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73334A - 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73334A
CN113573334A CN202110749238.4A CN202110749238A CN113573334A CN 113573334 A CN113573334 A CN 113573334A CN 202110749238 A CN202110749238 A CN 202110749238A CN 113573334 A CN113573334 A CN 1135733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base stations
determining
user
resident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74923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573334B (zh
Inventor
宋春涛
王勇
郑雨婷
张帆
程新洲
夏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74923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5733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5733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33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5733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733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确定出的用户常驻区域不准确的问题,包括:确定用户设备UE在预设时长内接入过的多个基站,并获取UE接入每个基站的接入时刻;根据获取到的接入时刻的先后顺序,对多个基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确定UE在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切换次数;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任意两个在排序结果中相邻的基站;在切换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则确定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为UE对应的常驻区域。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用户常驻区域确定系统。

Description

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对于城市规划、城市治理、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目前,在确定用户常驻区域方面,传统方法通常包括:确定预设时间内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过的多个基站,将确定到的多个基站按照业务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选取前N个基站所覆盖的范围为用户常驻区域。
但是,上述通过业务量的大小确定出基站,进而确定出用户常驻区域的方法,判断依据片面,不能真实反映出用户常驻区域,进而会导致确定出的用户常驻区域不准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用户常驻区域的方法及装置,用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确定出的用户常驻区域不准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包括:确定用户设备UE在预设时长内接入过的多个基站,并获取UE接入每个基站的接入时刻;根据获取到的接入时刻的先后顺序,对多个基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确定UE在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切换次数;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任意两个在排序结果中相邻的基站;在切换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则确定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为UE对应的常驻区域。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包括确定单元、获取单元以及排序单元;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用户设备UE在预设时长内接入过的多个基站;所示获取单元,用于基于确定单元确定到的多个基站,获取UE接入每个基站的接入时刻;排序单元,用于根据所示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接入时刻的先后顺序,对多个基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UE在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切换次数;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任意两个在排序结果中相邻的基站;在切换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则确定单元确定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为UE对应的常驻区域。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第一方面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执行第一方面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首先需要确定用户设备UE在预设时长内接入过的多个基站,并获取UE接入每个基站的接入时刻。而后根据获取到的接入时刻的先后顺序,对多个基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这样得到的排序结果在时间上更具有连续性,方便后续处理。最后,确定UE在排序结果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基站之间的切换次数,在切换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上述两个基站的覆盖范围为UE对应的常驻区域。也就是说,当UE在两个基站之间来回切换的次数较多时,表明此UE经常在这两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出现,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基站的覆盖范围确定为用户常驻区域。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业务量的统计进而确定出常驻区域的方法,如果终端在某一区域产生的业务量较少,即使在这一区域经常出现,也不会将此区域确定为常驻区域,本发明实施例则可以更加全面的反映出用户的常驻区域,因此,使得确定出的用户常驻区域更加准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确定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一;
图3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二;
图4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流程示意图三;
图5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7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表示“或”的意思,例如,A/B可以表示A或B。本文中的“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此外,“至少一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可以适用于用户常驻区域确定系统。图1示出了该用户常驻区域确定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用户常驻区域确定系统10用于对用户常驻区域进行确定。用户常驻区域确定系统10包括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为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以下简称为确定装置)11及服务器12。确定装置11与服务器12连接。确定装置11与服务器12之间可以采用有线方式连接,也可以采用无线方式连接,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确定装置11可以用于确定用户设备UE在预设时长内接入过的多个基站,并从服务器12中获取UE接入每个基站的接入时刻。
确定装置11还可以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接入时刻的先后顺序,对多个基站进行排序。
确定装置11还可以用于确定UE在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切换次数,在切换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则确定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为UE对应的常驻区域。
