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4741B - 接头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接头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4741B
CN113574741B CN202080021947.4A CN202080021947A CN113574741B CN 113574741 B CN113574741 B CN 113574741B CN 202080021947 A CN202080021947 A CN 202080021947A CN 113574741 B CN113574741 B CN 1135747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tending direction
terminal
lower case
terminals
wi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194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4741A (zh
Inventor
小林大树
川濑治
田端正明
原照雄
松井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5747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47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4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47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8Short-circuiting members for bridging contacts in a counterpar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8Short-circuiting members for bridging contacts in a counterpart
    • H01R31/085Short circuiting bus-strip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2Securing in a demountable manner
    • H01R13/436Securing a plurality of contact members by one locking piece or operation
    • H01R13/4361Insertion of locking piece perpendicular to direction of contact inser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28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 H01R4/50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am, wedge, cone or ball also combined with a screw
    • H01R4/5083Clamped connections, spring connections utilising a cam, wedge, cone or ball also combined with a screw using a wedge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接头连接器(10),连接多条电线(11),接头连接器(10)具备:下壳体(30);上盖(60),组装于所述下壳体(30);多个端子(12),分别与所述多条电线(11)的延伸方向的前方端部连接;以及汇流条(50),与所述多个端子(12)连接,配设于所述下壳体(30)的所述汇流条(50)具有多个突片(52),配设于所述下壳体(30)的所述多个端子(12)各自具有:所述多个突片(52)分别插入的筒部(17);夹持部(18A、18B),沿着所述延伸方向延伸,并且夹持所述多条电线(11)的一条;以及滑动部(16),配置于所述夹持部(18A、18B)的外侧,并且能沿着所述延伸方向移动,所述滑动部(16)具有加压部(25A、25B),加压部(25A、25B)在所述多条电线(11)的一条被所述夹持部(18A、18B)夹着的状态下将所述夹持部(18A、18B)朝向所述电线(11)加压,从所述上盖(60)向下方突出的端子保持部(63)与所述端子(12)卡合。

Description

接头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接头连接器。
背景技术
作为接头连接器,已知日本特开2012-99248号公报记载的接头连接器。接头连接器具备壳体和汇流条。在壳体设置有多个腔和汇流条收纳部,该汇流条收纳部与多个腔连通,在与这些腔相反的一侧形成有开口部。在汇流条设置有:主体部,收纳于汇流条收纳部;和多个阳端子部,从主体部延设,与阴端子电连接。阴端子与多条电线的末端分别压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992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根据上述的技术,因为需要用于将阴端子压接于电线的模具、治具等规模比较大的设备,所以需要设备投资,有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
