二滑套;所述刷体座开设有与所述内腔贯通的长孔;所述移动杆活动穿过所述长孔,并伸出于所述刷体座;所述第一电机连接于所述移动杆的伸出于所述长孔的一端;所述移动杆垂直于所述第一滑杆;
所述丝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内腔,且所述丝杆平行于所述第一滑杆;所述丝杆位于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之间;所述螺母座配合拧设于所述丝杆的外侧;所述螺母座连接于所述移动杆;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
优选地,所述刷体组件还包括均设置于所述内腔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一触点开关、第二触点开关、第三滑杆、滑动座、第一弹簧、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
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中;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丝杆,且所述转轴能够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第三锥齿轮同轴连接于所述丝杆的一端;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均同轴连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彼此相对;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锥齿轮的外径;
所述第三滑杆设置于所述转轴的远离所述丝杆的一侧;所述第三滑杆平行于所述转轴;所述滑动座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滑杆上;所述第三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所述滑动座为铁质滑动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动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轴,且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转轴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
所述第一触点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杆的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二触点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杆的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触点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的通电及所述第二电磁铁的断电,所述第二触点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的断电及所述第二电磁铁的通电。
优选地,所述榫卯结构加工装置还包括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罩、吸尘管、吸尘袋和吸尘泵;所述吸尘罩罩设于所述台架的上方;所述吸尘管一端连通于所述吸尘罩,所述吸尘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吸尘袋;所述吸尘泵连通于所述吸尘袋。
优选地,所述刷体部为尺寸调整刷、刹活回转刷或涂抹回转刷。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所述榫卯结构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夹持组件固定工件;
步骤二,根据工件选择尺寸调整刷,并将选定的所述尺寸调整刷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
步骤三,通过调节弧形罩的位置和滑动组件的位置将所述尺寸调整刷对准工件的待调整尺寸的位置;
步骤四,启动所述第一电机,以对工件进行尺寸调整;
步骤五,尺寸调整完成后,将所述尺寸调整刷拆卸,根据工件选择刹活回转刷,并将选定的所述刹活回转刷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
步骤六,通过调节所述弧形罩的位置和所述滑动组件的位置将所述刹活回转刷对准工件的待刹活的位置;
步骤七,启动所述第一电机,以对工件进行刹活操作;
步骤八,刹活操作完成后,将所述刹活回转刷拆卸,根据工件选择涂抹回转刷,并将选定的所述涂抹回转刷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
步骤九,于所述涂抹回转刷上涂抹设置木工胶;
步骤十,启动所述第一电机,以对完成刹活操作后的工件进行涂胶。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夹持组件将工件固定,然后通过弧形罩和滑动组件实现对刷体组件位置的调整,使得刷体组件能够对准工件的待加工位置,第一电机带动刷体部平稳运动实现对工件的加工,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加工的方式,本发明使得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榫卯结构加工装置俯视图;
图2为图1中A处细节放大剖视图;
