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89633A - 光学引擎 - Google Patents

光学引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89633A
CN113589633A CN202010363343.XA CN202010363343A CN113589633A CN 113589633 A CN113589633 A CN 113589633A CN 202010363343 A CN202010363343 A CN 202010363343A CN 113589633 A CN113589633 A CN 1135896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optical
heat dissipation
light
mechan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633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邢哲
崔雷
魏伟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isense Laser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633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89633A/zh
Priority to CN202180031857.8A priority patent/CN115398333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8686 priority patent/WO202121873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589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896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G03B21/16Cooling; Preventing over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引擎,属于投影技术领域。该光学引擎包括:光源、光机系统和镜头,光源用于出射光束;光机系统包括光机壳体、光学器件和散热器,光源位于光机壳体的入光口侧,光学器件设置在光机壳体内部,用于接收光源出射的光束并进行处理,再出射处理后的光束,散热器固定在光机壳体的外壁,且散热器的一端伸入光机壳体内部;镜头位于光机壳体的出光口侧,镜头用于接收光学器件出射的处理后的光束进行透射成像。光机壳体内部的热量可以被散热器上深入光机壳体内部的部位直接吸收,进而可以直接通过散热器传导至光机壳体外侧,从而提高了光机系统的散热性能。

Description

光学引擎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投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学引擎。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光学引擎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中。目前光学引擎包括光源、光机系统和镜头,光源用于出射光束,光机系统用于接收光源出射的光束并进行处理,之后再出射处理后的光束至镜头,镜头用于接收光机系统出射的光束并进行折射与反射作用将光束投影到投影屏幕上实现画面显示。光机系统接收的光束产生的热量很容易聚集在光机系统内部,从而使得光机系统包括的光学器件升温,居高不下的温度会对光学器件的可靠性和寿命造成不利影响,因而有必要对光机系统进行散热。
相关技术中,光机系统包括光机壳体、光学器件和散热器,光学器件封闭设置在光机壳体内部,散热器设置在光机壳体的外表面。这样,光学器件在对光束进行处理时,光机壳体内聚集的热量可以通过光机壳体传导至散热器,以通过散热器进行散热。
然而,由于光机壳体的封闭设计导致只能通过光机壳体进行导热,且只能将与散热器接触的部分光机壳体上的热量传导至散热器,从而降低了散热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光学引擎,可以解决光学引擎散热性能差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光学引擎,所述光学引擎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用于出射光束;
光机系统,所述光机系统包括光机壳体、光学器件和散热器,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光机壳体的入光口侧,所述光学器件设置在所述光机壳体内部,用于接收所述光源出射的光束并进行处理,再出射处理后的光束,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所述光机壳体的外壁,且所述散热器的一端伸入所述光机壳体内部;
镜头,所述镜头位于所述光机壳体的出光口侧,所述镜头用于接收所述光学器件出射的处理后的光束进行透射成像。
可选地,所述光学引擎还包括至少一个散热模组,所述至少一个散热模组中存在与所述光源连接的第一散热模组,和/或与所述光机壳体连接的第二散热模组;
所述第一散热模组包括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二散热模组包括第二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均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散热器内部的气流流动。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一导热板;
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固定在所述光机壳体的外壁,所述光机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导热板的第一侧边穿过所述第一开孔以伸入所述光机壳体内部,且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导热连接;
