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600670B - 一种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方法及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方法及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600670B
CN113600670B CN202111157039.0A CN202111157039A CN113600670B CN 113600670 B CN113600670 B CN 113600670B CN 202111157039 A CN202111157039 A CN 202111157039A CN 113600670 B CN113600670 B CN 1136006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punching
stamping
mounting
section b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703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600670A (zh
Inventor
肖辉
吴海东
汪平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shan League Automechanis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shan League Automechanis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shan League Automechanism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shan League Automechanis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5703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6006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6006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06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6006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6006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B21D28/04Centering the work; Positioning the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B21D28/14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43/00Feeding, positioning or storing devices combined with, or arranged in, or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pparatus for working or processing sheet metal, metal tubes or metal profiles; Associations therewith of cutting devices
    • B21D43/02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 B21D43/04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 B21D43/08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by rollers
    • B21D43/09Advancing work in relation to the stroke of the die or tool by means in mechanical engagement with the work by rollers by one or more pairs of rollers for feeding sheet or strip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方法及机构,其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型材输送至位于承载件上的冲压位置处;通过第一冲压件沿第一冲压方向对所述型材的第一位置处进行冲切;通过第二冲压件沿第二冲压方向对所述型材的第二位置处进行冲切,以形成料件。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优点:能够在同一冲压位置且利用一次冲压动作即完成两道冲压工序,有效保证型材在成型过程中的同心度保证,进而提高合格率。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方法及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了料件成型技术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方法及机构。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描述仅提供与本发明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而不构成现有技术。
片状料件是目前生产设备中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垫片、片状芯片等。对于片状料件的加工,尤其是多道工序的加工,需要以其中一个点作为加工的基准点,进而保证后续多道工序加工的精准性。现有技术中,对于需要两道冲压工序的料件,通常是在两个工位分别对料件进行冲压,尤其是料件需要保证同心度的要求上,上述的现有技术存在较大的技术弊端,进而由于误差较大而产生废料的概率大为增加,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增大生产成本。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方法及机构,其能够在同一冲压位置且利用一次冲压动作即完成两道冲压工序,有效保证型材在成型过程中的同心度保证,进而提高合格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机构,包括用于支撑型材的承载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承载件相对两侧的第一冲压件和第二冲压件;
