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557437A - 电池监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池监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557437A
CN113557437A CN202080018956.8A CN202080018956A CN113557437A CN 113557437 A CN113557437 A CN 113557437A CN 202080018956 A CN202080018956 A CN 202080018956A CN 113557437 A CN113557437 A CN 1135574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voltag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01895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沼田达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ens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ens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enso Corp filed Critical Denso Corp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20/01001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184513A1/ja
Publication of CN1135574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55743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9/00Arrangements in telecontrol or telemetry systems for selectively calling a substation from a main station, in which substation desired apparatus is selected for applying a control signal thereto or for obtaining measured values therefrom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3/00Electric devices on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for safety purpos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e.g. speed, deceleration or energy consumption
    • B60L3/12Recording operating variables ; Monitoring of operating vari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8/0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8/10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 B60L58/18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f two or more battery modules
    • B60L58/21Methods 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r fuel cel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for 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batteries of two or more battery modules having the same nominal volta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96Acquisition or processing of data for testing or for monitoring individual cells or groups of cells within a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8Systems for data transfer from batteries, e.g. transfer of battery parameters to a controller, data transferred between battery controller and main controll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电池监控装置(51)具有电池ECU(10)、多个电压监控器(20)和无线装置。无线装置具有:设置于所述电池ECU(10)的母机(16);以及设置于各电压监控器(20)的子机(26)。当在母机(16)与各子机(26)之间建立无线通信的通信连接时,母机(16)将由电池ECU(10)产生的指令无线发送给各子机(26),并且子机(26)将电压监控器(20)检测的电压信息无线发送给母机(16)。无线装置在初次的通信连接建立之前获取电压监控信息,并基于上述电压监控信息建立通信连接。在电池ECU(10)或电压监控器(20)设置有对电压监控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部(17、27)。在再连接时,无线装置使用存储于存储部(17、27)的电压监控信息进行再次的通信连接。

Description

电池监控装置
相关申请的援引