所述第一导热板上伸入所述光机壳体的部分导热板被配置为吸收所述光机壳体内的热量,以将吸收的热量传导至所述第一散热翅片。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热管;
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包括两两平行的多个子翅片,每个第一导热管的第一端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导热板固定连接,每个第一导热管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多个子翅片,且每个第一导热管的第二端的侧壁均与所述多个子翅片固定连接。
可选地,当所述光学引擎还包括至少一个散热模组时,所述至少一个散热模组包括的散热风扇带动的气流流向与任一子翅片的平面方向平行。
可选地,每个第一导热管为直角弯管。
可选地,所述散热器还包括第二导热板;
所述光机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第二导热板覆盖所述散热孔,且与所述光机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导热板上;
所述第二导热板被配置为吸收所述光机壳体内的热量,以将吸收的热量传导至所述第一散热翅片。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热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孔重合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导热板的第一侧边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开孔和所述第一开孔。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热板的平面方向与所述第二导热板的平面方向垂直。
可选地,所述光机系统还包括光挡片,所述光挡片位于所述光机壳体内部,且与所述散热器上伸入所述光机壳体内的一端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可以包括:
由于散热器固定在光机壳体的外壁,且散热器的一端伸入光机壳体内部,因而光机壳体内部的热量可以被散热器上深入光机壳体内部的部位直接吸收,进而可以直接通过散热器传导至光机壳体外侧。另外,散热器上伸入光机壳体内部的一端相对于光机壳体可以更加靠近光学器件,因而光学器件上的热量可以更加容易地通过散热器传导至光学壳体外,因而散热器对光学器件的散热效果较为显著,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光机系统的散热性能。这样光学器件可以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处理光源出射的光束,并将光束出射至镜头,镜头可以对光束进行透射成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学引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机系统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散热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光源;2:光机系统;3:镜头;4:第一散热模组;5:第二散热模组;
21:光机壳体;22:散热器;41:第一散热风扇;51:第二散热风扇;
211:第一开孔;212:散热孔;213:下壳体;214:上壳体;221:第一散热翅片;222:第一导热板;223:第一导热管;224:第二导热板;2241:第二开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示例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光学引擎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光学引擎包括:光源1、光机系统2和镜头3,所述光源1用于出射光束;所述光机系统2包括光机壳体21、光学器件和散热器22,所述光源1位于所述光机壳体21的入光口侧,所述光学器件设置在所述光机壳体21内部,用于接收所述光源1出射的光束并进行处理,再出射处理后的光束,所述散热器22固定在所述光机壳体21的外壁,且所述散热器22的一端伸入所述光机壳体21内部;所述镜头3位于所述光机壳体21的出光口侧,所述镜头3用于接收所述光学器件出射的处理后的光束进行透射成像。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散热器22固定在光机壳体21的外壁,且散热器22的一端伸入光机壳体21内部,因而光机壳体21内部的热量可以被散热器22上深入光机壳体21内部的部位直接吸收,进而可以直接通过散热器22传导至光机壳体21外侧。另外,散热器22上伸入光机壳体21内部的一端相对于光机壳体21可以更加靠近光学器件,因而光学器件上的热量可以更加容易地通过散热器22传导至光学壳体外,因而散热器22对光学器件的散热效果较为显著,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光机系统2的散热性能。这样光学器件可以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处理光源1出射的光束,并将光束出射至镜头3,镜头3可以对光束进行透射成像。
其中,光学引擎可以为超短焦光学引擎,当然,光学引擎也可以为短焦光学引擎或长焦光学引擎,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其中,如图2所示,光机壳体21可以包括下壳体213和上壳体214,下壳体213用于支撑光学器件,上壳体214用于与下壳体213固定连接,从而使光机壳体21保持密封状态。光机壳体21的材料可以为镁铝合金,镁铝合金的导热系数较低,导热性能弱,密封性能较强,具体地,镁铝合金的导热系数为80W/(m·K)。
需要说明的是,光机壳体21可以采用压铸工艺成型,这样可以得到质量较轻,强度较大的光机壳体21。光机壳体21包括的上壳体214与下壳体213的固定连接处可以设置有密封件,以提高光机壳体21的密封性能。