服务器12用于存储UE在预设时长内接入基站的信息;接入基站的信息包括基站标识、接入时刻、基站位置、业务内容。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确定装置11和服务器12可以为相互独立的设备,也可以集成于同一设备中,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确定装置11和服务器12集成于同一设备时,确定装置11和服务器12之间的通信方式为该设备内部模块之间的通信。这种情况下,二者之间的通信流程与“确定装置11和服务器12之间相互独立的情况下,二者之间的通信流程”相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以下实施例中,本公开以确定装置11和服务器12相互独立设置为例进行说明。
图2是根据一些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可以应用到如图1所示的确定装置或者服务器或者其他类似设备。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包括下述S201-S206。
S201、确定装置确定UE在预设时长内接入过的多个基站。
需要说明的,预设时长可以由运维人员预先在确定装置中设置,预设时长可以为一周或两周,还可以为更长或更短的时长,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确定装置可以从服务器中获取预设时长内UE的数据信息,根据数据信息确定UE在预设时长内接入过的多个基站。
需要说明的,UE的数据信息包括语音记录、业务信息、信令信息、测量报告等可以反映UE接入基站的信息。
可选的,确定装置可以根据UE在预设时长内的信令信息,确定多个基站。
可以理解的,普通业务类数据信息只有在UE发生业务时,才可以产生;而信令信息则在UE处于非业务状态下时也可以产生。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根据信令信息确定出的基站更加全面,更能够真实反映出UE在预设时长内接入基站的情况。
如表一所示,示例性的示出了UE在预设时长内接入过的多个基站的统计结果:
表一
用户标识 统计时刻 基站标识
User x t<sub>1</sub> 基站1
User x t<sub>2</sub> 基站1
User x t<sub>3</sub> 基站1
User x
User x t<sub>i-1</sub> 基站1
User x t<sub>i</sub> 基站2
User x t<sub>i+1</sub> 基站2
User x
其中,t1、…、ti-1表示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统计到的UE与基站1产生信令的时刻,ti、…、ti+1表示在一段连续的时间内统计到的UE与基站2产生信令的时刻。
S202、确定装置获取UE接入每个基站的接入时刻。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确定装置可以根据确定到的多个基站的统计结果,筛选得到UE接入每个基站的接入时刻。
需要说明的,确定到的多个基站中可能会出现一段时间内有多条相同基站的情况,为了节省数据资源,确定装置可以对统计结果进行筛选,去除一些基站记录,进而可以使统计结果更加简洁。
示例性的,如表二所示,以某一基站第一次出现的接入时刻为起点,保留该基站的接入时刻与基站标识,逐条扫描确定结果,直到基站标识发生变化时,保留对应发生变化的基站的接入时刻与基站标识,两次记录之间的基站数据将被去除。
表二
Figure BDA0003143902000000051
Figure BDA0003143902000000061
筛选后的统计结果如表三所示:
表三
用户标识 接入时刻 基站标识 是否去除
User x t<sub>1</sub> 基站1 保留
User x t<sub>i</sub> 基站2 保留
User x
User x t<sub>n</sub> 基站n 保留
其中,tn表示UE接入基站n的接入时刻。
S203、确定装置根据获取到的接入时刻的先后顺序,对多个基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确定装置可以根据上述表二中的t1-tn的先后顺序,对多个基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例如,设接入时刻t1-tn的先后顺序已经排列完成,则排序结果如表三所示。
S204、确定装置确定UE在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切换次数。
其中,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任意两个在排序结果中相邻的基站。
需要说明的,切换次数指UE在两个基站之间接入变化的次数。例如,UE从基站A切换到接站B,则认为基站A与基站B之间完成了一次切换。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确定装置确定排序结果中UE在任意两个相邻基站之间的切换次数,并将切换次数登记到行列式中。
例如,设排序结果中基站个数为N,则可以将切换次数登记到如下N阶行列式中:
Figure BDA0003143902000000062
其中,ajk表示终端从基站j切换到基站k的切换次数,当j=k时,ajk=0,即UE在同一个基站下不会产生切换次数。
需要说明的,上述行列式的数据统计考虑到了基站切换的方向,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于基站切换方向不作区分,例如,ajk与akj均为基站j与基站k之间的切换次数。
S205、确定装置判断切换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需要说明的,预设阈值可以由运维人员预先在确定装置中设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确定装置可以将确定到的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切换次数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切换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
S206、在切换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装置则确定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为UE对应的常驻区域。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若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切换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确定装置则为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分配常驻区域标识,将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确定为UE对应的常驻区域。
可选的,若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切换次数小于预设阈值,确定装置则为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分配非常驻区域标识,将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确定为UE对应的非常驻区域。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能够使确定到的常驻区域更加精确,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还包括下述S207-S208。
S207、确定装置将排序结果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序列。
其中,每个序列包括至少两个基站。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确定装置可以根据排序结果中各个基站的接入时刻以及位置信息,将排序结果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序列。
需要说明的,确定装置对排序结果的划分不会打乱排序结果中基站的排列顺序,只是在原有的排序结果中对多个基站进行序列的归类。
示例性的,排序结果为基站1,基站2,基站3,基站k-1,基站k,基站k+1;则确定装置可以按照不同的情况将基站1,基站2,基站3,基站k-1划分为第一序列,将基站k,基站k+1划分为第二序列。
此步骤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后续描述,此处不再进行赘述。
S208、在任意一个序列中,确定装置将任意两个相邻的基站确定为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
可以理解的,此步骤可以将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范围缩小到一个序列中,这样一来,使得最终确定到的常驻区域更加精准。
在一种设计中,为了能够使不同序列之间具有更强的区域隔离特点,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S207,具体可以包括下述S2071-S2076。
S2071、确定装置获取排序结果中每个基站的位置。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确定装置可以根据排序结果中一个基站的标识,从服务器中查询该基站的经纬度。
S2072、确定装置确定排序结果中相邻的两个基站之间的距离。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确定装置可以根据第一基站的经纬度与第二基站的经纬度,计算两个相邻基站之间的距离。
S2073、确定装置确定排序结果中相邻的两个基站的接入时刻之间的间隔。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确定装置可以将第二基站的接入时刻减去第一基站的接入时刻,从而得到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接入时刻之间的间隔。
需要说明的,第二基站的接入时刻晚于第一基站的接入时刻。
示例性的,确定到的距离与时间间隔如表四所示:
表四
Figure BDA0003143902000000081