本申请以2019年3月1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为2019-045836号和2019年10月23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号为2019-192981号为基础,在此援引其记载内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具有装设于车辆的电池组的多个各单位电池进行监控的电池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池监控装置中,具有电池ECU和多个电压监控器,并且在它们之间进行无线通信。电压监控器设置于将多个单位电池分组后的每个电池块。电池ECU将指令无线发送给电压监控器。各电压监控器对各单位电池的电压信息进行检测并无线发送给电池ECU。另外,作为表示以上述方式进行无线通信的电池监控装置的文献,例如存在以下所示的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60934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通常,电池监控装置需要确认在发动车辆之前确认组电池正常。因此,需要在发动车辆之前建立电池ECU与电压监控器的通信连接,并对各单位电池的电压进行检测。关于这一点,以往的无线类型的电池监控装置在车辆的动力开关接通的情况下,开始启动电池ECU以及各个电压监控器,并开始无线通信的连接处理。然而,无线通信的连接处理在大多数情况下比有线通信的连接处理更花费时间。因此,从驾驶员将车辆的动力开关接通之后直至车辆出动的状态的时间延长。其结果是,驾驶员的舒适性下降。
此外,即使在车辆的动力开关接通的过程中无线通信的连接被意料之外地切断的情况下,由于如上所述大多数情况下无线通信的连接花费时间,因此,再次的通信连接需要时间。
本公开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能在电池监控装置中顺利地进行无线通信的连接。
本公开的电池监控装置是对装设于车辆的组电池所具有的多个单位电池进行监控的装置,具有电池ECU、电压监控器和无线装置。所述电压监控器设置于由多个所述单位电池分组而成的每个电池块,对所述单位电池的电压信息进行检测。所述无线装置具有:母机,所述母机设置于所述电池ECU;以及子机,所述子机设置于各所述电压监控器。在所述无线装置中,当在所述母机与各所述子机之间建立无线通信的通信连接时,所述母机将由所述电池ECU产生的指令无线发送给各所述子机,并且所述子机将所述电压信息无线发送给所述母机。
所述无线装置通过在初次的所述通信连接建立之前使所述母机从各所述子机接收无线信号,以获取作为与所述电压监控器相关的信息的电压监控信息,并使用所述电压监控信息建立所述通信连接。
在所述电池ECU以及多个所述电压监控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对所述电压监控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部。在所述初次的通信连接切断之后建立再次的通信连接的再连接时,所述无线装置使用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电压监控信息建立所述再次的通信连接。
根据本公开,能得到以下的效果。无线装置能使用电压监控信息建立通信连接,因此,能根据电压监控信息适当地建立通信连接。但是,若获取电压监控信息花费时间,则建立通信连接需要时间。
关于这一点,在本公开中,在再连接时使用存储于存储部的电压监控信息进行再次的通信连接,因此,虽然在初次的通信连接中需要获取电压监控信息的时间,但在此后的再连接时,能削除获取电压监控信息的时间。因此,能顺利地建立第二次之后的通信连接。
附图说明
参照附图和以下详细的记述,可以更明确本公开的上述目的、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如下所述。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监控装置的电路图。
图2是表示初次运转时的流程图。
图3是表示第二次之后运转时的流程图。
图4是表示在通信中途通信连接中断时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次之后运转时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监控装置的电路图。
图7是表示初次运转时的流程图。
图8是表示第二次之后运转时的流程图。
图9是表示第一通信模式以及第二通信模式的示意图。
图10是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第二次之后运转时的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第五实施方式的初次运转时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第二次之后运转时的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第六实施方式的第一通信模式以及第二通信模式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附图对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本公开并局限于实施方式的方式,在不脱离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适当改变来实施。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电池监控装置51及其周边的电路图。车辆具有动力开关70、组电池60、辅助设备电池67和电池监控装置51,还设置有电源线31、38和检测线39。组电池60具有多个单位电池63。多个单位电池63分组为多个电池块62。电池监控装置51具有电池ECU10和多个电压监控器20。
电池ECU10具有电源11、MCU13、母机16和存储部17,还设置有电源端口10a、电气配线α和通信配线β。MCU13包括电源开关13a。母机16包括电源开关16a和天线16b。
各电压监控器20具有电源21、监控IC23、子机26和存储部27,还设置有电源端口20a、多个检测端口20d、电气配线α、通信配线β和检测配线δ。监控IC23具有电源开关23a。子机26具有电源开关26a以及天线26b。
接着,对以上所示的各构件等进行说明。动力开关70是车辆的行驶用的动力装置的启动开关。车辆的动力装置既可以是发动机、也可以是电动机、还可以是由上述两方构成的构件(混合动力)。
多个电池块62串联连接。各电池块62由串联连接的多个单位电池63构成。各单位电池63既可以是一个单体电池,也可以是多个单体电池的串联连接体。单体电池在本实施方式中是锂电池,但也可以除此以外的电池。
在电池ECU10的电源端口10a通过电源线31连接有辅助设备电池67。电源11通过电气配线α与电源端口10a、MCU13、母机16和存储部17连接。电源11将从辅助设备电池67供给的电力供给至MCU13、母机16和存储部17。
电源开关13a进行从电气配线α供给至MCU13的电力的接通、断开的切换。电源开关16a进行从电气配线α供给至母机16的电力的接通、断开的切换。当动力开关70接通时,MCU13的电源开关13a以及母机16的电源开关16a接通。由此,电池ECU10启动。另一方面,当动力开关70断开时,随后,MCU13的电源开关13a以及母机16的电源开关16a断开。由此,电池ECU10变成睡眠模式。睡眠模式是MCU13以及母机16停止启动但存储部17不停止启动的状态。
MCU13进行对监控IC23的指令等。指令包含获取单位电池63的电压信息的指令和使单位电池63放电的指令等。母机16具有通信控制部和RF部。MCU13和母机16通过通信配线β连接成能通信。MCU13通过通信配线β将对监控IC23的指令等发送给母机16。另一方面,母机16将从子机26无线接收的电压信息等通过通信配线β发送给MCU13。存储部17具有存储器。