其中,光源1可以是多色激光光源,也可以是单色激光光源。光学器件可以包括DMD(Digital Micromirror Device,数字微镜器件)、透镜组件、TIR(Total InternalReflection,全反射)棱镜组件、振镜等,光源1连接在光机壳体21的入光口侧,镜头3连接在光机壳体21的出光口侧,光机壳体21的入光口侧与出光口侧可以相互垂直或平行。DMD可以设置在光机壳体21的底面,且与光机壳体21的出光口侧垂直,透镜组件可以固定在光机壳体21的底面上,透镜组件的入光侧朝向光机壳体21的入光口侧,TIR棱镜组件位于DMD的上方,TIR棱镜组件的出光侧朝向光机壳体21的出光口侧,振镜设置在TIR棱镜组件与光机壳体21的出光口侧之间。当然,光机系统2还可以为其他结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这样,光源1出射的光束可以依次经过光机壳体21内的透镜组件、DMD、TIR棱镜组件和振镜进行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光束基于光机系统2的出光口出射至镜头3,进而镜头3可以接收调制后的光束进行透射成像。
需要说明的是,光源1的功率较大,因而光源1出射的光束带有较高的热量,光束照射到光学器件上时,会导致光学器件产生较强的热流密度,同时光学器件以及光机壳体21内部空间的温度会逐渐升高。另外,光源1出射的部分光束经过光学器件的传播之后可以直接出射至镜头3,当然还存在部分光束不直接出射至镜头3,该部分光束不用于成像。基于上述现象,散热器22上深入光机壳体21的一端可以位于能够接收不直接投射向镜头3的光束的位置,这样,散热器22上深入光机壳体21的一端不但可以吸收光机壳体21内部空间的热量,而且可以直接吸收不直接投射向镜头3的光束的热量,从而可以显著降低光学器件以及光机壳体21内部空间的温度。
还需要说明的是,散热器22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示例地,散热器22上深入光机壳体21的一端可以位于DMD与TIR棱镜组件之间,以接收从DMD出射向TIR棱镜组件的最终不直接投射向镜头3的光束,从而大幅降低TIR棱镜组件的热量。当然,散热器22上深入光机壳体21的一端也可以位于TIR棱镜组件与振镜之间,以接收从TIR棱镜组件出射向振镜的最终不直接投射向镜头3的光束,从而大幅降低振镜的热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散热器22可以包括第一散热翅片221和第一导热板222;第一散热翅片221固定在光机壳体21的外壁,光机壳体2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孔211,第一导热板222的第一侧边穿过第一开孔211以伸入光机壳体21内部,且第一导热板222与第一散热翅片221导热连接;第一导热板222上伸入光机壳体21的部分导热板被配置为吸收光机壳体21内的热量,以将吸收的热量传导至第一散热翅片221。
这样,由于第一导热板222伸入光机壳体21内部,因而第一导热板222可以更加方便地吸收光机壳体21内部的热量,进而将吸收的热量传导至第一散热翅片221,从而加快了光机壳体21内的热量的传导效率。之后,可以通过第一散热翅片221将第一导热板222传导的热量散发,从而完成散热器22的散热过程。因此,第一导热板222和第一散热翅片221的配合,能够高效地将光机壳体21内部的热量吸收并散发出去。另外,还可以基于第一导热板222上伸入光机壳体21内部的位置,保证第一导热板222可以接收光学器件处理后的第一部分光束,以直接吸收第一部分光束的热量。
其中,第一导热板222与第一散热翅片221之间可以直接接触并固定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导热件间接连接,只要可以实现导热连接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第一导热板222可以为矩形,当然也可以为圆形,或者其他形状,只要可以便于热量的吸收和传导即可。第一导热板222的材料可以为铜,当然,第一导热板222的材料也可以为铝等其他材料,只要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即可。
其中,第一开孔211的形状可以为长条状,以便于第一导热板222能够基于自身的侧边穿过第一开孔211。第一开孔211的宽度可以略大于第一导热板222的宽度,第一开孔211的长度可以略大于第一导热板222上一条边的边长,这样,第一导热板222与第一开孔211之间可以形成较为紧密的配合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热板222上伸出光机壳体21的部分可以设置有凸台,该凸台可以对第一导热板222限位,以防止第一导热板222掉入光机壳体21内。
其中,第一部分光束可以为经过光学器件处理后,不直接出射至镜头3的光束。示例地,第一部分光束可以是光学器件包括的DMD旋转反射后的off光。由于第一部分光束不会直接用于投影,且不会影响到光学引擎的投影效果,因而可以通过第一导热板222吸收第一部分光束的热量,以显著降低光机壳体21内的温度。
其中,第一散热翅片221可以焊接在光机壳体21的外壁,当然也可以通过固定螺钉与光机壳体21固定连接。第一散热翅片221的材料可以为铜,铜的导热系数高,导热和散热能力较强,当然,第一散热翅片221的材料也可以为铝等其他材料,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散热器22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热管223;第一散热翅片221可以包括两两平行的多个子翅片,每个第一导热管223的第一端的侧壁与第一导热板222固定连接,每个第一导热管223的第二端贯穿多个子翅片,且每个第一导热管223的第二端的侧壁均与多个子翅片固定连接。
这样,每个第一导热管223可以实现第一导热板222与多个子翅片的间接连接,且每个第一导热管223均可以将第一导热板222上的热量传递至多个子翅片,以实现第一导热板222与多个子翅片的导热连接。
由于第一散热翅片221包括的多个子翅片可以增大散热面积,因而可以增强散热效果。进一步地,每个第一导热管223的第二端贯穿多个子翅片,且每个第一导热管223的第二端的侧壁均与每个子翅片固定连接,因而每个第一导热管223上的热量可以同时传导至多个子翅片,以提高传热效率。
