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630790A - 连接器、设置有该连接器的线束以及连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设置有该连接器的线束以及连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630790A
CN101630790A CN200910151277A CN200910151277A CN101630790A CN 101630790 A CN101630790 A CN 101630790A CN 200910151277 A CN200910151277 A CN 200910151277A CN 200910151277 A CN200910151277 A CN 200910151277A CN 101630790 A CN101630790 A CN 101630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uring rod
connector
terminal
housing
en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101512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一尾敏文
冈村宪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1630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6307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锁定杆过度变形的连接器。锁定杆(12)形成在壳体(10)的外壁(10B)处,并可以在与端子(20)接合的接合位置和通过从接合位置向外弹性变形而达到的脱离位置之间弹性变形,以允许端子(20)的插入和抽出。使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倾斜为朝向壳体(10)的内侧逐渐向前凸出,使壳体(10)的外壁(10B)的面对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的面对表面(15A)倾斜为朝向壳体(10)的外侧逐渐向锁定杆(12)凸出,并且当锁定杆(12)向外弹性变形超过脱离位置时,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与面对表面(15A)接触。

Description

连接器、设置有该连接器的线束以及连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壳体的外壁中形成有锁定杆的连接器、设置有该连接器的线束以及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已经存在传统已知的连接器,其中的每一个都由锁定杆来保持容纳在壳体中的端子。在这些连接器中,有一种连接器形成为在壳体的外壁处具有锁定杆(参见例如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4-14220)。设置在该连接器中的锁定杆可以沿壳体的内外方向弹性变形。在端子插入空腔中时,锁定杆向外弹性变形。当端子容纳至空腔中的适当位置时,锁定杆向内弹性变形以与端子接合。此外,在抽出容纳在空腔中的端子时,通过用器具(jig)与锁定杆的前端接合而使锁定杆向外变形,从而使锁定杆从端子脱离。
然而,在上述构造中,锁定杆可能过度地变形,并且因此在使用器具使锁定杆弹性变形时,可能损坏或破坏锁定杆。
考虑到上述情况开发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锁定杆过度变形的连接器。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而解决该目的。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壳体,在其内部形成为具有能够至少部分地容纳至少一个端子的至少一个空腔,以及包括至少一个锁定杆,其用于通过与至少部分地插入空腔的端子接合而保持端子,其中锁定杆形成在壳体的外壁处,并且可以在与端子接合的接合位置和通过从接合位置向外弹性变形而达到的的脱离位置之间弹性变形,以允许端子的插入和抽出,使锁定杆的前端表面倾斜为朝向壳体的内侧逐渐向前凸出,使壳体外壁的基本上面对锁定杆的前端表面的面对表面倾斜为朝向壳体的外侧逐渐向锁定杆凸出,并且当锁定杆向外弹性变形超过脱离位置时,锁定杆的前端表面与面对表面接触。因此,能够限制锁定杆超过脱离位置的向外弹性变形,即防止锁定杆的过度变形。
锁定杆可以设置为当位于接合位置时不从壳体向外凸出,同时设置为除非端子到达空腔中的基本适当位置,否则通过保持为与端子接触而从壳体至少部分地向外凸出。
根据这样的构造,如果在端子插入壳体之后,检测器具沿着壳体的外壁滑动,如果端子还没有到达空腔中的适当位置(即如果端子不充分插入)则检测器具与锁定杆接触,并且如果端子容纳在适当位置则器具不与锁定杆接触。这样,可以检测端子的不充分插入。
可以在锁定杆的前端表面处或其附近设置能够与器具接合的至少一个挂扣部(catch portion)。由于锁定杆可以通过使器具与挂扣部以这样的方式接合而弹性变形,所以可以防止器具在锁定杆的前端表面上滑动,并且可以容易地使锁定杆脱离。
可以在锁定杆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设置挂扣部。根据这样的构造,器具的用于使锁定杆弹性变形的力以良好平衡的方式作用在锁定杆上,因此可以容易地使锁定杆脱离。
挂扣部可以包括形成在锁定杆的前端表面中的至少一个凹部,并且当锁定杆位于接合位置时,其凹进方向基本上平行于壳体的外壁。
面对表面的倾斜度可以基本上等于锁定杆的前端表面的倾斜度。
锁定杆的前端表面的倾斜度可以基本上等于端子的可接合部的倾斜度。