所述第一冲压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嵌设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上的第一冲刀;
所述第二冲压件包括第二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件上的第二冲刀,所述第二冲刀的本体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
所述承载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
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冲刀插入的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避让孔中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二冲刀设置且端面能够与所述型材贴合的抵压件、与所述抵压件连接的弹簧,所述抵压件和所述弹簧均套设所述第一冲刀,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供抵压件沿第一冲压方向缩回至第一安装件内的避让间隙;
所述第二弹性件在所述第一安装件推动所述承载件沿第一方向移动过程中且与所述第二冲刀抵接后被压缩;
所述第一冲刀能够沿第一冲压方向朝向所述型材运动且在第一位置切断型材后插入所述第一避让孔中;
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一安装件推动所述承载件沿第一冲压方向移动过程中被压缩;
所述第二冲刀在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过程中能够在第二位置处与所述型材抵接,以沿第二冲压方向推动所述抵压件移动,直至所述抵压件填充所述避让间隙并缩回至所述第一安装件内,以使得所述第二冲刀切断所述型材,以能够形成料件;
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承载件分离时被复位,以使得所述料件能够回落至所述型材上;
其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均呈环状设置,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避让孔、和第二位置自内向外依序同心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所述料件移动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件,每个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承载件之间设置有供所述型材穿设的导向间隙,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落在两个所述第一导向件之间的区域内。
进一步地,所述承载件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所述型材移动方向间隔设置的限位件,每个所述限位件均位于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外侧且能够与所述型材的侧壁抵接。
进一步地,所述抵压件靠近所述弹簧的端部向外延伸出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上设置有多个能够与弹簧抵接的延长柱体。
进一步地,包括沿所述型材的传送方向设置在承载件的进料口和/或出料口处的输送件,所述输送件包括采用胶质材料制成的第一滚轮、采用硬质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料件传送的间隙。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方法,采用该成型方法的机构包括第一冲压件、第二冲压件及沿第一冲压方向延伸的抵压件,所述第一冲压件和第二冲压件分别位于型材的相对两侧,所述抵压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冲压件的第一冲刀上,所述第一冲压件的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供所述抵压件沿第一冲压方向缩回至第一安装件内的避让间隙,所述第二冲压件的第二冲刀上设置有沿第二冲压方向延伸的第一避让孔;
该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型材输送至位于承载件上的冲压位置处;
(2)通过第一冲压件沿第一冲压方向对所述型材的第一位置处进行冲切;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1:第一安装件和嵌设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上的所述第一冲刀沿所述第一冲压方向同步朝向所述型材运动;
S12:所述第一冲刀在第一位置与所述型材抵接后能够切断所述型材;
(3)通过所述第二冲压件沿第二冲压方向对所述型材的第二位置处进行冲切,以形成料件;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21:所述第一安装件在所述第一冲刀部分插入所述第一避让孔中后能够与所述承载件抵接;
S22:所述第一安装件推动所述承载件沿所述第一冲压方向相对第二安装件移动以压缩第一弹性件;
S23:第二冲刀在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过程中能够在所述第二位置处与所述型材抵接,以沿所述第二冲压方向推动所述抵压件移动,直至所述抵压件填充所述避让间隙并缩回至所述第一安装件内,所述第一安装件推动所述承载件向下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二冲刀伸入第一安装件内切断所述型材,以能够形成料件;
其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均呈环状设置,所述第一位置、第一避让孔和第二位置自内向外依序同心设置。
进一步地,在步骤(2)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件的第二避让孔中的抵压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复位前与所述第二冲刀抵接,以使得被所述第二冲刀顶出的所述料件回落至所述型材上。
