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69765B - 网络扩容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网络扩容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69765B
CN111669765B CN202010487973.8A CN202010487973A CN111669765B CN 111669765 B CN111669765 B CN 111669765B CN 202010487973 A CN202010487973 A CN 202010487973A CN 111669765 B CN111669765 B CN 1116697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base station
determining
capacity expansion
e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8797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69765A (zh
Inventor
黄文良
孟琳琳
张少华
周雪
武宗涛
赵锡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ted Network Communication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8797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697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697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97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697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697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网络扩容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根据用户证件地址、用户号码归属地址确定返乡用户;根据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边缘用户;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对所述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进行扩容处理;即本发明示例通过用户证件地址、各基站等信息筛选出边缘用户,然后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并对基站进行扩容处理,实现了对返乡用户集中且网络资源不足的区域提前进行网络扩容处理,提高了返乡用户的网络使用感知。

Description

网络扩容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网络扩容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春节等节假日期间的大量用户返乡,会造成当地网络负荷突增,流量热点、爆点可能不断涌出。因此,如何保障节假日期间返乡用户的网络使用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对网络基站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在发现网络拥塞后,进行基站扩容来保障用户网络使用感知。
但是,上述方法是在发生网络拥塞后再采取基站扩容等补救措施,严重影响了返乡用户的网络使用感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扩容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扩容方法,包括:根据用户证件地址、用户号码归属地址确定返乡用户;根据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边缘用户;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对所述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进行扩容处理。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用户证件地址、用户号码归属地址确定返乡用户,包括:若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预设地址匹配,用户的用户号码归属地址与预设地址不匹配,则确定所述用户为返乡用户。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边缘用户,包括:若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均大于预设距离,则确定所述返乡用户为边缘用户。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包括: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与所述边缘用户距离最近的基站,则对应的边缘用户确定为与所述边缘用户距离最近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统计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包括:对所述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进行排序;根据排序名次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若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均大于预设距离,则确定所述返乡用户为边缘用户,包括:初始化各返乡用户对应的计数值为0;依次遍历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若所述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基站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所述返乡用户对应的计数值加1,否则加0;当依次遍历完成后,确定所述计数值为0的返乡用户为所述边缘用户。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络扩容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证件地址、用户号码归属地址确定返乡用户;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边缘用户;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扩容模块,用于对所述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进行扩容处理。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若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预设地址匹配,用户的用户号码归属地址与预设地址不匹配,则确定所述用户为返乡用户。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前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扩容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前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扩容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网络扩容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通过根据用户证件地址、用户号码归属地址确定返乡用户;根据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边缘用户;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对所述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进行扩容处理;即本发明示例通过用户证件地址、各基站等信息筛选出边缘用户,然后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并对基站进行扩容处理,实现了对返乡用户集中且网络资源不足的区域提前进行网络扩容处理,提高了返乡用户的网络使用感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基于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络扩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扩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络扩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示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示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示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随着春节等节假日期间的大量用户返乡,会造成当地网络负荷突增,流量热点、爆点可能不断涌出。图1为本发明所基于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如图1所示,X省Y市包括多个基站1,在节假日前后可以保障多个本地终端2网络通信,随着节假日的到来,大量用户返乡,涌入大量的返乡终端3,各基站1的网络负荷突增,严重影响了返乡用户,甚至本地用户的网络使用感知。