在至少一个端子插入到空腔中之后,检测器具可以沿壳体的外壁滑动,其中,如果端子不充分插入,则检测器具可能与锁定杆的前端表面接触,从而阻碍其滑动,同时如果端子至少部分地容纳在空腔的适当位置,则检测器具可以沿壳体的外表面滑动而不会被锁定杆阻碍。
可以在外壁中形成至少一个开口,该至少一个开口用于将至少一个空腔暴露至壳体的外侧。
在锁定杆的前端表面和开口之间的间隙可以作为器具孔,器具可以至少部分地插入该器具孔中。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线束,所述线束能够将至少一根装置侧导线与通过捆扎多根支线而形成的至少一根主线连接,包括:
根据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
主线,
至少一个固定构件,用于将连接器固定到主线的外表面,以及
设置在连接器中或处的汇流条,所述汇流条用于使从主线抽出的支线与装置侧导线短路。
根据这样的构造,通过固定构件将连接器固定到主线的外表面,并且从主线抽出的支线预先与连接器连接。在支线与装置侧导线分支连接的情形中,仅将装置侧导线与连接器连接就足够了,由此支线经由汇流条与装置侧导线支线连接。因此,根据需要可在之后附接装置。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线束,所述线束能够将至少一根装置侧导线与通过捆扎多根支线而形成的至少一根主线连接,其中:
用于使导线短路的汇流条设置在根据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的上述连接器中,并且
从主线抽出的支线与连接器连接,并且装置侧导线与连接器连接,由此通过汇流条使装置侧导线和支线短路。
如果采用此构造,则首先准备其中设置有汇流条的连接器,并且将从主线抽出的支线与连接器连接。随后,通过将装置侧导线与连接器连接,支线经由汇流条与装置侧导线分支连接。因此,即使主线预先没有配备连接器,也可以根据需要之后附接装置。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方法,所述连接方法用于将至少一根装置侧导线与通过捆扎多根支线而形成的至少一根主线连接,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根据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
通过至少一个固定构件将连接器固定到主线的外表面,
将至少一根支线从主线抽出,以及
通过设置在连接器中或处的汇流条使支线与装置侧导线短路。
根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连接方法,所述连接方法用于将至少一根装置侧导线与通过捆扎多根支线而形成的至少一根主线连接,包括以下步骤:
将用于使导线短路的汇流条设置在根据本发明或其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中,
将支线从主线抽出,
将支线与连接器连接,以及
将装置侧导线与连接器连接,由此通过汇流条使装置侧导线和支线短路。
因此,可以提供能够防止锁定杆过度变形的连接器。
通过阅读下面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和附图将会更加明白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应该理解尽管独立地描述实施例,但它们的单个特征可以组合成另外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连接器的使用状态的透视图,
图2是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3是壳体的顶视图,
图4是壳体的底视图,
图5是壳体的正视图,
图6是显示汇流条安装在壳体中之前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7是显示端子插入壳体中之前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
图8是显示端子插入壳体中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
图9是显示检测端子的不充分插入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
图10是显示端子容纳在适当位置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
图11是显示拆卸器具插入器具孔中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
图12是显示由拆卸器具使锁定杆向外弹性变形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
图13是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连接器的透视图,
图14是壳体的底视图,
图15是壳体的正视图,
图16是显示拆卸器具插入器具孔中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
图17是显示由拆卸器具使锁定杆向外弹性变形的状态的截面侧视图,
图18是线束的透视图,显示了在第三实施例中装置侧导线与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状态,
图19是线束的透视图,显示了其中装置侧导线与连接器连接的状态,
图20是透视图,显示了在第四实施例中其中端子与从主线抽出的支线的端部连接的状态,
图21是线束的透视图,显示了在装置侧导线的端子与连接器连接之前的状态,以及