在电压监控器20的电源端口20a通过电源线38连接有组电池60。电源21通过电气配线α与电源端口20a、监控IC23、子机26和存储部27连接。电源21将从单位电池63供给的电力供给至监控IC23、子机26和存储部27。
电源开关23a进行从电气配线α供给至监控IC23的电力的接通、断开的切换。电源开关26a进行从电气配线α供给至子机26的电力的接通、断开的切换。当动力开关70接通时,监控IC23的电源开关23a以及子机26的电源开关26a接通。由此,电压监控器20启动。另一方面,当动力开关70断开时,随后,监控IC23的电源开关23a以及子机26的电源开关26a断开。由此,电压监控器20变成睡眠模式。睡眠模式是监控IC23以及子机26停止启动但存储部27不停止启动的状态。
监控IC23通过检测配线δ与各检测端口20d连接。多个检测端口20d通过检测线39与电池块62的两端以及构成该电池块62的多个单位电池63的各端子之间连接。监控IC23能对各单位电池63的端子之间的电压信息进行检测。电压信息也可以是实际的电压值,也可以是例如能转换为流至规定部分的电流值等的电压值的信息。监控IC23能根据需要使各单位电池63放电。因此,能进行使各单位电池63的充电状态均匀化的平衡处理。
子机26具有通信控制部和RF部。监控IC23和子机26通过通信配线β连接成能通信。子机26通过通信配线β将从母机16无线接收的指令等发送给监控IC23。另一方面,监控IC23通过通信配线β将电压信息等发送给子机26。存储部27具有存储器。母机16和子机26构成无线装置。
接着,关于电池监控装置51的控制,以下分初次运转时和第二次之后运转时进行说明。初次运转时是将电池监控装置51安装于车辆之后、先将动力开关70接通并使电池监控装置51运转时。第二次之后运转时是将电池监控装置51安装于车辆之后、在第二次之后将动力开关70接通并使电池监控装置51运转时。
图2是表示电池监控装置51的初次运转时的控制的流程图。首先,对动力开关70接通时进行说明。当动力开关70接通时,电池ECU10启动(S101),并且各电压监控器20也启动(S102)。随后,母机16与子机26进行连接序列(S103),通信连接建立。接着,对母机16和子机26的通信连接是否建立进行判断(S104)。在判断为通信连接没有建立的情况下(S104:否),再次重新进行S104的连接序列。另一方面,在判断为通信连接建立的情况下(S104:是),在母机16与子机26之间进行无线通信(S105)。
详细而言,在S101的电池ECU10的启动中,通过电源开关13a、16a接通,以启动MCU13以及母机16。此外,在S102的电压监控器20的启动中,通过电源开关23a、26a接通,以启动监控IC23以及子机26。
在S103的连接序列中,母机16和各子机26通过无线信号来获取信息。由此,母机16以及子机26确立连接信息以及电压监控信息等信息。连接信息是与母机16以及各子机26的识别编号、无线通信中使用的频率信道、进行通信的数据的数据结构等相关的信息。
另一方面,电压监控信息是基于以下所示的数量信息、位置信息以及周期信息的信息。详细而言,电压监控信息既可以包括数量信息自身、位置信息自身以及周期信息自身,也可以包括基于这些信息的运算值等信息。
数量信息是表示电压监控器20的数量的信息。母机16获取数量信息是因为例如母机16与多少台的子机26依次通信会根据电压监控器20的数量而变化。各子机26获取数量信息是因为例如自身以距母机16多远的间隔通信会根据电压监控器20的数量而变化。数量信息例如能通过各子机26利用无线信号将自身的识别编号发送给母机16、母机16从接收到的识别编号的数量中统计子机26的数量来获取。此外,通过母机16将上述数量信息无线发送给各子机26,子机26也能获取数量信息。
位置信息是表示各电压监控器20设置于哪个电池块62的信息。母机16获取位置信息是因为例如将接收到的电压信息作为哪个电池块62的电压信息来处理会根据电压监控器20的位置而变化。子机26获取位置信息是因为例如将电压信息发送给母机16的哪个地址会根据自身所属的电压监控器20的位置而变化。
能以以下的方式获取位置信息。例如,通过电压监控器20对与自身对应的电池块62的电位与接地电位的电位差进行检测、并将其无线发送给母机16,母机16能获取各子机26所属的电压监控器20的位置信息(顺序)。通过母机16将上述位置信息无线发送给各子机26,子机26也能获取位置信息。此外,例如通过作业人员等在组装电压监控器20时将位置信息存储于上述电压监控器20,并在连接序列时子机26将上述位置信息无线发送给母机16,子机26以及母机16能获取位置信息。此外,例如在从与低电位的电池块62对应的电压监控器20开始依次启动电压监控器20,并从启动后的电压监控器20的子机26开始依次将自身的识别编号通过无线信号发送给母机16,母机16能获取各子机26所属的电压监控器20的位置信息(顺序)。此外,通过母机16将上述位置信息无线发送给各子机26,子机26也能获取位置信息。
周期信息是表示由电压监控器20实现的单位电池63的电压的获取周期的信息。母机16以及子机26获取周期信息是因为例如母机16以及子机26相互以多长的周期通信会根据电压的获取周期而变化。周期信息例如能在通过监控IC23使获取周期固有的情况下子机26获取自身所属的电压监控器20的监控IC23的ID,并将其通过无线信号发送给母机16,从而使母机16获取各电压监控器20的周期信息。此外,通过母机16将上述周期信息无线发送给各子机26,子机26也能获取其他子机26的周期信息。
在S103的连接序列中,母机16以及子机26基于获取的连接信息以及电压监控信息来建立通信连接。当通信连接建立时,在S105的通信中,母机16将由MCU13产生的指令无线发送给各子机26,并且子机26将电压信息等无线发送给母机16。
接着,对动力开关70断开时进行说明。当动力开关70断开(S151)时,停止母机16与子机26的无线通信(S152)。随后,母机16将连接信息以及电压监控信息保持于存储部17(S153)。随后,电池ECU10变成睡眠模式(S154)。
另一方面,子机26在停止与母机16的无线通信(S152)之后,进行通信停止序列(S155),并进行是否停止与母机16的通信的判断(S156)。在未能判断为通信停止的情况下(S156:否),反复进行S155的通信停止序列。另一方面,在判断为通信停止的情况下(S156:是),子机26将连接信息、电压监控信息等信息保存于存储部27(S157)。随后,电压监控器20变成睡眠模式(S158)。
详细而言,在S152的通信停止中,母机16停止由MCU13产生的指令向子机26的无线发送。在S154的睡眠中,将MCU13的电源开关13a以及母机16的电源开关16a断开。在S155的通信停止序列中,在子机26规定时间以上未从母机16接收无线信号的情况下,判断为通信停止。在S158的睡眠中,将监控IC23的电源开关23a以及子机26的电源开关26a断开。
图3是表示电池监控装置51的第二次之后运转时的控制的流程图。当车辆的动力开关70接通时,电池ECU10启动(S201),并且各电压监控器20启动(S203)。母机16读取并参照存储于电池ECU10的存储部17的信息(S202),子机26读取并参照存储于电压监控器20的存储部27的信息(S204)。由此,母机16以及子机26不进行像初次运转时进行的那样的连接序列,而建立通信连接并开始无线通信(S205)。接着,继续无线通信(S206)。
将动力开关70断开时(S251~S258)与初次运转时(S151~S158)相同。因此,一旦车辆的动力开关70断开,母机16以及子机26就将保持于各存储部17、27的连接信息以及电压监控信息更新为最新的信息。
