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4423A - 层叠体和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层叠体和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4423A
CN113574423A CN202080021493.0A CN202080021493A CN113574423A CN 113574423 A CN113574423 A CN 113574423A CN 202080021493 A CN202080021493 A CN 202080021493A CN 113574423 A CN113574423 A CN 1135744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m
adhesive layer
laminate
front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2149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4423B (zh
Inventor
柳智熙
金恩瑛
金东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574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4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44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44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83Birefringent or phase retard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2Mechan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2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 B32B7/023Optical propert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12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using interposed adhesives or interposed materials with bonding properti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04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made of organic materials, e.g. plastic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02B5/3025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 G02B5/3033Polarisers, i.e. arrangements capable of producing a definite output polarisation state from an unpolarised input state in the form of a thin sheet or foil, e.g. Polaroid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50OLEDs integrated with light modulating elements, e.g. with electrochromic elements, photochromic elements or liquid crystal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20Displays, e.g.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plasma display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体和具备它的图像显示装置,该层叠体具备前面板和在双面具有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的可弯曲的层叠体,即使在以前面板侧为内侧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弯曲的状态下长时间放置后,在弯折的部分,在前面板侧的表面产生的波纹也小,可视性优异。本发明提供一种层叠体,其具备前面板和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在将前面板的厚度设为a[μm]、将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的厚度设为b[μm]、将前面板在温度60℃及相对湿度90%RH下的耐湿热弹性模量设为c[MPa]时,满足[(b/a)×c]≥2200。

Description

层叠体和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层叠体和包含它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在依次具有图像显示面板、粘合层和挠性膜的图像显示装置中,在弯曲区域中与图像显示面板隔开配置粘合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专利10-2016-0069560
发明内容
具备前面板和在双面具有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的层叠体在弯曲状态下放置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后,在从弯曲状态解放时,有时在弯折的部分产生波纹。该波纹有时降低表面的平滑性。如果表面的平滑性降低,则例如反射图像变形,可视性降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层叠体和具备它的图像显示装置,该层叠体是具备前面板和在双面具有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的可弯曲的层叠体,即使在以前面板侧为内侧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弯曲的状态下长时间放置后,在弯折的部分,在前面板侧的表面产生的波纹也小,可视性优异。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层叠体和图像显示装置。
[1]一种层叠体,其具备前面板和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在将上述前面板的厚度设为a[μm]、将上述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的厚度设为b[μm]、将上述前面板在温度60℃及相对湿度90%RH下的拉伸弹性模量设为c[MPa]时,满足下述式(1):
[(b/a)×c]≥2200 (1)
[2]根据[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a和上述c满足下述式(2):
a/c≤0.03 (2)。
[3]根据[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前面板具有硬涂层。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依次具有第1粘合剂层、直线偏振片、相位差层和第2粘合剂层。
[5]根据[4]所述的层叠体,其中,上述直线偏振片包含在至少一个表面具有硬涂层的热塑性树脂膜。