其中,第一导热管223可以为两端封口的中空管状结构,且第一导热管223内设置有冷凝液,第一导热板222将热量传递至第一导热管223的第一端时,第一导热管223的第一端内设置的冷凝液可以蒸发成气态,并向第一导热管223的第二端扩散。多个子翅片可以对第一导热管223的第二端进行散热,使得第一导热管223第二端的气态冷凝液可以冷凝成液态。进一步地,液态冷凝液可以通过毛细作用溜回第一导热管223的第一端。这样,可以基于相变传热形成一个导热循环,进而能够稳定地将第一导热板222上的热量传导至第一散热翅片221。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热管223内可以为真空状态,冷凝液可以为纯净水,当然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冷凝液,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每个第一导热管223的第一端的侧壁可以与第一导热板222焊接,每个第一导热管223的第二端的侧壁可以与多个子翅片焊接,当然,第一导热管223与第一导热板222、第一导热管223与多个子翅片之间的连接方式也可以为其他方式。每个第一导热管223的第二端的延伸方向可以垂直于子翅片的平面方向,也可以与子翅片的平面方向呈锐角,只要可以实现多个子翅片对第一导热管223的均匀散热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热管22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示例地,第一导热管22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三个,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另外,第一导热管223的成本低廉,且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换不同材料、不同体积和不同形状的第一导热管223。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第一导热管223可以为直角弯管,当然,每个第一导热管223的弯折角度以及具体形状也可以根据第一导热板222与第一散热翅片221之间的位置关系进行灵活设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散热器22还可以包括第二导热板224;光机壳体21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212,第二导热板224覆盖散热孔212,且与光机壳体21固定连接,第一散热翅片221固定连接在第二导热板224上;第二导热板224被配置为吸收光机壳体21内的热量,以将吸收的热量传导至第一散热翅片221。这样,第二导热板224可以便于热量的吸收,且可以直接将热量传递至与之连接的第一散热翅片221,以便于第一散热翅片221对热量的散发。
其中,第二导热板224可以呈矩形薄板状结构,当然也可以为其他形状的薄板。第二导热板224的材料可以为铜,铜的导热系数高,导热能力较强。当然,第二导热板224的材料也可以为铝等其他材料,只要具有优良的导热性能即可
其中,散热孔212可以为矩形,也可以为圆形等其他形状。第二导热板224完全覆盖该散热孔212,以便于达到密封效果。同时在光学器件处理光束时,出射至散热孔位置的光束也可以直接照射在第二导热板224上,以通过第二导热板224直接吸收这部分光束热热量。第二导热板224与光机壳体21之间可以通过螺钉固定连接,第二导热板224与第一散热翅片221之间可以焊接,当然,第二导热板224与光机壳体21之间,以及第二导热板224与第一散热翅片221之间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导热板224的平面方向可以与每个子翅片的平面方向垂直。这样,每个子翅片均可以与第二导热板224导热连接,第二导热板224可以将热量直接传递到每个子翅片上,进一步地,垂直于第二导热板224的每个子翅片可以使第二导热板224上的热量更加顺利地散发,减少阻碍。当然,第二导热板224的平面方向也可以与每个子翅片的平面方向呈锐角,只要有利于热量的散发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导热板224上可以设置有与第一开孔211重合的第二开孔2241,第一导热板222的第一侧边依次穿过第二开孔2241和第一开孔211。这样,可以实现第一导热板222与第二导热板224的紧密连接,且可以提高光机系统2的密封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导热板222的平面方向可以与第二导热板224的平面方向垂直。这样,互相垂直的第一导热板222与第二导热板224可以接收来自多个方向的光束,进而可以更加全面地吸收光束的能量。当然,第一导热板222的平面方向还可以与第二导热板224的平面方向呈锐角,只要有利于对光束能量的吸收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光学引擎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散热模组,至少一个散热模组中存在与光源1连接的第一散热模组4,和/或与光机壳体21连接的第二散热模组5;第一散热模组4包括第一散热风扇41,第二散热模组5包括第二散热风扇51,第一散热风扇41、第二散热风扇51均被配置为带动散热器22内部的气流流动。这样,可以促进散热器22对热量的散发,提高散热器22的散热性能。
其中,第一散热模组4可以为风冷散热模组,此时第一散热模组4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导热管和第二散热翅片,每个第二导热管的第一端的侧壁可以与光源1固定连接,每个第二导热管的第二端的侧壁可以与第二散热翅片固定连接。这样,每个第二导热管可以将光源1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第二散热翅片,以便于第二散热翅片对热量的散发。进一步地,第一散热风扇41还可以被配置为带动第二散热翅片内部的气流流动,以加快第二散热翅片对热量的散发。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导热管的结构可以与第一导热管223的结构相同或相似,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其中,第二散热模组5可以为液冷散热模组,此时第二散热模组5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热软管、水泵和第三散热翅片。至少一个导热软管的第一端可以与光机壳体21固定连接,导热软管的第二端可以与第三散热翅片固定连接,导热软管还可以与第二水泵连接,导热软管内设置有循环液,水泵可以使循环液在导热软管的第一端与导热软管的第二端之间往复流动。
这样,光机壳体21处的热量传递至导热软管的第一端时,导热软管的第一端的循环液温度升高,进一步地,水泵可以将高温循环液从导热软管的第一端传递至导热软管的第二端,进而与导热软管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的第三散热翅片可以对高温循环液进行散热和降温,从而可以实现对光机壳体21热量的散发。进一步地,水泵还可以将降温后的循环液从导热软管的第二端传递至导热软管的第一端,以形成散热循环。