图4是表示在动力开关70接通的过程中、即通信中途,通信连接被切断时的控制的流程图。在进行无线通信时(S301)发生通信中断(S302)的情况下,母机16进行中断判断(S303)。在没有判断为中断的情况下(S303:否),反复进行中断判断(S303)。另一方面,在S303中判断为中断的情况下(S303:是),母机16读取并参照存储部17的信息(S304)。
此外,在进行无线通信时(S301)发生通信中断(S302)的情况下,子机26进行中断判断(S305)。在没有判断为中断的情况下(S305:否),反复进行中断判断(S305)。另一方面,在S305中判断为中断的情况下(S305:是),子机26读取并参照存储部27的信息(S306)。
如此,通过母机16以及子机26的两方各自读取并参照存储部17、27的信息,从而不进行初次运转时进行的那样的连接序列,母机16以及子机26的再次的通信连接建立并再次开始无线通信(S307)。
详细而言,在S303的中断判断中,在母机16规定时间以上未从子机26接收无线信号时判断为无线通信中断。此外,在S305的中断判断中,在子机26规定时间以上未从母机16接收无线信号时判断为无线通信中断。
根据本实施方式,能得到以下的效果。在第二次之后运转时,母机16以及子机26使用保持于各存储部17、27的信息进行通信连接,因此,能削除获取连接信息、电压监控信息的时间。因此,能顺利地建立第二次之后运转时的通信连接。
此外,即使在通信中途通信连接被切断的情况下,母机16以及子机26也使用保存于各存储部17、27的信息进行通信连接,因此,能顺利地建立再次的通信连接。
此外,各存储部17、27所存储的电压监控信息是基于数量信息、位置信息以及周期信息这三个信息的,因此,能省略获取上述三个信息的全部,在这一点上,也能更顺利地建立通信连接。此外,通过母机16以及子机26均对连接信息以及电压监控信息进行保存并在再连接时使用,也能更顺利地建立再次的通信连接。
此外,由于在将动力开关70断开时电池ECU10以及电压监控器20变成睡眠模式,因此,能节约电力。另一方面,各存储部17、27即使在睡眠模式下也继续启动,因此,无需具有非易失性存储器,只要具有易失性存储器即可。此外,各存储部17、27即使在睡眠模式下也继续启动,因此,无需在第二次之后运转时启动各存储部17、27,从而能顺利地建立再次的通信连接。此外,每当动力开关70断开时,将各存储部17、27的信息更新为最新的信息,因此,能抑制实际上连接信息、电压监控信息被更新,但各存储部17、27的信息未更新之类的信息伪装(日文:情報化け)。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二实施方式的电池监控装置52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对与在此之前的实施方式相同或对应的构件等标注相同的符号。但是,关于电池监控装置自身,按每个实施方式标注不同的符号。关于本实施方式,基于第一实施方式以与该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5是表示第二次之后运转时的电池监控装置52的控制的流程图。母机16以及子机26在快要睡眠(S254、S258)之前不将连接信息以及电压监控信息保持于存储部17、27这一点、即不更新存储部17、27的连接信息以及电压监控信息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存在信息伪装的风险,但在第二次之后运转时的结束时能节省更新存储于存储部17、27的信息的工夫。
[第三实施方式]
图6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电池监控装置53的电路图。关于本实施方式,基于第一实施方式以与该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母机16不包括电源开关16a,电力始终被供给至母机16。因此,在电池ECU10中,即使动力开关70断开,也仅是MCU13的电源开关13a断开,而母机16以及存储部17继续启动。
此外,子机26不包括电源开关26a,电力始终被供给至子机26。因此,在电压监控器20中,即使动力开关70断开,也仅是监控IC23的电源开关23a断开,而子机26以及存储部27继续启动。
图7是表示初次运转时的电池监控装置53的控制的流程图。电池ECU10在母机16将信息保存于存储部17之后(S153)并未变成睡眠模式,而仅停止MCU13的启动(S154c)。此外,电压监控器20在子机26将信息保存于存储部27之后(S157),并未变成睡眠模式,而仅停止监控IC23的启动(S158c)。母机16和子机26通过在保存信息时按每个规定周期进行通信以维持通信连接。
图8是表示第二次之后运转时的电池监控装置53的控制的流程图。当动力开关70接通时,电池ECU10启动(S201),并且各电压监控器20启动(S203)。接着,母机16和子机26通过正在维持的通信连接不进行像初次运转时的那样的连接序列,而开始无线通信(S205)。接着,维持无线通信(S206)。
在将动力开关70断开时(S251~S253、S254c、S255~S257、S258c),与初次运转时(S151~S153、S154c、S155~S157、S158c)相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通过正在维持的通信连接进行无线通信,因此,能更顺利地再次开始无线通信。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图7所示的初次运转时S152、S156中停止通信之后、图8所示的第二次之后运转时S252、S256中停止通信之后,维持通信连接并按每个规定周期进行通信。由此,换言之,如图9所示,无线装置在动力开关70接通时在母机16与各子机26之间在规定的第一通信模式M1下进行无线通信,在动力开关70断开时在电力消耗比上述第一通信模式M1的电力消耗少的第二通信模式M2下进行无线通信。因此,在动力开关70断开时,能通过第二通信模式M2抑制电力消耗,同时维持通信连接。
更具体而言,在第一通信模式M1下,各子机26与母机16以规定的第一通信周期T1进行无线通信,在第二通信模式M2下,各子机26与母机16以比第一通信周期T1长的第二通信周期T2进行无线通信。因此,在第二通信模式M2下,通过加长通信周期,能同时高效地实现电力消耗的抑制和通信连接的维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即使在动力开关70断开时也通过第二通信模式M2维持无线通信,因此,即使在动力开关70断开时也能使母机16的计时器与子机26的计时器继续同步。上述计时器用于使母机16、各子机26在无线通信中使自身的发送正时与对方的接收正时匹配,并且使对方的发送正时与自身的接收正时匹配。因此,在动力开关70从断开变成接通时,能不在母机16与各子机26之间重新进行计时器的同步,而使用已经正在同步的计时器顺利地再次开始由第一通信模式M1实现的无线通信。
[第四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四实施方式的电池监控装置54进行说明。关于第四实施方式,基于第三实施方式以与该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0是表示第二次之后运转时的电池监控装置54的控制的流程图。母机16在停止与子机26的通信(S252)之后不将连接信息以及电压监控信息保存于存储部17这一点、即不更新存储部17的连接信息以及电压监控信息这一点上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此外,子机26在停止与母机16的通信(S256)之后不将连接信息以及电压监控信息保存于存储部27这一点、即不更新保存于存储部27的信息这一点上与第三实施方式不同。