借由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均成环状设置,所述第一位置、第一避让孔和第二位置自内向外依序同心设置;在冲压过程中,所述第一冲刀和第二冲刀依次对型材进行冲压,并且第一冲刀和第二冲刀的轴线重合,能够初步保证型材在成型过程中的同心度保证;另外,由于型材的厚度较薄,第一冲刀在向下完成一个冲压行程后,第二冲刀也能够完成了自身的冲压工序,即利用一次冲压动作即完成两道冲压工序,有效保证型材在成型过程中的同心度保证,进而提高合格率。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整体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冲压件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抵压件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弹簧连接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冲压件处的仰视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冲压件处的部分剖视图;
图8是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冲压件处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冲压件处的又一角度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二冲压件处的又一角度部分结构剖视图。
以上附图的附图标记:1、承载件;2、第一冲压件;3、第二冲压件;4、第一弹性件;5、第一导向件;6、限位件;7、抵压件;8、弹簧;9、抵接部;10、延长柱体;11、避让间隙;21、第一安装件;22、第一冲刀;31、第二安装件;32、第二冲刀;33、第一避让孔;100、型材;200、料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结合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公开了一种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方法,采用该成型方法的装置包括第一冲压件2、第二冲压件3及沿第一冲压方向延伸的抵压件,所述第一冲压件2和第二冲压件3分别位于型材100的相对两侧,所述抵压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冲压件2的第一冲刀22上,所述第一安装件21上设置有供所述抵压件沿第一冲压方向缩回至第一安装件21内的避让间隙11,所述第二冲压件3的第二冲刀32上设置有沿第二冲压方向延伸的第一避让孔33;
包括以下步骤:
将型材100输送至位于承载件1上的冲压位置处;具体地还包括:将型材100依次经过输送件、限位件6和第一导向件5后输送至冲压位置处;
通过第一冲压件2沿第一冲压方向对所述型材100的第一位置处进行冲切;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1:第一安装件21和嵌设在所述第一安装件21上的所述第一冲刀22沿所述第一冲压方向(由上至下方向)同步朝向所述型材100运动;
S12:所述第一冲刀22在第一位置与所述型材100抵接后能够切断所述型材100,并将切断后的废料冲入第一避让孔33中;此处,所述废料能够从所述第一避让孔33中通过自身重力直接完成排废工序;
通过所述第二冲压件3沿第二冲压方向(由下至上方向)对所述型材100的第二位置处进行冲切,以形成料件200;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21:所述第一安装件21在所述第一冲刀22部分插入所述第一避让孔33中后能够与承载件1抵接;
S22:所述第一安装件21推动所述承载件1沿所述第一冲压方向相对第二安装件31移动以压缩第一弹性件4;此过程中,所述抵压件7、型材100和第二冲刀32三者之间两两抵接;
S23:第二冲刀32在所述第一弹性件4被压缩过程中能够在所述第二位置处相对型材100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具体为,所述第二冲刀32沿所述第二冲压方向推动所述抵压件7移动,直至所述抵压件7填充所述避让间隙11并缩回至所述第一安装件21内,以使得所述第二冲刀32能够切断所述型材100,以能够形成料件200并将所述料件200顶出所述型材100。此过程中,所述抵压件7被所述第二冲刀32抵压,通过浮动式的设置方式回缩至所述第一安装件21内。
上述的过程,所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均成环状设置,所述第一位置、第一避让孔33和第二位置自内向外依序同心设置;在冲压过程中,所述第一冲刀22和第二冲刀32依次对型材100进行冲压,并且第一冲刀22和第二冲刀32的轴线重合,能够初步保证型材100在成型过程中的同心度保证。另外,由于型材100的厚度较薄,第一冲刀22在向下完成一个冲压行程后,第二冲刀32也能够完成了自身的冲压工序,即利用一次冲压动作即完成两道冲压工序,有效保证型材100在成型过程中的同心度保证,进而提高合格率。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冲刀22在第一位置处切断型材后,第二冲刀32再在第二位置处切断型材,以完成料件的形成,但两者之间的时间间隔较短。
所述驱动件在所述料件200冲压形成后进行回退动作,所述型材100跟随所述承载件1被所述第一弹性件4复位力的推动下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料件200在所述弹簧8的复位力下保持位置不动,进而在所述承载件1运动至原始位置时能够使得料件200回落至所述型材100上,进而被输送至下一工位进行抓取动作。
由于冲压后形成的料件200较小,通常直径为10-15mm左右,若在冲压工序后不移动位置直接进行抓取,在没有限位的情况下非常容易造成料件200的异位,造成抓取失败;本方式采用回落至型材100内的方式,一方面无需其它的驱动力的作用下,能够在原始的型材100向前输送的动作中完成输送工作,且在输送的过程中能够被型材100上冲压后形成的孔壁限位,避免了异位现象的产生,结构设计集成度高,且减少了驱动力和多余工序的产生。
结合图2至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用于型材100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机构,包括承载件1、第一冲压件2和第二冲压件3。其中,所述第一冲压件2位于所述承载件1的上方,所述第二冲压件3位于所述承载件1的下方,且所述第一冲压件2和第二冲压件3正对设置。本方式中,定义由左至右方向为型材100的传送方向。