可以理解的,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接入时刻之间的间隔越大,则表明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在时间上的隔离性越强;反之,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接入时刻之间的间隔越小,则表明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在时间上的隔离性越弱。
S2074、确定装置依次判断排序结果中相邻的两个基站是否满足预设条件。
其中,预设条件包括:两个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两个基站之间的接入时刻之间的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确定装置依次判断排序结果中相邻的两个基站之间的距离是否小于预设距离,以及判断相邻的两个基站之间的接入时刻之间的间隔是否小于预设时间间隔。
S2075、若两个基站满足预设条件,则确定装置将第三基站划分到第四基站所在的第一序列中。
其中,第三基站为两个基站中未划分序列的基站,第四基站为两个基站中已划分序列的基站。
作为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若第三基站与第四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三基站与第四基站之间的接入时刻之间的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则确定装置将第三基站划分到第四基站所在的第一序列中。
需要说明的,排序结果中第一个基站的序列可以由运维人员预先在确定装置中设置。第四基站可以为排序结果中第一个基站。
S2076、若两个基站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将第三基站划分到第二序列。
可以理解的,若第三基站与第四基站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或第三基站与第四基站之间的接入时刻之间的间隔大于或等于预设时间间隔,则表明第三基站与第四基站为在空间距离较远,或接入时刻之间的间隔较长的两个基站,则确定装置会将第三基站划分到一个新的序列中。
示例性的,表五示出了一种划分结果:
表五
Figure BDA0003143902000000091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首先需要确定用户设备UE在预设时长内接入过的多个基站,并获取UE接入每个基站的接入时刻。而后根据获取到的接入时刻的先后顺序,对多个基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这样得到的排序结果在时间上更具有连续性,方便后续处理。最后,确定UE在排序结果中任意两个相邻的基站之间的切换次数,在切换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上述两个基站的覆盖范围为UE对应的常驻区域。也就是说,当UE在两个基站之间来回切换的次数较多时,表明此UE经常在这两个基站的覆盖范围内出现,因此,可以将这两个基站的覆盖范围确定为用户常驻区域。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业务量的统计进而确定出常驻区域的方法,如果终端在某一区域产生的业务量较少,即使在这一区域经常出现,也不会将此区域确定为常驻区域,本发明实施例则可以更加全面的反映出用户的常驻区域,因此,使得确定出的用户常驻区域更加准确。
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发明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上述设备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30用于使确定出的用户常驻区域更加精准,例如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该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30包括确定单元301、获取单元302以及排序单元303。
确定单元301,用于确定用户设备UE在预设时长内接入过的多个基站。例如,如图2所示,确定单元301可以用于执行S201。
获取单元302,用于获取UE接入确定单元301确定到的每个基站的接入时刻。例如,如图2所示,获取单元302可以用于执行S202。
排序单元303,用于根据获取单元302获取到的接入时刻的先后顺序,对多个基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例如,如图2所示,排序单元303可以用于执行S203。
确定单元301,还用于确定UE在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切换次数;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为任意两个在排序结果中相邻的基站。例如,如图2所示,确定单元301可以用于执行S204。
在切换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确定单元301用于确定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为UE对应的常驻区域。例如,如图2所示,确定单元301用于执行S206。
可选的,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确定单元301,具体用于:
根据UE在预设时长内的信令信息,确定多个基站。
可选的,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30还包括划分单元304。
划分单元304,用于将排序结果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序列;每个序列包括至少两个基站。例如,如图3所示,划分单元304可以用于执行S207。
确定单元301,还用于在任意一个序列中,将任意两个相邻的基站确定为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例如,如图2所示,确定单元301可以用于执行S208。
可选的,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划分单元304,具体用于:
依次判断排序结果中相邻的两个基站是否满足预设条件;预设条件包括:两个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两个基站之间的接入时刻之间的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例如,如图4所示,划分单元304可以用于执行S2074。
若两个基站满足预设条件,则将第三基站划分到第四基站所在的第一序列中;第三基站为两个基站中未划分序列的基站,第四基站为两个基站中已划分序列的基站。例如,如图2所示,划分单元304可以用于执行S2075。
若两个基站不满足预设条件,则将第三基站划分到第二序列。例如,如图2所示,划分单元304可以用于执行S2076。
在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上述集成的模块的功能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40,用于使确定到的用户常驻区域更加精准,例如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该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40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以及总线403。处理器401与存储器402之间可以通过总线403连接。
处理器401是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40的控制中心,可以是一个处理器,也可以是多个处理元件的统称。例如,处理器401可以是一个通用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等。其中,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作为一种实施例,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CPU,例如图6中所示的CPU 0和CPU 1。
存储器4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存储器402可以独立于处理器401存在,存储器402可以通过总线403与处理器401相连接,用于存储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处理器401调用并执行存储器402中存储的指令或程序代码时,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网络规划方法。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存储器402也可以和处理器401集成在一起。
总线403,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围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需要指出的是,图6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该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40的限定。除图6所示部件之外,该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4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作为一个示例,结合图5,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30中的确定单元301、获取单元302以及排序单元303实现的功能与图6中的处理器401的功能相同。
可选的,如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4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404。
通信接口404,用于与其他设备通过通信网络连接。该通信网络可以是以太网,无线接入网,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404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数据的接收单元,以及用于发送数据的发送单元。