本公开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提供制造成本降低的接头连接器为目的。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公开是连接多条电线的接头连接器,具备:下壳体;上盖,组装于所述下壳体;多个端子,分别与所述多条电线的延伸方向的前方端部连接;以及汇流条,与所述多个端子连接,配设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汇流条具有多个突片,配设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多个端子各自具有:所述多个突片分别插入的筒部;夹持部,沿着所述延伸方向延伸,并且夹持所述多条电线的一条;以及滑动部,配置于所述夹持部的外侧,并且能沿着所述延伸方向移动,所述滑动部具有加压部,所述加压部在所述多条电线的一条被所述夹持部夹着的状态下将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电线加压,从所述上盖向下方突出的端子保持部与所述端子卡合。
发明效果
根据本公开,能够降低接头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接头连接器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下壳体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上盖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汇流条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滑动部相对于端子主体保持于临时卡止位置的端子的立体图。
图6是图8中的VI-VI线剖视图。
图7是示出利用治具使滑动部移动到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在下壳体收纳有端子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9是示出在下壳体插入有汇流条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0是图9中的X-X线剖视图。
图11是图9中的XI-XI线剖视图。
图12是示出在下壳体及端子插通有电线的状态的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滑动部移动到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
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本公开是连接多条电线的接头连接器,具备:下壳体;上盖,组装于所述下壳体;多个端子,分别与所述多条电线的延伸方向的前方端部连接;以及汇流条,与所述多个端子连接,配设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汇流条具有多个突片,配设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多个端子各自具有:所述多个突片分别插入的筒部;夹持部,沿着所述延伸方向延伸,并且夹持所述多条电线的一条;以及滑动部,配置于所述夹持部的外侧,并且能沿着所述延伸方向移动,所述滑动部具有加压部,所述加压部在所述多条电线的一条被所述夹持部夹着的状态下将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电线加压,从所述上盖向下方突出的端子保持部与所述端子卡合。
根据本公开,通过用比较小的治具将滑动部向前方推压,从而能够在不使用比较大规模的治具的情况下将电线的芯线和端子电连接。由此,能够降低接头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另外,通过将本公开的端子适用于接头连接器,能够降低接头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根据本公开,通过将汇流条插入到筒部内,能够将端子以防止向上方脱离的方式保持在下壳体内。由此,不需要用于以防脱的方式保持端子的结构,所以能够简化接头连接器的结构。其结果是,能够降低接头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2)优选的是,所述滑动部相对于所述夹持部能够在临时卡止位置与正式卡止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临时卡止位置上所述加压部与所述夹持部分离,在所述正式卡止位置上所述加压部将所述夹持部按压于所述电线,所述端子保持部与相对于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正式卡止位置的所述滑动部卡止。
通过将上盖组装于下壳体,从而设置于上盖的端子保持部与滑动部卡止,所以能够确认滑动部已移动到正式卡止位置。
(3)优选的是,所述下壳体具有在所述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多个端子的后方的后壁,所述后壁具有在所述延伸方向贯穿且所述多条电线分别插通的多个电线插通孔,在所述延伸方向上,在述电线插通孔的前方配置有所述夹持部。
当从电线插通孔的后方将电线插通时,电线朝向位于电线插通孔的前方的夹持部前进。这样,电线被电线插通孔引导到夹持部,所以能够提高接头连接器的制造效率。
(4)优选的是,与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所述电线插通孔的截面积小于与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所述滑动部的截面积。
因为电线插通孔的截面积小于滑动部的截面积,所以可抑制滑动部通过电线插通孔向下壳体的外部脱落。由此,能够将滑动部保持于临时卡止位置的状态的端子保持在下壳体内。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
以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示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实施方式1>