结合图3至图7所示,所述第一冲压件2包括沿上下方向层叠设置且相互贴合的四个第一安装件21、穿设在多个所述第一安装件21内的第一冲刀22。所述第一安装件21上设置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一冲刀22穿设在所述第二避让孔中,且所述第一冲刀22的下端部位于最下端的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侧。
参照图4,具体地,所述第一冲刀22设置有四个,且每个所述第一冲刀22上均套设有能够与第二冲压件3抵接的抵压件7和弹簧8。其中,所述抵压件7的侧壁上设置有向外延伸形成的抵接部9,所述抵压件7的上端设置有安装块,其中所述安装块和所述抵接部9之间设置有多个连接两者的延长柱体。此处,由于抵接部9和第一冲刀22的尺寸受到加工难易程度、冲压要求等因素的影响,不能过长,否则会出现所述第一冲刀22折断等弊端的现象产生,通过上述的延长柱体,则在实现有效冲压动作的同时,能够对所述第一冲刀22进行保护,以延长冲料机构的使用寿命。
上述方式中,所述抵压件7和所述第一冲刀22均呈圆柱状,所述延长柱体沿所述抵压件7的周向方向均布设置有多个,以保证所述第一冲刀22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受力均匀,减小、甚至能够完全避免所述第一冲刀22在冲压过程中发生倾斜的现象产生,保证冲压的精准性。
参照图4和图5,上述方式中,所述弹簧8的下端部与所述安装块抵接设置、上端部与最上端的所述第一安装件21抵接设置,使得所述抵压件7呈浮动设置,保证后续所述第二冲压件3动作时不会发生机械干涉。
参照图6-图8,所述第一冲刀22均布设置有多个,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冲刀22均穿设在位于下部的两个所述第一安装件21中,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所述第一冲刀22的上端被固定安装在位于上侧的所述第一安装件21上。两个所述第一安装件21之间在上下方向上设置有能够供抵压件缩回的避让间隙11,当所述抵压件缩回到位时能够与位于上侧的所述第一安装件21的下端面抵接,值得注意的是,该避让间隙1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长度大于所述抵压件7伸出所述第一安装件21的长度。
上述方式中,所述抵压件7在回退过程中,联动反应包括:所述延长柱体跟随所述抵压件7同步回退,所述安装块在所述抵压件7的动作下也同步回退,此时由于最上侧的所述第一安装件21是固定不动的,此时所述弹簧8被压缩。
参照图9-图11,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冲压件3包括第二安装件31、固定设置或者可拆卸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件31上的第二冲刀32,其中优选地,所述第二冲刀32与所述第一冲刀22一一对应设置。所述第二安装件31位于所述承载件1的下方、且与所述承载件1层叠设置。
所述第二冲刀32的本体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33,所述第一冲刀22在冲压工序中能够插入所述第一避让孔33中,以在第一位置切断型材100。
参照图10和图11,所述承载件1与所述第二安装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4,所述第一弹性件4呈矩形阵列分布,进而使得所述承载件1在受到外力向下移动时受力均匀。
所述第二冲刀32的上端面与所述承载件1的上端面齐平、或者略低于所述承载件1的上端面,此处所述第二冲刀32的上端面位置可根据需求适应性设置。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一避让孔33为通孔,即所述第一冲刀22将切断的废料能够直接冲入所述第一避让孔33中,所述废料能够根据自身的重力直接下落至机构外部的废料收集部内。此处的设置,利用所述第一避让孔33的设计,结合废料自身重力,能够实现在冲压工序完成的同时无须多余工序直接完成废料的收集,有效缩短生产周期,且降低收集废料的难度。
所述第一安装件21在所述第一冲刀22完成冲切后能够与所述承载件1抵接,并推动所述承载件1向下继续移动;此时弹簧8被压缩,所述第二冲刀32相对所述承载件1具有向上运动的趋势,进而能够对所述型材100完成冲切,且将成型的料件200顶出型材100。此处顶出的动作,以保证型材100被有效地切断。
值得注意的是,所述第一弹性件4的设置结合所述抵压件7呈浮动设置,能够使得被顶出的料件200在所述第一弹性件4复位后回落至所述型材100内,指的是落入型材100对应被冲出通孔的位置处,进而能够被有效传送至下一工位进行抓取动作。
上述的方式中,在同一驱动力的作用下,使得所述第一冲刀22和所述第二冲刀32能够在同一冲压位置且利用一次冲压动作即完成两道冲压工序,有效保证型材100在成型过程中的同心度保证,进而提高合格率。
通过上述的设置方式,本申请的工作原理如下:
所述第一冲刀22固定在所述第一安装件21上,能够跟随所述第一安装件21同步向下移动,所述第一冲刀22向下运动,以在第一位置处对型材100进行冲切,此时所述第一冲刀22的最下端是凸出于所述第一安装件21的下表面的,且所述第一冲刀22与所述第一避让孔33对应设置,当所述第一冲刀22部分插入所述第一避让孔33内时,完成在第一位置处对所述型材100的冲切工序;
所述第二冲刀22是相对所述第二安装件31固定设置的,在所述承载件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冲刀22的上端能够凸出于所述承载件1的上表面;具体地,在所述第一冲刀22部分插入所述第一避让孔33后,所述第一安装件21与所述承载件1的表面贴合,所述第一安装件21继续向下运动,设置在所述承载件1和第二安装件31之间的第一弹性件4被压缩,所述第二冲刀32推动所述抵压件7缩回至所述第二避让孔内,进而使得所述承载件1不会受到机械干涉,进而能够向下运动,在所述承载件1在持续向下运动的过程中,所述抵压件7完全填充避让间隙11,即所述第二冲刀32的部分结构能够插入所述第二避让孔中,完成在第二位置处对所述型材100冲切工序。
参照图9,所述承载件1的上表面上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件5。两个所述第一导向件5均呈长方体状,且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大于型材100的宽度。其中,每个所述第一导向件5与所述承载件1之间形成有供所述型材100穿设的导向间隙,该所述导向间隙在空间内的尺寸略大于需通过的型材100,且所述第一冲刀22和第二冲刀32的冲切位置落在两个所述第一导向件5所导向的区域内。
上述的设置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型材100可以是医疗上用于过滤膜片,对于型材100的收纳可采用卷料式方式,因此会造成型材100被输送的过程中可能会在空间内产生扭曲、偏移等现象的产生。而通过两个所述第一导向件5的设置,则能够保证所述型材100在被冲压的位置处具有较平整的状态,一方面保证冲压精度,另一方面避免冲刀件和型材100的损坏,降低生产成本。