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对网络基站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并在发现网络拥塞后,进行基站扩容来保障用户网络使用感知。
但是,上述方法是在发生网络拥塞后再采取基站扩容等补救措施,严重影响了返乡用户的网络使用感知。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在于,通过用户证件地址、各基站等信息筛选出边缘用户,然后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并对基站进行扩容处理,实现了对返乡用户集中且网络资源不足的区域提前进行网络扩容处理,提高了返乡用户的网络使用感知。
第一方面,本发明示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扩容方法,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络扩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如图2所示,该网络扩容方法包括:
步骤101、根据用户证件地址、用户号码归属地址确定返乡用户。
实际应用中,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网络扩容装置,该网络扩容装置可以为程序软件,也可以为存储有相关计算机程序的介质,例如U盘等;或者该网络扩容装置还可以为集成或安装有相关计算机程序的实体设备,例如芯片、智能终端、电脑、服务器等。
本步骤中,网络扩容装置会获取用户的证件地址和用户号码归属地址,其中,用户证件地址为用户身份证上的地址,一般来说,用户在开通手机号等业务时,会进行实名认证并将实名认证信息、用户号码归属地址等信息存储至相关服务器,因此,网络扩容装置可以从相关服务器上获取用户的证件地址、用户号码归属地址,并根据用户证件地址、用户号码归属地址确定返乡用户。作为可选的示例,步骤101包括:若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预设地址匹配,用户的用户号码归属地址与预设地址不匹配,则确定所述用户为返乡用户。
具体来说,预设地址为需要进行网络保障的省市,以预设地址为X省Y市为例进行说明,当某一用户的证件地址(D省E市F县)归属X省Y市,即:D=X且E=Y,且该用户的号码归属地址(A省B市)不属于X省Y市,即A≠X或(A=X且B≠Y),则可以确定该用户为返乡用户。依次类推,可以获取X省Y市所对应的返乡用户集合U={u1,u2,…um},ui(1≤i≤m)表示第i个用户,m表示返乡用户的总数。
步骤102、根据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边缘用户。
具体来说,网络扩容装置或者其他服务器上预先存储各基站的地址信息,其中,地址信息包括基站的经纬度信息,网络扩容装置同样可以获取返乡用户的证件地址所对应的经纬度信息,根据各基站的经纬度信息和返乡用户的证件地址对应的经纬度信息,确定出返乡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当返乡用户的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均相距较远时,说明此返乡用户处于网络边缘,可将其定义为边缘用户。
作为可选的示例,步骤102包括:若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均大于预设距离,则确定所述返乡用户为边缘用户。优选的,预设距离为1000米。具体来说,只有当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均大于1000米时,才确定该返乡用户为边缘用户,若该返乡用户与至少一个基站的距离小于等于1000米,则说明此返乡用户所处位置,可以接收较好的网络资源,并不属于边缘用户。
举例来说,X省Y市中所有基站集合L={l1,l2,…ln},lj(1≤j≤n)表示第j个基站,n表示基站总数。表1为各返乡用户ui与各基站lj的距离,以一个m×n二维矩阵Dm×n表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返乡用户u2与各基站的距离均大于1000米,则可以确定返乡用户u2为边缘用户,同理,可以确定返乡用户ua为边缘用户。
表1
Figure BDA0002519941820000051
步骤103、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
作为可选的示例,步骤103包括: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与所述边缘用户距离最近的基站,则对应的边缘用户确定为与所述边缘用户距离最近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统计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
举例来说,假设根据表1可以确定与用户u2距离最近的基站为ln,则基站ln可覆盖边缘用户u2;又例如与用户ua距离最近的基站为l2,则基站l2可覆盖边缘用户ua,依次类推,从而可以获取到各边缘用户所对应的距离最近的基站,用集合U′={(u1′,l1′),(u′2,l2′),…,(u′k,lk′)},其中k表示边缘用户数量;la′∈L表示与边缘用户u′a(1≤a≤k)距离最近的基站;然后归集统计出集合U′中各基站la′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如表2为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数,其中,∑Na=k(1≤a≤k)。
表2
Figure BDA0002519941820000061
另外,考虑到并不是所有的基站都具备扩容能力,因此,步骤103中的各基站为具有扩容能力的基站。
步骤104、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
作为可选的示例,步骤104包括:对所述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进行排序;根据排序名次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
具体来说,可以根据表2中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进行降序排序,选取排名前M(M可由扩容省市自主选择)的基站,确定为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或者可以预设人数阈值,当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超过预设人数阈值时,确定对应的基站为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
步骤105、对所述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进行扩容处理。
具体来说,网络扩容装置可以为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分配更多的带宽等。可选的,网络扩容装置也可以显示出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的信息,以使得相关技术人员根据所显示的基站信息,对基站进行扩容处理,扩容处理包括在现有3G基站上站址上叠加或升级4G设备。
优选的,所述扩容处理是可逆的,即当节假日过去后,返乡用户离开本地,为了减少因网络资源闲置而造成的资源浪费,可以对扩容的基站进行拆除处理,从而将闲置的网络资源尽快应用到其他亟需扩容处理的设备上。
本发明示例提供的网络扩容方法,通过根据用户证件地址、用户号码归属地址确定返乡用户;根据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边缘用户;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对所述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进行扩容处理;即本发明示例通过用户证件地址、各基站等信息筛选出边缘用户,然后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并对基站进行扩容处理,实现了对返乡用户集中且网络资源不足的区域提前进行网络扩容处理,提高了返乡用户的网络使用感知。
结合前述的各实现方式,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扩容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网络扩容方法包括:
步骤201、根据用户证件地址、用户号码归属地址确定返乡用户。
步骤202、初始化各返乡用户对应的计数值为0。
步骤203、依次遍历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若所述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基站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所述返乡用户对应的计数值加1,否则加0。
步骤204、当依次遍历完成后,确定所述计数值为0的返乡用户为所述边缘用户。
步骤205、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
步骤206、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
步骤207、对所述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进行扩容处理。
本实施方式中的步骤201、步骤205、步骤206以及步骤207分别与前述实施方式中的步骤101、步骤103、步骤104以及步骤105的实现方式类似,在此不进行赘述。