[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一种层叠体和具备它的图像显示装置,该层叠体是具备前面板和在双面具有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的可弯曲的层叠体,即使在以前面板侧为内侧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弯曲的状态下长时间放置后,在弯折的部分,在前面板侧的表面产生的波纹也小,可视性优异。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个方案的层叠体的概略截面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另一方案的层叠体的概略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以下所有附图中,为了易于理解各构成要素,适当地调整比例尺来表示,附图所示的各构成要素的比例尺不一定与实际的构成要素的比例尺一致。
<层叠体>
图1是基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层叠体的概略截面图。图1所示的层叠体100具备前面板10和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20。
层叠体100至少可以在以前面板10为内侧的方向上弯曲。可弯曲是指能够在以前面板10为内侧的方向上不产生裂纹地弯曲。
在将前面板10的厚度设为a[μm]、将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20的厚度设为b[μm]、将前面板10在温度60℃及相对湿度90%RH下的拉伸弹性模量(以下也有时简称为“拉伸弹性模量”)设为c[MPa]时,层叠体100满足下述式(1)。在本说明书中,除非特别说明,否则拉伸弹性模量是指在温度60℃及相对湿度90%RH的环境下测定的值。
[(b/a)×c]≥2200 (1)
通过层叠体100满足式(1),即使在以前面板10为内侧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弯曲的状态下长时间放置后,也能够在弯折的部分中抑制在前面板10侧的表面产生的波纹,确保均匀的可视性。前面板10和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20以满足上述式(1)的方式进行选择。从改善表面的波纹的观点出发,层叠体100优选满足下述式(1a),更优选满足下述式(1b)。
[(b/a)×c]≥3000 (1a)
[(b/a)×c]≥4000 (1b)
另外,层叠体100优选满足下述式(1c)。
[(b/a)×c]≤10000 (1c)
本发明人将具备前面板和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的层叠体在以前面板为内侧并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弯曲的状态下长时间放置后,明确了在弯折的部分的前面板侧的表面产生波纹,有时不能确保均匀的可视性。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以具备前面板和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的层叠体满足式(1)的方式调整前面板的厚度、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的厚度和前面板的拉伸弹性模量,可以抑制上述波纹。
在本说明书中,拉伸弹性模量通过后述的实施例栏所记载的方法来测定。
从抑制波纹的观点出发,层叠体100优选a和c满足下述式(2)。
a/c≤0.03 (2)
从抑制波纹的观点出发,层叠体100更优选满足下述式(2a)。
a/c≤0.02 (2a)
从抑制波纹的观点,层叠体100优选满足下述式(2b)。
a/c≥0.009 (2b)
层叠体100的面方向的形状例如可以为方形形状,优选为具有长边和短边的方形形状,更优选为长方形。在层叠体100的面方向的形状为长方形的情况下,长边的长度例如可以为10mm~1400mm,优选为50mm~600mm。短边的长度例如为5mm~800mm,优选为30mm~500mm,更优选为50mm~300mm。构成层叠体100的各层可以是角部被圆角加工、或端部被切口加工、或开孔加工。
层叠体100的厚度根据层叠体所要求的功能和层叠体的用途等而不同,因此不特别限定,例如为20μm~500μm,优选为30μm~400μm,更优选为50μm~300μm。
层叠体100可以用于例如显示装置等。显示装置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显示装置、无机电致发光(无机EL)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电场发光显示装置等。层叠体100弯曲后的波纹被抑制,因此适于挠性显示器。
[前面板]
前面板10可以为可透射光的板状体。前面板10可以只由1层构成,也可以由2层以上构成。作为其例子,可以举出树脂制的板状体(例如树脂板、树脂片、树脂膜等)、玻璃制的板状体(例如玻璃板、玻璃膜等)等。前面板可以是构成显示装置的最表面的层。
从弯曲后的波纹抑制和层叠体的薄型化的观点出发,前面板10的厚度a[μm]例如可以为10μm~100μm,优选为20μm~85μm,更优选为30μm~70μm。在本发明中,各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后述的实施例栏中说明的厚度测定方法来测定。
前面板10在温度60℃及相对湿度90%RH下的拉伸弹性模量c[MPa]例如可以为1500MPa以上,从抑制弯曲后的波纹的观点出发,优选为2000MPa~20000MPa,更优选为2000MPa~10000MPa。拉伸弹性模量可以通过例如选择构成前面板的板状体的材料、厚度、选择形成后述硬涂层的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的组成、其固化物的厚度以及它们的组合来调节为上述范围。
在前面板10为树脂制的板状体的情况下,树脂制的板状体例如可以是可透射光的树脂膜。作为构成树脂膜等树脂制的板状体的热塑性树脂,例如,可以举出链状聚烯烃系树脂(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聚甲基戊烯系树脂等)、环状聚烯烃系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等)等聚烯烃系树脂;三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乙烯-乙酸乙烯酯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醚酰亚胺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等(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砜系树脂;聚氯乙烯系树脂;聚偏二氯乙烯系树脂;聚乙烯醇系树脂;聚乙烯醇缩乙醛系树脂;聚醚酮系树脂;聚醚醚酮系树脂;聚醚砜系树脂;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可以单独或2种以上混合使用。
其中,作为构成前面板的热塑性树脂,从挠性、强度和透明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聚酰亚胺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更优选为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作为聚酰胺酰亚胺系树脂的具体例,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18-119141号公报所记载的聚酰胺酰亚胺膜等。
前面板10可以是在基材膜的至少一个面设置有硬涂层的膜。作为基材膜,可以使用由上述树脂制成的膜。硬涂层可以形成于基材膜的一个面,也可以形成于两个面。通过设置硬涂层,可以制成使硬度和划痕性提高的树脂膜。
硬涂层可以由包含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树脂的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以下也称为HC层形成用组合物)的固化物形成。作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系树脂、有机硅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酰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等。为了提高强度,硬涂层也可以包含添加剂。添加剂不限定,可以举出无机系微粒、有机系微粒或它们的混合物。HC层形成用组合物可以根据例如韩国公开专利10-2018-0127050等所记载的方法来制备。