参照图9,所述承载件1上还设置有两个沿左右方向检测设置的限位件6,每个所述限位件6均位于所述第一导向件5的外侧且能够与所述型材100的侧壁抵接。其中每个所述限位件6包括两个分别位于所述型材100前后两侧的柱状体,通过所述柱状体对所述型材100的侧壁进行限位,使得所述型材100能够较为平整地通过第一导向件5,减小因为扭曲过大造成在通过第一导向件5造成表面刮伤的风险。
本实施方式中,该机构还包括沿所述型材100的传送方向设置在承载件1的进料口和/或出料口处的输送件(图中未示出),所述输送件包括采用胶质材料制成的第一滚轮、采用硬质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料件200传送的间隙。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7)

1.一种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支撑型材的承载件、分别设置在所述承载件相对两侧的第一冲压件和第二冲压件;
所述第一冲压件包括第一安装件、嵌设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上的第一冲刀;
所述第二冲压件包括第二安装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件上的第二冲刀,所述第二冲刀的本体上开设有第一避让孔;
所述承载件与所述第二安装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件;
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供所述第二冲刀插入的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二避让孔中设置有第二弹性件;
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朝向所述第二冲刀设置且端面能够与所述型材贴合的抵压件、与所述抵压件连接的弹簧,所述抵压件和所述弹簧均套设所述第一冲刀,所述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供抵压件沿第一冲压方向缩回至第一安装件内的避让间隙;
所述第二弹性件在所述第一安装件推动所述承载件沿第一方向移动过程中且与所述第二冲刀抵接后被压缩;
所述第一冲刀能够沿第一冲压方向朝向所述型材运动且在第一位置切断型材后插入所述第一避让孔中;
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一安装件推动所述承载件沿第一冲压方向移动过程中被压缩;
所述第二冲刀在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过程中能够在第二位置处与所述型材抵接,以沿第二冲压方向推动所述抵压件移动,直至所述抵压件填充所述避让间隙并缩回至所述第一安装件内,以使得所述第二冲刀切断所述型材,以能够形成料件;
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与所述承载件分离时被复位,以使得所述料件能够回落至所述型材上;
其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均呈环状设置,所述第一位置、所述第一避让孔、和第二位置自内向外依序同心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所述料件移动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导向件,每个所述第一导向件与所述承载件之间设置有供所述型材穿设的导向间隙,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落在两个所述第一导向件之间的区域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件上还设置有至少两个沿所述型材移动方向间隔设置的限位件,每个所述限位件均位于所述第一导向件的外侧且能够与所述型材的侧壁抵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抵压件靠近所述弹簧的端部向外延伸出抵接部,所述抵接部上设置有多个能够与弹簧抵接的延长柱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所述型材的传送方向设置在承载件的进料口和/或出料口处的输送件,所述输送件包括采用胶质材料制成的第一滚轮、采用硬质金属材料制成的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之间形成有供所述料件传送的间隙。
6.一种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采用该成型方法的机构包括第一冲压件、第二冲压件及沿第一冲压方向延伸的抵压件,所述第一冲压件和第二冲压件分别位于型材的相对两侧,所述抵压件套设在所述第一冲压件的第一冲刀上,所述第一冲压件的第一安装件上设置有供所述抵压件沿第一冲压方向缩回至第一安装件内的避让间隙,所述第二冲压件的第二冲刀上设置有沿第二冲压方向延伸的第一避让孔;
该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型材输送至位于承载件上的冲压位置处;
(2)通过第一冲压件沿第一冲压方向对所述型材的第一位置处进行冲切;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11:第一安装件和嵌设在所述第一安装件上的所述第一冲刀沿所述第一冲压方向同步朝向所述型材运动;
S12:所述第一冲刀在第一位置与所述型材抵接后能够切断所述型材;
(3)通过所述第二冲压件沿第二冲压方向对所述型材的第二位置处进行冲切,以形成料件;其中包括以下步骤:
S21:所述第一安装件在所述第一冲刀部分插入所述第一避让孔中后能够与所述承载件抵接;
S22:所述第一安装件推动所述承载件沿所述第一冲压方向相对第二安装件移动以压缩第一弹性件;
S23:第二冲刀在所述第一弹性件被压缩过程中能够在所述第二位置处与所述型材抵接,以沿所述第二冲压方向推动所述抵压件移动,直至所述抵压件填充所述避让间隙并缩回至所述第一安装件内,所述第一安装件推动所述承载件向下移动,以使得所述第二冲刀伸入第一安装件内切断所述型材,以能够形成料件;
其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均呈环状设置,所述第一位置、第一避让孔和第二位置自内向外依序同心设置。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后,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安装件的第二避让孔中的抵压件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复位前与所述第二冲刀抵接,以使得被所述第二冲刀顶出的所述料件回落至所述型材上。