根据本实施方式,存在信息伪装的风险,但在第二次之后运转时的结束时能节省更新保存于存储部17、27的信息的工夫。
[第五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五实施方式的电池监控装置55进行说明。关于本实施方式,基于第三实施方式以与该第三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图11是表示初次运转时的电池监控装置53的控制的流程图。当动力开关70接通时,电池ECU10启动(S101),并且各电压监控器20也启动(S102)。随后,母机16与子机26进行连接序列(S103),通信连接建立。此时,母机16以及子机26使计时器同步。接着,对母机16和子机26的通信连接是否建立进行判断(S104)。在判断为通信连接没有建立的情况下(S104:否),再次重新进行S104的连接序列。另一方面,在判断为通信连接建立的情况下(S104:是),在母机16与子机26之间进行由第一通信模式M1实现的无线通信(S105)。
随后,当动力开关70断开(S151)时,母机16通过自身的计时器来测量上述断开之后的经过时间。在上述经过时间变成规定时间的时刻、即从动力开关70断开开始经过规定时间之后,通过由当前的第一通信模式M1实现的无线通信,母机16将指示向第二通信模式M2切换的第二切换信号发送给各子机26(S151e),并且将自身的状态从第一通信模式M1用的状态切换至第二通信模式M2用的状态(S152e)。随后,电池ECU10将连接信息以及电压监控信息保持于存储部17(S153)。
另一方面,进行子机26是否接收到第二切换信号的判断(S155e)。在未能判断为接收到第二切换信号的情况下(S155e:NO),反复进行S155e的判断。另一方面,在S155e中判断为接收到第二切换信号的情况下(S155e:是),子机26将自身状态从第一通信模式M1用的状态切换至第二通信模式M2用的状态(S156e)。由此,母机16和各子机26的通信模式从第一通信模式M1切换至第二通信模式M2。随后,电压监控器20将连接信息、电压监控信息等信息保存于存储部27(S157),并且停止监控IC23的启动(S158c)。
之后,母机16和子机26通过由第二通信模式M2实现的无线通信维持通信连接。在上述第二通信模式M2下,通过在母机16与子机26之间发送接收与计时器相关的信息,能使母机16与子机26的计时器继续同步。此外,在规定时刻,子机26将单位电池63的电压信息发送给母机16。
图12是表示第二次之后运转时的电池监控装置53的控制的流程图。当动力开关70接通时,电池ECU10启动(S201),并且各电压监控器20启动(S203)。母机16读取存储于电池ECU10的存储部17的信息(S202),子机26读取存储于电压监控器20的存储部27的信息(S204)。接着,母机16和子机26通过使用读取的信息和由第二通信模式M2维持的通信连接,以不进行像初次运转时进行的那样的连接序列、计时器的同步,而从第二通信模式M2切换至第一通信模式M1(S205)。
具体而言,在S205中,母机16通过由当前的第二通信模式M2实现的无线通信将指示向第一通信模式M1切换的第一切换信号发送给各子机26。接着,将自身状态从第二通信模式M2用的状态切换至第一通信模式M1用的状态。此时,母机16参照从存储部17读取的信息。另一方面,当接收第一切换信号时,子机26将自身状态从第二通信模式M2用的状态切换至第一通信模式M1用的状态。此时,子机26参照从存储部27读取的信息。由上,母机16和各子机26的通信模式从第二通信模式M2切换至第一通信模式M1(S205)。接着,母机16和子机26通过上述第一通信模式M1进行无线通信(S206)。
在随后的动力开关70断开时(S251、S251e、S252e、S253、S255e、S256e、S257、S258c),与初次运转时的情况(S151、S151e、S152e、S153、S155e、S156e、S157、S158c)相同。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获得以下的效果。在进行从第二通信模式M2向第一通信模式M1的切换时,母机16以及子机26分别使用存储于存储部17、27的电压监控信息建立上述切换。因此,即使在上述切换需要电压监控信息的情况下,也能顺利地建立上述切换。
此外,在第二通信模式M2下,子机26有时将单位电池63的电压信息发送给母机16。因此,在动力开关70断开时电压信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在动力开关70变成接通时,电池ECU10能在具有最新的电压信息的状态下开始动作。
此外,在从动力开关70断开开始经过规定时间之后,从第一通信模式M1切换至第二通信模式M2。因此,能简单且正时好地进行上述切换。此外,上述规定时间是通过计时器测量的。因此,能利用计时器简单且正时良好地进行从第一通信模式M1向第二通信模式M2的切换。
此外,通过利用由第一通信模式M1实现的通信来发送第二切换信号,以切换至第二通信模式M2,通过利用由第二通信模式M2实现的通信来发送第一切换信号,以切换至第一通信模式M1。因此,能利用由当前的通信模式M1、M2实现的通信简单地向另一方的通信模式M2、M1切换。
[第六实施方式]
接着,对第六实施方式的电池监控装置56进行说明。关于本实施方式,基于第五实施方式以与该第五实施方式不同的点为中心进行说明。关于第一通信模式M1,与第五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由此,在第一通信模式M1下,进行母机16将信号单独地发送给各子机26的单独通信。
图13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第二通信模式M2的示意图。在第二通信模式M2下,进行母机16将一个广播信号发送给多个子机26的广播通信。广播信号包括规定的处理信号和上述第一切换信号。处理信号是在动力开关70断开的期间以规定周期发送的信号,包括用于使母机16与子机26的计时器同步的信息等。第一切换信号如上所述在动力开关70从断开切换至接通时被发送。母机16既可以在通信模式的切换时等即时发送广播信号,也可以预先与子机26之间制定计划并发送。
各子机26通过在接收到处理信号之后隔开时间差依次将信号发回至母机16,以进行计时器的同步的确认等。而且,在规定的正时,子机26在接收到处理信号之后将单位电池63的电压信息发回至母机16。另外,从消耗电力、即时状态转换的观点出发,各广播信号优选为短输出时间,但为了使所有的子机26能可靠地接收广播信号,也可以以恒定时间或恒定周期暂时继续输出。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第二通信模式M2下,进行母机16将一个广播信号发送给多个子机26的广播通信。因此,能同时高效地实现电力消耗的抑制和通信连接的维持。此外,多个子机26在接收到广播信号中的处理信号之后,隔开时间差依次将信号发回给母机16。因此,与同时发回的情况相比,能防止信号的错综。而且,通过如上述那样防止信号的错综,能减少子机26的发回的电力。