图3为图1中B处细节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榫卯结构加工装置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刷体座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榫卯结构加工装置、110-台架、120-第一壁、130-第二壁、140-夹持组件、150-弧形罩、160-第一弧形臂、170-第二弧形臂、180-第一接触盖、190-第一转柄、210-第二接触盖、220-第二转柄、230-第一端、240-第二端、250-中转座、260-刷体座、270-第一转杆、280-第一螺纹孔、290-第一转孔、310-滑动柱、320-第一挡环、330-第一螺母、340-第二挡环、350-第二螺母、360-固定座、370-转动柱、380-第三螺母、390-延伸杆、410-第三壁、420-第四壁、430-第四螺母、440-第五螺母、450-第三转柄、460-移动杆、470-第一电机、480-连接杆、490-杆体、510-刷体、520-长孔、530-内腔、540-第一滑杆、550-丝杆、560-第二滑杆、570-第一滑套、580-螺母座、590-第二滑套、610-第一触点开关、620-第二通孔、630-调节杆、640-第六螺母、650-第二触点开关、660-第三锥齿轮、670-转轴、680-第一支撑座、690-第二支撑座、710-第一锥齿轮、720-第二锥齿轮、730-第一齿轮、740-第二齿轮、750-第二电机、760-第三滑杆、770-第一电磁铁、780-第二电磁铁、790-滑动座、810-第一弹簧、820-第二弹簧、830-第一弧形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得到了提高。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榫卯结构加工装置100,用于加工木制榫卯结构,包括台架110、弧形罩150、夹持组件140、滑动组件和刷体组件;弧形罩150与台架110转动连接,夹持组件140设置于台架110的上表面,夹持组件140用于固定工件,滑动组件与弧形罩150滑动连接,刷体组件包括刷体座260、第一电机470和刷体部,刷体座260与滑动组件连接,第一电机470设置在刷体座260上,刷体部与第一电机470的输出轴能够拆卸地连接,刷体部用于加工榫卯结构。本实施例通过夹持组件140将工件固定,然后通过弧形罩150和滑动组件实现对刷体组件位置的调整,使得刷体组件能够对准工件的待加工位置,第一电机470带动刷体部平稳运动实现对工件的加工,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加工的方式,本实施例使得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得到了提高。
本实施例中,刷体部为尺寸调整刷、刹活回转刷或涂抹回转刷。
具体地,尺寸调整刷的外侧环绕设置有磨砂层,尺寸调整刷用于对工件进行尺寸调整;刹活回转刷的末端环绕设置有锯齿,在进行刹活操作时,锯齿与工件的待加工位置的表面接触,使接触面的木纤维呈绒毛状;涂抹回转刷为软毛刷。
本实施例的榫卯结构加工装置100能够自动对待调整尺寸的工件(即榫头和或榫眼)进行尺寸调整,具体操作为:通过夹持组件140将工件固定,然后转动弧形罩150,并调节滑动组件的位置,以使得刷体组件的尺寸调整刷对准工件的待调整尺寸位置(例如榫头的外表面或榫眼的内表面),然后启动第一电机470,即可通过尺寸调整刷的转动,从而转动的磨砂层以对工件进行磨削,从而调整榫卯结构的尺寸,相比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刨削的方式对榫卯结构进行尺寸调整的方案,本实施例的榫卯结构加工装置100能够实现更加高效的对榫卯结构进行尺寸调整操作。
本实施例中,弧形罩15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30和第二端240;台架1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120和第二壁130;第一端230转动连接于第一壁120,第二端240转动连接于第二壁130,以使弧形罩150转动连接于台架110;弧形罩150的转动面为竖直面;弧形罩150的第一端230能够通过第一固定结构与台架110固定,弧形罩150的第二端240能够通过第二固定结构与台架110固定,即弧形罩150在转动至任一位置后,能够通过第一固定结构和第二固定结构相对台架110进行固定;
具体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转杆270、第一接触盖180和第一转柄190;第一端230开设有第一转孔290;第一壁120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80;第一转杆270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一螺纹孔280配合的外螺纹;第一转杆270拧设于第一螺纹孔280中;第一端230通过第一转孔290配合转动套设于第一转杆270的外侧;第一转杆270的外端设置有能够与第一端230接触的第一接触盖180;第一接触盖180设置有第一转柄190;
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第二转杆、第二接触盖210和第二转柄220;第二端240开设有第二转孔;第二壁130开设有第二螺纹孔;第二转杆的一端设置有与第二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第二转杆拧设于第二螺纹孔中;第二端240通过第二转孔配合转动套设于第二转杆的外侧;第二转杆的外端设置有能够与第二端240接触的第二接触盖210;第二接触盖210设置有第二转柄220。
当需要转动弧形罩150时,通过第一转柄190拧动第一转杆270,使得第一端230和第一接触盖180之间产生间隙,并通过第二转柄220拧动第二转杆,使得第二端240和第二接触盖210之间产生间隙,然后转动弧形罩150至合适的位置,然后再次通过第一转柄190拧动第一转杆270,使得第一端230和第一接触盖180紧压接触,从而固定第一端230,并通过第二转柄220拧动第二转杆,使得第二端240和第二接触盖210紧压接触,从而固定第二端240,以固定弧形罩150。