一边参照图1至图13一边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本实施方式的接头连接器10将多条电线11电连接。在以下说明中,将箭头线Z的表示方向设为上、将箭头线Y的表示方向设为前、将箭头线X的表示方向设为左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多个相同构件,有时仅对一部分构件标注附图标记,省略其他构件的附图标记。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接头连接器10具备:多个端子12,与多条电线11的延伸方向(用箭头线Y表示的方向)的前方端部分别连接;汇流条50,与多个端子12连接;下壳体30,在内部收纳多个端子12及汇流条50;以及上盖60,装配于下壳体30的上部。
[电线11]
如图1所示,多条电线11在前后方向(延伸方向的一例)延伸地配置。电线11将芯线13的外周用由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构成的绝缘包覆部14包围。本实施方式的芯线13由一根金属线构成。另外,芯线13也可以是多根金属细线绞合而成的绞线。构成芯线13的金属能够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任意的金属如铜、铜合金、铝、铝合金等。本实施方式的芯线13由铜或者铜合金构成。
[下壳体30]
如图2所示,下壳体30呈上下扁平的长方体形状。通过对含有绝缘性合成树脂的材料进行注射成型而形成。下壳体30在左右方向排列形成有在前后延伸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腔29。腔29向上方开口,端子12从上方插入到腔29内。
如图1及图2所示,腔29在下壳体30的前端部分向前方开口,形成为汇流条50从前方插入到腔29内的汇流条插入孔51。
如图1所示,在下壳体30的后壁31,在前后方向贯穿并且在左右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电线插通孔37,电线11插通于电线插通孔37。电线插通孔37设置于与下壳体30的腔29对应的位置。电线插通孔37的内径尺寸设定为与电线11的绝缘包覆部14的外径尺寸相同或者比其稍大。
[上盖60]
如图1所示,下壳体30被从上方组装的上盖60覆盖上部。详细未图示,但是下壳体30和上盖60利用公知的锁定结构组装成一体。上盖60通过对绝缘性的合成树脂进行注射成型而形成。
如图3所示,上盖60具有上壁61和从上壁61的左右两侧方向下方延伸的两个侧壁62。在上壁61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端子保持部63在前后方向延伸。端子保持部63具备位于前侧的前端子保持部63F和位于前端子保持部63F的后部的后端子保持部63R。后端子保持部63R比前端子保持部63F向下方突出。在后端子保持部63R的下表面形成有呈圆弧形的槽64。槽64的内部形状形成为与电线11的外形相同或者比其稍大。通过在槽64内配置电线11,从而电线11以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保持在腔29内。
[汇流条50]
如图4所示,汇流条50通过将金属板材冲压加工成预定形状而形成。作为金属板材,能够适当选择铜、铜合金等任意的金属。汇流条50具有向后方延伸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四个)突片52、和通过中继部53将突片52的前端部连结的连结部54。突片52呈在左右方向扁平的板状。连结部54呈在上下方向扁平的板状。中继部53从连结部54向后方延伸地形成。中继部53的右侧缘向下方折弯,并与突片52相连。
如图4所示,在连结部54沿左右方向隔开间隔地排列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三个)卡止孔56贯穿连结部54。卡止孔56从上方观看呈四方形。如图10所示,在汇流条50插入到腔29内的状态下,在各卡止孔56中收纳从下壳体30朝向连结部54突出的卡止爪35。通过卡止孔56的前侧的孔缘部从卡止爪35的前方接触,从而可限制汇流条50向前方移动。
[端子12]
如图5所示,端子12具备金属制的端子主体15和相对于端子主体15能相对地滑动移动的滑动部16。
[端子主体15]
端子主体15通过冲压加工、切削加工、铸造等公知的手法形成为预定形状。构成端子主体15的金属能够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任意的金属如铜、铜合金、铝、铝合金、不锈钢等。本实施方式的端子主体15由铜或者铜合金构成。也可以在端子主体15的表面形成有镀层。构成镀层的金属能够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任意的金属如锡、镍、银等。对本实施方式的端子主体15实施镀锡。
如图5所示,端子主体15具有:突片52能插入的筒部17;和电线连接部20,位于筒部17的后方,与电线11连接。电线连接部20具备向后方延伸的上侧夹持部18A及下侧夹持部18B。
如图5所示,筒部17呈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方筒状。筒部17的前端以突片52能插入的方式开口。
如图6所示,在筒部17的内部配置有能弹性变形的弹性接触片19。弹性接触片19从筒部17的内壁向内方延伸。插入到筒部17内的突片52按压弹性接触片19使其弹性变形。通过弹性变形的弹性接触片19的反弹力,突片52被夹在筒部17的内壁与弹性接触片19之间。由此,突片52和端子12电连接。
如图6所示,在筒部17的后方设置有呈方筒状的电线连接部20。在电线连接部20的上壁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有上侧夹持部18A(夹持部的一例),在电线连接部20的下壁的后端部向后方延伸设置有下侧夹持部18B(夹持部的一例)。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呈在前后延伸的细长形状。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前后方向的长度尺寸形成为大致相同。