[其他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方式还能以下述方式改变来实施。例如,也可以将存储于存储部17、27的电压监控信息设为基于上述数量信息、位置信息以及周期信息中的任一个或任两个的信息。具体而言,也可以将电压监控信息设为至少基于数量信息的信息。此外,也可以将电压监控信息设为至少基于位置信息的信息。此外,也可以将电压监控信息设为至少基于周期信息的信息。此外,也可以将电压监控信息设为至少基于数量信息以及位置信息的信息。此外,也可以将电压监控信息设为至少基于数量信息以及周期信息的信息。此外,也可以将电压监控信息设为至少基于位置信息以及周期信息的信息。
也可以将存储部17、27设置于电池ECU10以及多个电压监控器20中的仅至少一个,而不设置于其他部件。具体而言,例如,也可以在仅电池ECU10设置存储部17,而在电压监控器20不设置存储部27。而且,也可以是,各子机26从母机16无线接收连接信息以及电压监控信息。此外,也可以例如在仅电池ECU10设置存储部17的情况下,各子机26不从母机16无线接收连接信息以及电压监控信息。在这种情况下,也能省略由母机16进行的与子机26的连接处理。
此外,也可以例如在仅一个电压监控器20设置存储部27,而在电池ECU10以及其他电压监控器20不设置存储部17、27。而且,也可以是,母机16以及其他子机26从上述一个电压监控器20的子机26接收连接信息以及电压监控信息。
此外,也可以例如当动力开关70启动时,代替电池ECU10以及电压监控器20启动,通过在电池ECU10以及电压监控器20启动之前使电池ECU10以及电压监控器20接收信号等,以开始启动。此外,也可以例如在存储部17、27装设非易失性存储器,在将动力开关70断开时存储部17、27停止启动。
此外,也可以例如在第三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中去除存储部17、27。在这种情况下,在第二次之后运转时,通过利用正在维持的通信连接进行无线通信,也能顺利地再次开始无线通信。即,通过第二通信模式M2下正在维持的通信连接,能顺利地再次开始第一通信模式M1下的无线通信。
此外,也可以例如在第五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中,在将动力开关70断开时、即在图11的S153之后,电池ECU10停止MCU13的启动。此外,也可以例如在第五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通信模式M2下,子机26不将单位电池63的电压信息发送给母机16。此外,也可以例如在第五实施方式、第六实施方式中,在第二通信模式M2下,仅母机16单向地将信号发送给子机26,子机26完全不发回给母机16。此外,也可以例如在第六实施方式中,各子机26一起发回给母机16。
虽然基于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记述,但是应当理解为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结构。本公开也包含各种各样的变形例、等同范围内的变形。除此之外,各种各样的组合、方式、进一步包括有仅一个要素、一个以上或一个以下的其他组合、方式也属于本公开的范畴、思想范围。

Claims (20)

1.一种电池监控装置,所述电池监控装置(51、54)对装设于车辆的组电池(60)所具有的多个单位电池(63)进行监控,
所述电池监控装置具有:
电池ECU(10);
电压监控器(20),所述电压监控器设置于由多个所述单位电池分组而成的每个电池块(62),对所述单位电池的电压信息进行检测;以及
无线装置,
所述无线装置具有:
母机(16),所述母机设置于所述电池ECU;以及
子机(26),所述子机设置于各所述电压监控器,
当在所述母机与各所述子机之间建立无线通信的通信连接时,所述母机将由所述电池ECU产生的指令无线发送给各所述子机,并且所述子机将所述电压信息无线发送给所述母机,
其中,
所述无线装置通过在初次的所述通信连接建立之前使所述母机从各所述子机接收无线信号,以获取作为与所述电压监控器相关的信息的电压监控信息,并使用所述电压监控信息建立所述通信连接,
在所述电池ECU以及多个所述电压监控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对所述电压监控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部(17、27),
在所述初次的通信连接切断之后建立再次的通信连接的再连接时,所述无线装置使用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电压监控信息建立所述再次的通信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再连接时包括在作为所述车辆的行驶用的动力装置的启动开关的动力开关(70)接通的状态下,所述通信连接被切断,进行所述再次的通信连接的时期。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池ECU以及各所述电压监控器各自设置有所述存储部,
所述母机以及各所述子机各自将所述电压监控信息存储于与所述母机以及各所述子机的自身一起设置于相同的所述电池ECU或所述电压监控器的所述存储部,并将存储的所述电压监控信息用于所述再连接时。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旦作为所述车辆的行驶用的动力装置的启动开关的动力开关(70)断开,则所述无线装置将保存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电压监控信息更新为最新的电压监控信息。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旦作为所述车辆的行驶用的动力装置的启动开关的动力开关(70)断开,则所述无线装置将所述通信连接切断,所述再连接时包括所述动力开关断开而所述通信连接被切断之后进行所述再次的通信连接的时期。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一旦作为所述车辆的行驶用的动力装置的启动开关的动力开关(70)断开,则变成所述无线装置停止启动但所述存储部不停止启动的睡眠模式。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装置在作为所述车辆的行驶用的动力装置的启动开关的动力开关(70)接通时进行所述无线通信,且即使所述动力开关断开也维持所述通信连接,并在随后所述动力开关接通时通过正在维持的所述通信连接进行所述无线通信。
8.一种电池监控装置,所述电池监控装置(53、54)对装设于车辆的组电池(60)所具有的多个单位电池(63)进行监控,
所述电池监控装置具有:
电池ECU(10);
电压监控器(20),所述电压监控器设置于由多个所述单位电池分组而成的每个电池块(62),对所述单位电池的电压信息进行检测;以及
无线装置,
所述无线装置具有:
母机(16),所述母机设置于所述电池ECU;以及
子机(26),所述子机设置于各所述电压监控器,
当在所述母机与各所述子机之间建立无线通信的通信连接时,所述母机将由所述电池ECU产生的指令无线发送给各所述子机,并且所述子机将所述电压信息无线发送给所述母机,
其中,
所述无线装置通过在所述通信连接建立之前使所述母机从各所述子机接收无线信号,以获取作为与所述电压监控器相关的信息的电压监控信息,并使用所述电压监控信息建立所述通信连接,