本实施例中,弧形罩150还包括彼此相对且呈弧形延伸的第一弧形臂160和第二弧形臂170;第一弧形臂160开设有沿第一弧形臂160延伸的第一弧形孔830,第二弧形臂170开设有沿第二弧形臂170延伸的第二弧形孔;第一弧形孔830和第二弧形孔相对设置;滑动组件滑动嵌设于第一弧形孔830和第二弧形孔中,以使滑动组件能沿弧形罩150的延伸方向滑动;
滑动组件包括滑动柱310和固定座360;固定座360连接于滑动柱310的中部的朝向台架110的一侧,刷体座260连接于固定座360;滑动柱310分别活动穿设于第一弧形孔830和第二弧形孔中;滑动组件能够通过滑动固定结构与弧形罩150固定,即滑动组件在沿弧形罩150进行滑动后的任一位置,能够通过滑动固定结构相对弧形罩150进行固定;
具体地,滑动固定结构包括第一螺母330、第二螺母350、第一挡环320和第二挡环340,滑动柱31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第一螺母330配合拧设于滑动柱310的伸出于第一弧形孔830的一端;第二螺母350配合拧设于滑动柱310的伸出于第二弧形孔的一端;第一挡环320和第二挡环340均垂直固定套设于滑动柱310上;第一挡环320滑动贴合于第一弧形臂160;第二挡环340滑动贴合于第二弧形臂170;第一挡环320和第一螺母330分别位于第一弧形臂160的两侧;第二挡环340和第二螺母350分别位于第二弧形臂170的两侧。
当需要滑动滑动组件时,拧松第一螺母330和第二螺母350,然后拨动滑动柱310,以使得滑动柱310移动至合适的位置,然后在拧紧第一螺母330和第二螺母350,以固定滑动组件。
本实施例中,榫卯结构加工装置100还包括中转结构,滑动组件与刷体组件通过中转结构连接;
中转结构包括中转座250、转动柱370和第三螺母380;固定座360的远离弧形罩150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的中心线垂直于滑动柱310的中心线;转动柱370转动嵌设于第一通孔中;转动柱370的一端连接于中转座250;转动柱370的伸出第一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第三螺母380配合拧设于转动柱370的外侧,第一旋钮套固定套设于第三螺母380上;刷体座260连接于中转座250。
中转柱通过相对第一通孔转动,即可调节中转座250的角度,进而调节刷体座260的角度,以适用于不同形状尺寸的工件;然后通过第三螺母380固定转动柱370,即可将中转座250固定于固定座360,以固定刷体座260。
本实施例中,榫卯结构加工装置100还包括连接结构,中转结构与刷体组件通过连接结构连接;
具体地,连接结构包括延伸杆390、第四螺母430和第五螺母440;中转座25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壁410和第四壁420;中转座250开设有贯通第三壁410和第四壁420的第三螺纹孔;第三螺纹孔的中心线垂直于第一通孔的中心线;延伸杆390设置有外螺纹;延伸杆390配合拧设于第三螺纹孔中;延伸杆390的两端分别伸出于第三壁410和第四壁420;第四螺母430配合拧设于延伸杆390的伸出于第三壁410的一端;第五螺母440配合拧设于延伸杆390的伸出于第四壁420的一端;第二旋钮套固定套设于第四螺母430上;第三旋钮套固定套设于第五螺母440上;刷体座260连接于延伸杆390的远离固定座360的一端,延伸杆390的远离刷体座260的一端连接有第三转柄450,以便于转动延伸杆390。
通过调节刷体座260相对中转座250的距离,以适用于不同形状尺寸的工件;先拧动第四螺母430或第五螺母440,然后通过转动延伸杆390,即可调节刷体座260与中转座250之间的距离,然后再拧紧第四螺母430或第五螺母440,以将延伸杆390的位置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中,刷体组件还包括第一滑杆540、第二滑杆560、第一滑套570、第二滑套590、移动杆460、丝杆550、螺母座580和第二电机750;
刷体座260开设有内腔530;第一滑杆540和第二滑杆560彼此平行且均设置于内腔530;第一滑套570配合滑动套设于第一滑杆540上,第二滑套590配合套设于第二滑杆560上;移动杆460分别连接于第一滑套570和第二滑套590;刷体座260开设有与内腔530贯通的长孔520,长孔520开设于刷体座260的远离延伸杆390的侧壁;移动杆460活动穿过长孔520,并伸出于刷体座260;第一电机470连接于移动杆460的伸出于长孔520的一端;移动杆460垂直于第一滑杆540,移动杆460平行于延伸杆390;
丝杆550转动设置于内腔530,且丝杆550平行于第一滑杆540;丝杆550位于第一滑杆540和第二滑杆560之间;螺母座580配合拧设于丝杆550的外侧;螺母座580连接于移动杆460;第二电机750设置于内腔530,第二电机750用于驱动丝杆550转动,第一电机470连接于移动杆460的伸出于长孔520的一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实现刷体部在沿第一滑杆540的中心线的直线方向上的往复运动,具体为,通过第二电机750的往复转动,从而驱动丝杆550往复转动,从而带动螺母座580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带动移动杆460直线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刷体部在直线方向上的往复运动,当刷体部为尺寸调整刷时,以应用于对榫口内壁或者榫头外壁进行线性尺寸调整,即尺寸调整刷嵌入榫口内边移动边旋转调整榫口的尺寸,或尺寸调整刷对榫头的外表面边移动边旋转调整榫头的尺寸。
本实施例中,刷体组件还包括均设置于内腔530的第一支撑座680、第二支撑座690、转轴670、第一锥齿轮710、第二锥齿轮720、第三锥齿轮660、第一触点开关610、第二触点开关650、第三滑杆760、滑动座790、第一弹簧810、第一电磁铁770和第二电磁铁780;
转轴670的两端分别转动嵌设于第一支撑座680和第二支撑座690中;转轴670垂直于丝杆550,且转轴670能够沿转轴670的长度方向滑动;第三锥齿轮660同轴连接于丝杆550的一端;第一锥齿轮710和第二锥齿轮720均同轴连接于转轴670上;第一锥齿轮710和第二锥齿轮720彼此相对;第一锥齿轮710和第二锥齿轮720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三锥齿轮660的外径;以使得当第一锥齿轮710与第三锥齿轮660啮合时,第二锥齿轮720不与第三锥齿轮660;当第二锥齿轮720与第三锥齿轮660啮合时,第一锥齿轮710不与第三锥齿轮660啮合。