在前面板10为玻璃板的情况下,玻璃板优选使用显示器用强化玻璃。通过使用玻璃板,可以构成具有优异的机械强度和表面硬度的前面板10。
在将层叠体100用于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前面板10不仅具有保护显示装置的前面(画面)的功能(作为窗膜的功能),还可以具有作为进行用触摸传感器面板30检测到的触摸的操作面的功能,进而还可以具有蓝光截止功能、视场角调整功能等。
[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
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20优选依次包含第1粘合剂层、直线偏振片、相位差层和第2粘合剂层。在该实施方式中,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20的厚度可以是从第1粘合剂层的与直线偏振片侧相反侧的表面到第2粘合剂层的与直线偏振片侧相反侧的表面的距离。以直线偏振片的吸收轴与相位差层的慢轴成为规定角度的方式配置有线偏振层和相位差层的圆偏振片可以发挥防反射功能。在相位差层包含λ/4板的情况下,直线偏振片的吸收轴与λ/4板的慢轴所成的角度可以为45°±10°。直线偏振片与相位差层可以通过后述的粘贴层进行粘贴。以下,有时将第1粘合剂层和第2粘合剂层统称为粘合剂层。
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20的厚度b例如可以为10μm~200μm,优选为15μm~150μm,更优选为20μm~100μm。
(直线偏振片)
作为直线偏振片,可以举出包含起偏器的膜等,所述起偏器是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拉伸膜或拉伸层、或者将包含二色性色素和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涂覆并固化而得的膜。作为二色性色素,具体而言,使用碘、二色性的有机染料。二色性有机染料包含C.I.直接红(DIRECT RED)39等由二偶氮化合物构成的二色性直接染料、由三偶氮、四偶氮等化合物构成的二色性直接染料。
作为被用作起偏器的、将包含二色性色素和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涂覆并固化而得的膜,可以举出将包含具有液晶性的二色性色素的组合物或包含二色性色素和聚合性液晶的组合物涂覆并固化而得到的层等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的膜等。与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拉伸膜或拉伸层相比,将包含二色性色素和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涂覆并固化而得的膜对弯曲方向没有限制,因此优选。
直线偏振片可以只由起偏器构成,也可以除起偏器以外还包含后述的保护层、热塑性树脂膜、基材、取向膜、保护层。直线偏振片的厚度例如为2μm~100μm,优选为10μm~60μm。
(1)具备拉伸膜或拉伸层作为起偏器的直线偏振片
首先,对具备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拉伸膜作为起偏器的直线偏振片进行说明。作为起偏器的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拉伸膜通常可以通过以下工序来制造: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单轴拉伸的工序,通过用二色性色素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染色而吸附该二色性色素的工序,用硼酸水溶液对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处理的工序,和在利用硼酸水溶液进行处理后进行水洗的工序。可以将这样的起偏器直接用作直线偏振片,也可以将在其单面或双面粘贴后述的热塑性树脂膜而得的起偏器用作直线偏振片。起偏器的厚度优选为2μm~40μm。
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通过将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皂化来得到。作为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除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以外,还可以使用乙酸乙烯酯与可与其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作为可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他单体,例如,可以举出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具有铵基的(甲基)丙烯酰胺类等。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为85~100摩尔%,优选为98摩尔%以上。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被改性,例如,也可以使用由醛类改性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合度通常为1000~10000,优选为1500~5000。
接下来,对具备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拉伸层作为起偏器的直线偏振片进行说明。作为起偏器的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拉伸层通常通过以下工序来制造:将包含上述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涂覆液涂覆在基材膜上的工序,将得到的层叠膜进行单轴拉伸的工序,通过用二色性色素将经单轴拉伸的层叠膜的聚乙烯醇系树脂层染色而吸附该二色性色素来制成起偏器的工序,用硼酸水溶液对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膜进行处理的工序,和在利用硼酸水溶液进行处理后进行水洗的工序。
根据需要,可以将基材膜从起偏器剥离除去。基材膜的材料和厚度可以与后述的热塑性树脂膜的材料和厚度同样。
作为拉伸膜或拉伸层的起偏器可以以在其单面或双面粘贴有热塑性树脂膜的形态被并入层叠体。该热塑性树脂膜可以作为起偏器用的保护膜或相位差膜而发挥功能。热塑性树脂膜例如可以是由链状聚烯烃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等)、环状聚烯烃系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等)等聚烯烃系树脂;三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等构成的膜。
从薄型化的观点出发,热塑性树脂膜的厚度通常为300μm以下,优选为200μm以下,更优选为10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60μm以下,另外,通常为5μm以上,优选为20μm以上。热塑性树脂膜可以具有相位差,也可以不具有。热塑性树脂膜例如可以使用粘接剂层粘贴于起偏器。
(2)具备将包含二色性色素和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涂覆并固化而得的膜作为起偏器的直线偏振片
对具备将包含二色性色素和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涂覆并固化而得的膜作为起偏器的直线偏振片进行说明。被用作起偏器的、将包含二色性色素和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涂覆并固化而得的膜可以举出将包含具有液晶性的二色性色素的组合物或包含二色性色素和液晶化合物的组合物涂覆于基材并固化而得到的膜等。该膜可以剥离基材或与基材一起用作直线偏振片,或者也可以以在其单面或双面具有热塑性树脂膜的构成用作直线偏振片。