图22是线束的透视图,显示了其中装置侧导线的端子与连接器连接的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至图12描述本发明的第一优选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C1具体地是接头连接器,该连接器设置有:壳体10,在其内部形成有能够至少部分地容纳一个或多个端子20的一个或多个空腔11;一个或多个锁定杆12,其用于通过与至少部分地插入空腔11中的端子20接合而保持一个或多个相应端子20;以及至少一个汇流条30,其用于使至少部分地容纳在空腔11中的端子20短路。如图1所示,该连接器C1优选地通过由带子(未示出)固定至线束的主线A而使用。在下文中,要与配合连接器连接的一侧称为前面或前侧,并且图1的左下、右上、上和下侧称为各个组成元件中的前、后、上和下侧。
壳体10由例如合成树脂制成,并且作为整体具有(优选地基本平坦的)盒状。在壳体10的外壁中的横向侧或顶侧(具体地为基本上与线束的主线A接触的一侧相对的一侧)的壁(顶壁10A)上设置至少一个肋13。肋13从横向壁或上壁10A向外或向上凸出,并且基本上沿着壳体10的后端优选地基本上在壳体10沿短侧方向的整个宽度上延伸(参见图3)。
在壳体10的前端处或其附近设置朝着(优选地基本上相对的)横向侧凸出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地为一对的凸起14。(优选地两个)凸起14设置在壳体10的横向侧或顶侧上,并沿着横向壁或顶壁10A凸出。这些肋13和/或凸起14具体地防止将连接器C1固定至线束的主线A的带子向壳体10的前面或后面移动而松开,从而将连接器C稳固地固定至线束的主线A。
在壳体10中优选地基本上沿宽度方向并排形成沿前后方向为窄且长的一个或多个(例如四个)空腔11。各个空腔11具体地具有基本矩形的横截面,并且其一个尺寸大于之后描述的端子20的连接部22的尺寸。端子20从插入侧、优选地基本上从后面至少部分地插入各个空腔11。
在壳体10的横向(下)壁10B(外壁)中形成用于将各个空腔11暴露至壳体10的下侧(外侧)的开口15(参见图4)。开口15形成在壳体10沿前后方向的中间或中心部分中,和/或具有沿壳体10的宽度方向长的基本矩形的形状。
在壳体10的横向(下)壁10B上形成锁定杆12。锁定杆12基本上是从壳体10的开口15(优选地从其后边缘)基本向前延伸的悬臂的形式。设置一个或多个(例如四个)锁定杆12,并且优选地所有锁定杆12都具有基本相同的形状和尺寸。四个锁定杆12具体地基本上沿宽度方向并排地、基本上与各个空腔11的位置一致地布置,并且开口15大部分被锁定杆12覆盖。
如图7所示,每个锁定杆12成形为使其前端(自由端)至少部分地凸出到空腔11中,并且该突出部分(称为接合部12A)与端子20的可接合部23接合,从而防止端子20朝向插入侧例如向后抽出。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的内部形成接合部12A的前端表面。
每个锁定杆12可以基本上沿与端子20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或者基本上沿壳体10的向内和向外的方向弹性变形。当端子20至少部分地插入空腔11中时,接合部12A移动到端子20的可接合部23上,并且锁定杆12基本上向外或朝向横向侧或下侧(外侧)弹性变形,从而允许端子20的插入。此时锁定杆12的位置对应于脱离位置。当端子20插入至基本适当位置(具体地是与汇流条30的连接可靠的位置)时,锁定杆12至少部分地向自然状态恢复或恢复至自然状态,从而与端子20接合。此时锁定杆12的位置对应于接合位置。
位于接合位置的锁定杆12优选地设置为根本不从壳体10向外凸出,并且锁定杆12的外或下表面和壳体10的外或下表面(横向壁或下壁10B的外或下表面)形成基本平坦的表面(参见图7)。当锁定杆12从接合位置向外弹性变形即使至很小的程度时,其一部分(前端部)从壳体10向外凸出。换句话说,如果端子20不充分插入,则接合部12A留在可接合部23上,并且锁定杆12从壳体10的横向壁或下壁10B凸出那么多。
在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对应于优选的锁定杆的前端表面)和开口15之间的间隙优选地作为器具孔16,拆卸器具J1(对应于优选的器具)可以至少部分地插入该器具孔16中(参见图11)。使或可以使拆卸器具J1的至少部分地插入器具孔16的前端与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接合,从而使锁定杆12朝向脱离位置弹性变形或弹性变形至脱离位置。
每个端子20由导电(优选地金属)板材制成,并且在其后侧上设置要与导线W的端部连接(优选地压接或弯曲或折叠为连接)的导线连接部(优选地包括筒部21)。在端子20的前侧上或其附近设置具有打开的前侧和后侧的基本以(优选地基本矩形或多边形的)管的形式的连接部22,并且安装在壳体中的汇流条30的端子部31从安装侧、优选地基本上从前面安装至或至少部分地插入连接部22。这样,将汇流条30和端子20电连接。
端子20的连接部22包括可以与锁定杆12的接合部12A接合的可接合部23。可接合部23位于连接部22的前半部分中(优选地基本上靠近连接部22的前端)的位置上,和/或从连接部22向外凸出。使可接合部23的后表面是倾斜为朝向其凸出端逐渐向后凸出的表面,并且接合部12A的前表面从插入侧的一侧、优选地基本上从后面与该表面接合。
汇流条30由导电金属材料形成为具有基本平坦的形状,并且包括多个(例如四个)舌片状的端子部31(参见图6)。四个端子部31由连接部32连接,并以与空腔11的布置间距基本相同的间距基本上彼此平行地设置。通过将端子部31从安装侧、优选地基本上从前面压入对应的空腔11而将汇流条30安装到壳体10中。各个端子部31至少部分地突出到对应的空腔11中,从而与容纳在空腔11中的各个端子20的连接部22连接。
优选地使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倾斜为朝向壳体10的内侧逐渐向前凸出。该倾斜度基本上等于端子20的可接合部23的后表面的倾斜度。
优选地使下壁10B的面对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的面对表面15A(开口15的周边表面的前部)倾斜为朝向壳体10的外侧逐渐向后(朝向锁定杆12)凸出。该倾斜度优选地基本上等于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的倾斜度,和/或当锁定杆12位于接合位置时,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和壳体10的面对表面15A基本平行。