第二电机750用于驱动转轴670转动,具体地,转轴670上同轴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730,第二电机750的输出轴同轴连接有第二齿轮740,第一齿轮730和第二齿轮740啮合,第二电机750的输出轴平行于转轴670,且当转轴670移动时,第一齿轮730和第二齿轮740始终啮合。
第三滑杆760设置于转轴670的远离丝杆550的一侧;第三滑杆760平行于转轴670;滑动座790滑动设置于第三滑杆760上;第三滑杆760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铁770和第二电磁铁780;滑动座790为铁质滑动座790;第一弹簧810的一端连接于滑动座790,第一弹簧810的另一端连接于转轴670,具体地,第一弹簧810与转动套设在转轴670上的转动环连接,且第一弹簧810与转轴670的连接点位于第一锥齿轮710和第二锥齿轮720之间;
第一触点开关610设置于第一滑杆540的远离转轴670的一端,第一滑套570能与第一触点开关610接触;第二触点开关650设置于第二滑杆560的靠近转轴670的一端,第二滑套590能与第二触点开关650接触;第一触点开关610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铁770的通电及第二电磁铁780的断电,第二触点开关650用于控制第一电磁铁770的断电及第二电磁铁780的通电。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调节丝杆550的转动方向;具体地,螺母座580驱动移动杆460移动过程中,当第一滑套570与第一触点开关610接触时,第一电磁铁770通电,第二电磁铁780断电,从而使得滑动座790向第一电磁铁770移动,并吸附于第一电磁铁770,从而在第一弹簧810的作用下带动转轴670向靠近第一支撑座680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二锥齿轮720与第三锥齿轮660啮合,且第一锥齿轮710与第三锥齿轮660脱离啮合,在转轴670的转动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丝杆550的转动方向改变,从而带动螺母座580向靠近第三锥齿轮660的方向移动;当第二滑套590与第二触点开关650接触时,第一电磁铁770断电,第二电磁铁780通电,从而使得滑动座790向第二电磁铁780移动,并吸附于第二电磁铁780,从而在第一弹簧810的作用下带动转轴670向靠近第二支撑座690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第二锥齿轮720与第三锥齿轮660脱离啮合,且第一锥齿轮710与第三锥齿轮660啮合,在转轴670的转动方向不变的情况下,丝杆550的转动方向改变,从而带动螺母座580向远离第三锥齿轮660的方向移动。
本实施例中,刷体组件还包括调节杆630和第六螺母640;刷体座260开设有第二通孔620;第一触点开关610滑动设置于第一滑杆540上;调节杆63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触点开关610;调节杆630的另一端活动穿设于第二通孔620中,且调节杆630平行于第二滑杆560;调节杆630设置有外螺纹;第六螺母640拧设于调节杆630的伸出于第二通孔620的一端;第二弹簧820套设于调节杆630上,第二弹簧820的一端连接于第一触点开关610,第二弹簧820的另一端连接于内腔530的内壁;第二弹簧820始终呈压缩状态,以使得第一触点开关610具有向靠近转轴670方向移动的趋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对第一触点开关610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调节移动杆460的往复运动的行程距离,以适用于不同形状和尺寸的工件。
本实施例中,刷体组件还包括连接杆480;连接杆480同轴连接于第一电机470的输出轴;连接杆480的远离第一电机470的一端开设有第三螺纹孔;尺寸调整刷包括杆体490和刷体510;刷体510连接于杆体490的一端;杆体490设置有外螺纹,以使得杆体490的另一端能拧设于第三螺纹孔中;刷体510呈圆柱体状;不同的尺寸调整刷的刷体510的直径不同,以适用于不同大小的榫卯结构。
本实施例中,榫卯结构加工装置100还包括吸尘组件;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罩、吸尘管、吸尘袋和吸尘泵;吸尘罩罩设于台架110的上方;吸尘管一端连通于吸尘罩,吸尘管的另一端连通于吸尘袋;吸尘泵连通于吸尘袋。吸尘组件用于在榫卯结构加工过程中进行除尘。
本实施例中,以图4的方向为准,滑动组件沿弧形罩150滑动,能够调节刷体组件在上下方向和左右方向的位置;连接结构能够调整滑动组件在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的位置。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采用实施例一的榫卯结构加工装置100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夹持组件140固定工件;
步骤二,根据工件选择尺寸调整刷,并将选定的尺寸调整刷连接于第一电机470的输出轴;
具体地,即根据工件的榫眼或榫头的尺寸选择不同刷体510直径的尺寸调整刷;
步骤三,通过调节弧形罩150的位置和滑动组件的位置将尺寸调整刷对准工件的待调整尺寸的位置;
具体地,即将尺寸调整刷对准工件的榫头或榫眼的待调整尺寸的位置;
步骤四,启动第一电机470,以对工件进行尺寸调整;
具体地,通过刨削的方式来对榫头或榫眼进行尺寸调整;
步骤五,尺寸调整完成后,将尺寸调整刷拆卸,根据工件选择刹活回转刷,并将选定的刹活回转刷连接于第一电机470的输出轴;