其中,循环液可以为纯净水,纯净水的比热容大,因而可以在较小的温度变化幅度下吸收大量的热量,从而提高第二散热模组5的散热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导热软管的第一端可以位于光机壳体21内设置的DMD附近,以便于DMD上的热量可以直接通过导热软管散发。另外,为了辅助DMD散热,还可以在DMD附近设置导热块,导热块的一端与光机壳体21连接,导热块可以将DMD上的热量传导至光机壳体21,以便于通过与光机壳体21连接的导热软管散热。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导热软管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存在多个导热软管的第一端与光源1连接,多个导热软管的第二端与第三散热翅片连接,这样,可以实现对光源1的直接散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光学引擎包括至少一个散热模组,且第一散热翅片221包括两两平行的多个子翅片时,至少一个散热模组包括的散热风扇带动的气流流向与任一子翅片的平面方向平行。这样,气流可以更加均匀地流过相邻两个子翅片之间的间隙,以带走每个子翅片的表面的热量,从而可以增大每个散热翅片的散热面积,提高每个子翅片的散热性能。当然,气流流向也可以与任一子翅片的平面方向呈锐角,只要可以提高每个子翅片的散热性能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当光学引擎包括第一散热模组4和第二散热模组5时,第一散热模组4和第二散热模组5中的一者带动的气流流向可以与任一子翅片的平面方向平行,第一散热模组4和第二散热模组5中的另一者带动的气流流向可以朝向其他方向,示例地,可以朝向镜头3或光源1,以辅助镜头3或光源1散热。当然,第一散热模组4和第二散热模组5带动的气流流向均可以与任一子翅片的平面方向平行,以加强第一散热翅片221的散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机系统2还可以包括光挡片,光挡片位于光机壳体21内部,且与散热器22上伸入光机壳体21内的一端固定连接。这样,光挡片可以与第一导热板222配合,以增加散热器22对光机壳体21内部热量的吸收量,以及散热器22的一端对光学器件处理后的第一部分光束的接收面积。其中,光挡片的表面可以涂覆吸光材料,进而可以增强光挡片的吸热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投影状态、光学引擎所包括的风扇数量、环境温度和其他环境条件均相同的情况下,对本申请中包括铝质散热器22的光机系统2、包括铜质散热器22的光机系统2,以及背景技术中的封闭式光机系统2的内部温度,以及光学器件的温度进行了测定,结果如下:
其中,投影状态为黑场,环境温度为40℃。
Figure BDA0002475864800000111
如上述表格可知,通过对比三种光机系统包括的光挡片以及各个光学器件的温度可知,包括铜质散热器的光机系统对应的每项温度最低,包括铝质散热器的光机系统对应的每项温度有所升高,封闭式光机系统对应的每项温度最高。由此可知,铜制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最为显著,铝质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次之,封闭式光机系统包括的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最弱。这样,可以证明铜制散热器的散热性能比铝质散热器的散热性能强。进一步地,可以证明相对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案的散热效果更为显著。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散热器固定在光机壳体的外壁,且散热器的一端伸入光机壳体内部,因而光机壳体内部的热量可以被散热器上深入光机壳体内部的部位直接吸收,进而可以直接通过散热器传导至光机壳体外侧。另外,散热器上伸入光机壳体内部的一端相对于光机壳体可以更加靠近光学器件,因而光学器件上的热量可以更加容易地通过散热器传导至光学壳体外,因而散热器对光学器件的散热效果较为显著,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光机系统的散热性能。。至少一个散热模组可以带动散热器内部的气流流动,因而可以增强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提高至少一个散热模组的利用率。第一导热板可以接收第一部分光束,第二导热板可以接收第二部分光束,因而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可以直接吸收部分光束的热量。进一步地,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均与第一散热翅片导热连接,因而第一导热板和第二导热板可以将部分光束的热量直接传导至第一散热翅片,以通过第一散热翅片实现散热。第一导热管可以高效地将第一导热板上的热量传递至第一散热翅片。光学器件可以在合适的温度环境下处理光源出射的光束,并将光束出射至镜头,镜头可以对光束进行透射成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说明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光学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引擎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用于出射光束;
光机系统,所述光机系统包括光机壳体、光学器件和散热器,所述光源位于所述光机壳体的入光口侧,所述光学器件设置在所述光机壳体内部,用于接收所述光源出射的光束并进行处理,再出射处理后的光束,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所述光机壳体的外壁,且所述散热器的一端伸入所述光机壳体内部;
镜头,所述镜头位于所述光机壳体的出光口侧,所述镜头用于接收所述光学器件出射的处理后的光束进行透射成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引擎还包括至少一个散热模组,所述至少一个散热模组中存在与所述光源连接的第一散热模组,和/或与所述光机壳体连接的第二散热模组;