设定每个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的倾斜度、壳体10的面对表面15A的倾斜度和/或前端表面12B和面对表面15A之间的间隔,使得当锁定杆12的弹性变形在到脱离位置的范围内时,前端表面12B和面对表面15A彼此不接触,并且当锁定杆12向外变形超过脱离位置时,前端表面12B和面对表面15A彼此接触。
由于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和壳体10的面对表面15A倾斜,所以器具孔16倾斜地延伸。器具孔16从空腔11朝向上后侧倾斜地贯穿壳体10的下壁10B。
接下来,描述将端子20插入壳体10和从壳体10抽出。
如图8所示,当端子20至少部分地插入空腔11时,锁定杆12的接合部12A移动到端子20的可接合部23上,并且锁定杆12向外弹性变形。然后,锁定杆12到达脱离位置并且端子20向前移动到空腔11中。此时,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与壳体10的面对表面15A不接触,因此可以平滑地插入端子20。
在完成将四个端子20插入壳体20之后,检测器具J2是或可以是沿着壳体10的下壁10B从前侧向后滑动(参见图9)。这里,如果任何的端子20没有到达空腔11的适当位置(如果端子20不充分插入),则由于锁定杆12的前端部从壳体10向外凸出,所以检测器具J2与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接触,从而阻碍其滑动。另一方面,如图10所示,如果端子20至少部分地容纳在空腔11的适当位置上,则由于锁定杆12位于接合位置并且不从壳体10向外突出,所以检测器具J2是或可以是沿着壳体10的下表面向后滑动,而不会接触任何锁定杆12。因此,可以通过滑动检测器具J2而检测端子20的不充分插入。
如图11和图12所示,在将端子20从空腔11抽出时,拆卸器具J1的前端至少部分地插入器具孔16,从而与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接触并且向外抬高锁定杆12。此时,如果锁定杆12向外弹性变形超过脱离位置,则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的端部边缘(最内边缘)优选地沿内外方向基本上与壳体10的面对表面15A(优选地基本上其中心位置)接触,从而防止锁定杆12的更进一步的位移。因此,可以防止锁定杆12向外弹性变形超过脱离位置,即防止其过度变形。
在形成壳体10时通过将铸模件(未示出)倾斜地朝向上后侧移动而形成本实施例的壳体10的器具孔16。这里,如果例如沿基本上与壳体10的前后方向垂直的方向形成器具孔16,而不是如本实施例中的倾斜地形成,则为了实现上述设定(设定为使得当锁定杆向外弹性变形超过脱离位置时,锁定杆的前端表面与面对表面接触),锁定杆的前端表面和面对表面之间的间隔必须非常窄。然而,由于存在使铸模件变薄的限制以确保规定的铸模强度,因此难以使锁定杆的前端表面和壳体的面对表面之间的间隔极端地变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使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和壳体10的面对表面15A倾斜,可以实现上述设定而不用使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和面对表面15A之间的间隔极端地变窄。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优选地使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倾斜为朝向壳体10的内侧逐渐向前凸出,使壳体10的面对表面15A倾斜为朝向壳体10的外侧逐渐向锁定杆12凸出,和/或如果锁定杆12向外弹性变形超过脱离位置,则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与面对表面15A接触。因此,能够限制锁定杆12超过脱离位置的向外弹性变形,即防止锁定杆12的过度变形。
<第二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3至图17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优选实施例的连接器C2。
本实施例的连接器C2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在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中或在该处或在其上设置可以与拆卸器具J1接合的一个或多个挂扣部50。与第一实施例相似的构造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不再重复描述。
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地,根据本实施例的连接器C2设置有:壳体10,在其内部形成为具有能够至少部分地容纳一个或多个端子20的一个或多个空腔11;以及一个或多个锁定杆12,其用于通过与至少部分地插入空腔11的端子20接合而保持相应的端子20。
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地,在壳体10的下壁或横向壁10B上形成锁定杆12,并且该锁定杆12可以沿内外方向在与端子20接合的接合位置和允许端子20的插入和抽出的脱离位置之间弹性变形。此外,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地,在将端子20从空腔11抽出时,使或可以使拆卸器具J1的前端与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接合,从而使锁定杆12弹性变形至脱离位置。