在一种设计中,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中,通信接口还可以集成在处理器中。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的另一种硬件结构。如图7所示,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50可以包括处理器501以及通信接口502。处理器501与通信接口502耦合。
处理器501的功能可以参考上述处理器401的描述。此外,处理器501还具备存储功能,可以参考上述存储器402的功能。
通信接口502用于为处理器501提供数据。该通信接口502可以是通信装置的内部接口,也可以是通信装置对外的接口(相当于通信接口404)。
需要指出的是,图7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50的限定,除图7所示部件之外,该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5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单元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单元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单元,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计算机执行该指令时,该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流程中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
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寄存器、硬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人以合适的组合、或者本领域数值的任何其他形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特定用途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由于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应用于上述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也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本发明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用户设备UE在预设时长内接入过的多个基站,并获取所述UE接入每个基站的接入时刻;
根据获取到的接入时刻的先后顺序,对所述多个基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确定所述UE在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切换次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任意两个在所述排序结果中相邻的基站;
在所述切换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则确定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为所述UE对应的常驻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用户设备UE在预设时长内接入过的多个基站,包括:
根据所述UE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信令信息,确定多个基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排序结果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序列;每个序列包括至少两个基站;
在任意一个序列中,将任意两个相邻的基站确定为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排序结果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序列,包括:
依次判断所述排序结果中相邻的两个基站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两个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所述两个基站之间的接入时刻之间的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
若所述两个基站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将第三基站划分到第四基站所在的第一序列中;所述第三基站为所述两个基站中未划分序列的基站,所述第四基站为所述两个基站中已划分序列的基站;
若所述两个基站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三基站划分到第二序列。
5.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确定单元、获取单元以及排序单元;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用户设备UE在预设时长内接入过的多个基站;
所示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UE接入所述确定单元确定到的每个基站的接入时刻;
所述排序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获取单元获取到的接入时刻的先后顺序,对所述多个基站进行排序,得到排序结果;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确定所述UE在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的切换次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为任意两个在所述排序结果中相邻的基站;
在所述切换次数大于或等于预设阈值的情况下,所述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为所述UE对应的常驻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UE在所述预设时长内的信令信息,确定多个基站。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划分单元;
所述划分单元,用于将所述排序结果划分为多个不同的序列;每个序列包括至少两个基站;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在任意一个序列中,将任意两个相邻的基站确定为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第二基站。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单元,具体用于:
依次判断所述排序结果中相邻的两个基站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两个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且所述两个基站之间的接入时刻之间的间隔小于预设时间间隔;
若所述两个基站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将第三基站划分到第四基站所在的第一序列中;所述第三基站为所述两个基站中未划分序列的基站,所述第四基站为所述两个基站中已划分序列的基站;
若所述两个基站不满足所述预设条件,则将所述第三基站划分到第二序列。
9.一种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
10.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所述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运行时,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所述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
CN202110749238.4A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5733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9238.4A CN113573334B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749238.4A CN113573334B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3334A true CN113573334A (zh) 2021-10-29
CN113573334B CN113573334B (zh) 2023-06-16

Family

ID=781634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749238.4A Active CN113573334B (zh) 2021-07-01 2021-07-01 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57333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3318A (zh) * 2021-12-09 2022-03-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待优化区域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297499A (zh) * 2022-09-26 2022-11-04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信令数据的基站工参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4105A (zh) * 2015-05-18 2017-01-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区优化方法及装置