基材可以为热塑性树脂膜。基材的例子和厚度可以与上述热塑性树脂膜的说明中例示的例子和厚度相同。基材也可以是在至少一个表面具有硬涂层、防反射层或抗静电层的热塑性树脂膜。基材可以仅在未形成起偏器的一侧的表面形成硬涂层、防反射层、抗静电层等。基材也可以仅在形成有起偏器的一侧的表面形成硬涂层、防反射层、抗静电层等。硬涂层的例子与上述前面板的说明中的HC层形成用组合物的例示相同。
作为热塑性树脂膜,可以举出与上述具备拉伸膜或拉伸层作为起偏器的直线偏振片相同的热塑型树脂膜。热塑性树脂膜例如可以使用粘接剂层粘贴于起偏器。
将包含二色性色素和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涂覆并固化而得的膜优选较薄,但是如果过薄,则有强度降低、加工性差的倾向。该膜的厚度通常为20μm以下,优选为5μm以下,更优选为0.5μm~3μm。
作为将包含二色性色素和聚合性化合物的组合物涂覆并固化而得的膜,具体而言,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13-37353号公报、日本特开2013-33249号公报等所记载的膜。
(取向膜)
取向膜可以配置在上述基材与包含具有液晶性的二色性色素的组合物或包含二色性色素和液晶化合物的组合物的固化物的层之间。取向膜具有使在其上形成的液晶层在期望的方向上液晶取向的取向限制力。作为取向膜,可以举出由取向性聚合物形成的取向性聚合物层、由光取向聚合物形成的光取向性聚合物层、在层表面具有凹凸图案、多个槽(沟)的槽取向膜。取向膜的厚度例如为10nm~500nm,优选为10nm~200nm。
取向性聚合物层可以如下地形成:将取向性聚合物溶解于溶剂而得到组合物,将上述组合物涂覆于基材并除去溶剂,根据需要进行摩擦处理。在这种情况下,在由取向性聚合物形成的取向性聚合物层中,取向限制力可以根据取向性聚合物的表面状态、摩擦条件来任意地调整。
光取向性聚合物层可以通过将包含具有光反应性基团的聚合物或单体和溶剂的组合物涂覆于基材层、照射偏振光来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在光取向性聚合物层中,取向限制力可以根据对光取向性聚合物的偏振光照射条件等来任意地调整。
槽取向膜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形成:例如通过具有图案形状的狭缝的曝光用掩模对感光性聚酰亚胺膜表面进行曝光、显影等来形成凹凸图案的方法;在表面具有沟槽的板状原盘形成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未固化的层,将该层转印到基材并固化的方法;在基材形成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未固化的层,通过对该层按压具有凹凸的辊状原盘等而形成凹凸并使其固化的方法等。
(保护层)
保护层可以用来保护起偏器的表面。在直线偏振片包含热塑性树脂膜的情况下,保护层可以配置于起偏器的与热塑性树脂膜相反的一侧。作为保护层,可以由作为上述的热塑性树脂膜的材料而例示的树脂膜形成,也可以是涂敷型的保护层。涂敷型的保护层可以将例如环氧树脂等阳离子固化性组合物、(甲基)丙烯酸酯等自由基固化性组合物涂覆并固化而成,也可以将聚乙烯醇系树脂等水溶液涂覆并干燥而成,根据需要可以包含增塑剂、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颜料、染料等着色剂、荧光增白剂、分散剂、热稳定剂、光稳定剂、抗静电剂、抗氧化剂、润滑剂等。
保护层的厚度例如可以为200μm以下,优选为0.1μm~100μm。
(相位差层)
相位差层可以包含1层或2层以上的相位差层。作为相位差层,可以为λ/4层、λ/2层等正A层和正C层。相位差层可以由作为上述的热塑性树脂膜的材料而例示的树脂膜形成,也可以由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固化而得的层形成。相位差层还可以包含取向膜、基材。相位差层的厚度例如可以为1μm~50μm。
(粘合剂层)
第1粘合剂层为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20所具有的粘合剂层。第1粘合剂层是为了粘贴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20与前面板10而配置的。第2粘合剂层为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20所具有的粘合剂层。第2粘合剂层是为了粘贴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20与后述的背面板而配置的。粘合剂层可以使用粘合剂组合物来形成。粘合剂层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多层结构,优选为单层结构。第1粘合剂层和第2粘合剂层分别可以由相同种类的粘合剂层构成,或者也可以由不同种类的粘合剂层构成。
粘合剂组合物可以是以(甲基)丙烯酸系、橡胶系、聚氨酯系、酯系、有机硅系、聚乙烯基醚系等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粘合剂组合物。其中,优选以透明性、耐候性、耐热性等优异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粘合剂组合物可以是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热固化型。
作为粘合剂组合物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基础聚合物),可以很好地使用例如以(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己酯、(甲基)丙烯酸辛酯、(甲基)丙烯酸月桂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异癸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异冰片酯等(甲基)丙烯酸酯的1种或2种以上为单体的聚合物或共聚物。
在基础聚合物中优选使极性单体共聚。作为极性单体,例如,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丙酯、(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具有羧基、羟基、酰胺基、氨基、环氧基等的单体。
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只包含上述基础聚合物,但是通常还含有交联剂。作为交联剂,可例示与羧基之间形成羧酸金属盐的2价以上的金属离子;与羧基之间形成酰胺键的多胺化合物;与羧基之间形成酯键的聚环氧化合物、多元醇;与羧基之间形成酰胺键的聚异氰酸酯化合物。其中,优选聚异氰酸酯化合物。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是指具有性质的粘合剂组合物:受到紫外线、电子线等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固化,并且在活性能量射线照射前也具有粘合性而能够与膜等被粘物密合,能够通过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固化并调整密合力等。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优选为紫外线固化型。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除基础聚合物、交联剂以外还含有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化合物。进而根据需要,也可以含有光聚合引发剂、光敏剂等。
作为活性能量射线聚合性化合物,例如,可以举出分子内具有至少一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使2种以上的含官能团化合物反应而得到、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等含(甲基)丙烯酰氧基化合物等(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