在每个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中或在该处或在其上设置至少一个挂扣部50。挂扣部50优选地是形成在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中的凹部,并且当锁定杆12位于接合位置时,其凹进方向优选地基本上平行于壳体10的下壁10B(参见图16)。挂扣部50形成在锁定杆12的横向中间位置(优选地基本宽度方向的中心位置)上,和/或当从前面看时,具有如图15所示的基本拱形的形状,并且其在最外或最下侧的尖端基本上位于锁定杆12沿内外方向的中心,即位于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的与端子20的可接合部23的后表面23A接合的部分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相似地,优选地使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倾斜为朝向壳体10的内侧逐渐向前凸出,优选地使壳体10的面对表面15A倾斜为朝向壳体10的外侧逐渐向锁定杆12凸出,并且如果锁定杆12向外弹性变形超过脱离位置,则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与面对表面15A接触。因此,可以防止锁定杆12的过度变形。
由于在本实施例中在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中或在该处或在其上形成可以与拆卸器具J1接合的挂扣部50,因此可以通过使拆卸器具J1与挂扣部50接合而使锁定杆12弹性变形。因此,可以防止拆卸器具J1在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上滑动,并且可以容易地使锁定杆12脱离。
由于优选地在锁定杆12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形成挂扣部50,因此拆卸器具J1的用于使锁定杆12弹性变形的力以良好平衡的方式作用在锁定杆12上,并且可以更容易地使锁定杆12脱离。
因此,为了提供一种能够防止锁定杆过度变形的连接器,在壳体10的外壁10B上形成一个或多个锁定杆12,并且一个或多个锁定杆12可以在与一个或多个相应端子20接合的接合位置和通过从接合位置向外弹性变形而达到的允许一个或多个相应端子20的插入和抽出的脱离位置之间弹性变形。使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的至少一部分倾斜为朝向壳体10的内侧逐渐向前凸出,使壳体10的外壁10B的面对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的面对表面15A倾斜为朝向壳体10的外侧逐渐向锁定杆12凸出,并且当锁定杆12向外弹性变形超过脱离位置时,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与面对表面15A接触。
<第三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18和图19描述本发明的第三优选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来自通过捆扎一根或多根电线而形成的主线A1的一根或多根支线B,诸如信号线,与一装置(未示出)分支连接。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与第一实施例共同(即,类似或基本相同)的构造。此实施例的线束WH使用优选地由铝线构成的主线A1,在铝线的每一根中,线芯优选地通过扭绕由铝或铝合金制成的多根单线而形成,并通过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绝缘涂层覆盖。
不导电膜诸如氧化物膜可能形成在(优选地铝)线的外表面上,并且在与装置侧导线W1的分支连接的情形中,该装置侧导线W1要与外部电或电子装置(诸如接线盒、负载、传感器等)连接,在外表面上的膜通常不能仅通过将(铝)线压到接触刀片之间而充分地刮掉,并且如果使用设置有相互面对的一对接触刀片的绝缘置换端子,则可能发生诸如连接误差和接触电阻增加之类的问题(参见例如日本未审专利公开No.2007-87861)。因此,在连接铝线的情形中,压接法优选地适用于端子20的构造。由于上述原因,端子20优选地压接或弯曲或折叠成与支线B的端部连接,该支线B由(优选地铝)线构成并至少部分地插入连接器C1的相应空腔11中。
如图18所示,线束WH包括主线A1和安装到此主线A1的外周表面上或置于此主线A1的外周表面。连接器C1通过缠绕固定构件60诸如带子、夹子、扎带、绑带等而固定到主线A1。支线B从主线A1抽出并被切断,并且一个或多个端子20与(优选地两个)支线B的端部电连接。这些端子20至少部分地插入一个或多个相应的空腔11中。从而,两个端子20优选地在被连接的同时由汇流条30短路。因此,支线B经由汇流条30而电连接。
该装置包括装置侧导线W1。端子20要与装置侧导线W1的端部电连接。由于连接器C 1形成有一个或多个(例如四个)空腔11,所以在支线B的两个端子与连接器C1连接时,部分的(例如两个)空腔11是或者可以是空闲的。因此,如图19所示,如果装置侧导线W1的端子20至少部分地插入两个空闲的空腔11中的任一个中,则其经由30与支线B的端子20电连接。以此方式,支线B是或者可以是经由汇流条30和端子20与装置侧导线W1电连接的。以此方式,支线B与装置侧导线W1分支连接。
如上所述,在此优选实施例中,在支线B与装置侧导线W1分支连接的情形中仅将装置侧导线W1的端子20插入连接器C1的空腔11中就足够了,由此支线B经由汇流条30与装置侧导线W1分支连接。具体地,与使用绝缘置换端子将支线B与装置侧导线W1分支连接相比,在使用铝线的情形中,能够提高连接可靠性。因此,可以根据需要之后附接装置。