US20170034757A1 (en) * 2015-07-31 2017-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measurement scheduling based on measurement gap
CN106507380A (zh) * 2015-09-07 2017-03-15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点区域定位方法及装置
EP3226620A1 (en) * 2016-03-30 2017-10-0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detecting a neighboring cell in a cell reselection process
CN107770734A (zh) * 2016-08-18 2018-03-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移动用户常驻地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872803A (zh) * 2016-09-26 2018-04-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me pool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9362100A (zh) * 2018-12-26 2019-02-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信信令的基站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10213714A (zh) * 2019-05-10 2019-09-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04105A (zh) * 2015-05-18 2017-01-04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湖北有限公司 一种位置区优化方法及装置
US20170034757A1 (en) * 2015-07-31 2017-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ter-radio access technology measurement scheduling based on measurement gap
CN106507380A (zh) * 2015-09-07 2017-03-15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热点区域定位方法及装置
EP3226620A1 (en) * 2016-03-30 2017-10-04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detecting a neighboring cell in a cell reselection process
CN107770734A (zh) * 2016-08-18 2018-03-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安徽有限公司 移动用户常驻地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7872803A (zh) * 2016-09-26 2018-04-03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mme pool的确定方法和装置
CN109362100A (zh) * 2018-12-26 2019-02-19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通信信令的基站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10213714A (zh) * 2019-05-10 2019-09-0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终端定位的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S5 SECRETARY: "S5-99129 \"GSM 12.05 v7.0.0 amp;quot;Call and event records amp;quot;\"", 3GPP TSG_SA\\WG5_TM, no. 5 *
ZENA L. MARTIN: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Interconnected Nanowell Molecular Electronic Devices in Crossbar Architecture", IEEE TRANSACTIONS ON NANOTECHNOLOGY *
唐刚: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城市商业中心辐射区域特征分析模型研究", 经济与管理科学辑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73318A (zh) * 2021-12-09 2022-03-11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待优化区域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4173318B (zh) * 2021-12-09 2023-05-12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待优化区域识别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5297499A (zh) * 2022-09-26 2022-11-04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信令数据的基站工参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5297499B (zh) * 2022-09-26 2022-12-16 智慧足迹数据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信令数据的基站工参确定方法及相关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73334B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573334B (zh) 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430583B (zh) 一种ssb波束优化配置方法及装置
US8830909B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to determine user relationships, events and spaces using wireless fingerprints
CN111325561B (zh) 智能投诉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372183B (zh) 一种识别质差终端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041064B (zh) 一种伪基站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14615670B (zh) 一种评估方法及装置
CN114141014A (zh) 一种停车场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636522B (zh) 一种通信网络覆盖质量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935772B (zh) 一种确定业务区域的价值的方法和装置
CN115379479B (zh) 小区覆盖类型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923666B (zh) 一种过覆盖基站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71517B (zh) 一种过覆盖基站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30359B (zh) 确定网络覆盖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379476A (zh) 确定小区干扰类型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928849A (zh) 一种基站部署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69765B (zh) 网络扩容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63382A (zh) 一种导致重叠覆盖的问题源小区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15460631B (zh) 5g流量倒流区域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10992B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125869B (zh) 一种网络覆盖统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396908B (zh) 网络评估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115301B (zh) 一种确定方法、设备以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6744221A (zh) 定位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6546550A (zh) 问题基站确定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