在上侧夹持部18A的下表面且比后端部靠前方的位置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上侧保持突部23A。在下侧夹持部18B的上表面的后端部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下侧保持突部23B。下侧保持突部23B和上侧保持突部23A设置于在前后方向错开的位置。
通过上侧夹持部18A的下表面及下侧夹持部18B的上表面陷入到在芯线13的表面形成的氧化膜而将氧化膜剥下,从而使芯线13的金属表面露出。通过该金属表面与上侧夹持部18A及下侧夹持部18B接触,从而芯线13和端子主体15电连接。
[滑动部16]
如图5所示,滑动部16呈在前后方向延伸的方筒状。滑动部16根据需要通过公知的手法如切削加工、铸造、冲压加工等形成。构成滑动部16的金属能够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任意的金属如铜、铜合金、铝、铝合金、不锈钢等。本实施方式的滑动部16不作特别限定,由不锈钢构成。在滑动部16的表面也可以形成有镀层。构成镀层的金属能够根据需要适当选择任意的金属如锡、镍、银等。
滑动部16的截面形状形成为与端子主体15中设置有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区域的截面形状相同或者比其稍大。由此,滑动部16配置于端子主体15中设置有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区域的外方。
与前后方向正交的电线插通孔37的截面积小于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滑动部16的截面积。由此,滑动部16不能在前后方向穿过电线插通孔37。
如图6所示,在滑动部16的上壁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上侧加压部25A(加压部的一例)。在滑动部16的下壁的上表面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下侧加压部25B(加压部的一例)。
如图5所示,在滑动部16的侧壁且靠近前后方向的前端部的位置开口有临时卡止接纳部26。另外,在滑动部16的侧壁且比临时卡止接纳部26靠后方的位置开口有正式卡止接纳部27。临时卡止接纳部26及正式卡止接纳部27与设置于端子主体15的侧壁上的卡止突起28能弹性地卡止。
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和滑动部16的临时卡止接纳部26卡止的状态成为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于临时卡止位置的状态(参照图12)。在该状态下,滑动部16的上侧加压部25A及下侧加压部25B从端子主体15的上侧夹持部18A及下侧夹持部18B的后端缘向后方离开。另外,在该状态下,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之间的间隔设定得比芯线13的直径大。
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和滑动部16的正式卡止接纳部27卡止的状态成为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卡止于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如图1所示,在该状态下,滑动部16的上侧加压部25A从上侧夹持部18A的上方与上侧夹持部18A接触。另外,滑动部16的下侧加压部25B从下侧夹持部18B的下方与下侧夹持部18B接触。
如上所述,滑动部16在外嵌于端子主体15中设置有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区域的状态下,能够在上述的临时卡止位置与正式卡止位置之间滑动移动。
如图1所示,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通过上侧加压部25A从上方按压上侧夹持部18A,从而上侧夹持部18A向下方变形。另外,通过下侧加压部25B从下方按压下侧夹持部18B,从而下侧夹持部18B向上方变形。由此,在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之间的空间,将芯线13以在前后方向(延伸方向)延伸的状态配置,且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芯线13被弹性变形的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从上下方向夹持。即,上侧夹持部18A通过被上侧加压部25A向下方按压,从而与芯线13从上方接触,下侧夹持部18B通过被下侧加压部25B向上方按压,从而与芯线13从下方接触。
如图1所示,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上侧夹持部18A的上侧保持突部23A从上方按压芯线13,下侧夹持部18B的下侧保持突部23B从下方按压芯线13。这样,芯线13通过被上侧保持突部23A从上方按压,并且被配置于与上侧保持突部23A在前后方向错开的位置的下侧保持突部23B从下方按压,从而保持为关于上下方向(与延伸方向交叉的方向的一例)弯曲的状态。另外,也通过上侧保持突部23A和下侧保持突部23B使芯线13和端子12电连接。
如图7所示,在滑动部16的前端部设置有从上壁向上方突出的治具接触部46。治具45从后方与治具接触部46接触,利用该治具45将滑动部16向前方推压,由此滑动部16能向前方移动。另外,上述的治具45与模具或用于使该模具工作的设备相比,成为比较小规模的结构。因此,可抑制起因于治具45的成本增大。