<第四实施例>
接下来,参照图20至22描述本发明的第四优选实施例。在此实施例中,与第三实施例不同,连接器C1未预先安装在主线A1上,并且在需要附接装置时使用连接器C1将来自主线A1的支线B分支连接。通过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与第一实施例共同(即,相似或基本相同)的构造。此实施例的线束WH使用优选地由铝线构成的主线A1,并且在此方面与第三实施例相似。
首先,如图20所示,将必要的支线B从主线A1抽出并切断,并且端子20与切断的支线B的两个端部电连接。随后,如图21所示,接入连接器C1,并且端子20分别至少部分地插入到连接器C1的空腔11中。以此方式,两个端子20是或者可以是在被连接的同时经由汇流条30短路,并且支线B经由汇流条30电连接。以此方式,完成线束WH。
另一方面,如图22所示,端子20与装置侧导线W1的端部电连接,并至少部分地插入连接器C1的空腔11。然后,装置侧导线W1的端子20是或者可以是经由汇流条30与支线B的端子20电连接的。以此方式,支线B经由端子20和汇流条30与装置侧导线W1电连接,从而与装置侧导线W1分支连接。
如上所述,在此实施例中,与使用绝缘置换端子将支线B与装置侧导线W1分支连接相比,在使用铝线的情形中,能够提高连接可靠性。此外,即使连接器C1未预先安装在主线A1上,也可根据需要之后附接装置。
<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和图示的实施例。例如,下列实施例也包括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1)尽管在上述实施例中位于接合位置的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与壳体10的面对表面15A基本平行,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锁定杆的前端表面和壳体的面对表面可以处于不同的倾斜度。
(2)尽管在第二实施例中挂扣部50是在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中形成的凹部,但挂扣部可以是任何形式,只要其能够与拆卸器具的前端接合即可。例如,可以在锁定杆的前端表面中或在其上形成多个细的横向槽或者多个凸起。
(3)虽然在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说明了主线A1由铝线构成,但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由铜线构成的主线。在此情形中,支线B和装置侧导线W1可以使用绝缘置换端子直接连接而不使用端子20和汇流条30。
C1、C2     连接器
J1      ...拆卸器具(器具)
10         壳体
10B     ...下壁(外壁)
11      ...空腔
12         锁定杆
12B     ...锁定杆的前端表面(锁定杆的前端表面)
15A     ...面对表面
20      ...端子
30      ...汇流条
50      ...挂扣部
60      ...固定构件
A1      ...主线
B       ...支线
W1      ...装置侧导线
WH      ...线束

Claims (14)

1.一种连接器(C1;C2),包括:
壳体(10),在所述壳体内部形成有能够至少部分地容纳端子(20)的至少一个空腔(11),以及
至少一个锁定杆(12),所述至少一个锁定杆用于通过与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空腔的端子(20)接合而保持所述端子(20),
其中:
所述锁定杆(12)形成在所述壳体(10)的外壁(10B)处,并能够在与所述端子(20)接合的接合位置和通过从所述接合位置向外弹性变形而达到的脱离位置之间弹性变形,以允许所述端子(20)的插入和抽出,
所述锁定杆(12)的前端表面(12B)倾斜为朝向所述壳体(10)的内侧逐渐向前凸出,
所述壳体(10)的所述外壁(10B)的基本上面对所述锁定杆(12)的所述前端表面(12B)的面对表面(15A)倾斜为朝向所述壳体(10)的外侧逐渐向所述锁定杆(12)凸出,并且
当所述锁定杆(12)向外弹性变形超过所述脱离位置时,所述锁定杆(12)的所述前端表面(12B)与所述面对表面(15A)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锁定杆(12)设置为当位于所述接合位置时不从所述壳体(10)向外凸出,同时设置为除非所述端子(20)到达所述空腔(11)中的基本适当位置,否则通过保持为与所述端子(20)相接触而从所述壳体(10)至少部分地向外凸出。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锁定杆(12)的所述前端表面(12B)上或附近设置能够与器具(J1)接合的至少一个挂扣部(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挂扣部(50)设置在所述锁定杆(12)的宽度方向的中心。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挂扣部(50)包括形成在所述锁定杆(12)的所述前端表面(12B)中的至少一个凹部,并且当所述锁定杆(12)位于所述接合位置时,所述凹部的凹进方向基本上平行于所述壳体(10)的所述外壁(10B)。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面对表面(15A)的倾斜度基本上等于所述锁定杆(12)的所述前端表面(12B)的倾斜度。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所述锁定杆(12)的所述前端表面(12B)的倾斜度基本上等于所述端子(20)的可接合部(23)的倾斜度。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端子(20)插入到所述空腔(11)中之后,检测器具(J2)可以沿所述壳体(10)的所述外壁(10B)滑动,其中,如果所述端子(20)不充分插入,则所述检测器具(J2)与所述锁定杆(12)的所述前端表面(12B)接触,从而阻碍滑动,同时如果所述端子(20)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空腔(11)的适当位置,则所述检测器具(J2)能够沿所述壳体(10)的外表面(10B)滑动而不会被所述锁定杆(12)阻碍。