所述第一散热模组包括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二散热模组包括第二散热风扇,所述第一散热风扇、所述第二散热风扇均被配置为带动所述散热器内部的气流流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包括第一散热翅片和第一导热板;
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固定在所述光机壳体的外壁,所述光机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导热板的第一侧边穿过所述第一开孔以伸入所述光机壳体内部,且所述第一导热板与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导热连接;
所述第一导热板上伸入所述光机壳体的部分导热板被配置为吸收所述光机壳体内的热量,以将吸收的热量传导至所述第一散热翅片。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导热管;
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包括两两平行的多个子翅片,每个第一导热管的第一端的侧壁与所述第一导热板固定连接,每个第一导热管的第二端贯穿所述多个子翅片,且每个第一导热管的第二端的侧壁均与所述多个子翅片固定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引擎,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光学引擎还包括至少一个散热模组时,所述至少一个散热模组包括的散热风扇带动的气流流向与任一子翅片的平面方向平行。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引擎,其特征在于,每个第一导热管为直角弯管。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学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器还包括第二导热板;
所述光机壳体的侧壁上设置有散热孔,所述第二导热板覆盖所述散热孔,且与所述光机壳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散热翅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导热板上;
所述第二导热板被配置为吸收所述光机壳体内的热量,以将吸收的热量传导至所述第一散热翅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热板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开孔重合的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导热板的第一侧边依次穿过所述第二开孔和所述第一开孔。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热板的平面方向与所述第二导热板的平面方向垂直。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引擎,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机系统还包括光挡片,所述光挡片位于所述光机壳体内部,且与所述散热器上伸入所述光机壳体内的一端连接。
CN202010363343.XA 2020-04-30 2020-04-30 光学引擎 Pending CN1135896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3343.XA CN113589633A (zh) 2020-04-30 2020-04-30 光学引擎
CN202180031857.8A CN115398333A (zh) 2020-04-30 2021-04-21 光学引擎及激光投影设备
PCT/CN2021/088686 WO2021218739A1 (zh) 2020-04-30 2021-04-21 光学引擎及激光投影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63343.XA CN113589633A (zh) 2020-04-30 2020-04-30 光学引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89633A true CN113589633A (zh) 2021-11-02

Family

ID=782372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63343.XA Pending CN113589633A (zh) 2020-04-30 2020-04-30 光学引擎
CN202180031857.8A Pending CN115398333A (zh) 2020-04-30 2021-04-21 光学引擎及激光投影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80031857.8A Pending CN115398333A (zh) 2020-04-30 2021-04-21 光学引擎及激光投影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113589633A (zh)
WO (1) WO2021218739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5456A (zh) * 2021-12-22 2022-04-29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光机以及设计方法
CN114578636A (zh) * 2022-02-28 2022-06-0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投影设备
CN115047698A (zh) * 2022-05-30 2022-09-13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投影设备