与前述实施方式不同的是,本实施方式进一步限定了边缘用户的确定方法。在本实施方式中,初始化各返乡用户对应的计数值为0;依次遍历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若所述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基站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所述返乡用户对应的计数值加1,否则加0;当依次遍历完成后,确定所述计数值为0的返乡用户为所述边缘用户。
具体来说,各返乡用户对应的计数值
Figure BDA0002519941820000081
其中,当用户ui与基站lj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rij=1,否则rij=0,举例来说,可以参考表1针对某一用户ui,依次遍历ui与各基站的距离,当与基站的距离小于等于1000米时,rij=1,否则为0,也就是说,当遍历完成后,si=0,说明此用户与所有的基站距离均大于1000米,则可以确定该用户为边缘用户。
本发明示例提供的网络扩容方法,通过根据用户证件地址、用户号码归属地址确定返乡用户;初始化各返乡用户对应的计数值为0;依次遍历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若所述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基站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所述返乡用户对应的计数值加1,否则加0;当依次遍历完成后,确定所述计数值为0的返乡用户为所述边缘用户;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对所述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进行扩容处理;即本发明示例通过用户证件地址、各基站等信息筛选出边缘用户,然后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并对基站进行扩容处理,实现了对返乡用户集中且网络资源不足的区域提前进行网络扩容处理,提高了返乡用户的网络使用感知。
第二方面,本发明示例提供了一种网络扩容装置,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网络扩容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网络扩容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10,用于根据用户证件地址、用户号码归属地址确定返乡用户;第二确定模块20,用于根据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边缘用户;第三确定模块30,用于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第四确定模块40,用于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扩容模块50,用于对所述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进行扩容处理。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确定模块10,具体用于:若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预设地址匹配,用户的用户号码归属地址与预设地址不匹配,则确定所述用户为返乡用户。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20,具体用于:若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均大于预设距离,则确定所述返乡用户为边缘用户。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确定模块30,具体用于: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与所述边缘用户距离最近的基站,则对应的边缘用户确定为与所述边缘用户距离最近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统计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扩容模块50,具体用于:对所述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进行排序;根据排序名次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
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20,具体用于:初始化各返乡用户对应的计数值为0;依次遍历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若所述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基站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所述返乡用户对应的计数值加1,否则加0;当依次遍历完成后,确定所述计数值为0的返乡用户为所述边缘用户。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网络扩容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以及相应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前述方法示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示例提供的网络扩容装置,通过第一确定模块,根据用户证件地址、用户号码归属地址确定返乡用户;第二确定模块,根据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边缘用户;第三确定模块,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第四确定模块,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扩容模块,对所述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进行扩容处理;即本发明示例通过用户证件地址、各基站等信息筛选出边缘用户,然后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并对基站进行扩容处理,实现了对返乡用户集中且网络资源不足的区域提前进行网络扩容处理,提高了返乡用户的网络使用感知。
第三方面,本发明示例提供了一种控制设备,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控制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器501和存储器502。
在具体实现过程中,至少一个处理器501执行所述存储器502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至少一个处理器501执行如上的网络扩容方法,其中,处理器501、存储器502通过总线503连接。
处理器501的具体实现过程可参见上述方法实施例,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的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应理解,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申请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网络扩容方法。
上述的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可读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可读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可读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s,简称: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设备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网络扩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用户证件地址、用户号码归属地址确定返乡用户;
根据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边缘用户;
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
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
对所述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进行扩容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证件地址、用户号码归属地址确定返乡用户,包括:
若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预设地址匹配,用户的用户号码归属地址与预设地址不匹配,则确定所述用户为返乡用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边缘用户,包括:
若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均大于预设距离,则确定所述返乡用户为边缘用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包括:
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与所述边缘用户距离最近的基站,则对应的边缘用户确定为与所述边缘用户距离最近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