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包含用于赋予光散射性的微粒、珠(树脂珠、玻璃珠等)、玻璃纤维、除基础聚合物以外的树脂、粘合性赋予剂、填充剂(金属粉、其他无机粉末等)、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抗静电剂、染料、颜料、着色剂、消泡剂、防腐蚀剂、光聚合引发剂等添加剂。
粘合剂层可以通过将上述粘合剂组合物的例如有机溶剂稀释液涂覆在基材上并干燥来形成。在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合剂组合物的情况下,通过对形成的粘合剂层照射活性能量射线,可以制成具有期望的固化度的固化物。
第1粘合剂层和第2粘合剂层的厚度分别例如为0.5μm~100μm,优选为0.7μm~50μm,更优选为1μm~30μm。
粘合剂层的25℃下的储能弹性模量优选为0.01MPa~1.0MPa,更优选为0.02MPa~0.1MPa。储能弹性模量以例如以下的条件来测定。以成为厚度0.6mm的方式层叠多个粘合剂层。从得到的粘合剂层冲裁直径8mm的圆柱体(高度0.6mm),将其作为储能弹性模量的测定用样品。可以依据JIS K7244-6,使用粘弹性测定装置通过扭转剪切法来测定。频率可以设为1Hz。
[其他构成要素]
层叠体100可以通过第2粘合剂层来粘贴背面板。作为背面板,可以举出触摸传感器面板、有机EL显示元件等显示元件或它们的组合等。
图2表示另一个方案的层叠体200的概略截面图。层叠体200具备前面板10和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20。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20依次具有第1粘合剂层30、直线偏振片40、粘贴层50、相位差层60和第2粘合剂层70,直线偏振片40依次具有基材41、取向膜42、起偏器43和保护层44,相位差层60依次具有λ/4层61、粘贴层62和正C层63。
(粘贴层)
粘贴层50和62为粘合剂层或粘接剂层,可以使用粘合剂组合物、粘接剂组合物来形成。粘贴层可以为单层结构,也可以为多层结构,但是优选为单层结构。作为粘合剂组合物,可以与上述粘合剂层的说明中例示的粘合剂组合物相同。
作为粘接剂组合物,可以是公知的粘接剂组合物,作为其例子,可以举出聚乙烯醇系树脂水溶液、水系二液型聚氨酯系乳胶粘接剂等水系粘接剂组合物;通过照射紫外线等活性能量射线而固化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粘接剂组合物等。
粘贴层50和62的厚度例如为0.5μm~100μm,优选为0.7μm~50μm,更优选为1μm~30μm。
层叠体200可以通过包括以下工序的方法来制造:通过粘合剂层、粘接剂层将构成层叠体的层彼此粘贴的工序。在通过粘合剂层、粘接剂层将层彼此粘贴的情况下,为了提高密合性,优选对粘贴面的一面或两面实施例如电晕处理等表面活化处理。
起偏器43可以通过取向膜42形成在基材41上。起偏器43可以通过将包含二色性色素和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起偏器形成用组合物涂覆并使其固化来形成。起偏器形成用组合物除上述的二色性色素和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以外,优选还包含聚合引发剂、流平剂、溶剂,还可以包含光敏剂、聚合抑制剂等。
相位差层60可以通过在基材和存在的情况下在取向膜上涂覆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相位差层形成用组合物并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来制造。
相位差层形成用组合物还包含溶剂、聚合引发剂,还可以包含光敏剂、聚合抑制剂、流平剂等。基材和取向膜可以并入相位差层,或者也可以从相位差层剥离而不成为层叠体的构成要素。
起偏器形成用组合物和相位差层形成用组合物的涂覆、干燥和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聚合可以通过以往公知的涂覆方法、干燥方法和聚合方法来进行。
粘合剂层30和70可以作为粘合片来准备。粘合片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等来制造:例如在甲苯、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中溶解或分散粘合剂组合物而制备粘合剂液,在对其实施脱模处理而得的剥离膜上预先片状地形成由粘合剂构成的层,在该粘合剂层上进一步粘贴其他剥离膜的方式。可以通过将剥离了一个剥离膜的粘合片粘贴于一个层、然后剥离另一个剥离膜并粘贴另一个层的方法来粘贴各层。层叠体200可以通过将形成有粘合剂层30和粘合剂层70的圆偏振片与前面板10粘贴来制造,可以通过将形成有粘合剂层30的前面板10与形成有粘合剂层70的圆偏振片粘贴来制造,也可以通过将形成有粘合剂层30的前面板10与圆偏振片粘贴、然后形成粘合剂层70来制造。
<图像显示装置>
作为图像显示装置,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举出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显示装置、无机电致发光(无机EL)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触摸面板显示装置、电场发光显示装置等。本实施方式的图像显示装置由于具有可弯曲的层叠体,所以可以适用于挠性显示器,特别是可以适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例中的“%”和“份”除非特别记载,否则为质量%和质量份。
[层的厚度]
使用接触式膜厚测定装置(株式会社尼康制“MS-5C”)进行测定。但是,对于起偏器、相位差层和取向膜,使用激光显微镜(LEXT、奥林巴斯株式会社制)进行测定。
[拉伸弹性模量测定方法]
拉伸弹性模量依据JIS K7161,使用UTM(万能试验机(Universal TestingMachine)、Autograph AG-X、株式会社岛津制作所)进行测定。拉伸条件为在耐湿热环境下(温度60℃、湿度90%RH)速度4mm/分钟、宽度10mm、标点距离50mm。
[波纹评价]
通过层叠体所具备的粘合剂层,在各实施例和比较例中得到的层叠体上粘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得到试验片。PET膜模仿图像显示元件,其厚度为100μm。激光切割试验片,实施下述条件的耐湿热弯曲试验后,使用干涉显微镜测定弯曲部的波纹。波纹作为以下值来求出:以层叠体的前面板成为上方的方式设置于干涉显微镜,通过干涉显微镜在层叠体的弯曲部的前面板侧表面观察凹凸,所观察到的凹凸中的最高处与最低处的高低差的平均值(n=6)。
(耐湿热弯曲试验)
将层叠体在以前面板侧为内侧并以曲率半径1mm(1R)弯曲的状态下,在温度60℃及相对湿度90%RH的气氛下放置10天。
[可视性]
将波纹评价后的层叠体解除弯曲状态而成为平面状态。以前面板侧成为上方的方式将该层叠体设置于荧光灯下,观察映在层叠体表面的荧光灯的图像。在弯折的部分中,将在荧光灯的图像中没有观察到变形的情况记为○,将在荧光灯的图像中观察到变形的情况记为×。
[前面板1]
(聚酰胺酰亚胺膜)
在氮气气氛下,在具备搅拌叶片的1L可分离烧瓶中加入2,2’-双(三氟甲基)联苯胺(TFMB)14.67g(45.8mmol)和将水分量调整成200ppm的N,N-二甲基乙酰胺(DMAc)233.3g,在室温下一边搅拌一边使TFMB溶解于DMAc。接下来,在烧瓶中加入4,4’-氧双邻苯二甲酸二酐(OPDA)4.283g(13.8mmol),在室温下搅拌16.5小时。然后,将4,4’-氧双(苯甲酰氯)(OBBC)1.359g(4.61mmol)和对苯二酰氯(TPC)5.609g(27.6mmol)加入烧瓶中,在室温下搅拌1小时。接着,在烧瓶中加入乙酸酐4.937g(48.35mmol)和4-甲基吡啶1.501g(16.12mmol),在室温下搅拌30分钟后使用油浴升温至70℃,再搅拌3小时,得到反应液。
将得到的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后,加入甲醇360g和离子交换水170g而得到聚酰胺酰亚胺的沉淀。将其在甲醇中浸渍12小时,进行过滤回收并用甲醇进行清洗。接下来,在100℃下进行沉淀物的减压干燥,得到厚度50μm的聚酰胺酰亚胺(PAI)树脂。
(HC层形成用组合物1)