如图6所示,在滑动部16的靠近后端部的位置且左右两侧壁设置有向滑动部16的内方突出的一对诱入部47。诱入部47随着从后方朝向前方形成为窄宽度。通过芯线13与诱入部47的内表面滑接,从而芯线13被向滑动部16的内部引导。
[接头连接器10的组装工序]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接头连接器10的组装工序的例子进行说明。接头连接器10的组装工序不限于以下记述。
通过公知的手法形成端子主体15和滑动部16。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从后方组装。滑动部16的前端缘与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从后方抵接,滑动部16的侧壁扩开变形。当进一步将滑动部16向前方压入时,则滑动部16的侧壁复原变形,滑动部16的临时卡止接纳部26与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卡止。由此,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于临时卡止位置(参照图5)。由此,得到端子12。
通过对合成树脂进行注射成型,从而形成下壳体30和上盖60。
如图8所示,在下壳体30的腔29内从上方插入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在临时卡止位置的端子12。滑动部16的后端部位于下壳体30的后壁31的前方,端子主体15的筒部17的前端部位于下壳体30的前壁的后方。由此,端子12以在前后方向定位的状态保持在腔29内。
如图9所示,在下壳体30的汇流条插入孔51中从前方被插入汇流条50。通过在汇流条50的卡止孔56内插入下壳体30的卡止爪35,从而汇流条50以防脱状态保持在下壳体30内(参照图10)。汇流条50的突片52插入到端子12的筒部17内。通过突片52和弹性接触片19接触,从而突片52和端子12电连接。由此,多个端子12通过汇流条50电连接。
如图11所示,通过插入到筒部17内的突片52与筒部17的内壁接触,从而端子12以防止向上方脱离的状态保持于腔29。
通过利用公知的手法对绝缘包覆部14进行去皮加工,从而电线11的芯线13露出。如图12所示,芯线13的前端部从后方插入到设置于后壁31的电线插通孔37内。
当电线11被进一步向前方压入时,则芯线13的前端部从滑动部16的后端部向滑动部16的内部导入。芯线13通过与滑动部16的诱入部47抵接而被向滑动部16引导。当进一步将电线11向前方压入时,芯线13的前端部向端子主体15的内部进入而到达上侧夹持部18A与下侧夹持部18B之间的空间内。
如图12所示,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在临时卡止位置的状态下,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间隔设定得比芯线13的外径尺寸大。
接着,如图7所示,使治具45从后方与治具接触部46抵接,使滑动部16向前方滑动移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相对地向前方移动。此时,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和滑动部16的临时卡止接纳部26的卡止脱落,滑动部16的侧壁跨上卡止突起28而扩开变形。
当滑动部16向前方移动时,滑动部16的侧壁复原变形,端子主体15的卡止突起28和滑动部16的正式卡止接纳部27弹性地卡止。由此,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
在滑动部16相对于端子主体15保持在正式卡止位置的状态下,滑动部16的上侧加压部25A从上方抵接于端子主体15的上侧夹持部18A并向下方按压。另外,滑动部16的下侧加压部25B从下方抵接于端子主体15的下侧夹持部18B并向上方按压。由此,芯线13被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从上下夹持(参照图12)。
如图7所示,通过芯线13被上侧夹持部18A的下表面和下侧夹持部18B的上表面夹着,从而在芯线13的表面形成的氧化膜被剥离,构成芯线13的金属表面露出。通过该金属表面与上侧夹持部18A及下侧夹持部18B接触,从而电线11和端子12电连接。由此,多条电线11通过端子12及汇流条50而电连接(参照图13)。
在芯线13被上侧夹持部18A和下侧夹持部18B从上下夹持的状态下,芯线13通过被上侧夹持部18A的上侧保持突部23A和下侧夹持部18B的下侧保持突部23B夹着,从而以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状态、且以向上下方向弯曲的状态被保持。由此,能够牢固地保持芯线13,所以在拉拽力作用于电线11的情况下,能够提高电线11和端子12的保持力。
如图1所示,上盖60从下壳体30的上方组装于下壳体30。在下壳体30和上盖60组装的状态下,上盖60的前端子保持部63F的前端部位于滑动部16的治具接触部46的后方。通过前端子保持部63F的前端部从后方与滑动部16接触,从而可抑制滑动部16向后方移动。
在下壳体30和上盖60组装的状态下,前端子保持部63F以将滑动部16的上方覆盖的方式卡止。由此,端子12以防止向上方脱离的状态保持在腔29内。
在下壳体30和上盖60组装的状态下,后端子保持部63R位于滑动部16的后方。通过后端子保持部63R与滑动部16从后方卡止,从而端子12以防止向后方脱离的状态保持在腔29内。由此,接头连接器10完成。
[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效果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接头连接器10连接多条电线11,接头连接器10具备:下壳体30;上盖60,组装于下壳体30;多个端子12,分别与多条电线11的延伸方向的前方端部连接;以及汇流条50,与多个端子12连接,配置于下壳体30的汇流条50具有多个突片52,配设于下壳体30的多个端子12各自具有:多个突片52分别插入的筒部17;上侧夹持部18A及下侧夹持部18B,沿着延伸方向延伸,并且夹持多条电线11的一条;以及滑动部16,配置于上侧夹持部18A及下侧夹持部18B的外侧,并且能沿着延伸方向移动,滑动部16具有上侧加压部25A及下侧加压部25B,上侧加压部25A及下侧加压部25B在多条电线11的一条被上侧夹持部18A及下侧夹持部18B夹着的状态下将上侧夹持部18A及下侧夹持部18B朝向电线11加压,从上盖60向下突出的端子保持部63与端子12卡合。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用比较小的治具45将滑动部16向前方推压,从而能够在不使用比较大规模的治具的情况下将电线11的芯线13和端子12电连接。由此,能够降低接头连接器10的制造成本。