步骤六,通过调节弧形罩150的位置和滑动组件的位置将刹活回转刷对准工件的待刹活的位置;
步骤七,启动第一电机470,以对工件进行刹活操作;
具体地,即通过刹活回转刷上的锯齿来对榫卯结构各部位再拉锯一遍,即通过移动刹活回转刷的方式,以实现对榫卯结构的各部位进行一遍拉锯;
步骤八,刹活操作完成后,将刹活回转刷拆卸,根据工件选择涂抹回转刷,并将选定的涂抹回转刷连接于第一电机470的输出轴;
具体地,根据工件的榫眼或榫头的尺寸选择不同大小的涂抹回转刷;
步骤九,于涂抹回转刷上涂抹设置木工胶;
具体地,于涂抹回转刷的刷毛涂抹设置木工胶;
步骤十,启动第一电机470,以对完成刹活操作后的工件进行涂胶;
具体地,通过对榫头或榫眼进行涂胶,以便于提升榫卯结构配合嵌设后的稳固程度。
本说明书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8)

1.一种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弧形罩、夹持组件、滑动组件和刷体组件;所述弧形罩与所述台架转动连接,所述夹持组件设置于所述台架上,所述夹持组件用于固定工件,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弧形罩滑动连接,所述刷体组件包括刷体座、第一电机和刷体部,所述刷体座与所述滑动组件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设置在所述刷体座上,所述刷体部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能够拆卸地连接,所述刷体部用于加工榫卯结构;
所述弧形罩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台架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壁和第二壁;所述第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壁,所述第二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壁,以使所述弧形罩转动连接于所述台架;所述弧形罩的转动面为竖直面;所述弧形罩的所述第一端能够通过第一固定结构与所述台架固定,所述弧形罩的所述第二端能够通过第二固定结构与所述台架固定;
所述第一固定结构包括第一转杆、第一接触盖和第一转柄;所述第一端开设有第一转孔;所述第一壁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转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一转杆拧设于所述第一螺纹孔中;所述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转孔配合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一转杆的外侧;所述第一转杆的外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一端接触的所述第一接触盖;所述第一接触盖设置有所述第一转柄;
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包括第二转杆、第二接触盖和第二转柄;所述第二端开设有第二转孔;所述第二壁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转杆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螺纹孔配合的外螺纹;所述第二转杆拧设于所述第二螺纹孔中;所述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转孔配合转动套设于所述第二转杆的外侧;所述第二转杆的外端设置有能够与所述第二端接触的所述第二接触盖;所述第二接触盖设置有所述第二转柄;
所述弧形罩还包括彼此相对且呈弧形延伸的第一弧形臂和第二弧形臂;所述第一弧形臂开设有沿所述第一弧形臂延伸的第一弧形孔,所述第二弧形臂开设有沿所述第二弧形臂延伸的第二弧形孔;所述第一弧形孔和所述第二弧形孔相对设置;所述滑动组件滑动嵌设于所述第一弧形孔和所述第二弧形孔中,以使所述滑动组件能沿所述弧形罩的延伸方向滑动;
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柱和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连接于所述滑动柱的中部的朝向所述台架的一侧,所述刷体座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滑动柱分别活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弧形孔和所述第二弧形孔中;所述滑动组件能够通过滑动固定结构与所述弧形罩固定;
所述滑动固定结构包括第一螺母、第二螺母、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所述滑动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一螺母配合拧设于所述滑动柱的伸出于所述第一弧形孔的一端;所述第二螺母配合拧设于所述滑动柱的伸出于所述第二弧形孔的一端;所述第一挡环和所述第二挡环均垂直固定套设于所述滑动柱上;所述第一挡环滑动贴合于所述第一弧形臂;所述第二挡环滑动贴合于所述第二弧形臂;所述第一挡环和所述第一螺母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弧形臂的两侧;所述第二挡环和所述第二螺母分别位于所述第二弧形臂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结构加工装置还包括中转结构,所述滑动组件与所述刷体组件通过所述中转结构连接;