CN115047700A (zh) * 2022-05-30 2022-09-13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光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27547A (zh) * 2022-02-24 2022-07-08 长沙创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装置的快速散热组件
CN114624944B (zh) * 2022-03-01 2024-05-07 峰米(重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设备
CN114563902B (zh) * 2022-03-11 2023-10-03 深圳市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投影光机与投影设备
CN116997166B (zh) * 2023-09-26 2023-12-19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光电装置及光电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93989B (zh) * 2009-07-30 2013-04-2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投影機
TWI447509B (zh) * 2011-11-11 2014-08-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投影機光機散熱裝置
TWI591419B (zh) * 2015-05-05 2017-07-11 佳世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7329232A (zh) * 2017-08-11 2017-11-07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机中数字微镜元件的固定结构及投影机
CN207249336U (zh) * 2017-09-06 2018-04-17 深圳市信方达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散热结构的投影仪
CN209267722U (zh) * 2018-12-14 2019-08-16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机模块及使用其的投影装置
CN110794642B (zh) * 2019-09-25 2021-02-12 深圳市火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投影仪
CN110687739A (zh) * 2019-10-31 2020-01-14 青岛海信激光显示股份有限公司 激光投影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5456A (zh) * 2021-12-22 2022-04-29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光机以及设计方法
CN114415456B (zh) * 2021-12-22 2024-05-14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光机以及设计方法
CN114578636A (zh) * 2022-02-28 2022-06-03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投影设备
CN114578636B (zh) * 2022-02-28 2024-04-26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投影设备
CN115047698A (zh) * 2022-05-30 2022-09-13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投影设备
CN115047700A (zh) * 2022-05-30 2022-09-13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光机
CN115047700B (zh) * 2022-05-30 2023-12-01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投影光机
CN115047698B (zh) * 2022-05-30 2024-04-26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学投影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18739A1 (zh) 2021-11-04
CN115398333A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89633A (zh) 光学引擎
JP4561917B2 (ja) プロジェクタ
JP5310625B2 (ja) プロジェクタ
CN114019754A (zh) 一种投影设备
CN110632811A (zh) 投影仪
CN210720996U (zh) 散热模块与投影装置
CN114423135A (zh) 射线源
CN219494027U (zh) 一种散热器及灯具
CN216752619U (zh) 散热组件和电子设备
CN212276202U (zh) 一种投影机
CN213338306U (zh) 一种投影机光机散热结构
CN212083880U (zh) 镜头散热机构以及投影设备
CN110716374B (zh) 投影仪
JP2002184234A (ja) ランプ冷却構造
CN217902238U (zh) 一种投影机密封光机
CN211264055U (zh) 投影机散热机构及投影机
CN219842622U (zh) 一种投影仪风扇结构
CN217467454U (zh) 一种光机及投影机
CN219320636U (zh) 散热组件、系统及投影装置
CN221225299U (zh) 一种投影装置
CN217606232U (zh) 激光投影设备及激光投影系统
CN115016209B (zh) 散热结构及投影机
CN114594647B (zh) 投影光机及投影设备
CN212723634U (zh) 一种光机led散热结构
CN220367516U (zh) 一种投影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