另外,通过将本实施方式的端子12适用于接头连接器10,能够降低接头连接器10的制造成本。
根据本实施方式,通过将汇流条50插入到筒部17内,能够将端子12以防止向上方脱离的方式保持在下壳体30内。由此,不需要用于以防脱的方式保持端子12的结构,所以能够简化接头连接器10的结构。其结果是,能够降低接头连接器10的制造成本。
滑动部16相对于上侧夹持部18A及下侧夹持部18B能够在临时卡止位置与正式卡止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临时卡止位置上,上侧加压部25A及下侧加压部25B与上侧夹持部18A及下侧夹持部18B分离,在所述正式卡止位置上,上侧加压部25A及下侧加压部25B将上侧夹持部18A及下侧夹持部18B按压于电线11,端子保持部63与相对于上侧夹持部18A及下侧夹持部18B位于正式卡止位置的滑动部16卡止。
在下壳体30和上盖60组装的状态下,前端子保持部63F以将滑动部16的上方覆盖的方式卡止。由此,端子12以防止向上方脱离的状态保持在腔29内。
在下壳体30和上盖60组装的状态下,后端子保持部63R位于滑动部16的后方。通过后端子保持部63R与滑动部16从后方卡止,从而端子12以防止向后方脱离的状态保持在腔29内。
通过将上盖60组装于下壳体30,从而如上所述,设置于上盖60的端子保持部63(前端子保持部63F及后端子保持部63R)与滑动部16卡止,所以能够确认滑动部16已移动到正式卡止位置。
根据本实施方式,下壳体30具有在延伸方向位于多个端子12的后方的后壁31,后壁31具有在延伸方向贯穿且多条电线11分别插通的多个电线插通孔37,在电线插通孔37的前方配置有上侧夹持部18A及下侧夹持部18B。
当从电线插通孔37的后方将电线11插通时,电线11进入到位于电线插通孔37的前方的上侧夹持部18A及下侧夹持部18B之间。这样,电线11被电线插通孔37引导到上侧夹持部18A及下侧夹持部18B之间,所以能够提高接头连接器10的制造效率。
根据本实施方式,与前后方向正交的电线插通孔37的截面积小于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滑动部16的截面积。
因为电线插通孔37的截面积小于滑动部16的截面积,所以可抑制滑动部16通过电线插通孔37向下壳体30的外部脱落。由此,能够将滑动部16保持于临时卡止位置的状态的端子12保持在下壳体30内。
<其他实施方式>
本公开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技术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的技术范围。
(1)配置于下壳体30的端子12也可以为两个、三个或者五个以上。
(2)上盖60和下壳体30也可以通过铰链等成为一体。
(3)端子12也可以具有一个或者三个以上夹持部。
附图标记说明
10:接头连接器
11:电线
12:端子
13:芯线
14:绝缘包覆部
15:端子主体
16:滑动部
17:筒部
18A:上侧夹持部
18B:下侧夹持部
19:弹性接触片
20:电线连接部
23A:上侧保持突部
23B:下侧保持突部
25A:上侧加压部
25B:下侧加压部
26:临时卡止接纳部
27:正式卡止接纳部
28:卡止突起
29:腔
30:下壳体
31:后壁
35:卡止爪
36:后壁
37:电线插通孔
39:插通孔
45:治具
46:治具接触部
47:诱入部
50:汇流条
51:汇流条插入孔
52:突片
53:中继部
54:连结部
56:卡止孔
60:上盖
61:上壁
62:侧壁
63:端子保持部
63F:前端子保持部
63R:后端子保持部
64:槽

Claims (3)

1.一种接头连接器,连接多条电线,
所述接头连接器具备:下壳体;上盖,组装于所述下壳体;多个端子,分别与所述多条电线的延伸方向的前方端部连接;以及汇流条,与所述多个端子连接,
配设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汇流条具有多个突片,
配设于所述下壳体的所述多个端子各自具有:供所述多个突片分别插入的筒部;夹持部,沿着所述延伸方向延伸,并且夹持所述多条电线的一条;以及滑动部,配置于所述夹持部的外侧,并且能沿着所述延伸方向移动,所述滑动部具有加压部,所述加压部在所述多条电线的一条被所述夹持部夹着的状态下将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电线加压,
从所述上盖向下方突出的端子保持部与所述端子卡合,
所述滑动部相对于所述夹持部能够在临时卡止位置与正式卡止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临时卡止位置上所述加压部与所述夹持部分离,在所述正式卡止位置上所述加压部将所述夹持部按压于所述多条电线,
所述端子保持部与相对于所述夹持部位于所述正式卡止位置的所述滑动部卡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头连接器,其中,
所述下壳体具有在所述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多个端子的后方的后壁,
所述后壁具有在所述延伸方向贯穿且所述多条电线分别插通的多个电线插通孔,在所述延伸方向上,在所述电线插通孔的前方配置有所述夹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头连接器,其中,
与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所述电线插通孔的截面积小于与所述延伸方向正交的所述滑动部的截面积。