所述中转结构包括中转座、转动柱和第三螺母;所述固定座的远离所述弧形罩的一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滑动柱的中心线;所述转动柱转动嵌设于所述第一通孔中;所述转动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中转座;所述转动柱的伸出所述第一通孔的一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第三螺母配合拧设于所述转动柱的外侧;所述刷体座连接于所述中转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结构加工装置还包括连接结构,所述中转结构与所述刷体组件通过所述连接结构连接;
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延伸杆、第四螺母和第五螺母;所述中转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壁和第四壁;所述中转座开设有贯通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四壁的第三螺纹孔;所述第三螺纹孔的中心线垂直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中心线;所述延伸杆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延伸杆配合拧设于所述第三螺纹孔中;所述延伸杆的两端分别伸出于所述第三壁和所述第四壁;
所述第四螺母配合拧设于所述延伸杆的伸出于所述第三壁的一端;所述第五螺母配合拧设于所述延伸杆的伸出于所述第四壁的一端;所述刷体座连接于所述延伸杆的远离所述固定座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体组件还包括第一滑杆、第二滑杆、第一滑套、第二滑套、移动杆、丝杆、螺母座和第二电机;
所述刷体座开设有内腔;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彼此平行且均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第一滑套配合滑动套设于所述第一滑杆上,所述第二滑套配合套设于所述第二滑杆上;所述移动杆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滑套和所述第二滑套;所述刷体座开设有与所述内腔贯通的长孔;所述移动杆活动穿过所述长孔,并伸出于所述刷体座;所述第一电机连接于所述移动杆的伸出于所述长孔的一端;所述移动杆垂直于所述第一滑杆;
所述丝杆转动设置于所述内腔,且所述丝杆平行于所述第一滑杆;所述丝杆位于所述第一滑杆和所述第二滑杆之间;所述螺母座配合拧设于所述丝杆的外侧;所述螺母座连接于所述移动杆;所述第二电机设置于所述内腔,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丝杆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体组件还包括均设置于所述内腔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转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第一触点开关、第二触点开关、第三滑杆、滑动座、第一弹簧、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
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中;所述转轴垂直于所述丝杆,且所述转轴能够沿所述转轴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第二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转轴转动;所述第三锥齿轮同轴连接于所述丝杆的一端;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均同轴连接于所述转轴上;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彼此相对;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三锥齿轮的外径;
所述第三滑杆设置于所述转轴的远离所述丝杆的一侧;所述第三滑杆平行于所述转轴;所述滑动座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三滑杆上;所述第三滑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第一电磁铁和所述第二电磁铁;所述滑动座为铁质滑动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滑动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转轴,且所述第一弹簧与所述转轴的连接点位于所述第一锥齿轮和所述第二锥齿轮之间;
所述第一触点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杆的远离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二触点开关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杆的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所述第一触点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的通电及所述第二电磁铁的断电,所述第二触点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电磁铁的断电及所述第二电磁铁的通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结构加工装置还包括吸尘组件;所述吸尘组件包括吸尘罩、吸尘管、吸尘袋和吸尘泵;所述吸尘罩罩设于所述台架的上方;所述吸尘管一端连通于所述吸尘罩,所述吸尘管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吸尘袋;所述吸尘泵连通于所述吸尘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刷体部为尺寸调整刷、刹活回转刷或涂抹回转刷。