HC层形成用组合物1包含多官能丙烯酸酯(Miramer M340、Miwon SpecialtyChemical制)30质量份、纳米硅胶的丙二醇单甲醚分散体(12nm、固体成分40%)50质量份、乙酸乙酯17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184、Ciba Corporation制)2.7质量份和氟系添加剂(KY1203、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0.3质量份。
(前面板1的制作)
将上述HC层形成用组合物涂覆于聚酰胺酰亚胺膜的一个面,将得到的涂膜在温度80℃下干燥5分钟,使用UV照射装置(SPOT CURE SP-7、Ushio Inc.制),照射曝光量500mJ/cm2(365nm基准)的UV光而形成HC层1。以固化后的厚度成为10.0μm的方式进行涂覆。如上述地得到具有HC层1/50μm的聚酰胺酰亚胺膜的构成的前面板1。
[前面板2]
在前面板1的聚酰胺酰亚胺膜的制备中,使用4,4’-(六氟亚异丙基)二邻苯二甲酸二酐(6FDA)6.140g代替OPDA4.283g,使用TFMB8.809g(27.5mmol)和2,2’-二甲基联苯胺(MB)3.889g(18.3mmol)代替TFMB14.67g(45.8mmol),除此之外,与前面板1的聚酰胺酰亚胺膜的制备同样地得到厚度40μm的聚酰胺酰亚胺树脂。
[前面板3]
准备环烯烃(COP)膜(厚度40μm、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
[前面板4]
准备三乙酸纤维素(TAC)膜(厚度40μm)。
[起偏器形成用组合物的制备]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使用由式(1-6)表示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以下也称为化合物(1-6)]和由式(1-7)表示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以下也称为化合物(1-7)]。
Figure BDA0003263488710000151
化合物(1-6)和化合物(1-7)通过Lub et al.Recl.Trav.Chim.Pays-Bas,115,321-328(1996)记载的方法来合成。
(二色性色素)
二色性色素使用由下述式(2-1a)、(2-1b)、(2-3a)表示的日本特开2013-101328号公报的实施例所记载的偶氮色素。
Figure BDA0003263488710000161
(起偏器形成用组合物的制备)
起偏器形成用组合物通过以下方法来制备:将化合物(1-6)75质量份、化合物(1-7)25质量份、作为二色性染料的由上述式(2-1a)、(2-1b)、(2-3a)表示的偶氮色素各2.5质量份、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二甲基氨基-2-苄基-1-(4-吗啉代苯基)丁烷-1-酮(Irgacure369、BASF JAPAN株式会社制)6质量份和作为流平剂的聚丙烯酸酯化合物(BYK-361N、BYK-Chemie公司制)1.2质量份混合于溶剂甲苯400质量份,将得到的混合物在80℃下搅拌1小时。
[粘合剂层1]
以下述的表1所示的各成分的比例制备形成粘合剂层1的粘合剂组合物。利用敷料器以干燥后的厚度成为25μm的方式将该粘合剂组合物涂覆于经脱模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38μm)的脱模处理面。将涂覆层在100℃下干燥1分钟,得到具备粘合剂层1的膜。然后,在粘合剂层1上粘贴经脱模处理的其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38μm)。然后,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RH的条件下熟化7天。
表1中的单体栏的符号表示以下含义。
BA:丙烯酸丁酯
MMA:丙烯酸甲酯
EHA:丙烯酸2-乙基己酯
AA:丙烯酸
表1中的交联剂和硅烷偶联剂使用以下物质。
交联剂:CORONATE L(东曹株式会社制)
硅烷偶联剂:KBM-403(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
[粘合剂层2]
使干燥后的厚度成为5μm,除此之外,与粘合剂层1同样地得到具备粘合剂层2的膜。
[粘合剂层3]
以下述的表1所示的各成分的比例制备形成粘合剂层3的粘合剂组合物。利用敷料器以干燥后的厚度成为5μm的方式将该粘合剂组合物涂覆于经脱模处理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38μm)的脱模处理面。
将涂覆层在100℃下干燥1分钟,得到具备粘合剂层3的膜。然后,在粘合剂层上粘贴经脱模处理的其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厚度38μm)。然后,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RH的条件下熟化7天。
[表1]
表1
Figure BDA0003263488710000171
[基材1]
准备三乙酸纤维素(TAC)膜(厚度25μm)。
[基材2]
(HC层形成用组合物2)
使具有18官能的丙烯酰氧基(有时称为丙烯酸基)的树枝状大分子丙烯酸酯(Miramer SP1106、Miwon Speciality Chemical公司)2.0质量份、具有6官能的丙烯酸基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Miramer PU-620D、Miwon Speciality Chemical公司)10.0质量份、具有3官能的丙烯酸基的丙烯酸酯单体(M340、Miwon Speciality Chemical公司)8质量份、光聚合引发剂(Irgacure(注册商标)184、BASF株式会社制)2质量份和流平剂(BYK-UV3530、BYK·JAPAN株式会社)0.1质量份溶解于甲基乙基酮(MEK)70质量份并进行搅拌混合,得到硬涂层形成用组合物2。
(基材2的制成)
将上述HC层形成用组合物2涂覆于环烯烃(COP)膜(厚度13μm)的一个面,将得到的涂膜在温度80℃下干燥5分钟,使用UV照射装置(SPOT CURE SP-7、Ushio Inc.制),照射曝光量500mJ/cm2(365nm基准)的UV光而形成HC层2。以固化后的厚度成为2μm的方式进行涂覆。如上述地得到基材2。
[λ/4层]
混合下述结构的光取向性材料5份(重均分子量:30000)和环戊酮95份,将得到的混合物在80℃下搅拌1小时,由此得到水平取向膜形成用组合物。
Figure BDA0003263488710000181
以90:10的质量比混合以下所示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A和聚合性液晶化合物B而得到混合物,相对于该混合物100份,添加1.0份的流平剂(F-556;DIC株式会社制)和6份的作为聚合引发剂的2-二甲基氨基-2-苄基-1-(4-吗啉代苯基)丁烷-1-酮(“Irgacure369(Irg369)”、BASF JAPAN株式会社制)。
进而,以固体成分浓度成为13%的方式添加N-甲基-2-吡咯烷酮(NMP),在80℃下搅拌1小时,由此得到相位差层形成用组合物(1)。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A根据日本特开2010-31223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来制造。另外,聚合性液晶化合物B根据日本特开2009-173893号公报所记载的方法来制造。以下表示各自的分子结构。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A)
Figure BDA0003263488710000191
(聚合性液晶化合物B)
Figure BDA0003263488710000192
使用电晕处理装置(AGF-B10、春日电机株式会社制)以输出0.3kW、处理速度3m/分钟的条件对由环烯烃聚合物(COP)膜(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ZF-14、厚度23μm)构成的基材膜进行1次电晕处理。利用棒涂机在实施了电晕处理的基材表面涂覆水平取向膜形成用组合物。将涂覆膜在80℃下干燥1分钟,使用偏振光UV照射装置(SPOT CURE SP-7;UshioInc.制),以100mJ/cm2的累计光量实施偏振光UV曝光。用激光显微镜(LEXT、奥林巴斯株式会社制)测定所得到的水平取向膜的厚度,结果为100nm。