在作为所述车辆的行驶用的动力装置的启动开关的动力开关(70)接通时,所述无线装置进行所述无线通信,且即使所述动力开关断开,也维持所述通信连接,并在随后所述动力开关接通时通过正在维持的所述通信连接进行所述无线通信。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无线装置在所述动力开关接通时在规定的第一通信模式(M1)下进行无线通信,在所述动力开关断开时,在电力消耗比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的电力消耗少的第二通信模式(M2)下进行无线通信。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电池ECU以及多个所述电压监控器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对所述电压监控信息进行存储的存储部(17、27),
所述无线装置在进行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向所述第一通信模式的切换时,使用存储于所述存储部的所述电压监控信息建立所述切换。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各所述子机以规定的第一通信周期(T1)与所述母机进行无线通信,在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下,各所述子机以比所述第一通信周期(T1)长的第二通信周期(T2)与所述母机进行无线通信。
12.如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通信模式下,进行所述母机将信号单独地发送给各所述子机的单独通信,在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下,进行所述母机将一个广播信号发送给多个所述子机的广播通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子机在接收到所述广播信号之后隔开时间差依次将信号发回给所述母机。
14.如权利要求9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下,各所述子机将所述电压信息发送给所述母机。
15.如权利要求9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动力开关断开开始经过规定时间之后,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机和所述子机具有规定的计时器,基于所述计时器使所述母机以及所述子机中的一方的发送正时与另一方的接收正时匹配,所述规定时间是通过所述计时器测量的。
17.如权利要求9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母机和所述子机具有规定的计时器,基于所述计时器使所述母机以及所述子机中的一方的发送正时与另一方的接收正时匹配,
在所述第二通信模式下,通过在所述母机与所述子机之间发送接收与所述计时器相关的信息,以使所述计时器同步。
18.如权利要求9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动力开关从断开变成接通时,通过利用由所述第二通信模式实现的无线通信使所述母机将规定的第一切换信号发送给所述子机,以从所述第二通信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一通信模式,
在所述动力开关从接通变成断开时,通过利用由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实现的无线通信使所述母机将规定的第二切换信号发送给所述子机,以从所述第一通信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通信模式。
19.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压监控信息是基于数量信息、位置信息以及周期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的信息,所述数量信息表示所述电压监控器的数量,所述位置信息表示各所述电压监控器设置于哪个所述电池块,所述周期信息表示由所述电压监控器实现的所述单位电池的电压的获取周期。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池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压监控信息是基于所述数量信息、所述位置信息以及所述周期信息的全部三个的信息。
CN202080018956.8A 2019-03-13 2020-03-09 电池监控装置 Pending CN11355743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045836 2019-03-13
JP2019045836 2019-03-13
JP2019-192981 2019-10-23
JP2019192981A JP7031648B2 (ja) 2019-03-13 2019-10-23 電池監視装置
PCT/JP2020/010015 WO2020184513A1 (ja) 2019-03-13 2020-03-09 電池監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557437A true CN113557437A (zh) 2021-10-26

Family

ID=725596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018956.8A Pending CN113557437A (zh) 2019-03-13 2020-03-09 电池监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31648B2 (zh)
CN (1) CN113557437A (zh)
DE (1) DE112020001196T5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00770A1 (en) 2021-02-26 2024-01-03 Hitachi, Ltd.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storage battery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for remote monitoring system
JP7081710B1 (ja) 2021-04-21 2022-06-07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電池管理システ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10426A (ko) * 2005-07-18 2007-01-24 주식회사 팬택 슬립 모드 시 절전 기능을 가지는 무선통신 단말기 및 그방법