CN202080021947.4A 2019-03-28 2020-03-24 接头连接器 Active CN1135747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63732A JP7088109B2 (ja) 2019-03-28 2019-03-28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19-063732 2019-03-28
PCT/JP2020/012899 WO2020196480A1 (ja) 2019-03-28 2020-03-24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4741A CN113574741A (zh) 2021-10-29
CN113574741B true CN113574741B (zh) 2023-10-20

Family

ID=726109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1947.4A Active CN113574741B (zh) 2019-03-28 2020-03-24 接头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942737B2 (zh)
JP (1) JP7088109B2 (zh)
CN (1) CN113574741B (zh)
WO (1) WO20201964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88110B2 (ja) * 2019-03-28 2022-06-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KR102510449B1 (ko) * 2020-10-29 2023-03-16 주식회사 유라코퍼레이션 인터락 조인트 어셈블리 및 정션블록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23656A (ja) * 1985-03-25 1986-10-04 キユーエイ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ツド コネクタ
US5356302A (en) * 1992-08-25 1994-10-1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Joint connector
CN1122524A (zh) * 1994-07-28 1996-05-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安全连接器
US6171140B1 (en) * 1998-01-29 2001-01-09 Ryosei Electro-Circuit Systems, Ltd. Joint connector
JP2001039239A (ja) * 1999-07-27 2001-02-1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04014220A (ja) * 2002-06-05 2004-01-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05129447A (ja) * 2003-10-27 2005-05-19 Smk Corp 電線接続用プラグ
JP2008098118A (ja) * 2006-10-16 2008-04-2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分岐コネクタ
JP2008192463A (ja) * 2007-02-05 2008-08-2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分岐コネクタ
CN101630790A (zh) * 2008-07-08 2010-01-2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设置有该连接器的线束以及连接方法
JP2013247057A (ja) * 2012-05-29 2013-12-0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105210240A (zh) * 2013-05-28 2015-12-3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接头连接器
CN105247741A (zh) * 2013-05-20 2016-01-1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6233547A (zh) * 2014-04-17 2016-12-1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06788A (ja) 1999-06-03 2001-01-12 Whitaker Corp:The 電気コネクタ及び電気コネクタ用ケース
JP3551103B2 (ja) * 1999-10-22 2004-08-04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ジョイント端子および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5642504B2 (ja) 2010-10-29 2014-12-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19096426A (ja) * 2017-11-21 2019-06-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ジョイント端子
JP6939625B2 (ja) * 2018-02-15 2021-09-2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及び端子付き電線