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一项或多项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外壁(10B)中形成至少一个开口(15),所述至少一个开口(15)用于将所述至少一个空腔(11)暴露至所述壳体(10)的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中在所述锁定杆(12)的所述前端表面(12B)和所述开口(15)之间的间隙作为器具孔(16),器具(J1)能够至少部分地插入所述器具孔中。
11.一种线束,所述线束能够将至少一根装置侧导线(W1)与通过捆扎多根支线(B)而形成的至少一根主线(A1)连接,包括:
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C1),
所述主线(A1),
至少一个固定构件(60),所述至少一个固定构件用于将所述连接器(C1)固定到所述主线(A1)的外表面,以及
设置在所述连接器(C1)中或设置在所述连接器(C1)处的汇流条(30),所述汇流条用于使从所述主线(A1)抽出的支线(B)与所述装置侧导线(W1)短路。
12.一种线束(WH),所述线束能够将至少一根装置侧导线(W1)与通过捆扎多根支线(B)而形成的至少一根主线(A1)连接,其中:
用于使导线短路的汇流条(30)设置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C1)中,并且
从所述主线(A1)抽出的所述支线(B)与所述连接器(C1)连接,并且所述装置侧导线(W1)与所述连接器(C1)连接,由此通过所述汇流条(30)使所述装置侧导线(W1)和所述支线(B)短路。
13.一种连接方法,用于将至少一根装置侧导线(W1)与通过捆扎多根支线(B)而形成的至少一根主线(A1)连接,该连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C1),
通过至少一个固定构件(60)将所述连接器(C1)固定到所述主线(A1)的外表面,
将至少一根支线(B)从所述主线(A1)抽出,以及
通过设置在所述连接器(C1)中或设置在所述连接器(C1)处的汇流条(30)使所述支线(B)与所述装置侧导线(W1)短路。
14.一种连接方法,用于将至少一根装置侧导线(W1)与通过捆扎多根支线(B)而形成的至少一根主线(A1)连接,包括以下步骤:
将用于使导线短路的汇流条(30)设置在根据前述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连接器(C1)中,
将所述支线(B)从所述主线(A1)抽出,
将所述支线(B)与所述连接器(C1)连接,以及
将所述装置侧导线(W1)与所述连接器(C1)连接,由此通过所述汇流条(30)使所述装置侧导线(W1)和所述支线(B)短路。
CN200910151277A 2008-07-08 2009-07-01 连接器、设置有该连接器的线束以及连接方法 Pending CN10163079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178372 2008-07-08
JP2008178372 2008-07-08
JP2009119248 2009-05-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630790A true CN101630790A (zh) 2010-01-20

Family

ID=415757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10151277A Pending CN101630790A (zh) 2008-07-08 2009-07-01 连接器、设置有该连接器的线束以及连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1630790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8152A (zh) * 2010-02-17 2012-07-1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70839A (zh) * 2011-02-15 2013-10-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接合连接器单元
CN108605421A (zh) * 2016-01-28 2018-09-28 赛峰电气与电源公司 电气线束连接板
CN110495053A (zh) * 2017-04-05 2019-11-2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内导体端子及屏蔽连接器
CN113574741A (zh) * 2019-03-28 2021-10-2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接头连接器
CN113632322A (zh) * 2019-03-28 2021-11-0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接头连接器