US20120112685A1 (en) * 2009-04-06 2012-05-10 Myers Motors, LLC Battery pack manager unit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to extend the life of a battery pack
US20140312913A1 (en) * 2011-10-07 2014-10-23 Hitachi Vehicle Energy, Ltd. Battery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battery monitoring system
US20160294019A1 (en) * 2013-12-16 2016-10-06 Hitachi, Ltd. Battery system and battery cell management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293410B2 (ja) * 1995-06-09 2002-06-17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組電池の監視装置
JP2013085363A (ja) 2011-10-07 2013-05-09 Hitachi Vehicle Energy Ltd 電池状態管理装置、電池状態管理方法
WO2015063945A1 (ja) 2013-11-01 2015-05-0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電池制御システム
WO2016072002A1 (ja) 2014-11-07 2016-05-1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蓄電管理システム
JP6916983B2 (ja) 2016-11-01 2021-08-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車両用のバッテリ監視システム
KR102173777B1 (ko) 2017-07-25 2020-11-03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마스터 배터리 관리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팩
JP2019045836A (ja) 2017-09-01 2019-03-22 株式会社アドテックエンジニアリング 直接描画露光装置
JP2019192981A (ja) 2018-04-19 2019-10-3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宅配ボックス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10426A (ko) * 2005-07-18 2007-01-24 주식회사 팬택 슬립 모드 시 절전 기능을 가지는 무선통신 단말기 및 그방법
US20120112685A1 (en) * 2009-04-06 2012-05-10 Myers Motors, LLC Battery pack manager unit and method for using same to extend the life of a battery pack
US20140312913A1 (en) * 2011-10-07 2014-10-23 Hitachi Vehicle Energy, Ltd. Battery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battery monitoring system
US20160294019A1 (en) * 2013-12-16 2016-10-06 Hitachi, Ltd. Battery system and battery cell management device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廖慧;陈艳峰;: "一种蓄电池智能无线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机电工程技术, no. 06, pages 36 - 3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155400A (ja) 2020-09-24
JP7031648B2 (ja) 2022-03-08
DE112020001196T5 (de) 2021-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334811B2 (ja) 電池監視装置及び電池ecu
JP3930171B2 (ja) 組電池の監視装置
US9346366B2 (en) Charge/discharge system
CN113557437A (zh) 电池监控装置
JP2007252175A (ja) 蓄電装置
CN101300721A (zh) 多电池组系统、其控制方法和电池组
JP7160074B2 (ja) 充放電装置、充放電制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KR20180007024A (ko) 차량의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US9789771B2 (en) Single battery architecture for electrification vehicle
CN111319509B (zh) 换电站内换电电池的工作模式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WO2020162255A1 (ja) 電池監視装置
KR101786347B1 (ko) 점프 스타트를 위한 차량의 전력 시스템
KR20140007599A (ko) 병렬 팩 배터리 시스템의 릴레이 융착 관리 장치 및 그 방법
CN112208467A (zh) 车载网络系统
WO2018198437A1 (ja) 電源システム、電源システムの故障診断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制御装置
CN103155263B (zh) 电压检测装置
EP3754439B1 (en) Power control system
KR20150052677A (ko) 전기 자동차의 ldc 제어 장치
KR101573629B1 (ko) 차량의 시동 제어 장치 및 방법
US20160285294A1 (en) Information notifying device
CN110571897A (zh) 电池充电器、电池系统
JP3070587B2 (ja) 警報送信装置および警報送信方法
JP2015088868A (ja) 電池監視部制御装置、電池監視システム
WO2022201251A1 (ja) 蓄電池モジュールおよび蓄電池システム
JP2022156838A (ja) 電力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