JP6713009B2 (ja) * 2018-02-15 2020-06-2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及びコネクタ
JP6954170B2 (ja) * 2018-02-15 2021-10-27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
JP6652583B2 (ja) * 2018-02-15 2020-02-26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付き電線
JP6664434B2 (ja) * 2018-05-25 2020-03-13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端子
WO2019235389A1 (ja) * 2018-06-05 2019-12-12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1223656A (ja) * 1985-03-25 1986-10-04 キユーエイ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ツド コネクタ
US5356302A (en) * 1992-08-25 1994-10-18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Joint connector
CN1122524A (zh) * 1994-07-28 1996-05-15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安全连接器
US6171140B1 (en) * 1998-01-29 2001-01-09 Ryosei Electro-Circuit Systems, Ltd. Joint connector
JP2001039239A (ja) * 1999-07-27 2001-02-1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04014220A (ja) * 2002-06-05 2004-01-15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JP2005129447A (ja) * 2003-10-27 2005-05-19 Smk Corp 電線接続用プラグ
JP2008098118A (ja) * 2006-10-16 2008-04-2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分岐コネクタ
JP2008192463A (ja) * 2007-02-05 2008-08-21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分岐コネクタ
CN101630790A (zh) * 2008-07-08 2010-01-20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连接器、设置有该连接器的线束以及连接方法
JP2013247057A (ja) * 2012-05-29 2013-12-09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CN105247741A (zh) * 2013-05-20 2016-01-1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5210240A (zh) * 2013-05-28 2015-12-3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接头连接器
CN106233547A (zh) * 2014-04-17 2016-12-14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96480A1 (ja) 2020-10-01
CN113574741A (zh) 2021-10-29
US20220190534A1 (en) 2022-06-16
US11942737B2 (en) 2024-03-26
JP2020166947A (ja) 2020-10-08
JP7088109B2 (ja) 2022-06-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514168B (zh) 端子
US11228152B2 (en) Joint connector
EP1635426B1 (en) Connection terminal
CN113950776B (zh) 端子
CN113574741B (zh) 接头连接器
CN111194512B (zh) 电线保持部件
CN113661611B (zh) 连接器
CN111092318B (zh) 端子以及连接电线与端子的方法
CN114128055B (zh) 端子及带端子的电线
JP7177995B2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CN113632322B (zh) 接头连接器
JP7404949B2 (ja) コネクタ、及び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15769443A (zh) 连接器
JP7140034B2 (ja) ジョイントコネクタ
CN114641902B (zh) 接头连接器
KR100982942B1 (ko) 커넥터
CN111146613B (zh) 端子,将电线连接到端子的方法,以及夹具
CN113646970B (zh) 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JP2000091004A (ja) コネク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