统计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包括:
对所述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进行排序;
根据排序名次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均大于预设距离,则确定所述返乡用户为边缘用户,包括:
初始化各返乡用户对应的计数值为0;
依次遍历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若所述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基站的距离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所述返乡用户对应的计数值加1,否则加0;
当依次遍历完成后,确定所述计数值为0的返乡用户为所述边缘用户。
7.一种网络扩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用户证件地址、用户号码归属地址确定返乡用户;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返乡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边缘用户;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边缘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各基站的距离确定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根据各基站所覆盖的边缘用户人数确定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
扩容模块,用于对所述待进行网络扩容的基站,进行扩容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若用户的用户证件地址与预设地址匹配,用户的用户号码归属地址与预设地址不匹配,则确定所述用户为返乡用户。
9.一种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扩容方法。
10.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扩容方法。
CN202010487973.8A 2020-06-02 2020-06-02 网络扩容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6697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7973.8A CN111669765B (zh) 2020-06-02 2020-06-02 网络扩容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87973.8A CN111669765B (zh) 2020-06-02 2020-06-02 网络扩容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9765A CN111669765A (zh) 2020-09-15
CN111669765B true CN111669765B (zh) 2022-09-13

Family

ID=72385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87973.8A Active CN111669765B (zh) 2020-06-02 2020-06-02 网络扩容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697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48813B (zh) * 2021-12-28 2024-03-22 天津市邮电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网络扩容比例的确定方法、装置、服务器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5329A (zh) * 2011-09-20 2012-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无线通信网的分区扩容方法及装置
CN106060838A (zh) * 2016-06-28 2016-10-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扩容方法及系统
CN109447320A (zh) * 2018-09-27 2019-03-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用户业务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996252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感知的区域扩容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88257B (zh) * 2014-04-30 2020-05-19 阿弗梅德网络公司 优化移动网络中的容量扩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25329A (zh) * 2011-09-20 2012-01-1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蜂窝无线通信网的分区扩容方法及装置
CN106060838A (zh) * 2016-06-28 2016-10-2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基站扩容方法及系统
CN109996252A (zh) * 2017-12-29 2019-07-0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 基于用户感知的区域扩容方法和装置
CN109447320A (zh) * 2018-09-27 2019-03-08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用户业务的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DMA校园区域业务模型及扩容优化方法;谢卫浩;《移动通信》;20110615(第11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69765A (zh) 2020-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28082B (zh) 基站规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163072B (zh) 机器学习模型中特征值的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286902B (zh) 景区游客的人流量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1669765B (zh) 网络扩容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573334B (zh) 一种用户常驻区域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2118189B (zh) 一种流量采样方法、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2995909B (zh) 一种sim卡分配方法、装置、服务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78786A (zh) 业务接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633109A (zh) 双卡终端的主卡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CN109615921B (zh) 虚拟停车场划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5718767B (zh) 一种基于风险识别的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5119192B (zh) 网络接入方法和装置
CN113518459B (zh) 资源调度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561406B (zh) 一种sim卡的选择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1884848B (zh) 网络切片的选择方法及装置
CN111669383B (zh) 安全基线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1800446A (zh) 调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74131B (zh) 基于异常流量识别的信息拦截方法、系统及云平台
CN115378753B (zh) 楼宇归属虚拟接入间识别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00147B (zh) 一种业务质量测试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3301597B (zh) 网络分析方法及设备
CN116107761B (zh) 性能调优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2488825B (zh) 基于区块链的对象交易方法及装置
CN117596244A (zh) 一种算力节点选择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923670A (zh) 无线网络载频均衡程度识别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