CN202111157039.0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方法及机构 Active CN1136006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7039.0A CN113600670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方法及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7039.0A CN113600670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方法及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0670A CN113600670A (zh) 2021-11-05
CN113600670B true CN113600670B (zh) 2022-01-25

Family

ID=78343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7039.0A Active CN113600670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方法及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600670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27820U (zh) * 2011-12-17 2012-09-12 大连泰和冲压有限公司 带有浮动式导正销结构的冲压模具
CN106607497A (zh) * 2016-07-28 2017-05-03 保定威奕汽车有限公司 冲裁模具及冲裁装置
CN107790542A (zh) * 2016-08-30 2018-03-13 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冲压成形模具
CN107838271A (zh) * 2017-12-18 2018-03-27 天津市北方高效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自动梯形固阀模具
CN113399560A (zh) * 2021-05-25 2021-09-17 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浮动凹模结构冲压件冲翻孔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971595B2 (ja) * 2013-04-10 2016-08-17 Smc株式会社 パン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427820U (zh) * 2011-12-17 2012-09-12 大连泰和冲压有限公司 带有浮动式导正销结构的冲压模具
CN106607497A (zh) * 2016-07-28 2017-05-03 保定威奕汽车有限公司 冲裁模具及冲裁装置
CN107790542A (zh) * 2016-08-30 2018-03-13 富鼎电子科技(嘉善)有限公司 冲压成形模具
CN107838271A (zh) * 2017-12-18 2018-03-27 天津市北方高效石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自动梯形固阀模具
CN113399560A (zh) * 2021-05-25 2021-09-17 瑞鹄汽车模具股份有限公司 带有浮动凹模结构冲压件冲翻孔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600670A (zh) 2021-11-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4417413U (zh) 一种钣金件冲压装置
US3866471A (en) Progressive die
CN113600670B (zh) 一种用于型材的浮动式冲压成型方法及机构
CN213559356U (zh) 一种多冲头前框冲压模具
CN111085614B (zh) 一种冰箱门壳加工用压型切断模具
CN114178425B (zh) 一种带有自动出料功能的工件冲压机
CN214163282U (zh) 一种冲裁机
CN211362584U (zh) 一种用于pcb自动分板机模具的冲压装置
CN113894231A (zh) 冲压用的下模组件及具有该下模组件的双排钩冲压模具
CN108955415B (zh) 一种智能型烟花圆纸片压入装置
CN210936676U (zh) 连续冲压装置
TWM589595U (zh) 全自動連續沖壓成型系統
CN218638352U (zh) 开关弹片折弯模具
CN111185515A (zh) 棒材切断模
CN215149813U (zh) 冲切模具
CN215745864U (zh) 冲压模具
CN214719756U (zh) 一种料片切断模压料装置
CN213728809U (zh) 动力电池壳料片用开片模具
CN112059020B (zh) 一种用于自动化生产方环形刀片的设备
CN220516996U (zh) 一种模切机排废装置
CN211729490U (zh) 具有压料功能的冲切装置
CN215143920U (zh) 不锈钢型材一步切断轧形的多段式自动模具
CN113044546B (zh) 一种具备折弯件自动上料防堵塞结构的加工设备
CN219309820U (zh) 铬钼双高碳相切边刀口模具
CN221089318U (zh) 一种高效加工的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5000 No. 358, Youbi Road, Zhoushi Town, Kunshan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Kunshan League Automechanism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000 No. 928, North Changjiang Road, Zhoushi Town, Kunshan, Suzhou,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Kunshan League Automechanism Co.,Ltd.

CP02 Change in the address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