接下来,在室温25℃、湿度30%RH环境下,将相位差层形成用组合物(1)通过孔径0.2μm的PTFE制膜滤器(ADVANTEC TOYO CO.,LTD.制、产品编号:T300A025A),使用棒涂机涂覆在保温到25℃的带取向膜的基材膜上。将涂膜在120℃下干燥1分钟后,使用高压汞灯(Unicure VB―15201BY-A、Ushio Inc.制),照射紫外线(氮气氛下、波长:365nm、波长365nm的累计光量:1000mJ/cm2),由此作成光学膜。用激光显微镜(LEXT、奥林巴斯株式会社制)测定所得到的涂膜的厚度,结果为2μm。
这样地,得到依次层叠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层(λ/4层)、水平取向膜和基材膜的层叠体(相位差层1)。相位差层1显示出逆波长分散性。
[正C层]
作为垂直取向膜形成用组合物,使用以下混合物:以1:1:4:5的比例混合丙烯酸2-苯氧基乙酯、丙烯酸四氢糠酯、二季戊四醇三丙烯酸酯和双(2-乙烯基氧乙基)醚,以4%的比例添加LUCIRIN TPO作为聚合引发剂而成的混合物。
相位差层形成用组合物(2)将光聚合性向列液晶化合物(Merck公司制、RMM28B)和溶剂以固体成分调整成1~1.5g来制作。溶剂使用以质量比(MEK:MIBK:CHN)计为35:30:35的比例使甲基乙基酮(MEK)、甲基异丁基酮(MIBK)与环己酮(CHN)混合而得的混合溶剂。
准备厚度38μm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作为基材膜。以成为膜厚3μm的方式在基材膜的单面涂覆垂直取向膜形成用组合物,照射200mJ/cm2的紫外线,制作垂直取向膜。
通过模涂在垂直取向层上涂覆相位差层形成用组合物(2)。涂覆量为4~5g(wet)。将干燥温度设为75℃、干燥时间设为120秒,使涂膜干燥。然后,对涂膜照射紫外线(UV),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聚合。用激光显微镜(LEXT、奥林巴斯株式会社制)测定所得到的涂膜的厚度,结果为1μm。
这样地,得到依次层叠有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层(正C层)、垂直取向膜和基材膜的层叠体(相位差层2)。相位差层2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层与取向膜的合计厚度为4μm。
[相位差层]
将上述相位差层1与相位差层2以与基材膜侧的表面相反侧的表面成为粘贴面的方式通过粘合剂层3粘贴在一起,得到具有基材膜/水平取向膜/(λ/4层)/粘合剂层3/正C层/垂直取向膜/基材膜的构成的相位差层。
<实施例1>
首先,准备基材1。通过棒涂法在基材1上涂覆取向膜形成用组合物。将涂膜在80℃下干燥1分钟。然后,使用上述UV照射装置和线栅,对涂膜照射偏振光UV,对涂膜赋予取向性能。曝光量为100mJ/cm2(365nm基准)。线栅使用UIS-27132##(Ushio Inc.制)。这样地形成取向膜。取向膜的厚度为100nm。
通过棒涂法在形成的取向膜上涂覆上述起偏器形成用组合物。将涂膜在100℃下加热干燥2分钟后,冷却到室温。使用上述UV照射装置,以累计光量1200mJ/cm2(365nm基准)将紫外线照射到涂膜,由此形成起偏器。得到的起偏器的厚度为3μm。以干燥后的厚度成为0.5μm的方式在起偏器上涂覆包含聚乙烯醇和水的组合物,在温度80℃下干燥3分钟而形成保护层。这样地制作具有基材1/取向膜/起偏器/保护层的构成的直线偏振片。
对前面板1的与HC层1相反侧的面和将具备粘合剂层1的膜的一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而露出的粘合剂层1的面实施电晕处理后,将两者粘贴在一起。
接着,对从粘合剂层1将另一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而露出的粘合剂层1的面和直线偏振片的基材1侧的面实施电晕处理后,将两者粘贴在一起。然后,对直线偏振片的保护层侧的面和将具备粘合剂层3的膜的一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而露出的粘合剂层3的面实施电晕处理后,将两者粘贴在一起。接着,从粘合剂层3将另一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剥离而露出粘合剂层3。这样地,得到具有前面板1/粘合剂层1/基材1/取向膜/起偏器/保护层/粘合剂层3的构成的层叠体。
从上述的相位差层剥离用于形成相位差层1的基材膜。将露出的λ/4层与粘合剂层3粘贴在一起。起偏器的吸收轴与λ/4层的慢轴所成的角度为45°。接下来,剥离用于形成相位差层2的基材膜,露出正C层。然后,准备其他具备粘合剂层1的膜,剥离一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露出粘合剂层1的面。对露出的正C层的面和粘合剂层1的面实施电晕处理后,将两者粘贴在一起。接着,从粘合剂层1剥离另一个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这样地,得到具有前面板1/粘合剂层1/基材1/取向膜/起偏器/保护层/粘合剂层3/(λ/4层)/粘合剂层3/正C层/粘合剂层1的构成的实施例1的层叠体。将结果示于表2。在实施例1中,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由粘合剂层1/基材1/取向膜/起偏器/保护层/粘合剂层3/(λ/4层)/粘合剂层3/正C层/粘合剂层1构成。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中,使用前面板2代替使用前面板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实施例2的层叠体。将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3>
在实施例1中,使用前面板3代替使用前面板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实施例3的层叠体。将结果示于表2。
<实施例4>
在实施例1中,准备基材2且在基材2的HC层2上涂覆取向膜形成用组合物代替准备基材1且在基材1上涂覆取向膜形成用组合物,以及使用具备粘合剂层2的膜代替使用具备粘合剂层1的膜,除此之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得到实施例4的层叠体。将结果示于表2。
<比较例1>
在实施例4中,使用前面板4代替使用前面板1,除此之外,与实施例4同样地制作比较例1的层叠体。将结果示于表2。
[表2]
表2
Figure BDA0003263488710000221
符号说明
10前面板,20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30第1粘合剂层,40直线偏振片,41基材,42取向膜,43起偏器,44保护层,50粘贴层,60相位差层,61λ/4层,62粘贴层,63正C层,70第2粘合剂层,100、200层叠体。

Claims (6)

1.一种层叠体,其具备前面板和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在将所述前面板的厚度设为a[μm]、将所述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的厚度设为b[μm]、将所述前面板在温度60℃及相对湿度90%RH下的拉伸弹性模量设为c[MPa]时,满足下述式(1):
[(b/a)×c]≥2200 (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a和所述c满足下述式(2):
a/c≤0.03 (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前面板具有硬涂层。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带双面粘合剂层的圆偏振片依次包含第1粘合剂层、直线偏振片、相位差层和第2粘合剂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层叠体,其中,所述直线偏振片包含在至少一个表面具有硬涂层的热塑性树脂膜。
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备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层叠体。
CN202080021493.0A 2019-03-25 2020-03-04 层叠体和图像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57442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56688 2019-03-25