CN113711443A (zh) * 2019-04-10 2021-11-2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接头连接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98152A (zh) * 2010-02-17 2012-07-18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CN102598152B (zh) * 2010-02-17 2014-10-2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包括短路电路的线束及其制造方法
CN103370839A (zh) * 2011-02-15 2013-10-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接合连接器单元
CN108605421A (zh) * 2016-01-28 2018-09-28 赛峰电气与电源公司 电气线束连接板
CN108605421B (zh) * 2016-01-28 2021-02-09 赛峰电气与电源公司 电气线束连接板
CN110495053A (zh) * 2017-04-05 2019-11-22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内导体端子及屏蔽连接器
CN110495053B (zh) * 2017-04-05 2020-11-2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内导体端子及屏蔽连接器
CN113574741A (zh) * 2019-03-28 2021-10-2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接头连接器
CN113632322A (zh) * 2019-03-28 2021-11-09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接头连接器
CN113574741B (zh) * 2019-03-28 2023-10-20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接头连接器
CN113632322B (zh) * 2019-03-28 2023-11-07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接头连接器
CN113711443A (zh) * 2019-04-10 2021-11-26 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 接头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0790A (zh) 连接器、设置有该连接器的线束以及连接方法
EP2466695B1 (en) Connector
CN102437457B (zh) 连接器
EP1923962B1 (en) A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preassembling it
US782858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a retainer pressing the wire connecting portion of a wire terminal
EP1881569B1 (en) A connector, a connector assembly and an assembling method therefor
US7862374B2 (en) Connector having a locking lance
JP4920745B2 (ja) コネクタ端子及び該コネクタ端子を備えたコネクタ
JP6653121B2 (ja) 電気接続箱
EP2852004B1 (en) Terminal fitting
JP5741344B2 (ja) コネクタ
EP2375506A1 (en) Terminal fitting connecting structure
US9722347B2 (en) Connector with housings held in an assembled state by externally exposed locks at positions to be gripped for connection to or separation from a mating housing
US7654874B2 (en) Electrical connecting device for inserting a male plug connector of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such as a fuse or relay
US9614314B2 (en) Connector with a deflectable locking lance exposed on an outer surface of a housing
EP2846417B1 (e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terminal used therefor
EP3326245A1 (en) Terminal fitting
CN106463882B (zh) 线缆应变消除
US9722341B2 (en) Connector with streamline locking lances
CN102447185A (zh) 连接器
CN106415942B (zh) 电连接器
JP2002075498A (ja) 雄型コンタクト
CN102201306B (zh) 部件整装支架安装结构
JP4728076B2 (ja) 回路遮断器
US7201597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structure of a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