8.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榫卯结构加工装置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夹持组件固定工件;
步骤二,根据工件选择尺寸调整刷,并将选定的所述尺寸调整刷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轴;
步骤三,通过调节弧形罩的位置和滑动组件的位置将所述尺寸调整刷对准工件的待调整尺寸的位置;
步骤四,启动所述第一电机,以对工件进行尺寸调整;
步骤五,尺寸调整完成后,将所述尺寸调整刷拆卸,根据工件选择刹活回转刷,并将选定的所述刹活回转刷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
步骤六,通过调节所述弧形罩的位置和所述滑动组件的位置将所述刹活回转刷对准工件的待刹活的位置;
步骤七,启动所述第一电机,以对工件进行刹活操作;
步骤八,刹活操作完成后,将所述刹活回转刷拆卸,根据工件选择涂抹回转刷,并将选定的所述涂抹回转刷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
步骤九,于所述涂抹回转刷上涂抹设置木工胶;
步骤十,启动所述第一电机,以对完成刹活操作后的工件进行涂胶。
CN202110931518.7A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Active CN11360164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1518.7A CN113601644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31518.7A CN113601644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1644A CN113601644A (zh) 2021-11-05
CN113601644B true CN113601644B (zh) 2022-04-29

Family

ID=783406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31518.7A Active CN113601644B (zh) 2021-08-13 2021-08-13 一种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164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536348A (en) * 1940-02-07 1941-05-12 Lucian Brett Ercolani Junior A notch-cutting machine for use in the manufacture of wooden tent pegs, tent pins and the like
CN1068535A (zh) * 1991-07-09 1993-02-03 潘世澄 带齿圆条木榫及木构件拼装方法
CN211053399U (zh) * 2019-11-29 2020-07-21 宜昌博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非标自动化生产用抛光装置
CN111390736A (zh) * 2020-06-03 2020-07-10 山东镁卡车轮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轮毂内壁的抛光设备
CN112518550A (zh) * 2020-11-30 2021-03-19 临泉鹏成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工件回转支撑装置的抛光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1644A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58822A (zh) 应用于高硬度玻璃钻头制备装置
CN113601644B (zh) 一种榫卯结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19521702U (zh) 一种自动钢管抛光机
CN108393799A (zh) 一种高精度铣刀打磨用夹持装置
CN211516927U (zh) 一种主轴加工用打磨装置
CN108214223B (zh) 一种曲线构件的加工设备及其加工方法
CN210550435U (zh) 一种立式数控磨床的物料夹紧机构
CN209288883U (zh) 一种刀具打磨装置
CN208197037U (zh) 一种球拍木柄加工用立式铣床多功能组合夹具
CN210059870U (zh) 一种用于对转子轴两端钻孔的钻孔装置
CN217195820U (zh) 一种木材加工用推台锯
CN216097689U (zh) 一种易于调节使用的机电定位装夹
CN215357792U (zh) 一种立式车床磨削装置
CN212044084U (zh) 一种高速激光熔覆加工机床
CN206967082U (zh) 一种钳口式夹具
CN216707003U (zh) 一种金属零件加工用磨削装置
JP3055175U (ja) 光ファイバー端面研磨機
CN219633210U (zh) 一种铣床的刀具对准定位装置
CN215748163U (zh) 一种刀具修磨设备
CN217552602U (zh) 一种木材加工用机械夹具
CN218984322U (zh) 精密机械加工打磨设备
CN215789124U (zh) 一种u型锁具加工夹具
CN218837263U (zh) 一种建筑用高层钢化玻璃抛光装置
CN219426362U (zh) 一种塞棒生产用打磨装置
CN220427950U (zh) 一种基于弧形零件的曲面抛光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