JP2019056688A JP6859383B2 (ja) 2019-03-25 2019-03-25 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PCT/JP2020/009086 WO2020195630A1 (ja) 2019-03-25 2020-03-04 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4423A true CN113574423A (zh) 2021-10-29
CN113574423B CN113574423B (zh) 2023-05-05

Family

ID=72609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21493.0A Active CN113574423B (zh) 2019-03-25 2020-03-04 层叠体和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859383B2 (zh)
KR (1) KR102381953B1 (zh)
CN (1) CN113574423B (zh)
TW (1) TW202043819A (zh)
WO (1) WO202019563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87416B2 (ja) * 2020-12-31 2024-05-20 コーロン インダストリーズ インク 光学特性が改善された光学フィルム、これを含む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7063096A (zh) * 2021-03-16 2023-11-14 株式会社凸版巴川光学薄膜 光学膜、以及使用了该光学膜的显示部件和显示装置
JP7220311B1 (ja) 2022-01-13 2023-02-09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表面処理フィルム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8056069A (ja) * 2016-09-30 2018-04-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
TW201816050A (zh) * 2016-08-15 2018-05-0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可撓性圖像顯示裝置用黏著劑組合物、可撓性圖像顯示裝置用黏著劑層、可撓性圖像顯示裝置用積層體及可撓性圖像顯示裝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0961A (en) * 1989-09-05 1991-09-24 Apple Computer, Inc. Polarized mask stereoscopic display including tiling masks with complementary transparent regions
JP2004086328A (ja) * 2002-08-23 2004-03-18 Fuji Photo Film Co Ltd タッチパネル、そ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JP6123563B2 (ja) * 2012-08-31 2017-05-10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円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KR102248677B1 (ko) 2014-12-08 2021-05-06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접이식 표시장치
JP6481036B2 (ja) * 2015-07-21 2019-03-13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液晶パネル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6932421B2 (ja) * 2016-08-15 2021-09-08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フレキシブル画像表示装置用粘着剤層、フレキシブル画像表示装置用積層体、及び、フレキシブル画像表示装置
JP2017083857A (ja) * 2016-12-02 2017-05-1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前面板一体型液晶表示パネル
JP6974962B2 (ja) * 2017-05-26 2021-12-01 エルジー ディスプレイ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電気光学パネル
JP6430675B1 (ja) * 2017-06-05 2018-11-28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フィルム、フィルムの光学的均質性の評価方法及び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816050A (zh) * 2016-08-15 2018-05-01 日商日東電工股份有限公司 可撓性圖像顯示裝置用黏著劑組合物、可撓性圖像顯示裝置用黏著劑層、可撓性圖像顯示裝置用積層體及可撓性圖像顯示裝置
JP2018056069A (ja) * 2016-09-30 2018-04-05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有機el表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4423B (zh) 2023-05-05
JP2020160137A (ja) 2020-10-01
KR20210079374A (ko) 2021-06-29
TW202043819A (zh) 2020-12-01
WO2020195630A1 (ja) 2020-10-01
JP6859383B2 (ja) 2021-04-14
KR102381953B1 (ko) 202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74423B (zh) 层叠体和图像显示装置
CN111045128A (zh) 光学层叠体及显示装置
WO2021187099A1 (ja) 円偏光板及び光学積層体
WO2021176870A1 (ja) 光学積層体、フレキシブル画像表示装置
WO2021176853A1 (ja) 光学積層体、フレキシブル画像表示装置
JP6792660B2 (ja) 光学積層体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20170677A1 (ja) 積層体、粘着剤層および粘着シート
JP6871294B2 (ja) 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7307754B2 (ja) 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JP2021152641A (ja) 円偏光板及び光学積層体
CN114185124A (zh) 层叠体和图像显示装置
WO2021187098A1 (ja) 円偏光板及び光学積層体
WO2021149359A1 (ja) 光学積層体及び表示装置
JP2022048066A (ja) 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4265139A (zh) 柔性层叠体
JP2021140138A (ja) 光学積層体、フレキシブル画像表示装置
JP2021152640A (ja) 円偏光板及び光学積層体
CN114072708A (zh) 光学层叠体
JP2020134734A (ja) 基材層付き光学積層体、並びに、光学積層体及び複合光学積層体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